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

合集下载

南京医科大学教案

南京医科大学教案

任课课程牙体2009-2010学年教学牙髓尖周编写教师于金华名称牙髓病学第1学期内容生理病因 日期 09.10.18 授课日期 09/10/26 09/11/2班 次 06级口腔五七年制 06级口腔五七年制教材题目卫生部规划教材《牙体牙髓病学》第三版主编:樊明文教学目的①掌握牙髓形态,功能和生理特点。

②掌握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③了解牙髓干细胞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英文教学,课堂讲授。

本课内容的难点与重点重点:①牙髓的功能;②牙髓尖周病病因。

难点:牙髓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教学时间分配①牙髓形态和功能55分②牙髓增龄性变化及生理特点25分③牙髓根尖周病病因及机制70分④牙髓干细胞及其分化10 分学生自学内容及要点无参考书及教具①卫生部规划教材《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版②Endodontics(John I. Ingle主编)第5版③教具:多媒体课件,少量板书课后小结经课后了解,本次首次采用全英文教学方式,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有利于同学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良好,时间分配较合理。

有关内容图文并茂,容易理解和消化。

任课课程牙体2009-2010学年教学牙髓尖周编写教师于金华名称牙髓病学第1学期内容临床表现 日期 09.10.26 授课日期 09/11/5 09/11/9 09/11/12班 次 06级口腔五七年制 06级口腔五七年制 06级口腔五七年制 教材题目卫生部规划教材《牙体牙髓病学》第3版主编:樊明文教学目的①掌握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②掌握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③了解口腔病灶感染和口腔检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观看全英文短片。

本课内容的难点与重点重点:①牙髓病的临床表现;②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

难点:牙髓根尖周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间分配①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20分②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90分③Endodontics口腔检查全英文视频10 分④全身疾病与口腔病灶感染 20 分学生自学内容及要点无参考书及教具①卫生部规划教材《牙体牙髓病学》第1版②Endodontics(John I. Ingle主编)第5版③教具:多媒体课件,Video,病例讨论课后小结本次教学紧密结合临床特点,穿插大量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图片,并对难点部分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图表形式展示,有助于同学的直观理解和消化吸收,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良好,时间分配较合理。

南京医科大学教案

南京医科大学教案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实验绪论实验课时3
10年10 月 1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显微摄影实验课时3
10年10 月19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用电位差计测电源电动势实验课时3
10年11 月01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实验课时3
10年11 月9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用衍射光栅测波长实验课时3
10年11 月16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实验课时3
10年12 月01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惠斯登电桥的原理和使用实验课时3
10年12 月07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课时3
10年12 月14 日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实验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用分光计研究光谱实验课时3
10年12 月21 日。

南医大药物分析总论部分

南医大药物分析总论部分

南医大药物分析总论部分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总结绪论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物质量规律和质量控制的学科。

运用分析测试手段(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检验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经典的化学分析:容量分析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重量分析法。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红外分光光度法I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AES,荧光分析法),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薄层色谱法TLC),电化学分析法(电导法,电位法,电解法,伏安法,极谱法)。

药物分析新技术:质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联用技术(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HPLC-MS,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FT- IR,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等离子-质谱联用ICP-MS)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practices in the manufacture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GCP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第一章质量研究与药典《中国药典》(2015年)分四部:一部中药,二部化药,三部生物制品,四部通则。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案
与要求
1、掌握癌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
2、熟悉癌症的概念、病因病机;
3、了解癌症的源流、范围、转归预后。
基本内容
1、以病例为引导,自学癌症有关知识,并讨论病例。(10分钟)
2、介绍癌症的定义、范围及源流。(15分钟)
3、讲解癌症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证治要点。(25分钟)
3、详细讲解癌症各证型的辨证依据,重点讲解癌症各证型的治法、方药与加减,并联系临床实践,结合病案讲解。(95分钟)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
《中藏经.论痈疽疮肿》“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灵枢.水胀篇》曰:“肠覃如何?歧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胃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外台秘要.癥癖等一切病篇》“心腹积聚久癥癖,块大如杯碗,黄疸,宿食朝起恶变,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硬,上来抢心,傍攻两胁,彻背连胸”。指出胃癌的病位及临床表现。
(二)肝癌的诊断
1、以右胁疼痛,上腹部肿块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而拒按,形体消瘦,纳呆乏力为主症。
2、食欲减退、乏力、胁痛病史或黄疸病史,且病情进展迅速。
3、B超、CT扫描、核磁共振(MRI)、血生化及免疫检查等,有助诊断。
危险因素:男性;慢性肝损害;长期饮酒史;有慢性乙肝病史(20-90%);肝硬化(60-90%);肿瘤家族史。AFP(甲胎蛋白5.8ug/L)
《灵枢.玉版篇》曰:“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到肩项,身热,脱形破困”。类似晚期肺癌的表现。
《杂病源流犀烛》“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逐结成形而有块”
而乃成。或在母腹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

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

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

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一、教学目标1. 了解GD和DM的基本概念2. 掌握GD和DM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3. 了解GD和DM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二、教学内容1. GD和DM的定义及分类2. GD和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GD和DM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4. GD和DM的诊断方法5. GD和DM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GD和DM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加深学生对GD和DM的认识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GD和DM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GD和DM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GD和DM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掌握情况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GD和DM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GD和DM相关章节2. 课件:GD和DM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图片和视频3. 病例:典型GD和DM病例及分析模板4. 讨论材料:GD和DM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的相关文献和指南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共计20课时2. 教学活动安排如下:课时1-2:GD和DM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课时3-4:GD和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课时5-6:GD和DM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课时7-8:GD和DM的诊断方法课时9-10:GD和DM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课时11-12:GD和DM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课时13-14:典型病例分析及讨论课时15-16:小组报告及讨论课时17-18:课堂问答及测试课时19-20:总结和反馈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5. 注重保护患者隐私,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2. 针对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满意度4. 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九、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问答、病例分析和小组报告,占总成绩的40%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和测试,占总成绩的60%3. 考核内容:涵盖GD和DM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等方面4. 考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十、教学总结与展望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2. 关注GD和DM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新教学内容和知识点3.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临床能力4.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十一、教学辅助工具1. PowerPoint课件:用于展示GD和DM的相关知识点,图片、图表和动画等。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精品课程资料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精品课程资料

一.教材精要药物(drug)是指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与毒物并无严格的界线。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包括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

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药理学的科学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药理学又是实践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与临床药理学方法。

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历史,中国的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其中著名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与《本草纲目》。

近代药理学随着新药的发展而建立,现已有许多新的药理学分支。

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新药的研究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与上市后药物检测。

一.教材要点(一)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运动过程,多数药物经被动转运跨过细胞膜,其特点是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该转运方式不需要载体,不额外消耗能量,无饱与性,各药物之间无竞争性抑制现象.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药物的离子化程度因其pKa值及所在溶液的pH值而定,这是影响药物跨膜被动转运进而影响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一个可变因素.简单扩散的通透量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通透面积、药物分子通透系数成正比,与膜厚度成反比。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转运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多数药物通过被动转运吸收,少数药物经主动转运吸收。

南京中医药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性格式-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

南京中医药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性格式-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

浙江中医药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英文名称:Dermatovenereology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见习)课程编码:课程学分: 2课程总学时:34学时见习学时:8学时开课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教研室:皮肤性病学临床教研室课程负责人:石海兰一、一般情况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发生于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和性接触传播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医学院校各系的基本教学课程之一,也是进一步从事医疗和科研工作的临床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皮肤病和性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对该学科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的内容应详细讲解,使学生能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实践;熟悉的内容选择重点讲授,使同学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了解的内容以系统了解概况为主,老师扼要介绍一些国内外进展或概括讲解,使学生扩大本学科知识面。

由于本门课是一门临床学科,必须十分注重临床病案分析,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掌握临床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第一篇总论1.1 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目的】学习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和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

【要求】1、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2、熟悉皮肤性病的分类、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皮肤性病学中、外发展简史。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演示法、讨论法。

1.2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目的】学习皮肤的组成和解剖:掌握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层及其特点、及树枝状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特征;熟悉皮肤附属器组织解剖学及其功能和真皮分层及其组成成分;了解皮下组织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和神经的解剖及其功能。

【要求】1、掌握皮肤的组成和解剖。

2、掌握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层及其特点。

3、掌握树枝状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特征。

4、熟悉皮肤附属器组织解剖学及其功能。

5、熟悉真皮分层及其组成成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案
3、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肿瘤的X线表现;
5、熟悉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6、了解CT在胸部病变中的价值及限度等。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教师曾亮年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理论+试验(多媒体+观看教学片)
授课章节
第四章心脏与大血管
授课时数
3
4.了解CT、MRI、USG成像原理、常用检查技术,熟悉其图像特点;
5.熟悉不同成像技术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
6.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
7.了解信息放射学,了解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定义及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第一章总论(3学时)
一、X线成像(1.5学时)
1.X线的发展史和X线机的基本构造。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医学影像最新进展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1、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及完全性阻塞各自的X线表现
2、渗出、实变、肿块、空洞的X线表现
3、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的X线表现
4、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
5、肺脓肿的X线表现
6、肺结核分型及X线表现
7、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的X线、CT表现
4、骨肿瘤: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
恶性骨肿瘤——骨肉瘤。
良恶性瘤的基本特点及鉴别要点。
5、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病变的线、CT、MRI表现。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掌握骨关节外伤,化脓性骨髓性及关节炎、骨关节结核、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难点:化脓性骨髓性及关节炎、骨关节结核、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南京医科大学教案.doc

南京医科大学教案.doc
教学方法
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讲评为辅。
本课内容的 难点与重点
Exercise for vocabulary, structur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教学时间 分配
共计2课时。
学生自学 内容及要点
全面复习Unit Three
参考书及教具
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第2册。投影仪,投影片, 黑板
本课内容的 难点与重点
重点词汇和词组的掌握:.thrive, ensure, surpass, conflict, multitudes of, run into, pick up, at time etc.
教学时间 分配
共计2课时。
学生自学 内容及要点
1、预习生词作到会读音,会默写。2、通读课文,对不 懂句子做出标记。
课后小结
授课日期
班次
教材题目
Text B Methods of Education East and West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讲解,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对疑难句子 的理解上。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法
提问,讨论。
本课内容的 难点与重点
一些难句的理解:l.The lesson continued until there were sixty-one identical cats in the classroom.2.the instructor teaches more than just art or history or language•等。
教学时间 分配
共计2课时
学生自学 内容及要点
课前把课文快读一遍,划出疑难句子。
参考书及教具
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第2册。投影仪,投影片, 黑板。

《外科学总论》教案-2024鲜版

《外科学总论》教案-2024鲜版

2024/3/27
课程性质
01
《外科学总论》是医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涵盖外科基本
理论和技能。
课程内容
02
包括外科感染、创伤、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外科常
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课程地位
03
为医学生打下坚实的外科基础,培养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为
后续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10
03 外科基本操作与 技能
2024/3/27
11
无菌术和消毒法
2024/3/27
01
无菌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术是外科手术中避免感染的重要措施,包括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
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其原则是保持手术区域及手术用品的无菌状态,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
02
常用的消毒方法
包括物理消毒法(如高温、紫外线等)和化学消毒法(如酒精、碘酒、
《外科学总论》教案
2024/3/27
1
CATALOGUE
目录
2024/3/27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外科学基础知识 • 外科基本操作与技能 • 外科常见疾病诊疗策略 • 围手术期管理与并发症预防 • 现代外科发展趋势与挑战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3/27
3
《外科学总论》课程简介
01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理解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 原则。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外科病例, 具备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和临床 思维能力。
03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 养,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 患者服务的价值观。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
C、Cotton效应谱线也分为正性、负性两种。其中,正性Cotton效应谱线之波峰出现在长波部分,波谷则出现在短波部分;负性Cotton效应谱线则恰恰相反,即波谷在长波、波峰在短波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3)复合Cotton效应谱线
ORD曲线中出现两个或更多波峰与波谷时,即得到所谓复合Cotton效应谱线。
影响13C化学位移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13C核周围的电子屏蔽效应,亦即凡对碳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有影响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其化学位移,尤其分子本身的结构及分子内碳核间的相互作用对化学位移影响较大。
※13C核化学位移值的范围大多在0—250ppm之间。
例如:醛基碳----175~205ppm; 苯环碳----128ppm;
※NOE效应:这时一种双共振技术。当使用本技术照射一组核并使其饱和时,空间位置与该组核相近的另一组核,其共振信号将得到加强。这种空间偶极作用使信号相对强度发生改变的现象被称为NOE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季碳信号因不连接1H核,无NOE效应发生,故在13C-NMR谱图中表现为弱的吸收峰。
基本内容
1、氢核磁共振谱
2、13C核磁共振谱
(1)信号裂分
(2)常见13C核磁共振谱类型与特征
3、旋光光谱
重点
难点
重点:质谱与核磁共振谱
难点:核磁共振谱
主要教学
媒体
ppt
主要外
语词汇
chemical shift; homodecoupling; proton complete decoupling; selective proton complete decoupling ; glycosylation shift;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 cross peak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指导1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指导1

南京中医药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性格式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临床各专业专业用)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英文名称:Medical Imageology课程类别:必修考查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编码:031101 课程学分: 3课程总学时:54 实验(实训)学时: 9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教研室:影像学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曾亮《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的学科。

已从单一的传统X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X线、CT、MRI及超声等的现代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直接影响临床各科室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临床专业课程,目的就是让学术理解影像的原理和作用、选用原则,培养学生的临床阅片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常见病影像诊断、独立阅片的能力。

本教学计划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第6版教材编写,授课内容以该教材中的第一篇“影像诊断学”部分为主,第二篇“介入放射学”部分另行讲授,不在本次授课范围内。

教学形式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总课时为36学时。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入大量的影像图片信息,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接受。

授课时应有所偏重地讲授各论内容,尤其是各部位(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

通过《医学影像学》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景,了解各种影像成像技术的原理;熟悉不同成像技术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以便能恰当的选择一种或综合应用几种成像手段和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掌握熟悉人体各部位(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熟悉人体常见病影像表现,了解影像观察、分析与诊断的思路能力,强化使学生初步具备基本的临床阅片能力。

1.第一篇影像诊断学1.1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1.1.1第1节 X线成像【目的】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了解)二、X线图像特点(熟悉)三、X线检查技术(了解)四、X线图像的解读(了解)、五、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了解)1.1.1第2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目的】一、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了解)二、CT图像特点(熟悉)1.密度的概念—CT值(掌握)2.窗宽和窗位(掌握)三、CT常用检查技术(了解)四、CT图像的解读(了解)五、CT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1.1.1第3节超声成像【目的】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了解)二、超声图像特点(了解)三、超声检查技术(了解)四、超声图像的解读(了解)五、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掌握)1.1.1第4节磁共振成像(MRI)概论【目的】一、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了解)二、MRI图像特点(熟悉)三、MRI常用检查技术(了解)四、MRI图像的解读(了解)五、MR诊断的临床应用(了解)1.1.1第5节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目的】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了解)1.1.1第6节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目的】PACS系统—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熟悉)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病理学讲义(全)@南医大

病理学讲义(全)@南医大

绪论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

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

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1、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第一章:医用化学基础1.1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3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活性物质1.4 溶液的性质与浓度计算1.5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二章:无机化学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2 氧化还原反应2.3 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2.4 常用无机化学试剂及其应用2.5 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设计第三章:有机化学3.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2 有机合成反应与策略3.3 药物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3.4 天然有机物与生物活性3.5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第四章:分析化学4.1 定量分析方法与误差控制4.2 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4.3 电化学分析与生物传感器4.4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4.5 临床化学与生物标志物第五章:物理化学5.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5.2 动力学基本理论5.3 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5.4 胶体与界面化学5.5 相平衡与相转变第六章:生物化学6.1 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6.2 脂质与生物膜6.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6.4 核酸与遗传信息6.5 酶学与生物催化第七章:药理学7.1 药物的作用机制7.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7.3 抗微生物药物7.4 心血管系统药物7.5 抗肿瘤药物与生物靶向治疗第八章: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8.1 常用实验技术与操作8.2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纯化8.3 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与分析8.4 药物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8.5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第九章:临床化学与生物标志物9.1 临床化学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9.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9.3 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9.4 临床化学自动化与信息化9.5 临床化学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第十章:医用化学在临床领域的应用10.1 药物设计与合成10.2 药物制剂与药效学10.3 临床药物治疗与药物相互作用10.4 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10.5 化学治疗与免疫化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重点关注化学键的类型、特点以及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眼科学Ophthalmology(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各专业使用)课程编号:主编陆晓和副主编于健柯晓云编者(以姓氏笔划为序)于健王丽娜白浪汤明芳伍桂军吴京陈钧陆晓和张彩霞柯晓云徐小平黄发明董冰松魏湛云审阅全体编写人员讨论通过二OO四年十一月五日前言眼科学属于临床专业课,是临床医学中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眼科学与基础医学之间关系密切,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为阐明眼病的发病机制、提高眼病诊治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工具;眼科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丰富了基础学科的内容。

本教学大纲是以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编写,对七年制学生应适当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培养通科医师或非眼科专科医师为目的,以眼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视觉器官解剖、生理、检查方法以及常见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教学计划,眼科学总学时为50-60学时,课堂理论讲授30学时,临床见习20-30学时。

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1、掌握眼的解剖生理特点;2、掌握常见眼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3、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及眼病与全身病的关系。

(二) 基本技能1、掌握眼科常用检查方法和一般诊疗操作技术;2、掌握眼科病历的书写;3、了解眼科临床诊断技术的新进展和一些常见手术。

教学组织与方法(一)教学组织眼科教学由眼科教研室组织实施,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成立年度教学小组,组长由一名主讲担任,组长会同教研室主任落实教学人员,分配教学课时及内容,教学组长负责制定落实教学计划,辅讲负责辅导和教学图表、电教器材以及其他教学用品的准备工作。

(二)教学方法1、讲课以大班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学习掌握眼科学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方式)、和课时】(一)外科学总论(二)外科学各论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的机理。

二、掌握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三、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和脑疝形成机理。

四、掌握颅内压增高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五、熟悉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六、掌握急性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及形式】课堂授课2学时,见习1学时。

【教学内容】颅内压的形成与调节,颅内压增高的机理、病因、病理和后果。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局灶症状和脑疝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见习内容】通过临床病例的示教、讨论,掌握颅高压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颅脑损伤【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引起颅脑损伤的机理及颅脑损伤的分类。

二、熟悉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掌握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掌握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诊断方法。

五、了解颅内血肿的治疗原则。

六、熟悉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及形式】课堂授课2学时,见习2学时。

【教学内容】外力引起颅脑损伤的机理,颅骨骨折的类型、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继发性病变的类型和表现,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脑损伤的处理原则(包括开放性损伤),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自学内容】火器所致的各种颅脑损伤。

【见习内容】要求通过临床病例的示教、讨论,掌握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颅内肿瘤【教学目的与要求】一、了解颅内肿瘤的病因、病理学分类及常用治疗方法。

二、掌握颅内肿瘤一般症状及局灶症状和体征。

三、熟悉不同性质的颅内肿瘤的特点。

四、熟悉颅内肿瘤的诊断。

【教学时数及形式】课堂授课2学时,见习0学时。

【教学内容】颅内肿瘤的分类、好发部位、临床表现(重点不同部位肿瘤的症状及局灶症状和体征,不同性质的颅内肿瘤的特点),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

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
rT3 低T3综合征 TRH试验(+)/T3抑制试验(+)鉴别诊断(垂体
性甲亢等),现已为超敏TSH取代
四、Lab
2、Ab
▪ TRAb(+)75%-96%新发GD ▪ TSAb(+)85%-100%新发GD
四、Lab
3、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 131I甲状腺功能(↑↓) ▪ ECT甲状腺结节、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MRI、CT、B超判别眼部、甲状腺及其周
围情况
五、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 高代谢症状体征 ▪ 甲状腺肿大 ▪ FT4、FT3 ↑ 、TSH ↓
五、诊断*
2、GD的诊断至少前二项
▪ 甲亢 ▪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 浸润性突眼 ▪ TRAb/TSAb(+) ▪ 其他Ab(+) ▪ 胫前粘液性水肿
六、鉴别诊断
1、甲状腺炎一过性甲亢131I↓ 2、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ECT分布不均、
MI 特点原有症状↑↑ ▪ 高热、大汗、呼吸急促 ▪ 烦躁、谵妄、嗜睡、昏迷 ▪ 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心衰 ▪ 恶心呕吐、腹泻、黄疸
三、特殊类型
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机理甲亢毒血症直接损伤?、持续心动过 速损伤了LV心肌细胞调节胞浆Ca含量的能 力
特点 ▪ 心律失常(多快少慢)心动过速、房颤、房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轴和调节系统
五、钙磷与骨代谢调节系统
三个主要激素 ▪ PTH、 CT、1,25-二羟维生素D3
主要作用 ▪ 是维持血液和细胞外液钙、磷、镁等相对恒定,
参与骨的代谢但骨骼的发育、生长和成熟还与受 其他许多因素的调节,如GH、甲状腺激素、糖 皮质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轴和调节系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医大教案(总论GD和DM)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容分内泌病疾总论甲亢代疾谢病糖尿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总论分内、神经和免疫三泌系统大网络→↗完代成谢、生、发长、生
育殖等能功抵→各种内御不良因素的干扰外↘持维体机环境的相对内定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恒泌统的系组成一、内分腺泌体下脑丘神垂经体松果、、腺垂体
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内分胰腺肾上腺(泌皮质和髓质)性(腺丸和睾巢)卵
胎盘内分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泌统的系组成二激素分泌细胞、1胺、前体摄取脱和(羧AUP)D胞细
→分布胃、在和肾肠上髓质腺非神等组经织神的经内泌细胞分、2非PUAD细胞→房心细胞肌血管内皮细胞、皮、的成肤维细纤胞、淋网巴内皮状胞细肾、、胃和肠肪脂细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激素胞分泌方的1式、内泌分内分腺泌体分泌的激素毛细→血管静→
脉体→环循靶细→与胞受体合发挥结用
2作旁、分泌胃激肠、生长素因→组织液扩散子作→用邻的细近胞在局→发部作用挥
3、自分泌激素→局部散扩后→返又回来作于用内分泌该细胞身本
4胞内、分泌在细胞质成合的素激不出胞细→细核胞响影靶基的表因达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神5经泌
分激的素泌方分
式神内经泌细分→胞内质在合网神经成素→高尔基激包体装成分颗泌→沿神粒经胞轴突细轴借流浆动→N末梢放
6释、膜连泌分些生有因子长前的体合成在程中过由是延伸并膜与质连在胞一。

起前→体邻与近细的胞受→引起体息信传的
7递、腔泌和双分分重泌激素分泌后→入进腔腺或导腺管、消化道管等。

腔泌分分泌只素激双而重泌可分时分同泌激素和外分物质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泌平系的调统轴节和节系统调、G二RHG/IH节调统系组
成:GH/RGIGH/GHH结合白IG蛋/FGIF合结白蛋GFI结合白/IG蛋结合蛋白F控制G酶和IHF的合G成与分,泌节躯调体生长和细分胞化增与殖作用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分内系泌的调节统和调节系轴统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调节
系(统AAR)作S:调节血用压血、容、量与水电解质平组衡成:
肾、素血管张素紧醛、酮固心房钠利、肽血管压素升肾上腺髓质素肾、脏、脏、卵巢心、丸睾等织组可均成合和分泌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素
局组织的部RAAS正日受益到们的人视
重内分泌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系统泌调的轴和节调节系统、五钙磷与代谢调节系统骨三主要激
个素TP、HCT、125-二,羟生素D3维要作主用是维血液和持细胞外钙、液
磷镁等相对、定恒,参与骨的谢代但骨的骼育发、生长和熟还与成受其他
多许因素调的,如GH、甲状节激腺、糖素皮激质、胰素素、岛岛素样生
胰长因子等内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泌分统的调节轴系调节和系统六、压素-加压素受体加-孔水蛋白节调
系统该系统主要制控人的饮水体行为维,持常正的浆渗血压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泌系统分调的节轴和节系统调七、胃肠胰素分泌激胞系细统组成:
肠血管活性肽、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胃、泌素释放、肽胰泌素抑、胃、胃肽素动、脑啡肽、物质、P多胰肽、神经降素压调节胃肠胰的
分等、泌动蠕消、化吸收和组、织重建
作等:用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疾泌病病的因和分某类一、功↓能、腺体破坏1自←免疫身病肿瘤、、血、梗出、死炎、坏死症手术切除、、放射伤损2激素、合缺陷成
基←缺因失、腺体外疾病3{1,25(←HO)D31,52OH)(23D}病肾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疾泌病的因和分病类某二、能↑功1、体肿瘤腺
2、MNE3异位、分内泌综合征4、激代素谢异常、医源5性分泌内紊
乱内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分疾泌病病因和分类某的三、素敏激性↓感在受或受体体后平水生发
素抵抗激激素水↑平床临现表→能功正多常或,↓数↑少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泌疾病分的断某诊一功能、断诊1典型症、状和体征2、素水激平3、动试验(态奋兴、抑)制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泌疾的病诊某二、病断诊理断、影1像检查学2、射放性素核检
查3超、检查4、细声胞学查5、静脉导管检检查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疾泌病的断某三诊病、诊因断1自身抗、体2、白细染色胞体3、LHA
内科学(课件)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院校教学课件PPT
内分疾泌的病防治原某则一、功能↑1手术、→切肿除或增瘤生组织、放2→疗破肿坏或增生瘤织3组药物→、制抑激素
的合和分泌成二、功能
↓1替代治、→补疗相充应的激素、2体细胞腺移植→如β细胞移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