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学习过程】(一)创设引入(多媒体音像):观看历史上发生的大型传染病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情感。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二)师生活动主干线:1、人体的三道防线自主探究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问题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图片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自主探究二: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问题二: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图片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学生需要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特异性、记忆性等。
2.计划免疫的原理和程序:计划免疫是依据免疫学原理,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特异性抗原,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学生需要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抗原、抗体和免疫记忆等,以及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3.实验探究,体验原理:安排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4.案例分析,应用知识: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反思,提升观念: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提升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
4.能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免疫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来深化理解: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研究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免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免疫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与免疫与计划免疫相关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案例的生动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引导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中的发现和观点,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例如,我会总结学生对于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的讨论,并强调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2.强调免疫与计划免疫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关注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接着,我会介绍计划免疫的原理和重要性。我会讲解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免疫记忆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计划免疫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其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重要性。
3.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应用。例如,通过展示实际案例中计划免疫的应用情况,让学生看到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类型。
2.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重要性,能够分析实际案例中计划免疫的应用。
3.掌握免疫与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五)作业小结
1.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个关于计划免疫的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3.小组合作任务中,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作品;
4.家长辅助任务旨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健康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讲解免疫的概念、功能及类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3)新课展开:详细介绍抗原、抗体及免疫反应,分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常见疫苗的接种时间;
6.课后作业:布置与免疫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程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然而,由于免疫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分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5.家长辅助任务: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了解家里的疫苗接种情况,并记录在作业本上。同时,讨论家庭成员对计划免疫的看法和认识,促进家庭健康观念的提升。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无性生殖的图片音视频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2.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溶菌酶)非特异性免疫和吞噬细胞(血液和组织器
官) 3.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特异性免疫和脾脏)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二、免疫的功能
三、计划免疫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
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本节课因内容多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需安排第二节进一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免疫的深入概念和机制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构建免疫知识体系,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5.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6.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医生为患者诊断疾病,分析免疫反应过程,从而加深对免疫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案例教学法:引入计划免疫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免疫学的魅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视频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免疫系统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神奇作用产生好奇。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免疫与计划免疫,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解释免疫的概念,阐述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的类型及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
-掌握免疫是生物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了解先天性免疫与后天性免疫的区别。
-学习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激活、产生抗体等。
2.学习计划免疫的意义、常见疫苗及其接种程序。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
2.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计划免疫的范畴?
A.卡介苗
B.麻疹疫苗
C.甲型流感疫苗
D.肺炎球菌疫苗
3.填空题: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____、____、____等。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认识到计划免疫对预防传染病的意义。
-掌握我国常见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3.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学习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防治原则,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免疫的概念、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常见疫苗的接种。
-免疫概念的理解是基础,需要学生深刻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免疫应答过程的复杂性是学习的难点,需通过直观教具和动画辅助讲解。

人教版生物八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5.部分学生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感。
6.学生在生物学实验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免疫相关的实验操作尚不熟悉,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给予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开展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能力。
3.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强调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感。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家庭计划免疫表,撰写科普文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份家庭计划免疫表。表格中应包括家庭成员、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时间等信息,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健康意识。
2.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图片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免疫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知识。
3.讲解计划免疫的原理,介绍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疫苗及其接种时间,强调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4.分析计划免疫的实施原则和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疫苗的特点进行合理接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计划免疫的意义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2.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生物学知识有较高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功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功能。

2、难点: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四、教学资源:学生准备预防接种证、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_______周第______课时
(一)导入新课(目标定向)
利用资料分析,进行导入:与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能患流感吗?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呢?
(二)授新课
1、人体的三道防线(自学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阅读课本中的资料,讨论课后三个问题。

(2)学生看课本找出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并找学生说答案。

(3)通过分析三道防线能预防的病原体,总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2、抗体与抗原:(点拨引领)
通过阅读课本,进行分析,指出抗体与抗原的对应性。

三、课堂小结与巩固: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巩固。

四、课堂练习:做伴你学
八、板书设计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皮肤和黏膜
2、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二、免疫的功能
九、课后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生物练习册P41-46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先天具有的,对多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种病原体有预防吞噬细胞作用,作用较弱功能:吞噬、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后天形成的,或异物起作用具有针对性作用较强二、免疫的功能1.防御感染2.维持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三、计划免疫1.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称作计划免疫2.必要性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教材理解方面做的比较到位,教学目标合理易达成,教学中深挖了教材内涵,充分利用了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来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流程流畅,可操作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堂生动有趣。

3、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并辅以教师的讲解,然后得出结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起到化难为易,并激发兴趣的作用。

二、不足之处4、对课堂教学中重难点应该有更多的预案。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需求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5、对学生的评价基本符合。

若更多的利用赞扬手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 计划免疫是一种预防性的免疫措施,通过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正确)
2. 简答题:请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计划免疫的意义。
-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性、慢性和记忆性;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没有针对性,作用快且没有记忆性。计划免疫是一种预防性的免疫措施,通过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5)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作业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讲授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现在我来进行一下教学反思。
首先,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氛围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学生们对于免疫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讲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② 免疫的类型:
- 特异性免疫:B细胞、T细胞,抗体、细胞因子。
- 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粘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
③ 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 意义: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 实施方法: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监测和评估。
④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红肿、发热。
-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② 计划免疫:预防性免疫措施,疫苗接种,传染病控制。
③ 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反应过强。
④ 医疗保健:免疫检测,免疫治疗,疾病预防。
3. 板书设计:
①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八年级生物下册 8_1_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8_1_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免疫与计划免疫得传染病。

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从小到大,大家都接种过哪些疫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疫针)师:每个同学都有“预防接种证”,在医院刚一出生,医院就给予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孩子满两个月后,要到户口所在地的医院或防疫站办理接种登记,领取预防接种证,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月龄安排接种日期。

这就是党和政府大力推行的一项措施──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呢?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物质?我们经常提到计划免疫,“免疫”又是什么呢?你认为,除了皮肤以外,还有哪些结构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人体的什么结构覆盖在身体的表面,并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而这种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问题)“资料分析”讨论(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师: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

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纵深防线的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对新知识进一步理解体发生战斗。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请同学结合有关白细胞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想一想,皮肤受伤,病菌侵入后,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白细胞,也可以叫做吞噬细胞。

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中“吞噬细胞的作用”图,当身体某处受伤时,吞噬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病原体的入侵部位,将病原体吞噬、消灭。

当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发炎。

师:综合上面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如脾脏、淋巴结等)中含有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灭。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上述两道防线具备什么共同的特点?师: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图片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内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免疫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展疫苗研发、免疫新技术等前沿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巩固基础知识,确保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过程: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疾病吗?这些疾病是如何被治愈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神奇的生命现象——免疫,它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
2.教学内容:简要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如病毒、细菌等,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病毒、细菌等知识,并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病毒、细菌是引起疾病的原因,那么,人体是如何抵御这些病原体的呢?”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免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计划免疫的小论文,内容需包括计划免疫的定义、意义、我国计划免疫政策及个人对计划免疫的看法。
3.请学生调查周围的人对计划免疫的认知程度,并以图表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分析计划免疫在我国的普及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想一: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如疫苗研发、免疫新技术等前沿内容。
-设想二: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课后辅导,巩固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Biblioteka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免疫现象图片,如流感、水痘等,引发学生对免疫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 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人体抵抗疾病的三道防线3、了解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种类、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4、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提高学生自觉进行计划免疫的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免疫具有局限性的观点。

教学难点: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的一般措施二、导入新课:“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这些问题都与免疫有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三、问题探究,设疑思考(一)问题探究一课件展示相关问题: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可是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

这是为什么?1、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探求人体抵抗传染病的奥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发言,各学习小组选一名同学为代表,阐述对问题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补充,力求做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甲同学说:“因为皮肤具有保护作用,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乙同学说:“唾液中有溶菌酶,能杀死各种病菌。

狗受伤后常用舌头舔自己的伤口,一段时间后,伤口就愈合了”。

丙同学说:“我妈妈说过,当患过传染病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下次就不会再患这种传染病了。

”教师及时发问:“你们阐述的这些理由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由组长发言。

各个组长发言完毕后,师生要及时总结:人体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作斗争,慢慢的形成了人体阻挡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的道道防线。

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和计划免疫免疫和计划免疫(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和计划免疫免疫和计划免疫(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复习:1、人体的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教材82-84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时间4分钟)1、什么是免疫?免疫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叫过敏原?什么叫过敏反应?3、什么是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四、后教:1、最初的含义: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真正的含义: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功能:(1)、清扫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3)、监视、识别和清扫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2、人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食物和药物会引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上述的虾、蟹或者花粉。

追问:1、免疫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吗?不是2、你能举例说明吗?如: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又比如:过敏反应。

3、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儿童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检测一:1.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

2.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3.免疫的功能是:(1)、清除体内的细胞。

(2)、抵抗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3)、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4.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同时还要长期用药物。

5.当人体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概述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会描述免疫的概念,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会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教学难点: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

运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感染学生。

充分解读课本上卡通插图的含义。

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以形象的动画设计和卡通图片,配合教师生动的比喻、举例,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传染病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2、教学流程
3、板书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帮助和总结
(一)、反思
教师在备课时,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结合起来,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怎样才能落实这一点呢?
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提取有关信息,经过思考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适时地安排思考题、练习题,及时反馈。

精选典型习题,有易有难,有梯度、有层次,基础差的学生也可参与进来,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学生也能吃得饱,学得兴趣浓。

课堂上,学生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思,时而记,时而答,多种感官齐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真正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二)、巩固练习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5、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作用是()
A、杀菌作用
B、清扫异物
C、吞噬病菌
D、保护作用
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