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
中药学第59讲止咳平喘药概述: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
![中药学第59讲止咳平喘药概述: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https://img.taocdn.com/s3/m/5363b9faf90f76c661371aba.png)
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中草药选择
![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中草药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102657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2.png)
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中草药选择儿童时期是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弱。
喉咙痒和咳嗽是儿童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过敏、哮喘等。
常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选择中草药治疗儿童喉咙痒咳嗽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替代方法。
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有着低毒副作用、疗效确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中草药选择,仅供参考。
1. 桔梗桔梗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着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功效。
它含有类固醇和黏液苷等有效成分,可以缓解喉咙痒和干咳的症状。
桔梗可以用来制成草药口服液,或者作为儿童草药喷雾剂的成分。
2. 百部百部是一种中药材,有着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作用。
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咳嗽中枢,并且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
百部可以用来制成煎剂,口服液或者颗粒剂供儿童服用。
3.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中医中被广泛用来缓解喉咙痒和咳嗽。
菊花中的有效成分有着镇静镇痛、抗炎消肿的作用,能够舒缓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菊花可以用来冲泡成草药茶,儿童可以适量饮用。
4. 水牛角水牛角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由热邪所致的喉咙痒和咳嗽。
水牛角可以用来制成草药润喉片,供儿童慢慢吮吸。
5. 薄荷薄荷具有清凉镇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常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喉咙痒和咳嗽。
薄荷可以制成儿童专用的薄荷糖或者草药糖浆,供儿童舔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儿童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中草药的反应也可能有所不同。
在给儿童应用中草药之前,一定要请教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此外,儿童使用中草药时,剂量要适当,不能过量。
如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
总之,中草药是治疗儿童喉咙痒和咳嗽的一种选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但我们也要强调,中草药并非万能之药,对于儿童健康问题,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中草药,并及时就医求助,以确保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十味中药简介
![十味中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60971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8.png)
十味中药简介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
在中药方剂中,常常会包含多种药材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其中,十味中药方剂是一种常见且备受认可的中药组合,本文将为您介绍十种常见的中药药材及其作用。
一、陈皮陈皮,中药名。
为芸香科植物广皮的成熟果皮,具有理气消食、燥湿化痰的功效。
陈皮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
二、川贝母川贝母,中药名。
为马兜铃科植物贝母的根茎,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
川贝母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喉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三、黄连黄连,中药名。
为马兜铃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和根及根茎部分,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炎的功效。
黄连常被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口腔溃疡等症状。
四、生姜生姜,中药名。
为姜科植物生姜的新鲜根茎,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止呕的作用。
生姜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等症状,并常用于食物中增加香味。
五、甘草甘草,中药名。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具有益气养阴、缓和药性的功效。
甘草能够调节药性,减轻药物的刺激性,同时也常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状。
六、白术白术,中药名。
为禾本科植物白术的块茎,具有健脾益气、干湿化痰的作用。
白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并能帮助排湿。
七、半夏半夏,中药名。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具有降逆平喘、化痰止呕的功效。
半夏常用于治疗胃肠道不适、呕吐等症状。
八、白芍白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白芍的根及根茎,具有补血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
白芍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
九、苍术苍术,中药名。
为禾本科植物苍术的块茎,具有温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苍术常用于治疗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十、黄柏黄柏,中药名。
为黄连科植物黄柏的根皮,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作用。
黄柏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口腔溃疡等症状。
十味中药方剂中的以上十种药材,它们各具独特的药性与功效,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药材,可以达到调节身体平衡、舒缓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070627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8.png)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咳嗽是独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咳嗽的中药吧,仅供大家参考。
咳嗽的中药方1.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
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
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风燥伤肺。
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
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4.痰热郁肺。
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
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
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5.痰湿蕴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https://img.taocdn.com/s3/m/86435b1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2.png)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一)咳嗽草药单方:1.鲜萝卜500克,洗净,带皮切丝,绞汁内服。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喉痒咽干。
2.佛耳草五钱,水煎服。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不发热。
3.枇杷叶(去毛)一两,老桑叶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每日分两次服。
用于治疗喉痒咳嗽较剧,痰多黏稠。
(二)祛痰及镇咳药:1.氯化铵(10%):口服每次5至10毫升,每日三次;或用片剂,每次0.5至1克,每日三次。
用于咳嗽、痰不易咳出的患者,尿毒症患者禁用。
2.复方甘草合剂: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用于一般咳嗽,若咯痰不畅,可加入氯化铵。
3.咳必清:口服每次12.5至25毫克,每日三次。
用于剧烈咳嗽,对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效果更佳,多痰及心力衰竭病人禁用。
4.磷酸可待因:口服每次15毫克,每日三次。
一般情况下不宜应用;若咳嗽剧烈,影响呼吸、饮食及睡眠,而且痰液不多者,可暂时使用;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者应禁用。
5.敌咳: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可使痰液变稀,用于一般咳嗽。
(三)中医辨证施治:1.燥火咳嗽:干咳,口唇咽喉干燥,舌边尖色红,宜清燥润肺。
桑叶三钱,杏仁三钱,枇杷叶三钱(去毛),麦冬三钱,北沙参三钱,水煎服,每日分上、下午服,2.风热咳嗽:咯痰不爽快或干咳,口干,咽喉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宜清热化痰。
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连翘三钱,薄荷一钱(后下),芦根一两(去节),水煎服。
3.风寒咳嗽:头痛、鼻塞或流清涕,咳嗽痰稀,怕冷或有发热,舌苔薄白,宜疏散风寒。
杏仁三钱,紫苏三钱,前胡三钱,制半夏三钱,桔梗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分上、下午服。
4.痰湿咳嗽:咳嗽痰吐白沫,喉中漉漉作声,甚至气急不能平卧,宜化痰平喘。
炙麻黄一钱半,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焦白术三钱,川朴二钱,云茯苓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四)中成药:1.宁嗽露:每次15毫升,每日三至四次。
2.半夏露:每次二食匙,每日服三至四次。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2023年-咳嗽的中药治疗方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2023年-咳嗽的中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2e7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1.png)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2023年-咳嗽的中药治疗方案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
中药在咳嗽治疗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以下是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关于咳嗽的中药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1. 药品推荐-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浙贝母:能够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降火解毒。
浙贝母:能够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降火解毒。
- 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 苏木:可清热利咽、镇咳平喘。
苏木:可清热利咽、镇咳平喘。
2. 方剂选择- 桔梗化痰散:适用于痰湿阻肺、咳嗽痰稠等症状。
桔梗化痰散:适用于痰湿阻肺、咳嗽痰稠等症状。
- 川贝止咳糖浆:适用于咳嗽痰粘、咳嗽有痰液等症状。
川贝止咳糖浆:适用于咳嗽痰粘、咳嗽有痰液等症状。
- 平喘片:适用于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症状。
平喘片:适用于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症状。
- 枇杷露:适用于痰热咳嗽、吐痰不爽、咽喉痛等症状。
枇杷露:适用于痰热咳嗽、吐痰不爽、咽喉痛等症状。
3. 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病因辨证施治。
- 结合食疗,适量食用柚子、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缓解咳嗽。
- 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关于咳嗽的中药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止咳中药总结
![止咳中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ba54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e.png)
止咳中药总结引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咳嗽的治疗。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中药,用于缓解和治疗不同类型的咳嗽。
清热化痰类药物清热化痰类药物适用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咳嗽。
1.杏仁: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可使用生杏仁或炒杏仁,煮水饮用或加入食物中食用。
2.浮小麦:浮小麦具有清热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可将浮小麦煮水饮用或加入糖水中服用。
3.橘红石斛:橘红石斛能清热润肺、止咳平喘。
可将橘红石斛煮水饮用,每日2-3次。
补益肺气类药物补益肺气类药物适用于肺气亏虚、咳嗽声低、气短等症状。
1.麦冬:麦冬具有滋阴润肺、安神止咳的功效。
可将麦冬煮水饮用,每日2-3次。
2.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肺、养肝明目的作用。
可将枸杞子煮水饮用,每日2-3次。
3.百合:百合能滋润肺燥、安神止咳。
可将百合煮水饮用,每日2-3次。
止咳化痰类药物止咳化痰类药物适用于咳嗽剧烈、伴有黏稠痰液的情况。
1.杏仁甘草石膏汤:杏仁、甘草、石膏的组合能够清热润燥,化痰止咳。
可将杏仁、甘草、石膏一同煎煮,分次服用。
2.苦杏仁片:苦杏仁片能够化痰止咳、润肺止渴。
每次口服6-9g,每日2-3次。
3.海浮石:海浮石具有清热化痰、平喘止咳的作用。
可将海浮石煮水饮用,每日2-3次。
缓解咳嗽的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中药治疗,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缓解咳嗽症状。
1.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干燥的室内空气可能刺激和加重咳嗽。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房间加湿器来保持空气湿润。
2.多喝温水:喝温水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刺激和舒缓咳嗽。
3.避免烟雾和刺激物:烟雾、灰尘和化学物质等刺激物可能加重咳嗽。
保持远离这些刺激物的环境可有助于减轻咳嗽。
4.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缓解咳嗽。
结论中药在咳嗽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类型的咳嗽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https://img.taocdn.com/s3/m/83c0b0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5.png)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禹白附性味:味辛、甘,性温。
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效:中药禹白附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经。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皂荚性味归经:辛,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通窍开闭。
主治:用于咳喘胸闷,中风口噤,癫痫、喉痹。
旋覆花性味:味苦、辛、咸,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白前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
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前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主治: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外感风热,降气化痰】川贝母归经:归肺、心经。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适合阴虚肺热燥咳】浙贝母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肺经、心经。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主治:用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794417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1.png)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中药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咳嗽。
下面是十种常用的中药名称及其功效,供大家参考。
1. 防己:防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
可以用来治疗寒咳、痰多等症状。
2. 桔梗:桔梗具有祛痰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咳嗽、咯痰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痰多、干咳等症状。
可以煮水饮用或炖汤服用。
4. 桑白皮:桑白皮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够缓解燥咳、痰干等症状。
可以用来制作茶剂或煎煮汤剂服用。
5. 杜仲:杜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
适用于阴虚干咳、痰多等症状。
6. 茯苓:茯苓有化痰、祛湿的功效,对于咳嗽、咯痰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
7. 海蛎壳:海蛎壳具有平喘、祛痰的作用,对于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可以用来制作药酒或炖煮汤剂。
8. 橘红:橘红有祛痰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制成药片或饮片进行服用。
9. 茴香:茴香具有理气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
可以用来制作茶剂、粉剂或炖汤服用。
10. 冬瓜子:冬瓜子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于痰热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可以用来制作药酒、茶剂或粉剂服用。
以上是十种常用的中药名称以及它们对于治疗咳嗽的功效。
在使用中药治疗咳嗽时,建议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剂量和用药方法,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另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治疗方案。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2016.9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2016.9](https://img.taocdn.com/s3/m/0b01f6fc81c758f5f61f67ee.png)
2016.9.15中医治疗咳嗽,常用祛痰的中药如下:白芥子味辛,性平,入肺经。
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功效。
适用于咳嗽痰多清稀、胸胁满闷作痛患者。
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禁忌: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天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
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另外,该药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可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者,多和天麻合用。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天南星中毒,可致舌、喉发痒而灼热,肿大,严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
轻者可服稀醋或鞣酸及浓茶、蛋清、甘草水、姜汤等解之。
如呼吸困难则给氧气,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紫菀味苦、甘,性微温,归肺经。
本药能明显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作用,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主要用于咳嗽且有痰涎壅盛、咳吐不爽者。
宜忌有实热者慎服。
性味性温,味苦、辛。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
具有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的功效。
有明显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无明显镇咳作用。
临床上常与杏仁、桑白皮等配伍。
白前性味归经辛、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气喘。
该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
与桔梗、紫菀、百部等合用,也可用于久咳多痰的治疗。
咳喘属气虚不归元者,不宜应用。
竹沥味苦,性寒,归心、肺、胃经。
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常用于咳嗽痰多者。
款冬花味辛、性温。
归肺经。
化痰止咳。
有镇咳下气,润肺祛痰的功能。
主治咳嗽,气喘,肺痿,咳吐痰血等症。
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
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
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
临床上常与紫菀配伍,为常用的化痰止咳药。
杜鹃素味苦,性寒,归肺经。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47ec12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e.png)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展开全文『外感咳嗽』一、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
止嗽散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75克陈皮(去白)500克。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中医张立志:(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麻黄12g,荆芥15g,杏仁12g,桔梗15g,紫菀15g,百部15g,防风10g,白前15g,陈皮15g,甘草6g。
喉痒厉害的多加蝉衣10g,有内热的加黄芩10g。
(自改)风寒咳嗽---(咳较重寒较轻用):麻黄12g,荆芥12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防风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5g。
辛夷10g,茯苓10g,黄芩10g。
(无内热或痰多清稀者,可去黄芩,加款冬花,无痰去茯苓)。
款冬花与紫菀,款冬花发于冬令,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性温可知,然轻扬上达,用在风寒痰饮之咳嗽,最为合适。
而紫菀与款冬花,性味功用无大区别,在临床上,风寒轻而兼热者多用紫菀,风热轻而兼寒者多用款冬花,也是大同小异。
紫菀与款冬花相伍,为临床化痰止咳的常用对药。
紫菀辛散苦泄,祛痰作用明显,偏于化痰止咳;款冬花辛温,止咳作用较强,偏于宣肺止咳,二药相须合用,可收消痰下气之功,止咳之效倍增。
中医药治疗咳嗽的方子
![中医药治疗咳嗽的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e89300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7.png)
中医药治疗咳嗽的方子有:
1.止嗽立效丸:成分包括葶苈子、莱菔子、甘草、苦杏仁、麻黄
等,功效为祛痰、治咳嗽、平喘,适宜人群为急性支气管炎或风寒感冒导致的急喘、咳嗽,有很好的定喘、止咳的效果。
2.橘红颗粒:成分包括化橘红、桔梗、麦冬、浙贝母、苦杏仁、
法半夏、款冬花、紫苏子、茯苓、甘草等,功效为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热咳、痰多的人群。
3.枇杷止咳颗粒:成分包括枇杷叶、桔梗、百部、罂粟壳、白前
等,功效为止咳化痰,适用于普通咳嗽以及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4.咳特灵片:成分包括小叶榕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功效为有非常
好的止咳、平喘、消炎的功效,适用于一般的感冒、炎症以及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5.川贝枇杷膏:成分包括枇杷叶、川贝母、款冬花、北沙参、桔
梗、五味子、杏仁水、水半夏、薄荷脑等,功效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平喘,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咽喉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痰多、不易咳出。
6.三拗片:主要用于风寒袭肺型咳嗽,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
咽痒等。
7.复方鲜竹沥液:用于风热犯肺型咳嗽,表现为咳嗽频繁,气粗
或咳声嘎哑等。
8.蜜炼川贝枇杷膏:用于风燥伤肺型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
少而黏等。
9.通宣理肺丸:用于痰热蕴肺型咳嗽,表现为咳嗽气息粗促,痰
多质黏厚或稠黄等。
治疗咳嗽的中药配方
![治疗咳嗽的中药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d234e89e53a580216fcfe42.png)
2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
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
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25、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9、燕窝梨大养肺阴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
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 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
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
26、合雪梨汤滋阴润肺
33、久食花生米止咳化痰
花生米60炒或煮熟.每日吃,不间断,痊愈后停用.
润肺,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注:有虚火实热症者勿食.
34、荞面蛋清治咳嗽不安
荞麦面,鸡蛋清各适量.用鸡蛋清和荞麦面成团.每日几次用力涂擦胸部,有效.
将燕窝先用清水测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
20、薯蓣粥健脾益肺
生怀山药30克,白糖少许.将山药轧细筛,调入凉水,边煮边搅,两三沸即成,加少许白糖调味.服食.
这些是治疗咳嗽的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主治咳逆上气的中药
![主治咳逆上气的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86cfb4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9.png)
主治咳逆上气的中药中药在治疗咳嗽和气喘等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一些中药具有主治咳逆上气的功效。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主治咳逆上气的中药。
1. 麻黄麻黄是一种具有强烈止咳作用的中药,其性温,味辛、微苦,能够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麻黄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杏仁杏仁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中药,其性微温,味苦,能够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对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杏仁可以生吃或者煮水喝,也可以加入到中药方剂中进行配伍使用。
3. 陈皮陈皮是一种具有理气、止咳作用的中药,其性温,味辛、苦,能够行气止咳、祛痰化湿,对于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陈皮可以泡水喝或者煮水喝,也可以加入到中药方剂中进行配伍使用。
4. 桔梗桔梗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其性平,味苦、辛,能够宣肺止咳、祛痰排脓,对于治疗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桔梗可以泡水喝或者煮水喝,也可以加入到中药方剂中进行配伍使用。
5. 紫苏叶紫苏叶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中药,其性温,味辛、苦,能够宣肺止咳、祛痰平喘,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紫苏叶可以泡水喝或者煮水喝,也可以加入到中药方剂中进行配伍使用。
6. 前胡前胡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其性凉,味苦、辛,能够宣肺止咳、祛痰排脓,对于治疗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前胡可以泡水喝或者煮水喝,也可以加入到中药方剂中进行配伍使用。
7. 款冬花款冬花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中药,其性温,味辛、甘,能够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对于治疗咳嗽、气喘、喉痹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款冬花可以泡水喝或者煮水喝,也可以加入到中药方剂中进行配伍使用。
总之,中药在治疗咳嗽和气喘等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在选择和使用中药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配伍和使用剂量控制,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e35e88f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1.png)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中医学传统上一直在治疗疾病,传统的中药秘方千古流传,有无数的文献记载。
其中最有名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嗽,根据不同情况服用不同药物,这里将列举出十种常见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嗽。
第一种是陈皮,这种中药在活血化痰,清热解毒,宣肺止咳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它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比如杏桃核,黄芩,郁金,乌梅,夏枯草等,配合服用,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第二种是枳实,它可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它能够消除病毒,从而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它可以和蜂蜜、桑叶、代赭石、黄芩、甘草、连翘、生姜、黄连、茯苓等药物混合,服用后的症状都会有较显著的改善。
第三种是白芍,它有活血化瘀,止咳化痰,散风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与人参,生姜,桑螵蛸,乌梅,决明子,麦冬等混合服用,对咳嗽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第四种是乌梅,乌梅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
它可以与甘草,生姜,白芍,杏桃核,陈皮,细辛,荆芥等混合配伍使用,可以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第五种是郁金,它有泻火化痰,开窍止咳,化痰止咳。
它可以与其他中药一起服用,比如甘草,枳实,白芍,杏仁,党首,麦冬等,配合服用能有效治疗咳嗽。
第六种是连翘,它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它有助于消除痰液中的杂质,达到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与鲜姜,荆芥,细辛,木香,大黄,白芍,桑叶等混合服用,能够改善咳嗽的症状。
第七种是芝麻,它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被用来改善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服用后可以达到止咳的目的。
另外,它可以与大枣,陈皮,白芍,甘草等其他中药混合服用,更能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第八种是萝卜根,它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它可以和精益草,芹菜,百合,丹参,玄参,麝香等中药混合服用,可以改善咳嗽症状,从而实现治疗咳嗽的效果。
第九种是大黄,它有清热解毒,和胃生津止咳的作用,它可以和生姜,陈皮,泽泻,桑椹子,桑叶,柿饼,枳实等中药混合服用,可以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第十种是荆芥,它有清热化痰,凉血止咳的作用,它可以与桑椹子,茴香,枳实,连翘,陈皮,薄荷,乌梅等中药混合服用,有效缓解咳嗽的症状。
治疗痰热咳嗽的中药
![治疗痰热咳嗽的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8466ef5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b.png)
治疗痰热咳嗽的中药
中医认为,痰热咳嗽的治疗可以采用以下中药:
1. 麻杏石甘汤: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症状较重时。
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
2. 杏仁石膏汤:可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干燥咳嗽、咳嗽伴有胸闷等症状。
由杏仁、石膏、麦冬、玄参、人参等组成。
3. 川贝枇杷膏:可以平喘化痰、止咳化痰,适用于痰湿咳嗽、咳嗽有痰、咳嗽声音重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川贝母、枇杷叶、蜂蜜等。
4. 麦冬透痰汤: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喉痛、咳嗽有痰等症状。
由麦冬、桔梗、浙贝母、川贝母等组成。
5. 半夏疏肝散:可以舒肝理气、化痰止咳,适用于胸闷、咳嗽有痰、口苦等症状。
由半夏、黄芩、厚朴、生姜等组成。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治疗痰热咳嗽的中药方剂,具体使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病人应遵医嘱,及时就医。
润肺止咳的中药有哪些
![润肺止咳的中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b84872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e.png)
中草药Βιβλιοθήκη 1、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入肺经,是治疗咳喘之要药。配贝母、沙参等有清肺、润燥、止咳的作用。
2、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性微温不燥,润肺止咳,对内伤咳嗽、久咳效果都较好。治风寒咳嗽,配荆芥、桔梗等药物。
3、紫菀
用于咳嗽有痰。主入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化痰浊而止咳。配合阿胶、贝母等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4、款冬花
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
5、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温,能促进支气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脓的功效。用于肺痈胸痛、咳痰脓血、痰黄腥臭等证,有排脓之效。
6、百合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7、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3.枇杷叶蜜枣汤
枇杷叶、桔梗、杏仁个15克,蜜枣10颗、冰糖。所有食材清洗干净备用;枇杷叶用布包包起来扎紧;锅中倒入三碗清水,放入备好的所有食材,大火煮开,改小火慢煲;当锅里的水剩下一半时,放冰糖,融化搅匀即可食用。
有效食物
1.柿子
有效的食疗方
1.罗汉果雪梨汤
雪梨、罗汉果、红枣、枸杞、冰糖。雪梨洗净,切成块;罗汉果、红枣、枸杞洗净,在罗汉果上扎个小洞。把这些材料和冰糖都放入锅中,加入水,熬煮半小时即可。
生活中咳嗽、咳喘常选用的九大中药(图)图...
![生活中咳嗽、咳喘常选用的九大中药(图)图...](https://img.taocdn.com/s3/m/bde6a3e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d.png)
生活中咳嗽、咳喘常选用的九大中药(图)图...
生活中咳嗽、咳喘常选用的九大中药(图)
图1、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各种咳嗽。
图2、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痰多。
图3、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用于新久咳嗽、顿咳、肺痨咳嗽。
图4、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
图5、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咳嗽气喘。
图6、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呕吐。
图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嗽。
图8、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卧。
图9、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哮喘咳嗽。
#清风计划##超能健康团##中药#
横图
横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种治咳嗽的中药名称
说到治疗咳嗽的中药,其实有很多种,因为咳嗽的原因和症状不同,针对
性的中药方剂也会不同。
下面我为您介绍十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1.川贝母
中文学名:川贝。
属于百合科植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因其有滋润肺热、止咳化痰的功效而被广泛使用。
川贝母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糖等
营养成分,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健康。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
病症。
2.雪梨
中文学名:雪梨。
雪梨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病症。
同时,雪梨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睡眠不好的人也有一
定的帮助。
3.百合
中文学名:百合。
百合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对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病症有一定的帮助。
而且百合还有清热解毒、清心安神等功效,可以同
时舒缓身心。
中文学名:杏仁。
杏仁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燥咳嗽、燥咳无痰等疾病。
此外,杏仁还可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有利于身体健康。
5.枇杷叶
中文学名:枇杷叶。
枇杷叶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且具有广谱抗
菌作用。
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6.金银花
中文学名:金银花。
金银花为常见的中草药之一,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润燥祛瘀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
7.蒲公英
中文学名:蒲公英。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降压等功效,可以
有效治疗肺燥咳嗽、咳嗽有痰、咳嗽失声等症状。
8.黄芩
中文学名:黄芩。
黄芩性寒,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
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咽喉肿痛等疾病。
中文学名:白术。
白术有补脾健胃、益气固表、止汗等功效,同时能润肺止咳、调理脾胃,对于治疗咳嗽、气管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10.桔梗
中文学名:桔梗。
桔梗有散瘀消肿、润肺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以上是十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当然,每种药物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时一定要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