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传播学原理期末结课论文
关于传播学论文范文
![关于传播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64c1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d.png)
关于传播学论文范文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下文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范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传播学论文范文下载篇1浅析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之社会化的影响近来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传媒在这项工程中的措施和影响极其引人瞩目。
广电总局启动的“四大工程”尤其非同凡响。
保护未成年人在健康的传媒环境里生活已经成为传媒界的重大使命。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正迅速增长,有对学校教育形成挑战之势。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达100分钟。
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4岁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1套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
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电视媒体作为最近乎完整的大众传播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发展,一是人格发展。
电视对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意识,都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过程则交由媒体来完成。
孩子们多数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童年的。
近年大众对于传媒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忧心忡忡,舆论普遍认为电视媒体造成孩子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等不良影响,传媒在少儿的身心不健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看电视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
台湾一项调查显示,看电视和身体质量指数具有相关性,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愈久,越容易发胖。
电视传媒有种种负面影响,但是只要合理地利用,就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社会学习、发展认知和人格的有效工具,其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意义著名电视专家雷蒙·威廉姆斯说过,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传播学概论期末总结
![传播学概论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b998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0.png)
传播学概论期末总结首先,我在课程中学习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信息传播现象。
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传播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以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媒体传播、群体传播、个人传播等各种传播形式,还包括传播理论、传播政策、传播技术等各个层面。
而传播学的任务则是探讨信息的传播过程,分析传播行为及其效果,理解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其次,我学习了传播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
传播学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包括了多种不同的理论模型和观点。
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几种代表性的传播学理论,如传播学效应理论、媒体生态学、符号互动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对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传播学可以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等,来探索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传播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传播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社会舆情管理、品牌传播、政治宣传等。
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一些传播学在实践中的案例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进一步认识到传播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如在社交媒体时代,传播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个人形象和信息,提高信息处理和传播的效率。
此外,学习传播学还让我意识到信息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传播学的研究不仅关注信息的传递,还关注信息对受众的影响。
通过学习传播学,我了解到信息传播可以改变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甚至可以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媒体广告、政府宣传、社交网络等不同形式的传播渠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因此,了解传播学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传播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深刻认识到传播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传播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
它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提高我们的信息处理和沟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播学概论论文
![传播学概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7b78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6.png)
传播学概论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传播学概论的综合分析,探讨了传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核心理论。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传递信息和意义的学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播学的定义,然后回顾了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描述了传播学的起源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接着,本文重点阐述了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传播过程理论、媒介效果理论以及公共关系理论。
最后,本文总结了传播学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1. 介绍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如何传递信息和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利用传播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传递信息。
本文将围绕传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核心理论展开讨论。
2.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的定义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简单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和意义传递的学科。
它涉及到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以及与传播相关的各个方面。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广泛,包括口头交流、书面传播、媒体传播等。
3.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较长的历史。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通过口头交流来传递信息和意义。
随着文字的出现,书面传播成为主要形式,人们开始通过书籍和文献来传播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报、电话、电视等新的传播媒介相继出现,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当前,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4. 传播学的核心理论4.1 传播过程理论传播过程理论是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研究传播过程中信息是如何传递和接收的。
该理论包括了传播源、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要素。
传播过程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信息的流动和影响力的产生。
4.2 媒介效果理论媒介效果理论是传播学的另一个核心理论。
它研究了媒介对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通过研究媒介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不同媒介的反应。
传播学概论期末研究论文范本
![传播学概论期末研究论文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e90e9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e.png)
传播学概论期末研究论文范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递、交流和影响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研究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如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等;组织传播则发生在各种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如企业内部的会议、报告等;大众传播则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一)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 5W 模式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该模式包括: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一模式清晰地勾勒出了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框架。
(二)议程设置理论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媒体通过对各种议题的报道频率和强调程度,影响着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认知。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当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时,往往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从而使优势意见愈发强大,劣势意见则趋于沉默。
三、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变革(一)传统媒介的演变从古代的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到近代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出现,传播媒介不断发展。
报纸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为人们提供了深度的新闻和信息;广播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具有即时性和便携性;电视则结合了图像、声音和文字,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二)新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和观点;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以其简短、生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网络直播则实现了实时互动传播。
传播学总论期末期末总结
![传播学总论期末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d116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8.png)
传播学总论期末期末总结传播学总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媒体与社会关系、信息与认知关系、传播过程与效果关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传播学总论课程学习的总结。
一、传播学基本理论传播学总论课程介绍了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理论,使我对传播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了解到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传播现象研究、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技术和传播规律研究等四个方面,这些理论为我们分析和解读不同传播现象提供了指导。
二、传播媒介与社会关系在课程中,我学习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我了解到媒介在社会中既扮演着信息传递的角色,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互相塑造和影响着对方。
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变革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
三、信息与认知关系课程还介绍了信息与认知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信息与认知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传播,人们获取并加工信息,进而形成认知。
我学习了信息的特征与分类、信息加工的过程和认知的理论模型。
了解了信息的特征和加工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够设计更有效的信息传播策略。
四、传播过程与效果关系课程还讲解了传播过程与效果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传播过程是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它涉及到信息源选择、编码传输、传播渠道选择、信息接收与解码等环节。
传播效果则指的是信息传播后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
通过学习传播过程与效果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信息传播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评估和改进传播策略。
五、课程启示与收获通过学习传播学总论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传播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1a08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5.png)
传播学毕业论⽂传播学⼜称传学、传意学等,是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法论来研究各种传播活动的学科。
毕业论⽂,按⼀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传播学毕业论⽂1 选题⼀:移动直播 参考⽅向:移动直播技术升级、秀场直播模式分析、移动直播内容产业分析、传统媒体移动直播试⽔ xx是视频直播的元年,看看各⼤互联⽹公司、媒体在布局直播时的⼒度就知道了。
直播实在是个太⼤的主题,虽然不能⽅⽅⾯⾯都进⾏研究,但你⾄少可以将关注点聚焦在某⼀具体领域,⽐如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分析媒体转型中的直播运⽤,再⽐如Facebook等互联⽹巨头的社交直播等等。
选题⼆:VR虚拟现实+内容 参考⽅向:数字媒体VR报道实践、VR纪录⽚的⽣产与分发、国内媒体VR新闻创新案例与应⽤前景 当今科技界聊的最多的话题,⼤概不是直播就是VR。
VR真是⼀盘超⼤的棋,各个巨头纷纷⼊局,不管是VR硬件设备,还是VR内容⽣产似乎总有⽆穷的潜⼒等待挖掘,Facebook的⼩扎更是全⼒“押宝”VR。
那你能研究些啥呢?数字化媒体如何运⽤VR进⾏多元化新闻报道呈现形式?VR内容⽣产的现状、前景与忧虑?更酷的同学是不是还可以学习美国⼤学⽣做个VR毕设?期待你们的脑洞! 选题三:资讯短视频 参考⽅向:国内短视频创业综述、青年⽤户短视频消费习惯调查、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特征 有没有发现⼀夜之间,短视频⽕了,⽹红、垂直⾏业、社交巨头...⼊局者甚多。
媒体⼈转型投⾝短视频内容创业,更让⼤家对短视频领域充满好奇。
短视频为什么这么⽕?为什么这么多媒体⼈将创业⽬标置于此?短视频是如何带来⼤规模流量的?互联⽹、媒体巨头⼜是如何布局短视频⼤棋的?……多看看相关研究,你或许会有更多灵感。
选题四:突发新闻报道 参考⽅向:外媒如何利⽤社交媒体报道突发、直播在突发报道中的作⽤、突发报道中的社交信源核实⽅法论 近⼏个⽉国际国内突发新闻不断,⾯对这样的突发新闻,媒体作何反应?如何报道?运⽤什么先进⼯具来提⾼报道效率?社交媒体如何聚合消息?发挥何种作⽤?成为“报道主⼒”后⼜对这个传播版图有着怎样的影响?……当下全新的传播环境中,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好问题。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2)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2)](https://img.taocdn.com/s3/m/cd9cc3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77.png)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2)传播学方面论文篇3浅谈传播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及其创新路径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经历了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语言转向。
之后,语言问题也成为许多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家和思想家关注的焦点。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也必然受到语言转向思潮的影响,语言研究直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西方现代哲学语言转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的理论渊源和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加明确了语言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内涵,力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创新。
1.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理论渊源⑴西方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
整个19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哲学之所以出现“语言学转向”,就是希望通过语言这一特殊介质、通过研究语言与思维的深层系去理解理性何以可能,探究人的内在世界。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为什么在语言中,尽管说话人本身、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观点看法等各不相同,人们还是可以相互理解?他首先指出了言语(speech)和语言(language)的差别。
前者表示的是符号(code),是实际说出来的那些话;后者表示的是信息(message),是语言系统,来自于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所拥有的可以使他们进行交流的知识。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⑵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
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研究置于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普遍存在的语言转向大背景下的同时,也很有必要考察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的本质的揭示中,语言是属人的、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活、物质生产实践的结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有精辟的论述:“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现代传播学论文(100%原创)
![现代传播学论文(100%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9a69ef1f14791711cc791781.png)
传播学与大众养生热的关系在本文的最开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现在大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由以前的吃得饱,转变成现在的吃得好。
养生自然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现在大众养生热与传播学有没有关系呢。
我认为答案毋庸置疑的肯定的。
现在传播媒体的丰富,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都让老百姓更容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现在媒体对养生的宣传也促进了养生热这一现象。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
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
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从传播学的概念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传播学的发展对一个事物的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下面,我首先从传播学的发展对养生问题的积极作用说起。
毋庸置疑的是养生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
在《周易象上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说明当时中国人就对养生十分看重了。
而近几年来,养生越来越被普通老百姓所重视,不得不说,传播学的发展对此起到了显著性的作用。
在这里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的养生类节目做了一下梳理。
2009年北京电视台推出《养生堂》。
该节目采用演播室访谈结合专题片的方式,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为宗旨,秉承传统医学理论,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实用养生方法。
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
![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73c0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c.png)
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篇1试论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摘要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
传播学在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传播学的研究遇到教育、运用和方法等困境。
本文对发展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审慎展望。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阶段;困境;展望传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
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产生,并在美国迅速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传播学开始传入欧洲,出现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家。
20世纪80年代,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被引进中国,从此,传播学开始传入中国。
1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从传播学被引进,30多年来,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引入阶段、困难阶段、发展阶段。
在传播学刚被引入中国时,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国外有名的传播学作品。
1982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揭开了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序幕。
1982年,在中国传播学历史上,有两件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
一件是当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进行举行地区新闻受众调查,这是自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进行的受众调查;另一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开始编辑一本介绍传播学的著作,并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
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
传播学正在我国逐步发展,但1989年下半年却因我国形势发展问题遭到了困难,开始走下坡路。
传播学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学”而批判,被批成“精神污染”,有些老教授评价传播学否定阶级斗争,应拒绝接受,接着又有人撰写文章批判传播学无关阶级与阶级斗争。
现代传播论文
![现代传播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e1f6de195f312b3069a500.png)
传播与政治——之“美国选举中媒体的传播控制对政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媒的发展对政治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回顾电子媒介家庭中的电影、录音带在政治生活中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在水门事件中就是一些小小的录音带让尼克松下了台,而“电视政治”的巨大威力,他可以使一个竞选者成为未来白宫的主人,也可以让一个人永远徘徊在白宫门口。
可资援鉴的是肯尼迪和尼克松竞选总统时的辩论。
肯尼迪新鲜、生气勃勃的面孔最终战胜尼克松胡子邋遢、倍显憔悴的容颜。
进来发展起来的因特网更是近乎根本性的影响着政治,1998年克林顿性丑闻一夜间传遍世界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网络政治的时代来了。
从过去到现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选举几乎成了大众传媒的选举。
美国政治学家汤姆斯•彼特森指出:如今的总统选举事实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选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大多数选民而言,除了以传媒版本出现的选举之外,选举已没有了任何实际意义。
传媒在预选时期执行对候选人的筛选功能,担当筛选人的角色。
在预选阶段,传媒对候选人进行评价并决定他们是否有实力有资格成为党的公职候选人。
如果一个候选人的姓名在传媒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此人的知名度就有可能提高,从而有利于他在预选中获胜。
因为选民不可能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一个他自己根本就不认识不了解的候选人。
如果一个候选人在传媒中默默无闻,这就无异于扼杀了他成功的希望。
另外,在传媒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在候选人名字前面冠以各种形容词,比如:“黑马”、“主要的”、“有竞争力的”、“无望取胜的”等等。
这些形容词对于候选人的前途命运极为重要,如果有人被称为“无望取胜的”候选人,他就很难在选举中积累选票,获得胜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2年民主党总统预选。
人们几乎不知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中有一个人叫莱瑞•阿格兰,他是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市长。
他曾作出种种努力吸引传媒的注意力,但不幸的是传媒始终没有把他作为一名总统候选人来看待。
原因是和别的总统候选人相比,他的资历有所不同。
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
![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2a14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9.png)
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交流活动及规律的学说,传则求通,传播学除了对一般的生产生活信息的交流传播进行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对意识形态方面内容的传播研究。
下文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篇1试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近年来,有人提出,进入21世纪,新闻学必须审视自己的学科地位和影响。
一些新闻定义丢弃“事实”与“报道”的传统品牌转而突出“信息”与“传播”。
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否一回事?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要搞清什么叫新闻。
一、对新闻定义的讨论1.对新闻定义的理解。
先看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最早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几乎占据主流观点半个多世纪,用今天的眼光看,确实存在着“时态单一”的先天不足,所以后来有人又加了“和正在发生、发现的”几个词,合起来就成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我的看法是,这个定义排除了报道主体的限定(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或者记者,但加这八字有点多余——以前的新闻定义谁也没有设定主体),加了报道方式和手段,加了“将要发生的”,时态更全面,但加了“重要”限定过于模糊,什么是重要或者不重要?有什么标准?同时报道者也见仁见智。
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而加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既多余重复又互相矛盾(这里的“事实”一定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叫新闻;同时解释概念时不能出现和概念相同的词语);说成是“竞争活动”显然又舍本求末,因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大众,而竞争是报道过程中的状态和表象,它说明不了新闻的本质内涵。
故我认为还是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比较合适。
去掉报道方式是因媒体不同各有所表,无须多言;去掉“重要”的原因已讲了。
新近限定了新闻的本质,正在发生是因为现代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电视、网络、手机的现场直播,将要发生的是说预测性报道和重大事件可以提前策划,进行报道。
传播学毕业论文_传播学研究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_传播学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b8b7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2.png)
传播学毕业论文_传播学研究论文新媒介时代,新闻传播学学科知识谱系被重构,新闻传播学核心概念不断发展变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传播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一传播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分析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深刻分析这些问题,才能提出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现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这些角度主要包括受众、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这四个相关要素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自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问题之后,我国就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完善。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用传播学的方法,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深刻、更全面。
一、受众思想受到冲击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机会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并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加上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负面情况,有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质疑。
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我们向外看世界,中外交流增多,东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人利益,过去对理想的信仰现在变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捧。
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一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理论分析能力的受众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甚至对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产生怀疑。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矛盾,这在客观上动摇了受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任。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利益格局的变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也日趋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1],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大大冲击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精神信仰,扭曲了受众的主导价值。
传播学毕业论文4000字
![传播学毕业论文4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be0dbb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7.png)
传播学毕业论文4000字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穿插性社会科学,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语法尚未确立,学科身份遭遇合法性危机。
下面是为大家的传播学毕业论文,欢送参考~一、双语教学法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必然性-新闻传播学科很多课程都要务施行双语授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闻访和写作过程电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新闻学原理等内容均出自于西方,在教学中假设使用中文教材授课,就必需要将其翻译成为中文,由于中文和英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经翻译的教材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很容易使学生在理解时产生误解,最终影响和干扰教学效果。
有学者认为,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开展的信息时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根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理解和掌握当前关于新闻学方面的信息以及文化。
目前国内开展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在双语教学中多应用的是国外教材,和国内传统教材比拟,原版教材更为标准尤其在英语表达上更加标准,可读性比拟强,表达更为明晰,内容也比拟丰富,可提供更新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国外新闻传播学,继而进一步为其打入国际传媒市场打好根底。
二、在新闻传播学科中施行和应用双语教学法的相关对策双语教学法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科,不仅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同时还应满足施行双语教学的目的。
也就是说,施行双语教学不可一刀切,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下面,笔者就新闻传播学科中双语教学的施行以及应用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一)合理选用教材目前,教材是影响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施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国外教材在编写上和国内现行教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原版教材不管是在内容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均和国内高校学生英语程度不相符合,因此在选择适宜的英语原版教材时困难较大。
双语教学所用教材应为原版教材,该教材必需要具备先进性以及代表性。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知识内容比拟新,层次清楚,所注重的是综合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而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开展阶段,适用于国内高等教育的原版教材还比拟少;此外,国外原版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乏和缺陷,比方某些内容过于繁杂,或者内容和国内同种类型教材相比拟简单;再加上教材内容在编写形式以及思路上均和中文教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假设处理不合理,很容易使后续课程教学以及学习受到影响。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ea630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a.png)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近现代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篇1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严重地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
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传媒竞争的激烈、记者自身职业素养不到位、撰稿人为谋取私利而胡编乱造、编者的疏忽大意是主要原因。
本文除了简单论述假新闻产生的背景、成因和危害,还简述编辑人员甄别和防范假新闻的方法。
关键词:假新闻;成因;危害;对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经常听到各式各样的假新闻,也对年末各大媒体评价出来的假新闻耳熟能详。
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
那何谓假新闻?笔者在研读大量以假新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媒体报道的、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蓄意或无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一、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普遍追求最新的新闻、独家新闻。
在记者编辑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筛选新闻线索和采写新闻的时候,要确保时效性并使自己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并非易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制造出千夫所指的假新闻。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其强大的自由性和原创性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微博、贴吧、论坛、博客等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简便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在最大限度让受众享有信息传播的便捷的同时,也深受虚假新闻泛滥之害。
在信息发布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在数量上,它又具有海量性。
这两重特点往往导致信息来源难以查证。
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利用大量耸人听闻的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
根据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多数派好比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少数派往这个磁场靠近,结果只能导致多数派(谬误)越强,少数派(真理)越弱。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3a705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6e.png)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传播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播学方面论文篇1刍议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摘要】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却尚未普及,在高校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中,更是少有使用。
加大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充分合理的运用案例库,是传播学教学的一条新途径。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传播学教学中案例库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案例库建设及运用的方式。
【关键词】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传播学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
传播学建立在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由于具有信息科学的学科渊源,传播学与普通的人文科学不同,有着自然科学的逻辑性和实用性。
而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相比,传播学又具有无可比拟的思辨特性。
因此,传播学的教学既不能像人文科学只有理论讲解,也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以实验为主,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建设科学的案例库并合理利用就是一种有效方式。
一、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中,还很少有高校真正使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案例库建设的落后。
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是当务之急。
这是由传播学学科特性所决定的。
传播学是将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准确的阐释这门学科的精髓,同时,传播学中有大量的统计学知识的运用,必须放在具体的案例中才能说明数据的意义。
这是由传播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所决定的。
在我国,传播学课程基本都开设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对象是文科生,普遍思辨性有余而逻辑性不足。
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在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传播学的知识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具有很大的针对性。
案例库的使用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09d6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c.png)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近30年的演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范文一:传播学视域下电视晚会的仪式传播一、视听层面(一)镜头语言近年来,仪式性晚会繁荣发展,它的镜头表达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
在文艺表演时,则多采用全景甚至远景的拍摄方式,如,孙悦唱《记忆中的歌》时,舞台上出现了几十位身着淡蓝服装的少女,舞台布景华丽,镜头多是从远景拍摄,充分表现了整个场面的宏大。
在其他歌舞中也较多运用全景或远景的景别呈现方式,同时在拍摄高度上俯拍角度也运用较多。
俯拍和全景、远景镜头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个体形象的呈现,在整个晚会中淡化了个体的地位和力量,更加突出晚会的整体性和参与性,营造出庄严、宏大的仪式气氛。
(二)舞台美术设计和高科技的应用舞台美术是电视晚会仪式中最为直接和直观的仪式符号,尤其带有象征性。
它一般包括布景、色彩、灯光、化妆、服装、道具等,舞台美术所包含的这些元素往往具有符号性的作用和意义。
历年的国庆晚会都以国旗为主题,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具有最高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也最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晚会在置景和具体节目的创作中也对这一元素充分利用;参加晚会仪式的演员的服饰或者是喜庆、鲜亮或者是洁白、神圣的颜色,道具也采用具有特殊含义的事物,比如,大大的洁白的和平鸽羽毛;晚会中,升降舞台、长长的T型舞台和阶梯舞台的运用,更是增加了晚会仪式的神圣感。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每台晚会的举办都采用最新的高科技元素。
这种以雄厚的财力和技术打造的晚会舞台的视觉享受,不仅具有市场意义,而且更能彰显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民族前进的步伐。
在歌舞者表演的时候,在主持人解说的时候,舞台LED大屏幕上显示着或温情、或气势磅礴、或能唤起人们共同情感和记忆的画面,在充分制造美感的同时,也营造着情感氛围。
现代媒体传播分析论文
![现代媒体传播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1222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6.png)
现代媒体传播分析论文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普及,现代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传媒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到现代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与本质,以及它在传播信息和形塑公众意见方面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现代媒体传播的一些特点、影响和趋势,并从传播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一、现代媒体传播的特点1. 多元化现代媒体传播的多元化是其一个显著的特点。
不仅仅是传统的报纸和电视节目,现在还有了更加新颖和多样的媒体形式,比如移动应用、社交媒体、视频共享网站等等。
这些不同的媒体形式为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选择。
2. 互动性现代媒体传播的第二个特点是互动性。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受众的参与变得越来越活跃。
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已经变得异常频繁,这就要求传播者必须更加谨慎地管理他们的信息传递。
3. 即时性现代媒体传播的第三个特点是即时性。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媒体平台的出现,为新闻传播的远程、实时和跨越性带来了绝佳的优势。
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及时报道非常重要,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公众和政府都非常重要。
二、现代媒体传播的影响1. 加剧传媒效应在传统传媒的影响基础上,现代媒体传播效应不断加强,通过对电子媒体信息的创新利用,传媒效应被进一步放大,其引导思想、塑造价值观的功能也被进一步加强。
2. 整合资源现代媒体传播使得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破除了传统传媒的空间和状态限制,通过信息的互通、垂直与热线式资源整合,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3. 市场化随着新媒体和某些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主流,依托于现代媒体传播的广告收入也逐渐成为了传媒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使得现代媒体传播更加市场化了,并推动了媒体业的发展。
三、现代媒体传播的趋势1. 社交媒体成为主流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传媒效果进一步放大。
即使在政治和商业领域,也开始使用社交媒体传达信息。
通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各种意见和看法在社交媒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 精细化推广现代媒体传播已经变成了更多的个性化推广。
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
![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811fd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9.png)
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新闻传播学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篇1浅析新闻传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我国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但人们精神生活丰富的同时,也对我国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传播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对公众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推动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完善公众的价值观念。
但新闻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新兴传媒方式的出现,导致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并没有得到相应重视,也没有明确认识到我国媒介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并不仅仅是传递信息,也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一)社会责任内涵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媒体已经从传统新闻传播的单向模式转化为了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相交融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
但在我国新型媒介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新闻传播渠道的扩充,也加大了新闻传播能力的社会责任。
我国媒体新闻传播能力的社会主任主要包括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心理健康的法律、道德责任与社会义务。
新闻媒介和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媒介虽然享有新闻自由,但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明确认识到新闻传播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才能达到新闻责任与权力的统一,加强我国传媒引导理性生活和塑造道德精神的社会价值。
(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媒介社会责任也更为重要,因而需要在促进新闻消息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应当树立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传播渠道得到了扩充,新闻传播途径也更为广泛。
并且受众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对象,民众普遍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民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这也加大了对新闻信息专业性的需求。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b091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c.png)
传播学论文引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的学科,包括传播理论、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将从传播理论、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常见的传播理论包括媒介依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传播渠道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依赖理论媒介依赖理论是指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特定的媒介形式产生依赖。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信息。
媒介依赖理论在解释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信息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是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对象。
传播渠道理论传播渠道理论研究的是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方式。
例如,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口口相传等都是常见的传播渠道。
理解传播渠道对于分析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包括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互联网媒介等。
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效果都有影响。
印刷媒介印刷媒介是传统的信息传播工具,如报纸、书籍等。
印刷媒介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精确性高等特点,但受限于传播速度慢和传播途径单一等问题。
广播媒介广播媒介是通过电波传播信息的工具,如电台、电视等。
广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可覆盖广泛等特点,但受限于传播内容的一致性和缺乏交互性等问题。
电视媒介电视媒介是通过电视信号传播信息的工具。
电视媒介具有图像和声音的结合,能够提供更直观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受限于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单一性。
互联网媒介互联网媒介是当前信息传播领域最为重要的媒介之一。
互联网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2024年数字媒体与传播期末论文
![2024年数字媒体与传播期末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01c5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d.png)
2024年数字媒体与传播期末论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媒体与传播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分享,到在线新闻的传播,再到短视频的风靡,数字媒体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
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互联网的普及。
早期的数字媒体形式主要包括网站和电子邮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和流媒体服务逐渐兴起。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媒体内容,这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传播方式上,数字媒体具有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数字媒体允许用户参与内容的创作和分享,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与信息发布者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其次是个性化。
数字媒体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和偏好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再者是多媒体融合。
数字媒体整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生动的体验。
然而,数字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信息过载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数字媒体平台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往往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可能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影响到决策的准确性。
虚假信息的传播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数字媒体环境中,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使得虚假、误导性的内容得以广泛传播,这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信任危机。
此外,数字媒体的发展还对个人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个人的行为数据被大量收集和分析,个人隐私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
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下,社会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数字媒体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文化,从而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尊重。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也导致了文化的快餐化和肤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现代传播学原理期末结课论文
一、引言
2023年,作为现代传播学原理课程的结课,我将在本篇论文中探
讨现代传播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本论
文旨在深入研究现代传播学的发展,展示其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现代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
1. 大众传播理论
大众传播理论是现代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研究了大规模
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并探索了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意识和价值观方面
的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报道方式,可以了解媒体
如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2. 双向传播理论
双向传播理论强调传播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认为传播不
仅仅是从媒体到受众的单向流动,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
受众在接收
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反馈,从而对传播过程产生影响。
3. 媒介效应理论
媒介效应理论指出媒体对受众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有着深远
的影响。
通过研究媒体对受众的塑造力,可以更好地了解在信息时代
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
同时,媒介效应理论也对媒体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
三、现代传播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现代传播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1. 促进信息传递与共享
现代传播学通过研究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有效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2. 塑造公众舆论
现代传播学理论的应用帮助媒体塑造和引导公众的舆论。
通过科学的传播技巧和话语权的掌握,媒体可以对公众意见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传播多元文化价值
现代传播学强调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尊重,推动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形式,可以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融。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现代传播学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展望:
1. 新媒体的兴起与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正成为现代传播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新媒体的兴起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信息真实性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2. 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
在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成为了重要问题。
现代传播学需要研究和解决媒介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和政策。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传播学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传播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六、参考文献
1. McQuail, D. (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Ltd.
2. Shannon, C. E., & Weaver, W. (1963).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ay G. Blumler & Elihu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pp. 19-32). Sage Publications.
以上是根据题目要求,以逻辑清晰、文字简洁的方式完成的2023年现代传播学原理期末结课论文。
通过对现代传播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其在当代社会中应用的阐述,论文展示了现代传播学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尊重论文的排版要求,保证了整洁美观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