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经济学和经济工作的基本问题
--------------------------------------------------------------------------------
2004年01月20日10:42 贵州日报
生产要素配置组合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经济形态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但是它们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如何配置的问题。第一,一切实体经济都会直接表现为生产要素配置。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就是怎样以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而制造出产品。从流通的角度看,就是怎样通过一定生产要素配置而使产品发生位移,与新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形成新的组合。从交换的角度看,就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怎样卖掉自己不再需要的产品(生产要素组合),买回自己需要的产品(生产要素组合)。从分配的角度看,就是怎样把产品(生产要素组合)分配到众多消费者手中。从消费的角度看,就是怎样消费现有产品(生产要素组合),进入下一轮再生产过程。第二,由于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要素的价值形态,因此资本的流动、银行资金的运动,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它随时可以转换为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进入具体的经济活动之中。如果货币的运动没有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来支撑,就形成“泡沫经济”。因此,研究资源即生产要素的配置,就成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标准和途径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要素。劳动是指劳动者为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资本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土地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自然矿藏等等,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组合与管理工作的才能。四者结合在一起,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要素还包括技术进步,通常又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1)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2)全部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包括资源的重新配置、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等。
微观经济学的临界决策行为理论认为,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对于商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而言,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都是一样的,即发生替代时没有哪一方感觉受到损失或得益。第二,对于投入在生产者之间的最优分配而言,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即发生替代时没有哪一方获益或受损。第三,对于投入品在产业中的分配和商品在消费者中的分配而言,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边际产品交换率必须是同一的,即社会为了新增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A,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商品B,作为生产要素而言,则减少这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B后,必须能增加所需数量的生产要素A。与此相关,帕累托最优理论认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样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任何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二是任何投入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生产要素来说都是一样的,三是社会的边际产品变换率必须等于任何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此基础上,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模型应是:
经济发展=劳动×劳动力要素贡献率+资本(包括基础设施、厂房、机器等)×资本要素贡献率+土地(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土地要素贡献率+管理(即企业家才能)×管理要素贡献率+
技术×技术进步贡献率
这个模型的含义是:第一,生产要素配置的目的、目标,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否则就不优化。第二,无论是微观经济体还是宏观经济体,无论是产品生产、商品运动,还是产业发展、全社会经济运动,模型中的五大生产要素不可或缺(但物质形态诸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货币形态;以资金形式运动组合),配置起来才能形成生产力,创造价值。第三,在一定条件下,各生产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因而同样的经济结果可以有多种生产要素组合,但无论是哪一种组合,都必须达到帕累托最优,总收益最大化。第四,生产要素配置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不能为了眼前的发展而不惜代价,以致耗尽或破坏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而应使资源可以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
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途径,一是引进要素,即从外界输入某些生产要素,优化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配置,推动经济良性发展。①引进稀缺要素。经济体在产品生产、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自身只具有某些生产要素,缺乏别的生产要素,因而必须依靠引进,才能使生产、经营活动运转起来。我国农村农业商品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重要原因是广大农民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不少地方涌现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承担农产品的开发、营销,农户则负责生产,效果较为明显。这实际上是引进了农村稀缺的经营管理要素,使原来的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②补足加快发展和扩大经济规模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由于物质形态的要素均可由货币转换而来,因而补足要素常体现为引进资金,表现为各种投资、贷款、援助、财政转移支付等。改革开放以来,我?梅⒄谷〉昧肆钊酥跄康某删汀F渲惺敌卸酝饪诺姆秸?,大量引进外资功不可没。③对自己生产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商品和自身需要较少而且生产要素稀缺的商品,采取放弃生产,通过对外贸易输入的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对外依靠程度逐步提高,资金、技术以及某些资源密集型的产品都通过进口获得,因而能集中有限的资金,大量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输出要素,即将本经济体内生产要素输出体外,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形成新的经济实体,产生新的经济效益。①输出劳务。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甚至缺乏自然资源,引进生产要素又较为困难,大量劳动力无法与生产资料结合形成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经济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把剩余劳动力从本国本地区转移出去,与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结合,创造经济价值,然后反馈经济收益。现在中国农村仍有1.1亿至2亿剩余劳动力,农业部原定“十五”期间乡镇企业每年吸纳200万至250万人,2001年只吸纳了约101万人,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势在必行。②输出管理和技术。由于管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劳动力、资本、土地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因此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探索,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积累了优势的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开展经济交往与合作,输出管理与技术,与外部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结合,或弥补自身在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上的不足,或利用别人较为廉价的物质生产要素,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甚至先消耗他人的物质生产要素,自身资源则作为战略储备。③输出生产资料要素,即将富余或暂时闲置的、一时在经济体内难于和其他要素结合的生产要素,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输送出去,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创造价值,获得收益。三是激活要素,就是通过建立新的机制,使原来处于闲置状态的生产要素组合激活起来,创造价值,产生效益。
①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使成本下降、效益提高,竞争力增强,经济充满活力。②要素转换,即以闲置要素为资本,引资进行产业开发,如我省都匀市的做法就是这样。③资产重组,即把分散在不同配置中的生产要素拆散开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在国企改革中较为普遍。四是创新要素。经济学家熊彼特著名的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创新以生产要素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