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分析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5 错断式崩塌示意图
6、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其活跃程 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崩塌防治的理论 依据就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 缓卸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5.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
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8 、崩塌实例(预览照片)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分析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
79故障现象 一辆累计行驶里程约为6万k m 的2014款北京现代胜达车,搭载2.0T GDI 发动机,车主反映车辆正常行驶时发动机加速无力,发动机转速达不到2 500 r/min ,同时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故障诊断 接车后首先试车,确认故障现象属实。
连接故障检测仪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代码,读取到的故障代码为“P0642传感器参考电压A 电路电压低”,且故障代码无法清除。
再读取相关数据流,发现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APS2)电压为0.1 V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APS1)电压为0.7 V 。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APS )安装在加速踏板模块上,用于检测加速踏板的位置。
APS 是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它包含2个独立的传感器(APS1和APS2),这2个传感器有独立的电源和搭铁电路,APS2监测APS1,APS2输出电压与APS1输出电压存在固定关系,如果APS1输出电压和APS2输出电压的比例超出范围,诊断系统判断为存在故障。
分析读取的数据流发现,APS2输出电压偏低且APS1输出电压与APS2输出电压比例异常。
查阅相关资料,APS 的相关电路如图1所示,根据故障现象、故障代码、数据流及相关电路分析,导致该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有:APS2本体故障、APS2相关线路故障、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等。
经测量,APS2本体及相关线路无短路、断路等情况,测量APS2线路端子E17/6的电压,为3.5 V ,明显低于正常值(5 V )。
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偏低,于是更换发动机控制单元,重新试车,发现故障依旧。
故障排除此时陷入僵局,再次检查相关数据流,发现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 )的数据在点火开关打开状态下为136.4 hPa (1 hPa=0.1 kPa ),明显偏低。
断开MAP 试车,故障代码可以清除,踩加速踏板,发动机加速正常,并且APS 输出电压也正常。
故障排除 更换MAP 后试车,故障代码消失,相关数据流也恢复正常,加速正常,故障彻底排除。
地震崩塌滚石灾害特征研究
危岩 体 , 坡 脚 高 差 可 达 上 千 米 , 有 巨 大 的 能 与 具 量 。一 旦 危 岩脱 离 母 岩 体 , 能 很 快 转 化 为 动 能 , 势 形 成 滚 石 , 石 起 滚 后 将 在 重 力 和 坡 面 的 共 同 作 滚 用 下 向下 运 动 ,经过 斜 抛 、 撞 和滑 动 等 多 种 方 式 碰 向下 运 动 , 低 高 程 村 镇 、 业 设 施 等 造 成 直 接 破 给 工 坏 。归 纳 起 来 在 重 力 作 用 下 滚 石 主 要 以 自 由 飞
{ 要 以“ . 2 汶川地震诱发岩崩滚 石为调查对象 , 商 5 1” 根据 影响 滚石运 动特 征的 因素, 地震作 用下崩 落滚 对
石 的 规 模 、 状 、 性 、 点 轨 迹 、 落 范 围 及斜 坡 地形 地 貌 、 度 、 盖 层 性 质 等 进 行 了详 细 调 查 , 取 三 个 典 型 地 形 岩 落 散 坡 覆 选 震 崩 塌 滚 石 灾 害 点 为 研 究 对 象 , 统 总 结 了不 同性 质 坡 段 滚 石 滑 动 、 动 、 跃 不 同 运 动 方 式 转 化 的 影 响 因 素 , 系 滚 跳 并 依据滚石停积特点 , 分析 了 不 同 环 境 条 件 下 , 震 崩 塌 岩 体 形 成 滚 石 的 运 动 特 征 、 能 方 式 及 危 害 范 围 。 地 消
落 , 跃 、 动 、 动 为 主 , 边 坡 坡 角 变 化 质 灾 害 的类 型 对 作 了分类 , 地 震 诱 发 的 崩 塌 滚 石 灾 害 进 行 研 究 。 对
滚石 灾 害在 以往 很 少受 到 重 视 , “ . 2 汶川 地 震 在 51” 中 , 是地 震诱 发 的主要地 质 灾害 之一 。经 调查 , 却 其
某边坡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分析
1引言
“ 4 ・ 2 0 ” 芦山强烈地震使得震 中及周边 山体 地质结构受损 十分严重 , 地质环境变得 更加脆 弱 , 诱发 新增 了大 量崩塌 、 滑 坡、 泥石流 、 不稳定斜坡等 次生地质 灾害 , 原有地质 灾害隐患
2 研 究区概 况
根据现场勘查 , 所处地貌为冲沟切割较深 的中山地貌 , 崩
,
a n d we a he t in r g, h u ma n e n g i n e e in r g a c t i vi t i e s nd a he t e x t e ma l f o r c e i s t h e r e a s o n o f c o l l a ps e . An d t h e l l s e o f r o e k f ll a s o t t wa re o n i t s
l 工程建设与设计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e s F o r P r o j e c t
某边坡崩塌 落石运动特征分析
An a l y s i s o f a Sl o pe Ro c k f a l l Mo v e me n t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摘 要] G 3 1 8 线是通往 西藏的咽喉要道 , 在天全县 内 全 线为山岭 重丘 区二级公路 。2 0 1 4 年 9月 2 4日, G 3 1 8 线天全段
两路 乡 K 2 7 1 4 + 8 0 0 m处发生塌方。论文以该处崩塌为例, 对其地质条件进行 了详 细分析 , 阐述 了边坡岩 体特征、 边坡形 态 雨水、 风化 、 人类工程活动等 内外力的综合影 响是崩 塌产生的原 因; 并运用 R o c k f a l l 软件对 其运 动速度和运 动轨迹进行 了 模 拟分析 ,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 主动防护” 的防治措施 。
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研究
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研究崩塌落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预测和防治崩塌落石灾害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介绍崩塌落石运动特征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与展望以及崩塌落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边坡工程勘察中,对崩塌落石运动模式及轨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崩塌落石主要是由于边坡内部应力超过其承受能力而导致的,其运动模式包括滑动、滚落和抛射等。
在实际工程中,崩塌落石的发生往往与地震、降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量山体崩塌落石,给灾区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流体力学分析崩塌落石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一个弹性体,其运动轨迹受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转换等因素的影响。
在崩塌初期,边坡岩体受到的应力超过其承受能力,产生裂缝,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随着裂缝的发展,岩体逐渐失稳,产生滑动、滚落等运动,势能进一步转化为动能。
在运动过程中,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运动轨迹呈抛物线形。
地质学原理在边坡工程勘察中,地质学原理对崩塌落石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波传输、地表形态变化和地质灾害等地质因素均会对崩塌落石的发生产生影响。
地震波的传播会导致岩体应力的变化,从而诱发崩塌落石;地表形态的变化,如地形的起伏、岩层的走向等也会对崩塌落石的发生产生影响;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工程应用在边坡工程勘察中,崩塌落石的运动模式及轨迹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崩塌落石的运动模式和轨迹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判断出崩塌落石的可能运动轨迹和影响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崩塌落石的轨迹分析可以为安全防范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如设置拦石网、落石缓冲区等。
崩塌落石的监测也是边坡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崩塌落石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灾害的本文对边坡工程勘察中崩塌落石运动模式及轨迹分析进行了简要介绍。
岩质高边坡崩塌特征和设计治理案例分析
边坡高度:约100米
添加标题
治理效果:有效控制了边坡崩 塌,保障了周边居民和交通设
施的安全
地质条件:岩质坚硬,裂隙发 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理位置:某山区
添加标题
边坡坡度:约60度
添加标题
设计治理方案:采用锚索加固、 喷浆防护等措施
边坡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影响因素: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
崩塌类型:包括 岩崩、滑坡、泥 石流等
破坏模式:包括 崩塌、滑移、倾 倒、坍塌等
影响因素:包括 地质条件、气候 条件、人为因素 等
治理措施:包括 工程措施、生物 措施、生态措施 等
岩质高边坡设计治理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设计治理原则: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措施:加强监 测、预警和应急响 应
防治措施:采取工 程措施,如支护、 加固等
岩质高边坡设计治理技术措施
排水措施
排水沟: 设置排水 沟,将雨 水、地表 水等引至 指定地点
排水管: 安装排水 管,将地 下水、渗 水等引至 指定地点
排水孔: 设置排水 孔,将地 下水、渗 水等引至 指定地点
排水井: 设置排水 井,将地 下水、渗 水等引至 指定地点
排水泵: 安装排水 泵,将地 下水、渗 水等引至 指定地点
锚固技术:通过锚杆、锚索 等固定岩体,提高稳定性
排水技术:设置排水沟、排 水孔等设施,降低岩体含水
量
监测技术:安装监测设备, 实时监测岩体变形情况,及
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岩质高边坡设计治理发展趋势 与展望
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应用
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
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落石运动、冲击研究内容及被动防治设计建议
5
公
路
砂岩
路
缘
6
7
8
F
G
泥岩
30
70
9
60
80
4.13
5 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建议
防护系统布置区间的设计建议
拦石网的组成及特点
减压环
上拉锚绳 钢柱
钢绳网 格栅网
基座
Φ32地脚锚杆
1. 系统组成:柔性网、支撑系统、锚拉连接系统和减压环四部分 。 2. 系统特点:柔性最大化落石冲击时系统通过变形、转动和位移,起到
2007年以来,不完全统计,由于 落石致灾死亡人数超过200人。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一线天桥隧道口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国道213线 汶川段彻底
关大桥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白果隧道洞口棚洞
花果山隧道洞口棚洞
宝成线宝-绵段,仅因洞口落石灾害接长超过40m的隧道有26座, 占隧道总量8.8%,接长3.07km,占隧道总长3.1%。
日本公式 (kN)
10160 3.9 1.95
2.00
1530
1720
1073
10160 3.9 1.95
8.55
3340
3520
2565
18260 7.02 2.38
8.62
4750
5080
3814
18260 7.02 2.38
18.67
8160
8490
6064
18260 7.02 2.38
18.85
10m
W1 W2 10m
一级陡崖
W3
一级陡崖
W1 W2
10m W3
城市地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稀性泥石流 又称
紊流型或水力型泥石 流。泥石含量少于40%, 重度小于1.5t/m3;水为 搬运介质,呈紊流状, 有强烈的下切作用; 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 装散流,改道频繁。
人为的泥石流物源
泥石流形成区
泥石流形成区
泥石流形成区
泥石流流通区
泥石流流通区
泥石流流通区
吉林通化市北的泥石流沟
吉林通化市北的泥石流沟
泥石流
1.泥石流形成条件
泥石流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地形条件、 地质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
(1)地形条件 泥石流多发生于山高谷深,地势陡 峻,沟床纵坡大的地形区,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聚。
(2)地质条件 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决定于发生地 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凡泥石流十分活跃地区都是地质 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大的地区,由 于这些原因,致使地表岩层破碎、各种不良物理地质 现象(如崩塌、滑坡等)层出不穷,为泥石流提供丰 富物质来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2)气象水文条件
地表径流是爆发泥石流动力条件,主要决定于 发生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水源量愈大,形成的泥 石流规模愈大。另外由于山崩、滑坡堵塞而造成的 高山湖泊突然溃决,水库和渠道溃决,以及高山冰 雪快速融化等,也往往形成规模极大的泥石流。
由于人类某些不良的经济工程活动也是影响泥 石流发生、发展、复活或加重起危害的因素。
长白山天池内侧的崩塌
长白山天池崩塌
吉林省集安县公路边的小型崩塌
(二) 滑坡
滑坡是边坡上的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的因 素影响下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破 裂面(或带)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往往是缓 慢、长期、间歇性地向下滑动,但也有一些滑 坡表现为急剧的运动,这类滑坡危害巨大。
1.滑坡的形态和结构
崩塌地质灾害的研究与分析综述
崩塌地质灾害的研究与分析综述摘要:危岩体的崩塌伴随着巨石块的跳跃、弹跳现象,携带能量巨大、运动速度快,对运动路径上的阻挡物有强大冲击力,往往造成道路交通不便、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崩塌地质灾害进行研究,重点对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分布区域、调查与分类方法、预测和治理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并总结崩塌地质灾害研究的局限性,希望对有关部门管理和治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防治预警1引言所谓崩塌,主要指陡峭斜坡岩石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与斜坡脱离,高速度向斜坡底部滚落的现象[1]。
危岩体本质上是指由岩体结构面、临面及地面构成的稳定性较低的结体,是多因子耗散耦合的必然结果[2]。
由于崩塌产生时伴随着巨石块以及携带大量碎石块的移动,其中巨石作为一种大体积、大质量的滚石,其崩塌失稳及高速、高能远程运动往往导致沿途建筑物和交通线路的毁灭性灾难[3],对社会交通、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危岩稳定性态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重视崩塌防治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掌握其分布区域和形成条件,了解灾害形成机理与发育特征,使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研究现状2.1分布区域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4]、褶皱和断层构造地带,尤其是褶皱的核部和断层破碎带两侧,岩体破碎,构造活动强烈,若再配以陡峻的地形,则易发危岩[5],如地震频发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第一、第二级阶梯艰险山区[6],以及坡度在30°<g<70°的边坡[7]和g>50°的黄土地区[8]。
2.2形成条件科学有效的认识到危岩体的形成条件,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灾害防治。
为此,国内外学者展开大量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陈洪凯、叶四桥[9-11]等人认为,危岩体的发育有其特定的环境条件,只有在水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与地震、地层与岩性条件等内外因同时具备时,才有危岩发育的可能,并可能激发条件的作用下发生失稳崩落,而带来危害。
都汶路震灾后边坡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分析及防治
土 (
第 四系全新统崩坡积 块碎石 土 (Q:“ ):褐 灰色 ,碎石成 分为花 岗岩 ,块径 多在 l0~40 Cln,最大 可达 1 in以上 ,呈 棱 角状 一次棱 角状 ,骨架孔 隙间充填 粉土及岩 屑。松散分 布于 公 路 右 侧 坡 脚 及 斜 坡 上 。? ’
晋 宁 ~澄江期第 四期 花 岗岩 ( 。4 ):褐 灰色 ,花 岗结构 ,
成极大 的危 害。 目前对崩塌落石 的防治技术可分 为两大类 : 1.4 地 震
主动 防护技术 和被 动防护 技术 。前 者包 括对单 个危 岩体 进
根据震 后 6月份颁发的最新《中国地 震动参数 区划图》,
行锚 固 、支撑等 防止落石 发生 ,并置 防护网 ;而后者 防止理念 本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为 0.20 g,
■
1¨
.1曩岩±正程与地下工程_ .1l
都汶路震 灾后边坡 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分析及防治
陈俊 安
(四川省交 通运 输厅 交通 勘察 设计研 究 院 ,四川成都 610017)
【摘 要】 崩塌 落石是 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 灾害。文章在 地质调 查分析的基础 上 ,通过模 拟计 算岩 块 运动途径 ,获取其可 能的 落点 、回弹 高度等特征 ,以此为基础 进行 防护设计 ,使 防治措施合 理有效 ,并 简单介 绍 了一 个 实例 的 分 析 过 程 。
会残 留较大的动能 ,对路 面造成 破坏 ,对行 人和 车辆 造成生 命财产的威胁 。后缘冲沟堆积体物质 丰富 ,在暴雨 作用下可 能 发 生 “水 石 流 ”。
2 崩塌 落石 的运 动特征
崩塌 常产生 于陡坡地 段 ,岩块受 一组外 倾节 理影 响 ,脱 离 山体 ,形 成崩塌。
崩塌落石病害成因及处治措施
崩塌落石病害成因及处治措施1.病害识别崩塌落石是指坡体上部分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坠落、翻滚甚至碰撞,并堆积于坡脚的坡体病害。
崩塌落石不是一种连续变形,具有运动学特征。
形成崩塌的危岩体常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在坠落时势能较大,破坏力极强,具有突发性,常常酿成较大的危害。
崩塌按其规模大小可进行分级如下:表-1 崩塌规模等级崩塌落石病害按形成机理分类及识别特征,分类如下:表-2 崩塌按形成机理分类及识别特征2. 病害成因1)地貌条件:崩塌多产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一般坡度大于55°,高度大于30m,坡面多不平整,上陡下缓。
2)岩性条件:坚硬岩层多组成高陡山坡,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的情况下易产生崩塌。
3)构造条件:当岩体中各种软弱结构面的组合位置处于下列最不利的情况时易发生崩塌,如:①当岩层倾向山坡,倾角大于45°而小于自然坡度时。
②当岩层发育有多组节理,且一组节理倾向山坡,倾角为25°~65°时。
③当二组与山坡走向斜交的节理(X 形节理),组成倾向坡脚的模形体时。
④当节理面呈甄形弯曲的光滑面或山坡上方不远处有断层破碎带存在时。
⑤在岩浆岩侵入接触带附近的破碎带或变质岩中片理片麻构造发育的地段,风化后形成软弱结构面,容易导致崩塌的产生。
4)气候条件:此外昼夜温差、季节温度变化、地表水的冲刷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形成软弱面、或动静水压力、强烈地震作用、爆破扰动、边坡开挖过高过陡破坏山体平衡等,均可能导致崩塌的发生。
3. 潜在危害崩塌落石一般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强常造成较大的危害。
4. 处治措施崩塌落石一般危害较大,处治技术难度较高,须进行专项勘察设计。
崩塌落石处治应以根治为原则,当不能清除或根治时,对中、小型崩塌可采取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具体处治措施如下:1)清除对规模不大的崩塌、脱离母体的危岩、坡面可能下滑的滚石或落石,首先应考虑全部清除的治理方案,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为避免扰动一般采用机械或人工清除;若爆破,则宜采用控制爆破。
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
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地区的土地利用频繁变更,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其中尤以崩塌隐患成为严重威胁城市稳定发展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的特征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一、崩塌隐患特征分析1.地质条件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块,主要以第四纪黄土、冲洪积土、填埋土等为主要地质背景。
这些地质条件的特点是结构松散、亲水性大、抗剪弱等,在水分的影响下易发生溶解变质、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2.地形条件北京地区地形复杂,几乎涵盖了各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形区域受到崩塌隐患的影响更为明显,存在较为陡峭的山坡、不稳定的岩石等,容易发生崩塌。
3.人为活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加剧了崩塌的风险。
首先,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填方改地引发了土壤松动,使得原本稳定的地质地形发生了变化。
其次,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下土体松动;同时,过度开发山地资源导致了丘陵地貌的破坏。
二、崩塌隐患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1)地震:北京地区属于华北地震带,地震频发,地震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也较为常见。
(2)降雨:北京地区季节性降雨较为分明,春季和夏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大,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3)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或不均匀分布,导致土壤湿度变化。
2.人为因素(1)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2)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3)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不严格;(4)违规填埋和破坏山地。
三、崩塌隐患防治方案1.加强监测预警采用现代化的地质灾害监测监控设备,加强对潜在崩塌隐患地区的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以便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理。
2.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或减少对潜在崩塌隐患地区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山地和丘陵地区。
边坡工程勘察中崩塌落石运动模式及轨迹分析
M o TI N oDE . o M CALCULATI oN AND ANALYSI oN S Ro CK FALLS N I S LoPE ENGI NEERI NG NVESTI I GATI oN
lgc ia tr . ti l y h mp a i n so e e g n ei g iv si ain fr i ha a t rsis o u d n o c r o i a d s se s I s awa s t e e h ssi lp n i e rn n e tg to o t c r c eitc fs d e c u - l s
把落石的碰撞问题当成刚体碰撞通过恢复系患防不胜防造成巨大的损失且难以通过工程措施数来考虑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避免了对落石碰彻底消除所以借鉴运动学原理计算分析崩塌落石撞过程中非线性变形以及摩擦问题的直接讨论更运动轨迹可以为工程治理提供依据具有重大利于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J un lfE gnei el y o ra n i r g Goo o e n g
d s se sttly t r i mo ty a o t o k a l e e to o u in e o er c flsc u i g d s se o Af rs me ia tr oal he e,t sl d p sr c f lspr v n in s l to sb f r o k al a sn ia trn w. t o e p o e i lfc t n i h o y b s d o r ci a iu t n,h sp p ra p isk n mai sit o y ia c al r p rsmp iia i n t e r a e n p a tc lst ai t i a e p l i e t n os me tp c Ro k fls o o e c l d s se n S o e En i e rn n e tg t n ao g a r a o c l u ae a d a lz h t n talo o k f l l e ia tri l p g n e g I v sia i ln o d t ac lt n nay e t e mo i r i fr c al i s i o o s, k r c al eo iy, o c e g t d s a e n n i e i n r y. e u t r c al o l o e h o d wih a o k f l v l ct b un e h ih , iplc me ta d k n tce e g Asa r s l, o k flsc u d c v rt er a t s
崩塌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建议
崩塌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建议崩塌地质灾害特点:崩塌落石是丘陵山区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在我省广泛分布的丘陵低山带,崩塌现象时有发生。
管道原则上应避免敷设在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地区,但我省多数地区地形地貌均以丘陵低山为主,且考虑到天然气管道的敷设应尽量避免处于人口稠密地带,故在山区敷设管道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必须对管道周边存在的崩塌落石灾害提起足够的重视,保护我方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营。
崩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高速运动、高冲击能量、多发性、在特定区域发生时间和地点的随机性、难以预测性和运动过程的复杂性等特征。
在建设期应尽量避免在崩塌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敷设管道,若与此类区域不可避免产生交叉或在高陡边坡及人工切坡周边敷设管道时,尤其应该注意对周边危岩体的危害性进行评估,确保周边管道的安全。
常用治理措施:清除危岩:清除危石是崩塌落石防治最简易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管道施工前期,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对崩塌体进行爆破清理崩塌危石,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合理。
清除危石应注意不能扩大化,以免愈清愈多。
危岩拦截:危石不可能全被检查出来,也不可能全部被清除。
采取拦截危石也是有效的。
通过准确的地质论证与力学计算,在管道上方设置拦石挡墙或棚洞遮盖或导石棚,对崩落的岩土体进行有效拦挡,确保我方管道(光缆)安全。
危岩加固:经检查确定崩塌体是孤石,不能清除、不适合用其他方法处理或用其他方法处理经济不合理时,可采用灌浆、水泥砂浆片石固定的嵌补,小型支顶等固定方法对危岩体进行加固,增强其稳定性。
SNS防护:SNS防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柔性防护系统,整个系统由钢绳网、减压环、支撑绳、钢柱和拉锚五个主要部分构成,系统的柔性主要来自于钢绳网、支撑绳和减压环等结构,且钢柱与基座间亦采用可动联结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柔性匹配。
与传统的防护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点:①设计及施工简单,费用低廉。
②不破坏原始地貌,有利于保护环境。
③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
④施工时不影响既有建筑物的正常运营。
5-2崩塌落石及错落防治解析
一、崩塌落石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 (1)地震。 (2)融雪、降雨。 (3)地表冲刷、浸泡。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5)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
16/31
防灾减灾
第九节
其它灾害
铁道大学 交通学院
一、崩塌落石 5、岩崩发生的时间规律 岩崩发生的时间大致有以下的规律: (1)降雨过程之中或稍微滞后。这里说的降雨过程主要指特大暴雨、 大暴雨、较长时间的连续降雨。这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 (2)强烈地震过程之中。主要指的震级在 6 级以上的强震过程中,震 中区(山区)通常有崩塌出现。 (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因工程(或建筑场)施工开挖 坡脚,破坏了上部岩 (土 )体的稳定性,常发生崩塌。崩塌的时间有的就 在施工中,这以小型崩塌居多。较多的崩塌发生在施工之后一段时间里。 (4)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水库蓄水初期或库水位的第一个高 峰期,库岸岩、土体首次浸没 (软化),上部岩土体容易失稳,尤以在退 水后产生崩塌的机率最大。 (5)强烈的机械震动及大爆破之后。
14/31
防灾减灾
第九节
其它灾害
铁道大学 交通学院
一、崩塌落石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 (1)地震。 (2)融雪、降雨。 (3)地表冲刷、浸泡。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 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
15/31
防灾减灾
第九节
其它灾害
铁道大学 交通学院
17/31
防灾减灾
第九节
其它灾害
铁道大学 交通学院
一、崩塌落石 6、崩塌体的识别方法 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 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体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发育 或顺坡裂隙或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隙发育,并且切割坡体 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 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 裂隙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 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
湖北省干溪沟崩塌落石运动特征研究
湖北省干溪沟崩塌落石运动特征研究为了研究干溪沟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变化规律,采用RocFall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危岩体失稳后落石的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得到了落石运动过程中的弹跳高度、运动速度和冲击能量。
模拟结果较好的反映了落石的运动状态,为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标签:崩塌;落石;运动特征;RocFall0 引言崩塌是指位于陡坡或者懸崖临空面被若干组结构面切割,受重力、地震、水压力等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失稳后随即发生一种突然且垂直位移急剧变化的动力地质现象。
我国是一个崩塌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崩塌发生的次数均在1000次以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崩塌的研究与治理尤为重要,而崩塌的治理必须结合落石的运动特征进行。
刘慧明[1]研究了长白山天池地区龙门峰崩塌落石运动轨迹;丁冰冰[2]通过危岩落石室内试验研究了落石的形态对运动特征的影响,陈跃[3]采用RocFall数值模拟软件对云龙矿区崩塌落石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
本文以湖北省房县干溪沟崩塌为研究对象,对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为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1 崩塌简介2017年10月2日上午8点30分左右,受强降雨影响,干溪沟坡体突发崩塌,至10月6日基本保持稳定,在此期间持续有碎块石滚落。
根据调查走访结果,在干溪沟崩塌发生之前,未出现过大规模的山体崩塌,仅逢阴雨天气,会有少量的块石顺坡滚落,未造成过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 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研究区主要属于构造溶蚀、侵蚀中低山区地形,海拔高程大多在1100~1500m相对高差约为400m,地形切割深度在400~1000m之间。
区内山体相对较陡,一般坡度25~75°,山势走向多为北东至南西向。
2.2 地层岩性根据现场勘查和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志留系中统竹溪组灰岩(S2Z)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地形地貌对崩塌落石的分布规律
地形地貌对崩塌落石的分布规律在讨论崩塌落石的分布规律时,我们首先得看看地形地貌这块。
哎呀,谁不知道,山高水长,总有些地方容易出事嘛!就像我们在爬山时,走在陡峭的石阶上,心里总得打个鼓,生怕脚下一滑。
崩塌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候是天气变化,有时候是土壤松动,当然还有那些可恶的人类活动。
咳,这可真是让人头疼的事,毕竟山不转,水转嘛。
想象一下,山坡上那些零零散散的石头,俨然是个“乱世佳人”。
它们在风雨的侵蚀下,可能就会掉下来,像是个调皮的小孩,随时准备来个“惊喜”。
而这背后的原因,地形地貌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崩塌落石的奥秘。
有些地方,坡度陡峭,土壤松散,简直就是崩塌的“发源地”。
而有些地方呢,坡度平缓,土壤坚实,像个乖乖牌,稳稳当当不容易出事。
再说了,咱们国家的地形复杂得很,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气候。
这些因素就像调色盘一样,给崩塌落石的分布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比如说,北方的干旱气候让土壤变得脆弱,南方的多雨天气又容易造成泥石流。
这可真是让人捉摸不定,时而温柔,时而狂野,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剧。
更有趣的是,崩塌落石的分布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形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就好比生活中的许多事,总是在变动中,哪能停下脚步?一些曾经安全的地方,随着环境的变化,可能突然成了“危险区”。
这可真是让人心慌,正如那句老话,“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外面的世界变化莫测,咱们可得长个心眼。
咱们也不能忽视人类的“贡献”。
建筑、开采、修路,这些活动就像是在撩拨“沉睡的巨兽”,无形中增加了崩塌的风险。
地形地貌在这场“博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坦的地方比较安全,险峻的地方就得提高警惕。
老话说得好,“预防胜于治疗”,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咱们得做好准备,才能避免意外发生。
在崩塌落石的分布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那些高高的山峰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脚下的土地,而那些低洼的地方则是潜藏着危险的“地雷”。
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崩塌落石的运动特
征分析
摘要:目前,关于崩塌落石的计算理论主要分为经验分析法和运动学分析方法。
经验分析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为前苏联尼米罗依尼什维里教授在大量野外现场试验基础上提出的落石运动速度的方法,但该方法依据的现场试验性较强,对于边坡坡度变化、距离拟保护目标的远近以及坡面植被情况等较难综合考虑。
而运动学分析方法是对落石局部过程运动状态的描述。
该方法是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碰撞理论为指导,对大量的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运动学公式对落石运动的轨迹进行表述,该方法比经验分析方法更多地考虑边坡的特性和落石的运动轨迹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本文将基于运动学原理对落石运动轨迹进行计算分析,并将其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以便于探讨落石的落点分布、运动速度、弹跳高度及动能分布等问题,并对相关的治理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崩塌落石
1 概述
危岩落石是我国山区一种多发地质灾害,其失稳破坏过程也称为崩塌,一般是指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陡坡突然加速崩落或滚落(跳跃),具有明显的拉断和倾覆现象。
崩塌的地质体通常为大体积岩体或土体;崩塌落石则是斜坡和高陡坡上的个别危岩体在重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滚落的现象,其运动轨迹和动能的大小是防护网设计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防护网实施效果的成败。
因此,对崩塌落石运动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崩塌落石工程治理设计提供依据,具有重大意义。
2 崩塌落石的运动模式
落石的整个运动过程一般可分为坠落、碰撞、滑动和滚动四个阶段。
坠落一般认为是落石在自重作用下不受阻挡失稳的自由落体运动,在此,简化为不考虑
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影响;碰撞弹跳是落石运动过程中最为复杂和不确定的,一般可简化为刚体碰撞;滑动为落石沿着某一斜面运动;滚动可简化为圆形刚体在某一斜面上的摩擦运动。
2.1 坠落
落石坠落可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运动学原理,在任意高度h下落时,下落速度和下落时间为:
在上述时间内的位移为: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m/s2;v为落石的自由落体速度,m/s;v0为落石初始速度,m/s;h为垂直位移,m;H为t时间内总位移,m。
2.2 碰撞弹跳
落石做碰撞弹跳运动时,可假定为做斜抛运动,即以一定的初速度和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抛出,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落石碰撞后会损失部分能量,我们可以用恢复系数法来描述碰撞后落石的运动,这样可以避免碰撞过程中非线性变形以及摩擦问题的直接讨论,便于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根据碰撞理论,落石第i次碰撞后其初始速度为:
其中,Rt为沿x方向的恢复系数;Rn为沿y方向的恢复系数。
可根据表1取值。
由运动学基本原理,落石与基岩碰撞后,速度方程为:
其中,A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B为落石开始弹跳时初速度方向与边坡坡面的夹角,(°);vx为落石任一时刻沿x方向的速度分量,m/s; vy为落石任一时刻沿y方向的速度分量,m/s; t为碰撞发生开始至任一计算点的时间,s。
落石碰撞后的运动轨迹方程为:
其中,x为x方向上的位移分量;y为y方向上的位移分量。
表1 恢复系数取值表
坡面特征
法向恢复系
数
切向恢复系
数
光滑硬岩面、铺砌面、喷射混凝土表面、圬工
表面
0.25~0.750.88~0.98软岩面、强风化硬岩表面
0.15~0.370.75~0.95
块石堆积坡面0.15~0.370.75~0.95
密实碎石土堆积、硬土坡面、植被发育、以灌
0.12~0.330.30~0.95木为主
0.12~0.320.65~0.95密实碎石坡面、硬土坡面、无植被或少量杂草
松散碎石坡面、软土坡面、植被发育以灌木为
0.10~0.250.30~0.80主
0.10~0.300.50~0.80软土坡面、无植被或少量杂草
2.3 滑动
落石在斜坡坡面上,其自重下滑分力大于摩擦力时,在任意垂直位移h,其速度v可用式(7)表示:
2.4 滚动
当落石沿斜坡面发生滚动运动时,为了便于计算分析,如前所述,可将落石
滚动简化为圆形刚体在斜面上的摩擦运动,此时,对于任意位置L有:
其中,v为落石滚动速度,m/s;C=m(m+I/R 2 ) C=m(m+Ι/R2) ,表示和落石的质量与形状有关;I为落石的转动惯量;ϕc为滚动摩擦角;fr为滚动摩擦系数,fr=d/R=tanϕc其与落石的质量、形状、速度、边坡的坡度和坡面覆盖层或者基岩的力学性质有关。
2.5 动能的计算
落石最后具有的总动能可通过式(9)计算,以便为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其中,E为落石具有的总动能,J;I为落石的转动惯量,kg/m2;ω为落石的转动角速度,rad/s。
3结论
落石运动的影响因素很多,运动形式也非常复杂,要精确求解危岩的路径方程难度很大。
本文基于运动学原理,根据落石的运动模式简化计算了落石的运动轨迹,并与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加以对比,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1)落石运动路径和预测的基础为危岩崩落后的起始运动状态,起始状态可通过运动学原理计算求得。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运动方程基本能够描述理想情况下落石的运动轨迹。
2)Rockfall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较为吻合,两者的计算结果可相互验证,以便为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运动学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不仅能够计算落石沿坡面的完整运动路径,而且也能够预测落石在坡面的跳跃段位置和滚滑段位置。
根据上述计算、分析,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选择落石弹跳高度小、动能小、便于施工的位置,结合防治要求,灵活设置防护网。
但本文也存在有不足之处。
实际上,崩塌落石的运动轨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落石的形状、落石运
动过程中的碎裂以及其相互碰撞对落石运动轨迹的影响等本文均未考虑,这方面的工作应当深入研究,以便建立完整的崩塌落石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厚田.崩塌与落石[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杜,1998.
[2] 胡厚田.崩塌落石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5(z1):387-391.
[3] 陈洪凯,唐红梅,王蓉.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4):614- 619.
[4] 陈洪凯.三峡库区危岩综合治理技术及运用[J].地下空间,2002,22(2):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