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职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冯加俊周华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3期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处于低端状态,只有部分校园完成了转型,由数字化校园
升级到更高层面的智慧校园,很多地区还处于适应的阶段。正因为智慧校园暂时无法大规模、
全方位地普及发展,导致现阶段对于智慧校园没有统一的认知,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网络
知识、综合服务没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牵涉多个部门,建设期较长,适应期也相
对很漫长。各大城市的学校在智慧校园的界定和设计以及关键性技术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并不足以支持智慧校园本身的发展。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问题
从智慧校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智慧教育在提高教育资源处理速度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信息服务,还能按需求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校园正在由数
字化走向信息化,但结合笔者本身所在的学校来看,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依然免不了以下
这些问题:(1)缺乏理论指导,在研究设计的时候明显偏向于技术层面,而忽略了理论的支持;(2)对于智慧校园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建设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单一化,没有理性的思维,仍拘泥于数字化的范畴;(3)与相关的教学体系链接不够紧密,信息的输送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没有发展独立昀、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对策
良好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是让智慧校园大规模发展的基础,想建立良好的智慧教育学院,必
须对现有的数字校园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升级。前文所提智慧校园是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
物联网和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相互结合运作,改变数字化校园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优
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实现以人为本,实现信息一体化、智能化,相互交流分享,支持
多样化、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体验。结合我校的现有发展程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基于数字化上的更高层面的教育升级,这
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完善的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智慧校园发
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最大化的效益。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对于理论指导也
应逐步完善。
(二)基于数字体系,实现智慧转型
教育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单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事业的需求,在
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教育终将被数据化替代,数字教育的常规性服务和管理无法满足
现有的社会需求,且数字化的被动式服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和配置,迭不
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数据化的发展将单一的资源提供演变成锁链式的服务,通过多个平台、多
种媒介,让信息相互关联、统一,避免了信息的分散和流失,实现了数据的可视性和实用性。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以数据化作为基础,在教育模式和管理方面更加多样化,能够从广泛的数据
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加以利用,进而为学校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而服务。
(三)结合现有教育模式,为智慧校园提供支持
智慧教育很早就被发现并加以探索,基于每个时代下发展程度的不一样,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杨现民的观点是智慧教育借助于物联网,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等多个媒介和技术支持下诞生的物联、智能、感知等新生的教育体系,是数字化基础上更高的层次,是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当今时代下教育模式的新目标、新追求。智慧教育在数字化基础上,通过教育体系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以现实教育业务的发展为链条,不断更新,达到教育目的和可持续性、科学性地发展。智慧教育脱离不了良好的环境因素,智慧校园的建设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发展过程中,应该多融于科学和社会,相互协调统一,多向探索发展。
(四)以人为本,学以致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智慧校园建设更应该明确以人为主体,教育服务于入。智慧校园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效果,完成校园教育模式的转型,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提高师生本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所以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教育为辅,优化资源服务,合理分配资源,让教育融于生活,让校园从数字迈向智慧。
总之,中高职院校转型智慧校园已经是刻不容缓,但仍需要稳步发展,智慧校园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对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校园教学资源的优化和人才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结合社会整体大环境,稳健发展,才能在未来让智慧校园普及。
参考文献:
阳馨.智慧教育体系的探讨与智慧校园的构建[J].四川水利, 2016,37(4):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