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分子鉴定
不同品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强度与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3(5):777-782VOL.53NO.52022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0-2324.2022.05.017不同品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强度与柱头ROS含量的关系赵欢欢,张丽丽,黄家保,段巧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摘要:不同品种的大白菜其自交不亲和强度不同。
前期发现,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柱头活性氧(ROS)调控的。
本研究以大白菜强自交不亲和系′ZY15′及弱自交不亲和′6683′、′848′和′R16′为试材,比较了自交不亲和强度的不同与柱头ROS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具有强自交不亲和性的大白菜在自花授粉后,柱头ROS 升高更快、升高的幅度更大;用DPI克服强自交不亲和的大白菜更困难。
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的调控机理、打破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白菜;自交;ROS中图法分类号:S6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22)05-0777-06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Strength and Stigmatic ROS Changes in DifferentV 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sZHAO Huan-huan,ZHANG Li-li,HUANG Jia-bao,DUAN Qiao-hong*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Biology,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271018,ChinaAbstract: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s show different strength of self-incompatibility(SI).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SI in the Brassicaceae is regulated by stigmatic ROS.In this study,we compared the strength of SI and the change of stigmatic ROS after self-pollination in strong SI lines such as′ZY15′and weak SI lines such as′6683′,′848′,and′R16′.After self-pollination,stigmatic ROS increased faster and to a bigger extent in stronger SI Chinese cabbage.We also tested the extent of NADPH oxidase inhibitor,DPI,in reducing ROS and breaking down SI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 Result showed that DPI is less effective to overcome SI of Chinese cabbage with strong SI.Our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breakdown of SI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Keywords: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self-incompatibility;Reactive Oxygen Species植物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开始吸水,萌发出花粉管,穿透花柱,最终进入胚囊,释放精细胞,完成双受精[1]。
蔬菜学资料
?一、名词1、自交不亲和性——植物花期正常授粉,自交不能正常结实的特性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2、远缘杂交——一般认为植物学上种以上分类单位之间杂交都是远缘杂交。
3、异源多倍体——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构成的多倍体或者说由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得到的F1再经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多倍体。
二、简答1、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方法是怎样的?A 、首先在配合力强的亲本品种中选择若干优良植株的健壮花序套袋,进行花期人工自交,从中选出亲和指数(结子数÷授粉花数)很低的植株。
B 人选目标株的验证与选择这样初步获得的自交不亲和株系不一定是纯的,后代无论在不亲和性方面或其它经济性状方面都可能发生分离,同时验证也有利于纠正上年工作误差。
C 测定系内兄妹交的结实率2、番茄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克服方法是什么?(1)染色体加倍(2)适当选择选配亲本(3)媒介法可以选用亲缘关系与这两个种都较近的第三个种先与某一个种杂交产生杂种,然而用这个杂种再与另一个亲本种杂交,这个“第三者”起了有性媒介作用3、华南黄瓜与华南黄瓜特性比较。
华南黄瓜:茎叶茂盛,根系发达,抗病差,果实短棒状,果型指数4左右,果熟后黄褐色,少刺瘤,黑刺。
分布于我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代表品种广州二青、上海扬行、杭州青皮等。
华北黄瓜:茎节细长,根系弱,抗病,果实长棒状多刺病,白刺,果实指数﹥8。
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
代表品种:宁阳大刺瓜、北京鞭瓜、新泰密刺等三、论述番茄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是怎样的?1、亲本株的培育和选择种株培育的三项基本要求是:生长健壮、典型性及无病虫危害。
采取各种措施同时调整亲本花期,使之相遇。
2、父本花粉采集父本花粉最好从隔离条件下亲本株当天盛开花朵上取得。
也可在花前一天取回父本花蕾干燥后取粉。
3、母本花去雄授粉母本在授粉前必须去除雄蕊以防自交。
去雄可在开花前一天下午。
授粉可在去雄后马上进行,也可在第二天开花后进行4、杂交标记、结果检查杂交后的花蕾去除1-2个萼片标记。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注意事项
####################################################
育繁制种与引种
大白菜自交不科学院蔬菜研发中心,,*,’,1 0 亲和性选择相结合, 选择杂交结实率高的自交不亲和系为双亲, 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 % & 选择大白菜某方面具有特异性状的自交系, 如品质好、 抗病 对选育成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 集中一年多繁种子, 低温保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交种子时注意利用播种期调 性强等。经济性状优良的植株多为杂和体, 尽量少选。 存, 供以后数年使用, 防止多年加代亲本退化。 整父、 母本花期, 首先掌握父、 母本开花期, 开花早适当晚播, 开 花晚适当早播, 尽可能使花期相遇。 ’ 如果发生大白菜制种田花期不遇, 就应积极采取措施, 对开 花早的亲本多施氮肥, 同时摘掉初期所开的花; 对开花晚的亲本 早施磷、 钾肥, 促进开花。 ( 对只收母本株杂交种子的制种田,在花期结束时尽早拔掉 - 收稿日期: *’’).’,.’/ 0 父本, 减少收种时人为机械混杂, 确保杂交种子纯度。
大白菜是异花授粉作物, 在大白菜自然群体中, 产生自交不 亲和性。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实际上就是从杂合的群体中选出 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较强的纯核自交系。为了确保自交不亲和系 在生产上应用时达到 !"# 以上的杂交率, 在自交不亲和系的选 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 对所选大白菜自交系进行亲和指数鉴定,亲和指数 $ 花期 人工授粉结子数 % 单株花期人工授粉花数,花数以 &’ ( )’ 朵为 宜,其亲和指数必须小于 * 。有些品种不亲和性受温度影响较 大, 温度增高亲和性增高, 这些稳定性较差的不亲和系应淘汰。 !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昆虫传粉不及时, 出现未授粉的老龄花 和花枝末端的花, 这些花自交不亲和性下降, 自交结实率增高, 必然造成 +, 种子纯度下降。因此, 老龄花自交结实率高的自交 不亲和系不宜做亲本。 $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之间存在着不亲和现象,用不同自交 不亲和系配置杂交种时, 注意将主要经济性状、 配合力与自交不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园艺植物育种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试卷代号:1327座位号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题2023年1月1. 下列哪个指标不是育种时考虑的主要育种目标?( )A. 品质B. 繁殖方式C. 专用性D. 省力栽培2. 下列哪项是需要在作物栽培中心进行的工作?( )A. 野外采集B. 了解品种的演变历史C. 了解品种的系谱和特征D. 进行田间评选3. 在种质资源收集方法中,我国小麦T 型不育系是通过( )方式获得的。
A. 直接考察收集B. 征集C. 交换D. 转引4. 北方洋葱引种到南方,往往地上部分徒长,鳞茎发育不良,这是由( )不同造成。
A. 温度B. 日照C. 降水D. 土壤5. 异花授粉园艺植物的品种提纯选择可采用( )。
A. 混合选择法B. 单株选择法C. 系谱选择法D. 基因型选择法6.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之间的杂交属于( )。
A. 种间杂交B. 属间杂交C. 亚远缘杂交D. 以上都不是10687. 杂种优势度量时,杂交种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之和平均值差数的比率称为( )。
A. 离中优势B. 超亲优势C. 超标优势D. 超中优势8. 人工去掉母本的雄蕊,再任其与父本自然授粉,从母本上采授粉所得种子。
这属于杂交种子生产中的( )。
A. 人工去雄简易制种法B. 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法C. 利用化学去雄剂制种法D.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9. 辐射育种中,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40%时的剂量值称为( )。
A. 致死剂量B. 半致死剂量C. 临界剂量D. 致残剂量10. 十字花科的多种植物上已广泛应用的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是( )。
A. 远缘花粉刺激孤雌生殖B. 辐射、化学药剂处理诱导孤雌生殖C. 花药、花粉培养D. 未受精子房培养11. 品种推广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已经实行品种审定的作物,由农业行政部门批准公布后可推广B. 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品种可推广C. 审定合格的品种,只能在划定的适应区域范围内推广D. 新品种在繁育推广过程中,必须遵循良种繁育制度12.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由( )确定和公布。
“十三五”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十三五”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李占省 刘玉梅 韩风庆 方智远 张扬勇 杨丽梅 庄 木 吕红豪 王 勇 季家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十三五”期间,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选育出一批优异的青花菜新品种和育种资源,雄性不育制种瓶颈得以突破,国产青花菜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不足5%提升至当前的15.36%,应用基础研究快速发展,遗传育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从青花菜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等方面系统综述了2016年以来我国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并提出了青花菜产业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青花菜;遗传育种;新品种;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种28个,地方认定4个,申请新品种权23件,发表科研论文59篇,其中SCI 收录18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园艺及生物学知名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TAG )、BMC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PLoS One 、Molecular Breeding 等。
“十三 五”期间,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主要科研育种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台州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主要育种企业有浙江美之奥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温州肇丰种苗有限公司、天津惠尔稼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神良种业有限公司等。
“十三五”期间,在青花菜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主流病害鉴定、营养成分分析,以及在细胞工程(单倍体育种)、雄性不育改良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NA 指纹图谱构建及组学技术等领域建立了完善的技术体系,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青花菜新品种30多个,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18%。
实验4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测定技术
实验4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测定技术自交不亲和性在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是普遍存在的,其遗传机制也较相似。
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
可是,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交获得自交不亲和系的种子。
胼胝质是β-1、3-葡聚糖,通常分布于高等植物的筛管、新形成的细胞壁、花粉粒以及花粉管中,将其用苯胺蓝染色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黄至黄绿色的荧光。
因此,把授粉后经用苯胺染色的子房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发育的状态,以及胼胝质在柱头表面的沉积状况等,进行判断花粉与柱头是否亲和。
实验目的是学习花期人工控制自交测定选择自交不亲和系和蕾期自交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掌握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技术;通过本实验加深对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的理解。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正开花的种株。
2.用具:荧光显微镜、广口瓶(20~50ml)、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铅笔、纸牌、纸袋、细铁丝、细竹竿、脱脂棉、甲醛、冰醋酸、无水酒精、普通酒精、磷酸钾、苯胺蓝、氢氧化钠、甘油、蒸馏水等。
二、方法步骤(一)人工自交测定法1.每人选3~5株发育健壮已开花的种株,每株上选3~4个花序。
将其上已开的花和角果摘除,然后套上隔离纸袋,把袋口用细铁丝扎紧防止昆虫进入,于植株旁插一细竹竿,用绳把纸袋绑到细竹竿上保持固定,防止花序被风吹断,并在竹竿上挂一纸牌作标记。
2.2~3d以后,当每个花序上有10朵左右花开放时,解除纸袋,将已开的花和蕾之间绑一条线作为区分标记,同时在每个花序上选择10个左右大蕾,把其余的小蕾用镊子去掉,并用镊子把花蕾顶端的花被去掉一部分使柱头露出,切勿伤害柱头。
欧李种质资源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欧李种质资源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郭夕雯;穆霄鹏;王鹏飞;张建成;张帅;杜俊杰
【期刊名称】《中国果树》
【年(卷),期】2024()2
【摘要】为鉴定不同欧李种质资源的S基因型,分析欧李S基因序列特点,以70份欧李种质为材料,通过PCR特异性扩增S基因,并克隆测序得到其基因序列。
结果表明:利用BFP93/BFP94-1引物,在52份种质中各鉴定到2个S基因,在16份种质中各鉴定到单个S基因,在3-32-扁黄和10-32两份种质中未扩增出条带;共克隆得到120条基因,鉴定得到36种S基因型,并将其中的新基因登录到NCBI中,登录号依次为OQ124075~OQ124109。
【总页数】6页(P38-43)
【作者】郭夕雯;穆霄鹏;王鹏飞;张建成;张帅;杜俊杰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5
【相关文献】
1.欧李自交不亲和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杏自交不亲和相关S-RNas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3.'凯特'与'新世纪'杏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检测及克隆
4.2个野扁桃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9个欧洲李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结球白菜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BrCCD4a_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displayed that BrCCD4a had the closest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ith Brassica oleracea. BrCCD4a protein was mainly com ̄
posed of random coils and extended chainsꎬ and there was no signal peptid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真真等 [13] 分析了不结球白菜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绿
也是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
[1]
ꎮ 类胡萝卜素参与植
株呈色、产量及品质密切相关 [2 ̄3] ꎮ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 CCD) 是植物类胡萝
卜素裂解酶的重要成员ꎬ其裂解功能在脱辅基类胡萝
卜素及色素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ꎮ CCD4 酶存在
于质体中ꎬ以紫黄质、叶黄素、β ̄胡萝卜素、β ̄隐黄质
BrCCD4a was localized on chloroplasts. The lutein contents and β ̄carotene contents in leaf blades of non ̄heading Chinese
cabbage with different colors varied greatly. The content of lutein in the leaf blades of HB02 was the lowest (1.14 mg / g) ꎬ
细胞定位分析发现 BrCCD4a 定位在叶绿体上ꎮ 不同不结球白菜品种叶片中叶黄素和 β ̄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较大ꎬ
基于S- 核酸酶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 其重要 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拥有一种在其它植物中所没有的生殖 器官——花, 因而它也被称为显花植物。然而, 许多显 花植物的花都同时拥有雄蕊与雌蕊。显然, 这些雌雄同 株植物进行自花授粉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可能降低这 一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不利于其后代个体的生长。为 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植物采取了多种策略来抑制近 亲繁殖并促进异交,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20 世纪 80 年代, Clarke 实验室在茄科植物花烟草 (Nicotiana alata)的花柱中分离到一种与特定单倍型共分 离的糖蛋白(Anderson et al., 1986)。N 端测序和随后 的cDNA克隆第一次得到了茄科植物中参与自交不亲和 反应的花柱 S- 基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茄科其它植 物和一些蔷薇科植物的花柱 S- 基因也陆续通过类似的
S-核酸酶在花柱中大量表达, 并被分泌到花柱传输 组织细胞外基质, 在那里积累到非常高的浓度(10−50
mg.mL−1)。目前一般认为, 胞外积累的不同单倍型的
S-核酸酶无差别地进入花粉管内(Luu et al., 2000), 如 果不被花粉管内的因子所抑制, 那么S-核酸酶的细胞毒 性就会被释放, 从而导致不亲和反应的发生。
AhSLF-S2在花粉中特异表达, 这提示我们该基因很 可能编码人们寻觅了 10 余年的花粉 S 决定因子。对 AhSLF-S2的Southern杂交结果分析表明, 它在各S-单 倍型中的等位基因很可能是高度相似的。因此, 虽然由 于各S-单倍型中S-核酸酶与SLF的距离不等而导致寻 找AhSLF-S2的策略难以在其它单倍型中奏效, Zhou等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一、目的要求
了解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概念,掌握自交 不亲和系的选育过程和大白菜的自交技术。
二、材料用具
大白菜开花种株、镊子、羊皮纸袋、曲别针
等。
三、说明
1、亲本的选择和选配
要紧紧围绕育种目标来选择选配亲本。 注意构成重要经济性状的各目标性状之间的 互补和积加。
亲本的选择选配应从品种开始,这样可以缩
系内亲和指数的测定方法
(1)混合授粉法 把10株的花药等量混合均匀后采粉,授到提 供花粉的10株的柱头上,测定亲和指数。
优点:比较省工。
缺点:如果发现有结实指数超标的组合时,
不易判断哪一个或哪几个父本有问题,不便
于基因型分析和淘汰选择。
(2) 轮配法
每一株既作父本又作母本分别与其他各株交
配,包括全部株间组合的正反交和自交。 优点:测定结果最可靠, 缺点:组合数太多、工作量大。
四、实验步骤方法
1、选株与花序
2、套袋隔离
3、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
4、挂牌标记。
5、自交后的管理。
6、收获。
1、选株与花序:自交前1-2天,在配合力强的品种
中选健壮的优良单株,选主枝和第一侧枝上的花序。
2、套袋隔离:摘去已开的花朵,然后对整个花序套
袋隔离。
3、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晴天上午8-11时去袋,将
花序顶端的小花蕾去除,只留开花前1-3天的大花蕾,
用尖头镊子把花蕾剥开,使柱头露出,涂上同株已
开花的花粉,已开的花人工辅助授粉自交。授粉后 立即套袋,以防昆虫传粉。
4、挂牌标记:在自交花序上挂牌,标明蕾期自交和 花期自交的花数,日期,授粉人等信息。如花枝太 软,插竹竿支撑。 5、自交后的管理:自交后头几天要检查纸袋是否破 损、脱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7-8天后及时去除纸 袋。 6、收获:待种子黄熟后,要及时收获,蕾期自交和 花期自交分别收获,统计结籽个数,计算亲和指数。
不结球白菜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不结球白菜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不结球白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研究不同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可以使用SSR分子标记法进行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包括先从DNA中扩增核苷酸序列,然后根据DNA序列特性,使用引物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可以提供快速而准确的品种鉴定和基因检测。
使用SSR分子标记法进行不结球白菜品种鉴定的步骤包括:
1.提取不结球白菜DNA。
2.选择适当的SSR引物和PCR反应体系。
3.通过PCR扩增获得DNA片段。
4.电泳分析PCR产物,评估基因型差异。
5.根据结果进行不结球白菜品种鉴定和分析。
通过SSR分子标记法进行品种鉴定,可以帮助种植者和消费者确定不同品种的不结球白菜,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
茎芥菜胞质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高 于 父 母 本 ,平 均 中 亲优 势 均 表 现 为 正 向 优 势 ,但 优 势 率 较 小 ,平 均 超 亲 优 势 、超 标 优 势 杂 种 优 势 不 明 显 。
关 键 词 :四倍 体 不 结 球 白 菜 ;4 MS xMt C ;农 艺 性 状 ;营养 品质 ; 杂种 优 势 中 图分 类 号 :S5 5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福 建农 业 学报 2 ( ) 1 9 8 ,0 0 5 2 :7 ~1 2 2 1
F j nJ u n l f A rc l r l c n e “ i o r a g iut a i cs a o u S e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0 0 2 1 9 4 0 8 3 4 2 1 )0 — 7 —0
要 :以 4 MS为 母 本 ,6个 四倍 体 不 结 球 白菜 自交 系 为 父 本 配 制 杂 交 组 合 ,测 定 其 杂 种 优 势 。 结 果 表 xMt C
明 :与 相 应 父母 本 相 比 ,四倍 体 杂 交 组 合 杂 种 6个 F 产 量 均 表 现 正 的 中 亲 和 超 标 优 势 , 以 4 MS 0 P— xMt C × 7 l O和 4 MS× 0 P 一8 的 产 量 杂 种 优 势 最 强 , 中 亲 优 势 、超 亲 优 势 及 超 标 优 势 最 大 分 别 达 1. O 、 xMtC 7 8 9 1 . 7 和 1. 1 ,株 高 、 开展 度 、 叶片 数 、 叶 面积 和 单 株 产 量 等 农 艺 性 状 杂 种 优 势 普 遍 存 在 ;品 质 性 状 显 著 5 2 2 6
a r n mi t at a i n f a th t r ss i h y r f n n h a i g Ch n s a b g . Yil e l n f 6 F g o o c r i h d a sg i c n e e o i n t e h b i o o — e d n i e e c b a e s i d e d p r pa t o 1 h b i s h d ac ra n d g e f o iie mi— a e t n v rs a d r e e o i.Two o h y r s a l x M t y rd a e t i e r e o stv d p r n s a d o e - t n a d h t r ss p ft e h b i ,n me y 4 d CM S× 0 P 一 1 n x M tCM S× 0 P 一8.we e t e lr e t Th d p r n s v rp r n s a d o e - t n a d 7 0a d4 7 r h a g s . e mi — a e t .o e — a e t n v r sa d r
中国白菜各类群的分支分析和演化关系研究_曹家树
园 艺 学 报 1997,24(1):35—42A ct a Hor ticult ur ae Sinica中国白菜各类群的分支分析和演化关系研究*曹家树1 曹寿椿2 缪 颖1 卢 刚1(1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210095)提 要 运用最大同步法对中国白菜及其相邻类群(2n=20)的57个品种35个性状进行了分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演化关系。
结果表明,普通白菜、塌菜、菜心、紫菜薹和分蘖菜合为一个分支类群,薹菜和结球白菜为介于前者和芜菁之间的分支类群,被认为是杂交演化形成而归为前一分支类群,日本水菜被认为是受外来种质渗入影响而脱离于分蘖菜的分支类群,以分支图和研究结果建立了中国白菜的演化关系图。
关键词 白菜类;演化;分支系统学中国白菜包括不结球白菜和结球白菜,前者指普通白菜、塌菜、菜心、紫菜薹、分蘖菜、薹菜和白菜型油菜;后者主要包括结球大白菜、花心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和散叶大白菜。
因其品种类型丰富,亲缘关系复杂,早期植物分类学家对其定名后,在分类上一直存有争议〔1〕。
要解决这些争议,首先必须对它们的演化关系有足够的认识。
本文以现代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理论为基础〔11〕,运用最大同步法(m ethod of m aximal sam e step leng th,M M SSL)〔9〕,对中国白菜各类群及其相邻类群(2n=20)进行分支分析运算,构建分支图,研究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为中国白菜在芸薹属中的分类地位和它们各类群分类阶元的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及其性状观察 在搜集、鉴定和纯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选用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 estris L.ssp.p ekinensis(Lour.)Olsson〕品种18份,普通白菜〔B.camp estris L.ssp. chinensis(L.)Makino munis T sen et Lee〕品种18份(柴乌归于其中),塌菜(ssp. chinensis var.rosularis T sen et Lee)品种5份,紫菜薹(ssp.chinensis v ar.p urp urea M ao)品种3份,菜心(ssp.chinensis var.p arachinensis Tsen et Lee)品种2份,薹菜(ssp.chinen-sis var.tai-tsai Ho rt.)品种2份,分蘖菜(ssp.chinensis v ar.multicep s Ho rt.)品种2份,日本水菜(B.j ap onica Sieb)品种2份,白菜型油菜(ssp.chinensis v ar.utilis Tsen et Lee)品种3份(泰县油菜归于其中),芜菁(B.camp estr is L.ssp.rap if er a M atzg)品种2份(表),对其苗期、莲座期到结球或采收期、抽薹开花期的叶部性状、结球性状、根部性状、腋芽发生状况、花粉和种皮扫描电镜形态特征等35个性状进行观察统计〔2、6〕。
中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
病毒病 是 不结球 白菜 ( rsc a psiL s Basacm er s i ts p
汁 , 常规 方法 摩 擦接 种 , 种 后 的材 料 置 于 2 按 接 3~ 2 5℃ , 且每 天光 照 8hJ m ) (l ? 的恒 温 室 内使 其 发 病 , , 接种 后 2 ( 调查 发病 结 果 0d 天) 病害调 查分 级 标 准 L : , 任 何 症 状 ; 2 0级 无 J 1级 , 接 种叶 或 心叶 褪 绿 ; 级 , 株 表 现轻 花 叶 ; , 3 植 5级 植 株 表现 花 叶 ; , 株 表 现 重花 叶 ; , 株 表 现 7级 植 9级 植
1 2 方 法 .
* 对 情 数RI I ~ 相 病 指 ( )n l R = 芒 n
( 一感病 C K病情指 数 ~ y一 定材料 病情指数 ) 燎
*病指 = 誓蓑釜 *情数羔 誓
2 试 验 结 果
×0 0
试 验在 防虫温 室 和恒温室 内进 行 供试材料 每 份取 饱满 种 子 8 , 于 塑料 育苗 盘 内( 壤 经 高 0粒 播 土 压高温 灭菌 消毒 ) 出 苗后 分 次 问苗 , 。 最后 每 份材料 留苗 5 株用 于 接种 鉴定 。幼 苗 2片 真叶期 接 种 , 0 用
感 ( S : R ≤ 15 H jR I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供 鉴定 的 92 不结 球 白菜种 质资 源 材料 由中 8份
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品资室提供 , 白菜作为感病 奶 对照 ,0 u V5作为抗 病 对照 9T M 一
供接种用 的 毒 源 为 TMV南 京 分离 物 , 不 结 u 从 球 白菜上 获得 , 在奶 白菜上 繁殖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大白菜种子纯度
Jn. 0 1 u e 2 1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C NE E J RNAL OF T HI S OU ROP C I AL AGRI CUL UR T E
第 3 卷第 6期 1
Vo . ,No6 131 .
利用 S A 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大 白菜种子纯度① RP
对 于大 白菜杂 交种 传统 的纯 度检 验 多采用 田间鉴定
法 ,它 既 占用 土地 .又 需耗 费较 长 的时 间 ,影 响种 子 的 及 时 销 售 本 试 验 利 用 S A R P分 子 标 记 方 法 . 进行 大 白菜一 代杂 种纯 度 的快速 鉴定 .以使合 格种 子尽 快应 用 于生产
,
通 过
对 5 4对 S A R P标 准 引 物 的 筛 选 ,获 得 了能 区 分 大 白菜 多 抗 3及 其 亲 本 的 引 物 M 4 / m R 采 h 4 / m R引 物 对 eF E 3 。 l FE3 e
对 5份 多 抗 3系 列 商 品 种子 纯度 进 行 检 验 ,种 子 的 纯度 分 别 为 7. % 2 、8 .% 8 和 7% 5 5 、7% 0 5 、6% 3 .与 田间 种 植 纯
合 成 。 引 物 序 列 分 别 为 :上 游 序 列 M l 、M 2 、 e F e F
M 3 、M 4 、M 5 、M 6 ; 下 游 序 列 E I 、E 2 、 eF e F eF e F m R m R
Em R E 4 E R Em R E R E R Em R PC 3 mR m5 6 m7 m8 9 R
严 慧玲 ② 闰树 成 z 杨 慧 民 ) ) ③ 汲江 科 蒋 艳 霞 z ) 】
十字花科蔬菜自交不亲和系蕾期授粉技术要点
十字花科蔬菜自交不亲和系蕾期授粉技术要点叶春玲【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8(000)021【总页数】3页(P35-37)【作者】叶春玲【作者单位】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 361009【正文语种】中文导读: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育种材料,在自交留种时,须采用人工蕾期授粉的方法。
通过多年的田间工作经验,总结了授粉过程中在剥蕾、授粉、防止花粉污染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并进行了详细说明。
剥蕾授粉-1剥蕾授粉-2自交不亲和是指开花植物虽然能在同一时期产生正常的花粉和雌蕊,但当一朵花的花粉成熟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时,由于柱头上乳突细胞的角质膜外覆盖着一层蛋白质薄膜,能对自身和非自身花粉进行有效识别,使自花花粉不能在本朵花柱头上萌发,从而不能完成受精形成种子的现象[1]。
十字花科蔬菜中普遍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因此目前我国十字花科蔬菜育种中,利用自交不亲和性选育杂交一代品种仍然是常用的方法。
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育种材料进行自交留种时,一般通过人工蕾期授粉的方法来达成。
人工蕾期授粉是一个精细而繁杂的工作,其成败往往决定了一个年度育种工作的成败。
笔者通过多年田间工作经验总结,将人工蕾期授粉工作的关键技术要点编成“顺口溜”,方便田间教授工人,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1 剥蕾的注意事项1.1 从外而内以人为参照物,剥蕾时,先将外侧的枝条进行剥蕾授粉,然后依次向内进行,由难到易。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操作时,对刚剥出的细嫩柱头造成多次刮擦伤害,或避免将柱头上授的花粉蹭掉,以保证授粉的有效性。
1.2 三刀法所谓“三刀法”,即使用镊子3次将花蕾剥开露出柱头。
首先用尖头镊子在花蕾顶端稍下方扯开一个口子,使柱头微露。
然后在破口的左右两侧将镊子的一个镊瓣放在外侧,一个镊瓣避开柱头放在内侧,其后稍加用力将花萼和未展开的花瓣一起剥掉,让柱头完整地露出来。
在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伤害柱头甚至将柱头夹断,否则会影响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和子房中的生长,使受精失败[2]。
大白菜高代自交系S单元型的分布
大白菜高代自交系S单元型的分布魏小春;姚秋菊;原玉香;位芳;许茜;赵艳艳;张强;王志勇;蒋武生【摘要】利用S等位基因的4对特异性引物,对284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进行PCR扩增,然后挑选具有单条且目标条带清晰的材料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大白菜高代自交系的S单元型,并利用亲和指数法、荧光显微检测法验证分子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这对于加速大白菜育种进程及优势育种高效利用有重要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经PCR扩增获得具有单条且目标条带清晰的材料112份,其包含13个S单元型,分别是S9、S12、S22、S32、S35、S36、S41、S45、S46、S53等10个Ⅰ类S单元型及S40、SD1-8、S44等3个Ⅱ类S单元型.其中,Ⅰ类S单元型的S46出现频率最高,达到26.79%;其次为Ⅱ类S单元型的S40,达到24.11%.亲和指数法、荧光显微法鉴定结果基本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验证了分子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相比大白菜类作物中存在的多个S单元型而言,供试材料中S单元型的数目不多,为避免杂交组合配制中出现杂交不结实现象,在进行大白菜遗传育种时,有必要引进和利用更多的S单元型大白菜.【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4)011【总页数】6页(P109-113,119)【关键词】大白菜;S单元型;高代自交系【作者】魏小春;姚秋菊;原玉香;位芳;许茜;赵艳艳;张强;王志勇;蒋武生【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4.1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蔬菜,又称结球菜、包心白菜、黄芽白等,属十字花科芸薹属。
实习三十字花科园艺作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及蕾期授粉方法
实习三 十字花科园艺作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及蕾期授粉方法一、目的 学习自交不亲和性测定和蕾期授粉方法,为选育自交不亲和系奠定基础。
二、说明 十字花科园艺作物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这类园艺作物在花期用同一植株上花粉授粉结籽很少,这种特性称为“自交不亲和性”;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植株选育成一个系统,也就是在同一系统内,各植株间授粉也结籽很少,而系统间交配则能正常结实,这样的系统叫作“自交不亲和系”。
优良自交不亲和系作为配制一代杂种的亲本,在自由授粉的条件下母本不用去雄,可以得到杂交率很高的种子,这种方法是当前开展杂种一代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十字花科园艺作物除花期授粉很少结籽的不亲和性外,还有蕾期自交能结籽的亲和性,因此用蕾期授粉的方法可以使自交不亲和系保存下来。
三、方法步骤1.选株:在优良品种或优良组合中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每人选三棵。
2.选枝:每株选健壮枝条四枝(尽可能选主枝和第一、二侧枝)。
3.整理枝条:枝条选好后,用镊子把本枝上已开过的花去掉。
每株上有两个枝条摘去顶心留花蕾20个用作测自交不亲和指数;另两枝也摘顶心,最少留15个花蕾作蕾期授粉保存该株种子,然后将所选用枝条都套起袋子,挂好牌子,牌子上写明品种名称,花期授粉(符号fp )还是蕾期授粉(bP ),日期、姓名,牌子反面注明所授花蕾数。
4.花期授粉:第二天开始袋内的花蕾陆续开花,每天或隔一天在作测亲和指数的枝条上用同枝或同株异枝袋内花粉进行花期授粉(注意同一袋内有几朵花蕾同时开放,不要将花摘下,用授粉匙醮袋内的花粉来授粉即可,或在整理枝条时另留几枝,将已开的花除掉,套袋专供采粉用)。
待袋内所有花开完并作了人工授粉以后的一星期将袋去掉,检查自交结实情况计算亲和指数。
%100)(⨯=花期授粉花数结籽数亲和指数 5.蕾期授粉:选择开花前2~3天的花蕾,用左手稳住它,再用镊子轻轻拔开花苞(注意不要伤柱头)并夹去花苞上部使柱头露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个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分子鉴定作者:李霞,胡侦华,周国林,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李霞,胡侦华,周国林,汪爱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蔬菜展示中心,436400)摘要:利用已报道的SRK及SLG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4份国外引进的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Makino)自交不亲和材料的S单元型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不亲和材料A1包含的S位点基因序列与甘蓝(B.oleraceaL.var.capitataL.)SLG-31的相似度为98%(E值是0);不亲和材料A2、A3包含ClassI类及ClassⅡ类2种S单元型,S位点处于杂合状态。
不亲和材料A4包含的S位点基因序列与青花菜(B.oleraceaL.var.italicaPlenck)单倍型BOI1SRK蛋白基因具有98%的序列相似度,序列覆盖度达99%。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Makino);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分子鉴定中图分类号:S634.3;Q321+.7;Q5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3948-0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30收稿日期:2014-12-16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30);武汉市规模设施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30217020110584)作者简介:李霞(1981-),女,河南获嘉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小白菜分子育种,(电话)13297010317(电子信箱)lixia_napus@163.com;通信作者,汪爱华,女,高级农艺师,博士,从事蔬菜育种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电子信箱)wangaihualt@163.com。
白菜(BrassicacampestrisL.)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L.),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
其规模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在蔬菜作物中均居首位。
不结球白菜,又称小白菜(B.campestrisL.ssp.chinensisMakino),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其播种面积约占该地区蔬菜总面积的1/3。
白菜为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显著,利用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系制种是目前最常用的白菜杂交制种技术之一,其主要靠不同单倍型自交不亲和系之间互配来获得,因此对于育种工作者来说,获得自交不亲和系单倍型的快速准确鉴定至关重要。
目前普遍采用花期交互授粉的方法进行鉴定,其操作过程繁杂、效率低、准确度不高[1]。
快速、准确的鉴定白菜自交不亲和性以及所携带的S单元型(在遗传上由具有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S位点基因控制的单元类型),不仅可以加速自交亲和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进程,而且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配制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避免杂交不结实现象发生。
自交不亲和现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促进异花授粉、保证物种生存、延续的生殖特性。
根据遗传控制不同,显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特性大致可分成配子体自交不亲和(Gametophyticself-incompatibility,GSI)与孢子体自交不亲和(Sporophyticself-incompatibility,SSI)2种类型[2]。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是植物界最普遍的一种自交不亲和类型,而孢子体自交不亲和仅存在于十字花科、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菊科(Compositae)等植物中。
芸薹属是十字花科孢子体控制型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受单位点(S-locus)复等位基因(S1,S2,……,Sn)的控制,在白菜自交不亲和研究中已鉴定出100多种S单元型[3,4]。
目前,自交不亲和机理研究认为,自交不亲和现象的发生是花粉与柱头乳突细胞间的自我识别引起的,其识别过程主要体现为S单倍型特异性的受体-配体识别机制,参与这一识别过程的蛋白主要包括:S位点糖蛋白基因(Slocusglycoproteingene,SLG基因)、S位点受体激酶基因(Slocusreceptorkinasegene,SRK基因)、花粉蛋白外壳基因(Slocuscysteine-richproteingene,SCR基因)。
其中SLG和SRK为柱头表达蛋白基因,SCR为花粉壁中存在的特异因子基因,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参与了花粉和柱头间的相互识别[5-7]。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深入研究,若干S单元型SLG、SRK和SCR基因序列也已确定。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白菜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分子水平的快速鉴定也已成为可能。
试验利用已公布的SRK、SLG基因特异引物的PCR扩增、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对4份引进的小白菜自交不亲和材料A1、A2、A3、A4的S单元型进行分子鉴定,以期为小白菜杂交组合的授粉配制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参试的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材料A1,A2,A3及A4都从国外引进,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提供。
离心柱型PCR产物回收试剂盒购于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MD18-T载体购于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1.2方法1.2.1DNA的提取选取各材料的幼嫩叶片,利用改良的CTAB小样法提取4份试验材料的基因组DNA,置于-20℃环境保存备用。
1.2.2引物设计利用已报道的特异性引物PS5和PS15,该引物是由Nishio等[8]设计的用于扩增ClassⅠ类(S单元型在花粉中表现为显性)SLG的引物,特异引物P3和P4是张爱芬[9]设计用于扩增ClassⅡ类(S单元型在花粉中表现为隐性)SRK基因的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引物合成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
1.2.3PCR扩增分别以4份材料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反应体系为20μL。
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2℃退火30s,72℃ 延伸90s,35个循环;72℃延伸10min,25℃保存。
在1.0%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产物检测,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拍照。
1.2.4目的片段的回收及克隆利用PCR产物回收试剂盒对目的片段进行回收,将回收DNA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上,进行蓝白斑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
1.2.5测序及序列分析对于鉴定的阳性克隆送样测序,每个样品测定2~3个阳性克隆,测序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实施。
序列分析利用DNAstar软件完成;Blast分析通过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在线进行。
2结果与分析2.1S单元型相关基因的PCR扩增利用芸薹属ClassⅠ类S单元型SLG基因特异性引物组合PS5+PS15及ClassⅡ类SRK基因特异性引物组合P3+P4对4份自交不亲和材料A1、A2、A3、A4进行PCR扩增,结果见图1。
从图1可见,A1材料只在PS5+PS15引物组合中有扩增产物,A4只在P3+P4引物组合中有扩增产物,而A2、A3在2对引物扩增条件下都有特异性条带出现。
以上结果表明,A1可能属S单元型中的ClassⅠ类,A4则属于ClassⅡ类S单元型。
A2和A3的扩增结果表明在这2份不亲和材料中很有可能包括了2类S单元型,在S位点表现为杂合类型。
为了进一步对以上结果进行验证,对上述4份自交不亲和材料中扩增出的目标片段进行回收,并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大肠杆菌转化,挑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
2.2自交不亲和材料扩增序列的Blast分析将4份自交不亲和材料扩增产物的DNA序列测定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芸薹属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以进一步确定它们的S单元型。
Blast分析表明,自交不亲和材料A1由PS5+PS15引物所扩增出的1356bp的片段经克隆测序结果比对后发现,其与甘蓝(B.oleraceaL.var.capitataL.)SLG-31(GenBank登录号AB054729.1)在序列覆盖率为94%的情况下,相似度为98%(E值是0)。
而与白菜S位点蛋白1基因(GenBank登录号HM629338.1)在序列覆盖度为80%的情况下,与其CDS序列相似度达到了99%(E值是0)。
以上结果显示,自交不亲和材料A1的S位点基因序列在较高的序列覆盖度情况下,与甘蓝SLG-31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与白菜蛋白基因1所属的S单元型在较低的序列覆盖度下序列相似度更高。
因此,要准确鉴定其S单元型,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自交不亲和材料A2在2对引物扩增条件下都有扩增条带产生,包括1356bp及1046bp2条特异性扩增条带。
对1394bp的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该序列与白菜的S位点糖蛋白SLG-30基因(GenBank登录号D85217.1)及芜菁(B.rapaL.ssp.rapiferaMatzg)的S位点受体激酶基因SRK-30(GenBank登录号AB054693.1)的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分别为99%和98%。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不亲和材料包含S30这一单元型。
对1059bp片段的序列比对后发现,其与芜菁SRK-60、SLG-60基因(GenBank登录号AB097116.1)在覆盖度为99%的情况下,相似度也高达99%,远远高于其他单元型,因此可以确定该序列属于S60单元型。
所以自交不亲和材料A2基本上可以确定其具备S30、S60这2种S单元型,再一次证明自交不亲和材料A2在S位点为杂合状态。
自交不亲和材料A3也如A2材料,在ClassⅠ类及ClassⅡ类S单元型引物中都扩增出了对应的目的条带,分别为1356bp及1046bp。
对2条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前者与萝卜(RaphanussativusL.)SGT-63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56499.1)在序列覆盖率为98%的条件下,序列相似度为99%;后者则与青花菜(B.oleraceaL.var.italicaPlenck)单倍型BOI1SRK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JQ253785.1)具有98%的序列相似度,序列覆盖度达99%。
以上结果表明,不亲和材料A3在S位点也证实为杂合状态。
自交不亲和材料A4属于ClassⅡ类S单元型,对其1046bp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图2)表明,自交不亲和材料A4所包含的ClassⅡ类S位点基因序列与自交不亲和材料A3中的S位点基因序列一致,2个材料应包含同一类型的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