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智能巡线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引言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新型智能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智能循迹小车因其具有趣味性,易于操作等特点,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设计便是以STM32为核心的智能循迹小车。
一、系统硬件组成智能循迹小车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底盘、主板、传感器、锂电池和舵机等。
具体说明如下:1. 底盘底盘包括两个电动机、两个轮子、机械结构等。
底盘的主要作用是向前或向后驱动小车的运动。
2. 主板主板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主板使用STM32F103的单片机,以及常见的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底盘的运动。
3. 传感器本设计中使用的传感器为广泛应用于小车上的红外线循迹传感器,其原理为使小车电路接收传感器反馈信号并判断小车上方黑线的位置(白色区域为1,黑色区域为0),实现对小车的精确控制。
4. 锂电池用于电源射频通信功能,以及为主板和电动机提供电源。
5.舵机利用舵机实现沿线左转、右转,以及平稳直行。
二、系统软件架构1. 系统基本功能本设计系统主要功能有循迹、转向、变速和停止。
当小车处于初始状态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并进入等待反馈信号的状态。
然后小车会根据红外线感应传感器捕捉到的数据,开展循迹检测工作。
一旦发现黑道,系统会根据数据自动控制小车的转向,并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行驶。
当红外线传感器无法检测到黑道时,小车会自动停止。
2. 硬件设计在本设计中,主要使用了单片机的GPIO端口、固定电源使电机转动的PWM端口、PWM输出模块以及模拟模块的ADC端口等。
通过实现测量距离和角度,以及数据分析和控制等,实现智能循迹小车的系统功能。
三、实现过程1. 对于STM32单片机(1)单片机系统时钟配置。
(2)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通过控制单片机的PWM输出端口,控制电动机运动。
(3)红外线传感器采用GPIO口。
2. 控制方式在本设计中,控制智能循迹小车的控制方式为模拟模式。
模拟模式可以动态的控制小车的运动,便于进行系统功能调试和优化。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智能移动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的轨迹路径进行自主轨迹行驶。
该设计基于STM32单片机,采用感光电阻传感器进行循迹控制,结合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功能。
一、硬件设计1.MCU选型:选择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接口等特点。
2.传感器配置:使用感光电阻传感器进行循迹检测,通过读取传感器的电阻值判断小车当前位置,根据不同电阻值控制小车行驶方向。
3.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直流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
4.电源管理:使用锂电池供电,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管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二、软件设计1.系统初始化:对STM32单片机进行初始化,配置时钟、引脚等相关参数。
2.传感器读取:通过ADC模块读取感光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判断小车当前位置。
3.循迹控制:根据传感器读取的电阻值判断小车相对于轨迹的位置,根据不同的位置控制小车的行驶方向,使其始终保持在轨迹上行驶。
4.电机控制:根据循迹控制的结果,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动作。
5.通信功能: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三、工作流程1.初始化系统:对STM32单片机进行初始化配置。
2.读取传感器:通过ADC模块读取感光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
3.循迹控制:根据读取的电阻值判断小车相对于轨迹的位置,控制小车行驶方向。
4.电机控制:根据循迹控制的结果,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动作。
5.通信功能: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6.循环运行: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小车的自主循迹行驶。
四、应用领域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物流行业中,智能循迹小车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物品搬运和运输;在工业领域,智能循迹小车可以替代人工,进行自动化生产和组装;在家庭生活中,智能循迹小车可以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实现家庭清洁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集成了智能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移动设备,能够自主地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循迹和避障操作。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在工业生产、智能物流、军事侦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背景在于,传统的遥控小车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往往需要人工操作,存在操作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而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则能够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自主的运动控制,提高了小车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通过对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动智能移动设备技术的发展,提高智能设备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围绕硬件设计、智能循迹算法、避障算法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实现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高效运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算法,实现小车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
通过此项目,旨在提高智能车辆的运动控制性能和环境感知能力,促进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循迹和避障算法的研究与优化,进一步提升小车的自主性和可靠性,为智能车辆在工业、服务和军事领域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对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有助于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和潜力,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车辆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智能交通的普及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近年来智能机器人领域内的一项研究热点,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可以在无人驾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效率。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还可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促进人机交互的发展。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车辆,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自动行驶并能够避开障碍物。
这种小车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非常适合用于教学、科研和娱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软件开发以及应用场景。
一、设计原理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感知、决策控制和执行动作三个部分。
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变化,小车可以及时做出决策并执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行驶和避障功能。
在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编码器等。
红外避障传感器可以检测到障碍物的距离和方向,从而帮助小车避开障碍物。
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循迹,帮助小车按照预定的路径行驶。
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和位置,实现精确的定位和控制。
通过这些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小车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行驶和避障功能。
二、硬件结构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硬件结构包括主控制板、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电源模块。
主控制板采用STM32微控制器,负责控制整个车辆的运行和决策。
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编码器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
执行器模块包括电机和舵机,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电源模块提供电能,为整个车辆的运行提供动力支持。
三、软件开发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软件开发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编程和算法的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编程主要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通过STM32的开发环境进行编译和调试。
算法的设计主要包括避障算法和循迹算法。
避障算法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并做出相应的避开动作。
循迹算法通过光电传感器的数据处理,使小车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行驶。
四、应用场景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娱乐等领域。
在教学领域,可以用于智能机器人课程的教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智能控制的原理。
stm32循迹小车原理

stm32循迹小车原理一、引言STM32循迹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通过传感器采集地面上的黑线信号,实现自动循迹的功能。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和教育培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STM32循迹小车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硬件设计1. STM32单片机选择:选择适合的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型号的STM32单片机,如STM32F103系列。
2. 电源电路设计:设计合适的电源电路,保证电路稳定工作。
3. 电机驱动设计: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4.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或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上的黑线信号。
5. 通信模块设计:根据需要,可以添加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功能。
6. 车体结构设计:设计合适的车体结构,保证小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软件设计1. 系统初始化:进行STM32单片机的时钟初始化、IO口初始化等工作。
2. 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采集地面上的黑线信号,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给STM32单片机。
3. 轨迹判断算法: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判断小车当前位置相对于黑线的位置,确定小车的行进方向。
4. 控制算法:根据轨迹判断结果,控制电机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弯等功能。
5. 系统优化: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6. 可选功能:根据需求,可以添加其他功能模块,如避障功能、声音播放功能等。
四、工作流程1. 系统初始化:通过软件初始化STM32单片机和相关硬件,包括时钟初始化、IO口初始化等。
2. 传感器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地面上的黑线信号,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给STM32单片机。
3. 轨迹判断算法:STM32单片机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小车当前位置相对于黑线的位置。
4. 控制算法:根据轨迹判断结果,STM32单片机控制电机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弯等功能。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小车,具有循迹和避障两种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原理、设计和实现。
我们来看一下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原理。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感应模块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循迹,通过检测地面上的黑线和白线来确定小车的运动路径。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避障,通过测量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小车的转向。
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感应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控制小车的运动方向。
驱动模块将控制模块产生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的驱动信号,实现小车的运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本设计选择了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由于其强大的计算和通信能力,适合用于控制智能机器人。
然后,我们需要设计电路板,包括传感器的连接、电机驱动电路和STM32单片机的引脚连接等。
在选择传感器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数量。
我们还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算法和驱动程序等。
将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小车能够正常工作。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小车,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进行循迹,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进行避障。
实现智能循迹避障小车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设计电路板和编写程序。
通过搭建硬件平台、编写程序和进行调试和优化,可以实现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功能。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智能物流、智能巡检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范文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小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物流、军事、救援等。
STM32系列微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的控制系统中。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的研究,从小车的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到测试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小车的系统架构主要包含四大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和通信模块。
控制模块采用STM32微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与协调;驱动模块负责驱动小车的电机,实现小车的运动;传感器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线避障传感器等,用于获取环境信息;通信模块负责小车与外界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或数据传输。
三、硬件设计1. 微控制器选型及电路设计本文选用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适合于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
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保证微控制器的稳定工作。
2. 电机驱动设计电机驱动采用H桥电路,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同时,为了保护电机和电路,还设计了过流、过压、欠压等保护电路。
3. 传感器选型及接口设计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线避障传感器等,通过I2C或SPI接口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环境信息的获取。
四、软件编程1. 编程环境及开发工具采用Keil uVision5作为开发工具,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小车的控制功能。
2. 程序设计及算法实现程序设计包括初始化程序、主程序、中断服务等。
其中,主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不断读取传感器的数据,根据数据做出相应的决策。
算法实现包括路径规划算法、避障算法等,保证小车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五、测试分析1. 测试环境及方法在室内外不同环境下进行测试,包括平坦路面、坡路、弯道等。
通过手动遥控和自动巡航两种方式进行测试。
2. 测试结果及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实现了远程控制、路径规划、避障等功能。
《2024年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范文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小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物流、安防、救援等。
STM32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接口资源为智能小车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包括系统设计、硬件实现、软件编程以及实验结果等方面。
二、系统设计智能小车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软件部分则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算法等。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能够满足智能小车对处理能力和续航能力的要求。
电机驱动模块采用H桥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控制。
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实现智能小车的避障、定位等功能。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作为核心操作系统,以实现多任务管理和调度。
驱动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算法部分则采用了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先进控制算法,以提高智能小车的性能。
三、硬件实现在硬件实现方面,我们首先进行了电路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我们设计了电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传感器电路等。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抗干扰性、功耗等因素,以保证智能小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硬件制作与组装。
我们采用了SMT工艺制作了PCB板,将STM32微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元器件焊接到PCB板上。
然后进行组装,将各个模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智能小车硬件系统。
四、软件编程在软件编程方面,我们首先进行了操作系统移植和驱动程序编写。
我们将RTOS移植到STM32微控制器上,并编写了相应的驱动程序,以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接下来是算法实现。
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等先进控制算法,通过编程实现这些算法在智能小车上的应用。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智能小车作为重要的机器人之一,具有很多应用领域。
在智能小车中,智能循迹和避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二、硬件设计1. 控制器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了STM32作为智能小车的控制器。
STM32是意法半导体推出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RISC处理器,拥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性能,非常适合用来控制智能小车。
2. 传感器智能循迹避障小车需要用到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
我们选择了红外传感器作为循迹传感器,用来检测地面上的黑线。
我们还选择了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避障传感器,用来感知前方障碍物的距离。
3. 驱动电路智能小车的驱动电路是控制小车运动的关键。
我们选择了L298N驱动模块,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来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功能。
4. 电源模块为了保证整个小车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还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模块,供给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电路等设备。
1. 系统架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软件设计采用了基于FreeRTOS的多任务设计。
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任务:循迹控制任务、避障控制任务、通信任务。
循迹控制任务通过读取红外传感器的数值,判断小车当前所处位置是否在黑线上,并根据传感器的值控制电机的转向,使小车沿着黑线行驶。
4. 通信任务通信任务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比如与遥控器进行通信,接收外部指令控制小车的运动。
四、功能实现1. 循迹功能通过循迹传感器检测地面上的黑线,控制电机的转向,实现小车沿着黑线行驶的功能。
2. 避障功能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前方障碍物,控制电机的转向和速度,实现小车避开障碍物的功能。
3. 远程控制功能五、总结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小车的循迹、避障和远程控制功能。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集现代化感知、识别、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移动装备,具有智能感知环境、辨别地形、自主规避、遥控操作等功能。
该设计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小型、可控、智能的模型车辆,可以在智能系统的嵌入式控制下完成识别、规划和移动等功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小车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设计原理1.感知与识别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依靠红外线接收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跟随模块等方法实现环境信息感知。
其中,红外线接收传感器主要用于测距、循迹和防碰撞,是智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超声波传感器则主要用于测距和障碍物检测。
最后,跟随模块则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2.规划与运动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依靠STM32F103系列控制器实现系统核心控制和数据处理功能。
控制器通过程序设计,可令小车具备自主规划和运动等功能。
例如,小车运动状态由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信息时刻检测,智能程序实现自主决策和执行,从而实现智能移动。
3.控制与响应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具备多种控制方式,包括自主模式、手动控制模式和远程控制模式。
采用自主模式时,小车可以根据程序预设的路径自主运动。
采用手动控制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小车的方向、速度等参数。
采用远程控制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对小车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二、实现方法1.硬件设计小车核心板采用STM32F103C8T6控制器,主频为72MHz,容量为64KB。
其它外设包括有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接收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步进电机和轮子等。
整个系统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软件设计该项目采用Keil5.13开发平台,编程语言为C语言。
系统程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超声波测距和障碍检测、红外线感知和循迹、电机控制和小车移动。
(1)超声波测距和障碍检测超声波测距和障碍检测程序主要实现对前方距离的测量和对障碍物的检测。
程序流程如下:初始化模块和时钟;配置GPIO口;设置定时器并启动;发送触发脉冲;接收回波并计算距离。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机器人车,它具有智能避障、循迹导航等功能。
它通过使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STM32微控制器来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控制小车的运动。
本文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原理、设计和制作过程。
一、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原理1.1 系统架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主要由STM32微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STM32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小车的运动和感知周围环境;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小车的电机运动;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应。
1.2 工作原理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模块感知周围环境的障碍物和地面情况,然后通过STM32微控制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再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完成小车的运动。
在循迹导航时,小车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感知地面情况,然后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反馈控制,使小车能够按照预定路径行驶;在避障时,小车可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感知前方障碍物的距离,然后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来避开障碍物。
2.1 硬件设计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路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
电路设计中,需要设计STM32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的连接电路,以及电源模块的电源供应电路;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设计小车的外观和结构,以及安装电机、传感器等模块的位置和方式。
2.2 软件设计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STM32程序设计和智能控制算法设计。
STM32程序设计中,需要编写STM32微控制器的程序,包括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电机的控制;智能控制算法设计中,需要设计循迹导航算法和避障算法,以使小车能够智能地进行循迹导航和避障。
2.3 制作过程制作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过程主要包括电路焊接、机械结构装配、程序编写和调试等步骤。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具有循迹和避障功能。
它是通过搭载在小车上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自主移动,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自主导航。
该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STM32单片机、电机驱动电路、循迹传感器、红外避障传感器等。
通过STM32单片机实时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算法进行决策和控制小车的运动。
循迹功能是指小车可以沿着一条指定的路径移动,通过循迹传感器扫描地面的黑线或其他标记物,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判断小车的位置和方向。
当小车离开指定路径时,控制系统会调整小车的方向,使其重新回到指定路径上。
避障功能是指小车可以避开障碍物,通过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决策小车是否需要改变运动方向。
当小车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小车的运动方向,以避免碰撞。
该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控制算法是基于PID控制原理的。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来调整控制信号,使输出能够快速而稳定地收敛到期望值。
在循迹功能中,PID控制器会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的偏差大小来调整小车的方向,使其保持在指定路径上。
在避障功能中,PID控制器会根据红外避障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调整小车的运动方向,使其绕过障碍物。
除了循迹和避障功能外,该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还可以通过外部遥控器进行手动控制。
通过接收遥控器的信号,STM32单片机可以控制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智能仓储系统、无人摄像机等领域,实现自主移动和环境感知。
基于STM32单片机的设计,使得小车具有较高的计算性能和响应速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史上最流行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1. 产品概述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结合红外循迹模块和超声波避障模块,实现了对小车的精准控制和智能避障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APP控制小车的移动方向,同时小车能够自主进行循迹和避障,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丰富的互动性。
2. 技术特点(1)基于STM32单片机STM32单片机是ST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具有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通过STM32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小车的多种功能控制,如速度控制、方向控制、循迹控制和避障控制等,大大提升了小车的智能化水平。
(2)红外循迹模块红外循迹模块是小车的核心模块之一,它通过接收地面上的红外线信号,实现对小车行进路径的感知和掌控。
当小车偏离预设的轨迹时,红外循迹模块会向STM32单片机发送信号,从而实现小车的自动调整和校准。
(3)超声波避障模块超声波避障模块是小车的另一核心模块,它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并接收回波,实现对小车前方障碍物的探测和距离测量。
一旦探测到障碍物,超声波避障模块会及时向STM32单片机发送信号,触发小车的避障程序,从而保证小车在行进过程中能够避开障碍物,并确保行进的安全性。
(4)遥控器和手机APP控制3. 应用场景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教育、科研、娱乐和工业等。
在教育领域,它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编程和控制技术的教学工具;在科研领域,它可以作为智能化设备,用于开展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实验;在娱乐领域,它可以作为智能玩具,提供给孩子们进行智能玩耍和游戏;在工业领域,它可以作为智能运输车辆,用于物流和仓储等领域的应用。
4. 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将更加智能化和智能化,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和功能,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路径规划和自主导航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帮助。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
该小车具备实时采集环境数据、智能处理数据、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并能在给定的轨迹上实现自主导航,实现了循迹的目标。
在设计中,使用了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多功能IO口和硬件定时器模块,实现了对小车轮速的控制和编码器的读取;采用了红外传感器来实时采集地面上黑线的状态,利用PID算法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通过PWM控制小车的速度和方向。
关键词:STM32;循迹小车;智能控制;PID算法;PWM控制一、引言智能循迹小车是指能够在预定的轨迹上自动行驶的小型车辆,它可以对环境进行实时感知和智能处理,根据输入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实现自主导航的功能。
循迹小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军事侦察等领域,也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循迹小车的设计中,STM32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广受青睐。
二、系统硬件设计本设计使用了STM32F103C8T6作为主控单元,具备64KB的Flash存储器、20KB的SRAM存储器,可以满足小车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
另外,该单片机有多个普通IO引脚和定时器模块可以供我们使用。
小车的驱动部分采用两个直流电机驱动器,这些电机驱动器可以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在传感器方面,我们使用红外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地面上黑线的状态。
另外,我们还将采用编码器模块来获取电机的转速和行驶距离。
三、系统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对传感器模块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定时器中断的方式定时采集传感器模块的数据。
接着,我们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PID控制算法得出小车应该输出的PWM占空比,然后通过PWM控制模块输出给电机驱动器。
最后,我们不断循环执行上述程序,实现小车的循迹控制。
四、系统性能测试在测试中,我们将小车放置在预定的轨迹上,并设置不同的控制参数,观察小车的循迹效果。
基于STM32的智能巡线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巡线小车0.引言巡线是移动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之一,智能巡线小车属于机器人的范畴,它集成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于一体,在仓库智能管理、高压线路除冰[]1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小车通过红外收发对管采集预先已铺好的路径信息,采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通过后轮电机驱动前进和前轮舵机控制前进方向驱动小车行驶,从而实现小车的巡线功能。
1.工作原理智能巡线小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巡线检测电路、电源模块、主控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舵机调整电路。
巡线智能车的控制原理是将光电传感器固定在车体前端,实时采集路径信息,由STM32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程序得到小车舵机的调整角度,调整舵机,从而正确地识别线路,使小车按照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行进行[]2。
2.硬件设计2.1主控芯片的选择STM32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集成度高、接口丰富的处理器,它采用ARM Cortex 系列处理器v7一M构架,与ARM7DMI相比运行速度最快可达35%。
本小车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利用红外收发对管采集跑道信息,充分利用STM32串口资源和高速的运算、处理能力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线路并按迹行进;配置STM32通用定时器为PWM输出,通过调节PWM 占空比实现调节电机的转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路径位置调整舵机转动的角度[]3,从而实现精确巡线。
2.2电源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2种供电方式。
由于STM32需要3.3 V恒压供电,而现有的蓄电池随着用电时间会有所变化,势必会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因此本设计采用4.2 V蓄电池和低压差稳压芯片HT7333,以达到3.3 V恒压的目的;后轮驱动采用12 V、800 r/rain的减速电机,供电电源采用12节1.2 V充电电池,使电压达到14.4 V,并采用L7812稳压芯片以实现对后轮电机的12V恒压供电。
前轮舵机的驱动电源也由L7812提供。
2.3检测电路设计检测电路由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及比较电路组成。
《2024年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范文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其中,智能小车以其体积小、移动性强和灵活多样的功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硬件控制器之一,STM32以其高性价比和高效性能成为众多科研和应用的首选。
因此,本文以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为研究对象,对其系统设计、实现方法以及性能评估进行详细研究。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智能小车以STM32F4微控制器为核心,配备传感器、电机驱动、电源管理等模块。
其中,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环境信息并实时反馈给STM32F4进行计算和决策。
电机驱动采用高性能的H桥驱动芯片,确保小车的平稳和精准移动。
2.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结合STM32F4的HAL库进行编程。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电机控制程序以及决策控制程序等。
通过STM32F4的强大计算能力,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决策控制。
三、实现方法1.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环境信息,如障碍物距离、前方有无行人等。
然后通过STM32F4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为后续的决策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2. 电机控制与决策控制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环境信息,STM32F4通过电机控制程序实现小车的精确移动。
同时,结合决策控制程序,实现小车的自动避障、寻迹等功能。
通过调整控制算法的参数,可以实现小车在不同环境下的最佳性能。
四、性能评估经过实验测试,本智能小车在避障、寻迹等任务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在避障任务中,小车能够准确检测到障碍物并实时调整行进路线;在寻迹任务中,小车能够沿着设定的轨迹准确移动。
此外,STM32F4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使小车具有更高的智能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电池续航能力方面,我们的智能小车也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能够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它能够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路径进行自动行驶,并且具备避障功能,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及时调整行进方向,实现自主避让障碍物的能力。
这种智能小车在工业生产、仓储物流、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传统的循迹小车中,通常需要依靠外部传感器或者导航系统来确定行进路径,而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基于STM32单片机的设计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可以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做出即时的决策和调整。
通过对STM32单片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智能小车设计中的作用和优势,为后续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系统测试奠定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与实现,探讨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和发展前景。
1.2 研究意义研究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意义在于通过结合STM32等先进技术,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通过对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可以使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具有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行驶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智能机器人的需求。
研究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还可以推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为智能制造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研究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2. 正文2.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是智能循迹避障小车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小车的结构设计、传感器的选择、电机驱动模块、电源系统等方面。
小车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整体重量、车轮的直径和间距、底盘高度等因素。
一个稳定坚固的底盘结构可以保证小车在运动中不容易翻倒,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传感器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在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中,常用的传感器有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摄像头。
《2024年基于STM32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STM32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小车在物流、安防、救援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及性能测试等方面。
二、硬件设计1. 微控制器选择本设计选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特点,适用于智能小车的控制需求。
2.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线避障传感器等,用于实现智能小车的环境感知功能。
其中,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红外线避障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
3. 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采用H桥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智能小车的运动。
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实现智能小车的灵活运动。
4.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本设计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通过DC-DC转换器将电压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电压值。
三、软件设计1. 开发环境与工具本设计采用Keil uVision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使用C 语言编写程序代码。
2. 系统软件架构系统软件架构包括主控程序、传感器驱动程序、电机控制程序等部分。
主控程序负责协调各个模块的工作,传感器驱动程序用于读取传感器数据,电机控制程序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3. 程序设计思路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实现特定的功能。
通过主控程序的协调,实现整个系统的运行。
程序设计包括初始化程序、主循环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等部分。
四、系统调试与性能测试1.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包括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个部分。
硬件调试主要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源是否稳定等;软件调试主要检查程序代码是否正确,各个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2.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包括测距精度测试、避障性能测试、运动性能测试等部分。
测距精度测试用于检测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避障性能测试用于检测智能小车在遇到障碍物时的避障能力;运动性能测试用于检测智能小车的运动性能,包括速度、加速度、转向灵活性等。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巡线小车的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巡线小车的设计概述本文档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巡线小车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实现小车在固定轨道上自动巡线的功能,通过使用STM32单片机和传感器模块,实现对线路的检测和控制,进而实现小车的自主导航。
硬件设计智能巡线小车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STM32单片机:选择适合的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和IO口数量,用于控制小车的各种功能。
2. 电机驱动模块:使用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小车的电机,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
3. 巡线传感器模块:使用巡线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线路的位置,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STM32单片机。
4. 电源模块:使用适配器或者电池等电源模块为小车提供稳定的电源。
软件设计智能巡线小车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口程序设计:编写STM32单片机的接口程序,用于与巡线传感器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和控制信号的发送。
2. 算法设计:设计线路检测算法,通过巡线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小车应该采取的动作,如前进、后退、转向等。
3. 控制程序设计:编写控制程序,根据算法的结果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小车的自主导航功能。
4.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基本的用户界面,用于显示小车的状态信息和操作界面。
实施步骤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巡线小车的实施步骤如下:1. 进行硬件搭建:按照设计要求,将STM32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巡线传感器模块和电源模块等连接起来,并进行必要的电路连接和固定。
2. 开发接口程序:编写STM32单片机的接口程序,实现与巡线传感器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的通信。
3. 设计算法和控制程序:根据巡线传感器模块的输出数据,设计线路检测算法,确定小车的动作,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4. 实现用户界面:开发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显示小车的状态信息和操作界面。
5. 调试和测试:对小车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线路检测和控制功能的正常运行。
《2024年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范文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智能小车作为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STM32系列微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的研究与实现。
二、研究背景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接口资源。
智能小车作为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控制、通信等技术的移动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旨在通过优化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提高小车的运动性能、环境感知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硬件系统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等。
其中,STM32微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协调。
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小车的运动,传感器模块包括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用于感知小车的运动状态和环境信息。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小车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算法、传感器数据处理、通信协议等。
控制算法采用经典的PID控制算法,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小车的精确运动。
传感器数据处理则是对从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滤波、分析、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通信协议则用于实现小车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交互。
四、关键技术研究1. 运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小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路径规划、速度控制、方向控制等。
通过优化PID控制算法,实现小车的精确运动和稳定控制。
同时,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小车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小车环境感知的关键技术,包括距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等。
通过采集环境中的信息,为小车的运动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采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与分析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进行实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M32的智能巡线小车
0.引言
巡线是移动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之一,智能巡线小车属于机器人的范畴,它集成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于一体,在仓库智能管理、高压线路除冰[]1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小车通过红外收发对管采集预先已铺好的路径信息,采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通过后轮电机驱动前进和前轮舵机控制前进方向驱动小车行驶,从而实现小车的巡线功能。
1.工作原理
智能巡线小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巡线检测电路、电源模块、主控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舵机调整电路。
巡线智能车的控制原理是将光电传感器固定在车体前端,实时采集路径信息,由STM32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程序得到小车舵机的调整角度,调整舵机,从而正确地识别线路,使小车按照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行进行[]2。
2.硬件设计
2.1主控芯片的选择
STM32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集成度高、接口丰富的处理器,它采用ARM Cortex 系列处理器v7一M构架,与ARM7DMI相比运行速度最快可达35%。
本小车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利用红外收发对管采集跑道信息,充分利用STM32串口资源和高速的运算、处理能力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线路并按迹行进;配置STM32通用定时器为PWM输出,通过调节PWM 占空比实现调节电机的转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路径位置调整舵机转动的角度[]3,从而实现精确巡线。
2.2电源电路设计
本系统采用2种供电方式。
由于STM32需要3.3 V恒压供电,而现有的蓄电池随着用电时间会有所变化,势必会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因此本设计采用4.2 V蓄电池和低压差稳压芯片HT7333,以达到3.3 V恒压的目的;后轮驱动采用12 V、800 r/rain的减速电机,供电电源采用12节1.2 V充电电池,使电压达到14.4 V,并采用L7812稳压芯片以实现对后轮电机的12V恒压供电。
前轮舵机的驱动电源也由L7812提供。
2.3检测电路设计
检测电路由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及比较电路组成。
智能车要按照跑道线行进就必须能检测到跑道信息,跑道采用颜色较深的黑色绝缘胶带。
考虑到成本选用,检测电路选用了STl68红外对管传感器[]4。
发射电路发出红外光线,经地面(白底、黑线)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且由于在白底和黑线上反射情况不同,输出的电压也将不同[]5,采用带有差动输入的4运算放大器LM324为核心器件[]6判断小车所处的位置。
由于从STM32处理器接收到传感器信号到舵机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设计时考虑将传感器往车体前方伸出一定长度,经反复测试,伸出大约5 em智能车巡线效果最好。
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为了降低系统硬件成本和电路的复杂程度,本次检测电路采用了7对红外对管传
感器,每对之间的间隔为1.5 cm,从左边编码为1,最右边为7,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压到黑线时,由比较器获得小车所处位置,STM32控制舵机进行调整。
考虑到光线的反射受到传感器距离地面高度的影响[]6,进行了多次试验,并得到表1数据。
经过综合考虑距离地面高度和反射强度等因素,最终确定传感器距离地面高度为0.6 cm,经多次测试表明,此高度巡线效果最好。
2.4电机驱动电路
智能车行驶的动力来源于后轮的电机,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智能车的整体效果。
采用直流H桥驱动电路来控制电机的双向运动,该电路不仅可以为车体提供充足的动力,而且电路功耗低,能够保证车体持续稳定工作。
利用2对H桥电路[]7驱动2个电机,通过调整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电机达到正反转的目的,并通过调整输入H桥电路的PWM 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2.5舵机驱动电路
舵机是一种角度伺服驱动器,由舵机的工作原理[]8可以得知,给舵机输入一个周期在20 ms左右,脉冲宽度在0.5 ms至2.5 ms 的周期性脉冲信号,舵盘的位置相应发生0
0180
~
0变化。
也就是说给舵机一定频率的脉宽信号,其输出轴将保持一定的角度,直到提供另一个脉冲宽度才会发生改变。
本设计根据检测电路得到的车体位置,由主控芯片输出合适的PWM来控制舵机的调整角度。
定义从后往前看,左边第一个传感器为1号传感器,依次类推。
当1号传感器有效时,表示车体右偏,舵机需要向左调整。
相应地,5号到7号传感器有效时表示车体左偏,舵机需要向右调整。
此外,程序中还设定同时压中3个传感器时智能车停止。
通过实验测得在如表2结果时巡线效果最理想。
设定舵机PWM初值为0X0228(其中AK 为PWM值的调整量,正数表示往左偏移,负数表示向右偏移)。
3.软件设计
系统的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软件控制程序主要是由ARM初始化、数据判断、电机驱动、舵机驱动组成的。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基于Keil uVision4环境,并使用C语言完成程序编写。
4.实验及测试结果
为了测试智能车的巡线效果,我们制作了一个测试场地。
该测试场地为400 cm×500 cm的矩形区域,表面由白色KT板(由PS颗粒经发泡生成板芯,表面覆膜压合而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广告展示、建筑装饰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覆盖,场地中央黑色防滑胶带(线宽为1.5~2.0 cm,常规为1.7 cm)粘贴上1个椭圆轨道。
通过对1~7号传感器压线时舵机角度的大小调整和软件中控制算法凹3进行优化,智能小车在测试场地的椭圆轨道上能够很好
地巡线,从起跑线位置出发,小车按椭圆轨道巡线一周(周长约为10 m),用时仅6 S左右。
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红外收发对管检测+舵机调整的控制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使移动机器人沿规划的路径行进[]10,而且速度非常快。
5.体会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
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
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
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我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机器人的发展一定会迅速地改
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曹文明,王耀南,印峰,等.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障碍物识别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1,32(9):2049.[2] 郑一维,李长俊,吴讯驰,等.基于STM32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30(6):73.
[3]ST.RM0090 Reference manual.STMicro- Electronics group of companies,2011. [4] 惠鸿忠,李健,成敬敏,等.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巡线小车的研制[J].电工技术,2009,lO:41.
[5] 刘隆吉,李世光,高正中,等.移动机器人寻线控制系统设计[J].煤矿机械,2009,30(7):125.
[6] 王正勇,文国电.基于LM324的信号发生器设计与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11(12):120 123
[7] 朱益斌,胡学龙,朱亚锋,等.自主式寻迹机器人小车的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25(7):41.
[8] 杨双龙,王刚,徐科军,等.基于线性电源的单/双频电磁流量计励磁控制系统[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24(12):148.
[9] 雷贞勇,谢光骥.飞思卡尔智能车舵机和测速的控制设计与实现EJ].电子工程设计,2010:91.
[10]李庆中,顾伟康,叶秀清.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的智能预瞄控制方法研究[J].机器人,2002(3):156—159.
1140302219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