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诊断方法和技巧,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从而合理进行治疗。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系统而全面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和目标,以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核心概念,包括望、闻、问、切、辨证、分析等内容。

2. 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在中医诊断技能上的实践能力,包括病史收集、观察诊断、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辨证等技能。

3.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准确的疾病诊断,并能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教学内容1.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1.1 中医病因学1.2 中医病机学1.3 中医病证学1.4 中医辩证学2. 望诊与触诊2.1 望诊方法及要点2.2 脉诊方法及要点2.3 舌诊方法及要点2.4 面部诊断方法及要点3. 闻诊与问诊3.1 闻诊方法及要点3.2 问诊方法及要点3.3 病史收集与分析4. 切诊与辨证4.1 切诊方法及要点4.2 辨证方法及要点4.3 辨证论治原则5. 中医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5.1 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5.2 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5.3 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5.4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四、教学方法与要求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

2. 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和病例讨论,让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真实的临床诊断操练。

3. 诊断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病案的诊断实践,积累实际经验,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 教学评价采用考试、病案分析、临床操作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中医诊断学教程》《中医诊断学导论》2. 参考资料:《临床中医诊断技巧与操作》《中医诊断学案例精选》六、实施方案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期内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形成闭环式的教学体系。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中医专业英语(一)》教学大纲

《中医专业英语(一)》教学大纲

《中医专业英语(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医专业英语(一)开课(二级)学院:外语教学中心课程性质:选修课学分:4分学时:56学时前期课程:中医英语基础授课对象:中医药类各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普通英语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英语表达、中西医文化差异、中医经典术语及常用短语翻译、中医门诊英语口语训练、中医药学科技讲座英语听力训练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逐步具备运用专业英语从事医疗、科研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This course is a specialized one based on common English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English expression of basic theories of TC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terms and commonly used phrases in TCM, spoken English training for outpatient service, listening practice of TCM sci-tech lectures in English and so on.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TCM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acquire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skills for taking part in the clinic and research work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exchange.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本课程是以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普通英语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医专业英语水平,掌握中医翻译的方法与技巧,逐步具备中医专业英语翻译能力,为进一步从事对外医疗活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科的一门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悉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3、学会运用中医诊断技能进行临床实践;4、提高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等;2、望诊,包括望神、望色、望舌等;3、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等;4、问诊,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等;5、切诊,包括脉诊、触诊等;6、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7、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感冒、咳嗽、腹痛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1、课堂讲解:教师将系统地介绍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进行临床实践。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PPT、视频、网络资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1、教材:将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

2、PPT:教师将制作精美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3、视频:将制作和收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如名医讲座、临床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网络资源:将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如中医学术论坛、中医师承教育平台等,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

六、评估与反馈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中医诊断学 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学时】:74学时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2、【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四诊第二章望诊第三章闻诊第四章问诊第五章切诊辨证第六章八纲辨证第七章病因辨证第八章气血津液辨证第九章脏腑辨证第十章四诊与辨证、辨病的综合运用第十一章病案书写3、【理论教学环节安排】4、【实验教学环节安排】5、【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6、【考核方法和成绩的评定】7、【其它说明】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4学时,临床见习及讨论20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一章绪论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

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第二章望诊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少神与神乱的常见表现及其病机。

三、掌握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四、熟悉望形体、望姿态的基本内容。

五、熟悉望头面、颈、五官、九窍与皮肤的基本内容。

六、熟悉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及食指络脉的特征与主病。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2.掌握各种寒热的临床意义
课时
2




1.熟悉问诊的方法和问诊的内容
2.掌握各种寒热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的理解
2、 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
3 、不同病证潮热的鉴别。




1、以问诊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性成果——理论典籍为主线,简要介绍问诊的发展历程,使同学对问诊的发展有初步了解。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1.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
2.授课中采用讨论的方式广泛发动同学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发表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同学加深中医诊断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
3.以中医诊断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理论典籍为主线,简要介绍中医诊断学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学术特色,使同学对中医诊断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初步了解。




结合病例讲述为主




1、晕、胸闷、心悸、脘痞、眩晕的含义与临床意义。
2、耳鸣、耳聋的含义与成因。
3、失眠、嗜睡的含义与意义。




1、何谓头晕?其成因是什么?
2、何谓心悸、怔忡、惊悸?其成因有哪些?
3、何谓胁胀、脘痞、腹胀?各自的成因有哪些?
4、何谓目痒、目痛、目昏、雀目、歧视?各自的成因是什么?
6.腹胀:患者自觉腹部胀满痞塞不舒,甚至如物支撑。腹胀多为脾为病变。
7.身重:身体有沉重酸困的感觉。成因有风邪束肺,脾气虚弱或温热之邪耗伤气阴。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

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

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

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

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编码:CLIM3003学时:120 (课外学吋10)学分:5.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文形,潘祥林主编,《诊斷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Mark H. Swartz,《物理诊斷学》(英殳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完了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门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它应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阐明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 并提出可能的诊断。

诊断学可以说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课程目的:①学习掌握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恰当地使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査,以揭示疾病的临床征象。

②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在学完了诊断方法,还要做岀正确的诊断,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伪存真,做出合理的诊断,尤其是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兴起,更加需要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向。

课程任务包括:①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而详细地采集病史;②能够熟练地、有序地进行体格检查(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仔细了解患者的体征: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及其临床意义•能正确分析其检査结果; ④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正确地分析正常及异常心电图:⑤结合病史.査体资料,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淸晰的完整病历;⑥利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岀初步诊断。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诊断学”课程,应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病史的询问技巧及其内容:2.熟悉临床上常见症状及其特点:3.熟练掌握查体基本功以及规范的临床体格检查;4.熟悉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并且能够分析相应的化验结果:5.能够分析正常心电图及常见的异常心电6•结合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能够熟练地做出完整诊断,并写出大病历:7.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教学大纲(2024)

中医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本文将探讨中医学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

作为中医学教育的重要文件,教学大纲起到指导和规范中医学教学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第二部分的内容,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药学以及中医文化与伦理。

正文内容:一、中医基本理论:1.《黄帝内经》的地位与作用2.中医的整体观与辩证论治原理3.中医经络学的基本理论4.中医气血津液理论的内涵与应用5.中医五脏六腑及精气神的理论与研究进展二、中医诊断学:1.中医望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中医闻诊的常用技法与应用3.中医问诊的艺术与技巧4.中医切诊的用途及注意事项5.中医四诊合参的原则与方法三、中医治疗学:1.中医内治法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中医外治法的常用手法与效果3.中医饮食调理的原理与应用4.中医经络刺激疗法的原理与技巧5.中医药物治疗的原则与临床应用四、中医药学:1.中药药性分类与性味归经2.中药炮制与质量控制3.中药配伍禁忌的原则与注意事项4.中药疗法的原理与药物相互作用5.中医药材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五、中医文化与伦理:1.中医学的历史与发展2.中医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应用3.中医文化对中医学教育的影响与作用4.中医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中医人文关怀与患者安全结论:通过对中医学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中医学教育在基本理论、诊断学、治疗学、药学以及文化与伦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也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从业人员提供了指导。

中医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完善将进一步推动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并保障中医学的传播与传承。

希望随着中医学教学大纲的逐步完善,中医学的发展进步能够得到更好的促进和保障。

引言概述:中医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中医学教育,并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该大纲将中医学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预防与保健学等方面的内容。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供本科五年制中医各专业及中西医结合、骨伤、针推专业七年制使用)前言《中医诊断学》是按照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定病种、辨不证候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通向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要紧内容为诊法与辨证。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把握望、闻、咨询、切四诊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及方法;把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差不多理论与知识;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的诊断、命名与分类的差不多知识;初步训练四诊、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差不多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有用性,又必须突出重点,做到精讲、略讲、自学相结合。

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录象、诊断仪器、CAI课件、运算机软件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提升和巩固教学成效。

临床示教与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差不多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论【目的要求】一、把握“中医诊断学”、“四诊”、“辨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差不多概念。

把握中医诊断的差不多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差不多原理、要紧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学的进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地位。

二、中医诊断学的要紧内容:四诊、辨病、辨证和病案。

三、中医认识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达变。

四、中医诊断疾病的差不多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本和辨病与辨证结合。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诊断学》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基础核心课程,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正确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的能力。

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共72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中医诊断学》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中医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基层医疗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中医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医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

成人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前言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辨识病证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因此学好《中医诊断学》对于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如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疾病诊断及病案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历书写的基本能力,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理论教学的面授课时与自学课时按1:2比例分配。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教具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

同时要开展临床教学,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辨证思维、病案读写的技能及诊法、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

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

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自学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面授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三、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配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或电视教学。

第一篇诊法第一章问诊目的要求掌握:问诊的方法,问主诉及现在症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

熟悉:问诊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了解:问诊的含义和意义。

课程内容【自学内容】一、问诊概述:问诊的含义;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面授内容】一、问诊的内容:主诉、现病史。

【中医精髓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精髓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辨阴阳虚损证候、辨气血证候、辨津液证候)、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了解病性辨证(辨六淫证候、辨情志证候)及其他辨证方法概要(六经辨证概要、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三焦辨证概要、经络辨证概要);了解诊断综合运用(诊断思路与方法、病历书写与要求)内容;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奠定相关的基础。
3.了解
(1)望诊的注意事项。
(2)望五官、望躯体、排出物(涕、唾、涎、二便)、望二阴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3)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望神的要点。
2.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3.五色主病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4.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难点: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 论
【目的要求】
1.掌握
(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3)中医诊断基本原则。
2.熟悉
(1)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了解
(1)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动态。
1.假神与疾病好转的辨识。
2.善色、恶色的辨别。
3.五色主病机理。
4.正确理解泽与色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中的价值。
5.目部的五轮学说。
6.理解小儿指纹红色主寒证与面红主热证的不同。
7.精亏神衰之失神与邪盛神乱之失神与神乱的鉴别。
【教学内容】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English)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4018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分:1总学时:16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临床研究方法课程简介: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针对学生听说能力不足情况,专业英语主要应用视频与音频材料,训练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文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查找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选用教材(五号、黑体、顶格):医学英语视听说教程II[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医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必读书目(五号、黑体、顶格):医学专业英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选读书目(五号、黑体、顶格):医学英语渐进式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二、课程总目标(黑体,五号,顶格)1)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慢速医学英语节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使用英文就某一医学专题进行讨论交谈。

3)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医学题材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流畅。

4)书面表达能力:能根据医学专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 120个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黑体,五号,顶格)本课程通过肾脏健康、肝脏健康、医学教育、医学职业和医学与网络五大专题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医学英语单词的出现及构词法,医学英语的句子结构,专业文献的搜寻查阅,人体重要器官的英文名称;并对特定专题内容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见解。

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黑体,五号,顶格)课程总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验(上机)学时:2、教学要求第一单元:肾脏健康(Kidney health)(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收听相关音频材料和观看相关视频材料,学习肾脏相生理学和疾病的英文描述方法及专业词汇。

教学内容:1) Llive kidney donation2)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 Kidney cancer4) The location, shape and structure of kidneys.5) Movie clip: Grey’s anatomy教学要求:1)掌握:肾脏的功能结构2)熟悉:肾脏相关疾病(chronic renal disease, renal failure and renal cancer)3)了解:肾脏移植(kidney transplant)重点和难点:1) 重点:用英文描述肾的功能及结构。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 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总学时:82学时学时分配:大课讲授82学时,课间见习和临床见习24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专业、临床病理专业、临床药理专业;四年制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考试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七版)而制定的。

《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更是毕业后医学生取得临床医师资格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教授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和判断疾病、揭示其本质,以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检体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医疗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诊断思维和诊查技术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诊断思维程序,不断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应用。

同时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是重点讲授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思维和病历书写等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最终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规范化检查手法,掌握典型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了解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 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了解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纲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纲(供中医国际交流班专业使⽤)⼀、前⾔《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是我校外语系开设之中医专业――国际交流⽅向⼤学⽣必修的主⼲专业英语课程之⼀。

该课程学时54,学分2。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地加以运⽤,是国际交流⽅向学⽣必须具备的技能。

为适应我国⾼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医学英语教学改⾰,提⾼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满⾜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专业技术⼈员的外语⽔平⽇益增⾼的要求,使学⽣尽快掌握在其专业领域内以英语为⼯具进⾏信息交流的能⼒,特制定本⼤纲。

本⼤纲的各项规定可作为我校医学英语教学安排,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

本⼤纲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

通过本科⼀、⼆年级基础阶段公共英语的学习,他们应已在听、说、读、写、译⽅⾯受过⼀定的训练,领会式掌握5000个单词和1000个词组,其中包括2000个积极词汇,具备了相应的英语综合应⽤能⼒。

⼆、教学内容与要求专业英语是⼤学英语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的有效途径。

医学英语的教学⽬标是培养学⽣在医学领域的英语综合运⽤能⼒,使他们在今后的⼯作学习中能以英语为⼯具进⾏⼝头和书⾯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主学习能⼒,提⾼综合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医学英语属专业英语教学,其总的要求如下:(⼀)、词汇:掌握医学词汇特有的词汇结构和体系,要求掌握300~500词素,词素分析式识别医学英语词汇5000~6000单词。

(⼆)、阅读的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医学专业英语原版教科书,国外英语医学期刊,英语医学会议⽂献及其他参考资料;正确理解中⼼⼤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数据,抓住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对重要的书刊,⽂献等材料能正确理解,抓住要点,并能对内容进⾏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三)、听的能⼒:能听懂与医学有关的、内容⽐较熟悉、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医学新闻报道,医学讲课,学术报告,医学会话和临床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国交等专业使用)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科技活动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以其在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逐渐受到国际
Flash 动画、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等教具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表达。

2.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的表达。

3.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中几种着作名称的翻译。

二、教学内容
上篇诊法
第一章问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问诊中常见的术语。

2.熟悉问诊的表达方法。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的和病色、常见异常形体、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术语的翻译。

2.熟悉对望诊内容的科学表达方式。

3.了解望诊翻译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内容
1.望诊的概念:望神色形态和望局部诊病辨证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2.望神:得神、失常、假神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水疱、痈疽疔疖等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小便等色、质量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11.望小儿指纹:望指纹的方法,正常指纹,指纹变化的一般表
达方法。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配以临床收集的大量望诊图片(PPT)以及多媒体教案临床病例表达(实物图片)示范,边看边讲。

第三章舌诊
3.望舌苔。

苔质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苔色的白、黄、灰、黑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配以临床收集的大量中英文对照舌诊图片(PPT)、实物模型,边看边讲。

第四章闻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咳嗽、哮、喘、呃逆、嗳气、喷嚏、谵语等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2.熟悉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
语和表达方式。

2.熟悉进行脉诊常用的表达方式。

3.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常用术语。

二、教学内容
1.脉诊原理、意义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2.诊脉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

诊脉的时间、体位、指法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3.正常脉象:正常脉象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4.二十病脉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1.按诊的叩、按、摩等法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3.按诊临床操作常用对话表达。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利用中英文对照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并结合相关内容,安排同学之间相互进行按诊对话运用实践。

中篇辨证
第七章八纲辨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中英文对照课件示范,并结合相关内容,并抽查课堂学习效果。

第八章气血津液辩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气血津液辩证中各证名词术语的翻译和表达方法。

2.熟悉气血津液辨证证的常见证名。

二、教学内容
1.气血津液辨证的翻译。

2.气血辩证:气虚类证,血虚类证,气滞类证,血瘀证,血热证,
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和意义的相关表达方式。

2.心病常见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脏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的英语翻译。

3.肺病常见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的英语翻译。

4.脾病常见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的英语翻译。

5.胃肠病常见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肠燥津亏证、
安排同学进行讨论分析。

第十章其他辩证方法概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证翻译的一般规律。

2.了解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经络辩证的基本英语翻译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
1.六经辩证中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阳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英语翻译。

1.中医病案的中文书写通则。

2.英文中医病案书写通则、内容与书写要求。

3.英文中医病案病案书写示例。

4.英文西医病案病案书写示例。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中英文对照讲授,进行病案书写练习。

四、教学时数分配
将现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分配到课程的各章节。

(见教学学时分配表)
五、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占20%)和期末考核(占80%)组成。

1.平时考核可采用课堂提问、小作业等方式进行;
2.期末考核由试卷考核及口试两部分组成。

试卷以国家题库(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