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美丽的黄昏|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黄昏》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人音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七课歌曲《美丽的黄昏》

音乐课题组阶段性工作计划

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其对人材需求的迅速增长,使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大改革。国家教委提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艺术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的音乐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音乐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它的教学除传授音乐知识外,更多的是学生的音乐实践,因此,它较其它学科有更强的实践性。这种实践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要把没有实体形象的音乐语言,进行形象化的

再现,让音乐的主题、旋律、节奏、情感都视觉化,让学生通过形象去理解音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而这些是传统音乐教学难以解决的课题,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教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堂教学就形成了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基本局面。所以,

教师往往偏重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去展示音乐,示范音乐,只停留在使用媒体方法和发挥媒体功能的研究上。这样,学生无自主可言,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离开了教师其自信心就变得脆弱。这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不相适合的。随着交互媒体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受到冲击,教师将不再是现成知识的灌输者,而将发挥教学教导者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咨询者。体现了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特点。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地喜欢音乐,感受音乐,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就必须让现代教育媒体教会学生自己学习。

近年来我校的教改研究课题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是: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借助媒体独立探索→引发问题协作学习→意义建构效果评价。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片面地看成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单是帮助教师

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更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中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不仅节时省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年级《音的高低》一课中,没有让学生直接听辩音乐的高低,也没有灌输生硬的概念,而是运用媒体创设一个森林的背景,根据画面景物的变化把自然界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融入到音乐中让学生自己通过听觉、视觉,感受、听辩声音的高低。学生很快就被生动的画面,对比强烈的声音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听着小鸟的歌唱,看着阳光灿烂的大草坪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舞;听着狮子的吼叫,看着狂风暴雨会吓得躲到桌子下。在这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他们自主的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发问题、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一些自

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人音版歌曲《摇篮曲》一课时,在歌曲中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作曲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上附点呢?为什么唱《少先队队歌》不能让小宝宝睡着呢?为什么唱《摇篮曲》小宝宝能睡着呢?”这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得出:摇篮曲表达的是妈妈无限的爱、温馨的爱、温暖的爱等。同时,学生还回答出:“作曲者舒件特在这里用上附点四分音符更加突出了摇篮‘摇’的特点。”又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说《少先队队歌》太吵了,会吓着摇篮里的宝宝;有的说《少先队队歌》雄壮有力,宝宝安静不下来肯定是睡不着的;有的说《摇篮曲》旋律优美、温馨;还有的说《摇篮曲》节奏平稳、力度轻柔,所以宝宝一下子就睡着了。在结合多媒体,反复聆听对比。这样,即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现代教育媒体,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挥个性和才能的机会,又培养了同伴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使学生们兴趣盎然,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等着教师讲解的依赖性,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

三、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促进教学弥漫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其实,留心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无非有两类,一类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贴近学生生活的;另一类属于因为熟悉而喜欢。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弥漫式教学”,让音乐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沉浸在音乐中,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感知音乐、体验熟悉音乐,进而能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南照岳老师就运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前和下午的课前五分钟,除了播放教材歌曲外,还播放学习喜爱的歌曲或中外名曲,让学生欣赏,让音乐教室随时充满歌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课中建构自主学习的新模式,能够改变旧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音乐教改的深化和发展,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鉴赏能力,是现代教育媒体研究向素质教育方向转移,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先进的教学手段。

音乐课题组阶段性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会仅仅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工作,教师像工人,学生像产品千篇一律地生产出毫无创新的产品。所以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如在设计“民歌”课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