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2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强调“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旳交流活动中”,这种文学观念被称为()A.再现说B.体验说C.实用说D.体现说2.德国19世纪出名作家歌德曾把艺术家与自然旳关系描述为()A.艺术家必然是自然旳主宰B.艺术家只能是自然旳奴隶C.艺术家既不是自然旳主宰,也不是自然旳奴隶D.艺术家既是自然旳主宰,又是自然旳奴隶3.文学语言节奏旳三种类型是()A.低音型、中音型、高音型B.声调、语调、情调C.长短型、高下型、轻重型D.单音型、双音型、和声型4.伊格尔顿据说旳“语言学革命”重要发生在()A.文艺复兴时期B.17世纪C.启蒙运动时期D.20世纪5.下列选项中,对“意境”论描述不对旳旳是()A.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旳最高审美范畴B.意境是华夏审美抱负旳集中体现C.意境是抒情性文学形象旳高档形态D.意境是一切文学类型旳最高追求6.“意象”旳古义指()A.内心意象B.表意之象C.艺术形象D.心理意象7.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旳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论述语言旳排列顺序互相对照,由此形成旳关系是()A.顺序B.视角C.时距D.频率8.寓言《守株待兔》中旳“守株者”属于()A.表情性人物B.表意性人物C.“性格”人物D.“圆形”人物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诗歌、故事、散文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D.再现作品、体现作品、戏剧作品10.在中国文学老式中,诗歌()A.以叙事为主流B.以抒情为主流C.以议论为主流D.以挖苦为主流11.现代风格学觉得,作为未经使用旳素材整体,语言是一种()A.编码B.解码C.中性代码D.核心代码12.以曹操父子为代表旳建安文学,鲜明地体现了()A.时代风格B.地区风格C.民族风格D.流派风格13.“语言是体现意义旳工具”,意思是指()A.意义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意义C.语言与意义同等重要D.语言超越意义之上14.根据马克思主义旳基本原理,文学创作旳客体是()A.人旳主观情感意念B.自然界中旳事物C.以人旳活动为中心旳社会生活D.个体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15.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发明力极强旳思维状态,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6.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旳是()A.陶渊明B.苏轼C.李贽D.郑板桥17.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运用、阅读或欣赏旳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8.将历史旳观点和美学旳观点相结合旳批评是()A.接受美学批评B.构造主义批评C.解构主义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19.文学接受者应当()A.具有专业知识B.接受职业化培训C.具有理论背景D.进行发明性阅读20.西方最古老旳艺术来源论是()A.游戏说B.巫术说C.劳动说D.摹仿说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00529文学概论(一)第一章文学概念重点及试题

00529文学概论(一)第一章文学概念重点及试题

第一章文学概念一: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他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A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B.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句话是谁说的(A )A.马克思B.恩格斯C.贺拉斯D.波德莱尔解析:“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句话是马克思探讨人为什么能体验、为什么能创作、为什么能鉴赏时所回答的。

二:六种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

“艺术模仿自然”的提出者( A )A.赫拉克里特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荆浩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在文学理论史上,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关系的学说是( B )A,独立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B.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什么?(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

(3)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下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B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B.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的。

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即“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贺拉斯“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00529)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00529)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529)2022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529)1.[单选题] 清晰地揭示出艺术活动诸要素及其联系的是()。

A.普洛普B.热奈特C.格雷马斯D.艾布拉姆斯2.[单选题] 指出“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3.[单选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文学艺术的唯--源泉是()。

A.思想情感B.艺术想象C.社会生活D.文学传统4.[单选题]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其中的“沧浪”所属的音律类型是()。

A.双声B.叠韵C.叠音D.叠字5.[单选题] 与非文学形象不同,文学形象具有()。

A.科学属性B.审美属性C.自然属性D.客观属性6.[单选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寺壁》)这首诗意在()。

A.揭示哲理B.营构意境C.创造典型D.展示文采7.[单选题] 就研究对象而言,20世纪法国兴起的叙事学理论()。

A.以研究形式为主B.以研究内容为主C.以研究体裁为主D.以研究风格为主8.[单选题] 在叙事学中,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称为()。

A.概略B.省略C.减缓D.停顿9.[单选题] 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审美趣味B.艺术理想C.思想情操D.真情实感.10.[单选题] 克莱夫•贝尔认为,审美情感来源于艺术品的()。

A.“有滋味的形式”B.“有意味的形式”C.“有况味的形式”D.“有风味的形式”11.[单选题] 新古典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是()。

A.唯理主义B.唯情主义C.唯我主义.D.唯美主义12.[单选题] 根据“诗言志”的观点评价《离骚》,并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的是()。

A.司马迁B.扬雄C.曹丕D.刘勰13.[单选题] 韩愈偏刚,欧阳修偏柔:韩文滔滔雄辩,欧文娓娓而谈:韩文沉着痛快,欧文委婉含蓄。

2022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29

2022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29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旳西方文论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2.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旳中心问题是()A.自然世界旳奥秘B.人旳感受、情感、愿望和抱负C.客观世界旳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旳人3.文学文本旳文法层面旳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语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4.当今文艺学对“文体”旳一般理解是()A.以文为本B.修改前旳草稿C.成为课本旳文字D.语言旳实际运用形态5.汪曾祺说:“一篇故事,要有一种贯串全篇旳节奏。

”这是指故事注重()A.构造B.声音美C.格律D.押韵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性”概念旳是()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旳源头可上溯到()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旳批评家是()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旳条件是()A.故事时间旳长短B.论述语言旳长短C.论述节奏旳快慢D.论述时距旳变换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旳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11.西方老式上旳“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A.诗歌、故事和剧本B.诗歌、故事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2.构成抒情作品旳必不可少旳一种条件是()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3.托尔斯泰觉得,抒发情感就是()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体现情感D.传达情感14.作品中旳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旳运动状况称为()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5.曹丕“文以气为主”旳观点,关注旳是风格要素中旳()A.独特旳言语形式B.作家旳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16.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旳目旳叫做()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7.如下不.属于创作过程旳基本环节是()A.生活材料旳储藏与选择B.创作动机旳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旳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19.最早浮现旳文学体裁是()A.诗歌B.故事C.散文D.剧本20.西方第一种有系统旳理论大纲和自觉旳文学观念旳文学思潮是()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刘禹锡2.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3.“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A.规范化的书面语B.文学文本的语言C.作家的内心语言D.教学用的标准语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5.我国较早提出艺术“至境”概念的人是( )A.王昌龄B.皎然C.严羽D.叶燮6.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是( )A.苏轼《题西林寺壁》B.孟浩然《春晓》C.杜甫《石壕吏》D.李白《望庐山瀑布》7.亚理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A.更具有真实性B.更富于哲学意味C.更合乎美学原理D.更强调细节描写18.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 )A.王国维B.鲁迅C.茅盾D.梁启超9.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 )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0.“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写实类、浪漫类、象征类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12.在西方,“风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 )A.哲学B.修辞学C.历史学D.美学13.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这一说法的作家是( )A.德莱顿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斯威夫特14.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5.“艺术即直觉”这一见解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黑格尔D.克罗齐16.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17.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是( )A.结构主义批评B.英美新批评2C.接受美学批评D.神话原型批评18.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的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高尔基19.《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D.布瓦洛20.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A.崇尚情感B.崇尚想象C.崇尚技巧D.崇尚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A.庄子B.刘勰C.王充D.王弼2.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3.英加登所说的“形而上特质”是指( )A.文学文本的必要构造B.文学文本的抽象概念C.文学文本的基督教内涵D.某些文学文本中的崇高、悲剧性等特质4.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5.下列诗歌全部属于意境诗的一组是( )A.《登高》、《秋兴》、《死水》B.《再别康桥》、《死水》、《炉中煤》C.《锦瑟》、《荒原》、《雨巷》D.《山居秋暝》、《天静沙·秋思》、《乌衣巷》6.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 )A.《诗艺》B.《诗学》C.《诗品》D.《诗式》7.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8.缺少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就会破坏故事的( )A.形象性B.生动性C.思想性D.连续性9.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欣赏所引发的审美情感来源于作品的( )A.有意味的内容B.有意味的形式C.有意味的情感 D.有意味的故事10.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A.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直抒胸臆D.交互感应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把文学风格分为八体的人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严羽12.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语体称为( )A.抒情语体B.叙述语体C.对话语体D.自由语体l3.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风格”最初属于( )A.伦理学概念B.修辞学概念C.逻辑学概念D.政治学概念14.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差异的人是( )A.苏东坡B.郑板桥C.王国维D.刘熙载15.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B.记忆C.感知D.反射l6.柏拉图把诗人的艺术灵感的勃发状态称作( )A.升华B.欣悦C.净化D.迷狂17.在西方,有一种理论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卷子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肯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提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D )1-58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X2.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论著《文赋》的作者是( C )导论-12A.曹丕B.刘勰C.陆机D.钟嵘3.认为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理论家是( B )1-68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普列汉诺夫4.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理论的专著《诗学》的作者是( A )4-192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谟克里特D.贺拉斯5.明确直接提出“意境〞概念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A )3-159A.王昌龄B.皎然C.司空图D.刘禹锡6.“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文论家是( C )3-161 A.王昌龄B.司空图C.王国维D.王夫之7.“每一个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

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实。

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

〞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B )5-251A.布洛克B.克罗齐C.科林伍德D.卡西尔8.我国最早对文学风格进行分类,正式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以气分清、浊二体的人是( B )6-333A.曹操B.曹丕C.曹植D.陈琳9.在西方,最早把文学的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凡的〞和“低下的〞三种的人是( D )6-332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西尼10.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小说是( A )8-433A.《红楼梦》B.《金瓶梅》C.《三国演义》D.《水浒传》11.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文论家是( D )4-193A.康有为B.刘熙载C.王国维D.梁启超12.“召唤结构〞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8-427A.伊瑟尔B.姚斯C.福柯D.德里达1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 A )8-401A.文学产品B.文学结构C.文学言语D.文学情节14.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式样是( A )4-196A.小说B.戏剧文学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15.审美的“心理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 )8-415A.布洛B.尼采C.叔本华D.黑格尔16.“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筑。

2023年10月 文学概论(一)00529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 文学概论(一)00529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文学概论(一)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强调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A.历史关系B.诗意关系C.哲学关系D.社会关系2.汉代《毛诗序》认为,诗可以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它体现的文学观念属于A.再现说B.表现说C.实用说D.独立说3.提出著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康德C.英加登D.歌德4.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A.尚未发生的事B.即将发生的事C.可能发生的事D.不会发生的事5.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的美学家是A.狄德罗B.瓦莱里C.苏珊•朗格D.克莱尔•贝尔6.标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文论家是A.钟嵘B.皎然C.司空图D.刘熙载7.《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A.普洛普B.热奈特C.格雷马斯D.托多罗夫8.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在于“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

他强调的是A.题材的丰富性B.主题的深刻性C.结构的多样性D.语言的艺术性9.“过了几日”“转眼又是一年”之类的叙述方式属于A.省略B.概略C.减缓D.停顿10.西方抒情理论中的主流观点是A.再现论B.表现论C.体验论D.模仿论11.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西方理论家是A.黑格尔B.卡西尔C.布洛克D.克罗齐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表达了作者的A.乡愁(怀乡之苦)B.幽怨(怨恨之意)C.嗟叹(知己之稀)D.悲伤(年华已逝)13.从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抒情的A.语义策略B.语用策略C.语法策略D.修辞策略14.柏拉图用“神灵凭附”来解释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创作冲动D.创作动机15.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思维方式B.人生理想C.道德规范D.艺术情感16.“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文学概论一00529规范标准答案及其试题

文学概论一00529规范标准答案及其试题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3.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4.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5.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10.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11.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2.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 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5.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6.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7.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18.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9.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2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新版

2022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新版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29文学概论(一)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只有‘人’才独具有美旳抱负。

”说这话旳人是()A.黑格尔B.康德C.别林斯基D.达·芬奇2.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说()A.虚境旳产生依托实境旳完美体现B.虚境是艺术体现旳重心C.实境是意境发明旳意向和目旳D.意境旳发明不应考虑虚境3.司空图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在乎境发明中一般体现为()A.情景相生B.情中见景C.景中藏情D.情景并茂4.林语堂觉得“汉语旳单音节性”造就了()A.中国文学旳主题B.中国文学旳风格C.中国文学旳美D.中国文学旳文体5.狭义文化概念旳涵义是()A.民族生活旳种种方面B.个人旳素养及其限度C.人类旳符号活动及其产品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旳一切6.在多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提到本体地位旳,是()A.体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7.马克思觉得文学旳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目前经济繁华时期,而是出目前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白了()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旳不平衡关系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本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旳发展规律8.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两句诗强调了()A.文学发展中旳革新性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发明出优秀旳作品C.文学发展中旳历史继承性D.文学形式旳稳定性9.较早对“摹仿”说进行系统论述旳人是()A.苏格拉底B.贺拉斯C.达·芬奇D.亚里士多德10.鲁迅说:“有害旳文学旳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

这句话阐明了()A.作家对接受者旳影响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旳影响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旳影响D.作者对批评家旳影响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旳现象是()A.作家发明艺术形象旳成果B.接受者再造形象旳成果C.作品体现作家思想旳成果D.作品反映生活旳成果12.一种好旳文学批评家可以()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旳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C.以发达旳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旳局限性D.越过一般旳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A.《周易·系辞》B.《庄子》C.《论语》D.《论文偶记》14.巴赫金觉得论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A.论述者与人物旳结合B.情感与理智旳统一C.意识与无意识旳结合D.说话人与听话人旳对话交流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旳范畴是()A.意象B.隐喻C.典故D.意蕴16.浪漫主义旳抒情原则是()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旳优先性B.“发乎情,止乎礼义”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D.体现心灵旳感应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种音或类似旳音予以有规则旳反复排列,称为()A.韵B.律C.音律D.风格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论述行为旳“论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论述B.第二人称论述C.第三人称论述D.视角变换论述19.文本中旳论述语言和故事内容旳反复关系称为()A.时距B.顺序C.频率D.视角20.“文学中旳语言”是指()A.书面语言B.文学文本旳语言C.作家内心语言D.抱负化语言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00529 文学概论(一) 习题2

00529 文学概论(一) 习题2

1 [单选]在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赫拉克利特2 [单选]“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A菲尔丁B恩格斯C列宁D卢纳察尔斯基3 [单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提出这个著名的语言定义的语言学家是( )A索绪尔B萨丕尔C伊格尔顿D黑格尔4 [单选]语言的语音层面A在诗、散文、小说中都有重要作用B在诗、散文中有重要作用,在小说中没有C在诗中有重要作用,在散文、小说中没有D在诗、小说中有重要作用,在散文中没有5 [单选]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这一论断说明了文学形象的()A具体可感性B艺术概括性C审美理想性D艺术感染性6 [单选]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A本质特征B形象特征C结构特征D美感特征7 [单选]在欧洲明确提出以类型化人物为中心的古典叙事理论的是()A贺拉斯B布瓦洛C狄德罗D黑格尔8 [单选] 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进行区分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A霍克斯B热奈特C格雷马斯D福斯特9 [单选]“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一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对文学作品的分类作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雨果10 [单选] 移情论在西方的流行始于()A 17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D 20世纪11 [单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本诗表达的是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B“百年孤独”的悲叹C“物我两忘的和谐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12 [单选]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文学家是( )A布瓦洛B布封C狄更斯D黑格尔13 [单选]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 )A作家的徽记或指纹B文学作品共性的表现C文学作者共有的标记D思想的外衣14 [单选]“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全国2011 年10 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 d )9-473a .刘勰b .杜甫c .韩愈d .曹丕2.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b)1-29 a .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 .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 c .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a .气韵b .韵律c .声调d .声音节奏4 .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与“陌生化”相对立的是(a )2-131 a .自动化c .习惯化b .麻木化d .习俗化d .读者未读懂的东西3 .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 d )2-109 5.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 c )2-101 a .文学中的语言 b .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 .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a .意境b .格调c .品位d .气度7.李白《月下独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b )3-162a .情景并茂式c .景中含情式a .场景b .减缓c .概略d .省略9.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c )2-95a .孔子b .荀子c .王弼d .庄子1o .传统叙事作品主要采取的叙述视角是(c)4-207a .第一人称叙述b .第二人称叙述c .第三人称叙述d .视角变换叙述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c )4-242a .丰厚的积累c .真实的情感b .合理的想象d .卓越的技巧b .情中见景式d .直接抒情式d .诗化的语言6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这里的“境界”大体是指( a )3-161 8 .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 c )4-20212 .真正对抒情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种类是(a )5-261a .音乐b .舞蹈c .绘画d .雕塑13 .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d )6-310a .小说创作b .戏剧文学创作c .电影文学创作d .诗歌创作14. 《诗经》和《楚辞》风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d )6-344a .宗教风格上c .流派风格上a .孟子b .荀子c .韩愈d .杜甫16 .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c)1-25a .文学创作的雅正风格b .文学创作的美刺手法c .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d .文学创作的审美原则17 .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d )7-372a .艺术感觉b .艺术灵感c .艺术情感d .艺术想象18.在现代社会里,商品属性是文学的(d )8-402a .唯一属性b .基本属性c .根本属性d .部分属性19 .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和再创造的特殊审美活动是指( b )8-411a .文学创作b .文学接受c .文学传播d .文学生产20 .下列属于以艺术风格命名的文学流派是( d )9-501a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c .元白诗派、韩孟诗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刘禹锡2.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3.“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A.规范化的书面语B.文学文本的语言C.作家的内心语言D.教学用的标准语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5.我国较早提出艺术“至境”概念的人是( )A.王昌龄B.皎然C.严羽D.叶燮6.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是( )A.苏轼《题西林寺壁》B.孟浩然《春晓》C.杜甫《石壕吏》D.李白《望庐山瀑布》7.亚理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A.更具有真实性B.更富于哲学意味C.更合乎美学原理D.更强调细节描写18.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 )A.王国维B.鲁迅C.茅盾D.梁启超9.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 )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0.“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写实类、浪漫类、象征类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12.在西方,“风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 )A.哲学B.修辞学C.历史学D.美学13.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这一说法的作家是( )A.德莱顿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斯威夫特14.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5.“艺术即直觉”这一见解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黑格尔D.克罗齐16.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17.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是( )A.结构主义批评B.英美新批评2C.接受美学批评D.神话原型批评18.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的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高尔基19.《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D.布瓦洛20.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A.崇尚情感B.崇尚想象C.崇尚技巧D.崇尚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全国文学概论(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文学概论(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艺术生产的流程表述为()A.物→心→乐B.心→物→乐C.物→乐→心D.乐→心→物2.审美的实现需要四个层面协同合作,第一个层面是()A.客观对象层B.主体心理层C.历史文化层D.心理时空层3.严格说来,文学作品是指()A.文学文本B.文学语言组织C.文学形象系统D.经读者解读的文学文本4.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A.情感体验B.声音节奏C.语词形式D.逻辑结构5.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四种意义,它们是()A.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B.语音、修辞、语法、逻辑C.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言内之意、言外之意D.审美意义、认识意义、教育意义、伦理意义6.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A.“小说界革命”B.“不讲对仗”C.“平民文学”D.“我手写我口”7.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A.人物B.情节C.性格D.形象8.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A.概略B.场景C.减缓D.省略9.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A.圆型人物B.典型人物C.表意人物D.性格人物10.托尔期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A.表现情感B.宣泄情感C.传达情感D.投射情感11.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指()1A.女权主义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精神分析批评D.接受美学批评12.“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两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A.意象B.隐喻C.典故D.悖论13.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A.“感物”说B.“养气”说C.“诗言志”D.“诗缘情”14.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A.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B.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C.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D.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15.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A.文学积累B.文学创作C.文学鉴赏D.文学批评16.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7.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8.艺术真实性包括()A.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细节真实B.现实真实、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C.历史真实、情感真实与细节真实D.生活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19.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哲学基础是()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唯物主义D.实证主义20.自学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A.现实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卷
(课程代码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
B.有极强的节奏感
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
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
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
A.“风骨”说
B.“自然”说
C.“童心”说
D.“境界”说
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
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
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
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
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
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周敦颐
D.顾炎武
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
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
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
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
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
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
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
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
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
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A.理性
B.情感
C.直觉
D.象征
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
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C.以雅文学为主导
D.以俗文学为主导
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A.意象
B.意境
C.肌理
D.格调
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
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
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C.故事、人物和结构
D.事件、情节和情景
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
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
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
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
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
A.艺术直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情感
D.艺术想象
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这个观点,一般称为()
A.“感物”说
B.“养气”说
C.“胸有成竹”说
D.“镜子”说
16.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7.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探求作品抽象结构的批评方法是指()
A.女权主义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精神分析批评
D.马克思主义批评
18.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A.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
B.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
C.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D.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
19.文学接受者在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价值的整体期待,被称为()
A.文学期待
B.生活期待
C.生理期待
D.价值期待
20.席勒将诗区分为()
A.素朴的诗与理想的诗
B.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C.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
D.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西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属于()
A.机械“模仿”说占主导的时期
B.“类型”说占主导的时期
C.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D.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的时期
E.“表现”说占主导的时期
22.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A.精英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纯文学
E.美文学
23.在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思潮做了恰当描述的有()
A.文学思潮是从西方文学理论引进的范畴
B.中国文学史有与西方文学史相对应的文学思潮
C.“五四”以后,以西方为范式的文学思潮在短期内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
D.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文学思潮演进的自身的逻辑
E.西方文学思潮术语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
24.在下列诗句中,采取了隐喻修辞策略的有()
A.“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春去也,春红万点愁似海”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E.“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25.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有()
A.精神分析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印象式批评
D.评点式批评
E.神话-原型批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27.视界融合
28.艺术理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什么是反讽?试举例说明。

30.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之间的区别何在?
31.创作动机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32.简析共鸣产生的根本原因。

33.简述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
35分)
34.请以郭沫若的《天狗》为例,谈谈文学意象的艺术特征。

附原诗: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我剥我的皮,我把
月来吞了,我食我的肉,我把日来吞了,我飞奔,我吸我的血,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狂叫,我啮我的心肝,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燃烧。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便是我了!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在我
脊髓上飞跑,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是月底光,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是日底光,我飞跑,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飞跑,
我是某光线底光,我飞跑,
35.结合作品说明抒情的一般原则。

36.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一九二○年
二月初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