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拚音DACHANGAI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消化系肿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大肠癌是指结肠和直肠粘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中医释名西医病因①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服用过多的脂肪类食品,可致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这与脂肪类物质可能引起肠壁内胆盐和胆固醇代谢的质和量有关。
高脂肪在人体消化代谢过程中,因氧化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等,此类物质在消化道积蕴过多或时间过长,都是导致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②大肠癌与血吸虫病也显著相关。
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反复溃疡,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样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③大肠腺瘤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与大肠癌关系密切。
前者为癌前病变,如不治疗,40岁前后极易发生癌变,腺瘤发展成癌约需3~5年,后者往往在发病10年后开始,每10年约有10%~20%发生癌变,出血性溃疡性直肠、结肠炎的恶变危险更大,患病超过10年者,约50%发展为癌。
④盆腔接受放疗后,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力04倍,大多发生在放疗后10~20年。
癌灶位于原放射野内。
中医病因大肠癌的病因不外内、外因两方面。
外因由寒气客于肠外,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内因为忧思抑郁,脾胃失和,两者均可导致湿热邪毒,流注大肠,发为肿瘤。
如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所云:“多由饮食不节,醉饱无时,恣食肥腻……不避严寒酷暑,或久坐湿地,恣已耽着,久不大便,遂致阴阳不和,关格壅塞,风热下冲乃生五痔”。
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各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较大差异。
在经济发达国家如北美、西欧、北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病率高达35~50/10万人。
美国为30/10万人,以丹麦、卢森堡为发病之首,而一些亚非、拉美国家发病率较低,其年发病率仅为2~8/10万人。
大肠癌的中医疗法
大肠癌的中医疗法
一、外治法:
1、肛管癌溃烂者可外敷九华膏或黄连膏、四黄膏等。
2、灌肠方:直肠癌放疗后局部炎症、疼痛、肿胀者;或大肠癌表现为湿热内阻者可用以下灌肠方保留灌肠。
生大黄20克,黄柏15克,山桅子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红花15克,苦参20克。
将上方药物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
从肛门插入导尿管约10-15厘米深,注药后保留1-2小时。
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
局部红肿热痛者可用上方适量加水给予坐盆。
有腹痛、脓血便或便血甚者,易山桅为山桅炭,加罂粟壳15克,五倍子15克收敛止血。
高热、腹水者加白花蛇舌草30克,徐长卿30克,芒硝15克。
二、验方:
1、复方半莲汤:半枝莲60g,石见穿30g,生地榆30g,苡仁30g,忍冬藤30g,昆布30g,山豆根15g,槐角15g,胡麻仁15g,白蚤休12g,帜壳9g,川朴9g。
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
2、瞿麦根汤:鲜根用米泔水洗净,每天50-100克(干根用40-50克),水煎服。
3、鲜鹅血50-100毫升,每日1次口服。
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总有效率为65%。
中晚期肠癌中药治疗方案
摘要: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中晚期肠癌患者由于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中医药在治疗肠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针对中晚期肠癌患者,提出一种结合中药治疗和综合支持的中药治疗方案,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一、引言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中晚期肠癌患者往往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体重下降等症状,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治疗难度较大。
中医药在治疗肠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中晚期肠癌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 湿热蕴结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2. 脾虚湿阻证:症状表现为腹胀、纳差、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细弱等。
3. 肝郁气滞证:症状表现为腹痛、胸闷、情绪低落、舌红苔薄黄、脉弦等。
4. 气血瘀阻证:症状表现为腹痛、肿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
5. 肾虚证:症状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三、中药治疗方案1. 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便。
方剂:茵陈蒿汤合导赤散加减。
药物组成:- 茵陈蒿30g- 栀子15g- 黄芩15g- 黄连10g- 白芍15g- 当归15g- 猪苓15g- 车前子15g- 大黄10g(后下)- 甘草6g2. 脾虚湿阻证治法:健脾益气,利湿通便。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薏苡仁30g- 猪苓15g- 泽泻15g- 陈皮10g- 莱菔子15g- 甘草6g3. 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 柴胡15g- 枳壳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香附10g- 郁金10g- 甘草6g4. 气血瘀阻证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大肠癌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大肠癌*导读: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槐角12克,地榆12克,生苡仁30克,银花12克,木香6克,川连6克,苦参15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归尾9克,积壳9克,败酱草30克。
……大肠癌临床上往往见病程迁延难愈,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兼夹。
但其病因病机与“脾虚”、“湿毒内阻”关系最大,故临证时须抓住其疾病之本质,分清标本虚实,健脾益气,化湿解毒为其基本治则。
根据病情程度,疾病之发生部位,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灵活运用辨证1.湿热型主证:腹痛腹胀,便下粘液臭秽或夹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或伴发热、恶心等症。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槐角12克,地榆12克,生苡仁30克,银花12克,木香6克,川连6克,苦参15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归尾9克,积壳9克,败酱草30克。
2.脾肾亏虚型主证:腹痛隐隐,腹部肿物渐大,久泻久痢,便下脓血腥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声低气怯,纳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暗晦,苔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固肾,消症化积。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生薏仁30克,陈皮6克,罂粟壳6克,肉豆蔻9克,淡吴萸6克,野葡萄藤30克,方儿茶12克,五倍子12克,北芪20克。
3.瘀毒型主证:下腹疼痛,痛有定处,大便带脓血粘液,或里急后重,或大便溏细,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化瘀解毒。
方药: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香6克,川连6克,红藤15克,白头翁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实12克,八月札30克。
中医治疗大肠癌的验方十则「仅供参考」
中医治疗大肠癌的验方十则「仅供参考」1、直肠癌丸。
组成:白头翁,乌梅,薏苡仁,愧角炭,牡蛎,地榆炭,当归,槟榔,生地黄,醋升麻,秦皮,蒲公英,广木香,谷芽,甘草。
制法:分研细末混匀,炼蜜为丸。
用法:2丸/次,2次/d。
2、直肠癌汤。
组成:木香,甘草,生地榆,生地,当归,白芍,金银花,败酱草,槐角炭,白头翁,黄柏,槟榔,秦皮。
用法:水煎服。
3、白头翁汤。
组成:金银花,白头翁,秦皮,当归,板蓝根,生黄芪,蒲公英,升麻,知母,生地榆,黄苓,苦参,马齿苋,炒苍术,甘草。
用法:水煎服。
4、组成:黄苓,生地黄,苦参,秦皮,胡黄连,炒苍术,石赤脂,薏苡仁,小茴香,板蓝根,乌梅,槐角,甘草。
用法:水煎服。
5、组成:砂仁,栀子,玄参,生地黄,秦皮,白头翁,黄芪,黄柏,三颗针,败酱草,乌梅,甘草。
用法:水煎服随证加减:大便干燥加芒硝(冲),或郁李仁,便血加地榆炭或侧柏炭。
6、组成:当归身,生黄芪,鹿角片,土茯苓,槐角,地榆,槟榔,益智仁,三七粉(冲),沉香。
用法:水煎服。
随证加减:大便次数多可重用赤石脂.禹余粮;大便下血可用三七粉,茜草根,地榆炭,海螵蛸适量;下腹坠痛者可用广木香,沉香。
7、组成:薏苡仁,苦参,海浮石,蚊蛤粉,柿霜,河子,石蒜,掌参,地黄,香椿。
用法,水煎服。
8、大士气汤加味。
组成:三棱,莪术,青皮,藿香,益智仁,香附,肉桂,甘草。
用法:水煎服。
9、川楝子丸。
组成:川楝子,元胡,小茴香,吴茱萸,陈皮,马兰花,芫花,蛇床子。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用法:2-4丸/次,2-3次/d。
10、癌症六味汤。
组成:当归,黄芪,白芍,甘草,陈皮,龙眼肉。
用法:水煎服。
随证加减:直肠出血或便血加仙鹤草,侧柏炭,大、小蓟,茜草;食欲差加砂仁,鸡内金,焦山楂,枳壳;口干加大青叶,地骨皮,玉竹;呕吐加藿香,法半夏,山茱萸,生姜;便秘加大黄,芒硝,桃仁,泽泻;腰痛加川续断,桑寄生,独活,薤白。
『肠癌』大肠癌中草药治疗有何偏方
『肠癌』大肠癌中草药治疗有何偏方大肠癌中草药治疗有何偏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的,其中中医药治疗就是其中一种,中医是我国的瑰宝,它的疗效在治疗方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肠癌中草药治疗有何偏方?1、槐角丸槐花15克,地榆炭15克,黄芩10克,当归10克,炒枳壳10克,防风10克。
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温服。
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湿热蕴结证。
2、膈下逐瘀汤当归尾12克,赤芍I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丹皮12克,延胡索lo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甘草5克,枳壳10克,五灵脂10克。
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汗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
具有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气滞血瘀证。
3、参芪方党参20克,炙黄芪30克,炮姜6克,焦三仙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葡萄藤30克。
上药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侮具有健脾补肾s扶正祛邪的功效,适用于晚期大肠癌,证属脾肾阳虚者。
4、败酱草方败酱草30克,马齿苋30克,白英30克,槐花15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鸡血藤15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女贞子15克。
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
具有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1于大肠癌。
5、白花蛇舌草方白花蛇舌草15克,败酱草10克,槐花20克,黄药子10克,生大黄5克,槐角20克,龙,葵20克,仙鹤草2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地榆20克,穿山甲,15克,昆布15克。
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
连续服30天后,可将本方量加大5倍,研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每日2次吞服,以巩固疗效。
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瘀的功效,适用于早期大肠癌,湿热蕴毒甚者。
中医辨治大肠癌的思路及方法
对于中晚期大肠癌,术后的后续巩固治疗是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与思路作一探讨。
1.分型施治病证互参根据我们在临床上的实际体会,将大肠癌大致分为以下4个证型:湿热蕴结: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滞下,里急后重,大便夹有黏液,时伴有脓血,肛门灼热感,口苦口干,溲短赤,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瘀毒内阻:表现为腹痛腹胀,痛有定处,腹有肿块,便下脓血黏液,或里急后重,便秘或便塘,大便扁平或变细,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脾肾亏虚:表现为腹痛下坠,腹部肿块增大,大便频数,便下脓血腥臭,口淡乏味,少气纳呆,腰膝酸软,形神俱衰,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
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型:表现为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见盗汗,舌质红或绛少苔,脉弦细。
在以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针对性的药物,选择一些已证实有抗癌功效的药物,即所谓辨病治疗,临床上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如清热解毒药有凤尾草、地锦草、苦参、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等;血瘀明显者加用蜣螂虫、蜂房、肿节风等;肿物明显加皂刺、白僵蚕等;下血重者加仙鹤草、三七粉(分冲);腹痛重加九香虫、乌药、元胡;腹泻频数,下痢赤白,加凤尾草、禹余粮;腹胀便结者加加枳实、槟榔等。
2.健脾为本瘀毒并治大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或先有脾虚,后生实邪,或先有邪侵,脾胃受戕,脾虚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精微失布,水湿停蓄,凝而不散,积久酿毒,湿、痰、毒、瘀互结,蕴阻肠腑,为有形实邪,发为本病。
因而脾虚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明代张景岳曰:“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许多健脾益气药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自然修复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患者的体质,促进康复,延长生存期。
对于一些中晚期的大肠癌,病程迁延日久,正气亏虚无力祛邪,邪气日盛更耗伤正气,病机往往是虚实夹杂,正虚邪盛,近代名医秦伯未强调“治内伤于虚处求实”。
中医结肠癌晚期治疗方案
摘要: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结肠癌的治疗难度较大。
中医在治疗晚期结肠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中医治疗结肠癌晚期的方案。
一、中医理论对结肠癌晚期的认识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结肠癌晚期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包括气滞血瘀、痰湿内阻、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等。
气滞血瘀是结肠癌晚期的主要病因,由于肿瘤压迫、阻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痰湿内阻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邪内生,痰湿阻滞经络,形成肿块;脾胃虚弱、肝肾亏损则是由于肿瘤消耗,正气亏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2. 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结肠癌晚期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即通过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祛除病邪,减轻肿瘤负荷,缓解临床症状。
治疗过程中,注重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恢复脾胃功能,保护肝肾。
二、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常见证型如下:①气滞血瘀型:选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延胡索等。
②痰湿内阻型:选用健脾利湿、化痰散结的中药,如茯苓、白术、半夏、瓜蒌等。
③脾胃虚弱型:选用健脾益气、和中止泻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
④肝肾亏损型:选用滋补肝肾、益精血的中药,如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鹿角胶等。
(2)加减变化: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物加减。
如肿瘤症状加重,可加用抗癌中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等。
2. 针灸治疗(1)取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穴位为主,如足三里、内关、中脘、关元等。
(2)操作:采用针刺、艾灸等方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3. 推拿按摩(1)部位:以腹部、背部、腰部为主,如天枢、神阙、肾俞、大肠俞等。
(2)手法:采用揉、按、摩、推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4. 食疗(1)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鸡蛋、鱼肉等。
(2)药膳: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以下药膳:①气滞血瘀型:山楂炖瘦肉、桃仁炖鸡肉。
肠癌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概述肠癌,又称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学认为,肠癌的发生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肠癌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现将肠癌的中药治疗方案介绍如下。
二、中医病因病机1.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进而引发肠癌。
2. 痰湿内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痰湿与瘀血相搏结,形成肿块。
3. 脾肾阳虚: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导致脾胃虚寒,肾阳不足,正气虚弱,癌毒乘虚而入,形成肠癌。
4. 湿热蕴结:饮食不洁,或感染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肠道,日久成癌。
三、中药治疗方案1. 气滞血瘀型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剂: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白术10g,茯苓15g,炒栀子10g,牡丹皮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6g。
加减法:(1)兼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补气药;(2)兼有血热者,加黄芩、黄连等清热凉血药;(3)兼有湿阻者,加苍术、泽泻等利湿药。
2. 痰湿内阻型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散结。
方剂:二陈汤合温胆汤加减。
药物组成: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炙甘草6g,枳实10g,竹茹10g,生姜10g,大枣5枚。
加减法:(1)兼有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2)兼有湿热者,加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药;(3)兼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补气药。
3. 脾肾阳虚型治法:温补脾肾,固本抗癌。
方剂:金匮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5g,附子6g,肉桂6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加减法:(1)兼有气虚者,加黄芪、人参等补气药;(2)兼有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3)兼有湿热者,加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药。
治疗大肠癌的中医方法(下)
治疗大肠癌的中医方法(下)大肠癌是结肠癌、直肠癌、肛门癌等的统称,系指发生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以直肠癌最多,占整个大肠癌的半数以上,其次是乙状结肠癌,约占1/8。
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近年有年轻化的倾向。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息肉、慢性炎症、血吸虫病、吸烟、外伤等因素有关。
近年资料表明,食物中致癌物质如长期摄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较易发生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临床上所见到的症状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便血:肿瘤表面与正常黏膜不同,与粪便摩擦后易出血,低位大肠癌中,粪便较干燥,故便血常见。
2.脓血便和黏液便:几乎所的的肛肠肿瘤发生出血时粪便检查都不是单纯的血便,粪便中混有脓细胞和黏液则是最常见的症状。
3.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排便困难等。
4.大便形状改变:肛肠肿瘤在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常使大便形状改变,表现为大便变细变形。
5.腹痛和腹部不适。
肿瘤科金方 2736.腹部肿块:当肿瘤局限于肠壁,与其他器官或组织无粘连时,肿物尚可推动,或随体位有所变化;当肿瘤外侵并与其他组织粘连时,肿块常较固定。
7.急慢性肠梗阻: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阻塞肠腔引起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症状,特点是常呈进行性加重,非手术方法难以缓解。
8.慢性消耗性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以出现慢性消耗性表现,如贫血、消瘦、乏力等。
晚期患者可呈恶液质表现。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指诊、CT扫描、血清癌胚抗原检查、超声显像检查等。
方33【药物组成】I蜈蚣12条,穿山甲12克,生鹿角12克,管鹅毛12克,血余炭12克。
【适应证】l肠癌破溃脓血者。
【用法】l上药各煅存性为末,每次15克,黄酒冲服,亦可撒在药棉上外敷。
方34【药物组成】l夏枯草15克,黑元参15克,金银花30克,青连翘12克,槐米15克,生地榆30克,黄芩12克,青黛6克。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方1【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
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
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
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方2【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
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
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4【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中医治疗癌症现状透视[em01] 中医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传统的辨证论治汤药、中成药、静脉点滴抗癌药、外用中药、针灸、气功、食疗、中医五行音乐治疗等等,应用正确,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调整体内阴阳平衡,调动机体内部的正气来抗击癌症,达到扶正以祛邪的目的。
[em10] 中医综合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是肿瘤治疗的特色,在抗肿瘤治疗上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em08] 中医治疗有整体治疗优势,可以恢复机体动态平衡,有助于提高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使获得根治性治疗的肿瘤患者完全治愈,使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延长带瘤生存期。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病机中已经可以知道,得大肠癌的患者,正气虚是病之本,邪气外侵乃病之标,故而立方治病,不可图见其表,不知其本。
现在中医对大肠癌症患者,主要采用的是分型论治的原则:湿热内蕴型主证:腹痛隐隐,便溏腹泻,或大便不爽,便带粘液,脓血便,恶心纳差,乏力倦怠,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解毒。
瘀毒内阻型主证:腹痛较重,固定不移,甚则绞痛,大便困难伴脓血,气血恶臭,心烦口渴,纳差恶心,面色晦黯,腹部可及包块,舌质黯红,有瘀斑或瘀点,苔黄,苔弦滑或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腑。
脾肾阳虚型主治:倦怠乏力,形寒肢冷,纳差付账,腹痛绵绵,便溏或黏液血便,舌淡而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解毒化湿。
肝肾阴虚型主治:腹部疼痛,大便困难伴脓血,口苦咽干,烦热盗汗,头昏耳鸣,舌质红或红绛,苔滑白或无苔,脉细弦。
治法:滋阴补肾,泄火解毒。
气血双亏型主治:面色白,心悸气短,腹痛绵绵,腹胀纳呆,便下脓血腐臭,舌质淡,苔白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厚肠解毒。
针灸治疗法:选穴:癌根1(在脚底弓顶端,相当于第一跖骨与第1楔骨之关节面,第1、2肌腱之间);癌根2(在癌根1前3㎝),大肠俞,关元俞,三阴交,关元透中极。
操作:①常规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用0.5%~1%普鲁卡因5~10ml局部麻醉,并麻醉腱膜及腱膜下组织。
②在癌根穴横行切开皮肤组织,发口约0.5~1.5㎝,用直血管钳作钝性分离脂肪及皮下组织,取出周围脂肪,看到腱膜后,行钎局瓿刺激,再向涌泉、合欲以孙和夫眠穴进行透穴。
刺激时病人有本酸麻感,常反射至大小腿。
③用小弯止血钳夹3~5㎝长的肠线,放在肌群下,对好皮肤切口,压迫止血,立即贴上二虚膏(拨毒膏),盖上敷料,绷带因定。
注意事项:割治时,应避免损伤肌腱和大的血管、神经,术后应配合中草药和耳针疗法以提高疗效。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3~5天,必要时可将患肢抬高,7~10天后去掉膏药,更换敷料。
大肠癌中医治疗临床路径(本院)
(一)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编码: C18.902)。
行大肠癌切除术后不愿放化疗者或者不能放化疗者,行大肠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者,大肠癌晚期未行手术且不愿放化疗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五分册·大肠癌2、证候诊断诊断标准:参照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的《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并结合我院特色进行修改,大肠癌临床常见证候:(1)热毒雍滞型、 (2)痰瘀互结型、 (3)脾虚湿盛型、 (4)气血两虚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的《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并结合我院特色进行修改。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编码: C18.902)。
2、患者符合合用对象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编码: C18.902)的患者。
2、患者符合合用对象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采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心电图(4)肿瘤标志物(5)胸片,必要时肺部 CT (肺转移患者)(6)腹部 B 超或者腹部 CT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血型、配血、超声心动图、 PET-CT 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热毒雍滞型主症:腹部疼痛阵作,大便次数增多,下脓血和粘便,里急后重,寒热腹胀,舌苔黄腻,脉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化滞方药:龙葵30g、石见穿30g、舌蛇草30g、半枝莲30g、莪术10g、川楝子10g、木香10g、土茯苓30g、米仁20g、红藤30g、败酱草30g、地榆1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2)痰瘀互结型主症:胸闷膈满,面黄虚胖,呕吐痰延,腹胀便溏,腹部可扪及包块,质地坚硬,固定不移,舌边暗紫,或者质紫,或者见瘀斑,脉细涩。
中医肠癌方案治疗原则
一、引言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在治疗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肠癌治疗方案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强调辨证施治,注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本文将介绍中医肠癌治疗方案的治疗原则。
二、中医肠癌治疗方案治疗原则1. 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生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肠癌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1)肝郁气滞型:症状表现为腹部胀痛、情绪抑郁、胸闷、嗳气、食欲不振等。
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剂。
(2)脾胃虚弱型:症状表现为腹部隐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和中止痛。
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丸等方剂。
(3)湿热蕴结型: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黏滞、肛门灼热、口苦、舌红苔黄等。
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解毒通便。
可选用茵陈蒿汤、三黄煎等方剂。
(4)瘀血内阻型:症状表现为腹部刺痛、肿块、面色晦暗、舌质紫暗等。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方剂。
2. 扶正祛邪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有关。
治疗肠癌时,应注重扶正祛邪,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1)扶正: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中药、食疗、针灸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人参、黄芪、枸杞子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
(2)祛邪:采用中药、食疗、针灸等方法,消除肿瘤,缓解症状。
如莪术、三棱、半夏等具有祛邪作用的中药。
3. 调和阴阳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衡有关。
治疗肠癌时,应注重调和阴阳,使人体恢复平衡。
(1)滋阴降火:针对阴虚火旺的患者,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如选用知母、黄柏、生地黄等中药。
(2)温阳散寒:针对阳虚寒盛的患者,采用温阳散寒的方法,如选用附子、干姜、肉桂等中药。
4. 综合治疗中医肠癌治疗方案应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中药、食疗、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版)大肠癌中医诊断为“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
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水。
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
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固有所余,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
积聚者……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之,积聚乃伤。
一、诊断依据(一)疾病诊断诊断:病理学为必须条件。
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二)证候诊断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于,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健脾。
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治法:化痰利湿。
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
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瘀毒内结证治法:化瘀软坚。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肠癌_中药辅助治疗方案
一、中医对肠癌的认识中医学认为,肠癌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具体病因病机如下:1.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肠癌。
2. 湿热蕴结: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湿热内生,蕴结于肠,形成肠癌。
3.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结成肿块,形成肠癌。
4.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热亢盛,热毒蕴结于肠,引发肠癌。
二、肠癌中药辅助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扶正固本:调理脾胃,补益肝肾,增强机体抵抗力。
(2)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消除湿热蕴结,减轻肿瘤负荷。
(3)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除肿块。
(4)对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方剂组成(1)扶正固本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黄芪、枸杞子、山茱萸。
(2)清热解毒方: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3)活血化瘀方: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水蛭、地龙。
3. 治疗方法(1)煎服法:将上述药物按比例配好,用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汤剂加减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当加减药物。
如脾胃虚弱者,可加山药、薏苡仁;湿热蕴结者,可加茵陈、车前子;肝肾阴虚者,可加熟地黄、枸杞子;气滞血瘀者,可加三棱、莪术。
(3)外治法: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熏洗等。
4. 注意事项(1)中药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注意观察药物疗效,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中药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三、疗效评价中药辅助治疗肠癌具有以下疗效:1. 减轻化疗、放疗等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 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4.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总之,肠癌中药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内科大肠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大肠癌大肠癌是发生于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病变位于肛门者又称肛门癌,是我国常见的九类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于第4~6位。
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在45岁左右。
属于中医学“脏毒”、“肠风”、“肠草”、“积聚”的范畴。
病因为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醇酒厚味,或忧思郁怒,七情过极,损伤肝脾,或久泻久痢,湿热余邪留恋肠腑。
因热毒蕴结,火热湿毒下注肠道,日久积结而成。
湿热、火毒、瘀滞属病之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乃病之本,二者互为因果,故大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诊断】1有慢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
2 .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或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应高度疑及肠癌。
3 .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阳性,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明显降低,癌胚抗原(CEA)升高。
4 .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块,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肠镜可发现指诊无法摸到的肿块,并可取组织活检。
钢灌肠或气钢双重造影可见癌肿部位充盈缺损,黏膜破坏,肠壁僵硬,肠腔狭窄等改变。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湿热蕴毒,结而为肿是标,脾肾亏虚,正气不足是本。
治疗当以祛邪扶正为原则,早期重在祛邪,以清热利湿,解毒祛瘀为法;晚期重在扶正,分别采用温补脾肾、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等法。
1 .湿热蕴结证腹部阵痛,便中夹血,或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发热,胸闷烦渴,恶心纳呆,大便次频,小腹坠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槐角地榆汤合葛根苓连汤加减。
槐角IOg,地榆10g,黄苓10g,枳壳10g,防风10g,黄连5g,当归15g,秦皮15g,龙葵15g,茯苓15g,葛根15g,败酱草30g,半枝莲30g,≡∣Kfc30g,山慈菇30g,白花蛇舌草30g。
加减:腹痛较剧者,加罂粟壳6g,延胡索12g。
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版)大肠癌中医诊断为“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
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水。
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
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固有所余,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
积聚者……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之,积聚乃伤。
一、诊断依据(一)疾病诊断诊断:病理学为必须条件。
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二)证候诊断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于,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健脾。
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治法:化痰利湿。
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
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瘀毒内结证治法:化瘀软坚。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肠癌中医方案总结
肠癌中医方案总结引言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常常伴随着副作用和并发症。
相较之下,中医药作为一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对肠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用的中医方案,探讨其在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中医方案一:化痰软坚方方剂组成•茯苓 15克•半夏 10克•陈皮 10克•枳壳 10克•泽泻 15克•木香 5克•甘草 5克方剂功效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肠癌患者因痰湿蕴结而导致的症状,如便秘、腹胀等。
茯苓、陈皮、木香具有化湿燥滞、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肠道内环境,促进粪便顺利排出。
半夏、泽泻、枳壳则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痰湿及炎症,减轻肠癌患者的症状。
方剂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渣,将药液分为3次温服。
中医方案二:清热解毒方方剂组成•黄连 10克•黄芩 15克•生地黄 15克•牡丹皮 10克•青蒿 10克•地黄 15克•金银花 10克•红花 10克方剂功效该方剂适用于肠癌患者因热毒蕴结而引起的症状,如大便黏滞、腹痛等。
黄连、黄芩、牡丹皮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
生地黄、地黄则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青蒿、金银花、红花具有消炎活血、抗癌的作用,有助于抑制肠癌的发展。
方剂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渣,将药液分为3次温服。
中医方案三:补益养生方方剂组成•人参 10克•鹿茸 5克•鳖甲 10克•阿胶 10克•无花果 15克•萝卜 10克•桑葚 15克方剂功效该方剂主要用于肠癌患者康复期或化疗期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延缓肿瘤复发。
人参、鹿茸、鳖甲具有滋补肾气、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阿胶、无花果、萝卜则有补血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2012年版)
大肠癌中医诊断为“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
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水。
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
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固有所余,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
积聚者……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之,积聚乃伤。
一、诊断依据
(一)疾病诊断
诊断:病理学为必须条件。
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二)证候诊断
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于,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
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
治法:化痰利湿。
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
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
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对症加减:
恶心:加姜半夏、广陈皮、黄连,紫苏等。
乏力:加女贞子、旱莲草、生黄芪、当归、补骨脂、菟丝子、大枣等。
腹泻:党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甘草等。
覆秘: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麻子仁、瓜蒌仁、肉苁蓉、莱菔子等。
腹胀:加苡米、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神曲、砂仁、扁豆等。
(二)手术治疗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2、对于术前查体结合肠镜、影像学检查或其它检查病理学诊断为大肠癌者,相关辅助检查无临床转移征象应行手术治疗。
3、术前病理学未找到大肠癌证据,为不典型增生或出现肠道梗阻者,
临床评价无转移征象者。
4、根据病变部位、病期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等术式,对于出现肠道梗阻且临床广泛转移者可行造瘘术。
(三)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患者病情,中医辨证结合辨病选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等。
(四)外治法(中医特色治疗项目)
1、术前肠道准备
(1)应用番泻叶30G代茶饮,数前2-3天每日3—4次,以行肠道准备。
(2)应用大承气汤术前2-3天中药灌肠,方剂如下: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2.保留灌肠疗法
适应症:直肠癌术后局部炎症、疼痛、肿胀者。
用药:生大黄20g、黄柏15g、山桅子15g、蒲公英30g、金银花20g、红花15g、苦参20g。
方法:将上方药物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
从灌肠器肛门插入约20-30厘米深,注药后保留1-2小时,每日1次。
(五)针灸治疗(中医特色治疗项目)
大肠癌术后肠梗阻治疗
取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
方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针3天。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如食疗改善患者消化道反应,音疗、心理治疗改善抑郁状态。
(七)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疼痛、合并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具体参考《临床诊疗指南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护理
护理评估
1.排便习惯及粪便形状。
腹部有无肿块、肿块大小。
2.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贫血、消瘦。
3.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
4.辨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亏证、痰湿内停证、瘀毒内结证。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注意保暖,防感冒,勿劳累,可适当活动。
(2)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增加腹压而造成人工肛门黏膜脱
出。
(3)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2.用药护理
(1)西药按时服,中药浓煎少量饭后温频服,血热妄行时如便血、呕血、皮下出血宜凉服。
(2)中药保留灌肠:按证侯属性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
3.饮食护理
(1)饮食应选择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香菇、蘑菇、酸奶、胡萝卜、海带、薏米、花菜等。
(2)饮食有节,避免进食胀气或刺激性气味的食物;避免食用易致便秘的食物。
4.情志护理
(1)开导安慰患者,情绪舒畅,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有利于疾病康复。
(2)对于需要做肠造口的患者,可通过图片、模型解释造口的部位、功能及相关护理知识,说明肠造口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处理得当,仍能进行正常生活。
5.临症护理:
造口的护理:选择大小合适的造口袋、及时更换、保持造口袋清洁。
应注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减少肠液的刺激及湿疹的出现,常用氧化锌软膏或防漏膏保护。
6.并发症护理
肠梗阻:1)禁食,给予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出血严重时,用云南白药、三七粉、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等。
辨证施护
1.脾肾阳虚证: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大便色、质、量、次数以及舌苔、脉象等情况。
此证候偏寒象,嘱患者注意保暖,故服药时,汤剂宜稍温热再服。
饮食宜温补,给予温肾补脾的食物,如羊肉、枸杞子、核桃、黑芝麻、动物肾脏、胎盘等。
2.肝肾阴虚证: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
饮食宜进山药、核桃、猪腰等补肾之品。
3.气血两亏证:本证多见于晚期患者,宜卧床休息,多食益气补血之品.如山药红枣粥、桂园大枣粥,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4.痰湿内停证: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如西瓜、冬瓜、竹笋等;忌食油腻、肥甘厚味等助湿生痰之品,如大枣、桂圆、荔枝、肥肉等。
戒烟酒。
5.淤毒内结证:注意情志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使患者树立起生活及治病信心。
饮食应稀软,平淡易于吸收,少渣少油。
因体液丢失,故应多用药茶、汤液补充津液。
腹痛时可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健康指导
(1)指导帮助患者学习肠造口的护理方珐,如:肛门袋的使用、局部皮肤的护理等,确保其出院后可进行自我护理。
(2)若出现造口狭窄、排便困难、造口内有血液流出.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合理安排饮食.参加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手术治疗固然重要,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病因,且在术后一段时期内实邪未去,又加重了虚损证候,患者耐受力下降,不利于术后恢复及早期化疗的实施,对于肿瘤的复发、转移均有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大肠癌术后早期中药干预治疗在祛邪、扶正两方面均有很大应用空间,据目前所得观察结果,术后早期当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益气养血、化瘀解毒,视病程发展调整用药,逐步调整为化瘀解毒为主、益气养血滋阴为辅。
临证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四诊合参,灵活把握。
我科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做好此项研究。
四、疗效评价
1、治愈: 根据病期行标准术式,刀口拆线愈合良好,一般情况良好。
2、好转:根据病期行标准术式,术后患者出现一般并发症或手术刀口感染,患者配合治疗。
3、未愈:根据病期行标准术式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或患者不配合治
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