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印章知识大全
书画用印常见印章常识
![书画用印常见印章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104f6a4afe04a1b071dee6.png)
书画用印及常见印章常识中国书画是数千年民族文化精神孕育出来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
“四全三绝”是中国书画家一生追求的目标。
什么是四全,诗书画印,全是要求书画家在这四个方面都要入门。
什么叫三绝,书画印,绝就是要超越常人,为别人所不及。
“四全三绝”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要说业余的爱好者,即使是职业的书画家,大部分也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只有少数的大师才能攀登上这样的高峰。
因此已故浙江画院院长潘天寿,针对“四全三绝”的要求,提出:“不求三绝,但须四全。
”因为三绝中的任何一绝,都是高不可攀的。
书法达到这样绝顶的水平,就是位大书法家;国画达到这样的水平就是大画家;印章达到这样的水平就是大篆刻家。
要集三家于一身,在中国书画史上能有几人!四全就不一样,潘天寿大师认为,要学中国书画四全是必须的要求。
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扫除盲点,可以避免在创作中犯低级错误。
印章是书画作品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一点印章知识,对于书画家是必不可少的。
印章,自春秋战国始,当时是受命做官的凭信,或为了封固简牍、保守秘密,后来印章有了发展变化,成为备受群众喜爱的艺术。
印章是书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墨色淋漓的作品上,配以精巧别致、引人注目的殷红印章常可起到调整重心或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反,用得不当就会损坏整幅作品气韵,或“画蛇添足”,或破坏全局。
正如书法家杨再春所说:“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在书画作品上钤印,这是我国书画艺苑中的奇葩之一。
无论是巨幅大作,还是册页小品,钤上几方红色印章,往往能给观赏者以高雅清新之感。
一名书画名家一般得有几十方印章,根据作品的大小、布局、用途等的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有姓名章、曾用名章、又名章、字章、号章、别号章、雅号章、笔名章、别名章、室名章、斋号章、别署章、法号章、起首章、压角章、腰间章等,主要有名章和闲文章之分。
有的观赏书画作品喜欢先看印章,根据所用印章,就可以见出其作者艺术修养之高低。
书法作品盖印章的规矩
![书法作品盖印章的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47a4c70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d.png)
书法作品盖印章的规矩
书法作品盖印章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规矩:
1. 盖章位置:印章应该盖在作品的右下角,留有足够的空白区域。
2. 印章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印章,以不掩盖或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为原则。
3. 印章颜色:常见的印章颜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
红色印章表示庄重和权威,黑色印章则更加稳重和正式。
选择与作品风格相符的颜色。
4. 印章内容:印章上通常刻有姓名、艺名、签名或寓意等个人标识。
内容应简洁明了,字体端正,以保持整体协调和美感。
5. 盖章顺序:在盖章之前,要先确定作品已经干燥,避免出现模糊或晕染的情况。
同时,先盖主印章,再盖辅助印章,保持顺序有序。
6. 盖章力度:掌握适度的力度,使印章清晰可见,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作品。
7. 保持整洁:在盖章之前,可以使用软毛刷清理作品表面的灰尘和杂质,确保作品整洁无瑕。
- 1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矩并非严格的书法盖章规定,而是一些常见的约定和习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艺术创作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 2 -。
中国画常用的几种印章形式简介-图文
![中国画常用的几种印章形式简介-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af612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d.png)
中国画常用的几种印章形式简介-图文绘画既为艺术,其用印亦非同于一般公文、公函的钤盖。
绘画用印当“缩龙成寸”,具有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特质,而且方寸之中蕴涵博大,从形式到内容都应精审考究。
印章按印文的内容分,大致有姓名印、字印、别号印、斋馆印、书简印、鉴藏印、吉语印、闲文印及肖形印等。
按印章的整体形态分,大致有子母套印、带钩印、二面印、五面六面印、连珠印、花押印等。
按印面形状分,则以正方形为主,也有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及不规则形。
钤在绘画上的印章,主要有名字印、闲文印、别号印、斋馆印和肖形印。
另有压角印、起首印和边印,则是依钤在画面的位置而取名。
我将分六次向大家介绍中国画常用印章的相关知识,本文重点介绍名字印和别号印。
名字印是姓名印和字印合在一起的称呼。
姓名印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无论书画作品的用印,还是日常生活各方面用印,一般都钤上姓名印。
姓名印仅刻姓和名,或加印“印”、“之印”、“私印”、“印信”、“之印章”等。
姓名印中有一种回文印,这种印,姓在右上,“印”字在姓下,回环读之,应读作“姓名名印”,而不能读成“姓印名名”。
字印即用表字作印文入印,旧称表德印。
秦汉时期人们多用姓名印,唐以后开始用字印。
前人多习惯用两个字的朱文字印。
字印的印文不能刻有“印”字,只有姓名印的印文才能刻上“印”字,如“仓硕”、“白石”二印即是。
在字印中,也有加“姓”的,作“姓某某”,也有姓的下面加“氏”字,作“姓氏某某”,也可以字下加“氏”,作“某某氏”,或在字下加“父”,即“甫”的异体字。
名字印中还有朱白相间印、图案边印、汉鸟虫篆印以及姓为文字、名为肖形的印章。
另外,古代流传下来的花押印和连珠印也被一些画家用于表示姓氏和名字,书契约上签的字,如镌刻成印章即成为“花押印”。
花押印在元代比较盛行,称为“元押”,一般都用自己的名字化成一种图案形符号,有的画家往往以花押印来表姓,如“梁押”(画家梁崎有此印)。
连珠印在古代有二连珠印、三连珠印和四连珠印等。
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与欣赏
![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064728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2.png)
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与欣赏书法作品中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笔法、结体、章法、题款等其他方面完美之外,钤印也必须是雅美的。
所以,书法中的钤印历来被书家们所重视。
甚至有很多书法家亲自治印,使书、印有机结合起来,印章的作用、印章的艺术欣赏等方面谈些管见。
一、印章的种类印章作为篆刻艺术,有很多种类。
书法中的印章能够实行以下分类。
按其印章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肖形、自然形等。
按其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
朱文印章一般白多朱少,白文印章一般朱多白少。
所以,在感觉上,朱文印章份量较轻,而白文印章份量较重。
按其所篆刻的内容上可分为名章与闲章。
书法艺术主要从所刻内容角度去研究。
名章也叫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章能够是一枚,既包括姓又包括名。
也能够是两枚,一枚为姓一枚为名,或一枚为姓一枚为字。
亦能够是别号。
名章使用非常考究。
尤其是题款与用章的关系上要多加注意。
如果题款是名,在钤印时应用字或姓;如果题款是字,钤印时则用姓名章,以利辩识作者。
在用章与礼仪的关系上,也应备加注意。
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致书,则用别号章。
书法作品上的署名盖章,以示郑重、严肃。
所以,名章比较规矩,多采用正方形。
也有的是姓圆名方,也有字圆名方。
书画家张大千对名章有这样的论述:“方形最好,圆形还可。
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名章钤盖,要有变化。
一幅作品如果用两枚名章,最好一朱一白。
闲章亦称布局章。
包括引首章(也叫启首章、起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
闲章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
有勉人学习的,如“艺无涯”、“无极”、“业精于勤”;有表达友情的,如“高山流水”、“海内存知己”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墨香”、“墨舞”、“墨趣”等;有寄志的,如“老骥伏枥”、“孺子牛”、“玉洁冰清”、“有志者事竟成”、“苦中乐”等;有记年的,如“壬午”、“乙卯”、“辛巳”等;也有斋号的,如“雪溪堂”、“磨剑石”、“松风阁”、“赏雨轩”等。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372883e11ed9ad51f01df2a3.png)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比较适中。
23.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钤印的25条规矩
![书画钤印的25条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e3e533d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3.png)
书画钤印的25条规矩书画钤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书画作品的标志,也具备鉴定和保护作品权益的作用。
为了规范书画钤印的使用,保护艺术品的质量和价值,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
一、书画钤印必须有法定人物署名、序跋或藏名。
二、书画钤印必须放置于作品绘画者、题跋者或现有人物标志的正面、正中。
三、书画钤印应在作品的特定位置,如纸张边缘、作品旁礼盒里等,不能任意乱放。
四、书画钤印的压力应适中,不能过大过小。
五、书画钤印的印章形状应恰当,不得过大过小。
六、书画钤印的印章颜色要与作品色调相协调。
七、书画钤印的印章中蕴含的字词必须合乎文化艺术理念或与作品内容相对应。
八、书画钤印的整个印章链板应适度漂亮,不宜过于富丽堂皇。
九、书画钤印的印章位置不得遮挡作品的图片或文字。
十、书画钤印的印章内容应与作品本身或作者或拥有者相关。
十一、作品本身加了钤印,印章的排列顺序要与题跋本身内容相符。
十二、书画钤印的印章样式和布局不能完全照抄名家之作,必须更具个性和创意。
十三、书画钤印印制前应当得到作品绘画者、题跋者或现有人物的书面确认。
十四、书画钤印钤模需有制作记录,标明印模的特定信息。
十五、书画钤印印制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和印章制作经验。
十六、书画钤印的印制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思想和判断能力。
十七、书画钤印应在绘画营造年代、题跋营造时期使用,但不能随意印制。
十八、书画钤印印制时必须杜绝无力输入的冒充、假冒和绕兜圈子。
十九、书画钤印印模存放时必须采取最严密的隐蔽,防止仿冒。
二十、书画钤印的数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严禁印制大量的假冒伪劣品。
二十一、书画钤印必须依据作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选择适当的艺术家或专业印章制作工艺。
二十二、对书画钤印的品质及真伪,应在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加以审查和鉴定。
二十三、书画钤印的使用次数在有限次内,使用次数已达标准钤章数量的一半时,需新制印章。
二十四、书画钤印在拍卖及文博展览中使用时,应重视印章安全问题。
古书画上常见的清朝官私鉴藏印
![古书画上常见的清朝官私鉴藏印](https://img.taocdn.com/s3/m/bc95182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5.png)
古书画上常见的清朝官私鉴藏印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书画中,诗、书、画、印这四种元素既可各自独立,又能互补共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传统书画的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书画创作时,所加盖的个人印鉴,它是艺术创作的组成部份,构成传统书画的精彩亮点;二是后人观赏古代书画作品时,陆续加盖的鉴定、收藏印章。
在历代传世书画作品上,作者个人的印鉴往往较少,通常只加盖有一两枚,而后世所加鉴藏印,一般都要多于作者印,特别是在那些传世佳作、名人名迹作品上,后人累加的鉴藏印往往更多,作品流传越久,其上的鉴藏印也就会越多。
图1、宋米芾《苕溪帖》上钤盖多方清宫鉴藏印古代书画作品上的鉴藏印多种多样,它们不仅钤盖于书画的空白处、画心与裱工的骑缝处,甚至在作品裱工部份,也会覆盖有众多官私印章,形成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上的独特风景。
古书画上觉的官私鉴藏印,即有历朝宫廷、内府的收藏著录印,又有各个时期私人藏家的秘藏章。
这些官私鉴藏印因欣赏者的仰慕,而被加盖于书画作品之上,它们伴随这些佳作流传于世,闻名于世。
古书画上的官私鉴藏印,容纳了大量文物信息,包含着众多人文内涵,它们与古代书画作品合二为一,相映生辉,成为我们今天鉴定古书画真伪的重要参考对象。
本文依据北京在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的收藏品,对古代书画上常见的清朝宫廷、几大私家鉴藏印予以介绍,望学者同仁共识共赏。
图2、清朝皇帝部分鉴藏印及闲章一、清宫内府鉴藏印清朝,是以北方少数民族——满族为核心建立的封建政权。
满族最初崛起于山海关外,其进入中原地区以后,对汉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充满倾慕,对凝聚着古人思想精华的书画艺术品、各类古董器物充满渴望。
书法作品印章的用法和规格
![书法作品印章的用法和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77a8b3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8.png)
书法作品印章的用法和规格
书法作品的印章是指在书法作品上用特定的印泥或印油印制的图章。
以下是印章的用法和规格:
用法:
1. 签名:书法作品的印章常用于作品的签名,以表明作者的身份。
2. 鲜活画魂:印章可以给作品增添一种独特的鲜活感和个人特色,使作品更加生动。
3. 艺术装饰:印章不仅可以作为作品的标识,还可以用于作品的装饰,增加艺术的层次感。
规格:
1. 印章尺寸:一般书法作品的印章尺寸较小,通常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尺寸不超过2-3厘米。
2. 篆体文字:书法作品的印章常用篆体文字,如印章上的字可以是作者的名字或笔名。
3. 材质:印章可以使用黄铜、石材、象牙等材质制作,制作方法可以是雕刻或铸造。
此外,印章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印章应保持清洁,以免印制时污染作品。
2. 在使用印章之前,可以事先试印在废纸上,以确保效果和位置。
3. 在印制时,应均匀用力,以避免印章倾斜或印刷不均匀。
4. 使用印章时,要注意避免印泥或印油污染作品。
5. 在签名时,应将印章与作品的内容、形式相协调。
总之,书法作品的印章能够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为作品增加独特的标识,同时也需要注意印章的使用和保养。
书画作品落款、盖章常识
![书画作品落款、盖章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b68422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1.png)
书画作品落款、盖章常识落款,是在书画作品主体内容完成后,作者的签名、签印、年月、轩号等,以示作品的完整性。
落款的分类1、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三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书〕。
2、双款双款: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职位,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画题款常识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的书法落款与钤印(最全)
![正确的书法落款与钤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aec1fc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8.png)
正确的书法落款与钤印(最全)正确的书法落款与钤印(最全)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
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
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
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书法作品用印章常识
![书法作品用印章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cb969f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9.png)
书法作品用印章常识
书法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书法作品也深受大众的喜爱。
尤其是一些古籍和珍贵书法作品,因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而深入人心。
在书法藏家的珍藏中,印章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书法作品也需要用到印章。
本文就介绍一下书法作品用印章的常识。
首先,书法作品用印章一般是形状不一样的,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甚至其他形状。
根据书法作品的风格,印章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以圆形为主,比较常见的是四川式和江南式两种形状。
比如清代浙江书法家张承之的书法作品,大多都用圆形的印章,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椭圆形。
其次,书法作品用印章的颜色也是多样的,有红色、黑色、蓝色和绿色等,也可以根据书法作品的色调来选择印章的材质和颜色,以增强印章与书法作品的统一性和美观度。
比如明代镇江书法家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大多都是黑色的印章,有的是雕刻印章,有的是平印印章,全都有着惊人的艺术效果。
此外,书法作品用印章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分为砚石、印石和金属印章等。
砚石用于刻印,耐磨性强,可以更加精细的展现书法的美感;印石则以其赢得古代书法家的喜爱,可以镌刻精致的图案;金属印章则优于砚石和印石,可以同时刻制多个印模,用于书法作品历久不衰。
最后,在使用印章时,一定要注意印章的用量,不要过多,以免
使书法作品失去它的原有风格。
同时,要注意印章的位置,适当地放在书法作品的合理位置,才能有效地展示出书法作品的精美程度和精美程度。
以上就是有关书法作品用印章常识的介绍,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而且在书法作品的珍藏和欣赏过程中,要加强艺术修养,更好地赏识和珍藏书画艺术的精髓。
最新书画作品印章知识大全
![最新书画作品印章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f34522cc7931b765ce15b8.png)
最新书画作品印章知识大全一、印章的艺术作用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
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
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印章的种类及用途)(一)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此为启功(字元白)先生书法作品大家可以看到老先生的名章和字章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书法作品中的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1)斋号章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书法常识:三种印章分别是什么?
![书法常识:三种印章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259bf6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2.png)
书法常识:三种印章分别是什么?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1)斋号章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
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
”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雅趣章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
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 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书画上使用印章的数量及大小要求
![书画上使用印章的数量及大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d2763c9ec3a87c24028c473.png)
书画上使用印章的数量及大小要求一幅没有印章的作品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没有一方好的印章作点睛之笔,更是一种遗憾。
印章是构成书画品味的重要因素。
因此,历代书画家都非常重视钤印及各种印章的作用。
在书画作品中盖上几枚印章,往往能提起全幅书画的神韵,破除画面的呆板,稳定画面的平衡,增强画面的虚实对比,进而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既然印章是构成书画艺术品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就应有所讲究。
名章的数量及大小要求名章,泛指作者姓名、字号等代表作者身份的印章,用于作者落款之后。
一幅作品最少要有一方名章,可朱可白,以白为佳,当有两方以上名章时则要有朱白变化,且大小最好相近,间隔至少一个章的空位。
名章有时也可作手章使用,因其意义比较严肃,固以方形为主。
印章的大小要与书画作品主体、尤其是要与落款字体的大小相一致,一般来说,印章的尺寸规格略小于或等于落款字的宽度为宜。
闲章的用途是为了丰富画面、完善构图而用的章。
内容多以与作者的喜好、作品的内容有关的词句或形象(如座右铭、作画时间、作画时的心情、作品的寓意等)。
根据用印的位置又可将闲章分为三类:—、引首章:用于作品的右上方,与落款相呼应,又与画面融为一体,因此多以自然形为主。
二、压角章:用于作品下方的一个角上,起降低画面重心,稳定画面的作用,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
三、腰章:比较长的作品,视觉上的首尾不能相及,用一腰章能起到连接首尾的作用,多用长条或随形章。
其它形式印章使用收藏章:用于书籍等私人收藏。
方形、圆形都可,偶尔也有随形,印面要小,以免造成对藏品的破坏。
手章:指签署文件、契约等用的私人印信,章面要小,字体要规范。
龙凤章:可以作为夫妻感情的信物,一阴一阳,可用带龙凤钮的方形章,加以精致锦盒,象征夫妻感情的深厚、永恒。
对加深夫妻感情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画上落款盖印三十一忌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国画印章一般刻什么字?
![国画印章一般刻什么字?](https://img.taocdn.com/s3/m/bd911be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e.png)
国画印章⼀般刻什么字?
加盖印章,是完成⼀幅画作的最后⼀道⼯序。
画上铃印,除了表⽰这种作品为某⼈所画的标志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
在⽩底的纸上⿊⾊的画迹中,盖上⼀⽅深红⾊的精美印章,能够使画⾯相映⽣辉。
所以中国画家常拥有各种印章。
让它们在画⾯上产⽣不同的艺术效果。
国画所盖的印章内容有:姓名印、表字印、别号印、斋馆名印、书简名印、鉴藏印、吉语印、闲⽂印及肖形印。
1.姓名印,顾名思义,以印主的姓名⼊印。
它是取信之物,在⽇常⽣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书画艺术家。
因为姓名印在他们的作品中是重要组成部分,⼀幅作品可以⽆款但不能少印,⽆印则不能称为完整作品。
2.字号印,字号是古代⽂⼈的癖好,除了有⼀个正式姓名外,还要给⾃⼰起⼏个字、号或多个别号,以⽰风雅。
3.斋馆印,斋馆印也是⽂⼈喜⽤的⼀种形式,书画家常⽤它与姓名、字号印相配盖于书画作品上。
4.肖形印,是印章篆刻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有两种形式,⼀种为纯图案,另⼀种为图案加⽂字。
5.鉴藏印,鉴赏收藏印起源于唐代,盛⾏于宋代,分鉴赏、收藏、校订三⼤类。
6.吉语印,吉语印起源于春秋战国,盛⾏于秦汉。
内容⼀般为“敬事”、“吉祥”、“永福”、“正⾏”、“康宁”、“⽇利”、“⽇⼊千万”、“出⼊⼤吉”或⽤成语等。
7.书简印,书简印是古⼈钤盖在信札上的专⽤印,如“某某印封”、“某某启⽰”、“某某信印”、“某某⼿书”、 “某某私记”等。
印章⽤的篆字是缪篆,也叫汉篆。
⽤⼩篆刻印也⽐较普遍。
⼥性的名字⼊印⼀般⽤细朱⽂。
在书法和国画中⽤的印章都是篆书,要么是⼤篆,要么是⼩篆。
书画上的印章一般都刻些什么内容?
![书画上的印章一般都刻些什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596b2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7.png)
书画上的印章一般都刻些什么内容?一幅完整的书法或绘画作品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书法或绘画;第二是题字,包括题诗、上款、下款、干支等;第三就是钤印。
不钤盖印章的书画作品是不完整的作品,因为印章是重要的凭信物,尤其到了近代追求诗书画印一体化,将四门艺术完美的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也是书画艺术之最高境界,印章的钤入扩大了书画的境界,给人以更美的艺术审美享受,能享有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代表人物,要数吴昌硕、齐白石等。
刘海粟印如果将书画用印分成两大类的话,一类为姓名、字号、籍贯、生辰、职业、门第等属于书画作者的个人信息,一类为书画作者的闲文章,此类印章内容丰富,可分为警句、修身、雅号、行旅、故事、纪年等等。
体现个人信息的印章中,溥心畬有“旧王孙”印是因为他是道光皇帝第六个儿子,也就是恭亲王奕訢之孙。
在这之所以称旧,是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帝制。
陈师曾是江西修水人,故有“义宁陈衡恪之印章”,义宁隶属修水县。
金禹民有“光绪三十二年生”印,光绪三十二年为1906年。
齐白石青年时代当过木匠,故有“大匠之门”之印。
然而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闲文章,唐伯虎有“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印,是说他是江南乡试第一名,后因科场舞弊案使仕途不畅,只好在胭粉堆里度日。
高凤翰有“丁巳残人”印,是说他于乾隆三年患风痹,致使右臂病废,改用左手作书画。
四大名旦的尚小云亦善绘画,刻“画不让人应有我”,系豪言壮语。
张大千有行旅印,如“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东西南北之人”。
李叔同有“弘一年六十以后所作”印,当属纪年印。
齐白石为防他人作伪,刻“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印提醒他人。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令,刻“七品官耳”印,只一耳字,便可看出郑板桥嫌官太小,徐悲鸿刻“尊德性好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印,作为座右铭。
还有多字印,如康有为的“维新百日,出亡十四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印。
尊德性好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书画用印中尚有收藏印,因此类印不属书画作者所钤,故本文不赘述。
书法作品落款印章知识
![书法作品落款印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8ea96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9.png)
书法作品落款印章知识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书法作品落款印章的使用知识你了解吗?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作品落款印章知识,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作品落款印章图片欣赏书法作品落款印章的使用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六六年等。
(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3) 斋号章:隅馨斋、观石楼、半石斋、神安居、亲墨轩、太阳堂、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等。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厚积薄发、戏墨、秀才人情、金石书画、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2. 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
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
小长,小方形。
3、名章:名章一般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
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书法作品的幅识和款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书画同源,国画的款识只从谋篇布局上与书法略有不同,其他均可通用。
北京颐和爱老吉祥阁文化艺术中心常年为您提供书法写作的笔、墨、纸、砚及写作场所,而且,北京颐和爱老吉祥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阚炳祥先生免费为您进行书法写作方面的教学与指导。
国画名章和闲章怎么盖?需要注意什么?
![国画名章和闲章怎么盖?需要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8ebba0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7.png)
国画名章和闲章怎么盖?需要注意什么?关于书法作品用印多少,单从数量上来说,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少则雅可为作品添彩,多则俗且破坏作品章法布局,得不偿失,因此,书画作品用印的学问,还需具体分析与处理——作品用印类型与用法:首先是姓名章,其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且盖在落款下方,最好不要同用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若盖两方时,宜一朱一白,两章之间大致留一个章的空位,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反之则是大忌,比如出现上小下大,古人称此为“猴戴帽”,岂不贻笑大方?除去姓名章之外,因作品章法布局需要,还可钤盖闲章,作品右上开始处加盖的印章叫启首印,如是书法作品,钤印位置一般是在第一字与第二字之间。
另外还有腰章和压脚章,亦属闲章之列,顾名思义,腰章用在长幅作品的中部或偏下一点的地方(切忌相近于启首印),如此才能让整幅作品,起到上下气息连贯的作用;压角章一般在作品左或右下角,最主要的作用是告诉装裱师裁切到此为止,当然,这也包括其作品美学意味和思想表达。
上面介绍的印章用法,这只是针对单独整幅作品而言,但对于多幅组合作品,如册页,条屏等形式,我们采用闲章的数量也会增加,钤盖位置也应多费心思多方考量,根据整体画面来安排,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充实,使画面均衡熨贴。
综上,关于书画作品钤印数目,依照传统,古喜单数。
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
”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的印文,避免雷同。
说到这里,这又是用印美学思想的问题了,比如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落款字相等或略小为宜,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
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只用单印或小连珠印。
若遇笔会多人合作,作品用印大小也应相当。
用印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要间隔适度。
启首印与压角章忌直线同排。
名章和启首印及压角章忌成对角,更忌规则形三角状。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书画作品印章知识大全一、印章的艺术作用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
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
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印章的种类及用途)(一)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此为启功(字元白)先生书法作品大家可以看到老先生的名章和字章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书法作品中的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1)斋号章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
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
”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雅趣章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
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等;有表露情怀的,女口“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年号章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月号章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2、拦边章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3、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
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
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4、拦腰章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
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
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
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
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
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
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
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上图是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就有多枚鉴藏章三、书法作品盖印章时需要注意什么?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
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
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1、大小适宜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
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
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
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钤印数目,古喜单数。
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
”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
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钤印,要慎视位置。
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
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
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
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
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
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
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
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
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
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
如此等等。
四、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
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
小字多用朱红印泥。
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
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
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遍,以增其厚重。
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
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
启明在盖印的时候,一般会拿一本书,翻开几页,然后再盖印,因为有的书可能封皮较厚,盖印的时候难以压下去,所以我会翻几页书再盖印,这样效果最好!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
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
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
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
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
蘸泥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
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五、硬笔书法中印章如何使用?传统的毛笔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规则和规律,书与印已经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印章成了传统书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硬笔书法,应如何使用印章呢?这首先要了解一下印章的作用。
书法作品中使用印章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几点:(1)丰富画面,均衡构图。
(2)补充、丰富款题内容。
(3)印章本身的艺术魅力。
(4)有利于鉴赏、收藏。
由于硬笔书法与传统书法在书写工具上的差别(笔、纸),也就形成了两者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由于钢笔书法字幅小,且一般使用普通白纸,因此在印章的使用上,硬笔书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1.印章风格:硬笔书法的线条特征以“瘦硬”为主,因此宜选用挺健、瘦硬风格的印章。
硬笔楷书可选用印文工整的印章,行草书则宜选用印文苍劲的印章,隶篆则宜选用印文古朴的印章。
2.印章的大小和数量:因硬笔书法所用纸幅小,字体也小,因此硬笔书法所用印章,宜小不宜大,一般以8〜10mm勺印章即可。
使用的印章过大,是目前许多硬笔书法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理,同一幅作品使用印章的数量宜少不宜多,一般只需一方,最多两方(用两方印时,以一朱一白为佳)。
对于作者,当然应多备几方风格不同的印章,以便选择使用。
3.印文的字数和内容:硬笔书法所用印章较小,所以印文字数宜少不宜多(一般只刻一个字即可),宜简不宜繁。
印文内容,一般刻上作者的“姓”即可。
有些作者落款时只署名不署姓,所盖印章也只是“名章”(无姓),这样即有重复感,又不能完整地表示出作者的姓名。
倒不如落款时署名,再盖上一个字的“姓” 章,这样落款有名有姓,有字有章,可谓相得益彰。
4.起首章:硬笔书法,由于受字幅限制,一般不必使用起首章。
另外,传统书法使用的是宣纸,盖章后经装裱可长久保存。
而硬笔书法用的多是普遍白纸,盖章后印泥浮于纸面上,保管不善则易污损。
因此,硬笔书法宜少用印章。
特别是落款后,已无盖章位置时,更不可强盖。
对于印泥,更应择善而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刻字店刻的“印章”多无艺术性,与书法作品格格不入, 最好不要使用。
总之,硬笔书法的用印,宜少宜小,要根据作品风格选定印章的风格,要根据作品布局的需要,当用则用,不可勉强。
恰当地使用印章,可为作品增光添彩,反之,则只能破坏作品的艺术性。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
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打印。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