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 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常见的盐类水解反应;2. 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特点;2. 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教学PPT、实验装置与试剂、教学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盐的水解现象。

举例并让学生回答,如:酸性盐和碱性盐在水中溶解会有什么现象?Step 2:概念讲解通过教学PPT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指的是盐在水中溶解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酸、碱或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并指出盐类水解反应是离子溶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Step 3: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的呈现,讲解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酸性盐水解、碱性盐水解、氧化还原性盐水解等。

每种盐类水解反应都分别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

Step 4:盐类水解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现象和示意图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强调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盐的酸碱性质、水解度、温度等。

Step 5:实验演示进行盐类水解反应的实验演示,如:氯化铵水解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数据。

Step 6: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盐类水解反应的特点,对比不同类型盐类水解反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出身边的几种常见盐,并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它们可能发生的水解反应,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案二:酸性盐的水解实验学习目标:1. 了解酸性盐水解的概念和反应类型;2. 掌握酸性盐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和记录酸性盐水解反应的现象与数据。

教学重点:1. 酸性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2. 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讲课稿今日我讲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材剖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均衡原理的基础上议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含弱电解质的电离均衡和水的电离均衡两个均衡系统;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由,在此基础上再来研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使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

从知识构造上讲,盐类水解均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均衡系统以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均衡系统,利于学生形成完好的电解质溶液的均衡系统。

2、本节课的要点、难点要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课目的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易认知能力,联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三维教课目的确立为:1、知识与技术〔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响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能从微粒间互相作用这一微观实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体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研究不一样种类盐溶液的酸碱性,揭露化学均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长。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能在思虑剖析过程中聆听别人建议,互相启迪,领会集作沟通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

〔3〕成立个性与共性、对峙与一致的科学辩证观。

三、教课方法这节课,我采纳了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条学习主线:实验研究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加强科学研究的意识,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理论研究是运用已有的化学均衡知识,发掘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盐类水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本节课的教课方案充分表达新课改理念,如①引课的情境设计切近学生、切近实质;②采纳概括法揭露几类盐水解的规律;③教课重、难点的打破采纳自主合作研究方法;④观点的建.专心..专心.[板书]一、实验研究一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分组实验]对盐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教溶液呈碱性的有:CH 3COONa3NaHCO构充分表达观点的科学价值。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一、盐类的水解:盐类实例能否水解引起水解的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弱酸阴离子促进水的电离碱性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弱碱阳离子促进水的电离酸性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无无中性1、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2、实质: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过程。

3、规律: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即盐的构成中出现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该盐就会水解;这些离子对应的碱或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变化越大;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由构成该盐离子对应的酸和碱相对强弱决定,酸强显酸性,碱强显碱性。

4、特点:①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水解进行程度很小。

②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③盐类溶解于水,以电离为主,水解为辅。

④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5、盐类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因为盐类的水解是微弱且可逆的,在书写其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用“ ”号表示,(2)一般生成物中不出现沉淀和气体,因此在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不标“darr;”“uarr;”(3)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分步进行且步步难,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二、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影响水解平衡进行程度最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也有影响,移动方向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下面以NH4+水解为例:NH4++H2ONH3?H2O+H+进行说明1、温度: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右移。

2、浓度:改变平衡体系中每一种物质的浓度,都可使平衡移动。

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溶液的酸碱度:加入酸或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类的水解。

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入酸,则抑制水解。

以NH4+ + H2O=NH3?H2O + H+ 为例:条件 c(NH4+) c(NH3?H2O) c(H+) c(OH-) pH 水解程度平衡移动方向加热减少增大增大减少减少增大正向加水减少减少减少增大增大增大正向通入氨气增大增大减少增大增大减少逆向加入少量增大增大增大减少减少减少正向NH4Cl(S)通入HCI 增大减少增大减少减少减少逆向加入少量减少增大减少增大增大增大正向NaOH(S)以CH3COO- + H2O=CH3COOH + OH- 为例:条件 c(CH3COO-) c(CH3COOH) c(OH-) c(H+) pH水解程度平衡移动方向加热减少增大增大减少增大增大正向加水减少减少减少增大减少增大正向加入冰醋酸增大增大减少增大减少减少逆向加入少量增大增大增大减少增大减少正向醋酸钠(s)通入HCI 减少增大减少增大减少增大正向加入少量NaOH(S) 增大减少增大减少增大减少逆向第三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对大家化学学习有帮助。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的水解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

2.掌握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

3.通过实验观察盐类的水解过程,并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

教学难点: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NaCl,Na2SO4,CuSO4,BaCl2,试管,移液管,酚酞指示剂。

实验器材:烧杯,三角废旧瓷片,酒精灯,玻璃棒。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酸碱和盐类的知识,并了解到盐类有时候也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Step 2 实验观察:1.将NaCl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观察颜色的变化。

2.重复步骤1,使用Na2SO4、CuSO4、BaCl2替代NaCl,观察颜色的变化。

Step 3 实验结果解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盐类的水解规律。

Step 4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并把实验结果归纳到盐类的水解规律中。

Step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盐类是可以水解的,这些水解反应有什么特殊的应用。

Step 6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的水解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规律。

教案二: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种类和水解的基本反应方程式。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水解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实验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或中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水解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或中性的特点。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NaCl,Na2SO4,CuSO4,BaCl2,酚酞指示剂,酚酞溶液。

实验器材:试管,玻璃棒,滴管。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盐的定义和不同种类的盐,以及酸碱与盐的关系。

Step 2 实验观察:1.将NaCl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观察颜色的变化。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H2O HC+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答案】B【解析】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

通入CO2,发生反应CO2+2OH-C+H2O,OH-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

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增大,C不正确。

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D 不正确。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 HCOO-+H3O+B.CO2+H2O HC+H+C.C+H2O HC+OH-D.HS-+H2O S2-+H3O+【答案】C【解析】 A、B、D项显然属于电离过程,C项碳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属于水解反应。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3.25 ℃时,将0.01 mol CH3COONa和0.002 mol HCl溶于水,形成1 L混合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①;②;③。

(2)溶液中共有种不同的粒子(指分子和离子)。

(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L-1的是,浓度为0.002 mol·L-1的是。

(4)和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 mol。

【答案】(1)①CH3COO-+H2O CH3COOH+OH-②CH3COOH CH3COO-+H+③H2O H++OH-(2)7(3)Na+Cl-(4)CH3COOH CH3COO-【解析】溶液中存在CH3COO-,则有水解平衡:CH3COO-+H2O CH3COOH+OH-;溶液中含有CH3COONa与HCl生成的弱电解质CH3COOH,则有CH3COOH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溶液中还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详解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详解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详解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c(Na+)>c(S2-)>c(OH-)>c(HS-)>c(H+)或:c(Na+)+c(H+)=2c(S2-)+c(HS-)+c(OH-)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配制FeCl3,SnCl4,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MgS,Mg3N2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AlCl3等溶液反应.3Mg+2AlCl3+6H2O=3MgCl2+2Al(OH)3↓+3H2↑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

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

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

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3)加热浓缩FeCl3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3.3.1 盐类的水解(课件)高二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29张PPT)

3.3.1  盐类的水解(课件)高二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29张PPT)

NH4Cl = NH4+ + Cl-
酸性
NH3·H2O c(OH-) < c(H+)
离子方程式:NH4++H2O⇌NH3·H2O+ H+
探讨与交流 (以NaCl溶液为例):
H2O
NaCl =
NaCl溶液
中性
OH- + H+
Na+ + Cl-
c(H+) = c(OH-)
探讨与交流 (CH3COONa溶液):
强碱弱酸盐
NH4Cl 酸性
强酸弱碱盐
(NH4)2SO4 酸性
强酸弱碱盐
结论:盐的类型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盐溶液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还有的显中性。
规律: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为什么盐溶液可呈中性、酸性或碱性
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条件:盐易溶,有弱离子。
3、水解的实质: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
使 c (H+) ≠ c (OH–)
4、水解的特点:
水解
⑴ 可逆 盐 + 水
酸+碱
中和
⑵ 吸热 ,必有弱酸或弱碱生成
⑶ 一般很微弱 一般不用“↑”或“↓”; 一般不写“ ”,而写“ ”
程度: ① 水解 < ② 电离 ∴溶液呈 酸 性 ⑶ NaH2PO4溶液呈弱酸性
⑷ Na2HPO4溶液呈弱碱性
课堂小结:
盐 类 的 水 解
盐类水解的概念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水解的特点 水解的规律 水解方程式书写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一)盐类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1)有弱才水解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如:Na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l中的l-对应的酸是强酸Hl ,则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所以,Na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又如:H3Na中的H3-对应的是弱酸H3H,则H3-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电离出的H+,结合成H3H分子使得水中H-多出所以,H3Na的水溶液显碱性(2)越弱越水解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如:Na23和Na2S33 -对应的酸是H23;S3 -对应的酸是H2S3由于H23的酸性弱于H2S3则,3 -的水解程度比S3 -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所以,Na23的碱性比NaS3的碱性强(3)双弱双水解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如:H3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 ;H3-对应的酸是弱酸H3H则NH4+和H3-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H-形成NH3*H2;H3-结合H+形成H3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4)谁强显谁性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H-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如:(NH4)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3 -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H-多出所以,(NH4)23 溶液显碱性又如:H3NH4,由于NH3的碱性和H3H的酸性相当,则NH4+的水解度和H3-的程度差不多,使得水溶液中的H+和H-也差不多所以H3NH4溶液显中性再如:(NH4)2S3,由于NH3的碱性比H2S3的酸性弱,则NH4+的水解度比S3 -的水解度大,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H+多出所以,(NH4)2S3溶液显酸性(二)根据盐类的不同,可分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酸弱碱盐;Q###弱酸盐;弱酸弱碱盐(1)强酸弱碱盐如:NH4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NH4+ + H2 =可逆= NH3*H2 + H+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2)强碱弱酸盐如:H3Na的水解离子方程式:H3- + H2 =可逆= H3H + H-Q###弱酸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3)弱酸弱碱盐如:H3NH4的水H3- + NH4+ + H2 =可逆= H3H + NH3*H2H3NH4水溶液显中性如:NH4F的水NH4+ + F- + H2 =可逆= NH3*H2 + HFNH4F的水溶液显酸性如:NH4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NH4+ l- + H2 =可逆= NH3*H2 + HlNH4l的水溶液显碱性弱酸弱碱盐的酸碱性和阴离子与阳离子有关(三)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形成的盐的水解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形成的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一般第一步进行的程度最大,第二步甚至更多步的水解程度就很弱了如:Na23的水第一步程度很大:3 - + H2 =可逆= H3- + H-第二步程度很小:H3- + H2 =可逆= H23 + H-【注意】:大部分的盐的水解都不能进行彻底,所以一般盐的水解都要是可逆符号水解度较大的盐有Al2S3可认为几乎双水解彻底【以上都是一种盐中的离子水解】【第二种情况】:另外,还有2种盐中,分别有弱酸根离子和弱碱根离子,也会互相促进,发生双水解如:NaH3和AlI3两种盐,如果把它们的溶液相混合,则会发生双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如下:3H3- + Al + == Al(H)3↓ + 32↑注意:Al +和H3-双水解较彻底,可以用“==”而不用“可逆符号”另外,所有的水解过程中一定有水参加,但是由于该水解反应,生成物中有水,可以和反应物中的水刚好相互抵消,但方程式中没有水出现并不表明没有水参加(1)常见的弱酸根离子:S3 - ;HS3-;3 -;H3-;P4 -;HP4 -;l-;S -;HS-;H3-;SN-;F-;Al2-;6H(苯酚根);N2-(亚硝酸根)常见弱酸的酸性排序:H2S3 &gt; H3P4&gt; HF &gt;HH&gt;6H-H&gt;H3H&gt;H23&gt;H2S 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甲酸苯甲酸醋酸碳酸氢硫酸&gt; Hl&gt;6H-H&gt;HAl2次氯酸苯酚偏铝酸(2)常见的弱碱离子:NH4+;u +;Fe +;Fe +;Al +其中碱性排序:Fe(H)2 &gt; Fe(H)3 &gt; u(H)2 &gt; NH3*H2 &gt; Al(H)3。

高二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高二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学年高二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1)有弱才水解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2)越弱越水解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如:Na2CO3和Na2SO3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3)双弱双水解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4)谁强显谁性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OH-多出.所以,(NH4)2CO3 溶液显碱性.又如:CH3COONH4,由于NH3的碱性和CH3COOH的酸性相当,则NH4+的水解度和CH3COO-的程度差不多,使得水溶液中的H+和OH-也差不多.所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再如:(NH4)2SO3,由于NH3的碱性比H2SO3的酸性弱,则NH4+的水解度比SO3^2-的水解度大,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OH-更多,有H+多出.所以,(NH4)2SO3溶液显酸性.(二)根据盐类的不同,可分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酸弱碱盐;强奸弱酸盐;弱酸弱碱盐(1)强酸弱碱盐如: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NH4+ + H2O =可逆= NH3*H2O + H+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2)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H3COO- + H2O =可逆= CH3COOH + OH-强奸弱酸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3)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的水CH3COO- + NH4+ + H2O =可逆= CH3COOH + NH3*H2OCH3COONH4水溶液显中性如:NH4F的水NH4+ + F- + H2O =可逆= NH3*H2O + HFNH4F的水溶液显酸性.如:NH4ClO的水解离子方程式;NH4+ ClO- + H2O =可逆= NH3*H2O + HClONH4ClO的水溶液显碱性.弱酸弱碱盐的酸碱性和阴离子与阳离子有关.(三)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形成的盐的水解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形成的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一般第一步进行的程度最大,第二步甚至更多步的水解程度就很弱了.如:Na2CO3的水第一步程度很大: CO3^2- + H2O =可逆= HCO3- + OH- 第二步程度很小: HCO3- + H2O =可逆= H2CO3 + OH- 【注意】:大部分的盐的水解都不能进行彻底,所以一般盐的水解都要是可逆符号.水解度较大的盐有Al2S3可认为几乎双水解彻底.【以上都是一种盐中的离子水解.】【第二种情况】:另外,还有2种盐中,分别有弱酸根离子和弱碱根离子,也会互相促进,发生双水解.如:NaHCO3和AlCI3两种盐,如果把它们的溶液相混合,则会发生双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如下:3HCO3- + Al^3+ == Al(OH)3 + 3CO2注意:Al^3+和HCO3-双水解较彻底,可以用==而不用可逆符号另外,所有的水解过程中一定有水参加,但是由于该水解反应,生成物中有水,可以和反应物中的水刚好相互抵消,但方程式中没有水出现并不表明没有水参加.【附】(1)常见的弱酸根离子:SO3^2- ;HSO3-;CO3^2-;HCO3-;PO4^3-;HPO4^2-;ClO-;S^2-;HS-;CH3COO-;SCN-;F-;AlO2-;C6H5O(苯酚根);NO2-(亚硝酸根)常见弱酸的酸性排序:H2SO3 H3PO4HCOOHC6H5-COOHCH3COOHH2CO3H2S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甲酸苯甲酸醋酸碳酸氢硫酸HClOC6H5-OHHAlO2次氯酸苯酚偏铝酸(2)常见的弱碱离子:NH4+;Cu^2+;Fe^2+;Fe^3+;Al^3+其中碱性排序:Fe(OH)2 Fe(OH)3 Cu(OH)2 NH3*H2O Al(OH)3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盐类的水解 (水解常数)

盐类的水解 (水解常数)
澧县一中高二化学组
盐的水解 常数
2
HA表示酸,MOH表示碱,MA表示由它们生成 的盐,则MA的水解方程式为:
MA +H2O HA+ MOH
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
=
c ( HA )·c (MOH )
c(H2O) c(MA)
K ·c(H2O)
= c ( HA ) ·c (MOH )
c(MA)
盐的水解常数 Kh = c ( HA ) ·c (MOH )
c (OH- )
= c ( MOH )与电离常数Kb的关系式 Kb
c(MOH)
Kh
=
c ( H+ ) ·c (OH- )
Kb
=
Kw Kb
水解常数Kh与对应弱酸的电离常数Kb的关系
6
MA +H2O
若MA为强碱弱酸盐(CH3COONa)
Kh =
Kw Ka
பைடு நூலகம்HA+ MOH
若MA为强酸弱碱盐(NH4Cl)
Kh =
Kw Kb
结论:弱酸或弱碱电离常数越小,其所生
成的盐水解常数就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大。 越弱越水解
已知浓度相同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相
比,碳酸钠溶液碱性强。试分析原因。
7
依据上图数据,通过计算分析碳酸氢钠溶液呈碱 性的原因。
8
判断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比较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比较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的相对大小
先计算铵根离子的水解常数。 因为醋酸的电离常数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常数,所 以浓度相等时醋酸溶液的酸性强于氯化铵溶液。
11
已知常温下磷酸的电离常数为:
试通过计算判断: NaH2PO4溶液和Na2HPO4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高二盐类的水解

化学高二盐类的水解

化学高二盐类的水解
盐类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水解反应。

水解是指在水中,离子化合物的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离子化合物或是非离子化合物。

一些盐类在水中水解比较显著,例如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

其中以碳酸盐的水解反应最为常见,碳酸盐在水中会分解为碳酸氢盐和氢氧化物:
MCO3 + H2O → MHCO3 + MOH
例如,钙碳酸(CaCO3)在水中会分解为碳酸氢钙(Ca(HCO3)2)和氢氧化钙(Ca(OH)2)。

硫酸盐也有类似的水解反应,如硫酸钙(CaSO4)
在水中会分解为硫酸氢钙(Ca(HSO4)2)和氢氧化钙(Ca(OH)2)。

而氯化物的水解反应则是会产生酸和碱,例如氯化铵(NH4Cl)在水中会分解成氨气(NH3)和盐酸(HCl):
NH4Cl + H2O → NH3 + HCl
总之,理解盐类在水中的水解反应对于理解盐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十分重要。

- 1 -。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

在0.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K+)+c(H+) = c(HC2O4-)+c(OH-)+c(C2O42-)B.c(HC2O4-)+c (C2O42-) =" 0.1" mol·L-1C.c(C2O42-) < c(H2C2O4)D.c(K+) = c(H2C2O4)+c(HC2O4-)+c(C2O42-)【答案】D【解析】A.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得c(K+)+c(H+) = c(HC2O4-)+c(OH-)+2c(C2O42-),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HC2O4-)+c (C2O42-) + c(H2C2O4)=" 0.1" mol/L,错误;C.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作用大于其水解作用,所以c(C2O42-) >c(H2C2O4),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K+) = c(H2C2O4)+c(HC2O4-)+c(C2O42-),正确。

【考点】考查盐的水解、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的知识。

2.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A.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B.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制成泡沫灭火剂C.常温下测得NaHSO3溶液的pH小于7D.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答案】C【解析】A.NH4Cl与ZnCl2都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而除锈,故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正确;B.NaHC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而Al2(SO4)3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当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混合时,水解相互促进,能够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和CO2气体,因此可制成泡沫灭火剂,正确;C.常温下测得NaHSO3溶液的pH小于7,是因为HSO3-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与盐的水解无关,错误;D.Na2CO3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若在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时,试剂瓶用磨口玻璃塞,就会与玻璃的成分发生反应而是瓶与塞粘在一起,正确。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笔记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笔记

高二化学:盐类水解学习笔记——酸碱平衡的微观调控
以下是一份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笔记的内容,供参考:
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盐类的水解是指盐电离出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在溶液中与水电离出
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弱酸或弱碱的酸根离子或碱离子与水
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使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二、盐类水解的规律
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弱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弱碱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3.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温度: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

2.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酸碱度:加入酸或碱溶液可以抑制或促进盐类水解。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分离和提纯物质:通过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分离和提纯物质。

3.除去某些物质:通过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除去某些物质。

4.制备某些物质:通过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制备某些物质。

以上是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笔记的主要内容。

在记忆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知识点和概念,并理解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同时,需要多做练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盐类水解(讲义及解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盐类水解(讲义及解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水解课前思考Na2CO3、俗名“苏打”,又称为“纯碱”,你还记得它的性质吗?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于生活洗涤。

Na2CO3的水溶液为什么呈碱性?一、盐类的水解1.盐溶液的酸碱性(1)实验探究:用pH计测定下列溶液的pH与7的关系,按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分类完成下表盐NaCl Na2CO3NH4Cl KNO3CH3COONa(NH4)2SO4盐溶液的酸碱性盐的类型(2)实验结论盐的类型强酸弱碱盐强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溶液的酸碱性2.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1)强酸强碱盐——以NaCl为例H2O H++OH-NaCl===Na++Cl-离子间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否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中c(H+)=c(OH-),呈中性理论解释水的电离平衡不发生移动,溶液中c(H+)=c(OH-) (2)强酸弱碱盐——以NH4Cl为例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离子间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是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NH+4和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理论解释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c(OH-)总反应离子方程式(3)强碱弱酸盐——以CH3COONa为例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离子间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是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中c(H+)<c(OH-),溶液呈碱性CH3COO-和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使水的电离平理论解释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c(OH-)总反应离子方程式3.盐类水解(1)概念: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2)实质:生成弱酸或弱碱,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新的平衡盐电离―→结合H+―→结合OH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 (H+)≠c (OH -)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3)条件:盐中必须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根阳离子,即有弱才水解,强酸强碱盐不水解(4)盐类水解的特点(5)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同强显中性盐的类型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 (25℃)注意①“越弱越水解”指的是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若酸性HA>HB,那么相同浓度的NaA 和NaB 溶液,后者的碱性强如:CH 3COOH 的酸性比HClO 的酸性强,则相同浓度时,CH 3COO -的水解程度比ClO -小,后者的碱性强②同浓度的NaHCO 3和CH 3COONa 溶液相比,谁的碱性强?为什么?③同浓度的NH 4Cl 和Cu(NO 3)2溶液相比,谁的酸性强?为什么?【对点训练1】1.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盐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盐只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发生其他反应C.盐水解反应肯定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促进水的电离D.盐的水溶液为中性时,则盐一定不发生水解反应2.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c(H+)D.水电离出的H+(或OH-)与盐中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碱(或酸)性3.下列溶液中,因为电离产生的离子发生水解而显酸性的是()A.NaHCO3B.NaHSO3C.CuSO4D.Ca(NO3)2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因水解显碱性的是()A.NaClO B.Na2SO4C.CuCl2D.KAl(SO4)25.下图表示的是某离子X与水的反应过程,离子X可能是()A.CO2-3B.HCO-3C.Na+D.NH+46.现有S2-、SO2-3、NH+4、Al3+、HPO2-4、Na+、SO2-4、AlO-2、Fe3+、HCO-3、Cl-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1)在水溶液中,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水溶液中,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二、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形式:盐中的离子+水弱酸+OH-,如:R-+H2O HR+OH-显碱性盐中的离子+水弱碱+H+,如:M++H2O MOH+H+显酸性2.书写要求:盐类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用“”连接,产物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 3·H2O、H2CO3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③①④②⑤B.①③⑤④②C.③②①⑤④D.⑤②④①③【答案】A【解析】首先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将其按酸碱性分组,呈酸性的是①③④,呈中性的是②,呈碱性的是⑤。

在呈酸性的①③④中,NH4HSO4中的HS电离出H+,其溶液的酸性最强,其pH最小,(NH4)2SO4溶液中的NH4浓度大于NH4NO3溶液中的NH4浓度,其达到水解平衡时,(NH4)2SO4溶液中的H+浓度大于NH4NO3溶液中的H+浓度。

CH3COONa溶液呈碱性,pH最大,综上所述,其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⑤。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pH、水解平衡2.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学生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A.丁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B.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C.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同温度的氨水,若混合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答案】A【解析】晶体溶解过程伴有热效应,无法判断温度降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故无法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B、C、D不正确;A项,将滴有酚酞的醋酸钠溶液加热,红色加深,说明溶液碱性增强,即升高温度促进盐类的水解,可证明盐类水解为吸热反应。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3.(1)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

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点燃有爆鸣声,此气体是,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常温下,将C1 mol·L-1的盐酸和C2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NH4+)+c(H+)=c(Cl-)+c(OH-)B.当C1= C2时,c(NH4+)+c(NH3·H2O)=c(Cl-)C.当pH=7,一定是C2>C1D.当pH<7,一定是C1=C2【答案】D【解析】A、符合电荷守恒规律,正确;B、当C1= C2时,盐酸与氨水等物质的量混合,恰好生成氯化铵,根据物料守恒得c(NH4+)+c(NH3·H2O)=c(Cl-),正确;C、 pH=7溶液呈中性,氨水物质的量应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正确;D、当pH<7时,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或盐酸过量都会使溶液呈酸性,C1=C2或C1>C2,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混合的判断2.下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同浓度下列溶液中:① (NH4)2SO4② NH4HCO3③ NH4Cl④ NH3·H2O,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 > ③ > ② > ④B.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pH = 7,则c (NH4+) > c (Cl-)C.0.2 mol·L-1 Na2CO3溶液中:c (OH-) =" c" (HCO3-) + c (H+) + c (H2CO3)D.0.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l-)> c (NH4+)> c(Na+)>c (OH-)>c (H+)【答案】A【解析】A.同浓度下列溶液中:① (NH4)2SO4② NH4HCO3③ NH4Cl④ NH3·H2O,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 > ③ > ② > ④,正确;B.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pH = 7,则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 (NH4+) ="c" (Cl-),错误;C.0.2 mol·L-1 Na2CO3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 (OH-) =" c" (HCO3-) + c (H+) + 2c (H2CO3),错误;D.0.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是NaOH、NaCl、NH3·H2O按照4:1:1的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考点一:盐类水解1.实质: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 OH-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特征: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

水解程度一般较小,不易产生气体或沉淀,但若水解相互促进,则水解程度一般较大。

3.结果:盐的水解水的电离。

4.规律:可概括为:有才水解,无不水解;越越水解,谁显谁性。

弱酸强碱盐,离子水解,其溶液显性。

如:溶液强酸弱碱盐,离子水解,其溶液显性。

如:溶液例1。

下列盐类水解吗?如水解写出其水解方程式。

①AlCl3___________ _ ______ ②Na2CO3____________ _______③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H3COO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溶质c(溶液) 溶液pH溶液c(H+)溶液c(OH-)水电离c(H+)水电离(OH-)HCl 0.0001NaOH 0.0001Na2CO3不填10NH4Cl 不填 4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酸或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水解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在PH都等于9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是Amol/L和Bmol/L,则A和B的关系为( )A. A>BB. A=10-4BC. B=10-4AD. A=B考点二:影响盐类水解因素:主要因素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 (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 ),水解程度越。

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例如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方向移动而水解,若加酸则水解。

3+2 3+条件移动方向H+数目PH Fe3+水解率现象升温通HCl加H2O加Fe粉加NaHCO3加FeCl3【思考】配制纯净的FeCl2溶液需加些什么?为什么?加热、蒸干此溶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什么?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FeSO4呢?【思考】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

(2)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例5. 硫化氢溶于水形成电离平衡,为使平衡向右移动,且使S2-浓度增大的是A. 加入少量固体NaOHB. 加水稀释C. 加入少量固体CuSO4D. 加入少量固体Na2SE. 加入少量固体NaHS 还有其它方法吗?考点三: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⑴NH4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CH3COONa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⑷NaH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料守恒:电解质电离、水解过程中,原子总是守恒的。

⑴NH4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CH3COONa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质子守恒:电解质电离、水解过程中,水电离出的H+与OH-总数一定是相等的。

⑴NH4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CH3COONa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四、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单一溶质溶液:⑴NH4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CH3COONa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⑷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溶液:⑴0.01mol/L的盐酸与0.01mol/L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0.01mol/L的NaOH溶液与0.02mol/L 的醋酸等体积混合(显酸性):_______________(3)0.01mol/L的NaOH溶液与0.02mol/L 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显碱性):___________(4)25℃pH=10的NaOH溶液与pH=4的醋酸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01mol/L的Na2CO3溶液与0.01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例6.⑴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的是:①0.2mol/L的CuSO4溶液,②0.1mol/L的Na2CO3溶液,③0.2mol/L的KCl溶液,④0.1mol/L的Na2SO4溶液。

_____________⑵浓度为0.100mol/L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①NH4Cl ②NH4HSO4③ NH3·H2O ④CH3COONH4限时训练:1.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 )A.①②B.③C.③④D.④2.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正确说法是 (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⑤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⑧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⑨比较NH4Cl和Na2S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⑨ D.全有关.3.在pH为3的FeCl3溶液,pH为11的Na2CO3溶液和pH为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分别为:C1、C2、C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C1<C2<C3B.C1=C2>C3 C.C1>C2>C3D.无法判断4.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5.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在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l-)>c(NH4+)>c(OH-)>c(H+)B、c(NH4+)>c(Cl-)> c(OH-)>c(H+)C、c(Cl-)=c(NH4+)>c(H+)=c(OH-)D、c(NH4+)>c(Cl-)>c(H+)>c(OH-) 6.(1)已知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

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

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你认为上述两种解释中正确。

(“甲”或“乙”)①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 3COOKB.固体CH 3COONH 4C.气体NH 3D.固体NaHCO 3 ②若 (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 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25℃时, 0.1mol·L -1氨水的电离度为1.3%, 0.1mol·L -1醋酸的电离度为1.3%)(2)把0.02mol /LHAc 溶液和0.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Ac -)>c(Na +) B.c(HAc)>c(Ac -)C.2c(H +)=c(Ac -)-c(HAc) D.c(HAc)+ c(Ac -)=0.01mol/L7.10 ℃时,在烧杯中加入0.1 mol/L 的 NaHCO 3溶液400 mL ,加热,测得该溶液的pH 发生如下变化:(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 H 升高的原因是H C O 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溶液pH 升高的原因是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了Na 2CO 3,并推断Na 2CO 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 3 ; (3)丙同学认为: ①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 ,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试剂X 是________(填选项)。

A .Ba(OH)2溶液 B .BaCl 2溶液 C .NaOH 溶液 D .澄清的石灰水②只要把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后再测定溶液pH ,若pH________8.3(填“>”、“<”或“=”),说明甲正确,若pH________8.3(填“>”、“<”或“=”),说明乙正确;(4)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甲、乙同学的解释进行判断: 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煮沸NaHCO 3溶液,发现试管A 中产生沉淀,说明 (填“甲”或“乙”)推测正确;8.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H +、CH 3COO -、Na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①c(Na +)>c(CH 3COO -)>c(OH -)>c(H +) ②c(Na +)>c(CH 3COO -)>c(H +)>c(OH -) ③c(CH 3COO -)>c(Na +)>c(H +)>c(OH -) ④c(Na +)>c(OH -)>c(CH 3COO -)>c(H +)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填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