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大全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9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大全伊索寓言课堂实录9篇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1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回顾白话故事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读了两篇小故事,出自于——

生(齐):《伊索寓言》

师:对,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伊索寓言》凝聚了人类的大智慧,是让全世界骄傲的一部经典。

师:读好了吗?(生点头)先说说怎样算读好了?

生:读正确。

生:读流利。

师:读正确、读流利是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读一篇故事还要读出什么?

生:读出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师:对,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读出人物的神情动态,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狐狸,写狐狸的话,有两处。(出示)请同学起来读。

句子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句子二: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这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动听的歌喉吗?”

(一生起来读,读书腔较重。)

师:你真的认为葡萄是酸的吗?(生摇头)那应该怎么读?(生再读,强调了“肯定”和“不好吃”。)

师:读得好啊,明知不是这样,还要拼命说服自己,欺骗自己。狐狸的内心一下子被你读了出来。这就是绘声绘色。

师:同样是欺骗,这两只狐狸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只是自欺欺人,第二只是在欺骗蝉。

师:请你读第二只狐狸。

(生读,不是很到位。)

师:你认为你这样说能打动那只蝉吗?推荐你们班朗读高手来读读?

(一生读。不错,感情充分,声音甜美。)

师(过渡):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

师(相机插入文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全场惊讶,老师朗读声音甜美,而且极具模仿力,把狐狸的语言读的惟妙惟肖,俨然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令在场老师也很惊讶,感叹老师的朗读水平之高。)

师:刚才是你们这些小狐狸说的话,现在是——

生:老狐狸说的话。(生笑)

师:老狐狸说的是什么话?

生:古文。

师:古文又叫——

生:文言文。

第二板块:诵读文言故事

环节一:初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课件出示资料,激发兴趣。

亲爱的小朋友,相信你一定读过《狐狸与葡萄》《乌鸦和狐狸》等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一书。可你知道吗,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翻译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汤姆。

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

来十分有趣。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师: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课件出示文言文《狐与葡萄》,并下发文言教材,学生拿到教材立刻饶有兴趣地读起来。)

师(稍作等待):读过了?给你什么感觉?

生:难读。

生:好玩。

生:有意思。

(师请一生试读,个别字音和停顿有误。)

师(范读,并提出要求):听老师读,注意和自己读得不一样的字音和停顿,拿出笔来,标注一下。)

(生自读。再请生读。指导正音:诽 fěi 涎xián 拂 fú。难断句的句子: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师反复带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慢慢地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节奏感越来越好,学生读得也很开心,教师在这个初读环节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师:读到这会儿,我想知道,你对文言文又有什么感受?

生:白话文中的很多句子都浓缩成了一句话。

生:读到狐狸的时候有点讨厌,自己吃不到葡萄,还不要别人吃。

生:有点复古的感觉。

师:这种感觉你喜欢吗?

生:喜欢。

师:是啊,文言文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字,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啊,我们怎能不喜欢呢。

生:我觉得文言文很有韵味。

师:是的,读起来琅琅上口,十分有韵律,对吗?(板书:韵味)环节二:品味“之”,感受文言的音韵之美

过渡:哎呀,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个字特别多?

生:之。

师:圈一圈,到底有多少个“之”?

(生圈出八个“之”。课件中“之”以红字突出,印证学生的答案。)

师:同是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

(师范读,强调“之”字,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

师:听出来了?

生:老师读得很有趣,像古人在说书。

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

师:哪个读得最长?

生:“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

师:好,借用音乐的节拍来比方。如果这个“之”是两拍,哪么,有读一拍的“之”吗?有读半拍的“之”吗?

生:“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

师:猜一猜,罕见之物中的“之”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

师:对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短促。一起跟老师读。(师带读:猿升之技、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师:有读一拍的“之”吗?

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

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它、葡萄。

师:对啊。“之”在文言文里经常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

师:那“垂涎久之”的“之”为什么读得最长呢?

生:垂涎了很长时间了。

生:口水流得很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