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运用功能性行为评估方法对其课堂干扰行为进行了评估,详细分析了其课堂行为的功能及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干预措施,进行实施。该儿童的行为变化验证了最初的行为功能假设。研究结果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自闭症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行为评估

课堂干扰行为指课堂时间里,以口语或肢体的方式,打断别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影响教师教学和其他同学学习,扰乱课堂秩序,并且对自身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困扰的行为。①课堂干扰行为严重地妨碍了自闭症儿童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对其社会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功能性行为评估通过收集与课堂干扰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奏事件、行为及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干预措施。它是对个体实施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的基础,这种方法将问题行为称为干扰性行为,认为干扰性行为与个体所处的当前情境因素直接相关,并具有某种功能,而且系统控制这些情境因素可以减少挑战性行为的发生。这一策略已经被用于对自闭症及其他严重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行为评估实践中。本文详细阐述了运用功能评估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学生进行行为评估的过程。

一、案例基本情况

小涵,男,10岁,重庆某特校二年级学生。出生时情况正常,2岁多一次严重的发烧后表现出异常行为,经诊断为自闭症。无家族遗传史, 孕期母亲情况正常。该儿童与人没有对视,也不与其他儿童游戏玩耍;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

要,有时口中喃喃自语,但内容无法让人理解,有时能模仿简单口语,但不主动与人对话;对上课、学习没有兴趣, 偶尔能听从教师指令,无法完成作业;经常在课堂上出现尖叫、大笑;惧怕人多的环境;偶尔也会突然大哭发泄情绪。据父母介绍,该儿童从3岁多开始在私营机构接受训练,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口语, 如妈妈、爸爸、再见等,但发音仍然不够准确。

二、行为功能评估的过程

(一)确定小涵需要干预的行为

基于对小涵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其课堂干扰行为主要表现在:(1)拍头并大哭。(2) 大笑。(3) 坐在座位上摇晃桌子和凳子。(4)擅自离座。(5)吮吸胳膊。并在2周的观察过程中对上述行为的表现次数做好记录,如表1

(二)确定干扰性行为的发生情境和行为结果

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情境中可能引发和维持干扰行为的因素。在2周的观察时间内,运用ABC 行为观察法对个体行为发生的前奏事件、行为表现及行为结果进行了记录。并对行为分析结果见表2。

表 2 小涵干扰性行为观察记录分析

行为表现发生情境行为结果行为功能

打头并大哭教师阻止其某先前行为被教师阻止, 则继续打头, 负强化向教师索要某物不被批准若满足他的需要, 则打头停止正强化教师要求完成某项任务教师不要求其完成, 打头停止负强化

吮吸胳膊上课、课间休息, 无固定环境教师不理会或批评, 持续吮吸自我刺激

上课离座教师讲课, 课堂作业时间, 教师将其拉回来或不理会正强化教师未向其布置明确任务, 案

主无事可做

案主自行玩玩具或在操场奔跑自我刺激

大笑

教师阻止其先前行为被教师阻止,则继续大笑负强化

完成任务后教师给予强制批评自我刺激

摇晃桌子板凳教师阻止某先前行为教师一直阻止,则一直晃动桌子负强化

看到其他同学玩玩具,他没有参

与其中给予玩具让他玩,则晃动停止

正强化教师要求完成某项任务

强制完成,则一直晃动,不予理睬,

任务完不成

负强化

(三)判断小健挑战性行为的功能

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 ABC 关系,小涵的各种干扰性行为与当时情境中所发生的事件及行为结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大头、大笑、晃动课桌会在教师阻止小涵某些先前行为时出现。这些先前行为通常被教师认为是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在这些行为出现之后进行阻止,如用语言命令或行动试图让其安静下来。但大多数情况下,小涵的问题行为反而更加厉害。此时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而不得不放弃对他的要求,甚至用食物哄他安静。

此种情境下,小涵的行为功能是让教师停止劝阻。教师的离开恰恰满足了其行为目的, 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而用食物让其安静更是对小涵问题行为的正强化。

上课离座的行为通常是在教师讲课或者课堂作业时间。由于小涵的能力有限, 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所布置的作业任务也常无法完成,故教师通常不叫

其做作业。有时离座之后教师会将其拉回座位,小涵能在座位上安静地坐一会儿;有时离座之后他会直接奔向操场。因此,该行为的主要功能应是自我刺激和正强化。离座之后的行为不仅提高了小涵的神经兴奋水平, 同时在操场上奔跑为其寻求了刺激,教师拉其回座位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的一种关注,也是一种强化。

三、课堂干扰行为的干预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调整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教师如何教学与小涵的干扰性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教师向小涵提出要求直接会引发小涵打头等行为。由于教师认为其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以上课时只是要求他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一起朗读以及课堂作业等环节, 绝大数的时间教师都不要求他参与, 这就导致小健常常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无事可做。因此,我们觉得要改变小涵在课堂上的这类表现,需要对各堂课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进行了思考与调整。尽可能让他与其他同学一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如读生字、上讲台完成小任务等。教师可以适当给他安排些较简单的任务,并对其努力的表现进行表扬,偶尔可以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二)对挑战性行为的处理

课堂教学措施的调整可以适当增加小涵有效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 减少了挑战性行为的诱发因素。但是,对于课堂干扰性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小涵来

说,短时间内靠调整教学措施解决所有行为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 对于其干扰行为出现之后的态度与措施至关重要。

如当小涵出现打头的情况时,教师口头阻止并采取身体制约, 即抓住小健的胳膊, 让其无法打头, 直到平静,然后放开胳膊。若打头行为再次出现,则重新束缚。若打头的原因为表达需求,则在其安静之后, 要求用语言或者动作表达自己的需要。若能表达,则对其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若要求合理, 则进行满足。

若打头的目的是逃避作业任务, 除了有针对性地调整作业任务之外,在小涵安静之后,仍要求其继续完成任务, 并告知若完成,可以获得山楂片。以插雪花片为例, 一开始他拒绝并将雪花片全部扔到地上,同时打头,教师抓住其双手之后告诉他必须完成该任务,完成任务之后可得到山楂片。期间,不管其如何哭闹, 教师只是多次平静地重复要求, 直至小涵完成该任务。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是一个漫长而且反复的过程,教师和家长不要因其效果不显著而放弃干预,这样不仅会影响干预成效,可能还会产生新的问题行为出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自闭症儿童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自闭症儿童的学习需要教师细心观察,找到适合个别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和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治疗工作,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①慕雯雯.ADHD 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处理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

②陈晖.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分析及干预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2

③方思颖.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3)

④武博雅.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干预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2013(7)

⑤韦小满,杨希洁.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特点及应用行为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