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
2016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2016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0519bf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7.png)
2016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2016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2016年新课标Ⅰ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宋史·曾公亮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宋史·曾公亮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49065bed630b1c58eeb51d.png)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宋史·曾公亮传》注释、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考取)进士甲科..(唐朝的科举,最初并没有甲、乙科的区别,从高祖李渊到唐明皇前期,所有进士都称为“乙科”。
唐明皇为彰显文德,下了道昭旨说:“近世没有甲科,从朕开始,就要打开甲科大门,让最优秀的人才成为天下人的表率。
”终唐一代,“甲科”成为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
宋朝发生了很大变化,前期的进士考试,甲科、乙科还都是指进士而言,且甲科一定是优于乙科的。
直到北宋后期,甲、乙科还都是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乙科为二档,甚至出现了第三档。
到了南宋,明确规定进士考试共分五甲。
如理宗宝祐四年,文天祥榜共录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其余为三甲、四甲、五甲。
南宋的“二甲”和“乙科”是等同的概念,所以说南宋以后已经没有官方的“乙科”,只是民间还把二档进士叫做“乙科”而已。
到了明、清,又出现甲、乙科之称,就比较容易区别了;凡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都叫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都叫乙科),知.(掌管,管理。
如果后面有官职,翻译为担任……)会稽县。
民田.(种田,耕种)镜湖旁,每患.(担心,忧虑)湖溢。
公亮立.(设立,设置)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利益,好处)。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
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每每担心镜湖泛滥。
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
以.(凭借)端明殿学士知.(担任)郑州,为政..(治理政事)有能声/(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悉.(全部)窜他境/至夜户.(门)不闭/尝有使客..(发布文书)诘.(ji ..(使者)亡.(丢失)囊(口袋)中物/移书é,追问,追查,查究)盗/公亮报./(回复)吾境不藏盗/殆.(dài,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e19c82192e45361166f562.png)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
称为“羊岱”,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常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①诡计:奇计。
参考译文: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
博学能写文章,须眉漂亮,善于谈论。
郡中的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一般,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
向上推荐他做计吏,州中四次征辟他做从事、秀才,五府交相任命,都不就职。
夏侯霸投降西蜀之后,姻亲大多与之绝交,唯有羊祜安顿他的家室,恩爱礼遇有加。
②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率军镇守南方,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东吴石城的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余里,每每造成边境的麻烦,羊祜对此很忧虑,最终用计策使吴国解除了守备。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e855d90508763231121273.png)
2016全国卷文言文翻译《曾公亮传》译文曾公亮,字明仲,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名次较靠前),任会稽知县。
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
公亮修建闸门,把(湖水)引入曹娥江,百姓(因此)而得益。
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因为治理政事才能卓越而名声很好,盗贼全都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到了晚上睡觉也可以不关闭门窗。
曾经有个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发布公文缉查盗贼,公亮回复说我们州里没有隐藏的盗贼,大概是随从之偷藏而已。
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是这样。
公亮通晓精熟法令条文,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相府的法令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
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皇位的继承人,就与曾公亮一起共同商定大计。
密州的民田产银,有人把它全部偷走了,大理寺把他当作强盗论处。
公亮说:“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盗取财物还是有区别的。
”坚决据理力争,于是朝廷就下达给有关部门讨论,比照抢劫盗窃禁物的相关法律,偷盗者没有被判死刑。
契丹纵容百姓在界河附近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出事端。
公亮说:“现在事情还处在萌芽状态不去禁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的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派他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
英宗即位以后,授予(公亮)中书侍郎,并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又任命他担任户部尚书。
皇上身体不适,辽国使者来到而不能接见,就命令公亮在宾馆宴请(使者),使者不肯赴宴。
公亮质问他说:“皇上赐宴你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让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情你能够安心吗?使者马上就去赴宴。
煕宁三年,授予司空并兼任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的官职。
第二年,又起用他兼任永兴军的通判。
过了一年,返回京城。
不久以太傅的身份退休。
元丰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皇上亲临哭悼,停止上朝三天。
曾公亮为人端方庄重,深沉周密。
平时谨守法律,循规蹈矩;但是天性吝啬,家产增加到巨万。
2016高三复习文言文翻译
![2016高三复习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ab92108964bcf84b8d57b00.png)
文言文翻译的几种失误形式:
1.没有厘清背景、关系的强行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晋文公和秦穆 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 无礼) 。
2.以今义当古义 A.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 品质好的女子(这个女孩不好,烦请巫婆您 替我们到河里禀报河伯,我们要另外选取好 的女孩)。
留 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
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 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 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均 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 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句中“人”“我”“北门”就可以 保留不译。
增
也叫补,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 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以足文意。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鸿门宴》)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 章) 撤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 (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口技》) 以上例句括号中的内容,都是在译文中应 该补充出的。
2016高三复习 文言文翻译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 ①
而觞之于庙,奏《九韶》② 以为乐,
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
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注】 ①御,迎接。②《九
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1.翻译下面句子。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译文:
4、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如何(何如)、如„„何、若何(何若)、 若„„何、奈何、 奈„„何(怎么样、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 么办); 何消(哪用得着); 何为(什么是;怎么会); 何意(岂料,哪里料到); 何所(所„„的是什么);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孰与、与„„孰„„(与„„比较,哪一个„„); 其„„其„„(是„„还是„„); 安„„乎(怎么„„呢)
2016高考江苏卷文言文参考译文
![2016高考江苏卷文言文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cfe71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4.png)
2016高考江苏卷文言文参考译文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赛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辕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杰公至越,吊文恭。
文恭墓木已拱,攀條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觐歇预。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 大父泣曰:“侄命墨,特耕而不获耳,蔗襄②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姑“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料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闲,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案】多名下士。
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鞠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于大父定交,称莫逆。
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①文恭:张元忭,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蔗襄:——————————————————————————————————【参考译文】祖父名叫汝霖,号雨若。
幼年爱好古学,博览群书。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3 翻译句子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3 翻译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7cc53c91168884868662d6c1.png)
分误区诊断考点三翻译句子(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答案得学生甲学生乙(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子读书,以期保持住先业。
(2)朋友把经书中的考题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1)你就算了,还是教育儿子读书,希望不坠落先人的事业。
该生翻译该译不译,文白混杂。
“教子”“以期”“先业”3均是文言词语,应该分别翻译为“教育儿子”“希望分能”“先人的事业”。
(短板一:该译不译,文白混杂)该生翻译遗漏要点。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中“相商”是2“彼此商量”之意,该生遗漏,导致丢分;“辄塞耳不敢分听”中“辄”是“就”之意,该生遗漏,导致丢分。
(短板二:要点遗漏,字未落实)该生翻译脱离语境,望文生义。
“还教子读书”中“还”是动词,“回去”之意,该生译为“还是”,没有照应语境2中的“顾大父”和送别的场景。
“以期不坠先业”中分“坠”是“使……毁害、损害”之意,该生译为“坠落”,望文生义。
(短板三:脱离语境,该活不活)(2)朋友用经书中的3该生翻译该补不补,句意脱节。
“入耳文立就”和“辄塞,。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d754e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48.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度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日:“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2016全国卷3文言文翻译
![2016全国卷3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d0a572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2.png)
2016全国卷3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翻译嵇康品行灵活善于打铁。
院里有棵柳树很茂盛,于是饮水环绕它,每到了夏天,就在柳树下打铁。
东平吕安敬佩他高雅的兴致,一想念嵇康,就从千里外的地方启程去见嵇康,嵇康以他为友对他很友善。
后来吕安被哥哥诬陷起诉,因此入狱,嵇康作文来证明吕安清白,于是又逮捕了嵇康。
从前嵇康贫困,曾与向秀共同在树下打铁,来自己补给。
颖川钟会,是个贵公子,才思敏捷,文章精辟,于是前往造访嵇康。
嵇康对他不施礼,却仍旧打铁不停。
很久之后钟会离去,嵇康问他:“听到了什么来的?看到什么走的?”钟会回答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来的,看到了所看到的走的。
”钟会因此怨恨嵇康。
到了嵇康被捕,种会进言给文帝说:“嵇康是卧龙,不能让他起来。
您想让天下无忧,因此就要顾虑嵇康。
”于是进谗言说:“……嵇康、吕安等人言论放荡,诽毁礼教,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
应该找个理由除掉他,来净化风俗。
”文帝亲近并听从了钟会,于是一块把嵇康和吕安杀害。
嵇康即将在东市受刑,太学学生三千人,请求让嵇康做他们老师,没有得到允许。
嵇康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说:“过去袁孝尼曾经跟随我想学习《广陵散》,我吝惜保密没有传授给他,《广陵散》现在要绝响了!”时年四十。
海内之士,没有不痛惜的。
文帝不久也醒悟后悔了。
2. 文言文翻译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
江柔之非常赏识他,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振兴我的家族。
”江革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弟弟江观一起生活在孤苦无依的贫困中,也没有老师朋友作伴,兄弟两人就互相激励,读书的精力始终没有表现出疲倦。
十六岁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
服丧完毕,江革就和弟弟江观一起到太学,被增补为国子生,在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
南齐的中书郎王融、吏部(官员)谢朓对他很推崇。
谢朓曾经担任皇家夜间警卫,回家时(顺路)拜访江革。
当时下着大雪,(谢朓)看见江革盖着破棉被,铺着单薄的席子,但是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寒冷),叹息了很长时间,就脱下自己穿的棉衣,并亲手割下半片毡给江革作为卧具才离开。
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及参考答案附文言文译文
![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及参考答案附文言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4db39d84868762caaed54f.png)
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Ⅱ】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0164a34693daef5ef73dfe.png)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衣服,这里用作动词,穿上)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语气副词,起加强揣测语气的作用,相当于“或许”“大概”。
《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大王如果真的这样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应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至乎?”晏子对曰:“法(效法,取法,学习。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因为不贤明,而是因为它不能够被效法)其(代词,指代圣王)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指夏商周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招致,使……归服)诸侯也,诚(诚心)于爱民,果(果然,当真,实实在在地。
《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于行善,天下怀(心里存有,怀藏。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瑾握瑜。
”——身怀美玉般的品德)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通“悦”,高兴。
《诗·北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也。
夫冠足以修敬(表示敬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不务(致力于)其饰(装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身服不杂彩(色彩陈杂),首服(头上戴的帽子)不镂刻(指镂刻花纹)。
古者尝有处橧巢(zēngcháo,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
“橧”是有巢氏时代鲁西豫东地区的建筑在土丘上的简易木结构夏屋之一。
另有一种夏屋是“巢”,它是一种建筑在大树上的夏屋。
这两种夏屋文献并称为“橧巢”)窟穴(土室)而不恶(wù,讨厌,憎恨),予(给,指给他宫室)而不取,天下不朝(朝拜)其室,而共归其仁。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e855d90508763231121273.png)
2016全国卷文言文翻译《曾公亮传》译文曾公亮,字明仲,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名次较靠前),任会稽知县。
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
公亮修建闸门,把(湖水)引入曹娥江,百姓(因此)而得益。
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因为治理政事才能卓越而名声很好,盗贼全都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到了晚上睡觉也可以不关闭门窗。
曾经有个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发布公文缉查盗贼,公亮回复说我们州里没有隐藏的盗贼,大概是随从之偷藏而已。
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是这样。
公亮通晓精熟法令条文,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相府的法令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
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皇位的继承人,就与曾公亮一起共同商定大计。
密州的民田产银,有人把它全部偷走了,大理寺把他当作强盗论处。
公亮说:“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盗取财物还是有区别的。
”坚决据理力争,于是朝廷就下达给有关部门讨论,比照抢劫盗窃禁物的相关法律,偷盗者没有被判死刑。
契丹纵容百姓在界河附近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出事端。
公亮说:“现在事情还处在萌芽状态不去禁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的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派他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
英宗即位以后,授予(公亮)中书侍郎,并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又任命他担任户部尚书。
皇上身体不适,辽国使者来到而不能接见,就命令公亮在宾馆宴请(使者),使者不肯赴宴。
公亮质问他说:“皇上赐宴你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让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情你能够安心吗?使者马上就去赴宴。
煕宁三年,授予司空并兼任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的官职。
第二年,又起用他兼任永兴军的通判。
过了一年,返回京城。
不久以太傅的身份退休。
元丰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皇上亲临哭悼,停止上朝三天。
曾公亮为人端方庄重,深沉周密。
平时谨守法律,循规蹈矩;但是天性吝啬,家产增加到巨万。
2016高考文言文译文
![2016高考文言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59dfd22cc58bd63186bd4d.png)
文言文专题参考译文一、【参考译文】桓公向管仲问道:“楚国,是崤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娴熟于战斗的方法。
(如果)派军队攻伐它,只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它,会兵败于楚国,这应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
”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鹿。
”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
管仲就让桓公向民众求购,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
派左司马伯公率领壮丁到庄山铸币。
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活鹿。
楚王得知后,向丞相说:“钱币是人们看重的东西,国家靠它维持,英明的君主用它赏赐功臣。
禽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是英明的君主应当抛弃驱逐的东西。
现在齐国用珍贵的宝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这样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您通告百姓赶快去寻找活鹿,来把齐国的财宝全部换来。
”楚国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
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
这样楚国不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
”楚国人民都在外面找鹿。
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凭借(出卖)活鹿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
管仲说:“楚国可以攻克了。
”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之后求购粮食。
”桓公说:“好。
”于是派人封闭关隘,不和楚国互通使节。
楚王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
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百钱。
齐国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出卖,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齐国。
几年(三年)之后,楚国就服从(于齐国)了。
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进行转卖。
这样,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买。
衡山兵器必然会价格翻倍。
(如果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
”桓公说:“好。
”于是派人到衡山寻找、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付价还价。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f079eac1a37f111f1855b85.png)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5分)译:(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5分)译:2.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译:(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译: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5分)译:(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5分)译: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
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
译:(2)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译: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5分)译:(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5分)译: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是时海寇为乱,恢单车就道,调军建寨,一旦集诸军讨平之。
(5分)译:(2)陛下恻隐之心如天地日月,其闭而食之者曰近习耳。
(5分)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译:(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译: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5分)译:(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5分)译: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译:(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2016年高考北京文言文《管子·轻重》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年高考北京文言文《管子·轻重》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7b159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c.png)
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管子·轻重》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进攻,攻打。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之,恐力不能过,兵弊(败,疲困)于楚,为之奈何(怎么样,怎么办。
唐·杜牧《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获用物品时斤斤计较,而花费起来却是挥金如土?)?”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对付,用武力抵敌。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除了刘备没有可以阻挡曹操的人)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到,去。
清·彭端淑《为学》:“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楚买生鹿。
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十分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重视)也,国之所以存,明主(贤明的君主)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
天且(将要。
《列子·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以齐私(用财物买通,贿赂)楚也。
子(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以前的时候我没有任用你,如今情况紧急了才求助于你,是我的过错啊)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tián,打猎。
)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gǔrén,商人)曰:“子为我致(招引,招致。
2016年北京高考文言文《管子·轻重》-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2016年北京高考文言文《管子·轻重》-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692a8763231126fdb118d.png)
2016年北京高考文言文《管子·轻重》|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2016年北京高考文言文《管子·轻重》|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
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
管子即令桓公高民,藏谷十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干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楚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
”桓公曰:“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
”公曰:“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
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
赵籴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明史·陈登云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明史·陈登云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44eba7ba0d4a7302763afe.png)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明史·陈登云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使用地区:重庆、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陕西、海南)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授予官职。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鄢陵知县,征(召入朝中。
梁启超《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适大病,不能行。
”——你由于学士徐靖的推荐,被光绪皇帝宣召,恰巧生大病,不能去)授(授予官职)御史,出按(出外巡视。
出:离开京城。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
按:巡察。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后来以“吴地民众暴乱”事由向朝廷报告,追查下来诛杀了这五个人)辽东,疏陈(上疏陈述)安攘(安定天下,排除祸害)十册,又请速(加速)首功之赏,改巡(改派巡视)山西。
还朝,会(恰逢,正赶上。
《汉书·李广苏建传》:“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廷臣方争建储(立太子)。
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暗中。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沮(jǔ,同“阻”。
阻止,阻遏)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指自然灾害或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抗疏(向皇帝上书直言),劾(hé,揭发罪状。
《汉书·李广苏建传》:“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你的大哥苏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怀有祸心,包藏奸计),窥觊储贰(窥视企望太子之位。
觊:jì,希望得到。
储贰:储副,太子。
《晋书·成都王颖传》说:“皇太子,国之储君”。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ec994db02d276a201292e51.png)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2020全国卷Ⅰ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解释:减,减价;粜,出售;与籴相对;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使……活;省略句:(苏轼)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释: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2020全国卷Ⅱ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解释: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蠹:蛀蚀,危害;悚然:害怕的样子;之:代进言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
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专行:独断独行;第,只管。
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之:他;故:所以2020全国卷Ⅲ永和末,多疾疫。
2016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2016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2f0720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e.png)
2016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
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
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东宫之效。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
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
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
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
政绩最好,升为御史。
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
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
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
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5分)
译: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5分)
译:
2.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译: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5分)
译:
(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5分)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
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
译:
(2)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译: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5分)
译:
(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5分)
译: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时海寇为乱,恢单车就道,调军建寨,一旦集诸军讨平之。
(5分)
译:
(2)陛下恻隐之心如天地日月,其闭而食之者曰近习耳。
(5分)
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译: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译:
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5分)
译:
(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5分)
译: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译: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译: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译:
⑵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译: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译:
(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译: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
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
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译: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
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译:
答案:
1.(1)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
(“故
事”“以”“优诏”各1分,大意2分。
)
(2)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历图谋。
(“畋”“从…”“往往”“畏”各1分,大意1分。
)
2.(1)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3.(1)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
(“据”、“刎”、“所以”、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2)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行,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
(“以为”、“宜”、“寝”、“从”各1分,句意1分。
“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两句亦可作互文理解,对学生不作要求。
)
4.(1)唐朝宋璟不赏赐边地战功,最终导致开元时的太平。
边疆大臣(想要)求取战功而(以致)酿出祸患,很是值得警戒啊。
(“边功”“稔祸”“戒”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敌方数千骑兵乘胜追至城下,皇帝诏令士兵迎击敌兵,斩杀擒获大半敌兵,敌军于是退去。
(“薄”“诏”“引去”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5.(1)“我是国家的大臣,不能死在城外,应当与城池共存亡。
”又到城中居住。
(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
(得分点:“吾大臣”为判断句;野死——死在城外,死在野外;朝服——作动词用,穿上朝服;缢死——吊死。
句意1分)
(2)(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
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
(得分点:乐易——乐观随和;移日——整日;下吏寒士有才者——定语后置;汲引——引荐,句意1分)
6..(1)当时,海盗作乱,包恢只身乘车上路,调遣军队屯驻、安营扎寨,一天之内,汇集各路军马镇压了他们。
(2)陛下的同情之心就像天地日月一样,而那些封闭它并且蚕食它的人就是你身边的亲信啊。
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
每点1分,通顺1分)(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
每点1分)
8.(1)有的凭家世馀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
(2)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著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
9.(1) 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习俗的人,并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
(得分点为“怀”“辑”“威信”“徼”等词语)(2)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国就变成强敌了。
(得分点为“令”“卒”“更”“强”等词语)
10.(1) 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
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
(关键词:“稍”“习”“胆决”“愿”)
(2) 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关键词:“益”“论进”“任使”;定语后置句:“将士依附之者”)
11.(1)其他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急于敛财),百姓难以忍受。
曾巩则事先(提前)筹划安排(分别处理)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暴诛亟敛、堪、区处、市里各1分,句意1分。
共5分)
(2)曾巩让僧徒们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守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
(俾、推择、识、以次各1分,句意1分。
共5分)
12.(1)朱然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
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
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
(“恩爱”1分,“统事”1分,“董”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2)(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
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杀了姚泰。
(“交通”1分,“垂”1分,“治戮”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