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鱼翅与花椒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在阅读《鱼翅与花椒》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碰撞与交融。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国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跨文化交流有了新的认识。
那些具有人文学背景的外国人,在深入接触中国后,往往会深陷于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中。
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驱使他们去探索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去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大山、何伟和扶霞等外国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家。
我本身对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当我得知扶霞为了味蕾的享受而流连于成都时,心中不禁对她产生了一丝好感。
带着这份期待,我翻开了《鱼翅与花椒》的扉页。
然而,阅读的过程并没有如我所愿,反而让我感到些许失望。
整本书的结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它既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也没有明确的主题和分点阐述。
每个章节之间似乎没有紧密的联系,内容跳跃性较大,让人难以捉摸作者的写作意图。
此外,每个章节以一个菜谱结尾,看似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但实际上菜谱与章节内容并无关联,这让读者更加困惑。
作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情感判断似乎并不清晰。
她一会儿表示喜欢,一会儿又显得犹豫不决。
例如,她提到每次从英国回到成都后,必须在香港落脚一段时间,以缓解无所适从的割裂感。
这种感受对于一个初到异国他乡的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一个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这种困惑似乎有些奇怪。
再者,叙事的不流畅性也影响了阅读体验。
作者在讲述某件事情时可能会很有趣,但在转换到下一个话题时却显得有些突兀,中间的过渡也不够自然。
这种不连贯的叙述方式让人感觉有些混乱,难以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然而,尽管这本书在结构和叙事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仍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它让我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导致误解和冲突,但正是这些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和接触,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鱼翅和花椒读后感600字
鱼翅和花椒读后感"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is a captivating culinary journey that explores the intersection of food, culture, and tradi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e book, written by a renowned food writer, weaves together personal anecdotes,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mouth-watering recipes to paint a vivid picture of Chinese cuisine and its place in people's lives.Reading this book was like taking a trip through China's vast culinary landscape, stopping to sample the unique flavors and textures of each region. The chapters on shark's fin soup were particularly fascinating. The author delved into the history of this controversial dish, tracing its rise to popularity as a symbol of luxury and status in Chinese banquets. However, the book also highlighted the environmental and ethical concerns surrounding the consumption of shark's fin, urging readers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heir dietary choices.The sections on Sichuan pepper were equally engaging. This unique spice, with its numbing effect on the tongue, is a staple in Sichuan cuisine and adds a distinctive flavor to many dishes. The author shared stories of how Sichuan pepper has shaped the culinary identity of the region, as well as recipes that showcased its versatility and complexity.Overall,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is not just a book about food;it's a celeb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 told through the lens of cuisine. It left me with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rich tapestry of flavors and ingredients that make up Chinese cooking and inspired me to explore more of the country's diverse gastronomic offerings.读后感《鱼翅和花椒》是一次引人入胜的美食之旅,探索了中国社会中食物、文化和传统的交汇点。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精选6篇)《鱼翅与花椒》读后感1“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
”这本书很美。
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两个奇妙的感受。
第一个是,你会觉得这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听一支完整的生活交响曲,虽不达恢弘大气,却非常完整且富有节奏,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且回味无穷。
第二个是,明明是一本纯文字的书,却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画面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全国各地的美食仿佛尽收眼底,令人垂涎。
这本书很用心。
藏在各个细节角落中,等着你发现之时,你会拥有一种小确幸的美好。
一本书从开始选题、到策划、到设计等等,中间会经历特别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会被不同的人解读。
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因为一些原因,使得一些特别好的稿子变得无比平凡,没有销路。
若不是这位策划者的用心和各种机缘巧合,这本书也不会这么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手中。
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固然别有滋味,扶霞这一路,以食物为线索,穿起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了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风趣的个性。
网上对《鱼翅和花椒》的介绍有些片面。
这本书虽然大部分篇幅说到了四川,可也还说了湖南、甘肃、扬州、福建……在书中,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而扶霞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用一种新的眼光,带你认识这个你再熟悉再热爱不过的国家。
于是,也出现了很多可笑的段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在”红楼梦“那一章中,说自己阅读《红楼梦》后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小说写到后面,基调变得阴暗沉郁起来,出现了自杀、绑架和疯狂的背叛。
“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啥意思。
但细细一想,好像也没毛病!关于吃,扶霞总是能通过细致的描述,让你你会到她当时的心境和情绪。
由于我个人偏甜口,且不喜辣,对她前几章所描述的川菜还真没太多的感觉,甚至会因为她对辣的描述而让自己感觉舌尖发痛,干脆迅速略过。
又由于超爱吃螃蟹,对“‘蟹’绝入口”这一章印象格外深刻。
里边提到蟹痴李渔,岁岁储钱待蟹,就特别想笑,这人是有多馋呐!也让我觉得在吃螃蟹方面,找到了一位超越时空的知己,原来自己并非茕茕孑立之人,在400年前,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爱吃螃蟹并会上瘾的吃货!又是在这一章,作者扶霞在书中提到了一桩桩一件件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食品安全事件,甚至还有连我们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事件,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并导致了她情绪的一次爆发,也引起了一些极端读者的攻击,认为扶霞是在说中国的不好,不配成为中国的文化大使(幼稚)。
【读书笔记】《鱼翅与花椒》
美食游记|《鱼翅与花椒》《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著。
1994年邓扶霞来到四川成都,在四川大学学习少数民族历史。
此前她获得了剑桥大学文学学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学硕士学位。
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的美食之旅,分别写了作者在四川、甘肃、湖南、香港、北京、福建、江苏苏州、上海的游历经验。
伴随着这条明线,这本书有一条暗线,即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心态这条暗线——拒绝到接受到拒绝再到接受。
从整本书的构架来看,作者花了一半的篇幅写四川。
她本人在四川待的时间也最长。
看得出来,作者打心眼里接受了四川的吃食,事实上,由着食物进入到胃,四川乃至中国的文化慢慢地进入到了她的心。
她算得上半个四川人。
看这部分文字,很舒服,酣畅淋漓,也看得人口水直流。
后半部分就很纠结了,作者开始游历中国。
一方面,在十几年前,作者特殊的经历和身份很容易被当做间谍,她本科所在的剑桥大学导师曾经是英国军情五处的征兵员,作者又喜欢在中国到处转悠,即使是现在来看,也容易被怀疑是特务啊。
四川相对来说是包容的,其他地方给作者的待遇明显没有成都好,如此一对比,作者的心态就崩了。
同时,中国十几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带来大拆大建、环境污染等副产物,当然吃野味的现象一直都存在,这一系列现象颠覆了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在猛烈的冲突的激荡下,她的自我认知迷失了,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还是一枚英国人吗?确实,她是一个土生土生受到英式传统礼仪熏陶的英国人。
但她来到中国,接受了中国的“食文化”,在四川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仿佛是中国人。
她该如何平衡她内心天平的两端?作者说,每次往返于中英,她总要选择香港作为中转站来缓冲一下。
作者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曾经爱上的美食所属的国度。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的一句话,“旅行在异邦,要完全适应当地口味并不容易。
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让我面授未知事物的威胁。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首先,扶霞·邓洛普的文笔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她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深入中国各地,探访不同的餐馆和家庭厨房,记录下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菜肴及其背后的故事。
她的文字不仅描述了食物的味道和制作过程,还传递了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例如,在描写四川菜的麻辣味时,她不仅仅停留在味觉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味道如何反映了四川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这种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食物的美味,还能体会到食物背后的人情味。
其次,作者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令人敬佩。
扶霞·邓洛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对中国的饮食习惯抱有偏见,相反,她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体验。
她在书中提到,初到中国时,面对一些奇特的食物,如蛇肉、蝎子等,也曾感到困惑和不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学会了欣赏这些食物的独特之处,并从中找到了乐趣。
这种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体现了她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同。
她的这种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告诉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
此外,书中的许多细节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
扶霞·邓洛普在描述一次在四川农村的经历时,提到了当地农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
她写道,尽管条件简陋,但村民们依然用最好的食材款待她,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也传达了中国人重视亲情和友情的传统美德。
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本书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鱼翅与花椒》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交流和理解的书。
扶霞·邓洛普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她认为,虽然中西方在饮食习惯上存在很多不同,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庭的重视却是相通的。
这种观点,让我们意识到,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餐及文化——读《鱼翅与花椒》有感
GRAND VIEW21川菜饕鬄视野一个人的胃是乡愁的集结地,酸甜苦辣,都是故乡的味道;厨间烟火,弥漫着家的温情。
饮食,往往是一个人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代表着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
从这点来说,扶霞是一个国际主义着,这源于她小时的家庭环境,母亲在牛津教外国学生英语,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占领她家的厨房,煮一顿充满思乡之情的饭,于是家里总是弥漫着各国奇异的饭菜味道,也养育着她“杂食”的胃。
虽然自小就是学霸,但她感觉做不了社会经济分析师,当不了一名真正的记者,她只想做个厨子(我喜欢握刀在手,感觉那种踏实的轻盈)。
她以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理由来到川大留学,但终究抵不过“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诱惑,于是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拜师学艺,成为一名很专业的中餐厨子。
从“胃”出发,成为一名中国饮食文化的归属者。
扶霞视成都为她在中国的故乡,这本书里,写出了她对成都特别是老成都的深情与眷恋,也让我这个读者动容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餐及文化——读《鱼翅与花椒》有感《鱼翅与花椒》,光看书名以为是本美食书,其实不然,它既讲美食又超乎美食,这是一场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作者扶霞·邓洛普,这位英国剑桥大学高材生,不甘于像牵线木偶一样,被各种学术和职业上的标准控制着,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于是歪打误撞来到中国、来到成都,开始其自称的“一生中最棒的际遇”。
22川菜GRAND VIEW饕鬄视野并向往。
在她眼里和心中,成都是个特别温柔的城市,有立刻让人着迷的魔力。
这座城市有点南方的感觉,甚至都有点像地中海沿岸了,以生活安逸闲适著称,散发着慢悠悠的倦怠感。
成都人“摆龙门阵”时总是懒洋洋的声气,节奏舒缓、语气甜腻,韵母都拖得长长的,还要加上娇俏的儿化音。
扶霞初吃川菜时辣得都要精神错乱了,嘴巴火烧火燎、酥麻刺痛,浑身大汗淋漓,感觉汗毛直竖,真分不清是痛苦还是愉悦。
往后来看,她肯定是愉悦,因为她爱上了川菜,并形容川菜是“辣妹子”,胆大貌美,“如同涂着烈焰红唇、伶牙俐齿还有万千精巧心肠。
《鱼翅与花椒》阅读感想
《鱼翅与花椒》阅读感想阅读《鱼翅与花椒》这本书,让我产生了许多深刻的感想。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文化和历史的书籍,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以及背后的故事。
作者扶霞·邓洛普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深入探索了中国美食的奥秘。
她不仅描述了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还讲述了食物与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紧密联系。
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让我深受启发。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扶霞展现出的包容心和共情思考。
她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尝试和理解中国的食物和文化,不带有任何偏见或傲慢。
这种包容心在当今世界中显得尤为珍贵。
她努力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试图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自己是否也能以同样的客观和深入去了解西方世界呢?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书中提到的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90 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那个时候有一种蓬勃的激情,新旧并存在这片土地上。
而现在是新世纪的 20 年代,30 年过去了,中国并没有变得更为包容。
这让我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我们在某些方面似乎变得更加敏感和容易被伤害,而在接受实话实说方面却变得更加困难?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描写,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同时也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浩劫。
然而,中国人似乎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在经历困难后迅速恢复并继续前行。
他们能够将过去的痛苦抛诸脑后,重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追求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这种坚韧和适应能力让我深感敬佩。
在书评中,我看到了读者们对扶霞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有人认为她是外国人的傲慢与偏见,而有人则赞扬她的坦率与睿智。
我认为,这种评价的割裂或许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思想的某种分裂。
扶霞作为一个观察者和探索者,能够以独特的视角指出一些问题和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的。
同时,我也对扶霞笔下的中国美食充满了向往。
她描述的那些苍蝇馆子和地方特色美食让我垂涎欲滴,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中餐的吐气扬眉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中餐的吐气扬眉鱼翅与花椒这一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人,书中给我们记载了一段时间中,中国人的中餐,能够让外国人去理解我们中国人的美食文化,也是一个仅存在于记忆中的中国。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鱼翅与花椒读后感:中餐的吐气扬眉。
一则作为一个在1997年前还算是四川人的重庆人,我对于这本书的第一兴趣来自于“花椒”,想象着有一个老外,在我童年时期,就在离我不远的成都,吃着同样的川菜,过着跟我差不多的生活,这帮我回忆起那些几乎快要消散的童年往事,而且是以我最喜欢的跨文化视角,这一点令我非常兴奋。
第二个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在国外混过几年还研究过“华人移民”的前留学生,我非常关心中餐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变化。
这是一本写给英语世界读者的书,作者邓扶霞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近30年,一直笔耕不辍地在英语世界宣扬中国饮食,曾四次获得在饮食界颇具分量的“詹姆斯比尔德写作奖”(The James Beard Awards)。
对于这样一个引领着西方人对中餐态度的作者,我非常好奇她心目中的中餐及中国饮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说说这本书。
首先,我认为对于一本纸质书,内容当然重要,但翻译、装帧、排版、纸张……每一个侧面都会影响读者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感受。
而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装帧、纸张等硬件都属正常,既没有让人惊艳也不让人失望,不影响阅读,就不多说了(但不代表不用说)。
翻译值得特别表扬。
或许是因为我刚好之前读了好几本十分别扭的译著,这一本读来尤其痛快。
译者是四川人,而书中大半内容都发生在四川,所以翻译得特别接地气。
而我本来就是重庆人,用母语读下来酣畅淋漓。
不懂四川方言的读者也不必担心,因为只涉及很少的用词,而且译者也贴心地给出了脚注解释,完全不影响阅读,反而增添了几分活泼和生气(学点儿四川话好过去旅游和吃吃吃噻)。
对于不在四川的部分,译者还认真寻找天南地北的朋友做了参谋,也都有当地特色,可以说是非常花心思了。
当然,原作的语言想必也是非常活泼的,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了,可读性非常强,不出门的话一个周末即可读完。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关于食物的书籍,若能写得好,读来往往令人十分过瘾。
例如我之前读过的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以及汪曾祺先生的吃食文章,而近日刚读完的这本《鱼翅与花椒》,也让我深有同感。
在我看来,作者之所以取这个书名,“鱼翅”代表了中国人饮食奢侈浪费的一面,“花椒”则代表了自然朴实的一面。
本书的作者扶霞·邓洛普是一位英国人,然而她在描写中国食物与传统的部分却毫不含糊,引经据典,其熟悉程度或许一般人都难以企及。
例如,在书中她提到:“广东人喝早茶时,‘主人家往你杯子里添茶,你想表示感谢,就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在桌上轻轻敲一敲。
据说这个规矩要追溯到十八世纪末,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他带了一小队随从到一家茶楼喝茶。
皇上亲自奉茶,跟班们慌乱不已,这要是在宫里,他们早就应该下跪磕头、千恩万谢了。
可现在皇上在微服私访,可不能暴露了。
于是他们伸出手指敲敲桌面,模仿下跪磕头的动作。
这个传统流传下来,逐渐成为全世界粤人社区能用的习惯’。
”看到这一段时,我感到惊喜不已,长久以来我一直对这个细节心存疑惑,不知其出处,如今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总算有了一个出处。
此外,书中还有其他许多类似的内容,如“皇权的象征是鼎,做献祭用肉食的大锅。
那些遥远的中国历史上,贵族可以拥有的鼎的数量要看他的品阶有多高。
要是在一场战事中谁的鼎被偷了,他就没有兵权了”;“全四川省的花椒,最好的还要数西南山区的偏远小县汉源;而汉源县的花椒,最好的又来自小镇清溪”;“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提到花椒,认为那闪亮而丰富的种子是”多子“的象征。
汉朝皇妃们的寝宫称为”椒房“,因为糊墙用的泥土中掺了花椒,寓意皇嗣绵延。
平民百姓会用一串串花椒作为定情信物”;“英语中的“茶”(Tea),这个单词,以及几乎所有的欧洲变异词,都是从福建口音延伸而来的”等等。
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未看到或了解到的知识。
扶霞是地道的英国牛津人,后来她来到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便爱上了成都和川菜,甚至还去“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了专业的厨艺。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鱼翅与花椒》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多,昨天终于一口气看完了。
每次打开这本书,我都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我的胃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书里的描述实在是太活色生香了,对于一个嘴馋的人来说,每一页都在敲打诱惑。
这是一位英国美食家(作家)的寻味之旅,时代背景是 80 年代至90 年代的中国四川。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变革剧烈,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互碰撞。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美食的魅力,还描绘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冲突。
作者是带着客观大胆的好奇心来探索中国美食的,她的热爱和勇气令人钦佩。
书中对美食的描述不仅限于味道,还深入到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层面。
她用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解读了“满汉全席”“扬州三把刀”“山珍海味”等美食文化,让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溪贡椒”这一段。
我对麻味有着特殊的喜爱,看到这段描写,仿佛能闻到那清麻扑鼻的香气。
伏霞为了寻找正宗的娃娃花椒,不辞辛劳地前往绵阳清溪,与村书记讨教。
然而,书记安排的却是经过精美包装的假贡品。
她在农户家里才找到了那颗粒饱满、清麻扑鼻的真正的贡椒。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的农家乐和某些村干部的家宴,那种隐晦而细腻的文化联接,在书中找到了共鸣。
扬州的描写也让我心生向往。
用“松弛感”来形容那段描述再合适不过了。
我在扬州读研究生时,曾多次去过那里,品尝过悠闲的早茶。
与港式茶点相比,扬州的早茶更有饱腹感,吃的都是扎实的面食,价格公道,味道可口。
如今,扬州的存在感在南京可能不那么突出了,前有苏锡常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后有南京与镇江一体化的发展。
但它的美名依然留在了诗句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品尝了美食,还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作者和译者的出色之处在于,他们成功地实现了语言的本土化,保留了西方视角,同时也还原了文化冲突。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更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历史、传统和人们的情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初读这本书,我就被扶霞生动而细腻的描写所吸引。
她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从诱人的四川美食到其他地区的特色菜肴,她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味觉进行描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美食的魅力。
她对食物质感与味道的描写极具冲击力,让我对那些原本陌生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她对皮蛋的描写让我对这种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
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
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黄色的光晕。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对皮蛋的恐惧顿时消散,反而产生了一丝好奇。
扶霞不仅是一位美食家,她还对中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她探讨了成都飞速发展的市貌与消逝的老城区之间的矛盾,食品安全问题,捕猎野生动物与环境问题,以及饕餮与权力问题等。
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也引发了读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除了美食和社会问题,书中还描写了扶霞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她在中国结交了许多朋友,包括厨师、农民、商人等,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她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和人民的生活。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翻译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译文流畅自然,毫无翻译腔,甚至偶尔冒出一两句四川方言,还原了其中生动的烟火气。
译者何雨珈是川妹子,她不仅深谙四川方言,还是一枚资深吃货,熟悉川菜的食材、调料和做法,翻译过程中一直与扶霞保持交流。
涉及其他地区美食的章节,她还把自己的同学拉群,讨论书中某句话如何还原成地道的方言。
这种专业性和敬业精神让我对翻译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鱼翅与花椒》是一本令人愉悦和启发思维的书籍。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美食的丰富多彩,还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扶霞的好奇心、胆量和热爱让她能够深入探索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何雨珈的精准翻译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美食的书,名叫《鱼翅与花椒》,这是一本让我既感到惊喜又有些许不舒服的读物。
说是惊喜,是因为书中描述的美食世界让我垂涎欲滴。
作者扶霞·邓洛普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美食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
她不仅介绍了各种美味的菜肴,还探讨了饮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她的文字生动有趣,让我仿佛置身于中国的厨房和餐厅之间,感受到了美食的魅力。
然而,阅读过程中也有一些让我不舒服的地方。
作者在书中对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这让我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中的问题。
比如,官僚与贫民之间的差距,食品与安全的担忧,吃不饱与吃不完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是中国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虽然让人感到遗憾,但也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去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饮食和文化的思考,这让我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个爱吃之人,我也曾经有过独自北漂沪漂的经历,在疲惫不堪的时候,食物成为了我慰藉心灵的良药。
我也曾经因为外卖的质量下降而开始自己做饭,这才发现原来烹饪也是一种乐趣。
扶霞·邓洛普的文字让我明白,美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同时,我也对自己的厨艺感到有些遗憾。
书中提到,年轻时候学会几个拿手的家乡菜,会在生活中带来惊喜。
我也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我感受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缺失。
我没有什么厨艺,也缺乏逼迫自己做饭的条件。
或许,这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那个让我愿意为他下厨的人吧。
《鱼翅与花椒》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美食的丰富多彩,也让我对饮食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虽然书中有些内容让我感到不舒服,但这也是我们面对现实、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社会能够不断改善和进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美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看前半部分时,觉得挺好玩儿的,说是一本关于“吃”的书其实不太完全,很多由“吃”而引申出来的关于九几年时的体会更有意思。
不过也会觉得有点讽刺,特别是一开始关于别人帮她写了个计划便拿到了奖学金,在中国留学时住着比本国学生好很多倍的留学生宿舍的体会,即使时至今日,对比起国人花钱花心力出国留学,还是会觉得很讽刺。
以下是一些喜欢的部分: - 第一章好吃嘴:作者描写中国美食的文字非常生动,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比如“女的揉好面,掰成小团,再在油光光的菜板上搓成圆球,然后拿手掌后部把每个球擀成长舌一样的面饼,遍抹猪油,精确地撒上点香麻味儿的碎肉,最后卷起压成圆形递给她男人。
男的把面饼在热油上煎得金黄,然后放进鏊子下面的炉膛里,沿边上摆成一圈,把外皮烤得焦香。
”这段文字不仅描写了制作过程,还让人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和制作的乐趣。
- 第二章担担面!:这章介绍了谢老板的牛肉担担面的做法,让人看了很有食欲。
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在中国学习烹饪的经历,以及她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第五章刃上神功:这章描写了作者对刀工的喜爱和对中国烹饪文化的赞美,让我对中国烹饪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认为,高超的刀工能够把人带入享受美食的另一个维度,而中国灿烂雅致的烹饪文明已经延续数千年,而细致的刀工是重要的一部分。
- 第六章味之本:这章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画味之道”,让我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认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画味之道”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它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
- 第八章嚼劲:这章描写了中国美食中的口感,比如“gristly, slithery, slimy, squelchy, crunchy, gloopy”,这些口感让人看了很有食欲。
同时,作者还描写了西方人对这些口感的不适应,让我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刘伟之是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他自己创业开工作室,过着优雅安宁的生活。
他光头清瘦,气质风雅,浑身散发着平和与悲悯,让人想要从他身上寻找一些东西。
一天下午,我与一位中国官僚发生冲突,心情低落,于是去找刘伟之。
他像往常一样给我带来了安慰和启发。
“不要在这些事情上过于纠结,”他对我说,“把你的人生想象成一幅画。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但你可以选择画什么。
你应该选择美好而美丽的事物,而忽略丑陋的东西。
”正是这种态度,使刘伟之能够在喧嚣的长沙市中心过上如此优雅的生活。
清朝末年,国运衰落,但满洲贵族的宅邸里仍然有私人厨师,晚宴依旧奢华。
湖南省会长沙曾经因众多著名的大餐馆而闻名,其中十大菜馆被誉为“餐业十柱”。
1911 年推翻封建帝制后,国民党的精英阶层沿袭了帝国时代的烹饪传统。
例如,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是一位对饮食着迷的“美食家”。
当私人厨师曹敬臣在厨房忙碌时,谭延闿站在他身后,不时发号施令并提供详细的批评和建议。
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极其奢侈美味的烹饪风格,人们将其归类为一种新的菜系,称为“组庵湘菜”,以谭延闿的字命名。
我的《革命中餐食谱:湘菜》出版时,出版社与我商定封面采用“共产主义红”,并使用中国国旗上的金色五角星进行装饰;内页反复出现毛泽东“红宝书”的封面,以及他微笑的面容,与“文革”时期的徽章相似。
这个设计遭到了一些评论家的严厉批评。
其中一篇发表在《星期日电讯报》上的评论说,这本书提到毛泽东以及其历史背景,让她失去了胃口;还有一篇质问一个人究竟要迫害多少人才能有菜品以他命名;《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也对书中频繁使用毛泽东的形象提出了批评。
听到这些评论,我感到有些惊讶。
我没有想到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
在我伦敦的公寓里,有一尊毛泽东的塑像,微笑着挥手,置身于五花八门的烛台和请柬之间。
我知道他的存在导致了许多人的死亡,也亲眼目睹了他的政治运动带来的一些后果。
但与此同时,毛泽东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成为了我整体文化和情感经历的一部分。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在译文纪实系列的另一本书《大灭绝时代》中,有这样的引用:“这种鸟太肥了,简直是妙极了。
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捕到的这种鸟就装满了两艘小船,因为它们几乎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
于是,除了直接吃它们的鲜肉,我们每艘船上还用盐腌了五六桶这种鸟。
……你可以带上一口大锅,往里面塞一两只企鹅,然后在锅下点一把火。
这把火绝对也要用那些可怜的企鹅来点。
它们的身体太多油了,很快就能点着。
”在人类的暴行下,大海雀于 1844 年走向了灭绝。
这样的事,到今天还在发生,发生在我们的餐桌上。
《鱼翅与花椒》中写道:“总体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贪婪的濒危动物消费国,这个星球上每个角落的野生动物都能出现在中国的火锅与药膳里。
”我们常常自诩为吃货民族,骄傲地说我们能把入侵物种吃到濒危,吃到要靠人工养殖才能生存。
可是这真的值得我们自豪吗?扶霞在书中写到了自己在福建吃野味的经历。
店主人毫不避讳地告诉她“这是保护动物”,他们是不怕检查的,因为本地官员自己也在吃。
如果想吃熊掌的话,得提前预定才能吃到。
这是二十年前的中国。
然而,直到今天,情况依旧没有改善。
2017 年 12 月,一种叫黄胸鹀(音“无”)的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列入“极危”。
(IUCN 的保护级别: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你可能听说过它在菜单上的名字禾花雀。
在2004 年之前,它的评级还是“无危”,仅欧洲就有六万-三十万只个体。
然而,在十年的时间里,它的种群数量减少了 99%。
2012 到 2015 年,俄罗斯贝加尔观察站一共记录到了 9 只黄胸鹀。
因为它的迁徙路线经过中国,而在这里,禾花雀是一种传统美食。
直到今天,禾花雀已接近灭绝,在餐桌上还是能见到它的身影。
吃禾花雀已经成为了身份象征,酒店一般以一人一只的方式上菜,奢华的宴席一次可以吃掉数百只。
1997 年的香港,女朋友前段时间去北部湾湿地参加科考行活动,参与中国鲎(音“后”)的保护。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90 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与一批和平队志愿者一同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这些志愿者们用文字记录下了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中不少作品被收录在译文纪实系列中。
这些书的写作方式大致相同:先找到一个切入点,如美食、长城、建筑等,然后通过这个点引出几个人和几段经历,最后从外来者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这些事物,引发文化观念上的冲突。
这种写作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世界,拓宽眼界,培养包容和理解的心态。
通过与外来者的对话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文化,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反思和改进。
此外,作为一本以美食为主题的书,作者对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要理解和体会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作者完全可以通过更多的实地体验和深入研究来弥补这一不足。
相比之下,作者在书中对于美食的描述过于简略,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为一部散文和游记,作者的文笔显得有些平实无趣,缺乏文学性和艺术性。
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也难以沉浸在书中所描绘的美景和美食之中。
如果作者能够运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或者增加一些个人的感悟和思考,那么这本书的可读性将会大大提高。
我认为这本书最让人失望的地方在于作者本身的价值观不够明确和坚定。
在书中,作者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存在矛盾和模糊之处,这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和认同作者的立场。
例如,在讨论动物权利和道德观念时,作者一方面表示对动物的同情和尊重,另一方面又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对食用动物的无所谓和冷漠。
这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不仅让读者感到困惑,也削弱了作者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相比之下,同样在那个时期、同样生活在四川的何伟,在《江城》一书中所展现出的想法和情感更加深刻和真挚。
他通过对自己在中国生活经历的描写,不仅让读者了解到了中国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特点,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跟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的这本《鱼翅与花椒》一样,我的这篇书评也是杂七杂八的。
我并非一气呵成地把这本书读完,而只在闲余时间翻翻,所以我的阅读过程是断裂的,阅读所产生的感想也是七零八落的,随每天心情起伏不定而有所变化。
因此,这篇写到哪算哪的书评也就像一只被啃过的凤爪似的。
一、身份认同在《鱼翅与花椒》里面,邓洛普说的最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identity的问题: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如何通过饮食来定义自己的身份。
正像她自己在序言里面写的,“吃别国的菜,是很危险的。
一筷子下肚,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归属、动摇最根本的身份认同。
这是多大的冒险呀。
”这里其实涉及到不同的身体观。
要知道,在如今所谓的“vernacular knowledge”里面(说它“vernacular”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道理),很多人仍旧认为人的身体是会随着环境和饮食而变化的。
这种“身体具有流动性”的想法,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里都很常见(如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和“阴阳平衡”的概念;而在欧美社会,我们则可以看到古已有之的“体液论”(the humoral theory)和新近的“you are what you eat”的观点)。
根据这种“流动的身体”的看法,假如我们摄入了过多的“异文化”的食物,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而作为个体的我们也随之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虽然每个人都对体液的流动和平衡有自己(“祖传的”或“家传的”)的看法,但是从总体上说,这种建立在“体液论”之上的身体观在前现代时期的西欧社会里是很有市场的。
在《The Woman Beneath the Skin》这本书里面,历史学家Barbara Duden就通过分析一位十八世纪居住在Eisenach地区(在今德国境内)的医生Johannes Storch的日记(里面记录了逾1800个病例),向我们解释了“体液论”在女性lived bodily experiences里面所扮演的角色。
《鱼翅与花椒》阅读感想
《鱼翅与花椒》阅读感想阅读扶霞·邓洛普的《鱼翅与花椒》,我仿佛进行了一场奇妙的美食之旅,穿过文字的褶皱,我亲临了作者在成都、汉源、雅安、阆中等地的美食探险,也重新忆起了那些失落的城墙、破碎的声音,以及漂浮于街巷的花椒之味。
在书中,我看到了食物的光与色,也看到了城市的变迁。
那些熟悉的地标,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汉源的花椒林,雅安的雅鱼,阆中的古城,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然而,更让我深思的是食物背后的文化与历史。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anima”与“动物”的概念,让我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拉丁语中的“anima”代表空气、呼吸与生命,而中文里的“动物”则直接解释为“移动的物体”。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文化中,“动”字本身就包含了与人相关的行为和性灵,动物与生命息息相关,移动是人为的结果。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无视生命”与“什么都吃”归咎于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同样,我们也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每个民族在评价其他民族的特色美食时,似乎都会放大他们的缺点,‘偏见’成为我们公认的优良品德,唯一的认知方式。
”此外,书中关于体液论与流动的身体的论述,也让我对饮食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黄胆、黑胆、粘液四种体液组成,四种体液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质。
这种理论影响了人们的饮食观念,有些食材被贴上了禁忌的标签,因为它们可能破坏自身体液的平衡。
然而,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体液论已失去了曾经的影响力,但人们对非我族类的食物仍然会产生心理上的排斥、轻蔑与恐惧。
这让我想到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我们是否应该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饮食习惯,打破偏见,去认识和尝试那些陌生的食物?关于“光明料理”与“黑暗料理”的讨论,也让我对食物的评价标准有了新的思考。
在我们的认知中,有些食物可能因为其外观、气味或制作方式而被贴上“黑暗料理”的标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好吃或没有价值。
《鱼翅与花椒》阅读感想
《鱼翅与花椒》阅读感想小时候,除了读书,我最大的爱好便是品尝各种美食。
那些食物的美妙滋味,总能让我口齿留香,欲罢不能。
最近,我读了《鱼翅与花椒》一书,这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吃货。
为了品尝美食,这位作者不仅专门去专业的学校学习烹饪,还以一个老外的身份探访中国各地,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寻找美食的脚步。
在他笔下,食品仿佛是琼浆玉液,连神仙吃的也不过如此。
成都美食以麻辣著称,令人神往;湖南湘菜则与川菜有所不同,虽然表面上都很辣,但实质却大相径庭;淮扬菜看似清淡,实则真正发挥了食材本身的味道,让人不禁产生“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冲动;而香港街角的隐蔽小店,食物更是别有一番乾坤。
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的肚子一直在叫,口水也一直在流。
我随手记下了每个地方的特色菜,心中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一尝遍这些美食。
这本书表面上是在讲述美食,实际上也探讨了中西方美食文化的碰撞和人文观察。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茹毛饮血,所谓的沙拉就是生菜,所谓的西餐就是汉堡;而西方人则认为我们更加野蛮,什么内脏下水都能入口。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双方的不了解,也就是文化差异。
对于这些矛盾之处,作者却能将其描写得妙趣横生,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
作者随同学去甘肃农村过年,那里的情景与现代的我们相去甚远,对于作者来说更是陌生而遥远。
但农村人的热情好客、对西方世界的好奇以及他们的无知,都让扶霞深受感动,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一些困扰。
通过作者的笔触,读者们了解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常态。
译林出版社的这类书籍,都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自己的生活地域。
书中提到的一些美食我也曾品尝过,但读过此书后,再次品尝时,心中更多了一份感动。
一个“老外”对中国美食都如此痴迷,我们更应该珍惜并发扬光大。
我想,一个国家只有在富裕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有心思去研究美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月后,申请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计划
1994 几个月后,申请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计划
学习川菜
......
中国人啥都吃
中国菜里可能有这些食
物:蝙蝠、蛇、猫、老鼠、 猴子、熊掌、燕窝、鱼翅、 鸭舌、鸡爪、内脏、狗肉 等。
食在中国
味在四川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辣椒的辣 花椒的麻 成都——慢悠悠的倦怠感
很“中国”,又不“中国”
宫廷菜
北京
清溪
西南 汉源 清溪
福建
茶 乌龙茶 铁观音 大红袍 野味 熊掌 鱼翅
鱼翅做法
大闸蟹 扬州炒饭
苏州与扬州
04
本书的读后感
1.美食文化、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民风俗习; 2.人文价值观念领悟与思索; 3.文化冲击——文化认同; 4.准确、忠实、客观公正的描述与宣扬中国美食文化。
读书
笔记
分享人:××
目 录
1 这本书 2 本书作者 3 本书内容 4 本书的读后感
01
我分享的这本书
书籍
2008年,《鱼翅与花椒》的英文版出版。2018年10月, 书籍《鱼翅与花椒》在中国大陆推出中文版,广受好评。
02
本书的作者是谁
扶霞·邓洛普 著
何雨珈 译
扶霞·邓洛普
她曾四次获得烹饪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James Beard Award)烹饪写作大奖。她把自己 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写成了书。著有《鱼翅与花椒》《川菜食谱》、《鱼米之乡:中国江南菜》。
黄金岁月里的成都小吃
“残酷”的活杀
杀
杀
杀
杀
活
杀
鱼
鳝
兔
鳖
吃
鸡
鱼
鼠
语言:四川话
川菜学习
炒:滑炒、爆炒、小炒、生炒、熟炒 厨房基本功:刀工、调味、火候
四川“复合味”:家常味、鱼香味、怪味、麻辣味、红油味、蒜泥味、煳辣味
途径地点
甘肃、湖南、香港、北京、福建、扬州
“非典” 间谍 毛家菜
湖南之行
香港
何雨珈
自由译者,野生生活艺术家,求学北外和港大,囿于书房与厨房。译有《鱼翅与花椒》《再会,老北京》《东北 游记》《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纸牌屋》《当呼吸化为空气》《丹麦女孩》等作 品。
03
本书讲了什么
舌尖上的极致体验
寻路中国
1992秋天
1993暑 期
第一次去中国,香港,广州,亚太地区新闻报道助 理编辑 台北学习两个月的中文课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