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复习·现代经济(2018届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史料二反映了什 么问题? 现象: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说明: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8.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政治上:三大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必 修1) • 经济上: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 本确立,我国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必修2) • 思想上: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必修2、3) • 文化上: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必修3)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表
项目 国民收入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92.9% 7.1% _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史料一 在国民收入中,1956年底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 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 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 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 • 史料二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 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 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 坏农具的现象。 • 史料三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 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 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 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 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 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指出它们的本 材料一:“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明显 质。 违背经济规律。材料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制规模、公
有化程度以及军事化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 (二)十年建设时期(十年曲折发展时期或全 面建设时期,1956——1966)的经济:
6.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工农 业产值变化确实趋势的是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
•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 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 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 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 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 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 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一五”计划 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史料三 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 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 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中共承认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和助手,开始对“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进行调整,体现了在农村对“左 ”倾错误的纠正。
第一部分 1949—1976年的经济
重点强化提升
• (一)过渡时期(建国初期,1949——1956) 的经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1. 为什么说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运动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 础? 消灭 变革 • 2.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共的 总任务,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两个转变 • 为此,建国后中共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总路线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 3.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五计划的本质特征 是什么? 发展、变革同时并举
• 3.十年建设时期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1958年原子能反应堆 1964年原子弹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
•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的经 济:
• 1.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 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0—1975年相对 应的是 A
A
B
C
D
197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504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
•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的经 济:
• 1.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 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0—1975年相对 应的是 A
A B C 2.文革时期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1967年氢弹 1970年东方红一号
D
Baidu Nhomakorabea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
同时期的西方
(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 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 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 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 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 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韩国)正是在 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成为资 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开始了经济的复 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 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
• 史料一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 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 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 •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 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 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 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 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 ——1958年4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 4.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 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 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 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C(2014)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万吨)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粮食产量
• (二)十年建设时期(十年曲折发展时期或全面建设 时期,1956——1966)的经济: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史料二反映了什 么问题?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史料一 在国民收入中,1956年底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 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 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 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 • 史料二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 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 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 坏农具的现象。 • 史料三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 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 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 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 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 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 (一)过渡时期(建国初期,1949——1956) 的经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4. 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 (一)过渡时期(建国初期,1949——1956) 的经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4. 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一五的 超额完成有何意义?改变 打下 起步 奠定 布局 激发 • 5.1953——1956年,新中国在农业改造 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实质是什么? 运动 两变 • 在工商业改造方面又采取什么措施?其 特点是什么? 合营 赎买、并入 • 6.三大改造的本质是什么?产生了哪两大 结果? 转变 变革 两个建立
课堂练习
• 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 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 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A(2016) •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 2.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 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影响
“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 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
“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一天等于20年!” “踏翻地球顶破天!”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 头 !” “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 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 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史料二反映了什 么问题? 现象: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说明: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史料一 在国民收入中,1956年底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 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 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 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 • 史料二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 在农村合作化改造的过程中,存在 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 着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形式过于 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 单一等挫伤农民积极性的现象,给 坏农具的现象。 社会经济留下了许多问题。 • 史料三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 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 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 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 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 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 (二)十年建设时期(十年曲折发展时期或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的经济: • 1. 1956——1966年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十年。其间有哪些值得肯定的探索? 为什么值得肯定?
《论十大关系》:阐述 提出 开始;中共八大 :矛盾 任务 方针;八字方针:恢复发展

其间失败的探索又有哪些?为什么失败?
• • •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A(2015)
• 3.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 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 ,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2014)
• 5.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 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 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 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 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D(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
( 全曲 面折 建发 设展 十十 年年 )
1956 1966
转折
过 渡 时 期
1949
十 年 文 革
两 年 徘 徊
19761978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新时期——
1992
新 中 国 成 立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十 南四 方大 谈 话 ”
中国现代史复习· 现代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