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论文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成绩:
(论文首页纸)
—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名着欣赏
任课教师:亢巧霞
论文题目:品《阿Q正传》
学号:MDA08049
姓名:景亚旭
年级: 3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班级: 1
提交日期:2011年 1 月 4 日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的这边《阿Q正传》描述了阿Q这一个典型人物来反应当时社会状态,通过阿Q主义讽刺了人的劣根性。小说的心理描写是一大特色,很好的刻画出了人物的思想。
关键词:阿Q主义艺术表现心理描写
一阿Q的悲剧是时代的必然
我们读完《阿Q正传》这篇小说,或许会觉得阿Q这人一生很悲惨,有点同情。然而我们有不难发现,阿Q这人物的悲剧又是当时时代的必然所趋。
阿Q主义这种思想意识与阿Q阶级属性及其自身利益是相矛盾的,但阿Q却反而把它当成护身法宝,这正表现了阿Q的不觉悟。鲁迅写农民的不觉悟,正是表现了他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他要考察农民和革命的关系,寻找妨碍他们起来革命的原因。他批判阿Q的阿Q主义,也是批判农民的落后性,教育人民认识到封建阶级的精神毒害以及阿Q主义消极、落后的本质,使被压迫人民懂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摆脱它的道理,同时也提醒革命者注意,必须高度重视启发农民的觉悟,因为这是关系到民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
阿Q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物,阿Q主义是阿Q这个人物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鲁迅写阿Q,不仅仅是要暴露农民思想的弱点,他所要鞭挞的不仅仅是表现在农民身上的阿Q主义,而是为了“提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精神胜利法”既然来自统治阶级,是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就在不同的阶段、不同阶层的人们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条件下的国
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包含了更为深广的内容。阿Q的阿Q主义,即“精神胜利法”,就是它找到的国民的弱点,即他要画出的国民的魂灵。阿Q的阿Q主义,比实际生活中的“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事实上阿Q 的形象在各阶层人们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可以说,阿Q是一面镜子,不论哪个阶层的人都可以照出自己的弱点,从而引起警觉。阿Q的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阿Q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真正的革命党。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无法解决的,当时的鲁迅也不能解决。但小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以后发表,形象地宣告了资产阶级政党不能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对于人们思考革命的出路,在客观上有着重大意义。
二、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
《阿Q正传》的艺术表现独具特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手法,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阿Q就是从许多人身上吸取了相似的东西,进行艺术联想和想象而塑造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概括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鲁迅善于用白描、富于动态的描写手法,简洁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对阿Q的外貌,作者没有集中地、静止地描绘,而是在阿Q行动的过程中逐步地展现出来。可以用鲁迅的一句话概括:“只要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作品把阿Q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的环境中生活,让他在复杂的人物环境中行动,与各种人发生关系,从而多方面地展示
出他的性格,充分地揭示出阿Q主义的各种表现。《阿Q正传》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塑造了富有喜剧性的悲剧性格,喜剧性与悲剧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的阿Q主义是无价值的东西,用喜剧的手法将其撕毁,能引起人们的反省。然而,存在着阿Q主义的阿Q 是一个勤劳、质朴的雇农,他也有好的品质,有革命的积极性,他的性格中也有有价值的东西。他终生劳动却不得温饱,最后做了无辜的牺牲品。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结局另人同情。阿Q性格中交织着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这两种因素本来不协调的,但他的不觉悟,使他们得到了统一。作品获得了喜剧效果,引人发笑;但读者在笑的时候,感到难过,嘲笑中含着眼泪,对主人公的愚昧,麻木感到气愤、焦急,也为他的遭遇感到悲痛容和不平。喜剧的外形中包含着悲剧的实质,揭示着严肃的社会主题。
而构成作品喜剧风格的重要手段是讽刺。《阿Q正传》表现了用讽刺格调写小说的高超艺术。《阿Q正传》讽刺艺术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夸张的、漫画式的表现手法。阿Q与小D的“龙虎斗”,阿Q与王胡的比赛捉虱子,就像一幅幅漫画。作品中的一幅幅的讽刺的漫画联在一起,构成了旧中国悲凉人生的巨幅画卷。
三、描写心理活动的技法丰富多采
鲁迅先生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也是很讲究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技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是构成《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
这里我想从丰富多采的技法中举出几例略加说明,作为认识这一艺术特色之一斑。
1、通过绘制心理图画,传达心理信息。作者在表现阿Q的一些重要的心理活动时,运用了绘画的方法,描写出来的心理活动给人以浓烈的图画感。最能体现阿Q“革命”要求的是阿Q宣布“造反”的当天晚上在土谷祠里迸跳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作者用了四个自然段描写他的心理活动,每一个自然段都是一幅形象鲜明的图画。
这些画面传达出重要的心理信息,是我们认识阿Q思想性格的主要依据。他把革命党想象得很威武,并且亲切地招唤他参加,这反映了他参加革命党的热切愿望,但他把革命党想象成“白盔白甲”,手拿“钢鞭”、“钩镰枪”,这又反映出他对革命党的无知,表现了封建文化对他的很深的影响。他想象自己参加革命党后在政治上翻身的痛快劲儿,那种威风凛凛的神气,反映了他受压迫之深重,翻身愿望之强烈,但他要把自己凌驾于一切人之上,不分敌友的乱杀一气,说明他只不过把政治上的翻身看成是泄私怨而已。
他对改变长期拮据的经济状况也有强烈的要求,但从画面上传达出的心理信息看,他只不过是把经济上的翻身看成是自己便于拿东西,并要奴役同自己一样长期被奴役的小D,实际上他不过是把革命看成是谋一己之私利罢了。革命成功了,要有比较理想的配偶,这也无可厚非,但他的挑选却浸透了封建的道德观念和封建审美意识。我们说他始终不觉悟,主要是指他对革命的目的、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始终没有正确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