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

合集下载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林纾翻译理论: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贡献:“善译”说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翻译理论(1) 严复及其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1)  严复及其翻译理论

二、隋-唐-宋时期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 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代表人物: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 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
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 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诚心热爱佛法, 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 2)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行端正,忠实 可信,不惹旁人讥疑); 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博览经典,通达 义旨。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 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猎中国经史, 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 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度量宽和,虚心 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6)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道术,淡于 名利,不想出风头); 7)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精通梵文,熟悉 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 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兼通中训诂之学, 不使译本文字欠准确)。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 代表人物: 曹靖华(1897—1987), 俄苏文学翻译家、散文作家、 北京大学教授
梁实秋(1902--1987), 著名学者、翻译家、散文家,现 代中国文坛巨匠,北京人。 强调“信”“顺”统一, 主张以句译为基础的直译, 反对“转译”,既对原文作者负责, 也对译文读者负责。
秦符时代;代表人物:释道安,鸠摩罗什
主要活动:佛经翻译 翻译特点: 释道安主张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 译者署名,以示负责。如《金刚经》、《法华经》、 《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 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 (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 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 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简述

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简述

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简述李玥摘要:本文以笔者阅读的翻译资料与翻译研究丛书《中国翻译理论百年回眸》为基础,依照各个历史时代的划分,对书中阐述的翻译理论、学说进行评述。

关键词:按照年代;主要学说;代表人物;主要特点一、书籍简介《中国翻译理论百年回眸》是由文军教授主持编写的“翻译资料与翻译研究丛书”系列图书中的一册。

书中共收录了1894年-2005年中国出版物中有关翻译理论论文相关信息两千五百余条,每条均按照:序号、作品名、作者、刊名、刊期/起止页码;摘要;关键词的顺序编写。

特别适用于外语教师、研究生、翻译工作者以及对翻译研究感兴趣的人士使用。

本书有三大显著特点:第一,本书按照大的年代归纳论文信息,这对整理各个年代的翻译理论有清晰的分界;第二,收录的每一篇论文,都会提供摘要和关键词,便于理解论文的主旨,提高索引效率;第三,论文按照出版时间顺序编排序号,便于数据整理。

二、各时代翻译理论评述(一)十九世纪该书共收录19世纪翻译理论论文3篇:分别是1894年马建忠先生的论文《拟设翻译书院议》(下称《拟》);1986年梁启超先生的论文《论译书》(下称《论》);以及1898年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的《天演论》(下称《天》)。

三篇论文均是19世纪末出版的文章,清朝末年,国家动荡,内忧外患,为谋求救国图强的道路,爱国先驱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将西洋先进文化技术引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的翻译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其中,马建忠的《拟》首次提出了翻译标准的思想,即“善译”,指出“善译”的条件是具备“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的能力,阐述了“善译”的过程“一书到手,经营反复”。

梁启超的《论》强调译书应避免两种情况:一是过于忠实译入语,而丢失原文的意义;二是过于忠实原文,而造成译文生涩梗读。

也就是翻译的“度”的问题。

严复在《天》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及其相关问题。

严复的“信达雅”思想至今对翻译标准讨论起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语言文学研究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杨可伊(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四个时期中国译学代表人物和主要译学思想,肯定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从翻译基本理论研究和革新本体观念方向展望了当代中国译论发展方向。

在多元互补基O上,用现代理论话语阐释传统译论思想,在一体三环基O上,使翻译研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为新时期翻译理论拓展译学资源和理论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四个时期发展一、引言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与翻译史相对应。

翻译史主 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从佛经翻译到明清科技宗教翻译的古代时期。

二是晚清明初的译论。

三是民国时期。

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译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翻译理论的发展,不能抹去民族的特色,也不能割断历史的脉络,深化理论的发展,需要横向的引进,也需要纵向的继承。

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古代译论时期延的佛经翻译活动为古代译论留下的理论!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不;,。

”出译事不易,也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时期的道安提出“,三不易”,指出翻译佛经去面目,三翻译不易%后人最先提出表现文文体与语趣的%出“厥中”的翻译,文的一中法%所著&论》是我国历史一1式翻译论著%中最著的是“”的论,为一的佛经翻译应%代出“五不翻”,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出了五种不翻的%初译字译,胡语言,译直译,言细语,华言雅俗,直语密语“六例”%既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翻译掀起二翻译高潮,中教士罗明坚口授,华人笔录的《天学圣录》是教士在华译著的一书%后,徐光启在与利玛窦合译的《几'译序中出“求知,求真理”“抓重点、抓急需”的翻译思想%李之藻翻译一西方逻辑学译著《理探》,并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王徵帮助金尼阁修订了文字韵学专著《西儒耳资》,将西语言、科技、哲理三类书籍分别称为“资耳目”“资手足”和“资心”之书%这一时期出现了一部精彩的译论著作《繙清说》,由乾隆初年魏象乾所著,可称为我国最早的内出版研究单篇专著%(二)晚清民初译论晚清时期最早对翻译问题发表较多论述的是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一文中论翻译业的重要性,并最!议创翻译所%国译著雅在论著《论译书之法》和《论译书'中,科技译一对科技翻译的%所著&翻译书院议》中提出议的标准,与现代等值翻译理论接近%梁启超在万言《论译书》中出翻译内容、译一、翻译人才的翻译三义%这一时期 最出的译论 出了中国近代最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时期译对翻译的要性,为译应与中人物的心理%在《译书例》中、分类、、书、、专、、版的译书%以三三例,的进一这一时期的译学思想%(三)民国时期译论民国时期的翻译多是文学,在几时为翻译思想的成出%并国翻译特的《论翻译的》,并探译等%出“韵译”,朱自清译名的法,分译,译,译,译和译%创性提出“韵译”,翻译学文的韵不可丢%对译学的在与的“硬译”思想,不的语言语言%翻译《士》,神韵,,并用莎士比亚的众多形象和戏剧旋律化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时期对翻译最大的两位翻译家是傅雷和钱钟书%出翻译精和的思想,认为翻译不可按照字搬,应的精貌和特征,提出:似不形似的翻译%钟书诱、讹、化表 自己的翻译观#诱指翻译在不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引诱读者对爱好不同文学#讹指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距离,译文难免失真和不贴合原文的地方#化指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既不能让译文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姿#三、对当代中国译论发展的展望(一)重视翻译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当代学者在古代和近代学者研究基础上对翻译基本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辜正坤从翻译标准方面提出多元互补的,即翻译标准一对标准、最高标准和标准的标准,了一的标准观#钧在《翻译论》中从翻译的本质、过程、意义、因、矛盾、、方面对翻译的基本作了全方的#当代译论意翻译研究的研究,从方、方和翻译理论中#中国译学理论的中、古互、多元合,提中国译论中最和的理论,代译论合,出和代,让译论在代语境中的。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中国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严复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鲁迅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一些翻译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其译文也因为生涩难懂而遭到攻击.然而,鲁迅翻译思想中的"信"与"不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起点.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

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

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现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迈前古。

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同翻译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重视翻译并大力加以倡导的人是鲁迅。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

84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詹鑫鑫/黄河交通学院摘 要:纵观中国译论史,中国译论自古以来成就颇丰。

然而,与西方译论比较,虽历史悠久,但在理论系统的构建方面远远不及。

中国优秀的译论历史并不比西方的差,但是我们却在理论构建方面一再借用人家的理论,中国译论却没有话语权可言。

针对这些,亟待建立一门独立的中国特色翻译学,从而确立中国的翻译理论话语权。

而在此过程中,中国特色翻译理论需要“和而不同”,建立“和谐共生”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传统译论特点 话语权 中国特色翻译学 和而不同一、中国传统译论特点陈福康教授的《中国译学史稿》,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译论史,分四个时期,以下是对四个时期的特点进行的概括:(1)中国古代译学理论,主要集中于经书翻译,内容零星,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文质之争”,“五种不翻”等);(2)晚清民初译学理论,则由信仰翻译向科技翻译转变,而期间发生了两次较大讨论,一次是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等,另一次则是关于译名问题。

(3)民国时期译学理论,可以从社团与流派角度来区分。

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论语派、哲学研究派等。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争论的焦点主要为翻译的“外部研究”。

(4)新中国成立后译学理论,即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史,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大部分论者都努力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注意运用哲学方法来分析问题。

二是从延安时期就开始的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翻译马列著作的经验和理论得到了总结和发扬。

据记载,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翻译活动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的周代。

直至今日,中国翻译界成绩斐然。

可是,说到系统的翻译理论,我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这与中国的汉语言文化特点不无关系。

今后的翻译理论工作应注重理论研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不能再停留在一般的具体的经验之谈上。

从哲学角度讲,前人所做的努力都可以说是量的积累,而我们要以此为基础,争取做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借助当代科学的方法对翻译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要客观定量以及准确描述,综合各个学科的最新成果,引进国外的翻译研究成果作为借鉴,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译论进一步分析总结,为早日建立中国特色翻译学而努力,为确立中国译论的话语权不懈奋斗。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

在中国,传同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转型期”等。

这四个时期分别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它以支谦224年的《法句经序》为肇始,而以988年的《宋高僧传.译经篇》为结束。

发生期的翻译理论建立在佛经翻译的基础上,它对于哲学、综教、文学、音乐和舞蹈都有很大影响。

发生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有如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颜宗的“八备说”、鸠摩罗什的“意译”主张等。

二、发展期:发展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这一时间中,译论家开始思考翻译的社会功能,其分别以1604年徐光启对译书目的的论述,及1894年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为起止时间。

这一时期翻译的多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籍,借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发展期的一大典型特征便是中外翻译家的合作,期间所涌现的外籍翻译家有庞迪我、高一志、罗雅各和艾儒略等。

三、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表达方法日益精密得当。

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等。

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评析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评析

放后 以民族 复兴意识 为特色 的转变 。建 国后 大量 的译作都 是吸收了马克思 主义 的先进文化 ,翻译事业 的蓬勃 发展正
是 中华 民族饱经沧桑 的复兴意识 的最好体现 。可以说民族 文化 复兴 的使命是 中国现代和当代翻译开拓性创新研究 的
力量之源。
其次 , 强调“ 重意义 , 重描写 , 功能 ” 重 基本理论取 向。 所 谓“ 重描写” 就是重现象 观察 、 重事实 呈现; 重个性 、 重差异。 整体上说 ,描写性理论是 翻译理 论的最基本的特征 。所谓 “ 意义 ”指 的是 重整 体上的语义 内容 和交流 中的意义 , 重 , 建
弊病提 出继承传统与 吸收外物并举 之方针 ,呼吁建立 中 国
特色翻译理论。 中国特色 翻译理论的提出引起 国内的译界 片哗然 , 或认 同或反对 , 莫衷一是。本文拟从刘宓庆 中 国 特色翻译理论的实质 内涵和原则考量 ,结合顺应论相 关原

立功能主义的动态 的意义观 ,意 念化的汉 语倾 向于将语法
第3 卷 第 8 O 期 20 0 9年 8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n lf hfn nvrt ScSi orao i gU i sy(o . ) C e ei c
V0 . O N . 13 o8
Aug 2 09 .0
刘 宓庆 中 国特 色翻 译 理 论 评 析
“ 国 ” 维 方 式 、 文 现象 、 章 制 度 、 中 思 人 典 风格 技 法 及 至 民俗
先驱西塞罗受先哲柏 拉图美学观影响并将其灵活运用 到翻
译 和演讲 中, 之后影响 了一大片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 。而中 国传统 的文质之争正是文 艺美学和翻译的相互借鉴 。此后 无论 是“ 信达雅 ” 的提 出还是 “ ” “ ” 神 与 形 的交锋 , 直至 “ 化

浅谈中国翻译“理论”的一点感悟

浅谈中国翻译“理论”的一点感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浅谈中国翻译“理论”的一点感悟谭蓉(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摘要:我国翻译史虽发展已久,但译界对“中国是否存在翻译理论”仍存在不少争议,罗新璋先生在其发表的《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体系》一文中给出了不少论据,而笔者认为,中国是否存在成体系的翻译理论还有待商榷。

该文将从理论的系统性、自古以来国人对理论的态度和理论的解释力三个角度论述中国翻译是否存在“系统理论”一说,提出用“翻译思想”代替“翻译理论”这一说法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系统性;国人态度;解释力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7-0146-01一直以来,翻译界对于“中国是否存在翻译理论”这个话题存在不少争议,以罗新璋(1983)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有着“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并且认为“我国的翻译理论自由特色,在世界译坛独树一帜”;而另有些学者则认为中国不存在“翻译理论”这一说法。

就此论题,笔者认为,中国的翻译活动虽由来已久,但比起中国“翻译理论”,用“翻译思想”来概括翻译实践家所提出的关于翻译的观点或概念,可能更为确切或引起较少争议。

纵观中国翻译史,我国的翻译活动发展已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直到两汉时期佛经翻译开始以后,才具体提出一些基本的翻译观念。

译经大师支谦的《法句经序》被视为中国最早讨论翻译的文字,支谦在其中指出的翻译之思考反映了早期佛经翻译中“质派”的观点,也就是说他是积极主张直译的代表人物。

随后,另一位著名译经大师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之说,指出了佛经翻译所面临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涉及了翻译的一个本质问题,即后人归纳总结的翻译之“不可译性”,但他本人却未能深入其观点明确这一术语概念。

中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则倾向于意译,属于“文”的一派。

于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大论战,即“文质”之争从佛经翻译开始。

有学者认为,“文质之争”相当于使用“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的争论,虽未能做更多具体的阐释,但也是翻译实践家第一次根据翻译实践正式地总结出了翻译方法,踏出了开启中国传统译论的第一步。

中国的翻译理论简介

中国的翻译理论简介
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是“五四” 后我国翻译事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主要有李大钊、李汉俊、李达、李立三、 王一飞、艾思奇等,其中最有影响的译作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 言》,它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就是郭大力 译介的《资本论》。
著名文学翻译家鲁迅
傅雷主要译作: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传记 《贝多芬传》 、 《托尔斯泰传》 、 《米开朗琪 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 、 《欧也 妮·葛朗台》 、 《贝姨》 、 《邦斯舅舅》 、 《夏倍上校》 、 《幻灭》 ;伏尔泰的《老实 人》 、 《天真汉》 ;梅里美的《嘉尔曼》 、 《高龙巴》等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南怀仁
南怀仁为清朝廷制造的6件天文仪器,至今还保存 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在南怀仁逝世300周年的时候, 中国政府向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基金会赠送了 “天球仪”(即南怀仁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之 一)的模型,至今保存在南怀仁厅前。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的怀仁厅
中国近代翻译家之一: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 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 (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他系统地将西方的社 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清 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 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十世纪中国学派的六大翻译理论
第一个翻译理论家是严复,他在《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中提 出了“译事有三难: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即“信、 达、雅”三原则。这三个字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罪”。因为二十世纪的中国译 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已衍生出“信达切”(刘重德)、“信达贴”(蔡思果)、 “信达优”(许渊冲)、“信达似”(裘克安)、信达+X等) 。“信”是强调译文必须忠 实于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现在 一般赋予“雅”新的涵义,即要求译文有文才。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主要指我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累积形成的译研学术体系。

它注重一般翻译原理的运用,又能与文化现实相融合,从而表达出自然的意韵和意趣。

它着眼于中国文化特色,坚持翻译文化精神,注重文本意旨与文字语言精雅,追求文化内涵与结构规范,通过虚实结合、激发译者构思性灵感。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of self-made system mainly refers to the academic system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ccumulated since the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reality, thereby expressing natural charm and interest. It focuses on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sists on translating cultural spir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ssence of text and the elegance of language, pursu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al normality, and stimulates translators' imaginative inspirat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virtual and real.。

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

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

罗什:
“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 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安世高
文质一体——“折中调和”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
经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他志大学精,上通“梵文天语”,兼晓 “神州之俗”(道宣),创“五不翻”对策, 孜孜与斯者19年,译经一千万言,又 是第一位将《老子》外译的翻译家。 总之,玄奘的翻译辞义既无扞格(意思 是与原文抵触),语趣又避流便(译文 流畅而不流俗),融文质于一体。 梁启超: “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 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文质一体——“折中调和”
刘勰——“文质相称” 肖统——“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 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 《法句经序》——“质直”近于“不雅”,虽则“尚贵 其实” 柳宗元——以质乎中,而文乎外 陆游——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柳冕——兼之者,斯为美
湛若水——不难于文而难于质,不难于华而难于朴, 不难于巧而难于拙 质——朴——拙 三元价值观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 中国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李天经等。在这次持续 一二百年的翻译高潮中,传教士们与中国学者一起,出翻 译了一些宗教著作外,特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物理、 机械工程等的自然科学类的著作。与第一次译书高潮相比, 这是重要特征。在这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对中国 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作用。
jasmine自成体系的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战略考量翻译自在中国发轫之日起就具有出自文化战略的考量而且可以说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翻译在中国从来就是一种顺时序之变而变的文化战略手段中国的译界先驱通常具有我们称之为顺时序之变而变的文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实际上是中国译坛先进分子共同的历史诉求和对历史记忆的高态势认知
支谦---《法句经序》 提出的命题就是“信” 老子---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严复--- “信” “达” “雅” 老子---《老子》五千言中“信”数次出现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一、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源自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核心理念在于将翻译视为一种有目的、有功能的社会行为,而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

这一理论视角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并对我国的翻译实践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主要观点、发展历程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国内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认为翻译应该根据特定的语境和需求进行,以实现原文在目标语言中的预期功能。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等和忠实的束缚,为翻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灵活性。

在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引入到深入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本文首先回顾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国内的引入和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

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包括翻译的目的性原则、翻译行为的参与者角色、翻译策略的选择等。

本文还探讨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机器翻译等新兴技术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为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论视角,以推动我国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时,本文也期待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关注和探讨,共同推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繁荣与进步。

1. 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翻译理论在语言学、文学、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原则,还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文化和认知的复杂性。

翻译理论的研究不仅关注翻译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还探讨翻译中的各种问题,如翻译的准确性等值性、可接受性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翻译理论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经翻译和近代的西学东渐。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发布时间:2023-06-17T02:58:27.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3年7期作者:马立罕[导读] 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再现一.引言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基于语言各自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无疑受到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刘宓庆(2005)在《翻译美学导论》里谈到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翻译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翻译美学是美学思想在翻译领域中的成果,有利于指导对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

翻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译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语转换为目的语,进行美的转化。

本文将通过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主要包含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翻译的审美再现,来展现翻译美学的理论。

二.刘宓庆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1.翻译美学的渊源中国的哲学论著始于老子,美学论述也始于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翻译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翻译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翻译理论作者:臧天雄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5期内容摘要:中国的翻译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翻译家们在翻译理论发展上的贡献不容忽视。

但是因为历史、政治等复杂因素,中国的翻译理论仿佛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难以形成现代化的翻译理论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后大量引进西方翻译理论,似乎看到了曙光的人们又陷入了“传统”与“西化”之争。

本文试结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新时期全球化脚步加快的新形势,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翻译理论传统西化现代化跨文化交际一.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理论发展高潮概述中国的翻译活动自古有之,从原始部落时代到夏、商时期,虽然尚无明确的史料可考,但是不同部族、氏族之间交流必然需要“中介人”的翻译活动才能进行。

而到了周朝,则有了翻译机构和翻译职称的记载,见于《周礼》和《礼记》,我们对于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的研究也始于此。

在这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经历过四次发展的高潮。

1.第一次高潮——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自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到唐宋时期佛经的翻译发展至顶峰,这期间我国共翻译了1500多部佛经,涌现出了大批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理论。

例如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著作是三国时期由支谦编写的《法句经序》。

东晋的道安则在其《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了“五失本”和“三不易”。

六朝的鳩摩罗什是首位提出全面意译的人。

隋朝的名僧彦琮所著的《辩证论》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正式翻译专论。

至唐代,最为人所熟知的翻译理论家玄奘法师提出了“五不翻”的理论和“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

2.第二次高潮——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的士大夫与传教士共同将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等译介到国内,这就是西方科技翻译时期。

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等扩大到自然科学领域的是明朝的徐光启,他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四、总结归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在《红楼梦》英译本中 的应用,实现了传神达意、形神兼备以及创新与忠实的平衡。这表明中国学派 的文学翻译理论具有高度的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文学翻译的发展。总的来说,
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对于理解和 掌握文学翻译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指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和音译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境、文化背景和目标受众等因素。例如,“太极拳” 这个词汇,英语中通常翻译为“Tai Chi”,这是采用音译的方法,能够保留 词汇的原始发音和文化内涵。
五、结论
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翻译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对于翻译者来说, 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掌握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准确地传 达词汇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也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以便更 好地传达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谢谢观看
3、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尽管有一些文学翻译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 应用,但仍有很多翻译实践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应用。因此,我们需要不断 地推广和实践这些理论,以促进文学翻译的发展和提高。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将继续发展壮大:
1、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学翻译理论将 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文本将会得到更多的和 重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一、发展历程
中国的文学翻译理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经翻译,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理 论是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的。当时,一些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的引入,使得中 国的翻译界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的文学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文学翻译。在此之后,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文学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摘要:翻译具有源远的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从事着翻译活动,而翻译也越来越体系化、学科化,翻译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了起来。

中西方在翻译理论方面有着一些相同观点,但各自的翻译发展道路特色鲜明,特征显著。

本文就中西方翻译发展为基础,分析总结其特征,对比中西方在翻译领域发展的异同点。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发展异同一、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西方翻译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的语文学派;二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阶段;三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巅峰阶段(刘军平,2017:7)。

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为西方翻译理论的萌芽时期,西方翻译史的前五次高潮也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内。

虽说这一时期人们在探索翻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翻译还局限于一种感性的阶段。

古代的翻译理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翻译理论家们一般都探讨着已有的一些翻译理论,将直译和意译作为翻译的重心。

西塞罗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他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他认为“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他主张译作超过原作,译者高于作者的翻译观点(谭载喜,2000:25)。

随后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初期,宗教翻译开始盛行,翻译理论家以哲罗姆为代表,他主张要忠实原文。

后来到了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翻译开始涉及宗教、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打破了拉丁语翻译的局限,开始用本土语言翻译。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这一阶段,翻译理论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翻译题材变得越来越广泛,翻译风格也多种多样,也有大批翻译人才诞生。

此时翻译理论家开始走出狭隘的散论式研究范围,视野更加开阔,对翻译活动进行了更加系统而且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阐释。

优秀翻译理论家有约翰德莱顿,他提出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的读者,并建议把读者反映纳入翻译策略选择的范畴;也有提出“翻译三原则”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等。

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是翻译理论展露头角阶段(刘军平,2017: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期
自佛经翻译高潮过去后,直到明朝万历 年间(1572-1620),肩负传教使命(文化扩 张)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 科学知识。于是出现了又一次翻译高潮,这 次翻译高潮的内容以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书籍 为主,主要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大夫结合的 方式进行翻译活动。此次翻译高潮有强烈的 经世济民动机,输入并翻译了大批科技及制 造业书籍和教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 技的发展。
圆满调和
毫无疑问,“圆满调和”的翻译思想对我 们今日之翻译操作仍切中所需。不仅如此, “中和论”还应该适用于我们的理论研究,我 们的多维整合性翻译学创建,需要的真是老子 所说“浑然一体”的指导思想不能只顾局部深 刻,片面精彩。我们需要的是“局部与整体” 的圆满调和、“古与今”的圆满调和、“中与 西”的圆满调和以及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和对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圆满调和”。
“文”通俗地说即注重译文在译入语言中的地道, 贴切。
何谓“质”
“质”即注重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尊重被译 语言原型,不随意修饰点缀译文。
何谓“意译”
“意译”指只忠实于原文内容,不拘泥原文结构 形式与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
何谓“直译”
“直译”指不仅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忠实于原 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文派” & “质派” “好文好质,等外国传教士, 中国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李天经等。在这次持续 一二百年的翻译高潮中,传教士们与中国学者一起,出翻 译了一些宗教著作外,特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物理、 机械工程等的自然科学类的著作。与第一次译书高潮相比, 这是重要特征。在这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对中国 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作用。
老子
庄周
儒家
讲中庸,意思 是“执其两端,用 其中于民”。揭示 了一个平凡而极深 的哲理:功源于两 端之和,用系于两 级之中和”。
翻译思想上的调和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广泛而 深厚的“脉源”。在中国人看来,“和合”、“中和” 之美是最高的美。中国古代几位这人都是调和论者,调 和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达到这个“最高美”的境界。
马建忠 (1844--1900)
“善译” 翻译观
“民族复兴意识”---董秋斯
1951年,董秋斯发表文章,正式提出翻译 为文化建设服务的战略思想以及理论的时代特 征和地域特征,他写道: 翻译理论的建设基础有三:正确的科学方法; 广泛的调查;深入的研究。建设在这样基础上 的翻译理论,自身就是一种科学,一切非科学 的东西都不能拿来与它比拟。正如一切科学理 论,翻译理论有它的普遍性,也有它的特殊性。 董秋斯 (1899--1969)
文质一体——“折中调和”
刘勰——“文质相称” 肖统——“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 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 《法句经序》——“质直”近于“不雅”,虽则“尚贵 其实” 柳宗元——以质乎中,而文乎外 陆游——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柳冕——兼之者,斯为美
湛若水——不难于文而难于质,不难于华而难于朴, 不难于巧而难于拙 质——朴——拙 三元价值观
支谦---《法句经序》 提出的命题就是“信” 老子---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严复--- “信” “达” “雅” 老子---《老子》五千言中“信”数次出现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系统中占有很重 要的作用,它涉及中国人的道德规范、伦理规范以 及行为规范。在翻译中。“信”笼统的指忠实于原文。
“信”
哲学上的“文质”之争
民族复兴意识
20世纪下半期,以民族复 兴、振兴意识和国家复归统一 的意识为特征。中国所处的时 代以及现实国情有了很大的发 展。中国的生存战略已被民族 的全面复兴战略所取代。所以, 今天的中国知识阶层憧憬的是 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民族忧患意识”----林纾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 必须学西方。他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 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等十几个国家的几 十名作家作品。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誉为 “译界之王”。主要作品:《茶花女遗事》 《现身说法》 《玉楼花劫》 《黑奴吁天录》等等。
儒 道 多元文化融合 释 基督 意识形态 & 社会政治格局
国 家

翻 译
民 救
生 求 求

救 结论: 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赋予中国翻译学建设以战略价值,可 以说是中国翻译传统的一根轴线。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战略考 量都有不同的内涵和显著特征,即“顺时序之变而变”。
“顺时序之变而变”
民族忧患意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 人和文化事业的命运就与民族 20 盛衰兴亡息息相关。这种相关 世 性使中国的译论家具有一种墨 纪 子所谓的“天志”精神和气质,就 是将国家感、民族感神格化, 中 将个人的贫富荣辱国家、民族的 期 盛衰治乱紧紧联系在一起,从 而赋予自己以崇高的使命感
中 国 翻 译 发 展 高 潮
2.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期
3. 清末以学术为主的综合翻译期
4.20世纪上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5.20世纪下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东汉至唐宋时的佛经翻译期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 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 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
中国传统哲学---圆满调和
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这是中国翻译传 统观念中仅次于文化战略考量的一大特征, 语出梁启超有关唐玄奘翻译造诣的论述。“道” 在这里指的是翻译,“极轨”犹言最高准则、完 美境界。所谓“圆满调和”(Regulation to Perfection),也 就是中国哲学上的“和合之境” ”中和之美“。
大地既通,万国蒸蒸, 日趋于上,大势相近, 非可瘀制。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总而言之,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翻译及译论
史,翻译家与理论家大抵胸怀大志,将个人命运和 事业的荣辱沉浮与民生国运直接挂钩,用翻译事业 来体现政治理念,用政治理念来砥砺翻译事业。中 国译论采取文化战略考量的高态势,实在是一种历 史的必然,它有助于明白,中国翻译学之“自成体系” 也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质--文--用” 三元统一
中国翻译传统中个意义观主要特征是将 意义(质)放到审美(文)这一个对立项中加 以考察, 而以功效(用)作为审美的基本价值 参数。在特定的概念框架下,功效越大,说明 意义与审美(文质一体)结合的越完美。
“求义之功” “求达之功” “求美之功” 三者嵌合调合,相济相融,相辅相成与整 个翻译过程中。
圆满调和
和合、中和 “中和论”极为 刘勰 独特。中国禅宗解 论非常深刻,表 现为他的“是非 将“中和论” 释为“不修之修”、 用在文艺学上的结 不知之知“,认为 不确定论”。庄 子的意思是“是 论“直而不野” 《老子》才是文化 与非”永远不能 (《文心雕龙》)、 主根。老子的政治 “义直而文婉”, 观——“大一中和” 一刀切地说定, 二者只能“得以 对传统译学影响至 “天下浑心” 环中,以应无穷” 深。 《齐物论》
译事三难: 信faithfulness、 达expressiveness、 雅eleganceness。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 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严复 (1853--1921)
“民族忧患意识”---马建忠
马建忠,中国清末洋务派重 要官员,外交家,也是我国近 代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 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家。主要著作有《适可斋 记言记行》、有《马氏文通》 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 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现 代语法的奠基之作。
佛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盛行为佛经翻译的实 践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发了理论上的“文” “质” 之争。 佛经翻译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程决定了“文” “质”之争 成阶段性特征,译家们自身及其所受影响的不同从 而形成了翻译主张的不同。
信——实——言——内容——直译——质 美——名——意——形式——意译——文
何谓“文”
罗什:
“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 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安世高
文质一体——“折中调和”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
经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他志大学精,上通“梵文天语”,兼晓 “神州之俗”(道宣),创“五不翻”对策, 孜孜与斯者19年,译经一千万言,又 是第一位将《老子》外译的翻译家。 总之,玄奘的翻译辞义既无扞格(意思 是与原文抵触),语趣又避流便(译文 流畅而不流俗),融文质于一体。 梁启超: “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 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吾述之,吾且涕泣之。”
“天下爱国之道,当争有 心无心,不争有位无位。”
林纾 “译界之王” (1852--1924)
"民族忧患意识"---严复
严复,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 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天演论》 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 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 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 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独特的翻译发展史
中国翻译理论有其独特的发展渊源、沿 革和模式。独特的文化母体、悠久的历史进 程以及鲜明的地缘政治形成了中国翻译理论 有独特的发展模式的历史语境。中国历史上 的翻译高潮,尽管发生于不同的历史政治环 境下,但都对中国的社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1. 东汉至唐宋时的佛经翻译期o
特征与特色
------中国传统翻译及译注之考证 BY JASMINE
目 录
1. 文化战略考量c
2. 传统哲学--“圆满调和” 3. 独特的翻译发展史 4. 自成体系的中国语言文字
文化战略考量
翻译自在中国发轫之日起,就具有出自文 化战略的考量,而且,可以说作为一种历史文 化现象,翻译在中国从来就是一种“顺时序之 变而变”的文化战略手段,中国的译界先驱通 常具有我们称之为“顺时序之变而变”的“文 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实际上是中国译坛先 进分子共同的“历史诉求”和对“历史记忆” 的高态势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