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蜀道难
高中语文必修3之《蜀道难》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3之《蜀道难》课文精讲激趣导入:在我国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
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不朽的诗歌《蜀道难》,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这首诗歌的奇特之处。
学习要点一、重点1.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把握诗歌的主旨、寓意。
2. 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二、难点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课文精析一、整体感知1. 走近作者[来源:学#科#网]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一生好入名山游”,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
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当时非常高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初到长安,太子的宾客贺知章一见便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
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但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客死安徽当涂。
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 写作背景及目的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初入长安之作。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第一课时第二课时.doc
教师复备栏 或学牛笔记课题:必修三第二单元《蜀道难》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导学练编号:ywbx3- 主备:朱石莲 审核人:高一语文教研组噫吁喷)鱼敷秦塞()咨蜃)飞遗( )石搀 )猿猱( ) 扪参历井(強血(毬崖( ) 抚血 )喔岩()nfi®)崔鬼()噫吁囉yixuxl 鱼凫fu 秦塞sai 咨嗟zi jie飞湍tuan 石栈zhdn 猿猱ndo 扪参历井mdnshen 吮血shQn碌崖ping抚膺ying嵯岩chdn喧陋hui 崔嵬wei二、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1) 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Z 难,难于上青天! (2) 上有六龙回UZ 高标,下有冲波逆折Z 回川。
(3)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 剑阁峥噱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 噫吁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 上有/六龙回日/Z 高标,下有・/冲波逆折/Z 回川。
(3)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來哉!)横绝()峨眉颠⑻但( 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丛( )绕林间。
(9)使人听此週( )朱颜(10)连峰去()天不盈( )尺(11) ft <)崖转( )石万壑雷(12)剑阁峥蝶( )而崔嵬()一去((13)所守或()M ()亲(14)侧身匹( )望壬( )咨!1 ( )0)关,万夫莫开。
的;7、尚且;活用:为之发愁 (4)剑阁/师蝶/而崔嵬,一夫/当关,力夫/莫开。
三、词语解释(1) 危( )乎高哉!(2) 蜀道Z 难,难土 ()上青天。
(3) 开国包( )茫然(4) m ( )太白有鸟道,可以((5)然后天梯石杠相钩连( )(6) 上有六龙回日之( )高标8、只;跟随;9、活用:使……凋谢;10、距离;满;11、活用:拟声词用作动词,冲击;活用:使动;12、山势高峻突兀;山势高险);人;把守;13、表假设,倘若;是;14、活用:向西; 长长;叹息。
四、整体感知:1、概括毎段大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答案】笫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 笫三段从现实的角度说安居之难2、有人说,《蜀道难》全诗内容可用一个字概括,你觉得是哪个字?【答案】难①从诗歌内容看,以感叹山高路难,战祸之烈为主。
【高中】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关键字】高中蜀道难【教材分析】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蜀道难》预习案【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
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
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
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
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
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写作背景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
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
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又据孟《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
蜀道难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
蜀道难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蜀道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理解,体会本诗的意境及李白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
(2)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教学重点:感受本诗艺术风格的同时分析鉴赏。
?授课时数:一课时?授课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生平简介三、教师范读课文,正字音四、研读课文?1、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以山势之高,以树姿之态,以声响之大状其险,让人望而生畏。
2、诗一开篇极言蜀道难有何作用??明确:点明主题,为全诗奠定雄放的基调。
3、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蜀君开国是强调古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六龙回日的传说来反衬山势的高危惊险。
不禁想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最后一段作者所表达的意图。
?四川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有野心的叛乱者与朝廷对抗,朝廷的军队很难攻进蜀中平定叛乱者,因而就会造成战乱局面。
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
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五、文章主旨本诗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
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的热爱。
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难进行了有机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六、艺术特色(1)善于把想象、夸张、衬托等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豪放飘逸。
?(2)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
七、作业(1)背诵(2)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八、拓展蜀道,即蜀地的道路。
蜀地被群山环绕,古时交通不便,道路难以行走。
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代名词。
剑门蜀道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精品教导学案
《蜀道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学习重难点:1.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2.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预习出示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二、了解作者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他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
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
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第二单元蜀道难 第1课时
( 二)、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方 法
反复诵读
探知部分
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相关知识】
1、走近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使人听此凋朱颜
(4)砯崖转石万壑雷
(5)侧身西望长咨嗟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危( )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
(3)开国何( )茫然
高 年级 (填学科)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课 题
蜀道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赵振英
审核人
陈瑞艳
时间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语文《蜀道难》教案(最新5篇)
语文《蜀道难》教案(最新5篇)蜀道难教案篇一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蜀道难》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本篇课文是一首古风体裁的诗歌,诗人李白通过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以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从高险、惊险、凶险几个方面,将蜀道的抽象之“难”,以具体的物象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大胆、奇特瑰伟的联想力,正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艺术特点。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古风诗歌,因而重心在诵读上。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2.通过听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蜀道之难”难在何处?3.感受李白诗风的豪迈特点,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奇险雄壮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李白诗歌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蜀道“难”在何处,文章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会通过诵读课文首句导入:“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教学设计和学生用导学案
《蜀道难》教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悟本诗韵味和作者思想感情。
2.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本着“诵读与鉴赏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浅尝——品读——深味的整体思路,层层深入,使整节课贯穿“文言知识教学”“诵读教学”“鉴赏教学”“情感教学”等诗歌教学理念。
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倡导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适时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自读自学,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全诗思路。
在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鉴赏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指导学生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同时,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有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2.点拨法3.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下面,我们共赏一篇“奇之又奇”的“神曲”,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它便是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难》。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按照“浅尝——品读——深味”的整体思路达标。
一、初读浅尝,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
鱼凫(fú)秦塞(sài)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mén shēn) 巉岩(chán)飞湍(tuān) 喧豗(huī)砯崖(pīng)崔嵬(cuīwéi)吮血(shǔnxuè)咨嗟(zījiē)2.读懂诗句,扫除文义理解的障碍。
(1)噫吁嚱,危乎高哉(2)开国何茫然(3)尔来四万八千岁(4)可以横绝峨眉巅(5)但见悲鸟号古木(6)雄飞雌从绕林间(7)连峰去天不盈尺(8)所守或匪亲(9)锦城虽云乐(10)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3.初步感知诗歌主体风格(让学生用两个词语概括,说出初读诗歌的感受,并用正楷字体写在导学案上):豪放雄浑4.找出最能体现本诗主旋律的诗句,明确其在全诗中的作用:作用:(1)内容方面(启发学生思考,这几句是否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这三句话感情的变化和文意的层层推进)(2)结构方面(串起全文,彰显全诗的思路、脉络)二、涵咏品读,交流鉴赏品读诗歌,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
《蜀道难》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蜀道难》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蜀道难》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扫清文字障碍,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
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把握结构上盘旋往复的特色。
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1、走近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
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进驻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李白的思想受到儒、道等,比拟复杂。
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
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梦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写作背景: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兴旺,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
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
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4、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蜀道难》高中语文导学案
《蜀道难》高中语文导学案《蜀道难》高中语文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了解李白的雄放飘逸的诗风;3.熟悉诗歌内容,体会李白诗歌的夸张、想像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诵读。
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理解。
学习时数:两课时一、作者介绍。
结合所学知识,或查阅有关资料,为李白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传。
(要点:姓名字号,朝代身份,主要经历,代表作品及创作风格,地位评价)二、诗题诠释《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
”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三、预习要点1.给加点字注音。
鱼凫()秦塞()石栈()猿猱()扪参()黄鹄()巉岩()飞湍()喧豗()砯崖()转石()峥嵘()崔嵬()咨嗟()万壑()趑趄()吮吸()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崔天梯石栈扪参历井千沟万壑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壁立千仞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一夫挡关D.磨牙吮血抚赝长叹鹤汀凫渚协从不问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渺茫遥远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12下一页《蜀道难》高中语文导学案4.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四、课堂讨论1.请将全诗分为三层,并概括每层大意:第一层:叹山高开路之难;第二层:叹山险行路可畏;第三层:叹蜀地战祸之烈2.有人说,《蜀道难》全诗内容可用一个字概括,你觉得是哪个字?并简要评说理由。
叹。
①从诗歌内容看,以感叹山高路难,战祸之烈为主。
②贯穿全文的主旨句就是感叹。
《蜀道难》导学案
《蜀道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要参照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
3.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走进诗歌神奇的艺术世界。
4.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1.讲授法:帮助学生疏通诗意。
2.诵读法:兼顾诵读技巧和诗歌感情基调。
3.合作探究:训练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4.启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所描写的蜀道之难及其载负的情感。
2.进一步领略李白诗歌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
2.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夸张、想象、比喻等。
3.诗歌主旨的分析。
三、型新授。
四、时1时。
五、文概述《蜀道难》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蜀道难》是开篇,在讲解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涉及诗歌诵读技巧,为接下来几篇诗歌的讲解作铺垫;《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在描写蜀道之难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师生鉴赏其魅力。
六、教学过程(一)程导入1.方法一:展示有关蜀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蜀道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接着共同赏析几篇描写蜀道难的诗作,看看它们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出李白的《蜀道难》。
2.方法二:可结合后练习第四题,借用李白“谪仙人”雅号的由来引出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难》。
【设计意图】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程导入部分是必须的,好的开端等于成功堂的一半。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1.作者生平。
注:学生虽然熟知李白,但信息是零碎的,所以教师应梳理作者信息,让学生对李白的认知成系统。
2.创作背景。
注:可结合唐代文人壮游天下以求功名为大背景,特别要注意理解李白出蜀时的精神世界,然后引入贺知章对《蜀道难》的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
1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祖籍陇西成纪(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
五岁随父迁居于蜀郡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江油)清廉乡。
李白青年时受纵横家及道家思想影响较深,25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后来曾短暂寓居长安,未能受到重用,“辅弼天下”的愿望无法实现。
于是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
李白的诗大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背景透视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但都不可信。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742)至天宝三年(744)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属地,早日回归长安。
唐代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地区的险要地势。
蜀地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
3文体知识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如《古诗十九首》)、七言诗和乐府诗。
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得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音节、格律较自由,没有严格的限制。
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吟等体裁。
【合作探究】
一、熟读文本,理清文本脉络
【目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鱼凫()秦塞()
石栈()猿猱()扪参()历井
抚膺()巉()岩喧豗()
飞湍()砯()崖崔嵬()
吮血()咨嗟()
二、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中情感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
2文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3诗人描写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
,。
4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
,,。
5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
【自主学习】
1熟读文本,疏通文意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危.()乎高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开国何.()茫然(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7)连峰去()天不盈()尺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所守或.()匪亲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使人听此凋朱颜
(4)砯崖转石万壑雷
(5)侧身西望长咨嗟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合作探究】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试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目标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思远人 [宋]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蜀道难第三课时
【自主学习】
一尝试背诵文本
二知识归纳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通
古今异义:地崩山摧壮士
..死
古义: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2然后
..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义: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句式特点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式特点:)
译文:
2但见悲鸟号古木。
()
译文:
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译文:
4又闻子规啼夜月。
()
译文:
5渔樵于江渚之上()
译文:
【合作探究】
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目标检测】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晚唐诗人)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和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二默写《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