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研究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研究摘要: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推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建国以来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提到特殊教育教师,尤其近些年加大对特教的重视,同时也更加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特殊教育法规中存在一些问题:缺少母法《特殊教育法》,法律层次较低,内容不具体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立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权威工具使用等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引言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第十章对特殊教育进行了专章规定,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
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以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2014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提升计划》旨在加快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进程,从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其中在第二部分把“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作为《提升计划》的重点,并在第三部分从教师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两个方面规定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从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意见等三个方面,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以下简称特教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建设我国优秀的特教教师队伍有着深远的意义。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而特教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专业发展影响着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着特殊教育的发展。
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1.3[目标评价]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
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二、毕业要求专业应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
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以下内容:■践行师德2.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独特性、复杂性,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残疾人观、特殊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会教学2.3[专业知识]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所教学科知识体系或不同障碍类型教育和康复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与所教学科或所服务障碍类型相关的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2.4[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殊教育需要。
依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
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
本科应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2015年11月学校组织学习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内涵解读》,我深深领会到作为一个特殊工作者一定要有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具备符合特殊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在充满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的特殊教育领域,要想有作为,就必须使自己具备过硬的素质: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能教好多少学生并不是主要的,最关键的是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道主义精神:不仅需要具备一般老师应该具备的条件,还应该有对特殊学生的爱心,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热爱。
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自尊自律,公平公正,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关于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标准》要求,关爱学生,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不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理解残疾是人类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对于弱智儿童的教育,要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正常儿童,所以我们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平等的、全面的教育观,尊重差异的学生观,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观,使他们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潜能开发,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会自理,学会自立。
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蓬勃,作为青年教师,要跟得上时代的节奏,有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符合规定的学历,我在平时教学之余,专心读书,已完成本科学习,但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学习的路远不至于此,希望能有一日,经过自己的努力继续升造,成为硕士研究生,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
四、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宽广的学科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0.09•【字号】浙教基〔2016〕132号•【施行日期】2016.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教基〔2016〕132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现将《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10月9日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制订有力度的推进特殊教育政策,加大特殊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了“视障教育以省为主,听障教育以市为主,智障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布局,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服务和辅读班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颁布《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和《浙江省培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为特殊教育(聋人、培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设立了标准;成立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培训了2000名特殊教育教师;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框架,确定了14个随班就读试点县,建立了200个随班就读示范性资源教室。
特殊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步。
但与普通教育相比,全省特殊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体系还不够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有效,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特殊教育跨部门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为全面加强特殊教育,使我省特殊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现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延长残疾儿童受教育年限,努力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坚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提高融合教育质量;坚持实施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实现现代化。
特殊教育教师的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方面,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职业理解与认识、

特殊教育教师的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方面,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职业理解与认识、特殊教育教师的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方面,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包含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包含环境创设与利用、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要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认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独特性和复杂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道主义精神,为人师表。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交流。
关爱学生,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不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理解残疾作为人类多样性的属性,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对学生始终抱有积极的期望,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品德养成、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相结合,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重视生活经验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注重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与生活实践的整合。
重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具有良好的耐挫力,善于自我调适,保持平和心态。
勤于学习,积极实践,不断进取。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发布

( 摘 自新 华 网 2 0 1 5年 9 月 2 目)
8 塥止 教 2 0 1 5 . 1 0
பைடு நூலகம்
识 ,尽 快 适 应 小 学 学 习 。
( 摘 自 《 人 民 日报 》 2 0 1 5年 9月 2 2 日)
文 、 学 历 的倾 向 ,并 对 农 村 和 边 远 地 区教 师 倾
斜 。③ 全 国 将 设 立 1 0 2个 艺 术 试 验 测 评 区 。
④ 多 地 拒 绝 高 中 借 读 , 出 台 禁 止 择 校 时 间 表
校 、 中 小 学 、 幼 儿 园 、 进 修 院 校 、教 科 研 机 构 的退 休 教 师 : 自愿 到 重 点 县 支 教 , 原 则 上 应 具 有 副 高 及 以上 职 称 ,小 学 、 幼 儿 园 退 休 教 师 可 放 宽 到 中 级
教 育 质 量 :二 是 依 法 强 化 家 庭 监 护 主 体 责 任 ,支 持 、 引 导 、 帮 助 家 庭 落 实 和 提 高 监 护 能 力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留 守 儿 童 关 爱 缺 失 问 题 ;三 是 创 新 学 校 教 育关 爱 工 作机 制 ,聚 焦双 亲外 出 、 母 亲 外 出 、 独 居 儿 童 、 留
教 育 部 9月 1日发 布 《 特 殊 教 育教 师 专 业标 准 ( 试行) 》。 该
标 准 是 国 家 对 合 格 特 殊 教 育 教 师 的 基 本 专 业 要 求 ,是 特 殊 教 育 教 师 实 施 教 育 教 学 行 为 的基 本 规 范 , 是 特殊 教 育 教 师培 养 、准 入 、培 训 、考 核 等 工作 的重 要 依 据 。 具 体 包 括 师 德 为 先 、 学 生 为 本 、 能 力 为 重 、 终 身 学 习 等 四 项 基 本 技 能 ,基 本 内 容 包 含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 专 业 知 识 、 专 业 能 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引言:幼儿园教师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角色之一。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成为必要的举措。
该标准旨在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招聘、培训和评价等方面,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相应的指导,以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由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1.1 遵循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幼儿园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教育伦理操守,始终以儿童的利益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尊严。
1.2 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幼儿园教师应掌握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1.3 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并有效地进行教学。
1.4 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和沟通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和引导等方面的技巧。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2.1 持续学习和专业成长:幼儿园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2 参与专业交流和研讨:幼儿园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专业交流和研讨活动,与同行进行有效的教学经验分享和反思。
2.3 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幼儿园教师应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4 接受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幼儿园教师应参加相关的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三、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3.1 班级管理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包括儿童行为引导、纪律管理和危机应对等方面的能力。
3.2 心理辅导和情感教育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心理辅导和情感教育能力,能够正确引导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发展。
3.3 多元文化和特殊教育支持能力:幼儿园教师应了解多元文化和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幼儿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2023特殊教育招考出题备忘录

特殊教育出题人备忘录姓名:得分: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括号里,多选或少选不得分,共100分。
1.教育部2015年8月21日发布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是()。
A.师德为先B.学生为本C.能力为重D.终身学习2.教育部2015年8月21日发布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包含()三个维度。
A.专业理念与师德B.专业知识C.专业特长D.专业能力3.教育部2022年11月1日印发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等5个方面。
A.党委履行职责、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B.政府履行职责、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C.党委履行职责、教育康复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D.政府履行职责、课程教学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4.教育部2022年11月1日印发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其评价内容中学生适宜发展一项,包括()等3项关键指标。
A.思想道德素质B.生活技能C.知识技能水平D.社会适应能力5.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
A.高质量B.均衡C.协调D.普惠6.2019年11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严格考核评价,落实()第一标准。
A.师风B.师德C.业务能力D.教学质量7.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基本原则是()。
A.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B.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C.坚持促进公平、实现共享D.坚持尊重差异、多元融合8.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能力培养探析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能力培养探析作者:肖菊英陈燕琴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4年第21期[摘要]融合教育的发展需要政策、资源、教师等多方面的支持,辅助技术支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融合教育实施中,特殊教育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应具备一定的辅助技术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儿童。
从特殊儿童辅助技术需求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并结合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发展要求,从专业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探讨辅助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并提出高校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能力[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1-0049-04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保障残疾人权益受到各国的关注,残疾儿童融入社会享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是其权益实现的重要体现,这需要从法律法规、资源建设、专业人员培养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其中,辅助技术是融合教育实现的重要支持之一。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特殊教育教师需具备“合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制作适合的教具、辅具和学习材料,支持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1]。
2016 年,中国残联、教育部等部门印发《辅助器具推广和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要求“加强辅助器具服务人才培养,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辅助器具相关专业或课程”[2]。
2021年,《“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应实施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优先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科学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3]。
教师作为融合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是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能否获得合适、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
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是融合教育成功践行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满足每一位残疾学生特殊需要的根本保障[4]。
因此,特殊教育师范生辅助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

B22校长自幼
C58
校长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g(含同等学历),获得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以上。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九对特殊教育有深刻理解,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精通特殊教育教学业务,锐意改革进取。
B23缈只机构
C59
组织机构健全,设置符合有关规定并与学校规模相匹配,体现适宜、高效原则。
ClO
不乱收费,不以任何名义组织或参与有损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比赛、表演、训练及相关的社会活动。
A级指标
B级^旨标
C级指标
办学标准
A2办学条件
B4翔½⅛t
Cll
学校建在公共设施比较完善、交通利于特殊JLI出行、平坦开阔的地段;远离噪声等污染源,避开较大的市场、工矿企业和娱乐场所。
B5布局
C12
校园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体育用地面积及设施须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11)))中的二级指标。
C13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易于识别,利于安全,功能适合,有校门、围墙、校内通道、停车区域、运动场,道路平整通畅,相关无障碍基础设施齐全,各类标识醒目。
B6规模班额
C14
盲、聋校班额以12人为宜,培智学校班额以8人为宜。
B7校舍
C15
校舍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有完备的卫生、消防、供电、供水、排水、网络布线、电子监控等设施;须结合残疾人特点,分别设置相应的系统,对聋生较多的学校要在报警系统上增设震动、闪动信号装置。
C16
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的原则,校舍建筑设计应符合特^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应规划建设成符合残疾JLa少年学习生活要求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无障碍型校园。
B8教学蜘
C17
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特教师范专业为例

作者简介院孟红(1981—),女,硕士,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学。
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特教师范专业为例孟红(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27)摘要: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推进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创新行为需要以实践作为支撑,以创新潜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基础。
高校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过程中首先需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让特殊教育师范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先进、广阔的知识内容以备未来职业的需求。
本文针对创新能力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实践中图分类号:G76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100-03一、特殊教育的发展情况特殊教育,是指以盲童、聋童、智障儿童、超常儿童、语障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为主要对象,开展的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学活动。
根据笔者2020年6月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海口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其中,盲聋综合特校1所(公办),弱智校1所(私办)、聋弱综合学校6所(2所公办,4所私办)。
共计69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625人,其中具有教师资格的老师408人。
海口市6—16岁残障儿童总数为3793人(以实际办证人数为准),在校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2875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55.75%。
只有极少部分学生(0.5%)在市高中阶段特教学校就读。
在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中,智力残疾比例最高(约占34.75%),其次是听力残疾(约占13.95%)和视力残疾(约占4.21%)。
受各种条件限制,目前,并不是所有的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都能进入学校读书。
既然并不是所有残障儿童都满足入学条件,那么积极有效地培养适合个别教育的创新式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以开展一对一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了[1]。
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公告

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公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5.08.05•【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公告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引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经专项课题研究,广泛征求教育领域专家、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一线特殊教育教师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通过特殊教育专家组审议论证,我部研制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现予以公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专业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特殊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专业标准》的制定需要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共同完善和共同实施,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监督。
欢迎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请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查阅《专业标准》,并将意见和建议于2015年8月12日前,通过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我部教师工作司,来信请在信封上注明“专业标准征求意见”字样。
联系地址: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师德建设处;邮编:100816。
电子邮箱:*************.cn。
联系人:代晓飞、赵建军。
联系电话:************;传真:66097842。
附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8月5日附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特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国十大教育政策

中国十大教育政策1、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通知》同时决定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可随学生流动,即实行“钱随人走”政策。
《通知》还提到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把民办学校也纳入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范围。
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计划》明确抓好8方面举措: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四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五是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六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七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3、普及高中教育、实行中职免费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4、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9月,人保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
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此次改革如教师评聘合一的改革,有助于职位和贡献对等;校长职级制改革,则是“去行政化”的改革;同时职称评定改革也提出要向农村教师倾斜。
5、《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颁布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提出对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学科分别为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德育,监测方式包括学科测试、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下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教务教学标准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下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胡 威(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下,强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需要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构建优质教师队伍的关键,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素养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文以特殊教育学校为载体,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养培养中的问题,就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素养的意义、路径展开探究,希望为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职业素养,职业技能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39Research on Ways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under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HU Wei(Changchun Normal College)Abstract: Under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requires a team of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teachers.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the key to build a high-quality teacher team.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takes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as the carrier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explore the signifi cance and path of improv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personnel. Keywords: speci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0 引 言在当今特殊教育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发展的需求,亟待改革与完善。
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是国家对特殊教育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要求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本、专科特殊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是国家对特殊教育专业办学的合格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要求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本、专科特殊教育专业。
一、培养目标1.1[目标定位]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1.2[目标内涵]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1.3[目标评价]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
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二、毕业要求专业应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
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以下内容:■践行师德2.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独特性、复杂性,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残疾人观、特殊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细则(修订)》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细则(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5.11•【字号】教基二〔2016〕348号•【施行日期】2016.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细则(修订)》的通知教基二〔2016〕348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精神,促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特殊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做好全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省教育厅对《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细则(试行)》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评估细则”),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估对象全省各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
二、工作程序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认定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方式进行。
评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参照《关于开展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教基二〔2013〕288号)的相关要求。
(一)自评、复评阶段1.有关特殊教育学校对照“评估细则”进行自查自评,符合条件的,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2.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和“评估细则”对提出申报要求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复评,提出推荐意见,与《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申报表》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每个省辖市(直管县)推荐的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申报指标,辖区内特殊教育学校数在10个以上(含10个)的推荐2所;10个以下的推荐1所。
(二)省级评估阶段1.省教育厅组织评估专家组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初审。
2.专家组听取各地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申报情况汇报,并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实地考察。
3.专家组对照“评估细则”进行量化打分,满分为800分。
(三)研究确定阶段根据专家组评估结果,对综合评估排名居前的特殊教育学校,经省教育厅研究确认,并在省教育厅网站上公示无异议后,授予“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称号,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特殊教育教师是指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专门对残疾学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特殊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爱残疾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公平公正,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教育教学规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能力为重
将学科知识、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特殊教育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提升特殊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意见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标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本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和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本标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加强特殊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
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机构)要将本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四)特殊教育教师要将本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