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报出日之后发现的前期会计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会计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会计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处理企业会计新准则取消了原有的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的定义,增加了前期差错的定义。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一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新准则不涉及本期发生的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都是针对前期发生的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二条规定,前期差错更正的纳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旧准则没有提及。

前期差错新旧政策的更正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新准则明确称为追溯重述法。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旧准则作为当期损益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财税差异
会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为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 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而税法对会计差错的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每个财会人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出现问题,这会使得在结算的时候工作量大增并且还有可能找不到错误来源绞尽脑汁。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解下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调整法,来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一)追溯重述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思路相同。

追溯重述法一般适用于漏记和补记的情形。

在处理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将该差错事项按照当期事项进行处理。

即写出正确的分录,包括漏记的分录本身和由此影响的所得税分录。

只是要注意,汇缴前进行更正的,不需要做出所得税调整分录,而是直接将调整的损益金额在申报表的“附表三:纳税调整”上反映,通过附表三直接调整所得税;如果是在汇缴后进行更正,对属于调增所得税的,要写出所得税调整分录,对调减所得税的,必须专项申报后,才能写出所得税调整分录。

2.换账户,即将损益类账户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转入利润分配,即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归集的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考虑税后分配的问题,即提取或冲销盈余公积。

不建议中小企业做此步。

注意: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例】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2008年公司漏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00 000元,所得税申报表中也未扣除该项费用。

假定2008年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1)分析前期差错的影响数2008年少计折旧费用300 000元;多计所得税费用75 000元(300 000×25%);多计净利润225 000元;多计应交税费75 000元(300 000×25%);多提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22 500元(225 000×10%)和11 250元(225 000×5%)。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的、对于已经发生的、已经计入会计记录的差错进行修正的过程。

会计差错可能是由于计算错误、记录错误、分类错误或遗漏等导致的。

为了保持会计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更正会计差错是至关重要的。

会计差错的更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法来实现:
1. 调整分录:当发现会计差错时,会计师可以通过调整分录来更正差错。

调整分录会计处理的目的是在发生差错的会计期间内,更正对账户余额的影响,以便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和业绩。

2. 反向分录:反向分录是通过录入与错误相反的分录来更正差错。

这意味着将原始错误分录的借方和贷方互换,以消除错误的影响。

3. 补充分录:补充分录是指在已有的分录上增加一个新的分录以更正差错。

这通常发生在某个账户或金额错误地被遗漏或分类错误时。

4. 会计估计:有时,会计差错可能无法准确确定具体影响的金额,此时可以采用会计估计的方法进行更正。

会计估计是通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专业判断来估计差错的金额,并将其调整到正确的数额。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进行会计差错更正,都需要在财务报表中透明地披露相关信息,并提供足够的解释和说明,以便用户能够理解更正对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时,会计师应遵守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规定,确保更正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同时,应及时记录和归档相关文件和凭证,以备将来的审计和查验。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差错更正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的错误,需要进行修正的情况。

差错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在遇到差错时,会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会计差错的分类会计差错可以分为原始差错和衍生差错。

1.原始差错:原始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在初始记录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包括计算错误、输入错误、分类错误等。

2.衍生差错:衍生差错是指由于一些原始差错所造成的其他错误。

衍生差错可能是由于一些错误的数据在后续的记录和处理中继续使用而导致的。

对于会计差错,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更正方法:1.原地更正:原地更正是指在发现差错后,直接在原始凭证上进行更正。

例如,如果发现一张凭证上的金额错误,可以在凭证上划去错误的金额,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金额,并加盖日期和审核人的签字。

2.调整日记账:调整日记账是一种常用的差错修正方法。

当发现原始记录中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在调整日记账上进行相应的修正来更正差错。

在调整日记账上,需要记录差错的类型、原始记录中的错误金额、更正后的正确金额等信息。

3.记账凭证:对于一些较大或较复杂的差错,需要进行记账凭证来进行更正。

在记账凭证上,需要清晰地记录差错的原因、产生的影响、更正的金额等信息,并按照正常的会计流程进行处理。

4.经审核的数据更正:如果差错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其他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可能需要进行批量的数据更正。

在进行数据更正之前,需要经过审计人员的审核,并保留相关的审计记录。

5.对账和调整:对账和调整是一种常见的差错治理方法,可以在发现差错后通过对账和调整来更正。

对账是指将账目与对应的凭证、证明文件进行核对,以确保准确性。

如果发现差错,可以通过调整相关账目来进行更正。

三、差错更正的会计原则在进行差错更正时,需要遵守以下会计原则: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进行差错更正时,应该注重纠正差错的实质,而不仅仅注重形式上的更正。

《会计前期差错及其更正全解析》

《会计前期差错及其更正全解析》

《会计前期差错及其更正全解析》一、前期差错概述前期差错在会计领域中具有明确的定义。

它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两种特定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这两种信息分别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以及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多种形式。

其中,计算错误较为常见,例如企业本期应计提折旧50000000 元,但由于计算出现错误,得出错误数据为 45000000 元。

应用会计政策错误也是一种重要形式,比如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满足一定条件时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

若企业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成本并予以资本化,就属于采用了不被允许的会计政策。

此外,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也会导致前期差错,比如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漏记已完成的交易等。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需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恰当的更正处理。

二、前期差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前期差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会计期间的调整是常见的影响之一。

正如搜索素材中提到,前期差错的纠正需要通过会计期间的调整来进行,这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的数额发生变化。

例如,若前期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错误地计入了本期,在发现差错后进行调整,就会影响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数额。

其次,财务报表可能需要重新编制。

前期差错纠正后,财务报表中的数额、分类和披露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素材中提及前期差错纠正后,财务报表需要重新编制,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由于计算错误导致资产价值被高估,在更正差错后,资产的数额会发生变化,相应地,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都可能需要重新编制。

浅谈会计差错更正及其纳税调整

浅谈会计差错更正及其纳税调整

借: 管理费用
贷: 累计 折 旧
100 00
10 0 00
( ) 二 当期 发 现 的 以 前 年 度 非 重 大会 计 差错 其 更 正 方 法 也是
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 目。 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 , 但根
[ ] 公 司系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适用 1%的增值税税率 、 例2 N 7
借: 以前 年度损益调整
管 理 费用
56. 7 35 3
44. 9 01 7
贷: 累计 折 旧
2 %] 5 。
17 37 00. 0
2 0×8 度 多 交企 业所 得税 50 . 元 [ 18 1 9 56 . ) 年 9 88 3 (7 7 . + 7 3 3 × 7 5
经税务机关计算查补 的增值税额为 :出售边角料应补交增值 税 18 1 9 [2 0 0 1 7 ×1%] 购进 固定 资产不得 抵 7 7 . 元 1 30 ÷( +1%) 7 , 7 扣进项税 额4 4 1 1 , 9 0 . 元 两项合计6 2 35 元 。 7 7 7. 0 企业应按照会计 差 错准则的要求 进行账务调整 。
错有 : 与真 实 性 不 符 的 会 计差 错 , 企 业 对 某项 建 造 合 同本 应 按 建 如
惯性错误 , 如将 … ’ 6 错认为 “ ” ; 0 等 条件性错 误 , 即由于客观条件 不
好, 如复写纸质量低劣 而造成 的复写下联 字迹不清 , 或纸质较差发
生 的 字迹 变形 而造 成 的 错 认 。 ( ) 他 原 因 造 成 的 会 计 差错 四 其 主要 有 : 于 经 济 业 务 中不 对
( ) 一 会计确认不 当形成的会计差错
计计量产生 的影响 ,可以将 会计确认标准分为基本确认 和补充确 认两大类 。 与基本确认标准不符的会计差错有 : 与权责发 生制确认 时 间不 符 的会 计 差 错 ,如 提前 或 推 迟 确 认 收 人 或 不 确认 实现 的收 入, 期末应计项 目与递延项 目未及 时调整等人为舞弊 、 欺诈行 为 ; 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不符 的会计差错 , 账户分类不当 、 如 资产性 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划分 的差错等 。与补充确认 标准不符 的会计差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会计调整事项是会计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会计调整事项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和日后调整事项。

这几类调整事项的账务调整处理和报表调整存在差异,也有相同的地方。

下面我们分别讲解各自的会计处理,并进行总结对比。

1.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变更年度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变更年度的上年数。

2.前期重大差错更正:一般来说,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发现当年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发现当年的上年数。

特殊情况:①不应作为日后事项期间的会计处理,而错误处理作为日后事项期间的会计处理并调整报告年度的报告:对于错误的调整分录,再作反分录;涉及损益的,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是调整留存收益。

②不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而错误处理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追溯调整:对于错误的追溯调整分录,再作反分录;涉及损益的,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是调整留存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报告年度期末数,利润表调报告年度当年数。

【总结】会计政策变更、前期重要差错与日后调整事项的比较:(1)分录调整:日后事项的调整分录与前期重要差错相似,第一,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第二,可能调整应交所得税。

会计政策变更在这两方面不一样。

(2)报表项目调整:日后事项主要是调整报告年度报表的期末数或本年数;而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重要差错主要调整本期报表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1.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变更年度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变更年度的上年数。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而企业会计差错发生时间可分为本期和以前年度,企业会计差错发现时间又可分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

因此,会计差错发现和发生的时间不同,造成会计差错有非重大与重大之分,其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具体的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如下:A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包括非重大差错和重大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例( 1 ):甲公司 2004 年财务会计报告在 2005 年 4 月 30 日批准报出, 2005 年 4 月 10 日(或2005 年 11 月 10 日)发现 2005 年 3 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 300 万元,则在 2005 年 4 月(或2005 年 11 月)补提折旧,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300贷:累计折旧 300B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包括非重大差错和重大差错,应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相关项目,发现当期的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

例( 2 ):甲公司 2004 年财务会计报告在 2005 年 4 月 30 日批准报出,报告年度应为 2004 年度,2005 年 4 月 10 日发现 2004 年 10 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 300 万元,甲公司的所得税率为 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 2004 年所得税申报在 2005 年 3 月 15 日完成,按净利润 15%提取盈余公积,则 2005 年 4 月会计处理如下:( 1 )补提折旧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300贷:累计折旧 300( 2 )将调减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3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注:按税法规定,当年应提折旧在当年提取可以在税前抵扣,2004 年所得税申报后补提 2004 年折旧不得在税前抵扣,不涉及到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3 )调减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45 ( 300×15%)贷: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45(4)调整 2004 年会计报表(报告年度会计报表)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增累计折旧 300 万元,调减盈余公积 45 万元,调减未分配利润 255 万元。

会计前期差错的产生原因及更正处理

会计前期差错的产生原因及更正处理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18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与旧准则相比有两点变化:一是增加了有关无法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的规定,二是改变了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的错报和漏报:①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信息。

②前期错误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

1前期差错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上述两种信息而形成前期差错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1采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企业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则会影响当期损益。

1.2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例如,甲企业从活跃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五年期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但在记账时记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所以该分类错误最终会影响本期损益。

1.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例如,某供电企业出售并安装电度表取得的收入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但该企业在确认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和准则规定将该收入不入帐,转入小金库。

1.4对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末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期末时未予摊销从而影响当期损益。

前期差错更正概念、分类、更正原则及会计处理(重要+例题)

前期差错更正概念、分类、更正原则及会计处理(重要+例题)

前期差错更正概念、分类、更正原则及会计处理(重要+例题)前期差错更正 18.3.1 前期差错的概念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或错误运⽤下列两种信息,⽽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所称“前期差错”,应当是指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额加以具体判断。

例如,企业的存货盘盈,应将盘盈的存货计⼊当期损益。

对于固定资产盘盈,应当查明原因,采⽤追溯重述法进⾏更正。

18.3.2 前期差错的分类 1.计算错误; 2.应⽤会计政策错误; 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的影响。

18.3.3 前期差错的更正原则 1.企业应当采⽤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过,从⽽对财务报表相关项⽬进⾏更正的⽅法。

2.当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的期初余额也应当⼀并调整,也可以采⽤未来适⽤法。

3.发⽣在资产负债表⽇后期间的前期差错应参照资产负债表⽇后事项处理。

4.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视同当期差错进⾏修正。

【关键考点】全⾯掌握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基础知识题】甲公司2011年初开始对某⽆形资产进⾏摊销,原价为100万元,摊销期为5年(税务的摊销⼝径为10年),2011年末该⽆形资产的可收回⾦额为72万元,2013年末的可收回⾦额为30万元,假定2014年发现企业2013年未进⾏⽆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所得税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账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账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账务处理一、前期差错的定义及类型1.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2.前期差错通常包括:①计算错误、②应用会计政策错误、③疏忽或曲解事实、④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3.前期差错的分类重要的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前期差错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期差错不重要的是指不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前期差错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现前期差错时,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1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2.企业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1)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前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2)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二)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1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应当在其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2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3 .对于发生的重要的前期差错:(1)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2)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4 .企业应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1)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2)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领域,以前年度差错更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它涉及到对之前会计期间发现的差错的处理方式,涉及的问题包括差错类型、会计处理方法和相关的财务报表调整。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这一复杂的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1. 差错类型在进行以前年度差错更正之前,需要先了解差错的类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差错分为计算差错、分类差错和发生差错。

计算差错是指由于计算错误导致的差错,比如错算的折旧费用;分类差错是指由于分类错误导致的差错,比如将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错误地纳入了营业成本;发生差错是指由于对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件的记录错误导致的差错,比如记录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

了解差错的类型有助于对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会计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差错,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面对计算差错时,可以通过相应会计科目的调整来更正差错;而对于分类差错,需要对被错误分类的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并进行相应的财务报表调整;对于发生差错,需要对相关记录进行更正,并进行相关财务报表的调整。

这些会计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确保更正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财务报表调整以前年度差错更正不仅仅涉及到单个会计科目的调整,更需要对涉及的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

在进行财务报表调整时,需要注意调整的时机、幅度和方式,以及对之前已经披露的财务报表的影响。

只有在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够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我个人认为需要充分尊重事实和数据,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充分通盘考虑,避免造成新的差错或错误调整。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解析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解析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解析作者:骆国城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1期一、会计业务核算中调整更正事项的分类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中,常出现已填制的会计凭证、已经登记的账簿甚至已编制报表中存在着需更正调整的事项(以下简称差错)。

产生差错的可能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会计人员操作不当形成的差错,如科目归类错误,记录方向错误、数据计算填制错误、漏记或多记等等;有些是业务变化后原有记录已不符合现有事实的客观原因形成的,如销售退回、财产盘盈盘亏、债务人破产形成的坏账损失、败诉赔款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等。

有些差错是本期产生并在本期发现的,有些是前报告期产生但在本期才发现的。

差错对企业会计核算数据也产生着不同影响,有些涉及到报表数据的调整,有些尚未形成报表数据从而只需调整本期差错的账证记录。

对于已有证据表明的差错,无论何种原因形成以及无论发生在账、证、表上,都应当对这些差错作出更正调整,且在调整更正差错业务中,既要简化核算又要达到调整更正的效果。

因此,会计核算中需针对各类差错情况采取合适的调整更正方法。

为利于从总体上分清各种差错事项的会计处理差异以及对账表数据的影响状况,笔者将企业会计核算中常见的更正调整事项归类细分为下图1所示。

图1中涉及到已编会计报表项目调整更正事项的会计业务,需进一步细分为尚未批准报出的报表数据调整和已批准报出的前各期报表数据调整两类。

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报表调整事项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2条界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且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经企业权力机构批准报出日之间得到新证据证实的事项,这类事项影响的账表数据应在报表批准报出日前作出调整。

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中需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核心要点:(1)报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确认标志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状况,在报表批准报出日前得到进一步证实的事项。

浅议会计前期差错产生的原因及更正方法

浅议会计前期差错产生的原因及更正方法

(3)借:所得税费用 26.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25由于试运行收入已经并入取得当期进行纳税,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与税收成本发生差异,即在该项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计量上存在的差异,这一差异导致固定资产以此为基础计算的折旧额不同,进而导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的不同,特别是对某些特殊企业该差异对税收影响较大,如发电厂试发电。

例:某电力生产企业于2009年1月1日开始进入建设期,到2009年6月30日建设电力机组竣工并投入试运营,建设期实际发生在建工程成本1000万元,在试运营阶段,企业发生试运营成本400万元,实现电力销售收入500万元,电力产品使用税率为17%,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无残值,该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到2009年12月31日,该电力机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开始投入正常生产运营并结转固定资产成本。

(金额单位:万元)解析:试运行阶段,依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500-400)×25%=25万元,会计处理如下: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正常运营阶段,计算结转的固定资产成本为900万元(1000+400-500),而其计税成本为1000万元,之间产生了1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会减少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提2010年折旧费用: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用 90贷:累计折旧 90对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和计税基础的差异进行所得税核算:借:所得税费用(25÷10) 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如果此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较长,则进行纳税申报调整的工作量更大,可见由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试运行情况下初始成本计量上的税会差异导致的两者计提折旧额的不同,企业在固定资产整个折旧年限内都要进行差异处理,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量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税收管理成本。

因此,建议取消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计量上的税务与会计处理差异;试运行收入作销售收入处理,不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初始成本包括的内容以税法为准,时点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出现的错误。

出现会计差错,应该怎么处理?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有关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方法有:一、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事项和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事项。

1、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于发现时调整本期的相关项目。

如企业于1998年度应于资本化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管理费用,则应将计入管理费用的人员工资调整计入工程成本。

会计分录为:借:在建工程贷:管理费用2、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上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

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如:某企业1998年发现1997年管理用设备少提折旧1000元,对于这非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将1997年少提折旧1000元,计入1998年的管理费用,同时调整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即于发现当期作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1000贷:累计折旧 1000公司在申报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二、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事项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

如影响损益,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损益的影响数,并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期初留成收益,会计报表相并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

如:某企业于1998年发现1997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费用200000元,计入了1997年度的损益。

发现该项差错后该企业在1998年的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未分配利润、应交税金、在建工程等项目的年初数。

其帐务处理为:(1)调整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 2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2)计算应交税金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6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0(3) 结转净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000(4)报表调整该企业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应交税金、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年初数均应调整,利润分配表中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等项目的上年数也应调整。

会计错误更正的方法

会计错误更正的方法

会计错误更正的方法会计错误是指在企业的财务记录和报表中出现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录入错误、计算错误、分类错误、遗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当发现会计错误时,及时进行更正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会计错误更正方法。

1. 更正财务报表:首先,需要确定错误的具体内容和金额。

然后,在一个单独的附注中解释错误的性质和影响。

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应该通过修正条目进行调整,以反映实际情况。

修正后的报表应该以清晰的方式标识为更正版本,并与以前的版本进行比较。

2. 调整分录:如果错误发生在会计分录中,可以通过添加或修改分录来更正错误。

例如,如果错误的金额被错误地输入为1000元,而实际应该是100元,那么可以添加一个反方向的分录,金额为900元,以及正确的分录,金额为100元。

这样可以保持总账平衡,并修正错误。

3. 反冲和冲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冲和冲销来更正会计错误。

反冲是指通过录入相反方向的分录来取消错误的分录。

冲销是指通过录入相反方向的分录来抵消错误的余额。

例如,如果错误地将1000元的费用分录为资产,可以通过录入一个相反方向的分录来反冲这个错误,并在费用账户中录入正确的分录。

4. 重新分类:会计错误还可能是错误地将某些交易分类到错误的账户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交易重新分类到正确的账户中来修正错误。

这需要仔细审查每个交易,确定它们应该属于的正确账户,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5. 补充披露:如果某些会计错误无法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更正,则应进行适当的披露。

例如,如果错误是由于重大计算错误或盗窃行为导致的,这些错误应在财务报表的相关附注中进行详细披露。

6. 同期调整:会计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多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错误进行同期调整,以确保每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都是准确的。

同期调整是指通过录入适当的反向分录来修正错误。

无论会计错误的性质如何,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

企业应该保持高度的财务准确性和透明度,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以尽量避免会计错误的发生。

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是指会计人员在发现会计记录中存在错误时,采取的相应措施来纠正这些错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会计差错更正的常见处理方法。

1.划线更正法:当发现账簿记录有误时,可以在错误的数字或文字上划一条红线,并在红线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或文字。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涉及金额的错误,或者错误的金额较小,不需要进行详细的更正分录。

2.红字更正法:当会计记录中的错误影响金额时,需要使用红字(红色墨水或红油漆)来更正。

红字更正通常用于更正整个会计分录,包括借方和贷方。

在更正时,会在原分录的下方或对面写上红字分录,并在摘要栏说明更正的原因。

3.补充登记法:当发现漏记或错记的会计事项时,可以通过补充登记来纠正错误。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原有分录进行补充的情况。

补充登记时,会在原分录的下方或对面写上补充分录,并在摘要栏说明补充的原因。

4.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当会计差错涉及以前年度时,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进行更正。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类科目的情况。

在更正时,会在当前年度的损益类科目中记录更正金额,并在摘要栏说明更正的原因和涉及的前年度。

5.现金流量表更正:当会计差错影响现金流量时,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相应地调整现金流入或流出项目。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调整的情况。

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性:一旦发现差错,应立即进行更正。

完整性:确保所有相关的会计记录都得到适当的更正。

透明性:在会计记录中清晰地记录更正的原因和过程。

合法性:遵循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会计差错更正的具体处理方法可能会根据企业的内部管理要求、会计政策以及适用的会计准则而有所不同。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

相关会计准则规定,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而税法对会计差错的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发现时企业已经完成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上调整前期收益,税法上则调整本期收益;对于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漏计漏提费用、折旧等会计差错,会计上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的收益,而税法则不允许补扣,由此产生了永久性差异。

下面区分不同情况举例分析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例1:甲公司于xx年7月1日发现,当年3月漏记了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

调整分录为:借:管理费用5000贷:应付工资5000.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本年发生的与本年有关的会计差错更正并不影响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甲公司申报xx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例2:甲公司于xx年7月1日发现,xx年从承租单位收到当年的房屋租金1000元,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年底未作调整。

根据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结转租金收入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xx年的有关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告报出日之后发现的前期会计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1)发现与当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2)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发现当期净收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即视同当期发生的差错。

(3)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

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3)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4)企业对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原因和更正方法,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例1: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当年3月漏记了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

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工资5000.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本年发生的与本年有关的会计差错更正并不影响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例2: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2003年从承租单位收到当年的房屋租金1000元,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年底未作调整。

根据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结转租金收入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2004年的有关账目。

调整分录为:
借:预收账款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
税法规定,因已过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上述租金收入应计入2004年收入,与会计处理一致。

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三、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例3: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2003年漏计了一项固定资产折旧200000元,所得税申报中也没有包括这笔费用。

假定甲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提折旧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2003年的收益和有关账目。

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
贷:累计折旧200000.
税法规定,甲公司2003年漏计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允许转移到2004年补扣。

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年企业所得税时不得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从会计上讲,漏计的折旧本是一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可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以后年度转回,但由于税法规定其不得补扣,从而变成了永久性差异。

因此,会计上不需要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或“递延税款”科目。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
四、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例4:甲公司于2004年3月10日发现,2003年漏计了一项租金收入200000元,将其挂在了“预收账款”科目,所得税申报中也没有包括这笔收入。

假定甲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至2004年3月10日未完成2003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2003年会计报表也未对外报出。

由于甲公司发现2003年漏结转的租金收入时会计报表尚未对外报出,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调整2003年的收益和有关账目。

调整分录为:借:预收账款2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
调整应缴的企业所得税66000元(200000×3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6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0.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134000元转入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4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4000.
税法规定,甲公司在2003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2003年度的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一致。

因此,甲公司申报2003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在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该科目包含的内容。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方表示企业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借方是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

一些企业会计把不属于该科目的内容,如递延资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资产损失等科目的内容,均记入该科目,形成期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方金额增大,弥补亏损基数增加,特别是将有关资产损失直接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后,丧失了追查相关责任的机会。

2.不能错误使用该科目逃税。

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则相应增加了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而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则相应减少了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有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常作如下错误分录:借记相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在记账年度作分录:借记“本年利润(所得税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额)”。

最后将因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而缴纳的所得税记入本年利润科
目的借方,提前用当年的利润冲销,并直接减少了本年应纳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客观上会造成偷逃税。

3.不能随意使用该科目。

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所得税申报,且调整以前年度发生的会计事项,如超过了申报期限,就视为放弃权益。

此时,如发现有属于以往年度会计事项,需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其正确的会计调整分录应为: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相关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以使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无余额。

4,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

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

非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小,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下,则认为金额比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