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办学理念
北师大的名言
北师大的名言
以下是北师大著名的名言:
1.“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是北师大的校训。
2.“治学、敬业、创新、求实”是北师大的核心价值观。
3.“育人为本,教育创新,学术领先,服务社会”是北师大的办学理念。
4.“师大人的拼搏、奉献、创新,让北师大荣耀世界,枝繁叶茂,花开四季”是北师大的校训。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北师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6.“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北师大的教育目标。
7.“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努力打造特色教育模式”是北师大的教育理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与教学理念研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与教学理念研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材,其特点和教学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贴近学生特点,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和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思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循序渐进地组织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呈现,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教材中的知识点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逐步学习,可以将前面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后面的学习中,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三、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强调数学的思辨性和探究性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体现在贴近学生特点,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数学的思辨性和探究性。
这些特点使得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成为一套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教材,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 初中数学新 课标
北师大初中数学新课标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初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指导。
二、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 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课程目标
初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新课标将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五、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面,新课标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内在本质;
4.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评价建议
新课标提出了以下评价建议:
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重点大学。
我了解到,北京师范大学既是985高水平大学,也是211重点支持大学。
首先,说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985大学的情况。
985工程是中国政府发起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并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985高水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办学理念、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多位院士和国际知名学者。
在教学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同时,学校在科研领域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其次,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作为211大学的情况。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点项目。
作为211重点支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办学层次、学术实力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学校拥有一流的学科体系和一流的学科专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北京师范大学既是985高水平大学,也是211重点支持大学。
这两个称号的授予表明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训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字校训,概括了北京师范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育人宗旨。
在校训背后,无数前辈师长摒弃浮华、默默坚守的信念,正成为一代代师大学子孜孜以求的人生标杆。
每到暑期,在北师大的校园都会碰到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学生们,无论是来培训,还是游览,大家总少不了要在石碑前,端正地留下一张照片。
石碑上,有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902年,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应运而生,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选择教育报国,就是意味着要选择坚守、选择等待、选择默默无闻。
1997年,北师大95周年校庆征集校训,年过八旬、在这所学校教了一辈子书的启功先生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字校训入选。
在解释这八个字时,老先生曾经这样说道:学识能否成为人师,并不是级别、职称所能衡量或者代表的;而行为能否真正成为模范,也不是别人评选出来的,而是要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感到惭愧的思想行动。
六十多年来,北师大朴素而安静的校园,先后培育出二十多万名毕业生。
前辈师长不求煊赫、但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生信条,也激励着后来的北师大学子,励精图治,默默耕耘在最平凡也最需要自己的土壤。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
季广茂
050104 古典文献 郭英德 李 山
中西比较诗学,隐喻
明清文学史,古典文献学 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
一、院校选择
050105 古代文学 过常宝
尚学锋
先秦散文,宋词研究
庄子研究,学术史研究
康 震
李真瑜 050106 现代文学 刘 邹 勇 红
唐诗宋词,古代都城、学士制度与文学
元明清戏剧,明清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和宗教学 中国现代戏剧,曹禺话剧 鲁迅、胡适、茅盾、张爱玲 中国现代小说,晚清文学、抒情小说 中国现当代诗歌,大众文化研究
一、院校选择
050121 儿童文学 王泉根 儿童文学理论
陈 晖
儿童文学、现代文学
二、专业选择
1、招生人数
专业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2009 9 2010 8 2011 7
050101 文艺学
050104 古典文献 050105 古代文学
20
6 18
16
5 11
14
4 10
保送 一般 占用 50%的 名额
四、参考书目
1、指定书目(北师大文学类考研 指定参考书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作者 书名 出版信息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刘勇、邹红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 2 版)北京师范大学社,2010 洪子诚 《中国当文学史》(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童庆炳,赵勇 《文学理论新编》(第 3 版)北京师范大学社,2010 李壮鹰、 李春青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匡兴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 北京师范大学社,2010 王向远 《东方文学史通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王向远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合格率》,它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
一、教学设计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力,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材《合格率》的教学主要是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分数除法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这两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习本节课,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更加清楚认识到合格率的意义以及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1、理解合格率的意义并正确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2、通过算一算、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本节课教材创设了“合格率”的问题情境,主要是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等。
三、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班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善于动脑、积极思考。
巍巍学府
巍巍学府,煌煌其著。
大学是有灵魂的,校训映耀的恰是大学精神的魂魄与精髓,折射的正是大学文化的根基与底蕴。
百年师大,灼灼其华。
百年办学之路繁花满途,桃李无涯,铸就出了被万千师大学子引为绳墨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八字校训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启功先生于1996年总结概括并亲笔提写的,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它既浓缩了北师大光荣而悠久的办学传统,又氤氲了我们当下黾勉与鼎新的时代气质,更勾勒了学校未来奋进和发展的干云豪气。
启功先生阐释校训的基本含义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
”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
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
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
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的模范。
启功先生的阐发辞约而意丰,言简而义达。
通而观之,“学为人师”之“学”,要求将“学”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状态,以“学”去积极分享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迈向丰富高远的人生境界。
它要求学习者以开放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养成亲近书籍、崇尚学问、服膺真理的习惯;注重学品修养,追求学术创新,敢于发前人所未发,大胆地破除笼罩在真知上的种种迷雾。
“行为世范”之“行”,蕴涵立身处世两个层面:立身要有爱国之心,存民族大义,树远大理想,养浩然正气;处世要有历史使命感,关注国计民生,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服务社会,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一经提出,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追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多次引用北师大校训,勉励广大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
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高度肯定了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来到北师大与师范生亲切座谈,引用我校校训,鼓励同学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忠诚于教育事业,立志成为堪称人师的教育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与教学理念研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与教学理念研究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是以“科学、规范、深入、趣味”为教材编写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该教材贯彻了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探索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一、教材特点1.科学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注重思想性,体现科学性,充分考虑数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教材编写思想以现代数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数学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教学实践,吸收相关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的实践教育成果,在内容选取、组织方式、知识结构和难度渐进上保证科学性,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规范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规范编写,注重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渐进性。
在教材的编写中,特别注重知识的体系化,注重学生的概念的构建,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思维,结构清晰,条理严密,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出发,依托生活,提高学生算数技能和数学素养。
3.深入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深度和广度,紧密结合实际和生活,从实际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化了概念、性质和定理的学习,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掌握更高阶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
4.趣味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强调趣味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乐趣,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激励和引导,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美妙和实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理念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关注生活与数学的结合,体现“深耕细作,素质教育”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个性,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发扬自身特点。
北师大研究报告
北师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分析北师大的历史背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科研实力等方面,帮助读者了解该大学的发展与特点。
通过对北师大的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该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此外,北师大也在多项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项目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1. 简介北师大,即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系统内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902年,其历史悠久而且享有盛誉。
北师大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和开展重要教育研究。
2. 教育理念北师大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校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科和课程设置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3. 教学模式北师大采用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来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该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提供多种机会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科研实力北师大在科研领域具有卓越实力。
该校拥有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研究领域涵盖教育、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北师大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社会服务北师大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该校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和社区管理等工作。
北师大还与当地学校合作,共同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6. 国际交流北师大重视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项目。
该校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和教师互访等活动。
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学府的交流与合作,北师大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
7. 结论北师大作为一所领先的综合性大学,以其优秀的教育质量和卓越的科研实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八个字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八个字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八个字是:北师大校训八个字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拓展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经启功先生手书勒碑以来,在广大教师、社会大众中广为流传,现已成为最具有北师大标识度的“金字招牌”。
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北师大校训几经变化,有着一个孕育、调整和定型的演变过程。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管窥北师大人矢志教化、育人兴邦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追求。
校训特点:延续了北师大的精神传统。
与优级师范学堂时期的“树风声”“为标准”追求、北京高师时期完全人格养成的理想、改大后的对于言教与身教关系的重视,均有精神上的契合。
简约而义达,言语通俗而意旨高远。
能够行于日常,用作箴言是可终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理想。
三是对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师道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八字校训针对了北师大的实际、师生的实际,结合了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求和学校的使命,超越了传统的德才、言行、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认知,生动平易地诠释了北师大的办学理念,深刻隽永地明示了学校师生治学服务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