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PPT

合集下载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解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解PPT课件
睡眠问题:患者可能会经历失眠或过度 睡眠的情况。
症状
思维和行为改变:患者可能会 出现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自杀倾向等。
诊断
诊断
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 患者访谈来进行初步诊断。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 理评估工具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情感 稳定剂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 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插 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调节情绪和思维。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 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
预后
预后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 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 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应对病情波动疗和心理支持, 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 也起到关键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 解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帮助和支持
概述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 动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 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
症状
情绪极端波动: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度 高涨和低落,称为躁狂和抑郁状态。

双向情感障碍病例ppt课件

双向情感障碍病例ppt课件
病例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
1
入院记录
• 姓名:章mou • 性别:女 • 年龄:21y • 职业:学生 • 名族:汉 • 婚姻:未婚 • 住址:XXXXXXX • 入院方式:步行 • 入院时间:XXXXXX • 记录时间:XXXXXX
2
入院记录
• 主诉:情绪低落与高涨交替4年,加重4月 • 现病史:患者05年下半年受惊吓后出现四肢麻木,
4
入院记录
•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质良,规范接种,否认“结核”、 “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输血 史,亦无药物过敏史。
• 个人史:去过北京一年余,无血吸虫免疫水接触史,无 烟酒等不良嗜好,大学学历,成绩一般,无毒物接触史。
• 月经史:112009.11.1 • 病前性格:外向型,稳定性一般,无特殊人格。 • 家族史:其父母体健,无同类及其他特殊病史。
• 体查:T36.5℃ R 20次/分 BP 130/80mmhg HR80次/分 •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 自然表情,自动
体,位神清合作
5
入院记录
•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周身浅表淋巴结为扪及。 • 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可,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
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流脓,鼻中隔无,鼻腔通畅, 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发绀,牙列齐,无坏龋,颈软, 静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未扪及。胸廓无畸形,未见浅表 静脉曲张,呼吸运动律齐对称,胸壁无压痛,双肺语颤 对称,扣清音,听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 无异常波动,心尖搏动点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cm处扪及,扣心界不大,听心律齐,无杂音。腹平 坦,浅表静脉无曲张,呼吸运动自如,未见胃肠型及蠕 动波,听肠音可,腹软,肝脾未触及,扣移动性浊音 (—),双肾无扣痛。肛生殖器未查。四肢无畸形,双 下肢不肿,关节无红肿,活动不受限。布氏征、克氏征 等病理征均未引出。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PPT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PPT
详细描述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镇静剂和抗癫 痫药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促脑代谢药可能增加焦虑、失眠的风险。
03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 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VS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助, 如线上社区、论坛等。
05 双相情感障碍的未来治疗 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创新药物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机 制,研发新型药物,以更精确地 调节神经递质和相关信号转导途
径。
靶点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靶 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 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情绪稳定。
放松技巧
学习并运用深呼吸、冥想、渐 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减
轻焦虑和压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识别
通过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使患者及早被发现并接受诊断。
详细描述
锂盐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 长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然而,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密切监 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
抗抑郁药
总结词
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抑郁发作期,可 以缓解抑郁症状。
详细描述
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然 而,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谨慎,避免诱发躁狂发作或使双相情感障碍恶化。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ppt课件

常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 药物副作用,定期评估疗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注意事项
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辅助 手段,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和应对疾病, 提高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抗精神病药等。
0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重要地
位。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早期识别
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更早地识别双相情感障碍,以便尽早开始治疗,减少疾病对 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这需要深入研 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以便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建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支持群体, 提供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平台,增强 患者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提供社会支持与资源
心理咨询与治疗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
活质量。
社区服务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生活照 顾、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患者
融入社会。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方
预防复发
如何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维持 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
对患者及家庭的希望与建议
建立信任关系
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支持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自杀问题:
• 是精神障碍疾病中自杀风险最高的一种疾病 • 自杀率为650/10万,高出正常人50倍,15%抑郁障碍最
终死于自杀。
• 自杀风险可因单身、分居、离婚和守寡而增高 • 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而自杀成功男性高于女性 • 自杀在第一次发作的早期有比较大的风险,40%自杀发
生于第一次住院的前6个月,50%的发生在第1年内。
物质依赖问题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是产生抑郁的重要 危险因素,而抑郁情绪反过来又成为物 质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躯体疾病 按照心身疾病观点,许多躯体疾病的发 生都与情绪问题有密切关系,同时抑郁 情绪也可影响原来躯体疾病的转归和预 后。
慢性疼痛问题 疼痛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有的患者慢 性疼痛成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与预后 四、护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 情绪 * 情感
2.心境障碍定义和分类 3.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4.心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人接触 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
情绪的内部变化
* 皮肤温度、汗液 * 心率、心电图、血压和血容量的变化 * 呼吸、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变化
从什么途径获得更多病人信息? 从哪些方面评估患者?(希望获得哪些信息) 病人可能存在什么护理问题? 该如何解决病人的问题?
一、护理评估
(一)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 护理观察
(二)评估的内容
1.个人史及家族史 2.身体:外观、自理能力、营养、睡眠、排泄、活动 3.情绪:状态、稳定性 4.认知:判断力、思维能力、自知力 5.思维:过程、内容 6.社会:教育、工作、婚姻、应对方式、支持系统、物
第2次发作 第3次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PPT可编辑全文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PPT可编辑全文

双相障碍 ——临床表现
Φ 起病年龄较早,多为青年期起病 抑郁发作与躁狂发作交替出现,间歇期精神状态可
完全正常,为复发性疾病 Φ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起病较急,自然病程数周至数月, 平均3个月;抑郁发作起病相对较缓,自然病程6个月至1 年,平均9个月 Φ 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无固定的顺序,间歇期长短不一 ,可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31
明确诊断可能需经过10年时间 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重叠可能导致误诊
– 1/3患者误诊 – 一些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之前至少经过4位医师就诊
患者否认诊断 共病 (例:焦虑障碍, 饮食障碍, 物质滥用) 儿童 / 青少年(误诊, 病耻感)
Evans 2000; Hirschfeld 2002, 2003; Citrome 2005
阿立哌唑
◦ 便秘, 静坐不能, 镇静, 震颤, 坐 立不安, 锥体外系障碍
a≥5%且至少2倍于安慰剂
各类药物的美国处方信息
1 Chapter
心境障碍的护理
躁狂发作 的护理
抑郁发作 的护理
第二节 心境障碍的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第二节 心境障碍的护理
健康史
生理心理
社会状况
持续性心境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 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 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年,有 时甚至占据个体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因而造成相 当程度的主观痛苦和功能障碍。
22
心境高涨:愉快、热情、乐观; 愤怒、敌意、攻击行为
思维奔逸:联想加速,随境转移 意念飘忽、音联意联
活动增多
23
夸大观念和夸大妄想 睡眠需求减少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心理学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学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

随后于当年10月出现晚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 醒。自感心理压力大,学习困难。之后渐出现发 愁,总想不好的事,自诉再好的事自己也高兴不 起来,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自觉乏力,不 想上课,不愿出门,不愿交往,自感处处不如人。 自觉前途没希望,活着没意思,生不如死,反复 有想死的念头。再次就诊,诊断:双相障碍,目 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予抗抑郁 剂治疗病情好转。目前为丙戊酸钠维持治疗,病 情稳定。
亚型
临床上以目前发作类型确定双相障碍 的亚型:①目前为轻躁狂:②目前为不伴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③目前为伴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④目前为轻 度或中度抑郁;⑤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 状的重度抑郁;⑥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 的重度抑郁发作;⑦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⑧目前为缓解状态。
诊断
CCMD—3诊断标准 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 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 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
病因研究
一、遗传性研究 双相障碍的病因过程、致病因素如何 造成双相障碍的病理生理尚部清楚。但来 自国内外的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 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 (1)遗传风险度:有家族史者为30%— 41.8%,双相障碍先证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 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 病的几率也越高。
临床表现
混合状态兼有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症状, 以此区别于单相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在躁 狂症的高峰期暂时转为哭泣,或在抑郁阶段发生 思维赛跑现象。双相障碍患者中至少有1/3的人, 其全部病情发作,或发作中一部分时间,呈现这 种混合状态。普遍表现为情绪激动,烦躁不安, 哭泣,严重失眠,思维加速,夸大,精神运动性 激越,自杀意念,迫害妄想,幻听,犹豫不决和 意识模糊。这些表现又称焦虑性躁狂,亦即以抑 郁症状为主导的躁狂症。女性和有抑郁气质的人 常易罹患焦虑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
典型的躁狂发作,通常也有严重的抑郁发作。这些患者50%的时间是有症状 的,大约3/4时间表现为抑郁,不足1/5时间为躁狂。
• 双相II型障碍:至少有过一次典型抑郁发作和一次轻躁狂发作,从没有
典型的躁狂发作。抑郁相更占优势。
• 环性心境障碍:患者长期快速地在轻躁狂和抑郁症状间波动,但不符合
躁狂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大约1/3的患者最后会发展为典型的双相障碍。
症状特点—三高 ü 情感高涨 ü 思维奔逸 ü 意志增强
治疗——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原则
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危机干预
长期治疗原则
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
药物
MECT 心理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 马西平等) 苯二氮卓类药物(罗拉、氯硝西泮)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利培酮、奧氮平) 增效剂的应用
支持性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人际关系治疗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
预后
➢50%的患者首次发作后的第一年内自发缓解 ➢终生复发率达90%以上 ➢1/3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有慢性症状和明显的社 会功能缺损
➢终生服药几乎对所有双向障患者都必要
躁狂护理
➢护士的感觉和反应:中立态度、坚定一致性、持 续限制性
• 未特定的双相障碍:患者疾病的表现有典型的双向障碍的特点,但是
不符合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双相障碍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遗传 Ø 双相Ⅰ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患双相Ⅰ型障
碍者,较对照人群高8-18倍; Ø 约半数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其双亲中至少有一方
患心境障碍且常常是重性抑郁障碍; Ø 父母中若一方患有双相Ⅰ型障碍,其任一子女患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PPT课件

双向情感障碍PPT课件
• 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躁狂发作需持续 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 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
.
4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生物学因素 • 遗传学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
5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抑郁发作。 1 躁狂状态
.
3
疾病简介
•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是在一段时间内 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时所伴随 的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体验和表情。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组精神障碍。
•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 •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
。 •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
管闲事。 •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
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 没有认识能力。 •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 状态特征性表现。
.
6
2 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 ①情绪低落。 ②兴趣缺乏。 ③快感缺失。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 ①焦虑 。②思维迟缓。③极度烦躁 ,坐立不安,不能自控。④ 自责自罪。⑤严重时悲观绝 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 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焦虑、易激惹、甚至敌意等,症状多样化,为混 合状态,可伴有某些认知障碍,症状趋于不典型, 病程较长,易发展为慢性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18
2、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 心境高涨:愉快、热情、乐观; 愤怒、敌意、攻击行为
• 思维奔逸:联想加速,随境转移 意念飘忽、音联意联
• 活动增多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19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11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较
• 发病年龄较早,起病较急,发作更为频繁,发 作时间更长,常伴有愤怒攻击行为等
• 具有非典型特征、激越特征和共病特征,激活 的易感性或心境不稳定性,易激惹,易冲动, 激越,愤怒和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增 加
• 有双相障碍家族史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16
抑郁发作患者的世界
过去:无所事事 现在:困难重重 将来:一片黯淡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17
老年儿童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常常不典型 • 儿童患者多表现为不听话,厌学,不愿意读书,
学习成绩下降,兴趣减退等 • 老年患者除心境低落外,常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
23
4、快速循环型的临床表现
• 双相障碍者频繁发作,发作可以是躁狂、轻躁狂、 抑郁或混合发作
• 每年发作至少4次以上者
• 可见于双相I型和双相II型,处理较为困难,预后 一般较差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
24
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的鉴别要点 •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亚型 • 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是原发症状,抑郁症的精神症状是继
• 夸大观念和夸大妄想 • 睡眠需求减少 •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二)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 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情感高涨或低落 §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
不同诊断标准中对心境障碍的分类
双相障碍
•分型(DSM-IV): I型 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
思维过程或内容改变
自我认识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社会交往障碍 自理能力缺失或下降 ……
三、护理措施
(一)总体原则 1.安全性:避免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 2.支持性:身心全面支持 3.指导性: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理解和控 制预防症状,疾病和治疗有关知识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2.生理方面
3.心理方面
4.社会方面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 抑郁障碍显著好转的14个月累积率为94%,还有4%的疗效 比较差 • 抑郁障碍患者康复后14个月的复发累积率为87%; • 各种抑郁障碍慢性化趋势为35-50%; • 抑郁障碍对认知功能、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后遗 影响将持续2年或以上。
抑郁障碍的护理
四、抑郁障碍的护理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关于“三无症状”
无望(hopeless) 无助(helpless)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自责(self-blame)
自罪(delusion of sin)
自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
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焦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 睡眠感等)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性疼痛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案例二
一位40岁的中年男性,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出现了情 绪波动和行为异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他学会了 如何应对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并成功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
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一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和人际关 系问题等挑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工作、家庭和 朋友。
记录情绪变化、睡眠质量、饮食情况 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坚持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擅自 更改剂量或停药。
寻求专业帮助
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寻求心理咨 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
参加支持小组
加入双相情感障碍支持小组,与病友 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社会支持与资源
家庭支持
家人应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支持,为其创 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02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 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
03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社交能力,减少社交障碍,增强自信 心。
04
职业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 能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 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诊断标准与分类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诊断标 准,医生需评估患者的症状、病程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是否为双相情感障碍。
分类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双相Ⅰ型、双相Ⅱ型和双相特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 双相情感障碍在症状、病程和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
02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 状与表现
精力旺盛
患者表现出极高的能量水平, 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期治疗目标
• 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
– 快速控制激越,消除阳性症状
– 部分改善情感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症状
• 减少危害(个人、家庭、社会)
• 缩短住院时间(药物选择、药物用法、其它治疗)
• 减少残余症状,为巩固与维持治疗打下基础
维持期治疗目标
• 预防疾病复发或预防原已稳定的病情再度恶化 进一步改善症状(阴性、情感、认知损害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续)
双相障碍的识别率和及时治疗率现状:
病人从首次出现肯定的临床症状到确诊,平均需要8年 现症病人中69%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 人 格障碍、物质依赖等(Lewis,2000)
病人从发病到首次接受治疗,平均要经过10年;50%以上现症病人
在长达5年以上的时期内未接受过治疗,其中36%甚至长达10年以上未接 受过治疗(Lish等,1994)
因此不用“痊愈”一词更确切
精神分裂症病程变化
良好
社会心理功能
发病前期
前驱期
进展期
稳定期/复发期

时想 幻觉 言语混乱 紧张症
阴性症状
情感淡漠 言语贫乏 意志缺乏 快感缺失 社会退缩
社交/职业功能障碍
工作 人际关系 自我照顾
认知缺陷
注意 记忆 执行功能 (如, 抽象思维)
精神药物治疗
• 首先选择最安全有效的药,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 依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
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苯二氮卓类药物 心境稳定剂+抗抑郁剂
• 监测血药浓度,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 抗抑郁剂应慎用,以避免诱发躁狂及快速循环发作
精神药物治疗(续)
• 情感(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利培酮 氯氮平 奥氮平 奎硫平 拉莫三嗪 托吡酯(妥泰) 加巴喷丁 启维(思瑞康、喹硫平)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双相障碍的预后
• 尽管双相障碍有自限性,但不治疗则复发几乎不可避免 • 终生复发率达90%以上 • 约有15%自杀身亡;10%转为慢性状态 • 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进行性的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
疗3~5年(多次复发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终生用
药) •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辅导,宣传疾病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 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社会适应能力 • 对于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选用长效制剂
维持治疗的理由
• 维持治疗期自行停药
– 1年内,54%的患者病情复发 – 2年内,75%的患者病情复发
• 而坚持维持治疗的患者仅有17%病情复发
负担及危害:
经济负担:患者、家庭、社会
直接损失:住院费、监护费和药费 间接损失:残疾和工作能力下降引起的损失
社会偏见:患者及家庭沉重的心理负担,高自杀率 社会问题:物质滥用、犯罪和暴力
精神分裂症疾病分期
发病前(期):社会心理功能有明显缺陷 前驱期:症状缓慢、隐匿出现,同时伴有社 会心理功能减退 进展期:症状明显、突出,如幻觉、妄想、 自知力丧失等 稳定期:阳性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阴性 、情感、认知损害症状仍存在、社 会心理功能受损严重,且极易出现 病情波动、加重。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因素
l
疾病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 疾病的自然病程:病情波动,自身恶化
– 可能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的变化有关
– 自知力恢复不完整,治疗依从性差(不愿就诊、自停药或不规则服 药等)
l
心理社会因素
– 缺乏社会支持 – 应激环境
Gerald Maguire, M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APA
精神分裂症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周沫
精神分裂症与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由于脑部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 生病理生理变化和功能损害,出现 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 精神症状: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表情、动作和书 写等表达或表现出来的症状。 精神症状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
精神分裂症与精神障碍
• 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如何选药?) • 恢复社会功能,尽早回归社会 • 提高患者及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的(社会适 应)能力
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
• 精神症状消失三个月(慢性复发患者消失6个月)以上,自 知力恢复完整,可以考虑减低药物剂量 • 减药宜缓慢,维持剂量通常为最小有效治疗剂量,继续治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续)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减少
作为疾病负担的指标,包括 生命年的减少和 有能力生命年的减少
在15~44岁年龄组,DALY减少最多的前10位疾病中,精神疾病占五 项:抑郁症、自杀、双相障碍、分裂症、酒/药依赖(WHO,1993) 中国各种疾病DALY减少超过1%的前25位中,抑郁症排第二,双相 障碍排第十三,远较许多常见躯体疾病为高(WHO,1993) 1998年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各种疾病DALY减少中的10%,而双相 障碍占其中的11%(WHO,1999)
• 躁狂发作期短暂、晚年起病、无自杀观念和共病者预后较好
两个问题
• 思瑞康(启维)超说明书剂量治疗精神分裂症
充分体现思瑞康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势 采用用药经验讨论会的形式
• 思瑞康联合情感(心境)稳定剂治疗BP
26个国家已批准其作为情感稳定剂治疗BP
国外多项研究确认了其较好的疗效
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势,更利于联合治疗和维持治疗
心境症状
共病
物质依赖 躯体疾病
抑郁 焦虑 强迫 自杀 躁狂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群的不同:
•偏执型分裂症:以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为优势症状群 •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以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情感、
行为紊乱)为优势症状群
•紧张型分裂症:以紧张综合症为优势症状群,常见紧张性木僵 •单纯型分裂症:1.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目前认为最适宜的长期治疗应该是联合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治疗
• 药物疗法: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电休克治疗 • 其它辅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治疗等)
精神分裂症的完整治疗
ê ÍÍÍÍ× Í Í Í ÍÍÍÍÍÍ
Ø Ö ¿ Æ Ð Î ª
ç £ È º ¼ ¤È Ç ¥ » ¹ ÷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方法
• 口服
逐渐递增剂量法(常规剂量滴定法)
快速加量法(仅适用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肌肉和静脉注射
• 其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指标:STEPS
1 2 3 4
安全(Safety & Tolerability) 疗效(Efficacy) 经济(Payment) 简便(Simplicity)
â ³ ½ ý Ñ ô Ð Ô Ö ¢ × ´ ¸ Ä É Æ Ò õ Ð Ô Ö ¢ × ´ Ô ¤· À ¸ ´ · ¢
à ¾ » õ ¡ ¢ ý Í Ï ë ¡ ¢ Ð Ò µ â Ä É ¸ Æ È Ï Ö ª ¹ ¦ Ä Ü ¡ ¢ é Ð Ç ÷º Í Ò Ö Ó ô Ö ¢ × ´ ¨Ö ¸ ú Ð Ä À í Ö Î Á Æ °ç ¼ É » á Ö §³ Ö
精神分裂症
概 念: 以精神活动的分裂为特征,表现出思维、情感、意 志行为等多方面异常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终身患病率: 全球3.8~8.4‰,美国13‰(WHO) 治疗现状:2/3患者需住院,仅一半患者能获得治疗 病 因: 未明。 (与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和神经发育、内分泌及神经免
疫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均有关)
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
• 综合治疗原则
内容:精神药物治疗+躯体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危机干预 目的: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
• 长期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疗:一般 6~8 周 巩固期治疗:抑郁发作 4~6 月,躁狂/混合发作 2~3 月 维持期治疗:意见不一
• 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2. 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趋向快速精神衰退
3. 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 2年
•其他:未定型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国内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谢 谢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续)
• 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 • 发病年龄高峰:15~19岁 • 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 25~50%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首次诊断 后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 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 • 约40%的患者合并有物质依赖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 (情感)障碍 • 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 现,也可混合存在;每次发作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 狂≧1周,抑郁≧2周) • 躁狂主要表现:情感高涨或易激惹、言语和活动增多 抑郁主要表现:情感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 不足致疲劳感增加和活动减少 • 损害和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危险更大
£ ¨1¡ ª 6Ì ì £ ©
£ ¨7¡ ª 30 Ì ì £ ©
£ ¨2¡ ª 6Ô Â £ ©
6Ô Â ¡ ª
û ý Ï ³ Ö ¢ × ´
Ö ¸ » ´ ½ ¡ ¿ µ
Ø ¹ » é É ç » á
´ Ë í ±À ´ × Ô £ º Gerald Maguire, M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A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