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三级防雷方案

合集下载

塔机防雷规范

塔机防雷规范

根据IEC 6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GBJ 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中防雷及过电压规范有关防雷分区的划分和各级电源系统雷电及过电压保护要求,针对现场勘察报告中关于配电系统的描述,将其分为三个防雷区分别加以考虑。

由于单级防雷可能会带来因雷电流过大而导致的泄流后残压过大或者保护能力不足引起的设备损坏。

因此选用电源系统多级保护,可防范从直击雷到操作浪涌的各级过电压的侵袭。

1、电源一级防护:设计依据依据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第四节,第6.4.1至6412条LPZ0A、LPZ0B区对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及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中有关低压防雷的有关规定;参照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部分:电力设备防雷、第14 部分接地及安全以及GBJ 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第五、六、八章;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三章到第十章;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的部分条文。

设计说明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第三节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第6.3.4 条及第四节对电涌保护器和其他的要求:第 6.4.7条规定,在LPZO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SPD 当线路有屏蔽时,每个SPD 的雷电流按雷电流的幅值的30%考虑.本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为150KA,电源线路为铠装埋地,TN-S配电模式,因此首次直击雷在低压配电线路上每线的分配电流为:在建筑物已安装合格的防直击雷措施后,有50%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流入接地装置,因此每线分配电流为:150KA*50%*30%/4=5.6KA ,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六章:第四节:第6.4.7条要求每线标称放电电流不宜小于15KA。

机房电源系统防雷设计(三级防雷)

机房电源系统防雷设计(三级防雷)

机房电源系统防雷设计(三级防雷)a.电源第一级防雷在机房所在楼层配电间总电源处并联安装一套雷科星LKX-B380/100型三相电源防雷箱,做为电源的第一级防雷保护,共计1套。

产品技术参数:型号LKX-B380/100标称通流容量In(kA, 8/20µs)60最大通流容量Imax(kA, 8/20µs)100保护水平(kV) 2.5漏电流0.75U1mA (µA) ≤20额定工作电压(V AC) 380响应时间(ns) <25持续工作电压(V AC) 385工作温度(℃) -40~+85b.电源第二级防雷虽然已经在楼层总电源进线端安装了第一级的防雷器,但是当较大雷电流进入时,第一级防雷器可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由地线泄放,而剩余的雷电残压还是相当高,因此第一级防雷器的安装,可以减少大面积的雷击破坏事故,但是并不能确保后接设备的万无一失还存在感应雷电流和雷电波的二次入侵的可能,需要在机房电源电源进线处安装电源第二级防雷器。

具体措施:在机房总电源处并联安装一套雷科星LKX-B220/80型单相电源防雷箱,做为机房电源的第二级防雷保护,共计1套。

产品技术参数:型号LKX-B220/80标称通流容量In(kA, 8/20µs)40最大通流容量Imax(kA, 8/20µs)80保护水平(kV) 2.2漏电流0.75U1mA (µA) ≤20额定工作电压(V AC) 220响应时间(ns) <25持续工作电压(V AC) 385工作温度(℃) -40~+85c.电源第三级防雷虽然已经安装了第二级的防雷器,但是当较大雷电流进入时,前二级防雷器可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由地线泄放,而剩余的雷电残压还是相当高,还存在感应雷电流和雷电波的再次入侵的可能,需要在UPS电源进线处安装电源第三级防雷器。

具体措施:在机房UPS电源进线处并联前装一套雷科星LKX-B220/40型单相电源防雷箱,做为机房电源的第三级防雷保护,共计1套。

建筑物防雷的SPD三级防护设计

建筑物防雷的SPD三级防护设计

建筑物防雷的SPD三级防护设计摘要:雷电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但是其带来的危害却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子信息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应用生活和生产当中,而雷电灾害对电子信息设备的损害非常巨大。

本文就重点介绍了在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以SPD电涌防护器为媒介的三级防雷防护技术措施。

关键词:SPD(电涌防护器)LEMP(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防雷区(LPZ)三级防雷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危害大体上可分为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两种。

(一)直击雷:直击雷是雷雨云对大地或建筑物的放电现象。

它产生强大的脉冲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电动力损坏放电通道上的建筑物、输电线、室外电气、电子设备,击死击伤人员,同时产生的强烈的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对周围的电气、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或干扰。

(二)雷击电磁脉冲(LEMP):雷击电磁脉冲是由于雷雨云之间和雷雨云与大地之间放电时,产生的电磁感应、电磁辐射以及雷雨云与输电线静电感应电荷在雷击放电瞬间泄放,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通过连接建筑物内外的各种金属管道、电源线、信号线等进入室内设备,使用电设备损害。

下面是雷电危害的示意图图1 雷电危害示意图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及接地体等传统的外部避雷装置。

对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屏蔽- 每一次屏蔽都会减小LEMP (LPZ0>LPZ1>LPZ2...) 2 、合理综合布线- 减小感应环路面积,或增加线路屏蔽来减小LEMP。

3 、SPD等电位连接(安装防雷器针对不同的线路安装不同的SPD)消除LEMP对设备的影响我重点介绍采用SPD三级防护的设计要点。

二、防雷分区·LPZ 0A - 易造受直接雷击,因而可能必须传导全部的雷电流。

LEMP*无衰减(例如大楼外部,而且不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部分)。

·LPZ 0B - 不易造受直接雷击,但LEMP* 无衰减(例如大楼外部,但在避雷针保护范围以内的部分)。

三级防雷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三级防雷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建三级防雷建筑,主要包括生产区、支持区和办公区。

女儿墙高度为38.5米,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8.00米。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雷电活动频率,本工程采用三级防雷系统,确保建筑物及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施工依据1. 施工图纸:包括防雷接地设计图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主要标准图集:D501-199(03)、D501-199(07)、D501-1、DQ13-1(2005)等。

3.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xxx。

三、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镀锌钢材、镀锌辅料、接地极、接地线、接地夹等。

2. 工具准备:电焊机、切割机、电钻、卷尺、水平尺、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3. 人员准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等。

四、施工工艺1. 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质、土壤、水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接地方式和材料。

2. 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防雷接地沟槽或坑,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设施。

3. 安装:a. 接地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接地极,埋入地下,确保接地极与土壤的良好接触。

b. 接地线:将接地极与建筑物接地网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c. 接地夹:将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4. 回填:将开挖的沟槽或坑内的土壤与煤渣、石灰、碳粉等导电材料混合,回填在接地材料上,确保回填密实度和厚度。

5. 连接:将防雷接地装置与防雷保护体(如防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以及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设备等)通过接地线或接地带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6. 测试: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管理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电路三级防雷设计

电路三级防雷设计

电路三级防雷设计
一、避雷针
避雷针是防雷系统中的基础部分,主要作用是引雷,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避雷针一般安装在建筑物顶部或高处,与大地连接,形成一个导电的通道。

当雷电击中避雷针时,电流会通过避雷针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对其他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二、防雷器
防雷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从而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电和其他瞬态过电压的损害。

防雷器通常安装在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电子设备的入口处,用于拦截雷电和瞬态过电压,将它们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三、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是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电流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接地系统一般由接地体、接地线和接地装置等组成,其中接地体是埋入地下的金属导体,用于将电流引入地下;接地线是连接接地体和设备的导线;接地装置是接地线的末端,用于将电流引入地下。

在接地系统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和材料,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总之,电路三级防雷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的电压、电流、雷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等。

在设计防雷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防雷
方案和技术,以达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的目的。

三级防雷规范

三级防雷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级防雷规范篇一:电源三级防雷方案机房系统统合防雷设计单位:成都凯德曼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方案二0一0年防雷设计依据xx机房系统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电源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电气、电子设备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本方案的设计依据:1.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使建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的采用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gb50343-20xx《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本规范主要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做出规定和要求。

3.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执行规范》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作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

本规范使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并应选用合适的定型产品及经过检测的优良产品。

4.iec62305-1/2/3/4/5《雷电的防护》本标准介绍了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雷电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在不同应用环境,雷电防护措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的准则。

此为最新国际iec标准。

5.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本标准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顶部信息系统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查、维护;并对装有这系统(如电子系统)的建筑物评估lemp屏蔽措施的效率的方法。

针对现有的防雷器(spd)应用在防雷区概念安装上提出相关的要求。

6.iec61643《spd电源防雷器》本标准对电源防雷器用于交直流电源电路和设备上,额定电压在1000Va.c.或1500Vd.c.。

电源防雷器分级分类测试和应用。

7.iec61644《spd通讯网络防雷器》本标准对通讯网络防雷器用于通信信号网络系统,这类防雷器内置过压过流元器件,额定电压在1000Va.c.或1500Vd.c.。

最新三级防雷包括哪三级

最新三级防雷包括哪三级

第一级防雷保护:当建筑物本身装有避雷系统(如安装有避雷针、引下线、地网、外部屏蔽时),根据IEC、VDE相关理论,在其建筑物内部的380/230V 低压配电电路处,需要采用防雷器(箱)来建立电源线上的雷电保护等电位连接,可以避免雷电发生时引起的失火、爆炸、人身伤亡的危害;在此我们选用大放电电流100KA以上的防雷箱,安装于大楼总配电机房内。

第二防雷保护:根据国际IEC61312和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应在各楼层电源总开关处和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第三级防雷保护:机房供电电源UPS控制开关处,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电源防雷三级保护方案雷电传播途径雷电过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2)电流经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3)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按照国家规范,本方案按第三类防雷设施进行设计1、电源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措施1)电源第一级防雷保护:选用我司LGA1003J(标称放电电流100KA,最大通流容量10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防雷箱安装在总配电箱处。

2)电源第二级防过压保护:选用我司LGA40/4(标称放电电流40KA,最大通流容量6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过压器组合模块,或LGA403J防雷箱,分别安装机房所在楼层分配电箱处,3)第三级为防雷防过压组合保护:选用LGA101Z电源防雷插座,在通讯与网络机房的的重要设备和普通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工作站等等)都可分别使用插座式防雷设备进行三级分流限压精细保护。

2、信号系统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从室外进入机房的ADSL通信线路,大都暴露户外,而且走线较长,最容易遭受雷电感应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从而通过线路损害连接设备及其后接设备.为此,我们在通讯设备连接线的端口前加装LGX-RJN5-1网络信号防雷器来对设备进行保护.3、等电位连接措施在网络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4紫铜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及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服务器外壳、UPS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同时将人工地及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好,用f14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排与之连接起来.为有效阻止地电位反击给设备带来冲击,需在等电位母排与大楼主钢筋间采用地电位反击器.4、接地措施不论是防直击雷还是感应雷,不论是采用避雷针还是采用专用防雷器,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因此接地技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的实际地形,我们在靠近机房的大楼旁做一套人工接地体,具体如下:1)接地装置的选择:接地体采用2.5m或1.5M长LGD01B的铜包钢,接地带采用16平方或25平方的铜线.接地干线采用40×4的热镀锌扁钢.2)接地装置的施工:接地体间间距=3m,接地体顶端埋深>0.5m,接地体距建筑物间距>3m.接地体与接地带要可靠焊接,并作防腐处理.计算机网络机房防雷一、防雷的原因每年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给政府、银行、企业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工作上的不便,然而对于雷雨多发地区,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电源的三级防雷

电源的三级防雷

电源防雷
电源防雷主要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从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介绍了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保护区、防雷等电位截流等概念。

分析了电源防雷工作器原理。

采用电源防雷器能在最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

1.电源第一级防雷
对于城市供电网三相四线制系统,第一级电源防雷四线采用高能避雷器4个,在三条火线上,一条零线上各并联一个高能避雷器与地连接。

当供电回路熔断器F1(或空气开关)额定电流大于250A时,需在高能避雷器并联支路上(火线)加装250A熔断器F2(或空气开关),反之则不需要。

2.电源第二级防雷
第二级电源防雷采用过压保护器4个,在三条火线、一条零线上各并一个过压保护器与地连接.
在正常情况下,保护器处于高阻状态,当电网由于雷击或开关操作出现瞬时脉冲电压时,过压保护器内藏模块里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元件立即在纳秒时间内迅速导通,将该脉冲电压短路到大地泄放,从而保护所有设备,当该脉冲电压流过保护器后,保护器又变为高阻状态,从而不影响设备的供电。

当供电回路熔断器F1(或空气开关)额定电流大于125A时,需在过压保护器并联支路上(火线)加装125A熔断器F2(或空气开关),反之则不需要。

3.电源第三级防雷
第三级防雷保护,用于保护重要设备的电源系统、电子设备的精细过压保护。

安装在重要设备的机架式防雷电源或电源防雷插座(PDU防雷器)上。

防雷设计方案

防雷设计方案

防雷方案设计4.1标准依照:现场勘探情况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GB500174-93<<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雷电电磁脉冲的防范》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安全规范(谈论稿)QX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雷电电磁脉冲的防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13615-92<<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YD5078-98《通讯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无线电管理规则>>GB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9361-88《计算机场所安全要求》DL/T621-1997<<交流电器装置的接地>>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78-98 通讯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GB50198-94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4.2防雷方案设计内容雷电分为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危害。

拥有高电压、大电流和瞬时性特点,富强的闪电产生静电场、电磁场和电磁辐射,以及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等,统称雷电电磁脉冲,严重搅乱无线电通讯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必然范围内造成好多微电子设备损坏。

不过依靠避雷针等防直击雷系统是无法保证防雷收效的,需要有一种合理的工程保护方式,既要防范直接雷击,又要防范雷电电磁脉冲,做到综合保护。

依照国内外最新的防雷技术规范、防雷设备、防雷实践经验,本次贵单位智能化系统机房综合防雷工程主要包括对智能化系统中弱电设备的综合防雷保护。

主要考虑:机房设备电源的浪涌冲击防范、信号及数据线的瞬变防范、地电位反击、完满的等电位低阻地网等方面。

由于从综合防雷的思想除了考虑建筑物直接雷防范还须全面考虑到这些弱电子系统的供电线路、通讯信号信线路的感觉雷防范并保证优异有效的等电位接地。

UPS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UPS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UPS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从机房的情况来分析,供电线路穿越各级防雷区,考虑到机房各种不同用电设备的耐过压的能力,我们建议采用如下的电源系统防雷方案,以达到防护效果和较经济的投入。

由于机房UPS不间断电源设备是用于为机房内系统各用电设备提供稳定、可靠和高质量的用电环境唯一的重要设备,并且是由市电供电输入机房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将电源系统防护的重点放在了对UPS不间断电源的保护上。

在机房专用配电柜、UPS电源做两级输入防雷保护。

具体的防护措施为:
一级保护:在机房配电柜前装三相电源防雷器(单相电源防雷器)。

二级保护:在UPS电源前装三相电源防雷器(单相电源防雷器)。

三级保护:在重要设备处装电源防雷插座。

三级SPD选择条件以及安装规定

三级SPD选择条件以及安装规定

三级SPD选择条件以及安装规定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

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进行CLASS —I的防雷。

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

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

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

1、第一级保护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

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

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

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冲击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1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

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

它们仅提供限制电压(冲击电流流过电源防雷器时,线路上出现的最大电压称为限制电压)为中等级别的保护,因为CLASS I级保护器主要是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仅靠它们是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内部的敏感用电设备的。

第一级电源防雷器可防范10/350μs、100KA的雷电波,达到IEC 规定的最高防护标准。

其技术参考为:雷电通流量大于或等于100KA(10/350μs);残压值不大于2.5KV;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0ns。

三级防雷规范和要求gb50174-2017

三级防雷规范和要求gb50174-2017

三级防雷规范和要求gb50174-2017
三级防雷规范如下:
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60 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2、高于60 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过60 m的部位应防侧击,防侧击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过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考虑。

2)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

3)外部金属物,当其较小尺寸符合本规范第5.2.7条第2款的规定时,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还可利用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作为接闪器。

第三级设备防雷介绍:
第三级设备防雷,用抗电磁干扰器防止雷电感应干扰,是新的技术领域,叫“电磁兼容”。

可以采用“抗电磁干扰器”。

它自身能吸收电磁干扰并转化成热量消耗掉,能独立消除几千伏工业干扰,使智能产品抗扰度达到国际标准最高等级,而且无需接地,从而能彻底拒绝
雷电感应干扰。

哈尔滨防雷检测的重要性
防雷的三级保护一般是总配电安装第一级避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SPD(80KA~160KA视情况而定),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第二级避雷器(10KA~40KA),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第三级信号避雷器。

安装SPD(避雷器)要求安装处就近有接地扁铁,以便于雷电波通过避雷器时能够迅速泄放。

需要接地电阻达到1欧姆以下才行,有些地区有特别规定的可以放宽到4欧姆以下因为一般采用限压型SPD,所以他们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

二,三级电源防雷器)

二,三级电源防雷器)
TPS B65 3P
三相过电压保护器,应用于TN-C,IT
标准型过电压保护器组合CLASS II,C级
20020
TPS C40 1P+N
单相过电压保护器,带NPE
20021
TPS C40 2P
单相过电压保护器
20022
TPS C40 3P+N
三相过电压保护器,带NPE,(常用,推荐)
20023
TPS C40 4P
20033
TPS D20 4P
三相电涌吸收保护器
20034
TPS D20 3P
三相电涌吸收保护器,应用于TN-C,IT
对于新产品订货时应在后附加“新”字说明
25 ns
100 ns
25 ns
100 ns
最大保险丝强度
125AgL/gG

125AgL/gG

125AgL/gG

工作温区
25kA/50Hz

25kA/50Hz

25kA/50Hz

绝缘阻值
T
-40℃~+80℃
防护等级
Risol
≥1000 MΩ
外壳材料
IP 20
外壳材料
灰色玻纤增强塑料
安装
35mm电气安装导轨1个标准模块安装宽度35mmDIN-rail,1个模数
三相过电压保护器
20024
TPS C40 3P
三相过电压保护器,应用于TN-C,IT
标准型过电压保护器组合CLASS III,D级
20030
TPS D20 1P+N
单相电涌吸收保护器,带NPE
20031
TPS D20 2P

三级防雷包括哪三级

三级防雷包括哪三级

第一级防雷保护:当建筑物本身装有避雷系统(如安装有避雷针、引下线、地网、外部屏蔽时),根据IEC、VDE相关理论,在其建筑物内部的380/230V 低压配电电路处,需要采用防雷器(箱)来建立电源线上的雷电保护等电位连接,可以避免雷电发生时引起的失火、爆炸、人身伤亡的危害;在此我们选用大放电电流100KA以上的防雷箱,安装于大楼总配电机房内。

第二防雷保护:根据国际IEC61312和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应在各楼层电源总开关处和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第三级防雷保护:机房供电电源UPS控制开关处,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电源防雷三级保护方案雷电传播途径雷电过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2)电流经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3)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按照国家规范,本方案按第三类防雷设施进行设计1、电源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措施1)电源第一级防雷保护:选用我司LGA1003J(标称放电电流100KA,最大通流容量10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防雷箱安装在总配电箱处。

2)电源第二级防过压保护:选用我司LGA40/4(标称放电电流40KA,最大通流容量6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过压器组合模块,或LGA403J防雷箱,分别安装机房所在楼层分配电箱处,3)第三级为防雷防过压组合保护:选用LGA101Z电源防雷插座,在通讯与网络机房的的重要设备和普通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工作站等等)都可分别使用插座式防雷设备进行三级分流限压精细保护。

2、信号系统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从室外进入机房的ADSL通信线路,大都暴露户外,而且走线较长,最容易遭受雷电感应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从而通过线路损害连接设备及其后接设备.为此,我们在通讯设备连接线的端口前加装LGX-RJN5-1网络信号防雷器来对设备进行保护.3、等电位连接措施在网络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4紫铜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及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服务器外壳、UPS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同时将人工地及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好,用f14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排与之连接起来.为有效阻止地电位反击给设备带来冲击,需在等电位母排与大楼主钢筋间采用地电位反击器.4、接地措施不论是防直击雷还是感应雷,不论是采用避雷针还是采用专用防雷器,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因此接地技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的实际地形,我们在靠近机房的大楼旁做一套人工接地体,具体如下:1)接地装置的选择:接地体采用2.5m或1.5M长LGD01B的铜包钢,接地带采用16平方或25平方的铜线.接地干线采用40×4的热镀锌扁钢.2)接地装置的施工:接地体间间距=3m,接地体顶端埋深>0.5m,接地体距建筑物间距>3m.接地体与接地带要可靠焊接,并作防腐处理.计算机网络机房防雷一、防雷的原因每年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给政府、银行、企业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工作上的不便,然而对于雷雨多发地区,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什么是电源防雷器?

什么是电源防雷器?

什么是电源防雷器?一、引言电源防雷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从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介绍了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保护区、防雷等电位连接等概念。

分析了电源防雷工作原理。

采用电源防雷能在较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

二、综合防雷考虑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

1.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图1),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

雷电的破坏力极大,防雷仅有外部防雷是不够的,雷电波会侵入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由其产生的高电压和浪涌电压对电讯设备、网络、信息、系统有极大的危害,轻则毁坏线路,重则损坏设备,系统瘫痪,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所以必须有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系统从0级保护区到较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级保护,对于电源系统,分为Ⅰ、Ⅱ、Ⅲ、Ⅲ、Ⅳ级(图3),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

对于信号系统,则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而精细保护则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选择。

从理论上讲,雷电流约有50%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入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防雷保护区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为了实现内部避雷,需要在进出建筑物的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安装避雷器及过压保护器,并实行等电位连接。

2.保护区一个欲保护的区域,从电磁兼容的观点考虑,由外到内可分为几级保护区(图2),较外层是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较高,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过压主要是沿线窜入的,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罩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道等则经过这些界面。

防雷分级保护防雷等电位连接3.防雷等电位连接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次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棒互相连接,并较后与主等电位连接棒相连(图4)。

三级防雷

三级防雷

第一级防雷保护:当建筑物本身装有避雷系统(如安装有避雷针、引下线、地网、外部屏蔽时),根据IEC、VDE相关理论,在其建筑物内部的380/230V 低压配电电路处,需要采用防雷器(箱)来建立电源线上的雷电保护等电位连接,可以避免雷电发生时引起的失火、爆炸、人身伤亡的危害;在此我们选用大放电电流100KA以上的防雷箱,安装于大楼总配电机房内。

第二防雷保护:根据国际IEC61312和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应在各楼层电源总开关处和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第三级防雷保护:机房供电电源UPS控制开关处,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电源防雷三级保护方案雷电传播途径雷电过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2)电流经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3)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按照国家规范,本方案按第三类防雷设施进行设计1、电源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措施1)电源第一级防雷保护:选用我司LGA1003J(标称放电电流100KA,最大通流容量10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防雷箱安装在总配电箱处。

2)电源第二级防过压保护:选用我司LGA40/4(标称放电电流40KA,最大通流容量6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过压器组合模块,或LGA403J防雷箱,分别安装机房所在楼层分配电箱处,3)第三级为防雷防过压组合保护:选用LGA101Z电源防雷插座,在通讯与网络机房的的重要设备和普通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工作站等等)都可分别使用插座式防雷设备进行三级分流限压精细保护。

2、信号系统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从室外进入机房的ADSL通信线路,大都暴露户外,而且走线较长,最容易遭受雷电感应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从而通过线路损害连接设备及其后接设备.为此,我们在通讯设备连接线的端口前加装LGX-RJN5-1网络信号防雷器来对设备进行保护.3、等电位连接措施在网络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4紫铜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及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服务器外壳、UPS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同时将人工地及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好,用f14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排与之连接起来.为有效阻止地电位反击给设备带来冲击,需在等电位母排与大楼主钢筋间采用地电位反击器.4、接地措施不论是防直击雷还是感应雷,不论是采用避雷针还是采用专用防雷器,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因此接地技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的实际地形,我们在靠近机房的大楼旁做一套人工接地体,具体如下:1)接地装置的选择:接地体采用2.5m或1.5M长LGD01B的铜包钢,接地带采用16平方或25平方的铜线.接地干线采用40×4的热镀锌扁钢.2)接地装置的施工:接地体间间距=3m,接地体顶端埋深>0.5m,接地体距建筑物间距>3m.接地体与接地带要可靠焊接,并作防腐处理.计算机网络机房防雷一、防雷的原因每年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给政府、银行、企业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工作上的不便,然而对于雷雨多发地区,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通信电源防雷和接地

通信电源防雷和接地
因为与不同的接地极相连接的各部分之间有可能产生电位差,尤其当发生雷 击过电压时,有着火和危害人的生命的危险,因此在原邮电部部标准《通信局 (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中规定:“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 方式,为了考虑到防雷等电位的原则,应按单点接地的原理设计,即:通信设备 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 联合接地方式。“
• 接地引入线:接地体与贯穿电信局(站)各电信装机楼层的接地总
汇集线之间相连的连接线称为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蚀处 理,以提高使用寿命。在室外与土壤接触的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 则形成接地电极的一部分,不作为接地引入线。
• 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是指电信局(站)建筑物内分布设备可与
各通信机房接地线相连的一组接地干线的总称。
提 升 的 一 个 方法。
友 情 提 醒 :早 会开始 之前请 把手机 调至振 动或关 闭状态 ,谢谢 您的配 合。 齐 唱 司 歌 :把 幸福送 给每一 个人,把 吉祥 送给每 一个人 ,让我们 的脚步 响彻大 地,把爱 心 送 给 每 一 个人,用 我们的 真诚回 报客户 的信任 ,相信辛 勤的付 出回报给我们的将是 快 乐 ,是 喜 悦 ,下面请 全体伙 伴起立 用高慷 的声音 来唱响 我们的 同一首 歌,把 爱心送
直流工作接地:
作用一、在电话通话回路中,将蓄电池组的一个极接地,以减少由于用户线路对 地绝缘不良时引起的串话。
作用二、在电话和公众电报通信回路中,利用大地完成通信信号回路。 作用三、电信局站蓄电池组正极接地的作用:
-48V电源系统,从电话交换机发生的历史看,在现代交换机采用电子元器件以前,都采用大量继电器元件。 为了保护继电器正常耐久使用,48V蓄电池组采用正极接地,其原因是减少由于继电器线圈或电缆金属外波 绝缘不良时产生的电蚀作用,因而使继电器和电缆金属外皮受到损坏。因为在电蚀时,金属离子在化学反应 下是由正极向负极移动的,如果在继电器线圈和铁心之间绝缘不良,就有小电流i流过,电池组正极接地,虽 然铁心也会受到电蚀,但线圈的导线不会腐蚀,铁心的质量较大,不会招致可察觉的后果。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日益繁忙庞杂的事务通过高速电脑,自动化设备及通讯系统得以井然有序,而这些敏感电子设备工作电压却在不断降低,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它们受到过压特别是雷电的袭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受雷击引起设备损坏已占硬件维护相当的比重。

仅以广东省为例,1995年“雷电灾害”225起,1996年猛增1197起,1997年则为1465起,而且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电子电器设备被损坏。

因雷电袭击导致系统运行中断,其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雷电和浪涌电压成了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

安装合适的避雷过电压保护装置,已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房、网络中心、通讯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一、雷电的基本理论雷电入侵设备通常有三种形式:(1)、直击雷直接击中线路,雷电高电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

这种情况在高山通信站、乡村较常发生;闪电直接落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天馈线上。

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

(2)、感应雷。

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

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

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体管,例如近年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受雷电击坏的多为网卡、收发器、调制解调器(MODEM)、集线器等。

(3)、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

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从雷电入侵设备的三种形式看,雷电入侵主要有三种途径:①电源线;②信号线;③接地线。

二、接地重要性现代防雷工程从技术设计到施工,接地问题是首要项目,尤其是现代电子通讯系统。

接地是分流和排泄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三级防雷介绍

三级防雷介绍

三级防雷介绍为什么要三级防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

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因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直击雷和感应雷是雷电入侵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两种形式。

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气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区划分为LPZ0A,LPZ0B,LPZ1,LPZn+1等区(各区的具体含义本文不再赘述)。

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分区,是为了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等电位联结点的位置,从而决定位于该区域的电子设备采用何种电涌保护器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实现与共同接地体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直击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A区,其保护设计已为电气设计人员所熟知,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设计由避雷网(带),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立柱基础的钢筋网与钢屋架,屋面板钢筋等构成一个整体,避雷网通过全部立柱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将强大的雷电流入大地。

建筑物感应雷的保护区域为LPZ0B,LPZ1,LPZn+1区,即不可能直接遭受雷击区域;感应雷是由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感应或静电感应而产生的,形成感应雷电压的机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其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所以说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的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

由感应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由供电电源线路入侵;高压电力线路遭直击雷袭击后,经过变压器耦合到各低压0.38KV/0.22KV线路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低压电气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雷过电压。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技术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技术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技术摘要:随着雷雨季节的到来,通信电源及设备被雷击的次数也在显著增多,而且每次的损坏程度也很严重。

作为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电源在自身损坏的同时,对其负载通信设备将构成威胁,若不及时抢修,很容易引发二次事故,甚至出现通信中断的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做好通信电源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是每个台站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通信电源;防雷接地;技术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加大了通信设备、网络计算机、有限视频等设备的使用,常年在室外暴露的电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大了雷击发生的几率。

近些年,雷击事件常常发生,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影响,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通信机房涉及了电源、交换、传输、数据和计算机等多个专业,设备种类繁多,且每种设备的硬件构成几乎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因此通信设备电源系统需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对防雷接地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通信系统中,通信电源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信电源主要由交流配电、高频整流、直流配电和本机监控共4个单元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向交换、传输、微波或移动等通信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直流基础电源。

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的标称值主要有-48V和-24V两种,额定电流从几十安到几千安不等,主要取决于通信负载的功率和蓄电池的容量。

因为开关电源内部含有大量的耐受能力更低的先进元器件,如集成电路、二极管和三极管等组成,所以它们极大地降低了通信开关电源承受雷电过电压的能力。

因此应该提高防雷保护的意识,加强对防雷保护的积极探索,提高防雷技术。

1通信电源雷击受损基本原理想要真正地做到对于通信工程中无线设备的防雷,首先就一定要很好地了解通信电源雷击受损的基本原理。

以负雷云作为很好的例子,因为天空中电云负电产生的感应,使其附近的地面积累大量的正电荷,那么地面和雷云之间就因此形成了比较强大的电场。

在自然环境中的某处积累电荷密度比较大时,能够激发其电场的强度并使之达到空气游离状态中(空气状态击穿)的临界数值,此时该雷云立刻开始向下进行梯级式的放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系统统合防雷设计方案设计单位:成都凯德曼科技有限公司二0 一0 年防雷设计依据XX机房系统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电源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电气、电子设备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本方案的设计依据:1.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使建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的采用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本规范主要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做出规定和要求。

3.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执行规范》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作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

本规范使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并应选用合适的定型产品及经过检测的优良产品。

4.IEC 62305-1/2/3/4/5 《雷电的防护》本标准介绍了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雷电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在不同应用环境,雷电防护措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的准则。

此为最新国际IEC标准。

5.IEC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本标准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顶部信息系统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查、维护;并对装有这系统(如电子系统)的建筑物评估LEMP屏蔽措施的效率的方法。

针对现有的防雷器(SPD)应用在防雷区概念安装上提出相关的要求。

6.IEC 61643 《SPD电源防雷器》本标准对电源防雷器用于交直流电源电路和设备上,额定电压在1000Va.c.或1500Vd.c.。

电源防雷器分级分类测试和应用。

7.IEC 61644 《SPD 通讯网络防雷器》本标准对通讯网络防雷器用于通信信号网络系统,这类防雷器内置过压过流元器件,额定电压在1000Va.c.或1500Vd.c.。

电源防雷器分级分类测试和应用。

8.VDE0675 《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放电保护器(电源防雷器)适用于额定交直流电压在100V至1000V范围内之供电配电系统,对应于防雷器作出分级分类要求。

XX公司机房系统的防护措施严格依据GB50057-94第二类建筑物设计标准,其均压环、地网系统应合乎国家规定要求。

并每年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防雷设计方案现代综合防雷技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

XX公司机房系统的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是一种系统工程,它应具备有效的完备的等电位连接、良好的屏蔽、合理的接地、规范的综合布线、可靠的电涌保护器(SPD)等六个部分组成。

防雷设计必须贯彻整体防护思想,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整体同时考虑,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维护方便。

综合运用分流(泄流)、屏蔽、均压(等电位)、接地和过电压保护(箝位)等各项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一、XX公司机房系统的综合防雷设计应考虑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本次工程在进行综合防雷设计时,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多重保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定期检测、随机维护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及维护。

2、系统综合防雷系统的防雷设计应采用直击雷防护整改、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共用接地系统和安装浪涌保护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

3、系统综合防雷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雷电防护区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护标准。

二、现场勘测情况XX公司机房位于市郊,整体地势处于山丘上,整体土质较差,据测试土壤电阻率大约在100-500欧姆·米左右。

就公司布局而言,该库房共有2幢建筑,2幢建筑实体相连。

监控机房在1幢1楼,计算机中心主机房在1幢5楼,计算机附机房在2幢3楼。

楼宇的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设有主体钢筋和暗敷避雷带;在接地环节,目前该区有一联合接地网,但按规范要求,需对计算机中心机房和监控机房的防雷接地另设一阻值小于4欧姆的地网,并与原地网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地电位差引起的二次雷击对机房内设备产生冲击。

在感应雷防护方面目前该楼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感应雷保护措施。

就供配电而言,该库区整体上是采用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模式,从总配电房内分出。

分别引出至1、2幢楼的一楼楼宇总配电柜内。

再从楼宇总配电柜分别向各楼层的分配电柜供电,然后从各楼层配电柜至各终端用电设备,如机房,电梯,照明等。

三、评估XX公司确定雷电防护等级本方案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 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及要求,结合XX公司实际现状和雷电防护需求,为其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规范的、易于实施的雷电综合防护解决方案。

按照GB 50343-2004 3.1节要求,结合XX公司所在城市环境、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以及电源系统重要程度、防护需求的不同,本方案将其划分多雷区防护等级作为此次综合防雷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的参考依据。

结合以上防护等级划分,依据国标规范GB50343-2004 第4.3.1建筑物宜选择等级.XX公司机房系统属于乙级安全防范系统,属B级防护的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标准进行综合防雷设计。

四、XX公司的综合防雷解决方案1、计算机机房工程设计方案根据XX公司的实际特点、技术要求及设备重要性的区别,本着节约资金、合理配制、全面防护、方便安装的原则了如下配置,请贵司参考:从感应雷防护的内容来看,根据招标方件要求,本次工程主要包括机房电源供配电系统的感应雷击防护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感应雷击防护。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机房电源部分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方案存在问题:电源线路缺乏有效的感应雷防护措施;实施依据:同样依据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5.4.1条5.4.2条的规范要求:电源线路多级SPD防护,主要目的是达到分级泄流,避免单级防护随时过大的雷击电流而出现损坏概率高和产生高残压。

通过合理的多级泄流能量配合,保证SPD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电源端口的残压低于设备端口耐雷电冲击电压,确保设备安全。

同时,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实施措施:为了确保防雷效果,同时依据贵单位提出的“重点部位重点防护”原则,我单位对贵单位的电源线路都采用多级防雷。

具体如下:主要考虑电源线路的多级防护。

a1. 在整个区的的总配电房的电源总供电端安装一个三相电源避雷器(型号:KDM/M380-100,数量:1支),作为该站主要电源系统供电的第一级保护。

该型号的电源避雷器作为专门针对高原强雷区电源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第一级雷电过电压保护器,通流量高达100KA,该防雷器不仅能有效消除高强度雷电流对电源系统及设备的冲击,同时对供电线路中存在的浪涌过电压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而且模块化的设计也便于安装和维护。

a2. 分别在1、2号楼的机房所在楼层分配电柜内安装一个箱式电源避雷器(型号:KDM/B220-40,数量:3支)或模块式防雷器(型号:KDM/M220-40,数量:3支)。

此级防雷器通流量高达60KA,采用逄式设计,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安装方便。

就性能而言已能完全通过保护该输电线路,同时避免浪涌过电压对线路及设备的侵害。

主要提供对整个机房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第二级保护。

a3.在机房的电源进线端(UPS前端)分别安装一个箱式电源避雷器(型号:KDM/B220-20,数量:3支)或模块式防雷器(型号:KDM/M220-20,数量:3支)。

此级防雷器通流量高达40KA,采用箱式设计,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安装方便。

就性能而言已能完全通过保护该输电线路,同时避免浪涌过电压对线路及设备的侵害。

主要提供对整个机房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第三级保护。

a4.在机房的电源UPS后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源防雷插座(型号:KDM/C220-10,数量:源精密级保护。

机房电源部分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方案存在问题:电源线路缺乏有效的感应雷防护措施;实施依据:同样依据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5.4.1条5.4.2条的规范要求:电源线路多级SPD防护,主要目的是达到分级泄流,避免单级防护随时过大的雷击电流而出现损坏概率高和产生高残压。

通过合理的多级泄流能量配合,保证SPD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电源端口的残压低于设备端口耐雷电冲击电压,确保设备安全。

同时,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实施措施:为了确保防雷效果,同时依据贵单位提出的“重点部位重点防护”原则,我单位对贵单位的电源线路都采用多级防雷。

具体如下:主要考虑电源线路的多级防护。

a1. 在整个区的的总配电房的电源总供电端安装一个三相电源避雷器(型号:LAYM100 380M4,数量:1支),作为该站主要电源系统供电的第一级保护。

该型号的电源避雷器作为专门针对高原强雷区电源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第一级雷电过电压保护器,通流量高达100KA,该防雷器不仅能有效消除高强度雷电流对电源系统及设备的冲击,同时对供电线路中存在的浪涌过电压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而且模块化的设计也便于安装和维护。

a2. 分别在1、2号楼的机房所在楼层分配电柜内安装一个箱式电源避雷器(型号:LAYM40 220M2,数量:3支)或模块式防雷器(型号:KDM/M220-40,数量:3支)。

此级防雷器通流量高达60KA,采用逄式设计,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安装方便。

就性能而言已能完全通过保护该输电线路,同时避免浪涌过电压对线路及设备的侵害。

主要提供对整个机房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第二级保护。

a3.在机房的电源进线端(UPS前端)分别安装一个箱式电源避雷器(型号:LAYM20 220M2,数量:3支)或模块式防雷器(型号:KDM/M220-20,数量:3支)。

此级防雷器通流量高达40KA,采用箱式设计,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安装方便。

就性能而言已能完全通过保护该输电线路,同时避免浪涌过电压对线路及设备的侵害。

主要提供对整个机房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第三级保护。

a4.在机房的电源UPS后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源防雷插座(型号:LAYCB10 220C,数的电源精密级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