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统计表编制说明精修订

合集下载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3.本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医院期末持有的短期投资的成本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资产负债表
会医01表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1
收入费用总表
会医02表
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2
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
会医02表附表01
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项目本月数本年
累计数项目本月数本年
累计数
医疗收入
1.门诊收入
其中:挂号收入
诊察收入
检查收入
化验收入
治疗收入
手术收入
卫生材料收入
(16)“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医院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果“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7)“无形资产”项目,反映医院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6)“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其他应收款的账面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7)“坏账准备”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对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本项目应当根据“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果“坏账准备”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基层医院最新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指标表(含有指标解释)

基层医院最新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指标表(含有指标解释)

项目单位上年同期数本期数项目单位上年同期数本期数基本数字主要指标分析-一、人员-一、预算管理指标-编制人员人上级部门给医院定编人数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年预算收入总额*100%期末在职职工人数人包括在岗、合同制、长聘人员预算支出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年预算支出总额*100%其中: 卫技人员人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本期财政基建设备补助支出总额/本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100%平均在职职工人数人(期初数+期末数)/2二、结余和风险管理指-离休人数人业务收支结余率%本期结余/(医疗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100%退休人数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临时工人数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二、床位-三、资产运营指标-编制床位张上级定编床位总资产周转率%期末(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年末总资产)/2实际开放床位张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5/医疗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年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三、房屋面积平米医院房屋总建筑面积存货周转率%医疗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中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支出/平均存货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期末数)/2其中:危房平米药品周转天数天365/药品支出/药品平均余额药品平均余额=药品(年初数+期末数)/2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指标表编制单位: 年月 会05表四、资产元资产负债表“资产总计”期末数四、平均收费管理指标-流动资产元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期末合计数”每门诊人次收入元“医疗收支明细表”中累计门诊收入/累计门诊人次其中:应收账款元资产负债表“应收医疗款”加“其他应收款”期末数每住院人次收入元“医疗收支明细表”中累计住院收入/累计住院床日库存物资元资产负债表“库存物资”期末数出院者平均医疗费元“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出院者累计住院收入/累计出院人数其中:药品元根据“药品帐”药品期末数填列百元医疗收入卫材消耗元卫材支出/(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固定资产元根据固定资产原值期末数填列百元医疗收入药品消耗元药品支出/(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期初总资产元资产负债表期初“资产总计”五、床位管理指标-五、门诊人次人次截至本期累计数病床周转次数次出院人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六、住院床日-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床日实际开放床位*累计日历天数每床占用固定资产元固定资产总值/实际开放床位数实际占用总床日床日截至本期累计数六、收支结构指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床日截至本期累计数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100%出院人数人截至本期累计数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100%七、收入药品、卫材支出比率%(药品支出+卫材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100%医疗收入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医疗收入”累计数填列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门诊收入元根据“医疗收入明细表”中“门诊收入”累计数填列七、发展能力指标-其中:药品收入元根据“门诊收入”中“药品收入”累计数填列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00%住院收入元根据“医疗收入明细表”中“住院收入”累计数填列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其中:药品收入元根据“住院收入”中“药品收入”累计数填列八、效率指标出院者医疗收入元根据“住院收入”-住院药品收入累计数填列每职工平均门诊人次人次门诊人次/在职职工平均人数财政补助收入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财政补助收入累计数填列每职工平均住院日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在职职工平均人数基本支出补助元根据“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中“基本支出补助收入”累计数填列每职工平均医疗收入元医疗收入累计数/在职职工平均人数项目支出补助元根据“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中“项目支出补助收入”累计数填列九、医疗质量指标-上级补助收入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上级补助收入”累计数填列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天出院病人占用床日数/出院人数其他收入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其他收入”累计数填列十、财政补偿能力指标-八、支出元财政补助占医疗支出比%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100%医疗卫生支出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医疗卫生支出”累计数填列人均财政补助收入元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在职职工平均数人员经费元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十一、工资待遇指标-其中:工资总额元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元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累计数/期内月数/在职职工平均人数药品支出元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卫材支出元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非财政资本性支出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维修费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公用经费元根据“医疗收支明细表”中“医疗支出”加“公共卫生支出”该项目累计数填列财政基建设备补助支出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财政基建设备支出”累计数填列其他支出元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其他支出”累计数填列九、本期结余元根据资产负债表“本期结余”期末数填列十、负债元根据“资产负债表”“负债合计”期末数填列十一、净资产元期初净资产元根据“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合计”期初数填列期末净资产元根据“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合计”期末数填列十二、收支预算元收入预算元根据全年收入预算数填列支出预算元根据全年支出预算数填列。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资产负债表会医01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收入费用总表会医02表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会医02表附表01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医疗收入医疗成本1.门诊收入(一)按性质分类其中:挂号收入 1.人员经费诊察收入 2.卫生材料费检查收入 3.药品费化验收入 4.固定资产折旧费治疗收入 5.无形资产摊销费手术收入 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卫生材料收入7.其他费用药品收入(二)按功能分类其中:西药收入 1.医疗业务成本中草药收入其中:临床服务成本中成药收医疗技术成本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医疗辅助成本其他门诊收入 2.管理费用2.住院收入其中: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其中:西药收入中草药收入中成药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住院收入现金流量表会医03表编制单位:年度单位:元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会医04表编制单位:年度单位:元第五部分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一、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1.本表反映医院某一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2.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3.本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

本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医院期末持有的短期投资的成本金额。

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反映医院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的金额。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数字部份1。

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得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得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得人员与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得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得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与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得卫生技术人员.“财会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得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得加权平均数.4。

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得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得离退休职工人数。

5。

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得平均数,不含终点工。

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得编制床位数。

7。

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得床位数。

8。

平均开放床位:填列全年每日开放床位得加权平均数。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与,不论该床就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得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得病床及临时增设得病床。

10.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得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得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得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得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得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得门诊、急诊人次.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得住院人数)之总与。

包括实际占用得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得床位。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数字部份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财会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的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5.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不含终点工。

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7.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8.平均开放床位:填列全年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10.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12.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度报表编制说明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度报表编制说明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度报表编制说明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度报表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度报表(以下简称“财务年报”)编制范围包括委预算管理单位,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卫生计生(卫生、人口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以及所属(管)的有预算管理关系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口计生机构。

具体包括:(一)主管部门指各级卫生计生(卫生、人口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含单列的中医药管理部门,以下同),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

(二)基层单位——医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举办独立核算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门诊部(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机构: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财务独立核算的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机构、卫生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以及其他卫生事业单位。

——人口计生机构: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财务独立核算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科研机构,药具站(所)、宣传站(所)以及其他人口计生事业单位。

二、填报对象和填报类型分类财务年报填报对象指符合编报范围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口计生机构,具体包括:(一)主管部门指各级卫生计生(卫生、人口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

其填报类型为行政单位。

(二)基层单位1.医院分城市医院、城市中医院、区级医院、区级中医院、县级医院、县级中医院6类填报类型。

具体划分为:——城市医院包括地(市)级及以上(含4个直辖市所辖区级)各类医院;——城市中医院包括地(市)级及以上(含4个直辖市所辖区级)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区级医院:除4个直辖市外地市所辖各类区级医院;——区级中医院:除4个直辖市外地市所辖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县级医院包括县(含县级市)各类医院;——县级中医院包括县(含县级市)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2类填报类型。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数字部份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财会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的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5.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不含终点工。

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7.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8.平均开放床位:填列全年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10.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12.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编制及说明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资产负债表分析说明
资产负债表概 述
资产负债表分 析指标
资产负债表编 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与 其他报表的关

收入费用表分析说明
01 02
03 04
05
收入费用表概述:介绍收入费用表的概念、作用和编制方法。
收入费用表分析指标:介绍收入费用表的分析指标,如收入结构、 支出结构、收支比等。
收入费用表编制方法
确定报表的编制基础
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整理数据并填写报表
核对数据并调整报表格式
净资产变动表编制方法
定义:反映医院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净资产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组成:由医院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医疗业务成本表等组成。
编制方法:按照会计科目分类,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医院在一定会计期间内 的各项收入、费用等归集、汇总和分类,计算出医院的净资产变动情况。 作用: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重要信息,为医院管 理层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
资产负债表与其他财务报表的关系:说明资产负债表与其他财务报表(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
案例总结与启示:总结某医院资产负债表编制实例的要点和启示,强调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 报表编制的重要性。
某医院收入费用表编制实例
报表名称:收入费用表
编制目的:反映医院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推广先进的报表编制技 术:积极推广先进的报 表编制技术,提高报表 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财务报表的完善建议和展望
完善财务报表制度
增加财务指标分析
结合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
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法规
财务报表的改进与完善案例分析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数字部份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财会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的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5.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不含终点工。

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7.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8.平均开放床位:填列全年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10.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统计表编制说明修订稿

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统计表编制说明修订稿

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统计表编制说明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指标表》编制说明一、基本数字部分(一)人员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期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期末支付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期末离休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离休人数填列。

5、期末退休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退休人数填列。

6、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7、期末返聘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返聘人数填列。

8、期末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期末数,不含终点工。

(二)床位1、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2、平均开放床位:填列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3、期末实际开放床位:指期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三)房屋及建筑物面积单位全部房屋及建筑物面积,含医疗用房、管理用房、生活用房、住宅、停车场、商业用房等。

(四)资产1、总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

2、流动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流动资产合计数填列。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3、固定资产总值: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不包含在建工程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其中:专用设备按固定资产明细账专用设备期末余额填列。

4、固定资产净值: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数填列。

5、平均存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期初数和期末数之和除以2填列。

6药品平均占用额:指库存物资中期初药品账面价值和期末药品账面价值的平均金额。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数字部份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财会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的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5.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不含终点工。

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7.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8.平均开放床位:填列全年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10.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12.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

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数字统计口径及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数字部份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财会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的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5.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不含终点工。

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7.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8.平均开放床位:填列全年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10.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12.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医院基本数字与绩效考核表编制说明

医院基本数字与绩效考核表编制说明

医院基本数字与绩效考核表编制说明附件4:医院基本数字及绩效考核表(会医06表)编制说明一、本表反映医院在某一会计期末或者某一会计期间人员、床位、工作量等基本情况与绩效考核指标。

二、本表“本年数”栏反映各基本数字与绩效考核指标自本年年初起至报告期止的平均数或者累计数或者期末时点数。

本表“上年同期数”栏反映各基本数字与绩效考核指标上年同期的平均数或者累计数或者期末时点数。

三、本表各项目的内容与填列方法:(一)基本数字部分1、编制人数:按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期末在职职工人数:按期末支付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填列,包含合同聘用制人员与教学医院的校编人员,不包含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与返聘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按年初在职职工人数与期末在职职工人数的平均数填列。

4、离休人数:按年初离休人数与期末离休人数的平均数填列。

5、退休人数:按年初退休人数与期末退休人数的平均数填列。

6、临时工人数:按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填列。

7、编制床位:按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填列。

8、平均开放床位:按年初开放床位与期末开放床位的平均数填列。

9、期末实际开放床位:按期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填列10、房屋面积:按期末房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填列。

11、固定资产总值:按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填列。

12、诊疗人次:按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填列。

包含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按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填列。

“其中:参保人次”按诊疗人次中享受医疗保险人员的诊疗人次填列。

一三、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按自年初至期末累计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填列。

14、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按自年初至期末累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填列。

一五、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按自年初至期末累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填列。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表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表

材料消耗
料消耗/(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
料消耗程度,以及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水平。
五、收支结构指标
(一)人员经费支出比率
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支出+管 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反映医院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和薪酬水
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平高低。
(二)公用经费支出比率 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医疗支出+管理 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反映医院对人员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
费用+其他支出)×100%
投入情况。
(三)管理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支出+管理费用+
其他支出)×100%
管理费用率反映医院管理效率。
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支出+卫生材
(四)药品、卫生材料支出 率
料支出)/(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
100%
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反映医院药品、卫生材料在医疗 业务活动中的耗费。
(二)每住院人次收入、每
住院人次支出及住院收入成 本率
每住院人次支出=住院支出/出院人次
住院收入成本率反映医院每住院病人收入耗费的成本水 平。
住院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 收入×100%
(三)百元收入药品、卫生 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药品、卫生材 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反映医院的药品、卫生材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期初净资产×100%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医院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和发展潜力。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 值×l00%
固定资产净值率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统计表编制说明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指标表》编制说明一、基本数字部分(一)人员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期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期末支付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4、期末离休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离休人数填列。

5、期末退休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退休人数填列。

6、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7、期末返聘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返聘人数填列。

8、期末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期末数,不含终点工。

(二)床位1、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

2、平均开放床位:填列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

3、期末实际开放床位:指期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三)房屋及建筑物面积单位全部房屋及建筑物面积,含医疗用房、管理用房、生活用房、住宅、停车场、商业用房等。

(四)资产1、总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

2、流动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流动资产合计数填列。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3、固定资产总值: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不包含在建工程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其中:专用设备按固定资产明细账专用设备期末余额填列。

4、固定资产净值: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数填列。

5、平均存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期初数和期末数之和除以2填列。

6药品平均占用额:指库存物资中期初药品账面价值和期末药品账面价值的平均金额。

7、卫生材料平均占用额:指库存物资中期初卫生材料账面价值和期末卫生材料账面价值的平均金额。

(五)负债负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负债合计数、流动负债合计数与非流动负债合计数填列。

(六)净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

其中:本期结余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本期结余期末数填列。

(七)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八)住院床日1、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2、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3、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出院病人数,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九)收入根据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填列。

“收入”栏等于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之和。

(十)费用根据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和业务支出明细表填列。

“费用”栏等于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之和。

人员经费:等于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的人员经费之和。

其中:离退休人员费用,等于管理费用中的离休费和退休费之和。

其他费用:等于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的其他费用之和。

在职职工人员工资=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伙食补助费+加班工资+合同制人员支出(十一)应收账款1、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是指应收医疗款加上其他应收款减去坏账准备的期初数与期末数之和除以2。

2、应收医保病人欠费:指享受医疗保险病人所欠医疗费用的期末余额。

3、确认无法收回的病人欠费:指无结算对象或经正式办理费用结算后,尚有余额无法结清的病人欠费期末余额。

4、“三无”病人欠费:指“无收入、无家属、无身份”的“三无”病人经医院诊治发生的医药费用。

(十二)预算数本期与上年同期收入预算数及支出预算数。

1、收入预算数,是指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之和。

2、支出预算数,是指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之和。

二、财务分析指标部分(一)预算管理指标1、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l00%。

2、预算支出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l00%。

3、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本期财政项目补助实际支出/本期财政项目支出补助收入×l00%。

(二)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1、业务收支结余率=本期结余/(医疗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其他收入)×100%。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4、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三)资产运营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5/医疗收入。

3、存货周转率=(医疗业务成本的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平均存货。

4、药品周转天数=365/(医疗业务成本中的药品费支出/药品平均占用额)5、卫生材料周转天数=365/(医疗业务成本中的卫生材料费支出/卫生材料平均占用额)(四)成本管理指标1、每门诊人次收入=门诊收入/门急诊人次2、每门诊人次药品收入=门诊收入中的药品收入/门急诊人次3、每门诊人次支出=门诊支出/门急诊人次4、每门诊人次药品支出=门诊支出中的药品支出/门急诊人次5、门诊收入成本率=每门诊人次支出/每门诊人次收入×100%6、每住院人次收入=住院收入/出院人数7、每住院人次药品收入=住院收入中的药品收入/出院人数8、每住院人次支出=住院支出/出院人数9、每住院人次药品支出=住院支出中的药品支出/出院人数10、住院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收入×100%11、每床日平均收入=住院收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2、每床日平均药品收入=住院收入中的药品收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3、出院者平均医疗费=每床日平均收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14、百元收入药品消耗=医疗业务成本中的药品费支出(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15、百元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医疗业务成本中的卫生材料费支出(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16、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医疗业务支出医疗收入)×100(五)床位管理指标1、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2、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100%3、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总值/平均开放床位数其中:每床位占用专用设备=期末专用设备总值/平均开放床位数4、每床位占用房屋面积=房屋建筑物面积/平均开放床位数5、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六)收支结构指标1、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2、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其他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3、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4、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5、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七)发展能力指标1、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00%2、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100%3、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4、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八)效率指标1、每职工平均诊疗人次=诊疗人次/平均在职职工人数2、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平均在职职工人数3、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在职职工人数4、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期末固定资产总值×1005、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期末专用设备总值×100(九)财政补偿与职工收入1、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财政补助收入/(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2、离退休人员财政基本支出补助=财政离退休人员经费补助/平均离退休人数3、在职职工人均月工资性收入=在职职工人员工资月数/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