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2019)(新岳麓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建立军事基地
2、(2013·山东济宁2)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C.德国、俄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
3、(2013·四川成都)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匈帝国外长就叫嚣:‘到了该解 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 不发动(战争)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材料中的“事件”是指(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打响 )
3. 1917年,哪一国的参战使协约国的力量大增 ( A .美国 B. 法国 C.中国
课堂检测
4.第一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战役 ( ) D.索姆河战役 ( )
5.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
B.英国、俄国
C.德国、奥匈帝国
1. 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
2.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交响乐 _______的发展和创新,
现实主义大师 他成功地赋予了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_____________”,《人间喜剧》也 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西方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史上重要的交响曲作品。
课堂检测
1.有人形容一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B.三国同盟形成 D.三国协约形成 )
2.在20世纪,世界上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的核心国
是( A. ) 英国 B. 法国 C.德国 ) D. 俄国 D.奥匈帝国
6、(2011·昭通)一战已经结束几十年,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们从一战中得到 的启示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C.各国政府要积极进行军备竞赛 D.反对恐怖主义,关心人类命运
再
见
1
3
A.主要战场:
四年战火
欧洲战场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 ___________
B.战线:
西线 是关键。 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______
C.主要战役:
马恩河 战役、 1914—1916 年,发生在西线的________ 索姆河 战役和日德兰海战, 凡尔登战役、_________
对大战的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其中以凡尔登战
D.德国、意大利
6.预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我们要整理一下知识点,你认为那一项不正确: ( ) B. 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D.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A.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C.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课堂检测
7、你身边有见风使舵的人吗?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很自私。而一战中也有个国家见风 使舵, 先参加同盟国,后加入协约国,它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意大利 )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意
1882
突尼斯
法
1904
同 盟 1882 国
德
1879
世界市场 、殖民地
英
1907
1892
协 约 国
1907
奥
巴尔干
俄
1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英
1904
1907
德 法
1879 1892 1882
1882
俄 奥
意
C.战争危机
战争一触即发。
1
1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B.对峙
1
1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德、意、奥匈 在争夺世界的过程中,列强都力图寻找盟友,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压倒竞争对手。 ______________三
协约国 集团。 国于1882 年最终结成同盟国集团,英、法、俄三国于1907 年最终结成__________
为了对付俄国和法国,1879
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军 事同盟。1882 年,意大利因与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 败,愤而加入德奥军事同盟。由于面临三国同盟的威胁,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随着英德之间冲突 的日益激烈,英国先后于1904年和1907 年签订了英法协 约和英俄协约。
至近20 亿美元。德国陆军达87 万人,俄国陆军达130 万 人。
1
2
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A.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 位于欧洲的东南部, ___________
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
团争夺的焦点,成为欧洲的火
药桶。
巴尔干地区原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
之下,各民族要求独立的斗争持续 不断。而奥匈帝国、俄国等国在该 地区展开争夺,力图将该地区纳入 自己的势力范围。1908 年,奥匈帝 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后, 把下一个目标对准了塞尔维亚。巴 尔干就如同一个火药桶,倘若有一 颗火星,就会引发连环式的爆炸。
C.列克星顿的枪声
D.慕尼黑协定签订
4、(2013·四川凉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葛底斯堡战役 D.索姆河战役
)
5、(2011·天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 B.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点
LKM0222设计制作
1
(2)
2
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B.大战的爆发:
1914 年7月28日, 开始:_______ 塞尔维亚 宣战。 奥匈帝国向__________
短短的几天内,德国、俄国、
法国、英国相继参战,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
大战爆发后,意大利由于与奥匈帝
国争夺巴尔干的矛盾,权衡利弊后 退出同盟国,宣布中立,最终于 1915 年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奥斯 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参加同盟国方 面作战。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卷 入战争的国家越来越多,战争范围 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和非洲。 LKM0222设计制作
E. 大战结束:
德国 1918 年11月11 日,_________ 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
3
F. 大战的性质:
四年战火
非正义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_________
G. 大战的实质: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G. 大战的影响:
人员伤亡众多,财产损失巨大, 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8、“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
由的向往。”“他的子弹”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 C.美苏“冷战”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13·内蒙古呼和浩特)19世纪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 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A.尊重自己的权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重新分割世界 )
LKM0222设计制作
1
2
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B.大战的爆发: 萨拉热窝
(1)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 _________________ 事件。
1914
年6 月,奥匈帝国在波斯 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以塞尔维亚 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皇储斐迪南 夫妇在检阅回来的路上被塞尔维亚 民族主义者刺杀。奥匈帝国决心利 用这一突发事件发动战争,达到在 巴尔干进一步扩张的目的。战争的 车轮开始启动。
扩军备战 ,争夺越来越激烈,一场世界性的 两大军事集团不断_____________
英德之间海上军备竞赛激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称“德
国的殖民目的,只有在德国已经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方能 达到”,竭尽全力扩充海军。而英国决定,德国每建造一 艘军舰,英国就要建造两艘,以保证自己的传统海上优势。
从1900 年到1913 年,两大军事集团军费从约11 美元增
凡尔登绞肉机 ”。 役极为惨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1
3
四年战火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役
巴黎
1
3
四年战火
D.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
美国 宣布参战,使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战争 (1) 1917 年,一直采取中立态度的_______
的局势发生重大转变。
十月革命 。随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战争。 (2) 1917 年,俄国爆发_________ 奥匈 (3) 1918 年10 月底,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宣布独立,___________ 帝国瓦解。
命运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1 1
1
一
2 3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四年战火
1
A.背景:(原因)
实力对比 发生很大变化。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 发展 不平衡,__________ 19 世纪晚期20 世纪初,列强之间的______
上并超过老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力 重新分割世界。
1
1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A.背景:(原因)
发展 不平衡,__________ 实力对比 发生很大变化。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 19 世纪晚期20 世纪初,列强之间的______
上并超过老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力 重新分割世界。
1
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展,西方列强
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掀起 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 世纪初,世界上 的领土被瓜分殆尽。以德国为代表的后起 国家起步较晚,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 与英、法等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1897 年,德国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宣称:“德 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 邻国让出海洋……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 阳光下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