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 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①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②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3.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1)“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作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角色扮演理论

①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

“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a.“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b.“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②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米德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

(3)精神分析理论

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②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a.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b.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居间调节作用。

c.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

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d.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③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④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①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

如果婴儿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能使婴儿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相反,则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