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_以上海为例_陈先毅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_以上海为例_陈先毅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_以上海为例_陈先毅

本文中的上海郊区城市化指1949年以来,现在上海行政区范围内中心城区以外的乡村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分别以现在的四区六县(浦东新区、宝山、嘉定和闵行四区和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崇明六县)及六县作为上海郊区1992年以前和1992年以后郊区城市化的地域界定。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陈先毅 宁越敏

大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区,地处城市地域向农村地域的过渡地带,其城市化过程既受大城市职能扩散的辐射,是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又以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为基础,体现出城市化的初始特征,因而可通过对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的研究来探索城市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的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体制下城市职能的对外扩散等方面的特征都很典型;另一方面上海郊区乡村自90年代以来的非农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因而可作为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

的典型来研究。

一、上海郊区乡村城市化的历史

过程(1949-1991)

1.城市化动力特征的演变

城市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空间组织形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因此,产业的非农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根据上海郊区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可把本时期乡村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949-1970年。这一阶段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离的二元政策。一方面乡村的非农产业发展被否定,农业剩余产品通过统购统销中的价格机制转化为城市的工业投入和城镇居民生活福利的一部分,难以形成向非农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这一时期随上海城市的工业职能的加强,为解决工业职能扩大和地域限制之间的

矛盾,并配合新的工业项目的建设,从50年代中期开始,开辟了彭浦、漕河泾、北新泾、五角场、长桥、庆宁寺、高桥等近郊工业区。50年代后期又开始建设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等远郊工业卫星城。但是,尽管有工业区向郊区乡村延伸和工业卫星城市的飞地型布局,却没有资本、技术向乡村的扩散而带动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致使城市工业对郊区城市化的影响局限在工业区和卫星城市的内部,广域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则相当缓慢。

(2)1970-1991年。1970年以后,发展农村“五小工业”被肯定。上海郊区非农产业也因劳动就业和市场供应的需要开始发展。因所有制限制,当时农村工业以社队工业为主。到1978年,上海郊区社队工业产值达28.99亿元,占社队工农业总产值的52.15%,表明7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1978年以后,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通过市场机制的城乡联系得到恢复。1984年以后,农民获准进城务工经商。1986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及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其非农化发展过程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

一是城市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城市工业向郊区的扩散既有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主动扩散,也有因市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市政动迁、“三废”拔点等的被动扩散。无论是主动扩散还是被动扩散,无论是整厂或部分车间向外搬迁的有形扩散

还是通过产品、技术、工艺的无形扩散,其本质都是市区企业的资本、技术到郊区寻求与土地、劳动力的结合。这种结合对于郊区农村地域而言,就是利用土地资源吸引城市资本与技术投入,实现产业非农化的过程。到1992年,上海郊区联营企业户数达1238个,产值达60.3亿元,占郊区工业总产值的44%。

二是原乡村地区积累转向非农产业的投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的绝对减少、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农业积累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使得上海郊区依靠自身投入的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从1983年到1993年十年间,乡镇工业的户数增加了7倍,总产值增加了16.4倍。这其中有中心城市工业扩散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乡村农业及非农产业积累的不断投入和滚动发展。

2.城市化过程的地域表现

在上述动力机制下,上海郊区的乡村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心城区面积的扩大(由1949年的86平方公里增加到1992年的280平方公里)。这种由于中心城市的职能扩散和地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是大城市周围郊区乡村城市化的特有表现。

(2)城镇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见表1)。表1 上海市建制镇的规模演变

人口规模(万人)镇 数(个)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 198219901982199019821990

>6.02513.241.320.237.7

5.0-

6.02- 5.4-8.2-

4.0-

5.015 4.021.4

6.119.5

3.0-

4.024 6.113.29.412.0

2.0-

3.07616.01

4.424.513.2

1.0-

2.07711.89.418.18.5

0.5-1.01097.5 6.711.5 6.1

<0.5310 1.4 3.4 2.1 3.1

资料来源: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论文选集《九十年代上海人口》。

(3)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郊区城市化水平由11.8%提高到27.2%。

但是尽管如此,上海郊区的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水平是不相适应的。这可通过NU比得到反映(N指以劳动力计的非农化率,U指人口城市化水平),1990年上海郊区的NU比为2.57,而发达国家1978年、发展中国家1980年和中国1983年NU比分别为1.19, 1.19和1.40。这表明上海郊区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非农化,城市化进程有待由产业非农化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变。

二、1992年以来上海郊区乡村城市化的新发展

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引起了新的城市功能对原有城市空间区位的竞争,而使城市原有的工业职能在引进外资实现高度调整的同时,在地域上不断向外扩散,而郊区的乡村工业化、城市化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1.外商投资对城市化的推动

截止到1994年底,郊区六县共批准外资企业2381家,总投资额32.82亿美元,协议吸收外资26.92亿美元。外商投资对于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土地批租、上缴税金、支付职工工资增加政府和居民的收入,提供城市化成本的一部分;其次通过投资企业的区位行为(进入开发区)促进产业的集聚;再次是通过就业机制吸引人口集聚。

2.开发区的设立形成各级城镇新的发展空间

由于浦东开发开放中以小区(功能区)开发为建设重点的开发引资模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县级行政区开发引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郊区原有分散布局的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开发引资中集中发展的思路以及投资外商对厂区内外基础设施要求的一致性,使得开发区成为郊区工业发展最好的空间组织形式。截止到1995年底,设立于郊区六县的市级开发区已达7个,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另设立了7个县级开发区、196个乡镇工业小区,以便为外商投资、接纳市区工业扩散、乡镇的工业集中提供发展空间。开发区的设立,一方面为郊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发展场所,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的集中;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多以城镇为依托,在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城镇的基础设施得到配套改建增建,从而提高了原有城镇对人口的接纳能力。

3.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口的空间转移是指人口常驻地的改变,它

主要是由于人口(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和谋求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决定的。上海郊区劳动力的非农化率到1992年即已达到72.9%,为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但较大规模的人口转移过程还是发生在1992年以后。这是因为:

(1)开发区的设立使工业发展走向集中,人口向城镇的集中是人口在地域上与经济的自然结合。

(2)乡镇级的房地产开发产业开始形成,从而确立了新的镇区人口集聚机制。仅青浦县1994年竣工的商品房就达4687套,售出2565套,在建4140套。除此之外,镇政府利用集资建房的方式,由镇政府组织成立房产开发公司,以农民集资为开发资本,以政府行为开发“机制房”,以微利价格向进镇的农民出售,吸引农民进镇居住。

(3)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城市化人口的支付能力增强。农村兼业农民的收入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企业工资、农业收入、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在松江县泗泾镇的调查表明,1992年农民人均收入2378元;1995年达到4825元,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4968元,劳动力人均年收入7476元。这样双职工农民家庭3年左右的积蓄就可支付迁居城镇所需的基本支出(购房或集资建房以及交纳各种市政建设费用)。

(4)农业经营方式推行土地适当集中,使职业转移人口进一步摆脱了土地的束缚。配合开发区建设,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同时郊区农村开始了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度转变,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场集中。在所调查的松江县小昆山镇,全镇已办起合作农场9个,其中县级2个,镇级4个,村级3个,全镇土地已有60%集中到农场经营,从而解决了由农村向镇区迁居人口的后顾之忧。

随着开发区建设、人口的转移,乡镇级小城镇迅速兴起和发展,以镇域为单位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在所调查的奉贤、青浦、松江三县的洪庙、徐泾、金泽、泗泾、小昆山五镇,1995年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了60%,38%,16%,27%和45%。

三、大城市郊区城市化的理论探讨

通过以上对上海郊区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上海郊区乡村城市化包含两个方面的过程:一是以非农经济发展为标志的职能城市化过程,这一过程大致起始于70年代以后;二是以城镇兴起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为特征的人口城市化过程,以1992年以来城镇的迅速兴起和发展较为典型。这一完整的过程是一定城市化机制下城市化主体行为的综合结果,并产生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城市化效益。

1.关于农村城市化的实质

农村城市化过程,表现为非农产业向城镇的集聚并带动城镇的兴起、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即城镇的成长。因此可以从城镇的成长机制中去探寻城市化过程的本质。

从经济及社会运行方式的角度,可将城市划分为城镇主体、城镇产业、城镇设施三个子系统,其相互关系表现如图1。

在城镇子系统中,城镇经济运行主体指城镇的投资者、政府和迁居人口;城镇的产业系统指城镇的一、二、三次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城镇设施子系统是指为城镇主体和城镇产业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生活设施。城镇的兴起发展过程表现为城镇主体、城镇产业、城镇设施三个子系统的增长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整合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城镇的政府、投资者、居民,因而城市化过程也就表现为主体的行为以及它们行为的总和。

(1)投资者。指市区外迁企业、镇村两级集体企业、投资外商、私营个体业主等投资主体。其投资动力来自于对资本增值的追求,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劳动力的雇用,完成资本与土地、劳动力的结合。投资者的进入,为镇区奠定了经济基础,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人口集聚的前提,并产生对城镇设施的需求。

(3)迁居人口。以就业和到镇区居住为目的,由农村居地向城镇居地迁居。人口的迁居是城镇人口集聚的主体,镇区居民迁入由投资者提供的就业机会和镇区为居民提供的社区生活设施数量和质量所决定,并对城镇设施产生需求。

(3)政府。政府掌握财政收入,代表国家行使土地使用管理权,管理城镇人口,因而是城市化的组织者。通过城镇规划、土地使用控制、组织公共设施投入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维持城镇发展的空间有序性和时间有序性。在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即县、镇两级政府。

29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

图1 城镇系统结构

2.关于城市化过程的运行机制

各行为主体的总和构成城市化过程,但各主体的行为又是相关互动的,通过一定的机制而使城市化过程得以展开。按照运行特点,运行机制可分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

(1)市场机制。主体通过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并接受市场的反馈。通过市场机制的行为主要是投资者和城镇居民的行为。就投资者而言,是要通过投资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完成投资,通过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市场实现经营。对就业者而言,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取得就业。对迁居镇区的居民而言,主要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取得镇区居住,通过各种服务业市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行政机制。指地方政府以社区代表的身份,依靠法定权力,通过行政命令而采取的行为方式。行政机制是建立在地方政府掌握社区收入(财政收入)、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以及依法管理社区人口的基础上的。通过行政机制的政府行为表现为用于投资、开发区的设立及其基础投资开发、促进投资(各种招商活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等部分的财政支出以及城镇规划、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管理等形式。

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只是运行机制的两个方面,而并不在同一过程中相互排斥。

3.关于农村城市化的结果——城市化效益

农村城市化效益是指农村城市化过程给城市化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其实质是通过城市化过程,通过产业、人口向镇区集聚的过程,改变一个地区原有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以引起地域系统的变化。农村城市化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农村城市化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产业向镇区集聚而带来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集聚经济首先表现在企业因集聚镇区而带来的企业外部各种交易成本的降低(包括在获得生产要素、产品销售、与政府交易中各种交易费用的降低),其次表现在镇区人口集聚达到某种服务业的门槛人口时,会促进该产业部门的发展。再次,集聚经济也表现在通过产业、人口集聚,政府公共设施投资的节约以及城市化地区土地使用的节约。据对松江县小昆山镇调查,从1985年到1995年,通过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仅是居住用地就节约了近80%。规模效益则表现在企业集聚镇区后,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能性,如镇区基础设施、劳动力条件、镇区环境保护能力等为其扩大生产规模所提供的可能性。

(2)社会效益。农村城市化的社会效益是通过城市化过程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影响而体现出来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主要由政府和社区(居民集体)两个主体组织实施。

农村城市化过程发生以前,社区为农村社区,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家庭为功能单位,社区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社区组织管理处于自发状态,社区功能极为有限。

农村城市化过程通过产业和人口向镇区的集聚,形成了城镇社区。城镇社区的形成,首先是扩大了社区的规模,当社区规模超过特定服务业的门槛时,就会有新的服务业部门形成,如社区的商饮服务业、一定等级的医疗事业(医院)、文化事业(如影院、有线电视)等。其次,较之于农村社区,城镇社区的收入水平较高、结构复杂,社区服务的需求及供给层次增加,服务体系会不断完善。第三,城镇社区更加集中,便于管理。通过社区机制而体现的农村城市化的社会效益,还表现在城镇的兴起,形成了镇域农村社区的中心地,使一些社会职能通过城镇而更为有效地向乡村扩散。

(3)环境效益

环境效益应通过环境质量来衡量。环境质量取决于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治理两个方面。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以工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经济总量在上升及向镇区集聚之中。这一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治理,会对一个特定的城市化地域单元、这一单元中的镇区、以及单元中镇区以外的农村地域产生不同影响。镇区外的农村地域,随工业企业和人口向镇区的集中,生产生活的污染排放会稳定减少;镇

30城市问题1997年第3期

区随着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污染排放逐渐增加,而

当环境治理开始(如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入使用)后,镇区对环境的污染排放会大幅减少;就整个城市化区域而言,则有一个随着工业化的污染加剧到集中治理污染的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当治理措施达到一定强度时,对环境的污染排放会降至产业和人口向镇区集聚以前的水平之下。从

表面上看,是环境治理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实质上是城市化过程使分散的产业及人口集中,从而使对环境的治理在经济上成为可能与合理。当城镇的发展尚未进入环境治理阶段时,城市化的环境效益只是一种潜在效益。

上述农村城市化的主体、机制、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效益及其相互关系可用图2

表示。

图2 农村城市化过程示意图

由图2可以看出,农村城市化过程是一个闭合的运行系统,其中由城市化效益到城市化主体是系统运行的激励机制。但由于城市化效益在各主体间的分配不等以及不同主体对城市化效益不同部分激励的敏感性不同,因而就会造成各主体间在城市化过程中行为目标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如镇区居民和镇区的投资者,前者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较高,而投资者则通常是把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放在首位。至于政府对城市化效益的追求则要更加综合与复杂得多。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协调城市化过程中各主体间利益的机制,既能使城市化过程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又能使各主体积极投入参与。

参考文献

〔1〕周振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进型集聚增长阶

段,《经济研究》,1995(1)。

〔2〕辜胜阻:《非农化与城市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鲁明泓: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农村非农化研究,《经济学动

态》,1994(6)。

〔4〕黄肖强:上海郊县环境污染及防治,《上海环境科学》,1995

(9)。

〔5〕张玉枝:城市行政区—社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

学硕士毕业论文,1996。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所本文编辑:黄士正)

31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

“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一、商榷: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郊区城市化”的说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2》教材在“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说明中提到:“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前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又在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到:“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鲁教版《高中地理2》中也有类似提法,“由于特大城市人口与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城市人口向外流动,继而引发商业、服务业等相继外迁,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已开始出现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随着人口向外迁移和扩散,商业和制造业也相继向外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的衰落,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现象”。 湘教版中,却把“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混为一谈。“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加之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这一迁移过程称为城市郊区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又可将其称为逆城市化阶段”。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判断:人教版和鲁教版教材所谓的“郊区城市化”现象,正确的说法应是“郊区化”;但是不能把“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混为一谈。 二、概念辨析 1、郊区城市化与郊区化 “郊区化”概念来自于西方文献,是指立足于中心市,即以中心市为主体,来观察城市向郊区(即中心市外的建成区或都市区)的离心扩散。 概念中的“中心市”不等于我们习惯认识中的市区。在中国,行政上的市区范围很大,与西方中心市空间尺度相似的概念相当于有些中国大城市的中心区,如北京的4个区。而有些没有现成中心区地域划分的城市,则一般相当于原来的旧城范围。因此,中国习惯上所说的城市范围较大,北大周一星教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郊区城市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这样一个过程叫做郊区化过程”。即这种现象仍然发生于城市内部或都市区内。 郊区化的前兆是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在城市总人口中的相对比重下降,即所谓的相对分散。郊区化的典型标志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即绝对分散。郊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或产业也可能从近郊向远郊离心扩散。 “郊区化”与“城市郊区化”是等价的。郊区即城市的郊区,乡村无所谓郊区,因此“郊区化”即“城市郊区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万,户籍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另外有外来人口万。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

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几个概念的辨析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城市化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郊区化包括三种外迁:一是人口外迁,主要是因城市中心的巨大人口压力,以及这一压力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引发的。二是工业外迁,主要原因在于市中心以外有大面积的价格低廉的土地,以及能更好地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相互配置。三是零售业外迁,这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外迁后,市中心商业面对来自郊区商业激烈竞争而被迫采取的措施。 郊区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只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这一转变中,建成区在扩张,城市人口在增长。 三、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城市化专题复习

城市化 [目标定位]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了解哪些因素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①__________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 (1)推力因素——使人群离开乡村;(2)拉力因素——使人群来到城市。 3.城市化水平 可以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意义 带来③__________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④__________等的巨大变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特点: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⑤________曲线。 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特点 (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⑥____,发展较慢。 (2)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很快,出现⑦________________现象。 (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⑧__________,出现 ⑨__________现象。 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进入⑩__________阶段。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处于初期阶段和?____________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1)?____________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对城市?__________产生影响。 (4)出现城市“?______”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__________、水污染、?____________污染和噪声污染。 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

[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 [思维线索] 图中住宅的位置―→三位购房者的收入、需求―→ 购房影响因素 [答案](1)个人经济收入是住房位置选择的重要因素。 (2)社区服务设施是否完善、物业管理是否到位也是居民住房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3)个人的喜好。有的人喜欢居住在繁华热闹的地方,便于社交和联系;有的人平时交往很少,喜欢居住在安静的地方。

[思维线索] 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城市环境质量变化 [答案]广州市居住郊区化倾向的出现需要三大条件:①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同时城市中心区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地价低,房价也低;③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家庭拥有小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增多。 问题2.分析一下,居住区向郊区扩散对土地利用方式带来哪些影响?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思维线索] 居住区扩散―→占用农业用地―→城市范围扩大―→ 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居住郊区化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郊区原来是农业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随着居住郊区化,必然伴随着郊区城市化,使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着居住郊区化,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区可能发生改变,通过对旧城改造,改变原来住宅区的利用方式。居住郊区化带来了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对于分散城市职能、减轻城市化问题有一定好处,但也会造成污染的转移,使原来山清水秀的郊区变得也和城市一样污浊。另外,居住郊区化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郊区人口的就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距。 问题3.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原因是什么?

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地理必修二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若X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a=10km,Y轴表示 土地利用租金,且b=100元/m2,则图中四地点最可能 为商业区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X轴表示出生率,且a=4%,Y轴表示死亡率,且b=4%,则图中四点表示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是()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1.商业区应距离市中心最近,地价最高,故判断为③。 2.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故选④点。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问题。 3.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4.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解析:3.观察柱状图分析,30年间乡村人口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人口增加了1000万,A错;总人口由1500万增加到3000万,城市人口由500万增加到1000万,城市人口增加了500万,B正确;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增加了一倍,C、D错。 4.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应。 5.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2030年后,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2040年时,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10年时,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大致相当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解析:5.2030年后,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下降,是因为郊区城市化,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并不是城市人口比重下降,A错。逆城市化现象时,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迁往乡村,乡村人口比以前增多,2040年时,乡村人口持续减少,B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 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 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45.3万,户籍总人口 32.35万,其中农业 人口19.85万,非农业人口12.5万,另外有外来人口18.3万。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 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 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 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 因为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很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 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 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因 为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持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 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充足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 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 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合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_以上海为例_陈先毅

本文中的上海郊区城市化指1949年以来,现在上海行政区范围内中心城区以外的乡村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分别以现在的四区六县(浦东新区、宝山、嘉定和闵行四区和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崇明六县)及六县作为上海郊区1992年以前和1992年以后郊区城市化的地域界定。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陈先毅 宁越敏 大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区,地处城市地域向农村地域的过渡地带,其城市化过程既受大城市职能扩散的辐射,是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又以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为基础,体现出城市化的初始特征,因而可通过对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的研究来探索城市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的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体制下城市职能的对外扩散等方面的特征都很典型;另一方面上海郊区乡村自90年代以来的非农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因而可作为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 的典型来研究。 一、上海郊区乡村城市化的历史 过程(1949-1991) 1.城市化动力特征的演变 城市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空间组织形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因此,产业的非农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根据上海郊区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可把本时期乡村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949-1970年。这一阶段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离的二元政策。一方面乡村的非农产业发展被否定,农业剩余产品通过统购统销中的价格机制转化为城市的工业投入和城镇居民生活福利的一部分,难以形成向非农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这一时期随上海城市的工业职能的加强,为解决工业职能扩大和地域限制之间的 矛盾,并配合新的工业项目的建设,从50年代中期开始,开辟了彭浦、漕河泾、北新泾、五角场、长桥、庆宁寺、高桥等近郊工业区。50年代后期又开始建设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等远郊工业卫星城。但是,尽管有工业区向郊区乡村延伸和工业卫星城市的飞地型布局,却没有资本、技术向乡村的扩散而带动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致使城市工业对郊区城市化的影响局限在工业区和卫星城市的内部,广域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则相当缓慢。 (2)1970-1991年。1970年以后,发展农村“五小工业”被肯定。上海郊区非农产业也因劳动就业和市场供应的需要开始发展。因所有制限制,当时农村工业以社队工业为主。到1978年,上海郊区社队工业产值达28.99亿元,占社队工农业总产值的52.15%,表明7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1978年以后,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通过市场机制的城乡联系得到恢复。1984年以后,农民获准进城务工经商。1986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及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其非农化发展过程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 一是城市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城市工业向郊区的扩散既有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主动扩散,也有因市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市政动迁、“三废”拔点等的被动扩散。无论是主动扩散还是被动扩散,无论是整厂或部分车间向外搬迁的有形扩散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化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知识点,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城市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

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A.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提高绿化 E.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二、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论文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步进化。关于城市化,其理论研究非常之多,也存在不少争论,研究区域的区位论,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生态论等等,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和表现形式,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和评价,有助于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和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人口一.城市化的定义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理论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概念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urban意为城市、都市;-ization是表示行为发生的过程,即“化”的意思。那么从字面理解,城市化就是非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还包括实质上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文化、文明、意识和精

神的扩散。因此,城市化的定义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意味着农村地域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地域,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但从质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断改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综合看来,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是空间城市化。 第三是乡村城市化。 可见,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和聚集的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复习过程

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鲁峰 (襄樊市第八中学4410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能说出襄樊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2、培养学生合作调查环境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调查,认识市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3、通过学习,认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1、主要活动方式 实地调查、拍摄照片、查阅资料、绘制图画、撰写报告、课堂汇报讨论。 2、活动后延伸 引导学生将环境保护从观念走向实践,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复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多媒体展现复习题) 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不尽合理的。 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当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耕地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盐碱化、沙漠化范围扩大) 2、为什么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遭到污染, 浪费水现象严重) 3、森林资源大量破坏会造成什么恶果?(森林可调节温度、湿度、蒸 发、雨量,森林资源大量破坏会使地球上大自然的调节器失去调节作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4、矿产资源的开采中存在什么问题?(浪费矿产资源,破坏环境)

从以上问题,同学们不难看出,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行为会产生许多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会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有必要保护好自己生存的环境。 引入新课: 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城市是人类进行创造的舞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城市规模的无限度扩大,工业进一步集中和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录像中烟囱林立,排放着浓浓的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烟雾,汽车拖着长长的“黑尾巴”行驶在光秃秃的公路上,河塘里泛着黑水,小区里、路边堆着各种垃圾,行人纷纷掩鼻而行) 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遍地等)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我们襄樊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正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很快,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在上一周,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对全市特别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各种污染的危害(选择常见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各种污染的知识,查询各种污染的危害,结合实地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每个小组有两个同学上讲台进行汇报,一个口头表达,另一个展示照片、图片)。 下面就请各组同学将调查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水污染调查 我们小组进行的是水污染调查(展示水体污染的图片和照片)。 水是生命的源泉。树木花草、蔬菜瓜果,缺水就会干枯死亡,飞禽走兽、家禽牲畜,没有水就无法生存。人体重量的60%是水,鱼体内80%是水。没有水,一切生命都会终止。但是,人所需的淡水、净水正在不断减少,至今,世界上有70%的河流受到污染,很多的陆地淡水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影响,都不能被人类所利用了。 水体污染对人类、生物会产生重大影响。请看这两幅漫画。这张讲的是由于水体污染,鱼类无法再在水中生存,它们要跑到钓鱼人的水桶中去换口气。这张画清楚地显示污染的水导致鱼儿也被污染,吃了鱼的人得病了……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襄樊水体污染的情况,我们小组在3月18日对樊城小清河进行了观察调查。一眼看去,这一段河流的河面上漂浮着粪便、腐烂菜叶、废弃塑料袋等垃圾,河水是暗黑色的,还闪闪发光,显然是有着油污。仔细寻找污染源,发现河流污染是由于船上渔民、河边居民、在菜场里卖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武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 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 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 邹农俭

第一章世界城市化概述 1.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3.城市群: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一批大小不等、相互依存、密度较高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城市人口及各种要素高度密集后,又不断迫使城市内部要素向外扩展,以及整个区域内城镇个体不断壮大而形成的。城市群是由一组有相互关联的城市组成的,它有别于相互独立的城市个体而形成的城市共同体。在城市群内部,城市个体与个体的界限难以分清,城市连绵不断,相互协作、辐射、渗透。城市群一般集中了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外贸机构,是国民经济的心脏地带。城市群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甚至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4.逆城市化:所谓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外、农村的反向流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资本主义早发国家城市化声势巨大,洪流滚滚,在这样一个大潮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地移向城市,紧接而来的是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集中度过高,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地价飞涨;交通改善难以满足蜂拥而至的人口,造成行路难;空气污染;就业岗位难觅;升迁机遇难得;城市基础设施脱节;社会治安难管。总而言之,因过度集中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城市病”。医治这类病的良方,只能是人口从市区向郊区、农村适当分散。 5.当代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 (1)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尽管从产业革命开始,城市化就启动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城市化只是少数工业化早发国家的专利;到了20世纪60年代,城市化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终于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2)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得益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兴起,全世界的城市化速度愈益加快,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冲击力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开始唱了主角。 (3)大城市急剧增加。在城市化的洪流之中,一批大城市急流勇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了超大型城市、巨型城市。 (4)崛起了一批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一批大小不等、相互依存、密度较高的城市群体。 (5)高科技城市的兴起。高科技城一般规模不大,即使是城市群,也是以中小城市为主,但科技含量较高,以高科技为主导产业,因而城市的能量巨大。高科技城的建设起步较迟,但是起点高,它不是由城市自然扩展、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而是异军突起。它一扫传统城市的臃肿、低效率,一开始就以现代化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6)逆城市化。所谓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外、农村的反向流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资本主义早发国家城市化声势巨大,洪流滚滚,在这样一个大潮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地移向城市,紧接而来的是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集中度过高,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地价飞涨;交通改善难以满足蜂拥而至的人口,造成行路难;空气污染;就业岗位难觅;升迁机遇难得;城市基础设施脱节;社会治安难管。总而言之,因过度集中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城市病”。医治这类病的良方,只能是人口从市区向郊区、农村适当分散。 6.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009): (1)只有工业化才是城市化的真正推动力。只有产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桎梏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以集中的现代化大生产逐步代替以手工业为主要形式的分散的小商品生产,并建设起规模巨大、工人成千上万的大工厂。这时城市从数量、规模到布局、结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得以空前的发展。产业革命之前,古代城市尽管已经遍布全球,城市也有兴盛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