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合集下载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几年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歌词由三段组成,每段后面重复副歌。

歌词是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Россия - свйщенная наша держава, Россия - любимая наша страна. Могучая воля,великая слава Твоё достоянье на все времена!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国家, 俄罗斯,我们挚爱的祖国。 顽强的意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光荣啊,我们自由的祖国, 兄弟民族的古老联盟, 先辈们赋予的智慧属于人民! 光荣啊,祖国!我们为你骄傲!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正统无吐槽版 制作:北京大学外语学院
有关国歌
词: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曲: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 2000年,偏好旧国歌的普京决定废除叶利钦执政期间的新国歌,于是克 里姆林宫与普京总统决定采用亚利山德罗夫的原曲(即1941-1991年苏 联使用的国歌)并与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共同修改 了歌词。意在希望国家恢复苏联时期强盛的国力。
Широкий простор для мечты и для ж изни Грядущ ие нам открывают года. Нам силу даѐт наша верность Отчизне. Так было,так есть и так будет всегда! 未来岁月为我们的生活和理想 开辟无限的空间。 对祖国的忠诚给予我们力量。 过去,现在,将来都一样!
Славься,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国歌,即《国歌颂》,是俄罗斯联邦的国歌。

歌词由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明哈洛夫(Sergei Mikhalkov)创作,曲谱由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Alexander Alexandrov)作曲。

这首歌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的英勇和祖国的伟大。

《国歌颂》的歌词体现了俄罗斯的伟大历史和传统,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歌中提到了祖国的壮丽自然风光、人民的勇敢斗争以及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这首国歌的歌词通过优美的诗句展现了俄罗斯的山川河流、丰饶的农田和广袤的土地。

同时,歌词还赞美了勇敢的俄罗斯军人和漂亮的俄罗斯女性,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忠诚。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的曲谱给这首国歌注入了激情和力量。

这首国歌的旋律庄严肃穆,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的壮丽和庄重,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俄罗斯国歌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版本,但在2000年12月8日通过的一次正式决议后,《国歌颂》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官方国歌,并保持至今。

在国歌演奏时,人们会立正行军礼,以示对祖国的敬意和荣誉。

无论是在重要的国家庆典上,还是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当俄罗斯国歌奏响时,人们总会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的力量。

国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民族精神使其成为了俄罗斯人民的心灵歌曲。

俄罗斯国歌的旋律和歌词凝聚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也向世人展示了这个伟大国家的魅力与实力。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俄罗斯国歌将永远伴随着俄罗斯人民,成为他们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努力奋斗的象征。

总的来说,俄罗斯国歌是一首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和人民的勇敢,展现了俄罗斯的力量和魅力。

这首国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的伟大和荣耀,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无论身在何处,听到这首国歌,俄罗斯人民都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宣传片注释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宣传片注释

• 3, • Широкий простор для мечты и для жизни 未来岁月为我们的生活和理想 • Грядущие нам открывают года.开辟无限的 空间。 • Нам силу даѐт наша верность Отчизне.对祖 国的忠诚给予我们力量。 • Так было, так есть и так будет всегда!过去, 现在,将来都一样! • (Припев) •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 Славься, 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Россия - любимая наша страна.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Могучая воля, великая слава -顽强的意志,辉煌的荣耀 Твоѐ достоянье на все времена!是你永恒的财富! (Припев)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光荣啊,我们自由的
爱森斯坦执导的苏联著名影片,也是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影片—— 《战舰波将金号》,第五章,胜利大会师。影片讲述波将金号的水兵发 动起义,控制了战舰,随后炮击敖德萨,支援被沙皇屠杀的人民群众。 蒙太奇手法的开山之作↑
农业 劳动者
伟大的卫国战争,告别士兵的亲人
俄0年)《爱国歌》(俄文: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есня)是俄罗斯联邦自 1991年至2000年的国歌。此曲为米哈伊尔·格林 卡所作,原为一段没有配词的钢琴旋律 。这首曲 子于1990年代初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支持下,被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选为国歌,并持续了好几年的 无歌词状态。在1999年的一场为国歌作词的比赛 中,维克托·拉杜金(Viktor Radugin)以他的作 品《Славься, Россия!》赢得了胜利。不过,随 着叶利钦的继任者,偏好旧国歌的普京的上任, 将《爱国歌》加上歌词后已不再可能继续使用。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是由俄罗斯民间音乐家从19世纪起演唱的一首曲子,是俄罗斯民间文化中最古老的歌曲之一。

传说此歌曲源自1730年,当时德军侵略俄罗斯时,俄罗斯士兵们在战场上唱这首歌,表达他们对俄罗斯国家的爱和尊敬。

歌词大意:
我们是勇士,我们来自俄罗斯国度,
革命的戦士的荣誉,
无论何时,都要为祖国奋斗,
无论何处,都要把真理闪烁耀眼。

俄罗斯,我们的圣地,
山脉、森林和湖泊,
那里有勤劳的人民,
他们热情地拥抱着祖国。

勇士们,前进吧,
在阳光下,无畏无惧,
我们将取得胜利,
给俄罗斯带去和平。

虽然战斗是苦难的,
我们也必将胜利,
勇士们,不要害怕,
我们将向前走到伟大的目标。

我们的脚步不止步,
伟大的事业继续前行,
正义的理念在我们心中激荡,
勇士们,冲锋吧,勇士们冲锋吧。

苏联歌曲和它的故事

苏联歌曲和它的故事

标题: 苏联歌曲和它的故事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Dec 16 14:24:38 2007), 站内一、《青年近卫军》1922年四月,共青团诗人、政工人员阿历山大·别泽勉斯基被招到俄罗斯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团中央委员会托他写一首歌。

其实,别泽勉斯基早就想写首新歌,可是共青团还没有自己的作曲家。

他建议采用现成的曲调来填词——那是由几位来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外国同志所唱的一首歌曲曲调。

这个曲调的起首句原是奥地利梯罗尔省的民间小曲,流传已有二百多年了。

海顿的G大调交响曲、莫扎特的E大调嬉游曲和歌剧《魔笛》的终曲、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中都采用过这一曲调。

给别泽勉斯基的限期是三周。

但年轻的诗人一下子来了灵感——他从团中央书记办公室出来,走两层楼梯回到共青团的集体宿舍只不过一刻钟,他就写出第一段歌词:“向前去迎接黎明,同志们,去斗争!…”到深夜3点,四段歌词全部完成。

又过了半小时,团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被别泽勉斯基的电话叫了起来听这首新歌。

大家听了不光是喜欢,而且觉得它一字一句都令人热血沸腾,于是大家立即分头把歌词复写了许多份。

到了早晨,越来越多的被吵醒的人都在唱这首歌曲了。

《青年近卫军》很快就流传开了。

1922年10月在共青团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整个大厅都齐声高唱这首似乎早已熟悉的心爱的歌曲。

1923年由作曲家舒尔根改编的《青年近卫军》第一次出版。

这以后,无论是游行集会,或者在学校晚会上和野营篝火旁,都可以听到这首歌曲。

卫国战争时期,顿巴斯矿区克拉斯诺顿的一群青年就以《青年近卫军》来命名他们的反法西斯地下组织。

他们在监狱里,在刑场上都高唱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

这些情景,我们可以在法捷耶夫的小说《青年近卫军》中读到。

这首歌早在1926年就已经被介绍到我国来,第一个翻译这首歌的是瞿秋白,他当时译为《少年先锋队》或《少共国际师》,刊载于当时的中国青年社出版的《革命歌集》上。

二、《卡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象明媚的春光…”恐怕没有比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更熟悉更喜欢这支叫做《卡秋莎》的歌曲了。

1812序曲

1812序曲

概述:《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

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阔的领土和无限风光。

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

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

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

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

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作者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

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著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

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使用原因:这首序曲除了运用正常管弦乐编制的乐器外,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超常乐器在内,在序曲的结尾处还另加了一支军乐队,以期收到热闹和生动的效果。

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已令参加典礼的公众大为激动引子: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bE大调),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随后,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音乐课--国歌

音乐课--国歌

⾳乐课--国歌国歌⾸先,播放《义勇军进⾏曲》(中国国歌)可以的话把歌词也弄上去——做⼀个铺垫介绍中国国歌:《义勇军进⾏曲》由⽥汉作词、聂⽿作曲,诞⽣于抗击⽇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曲》原是聂⽿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风云⼉⼥》所作的主题歌。

2004年3⽉14⽇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第⼆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曲》作为国歌写⼊《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1949年⾄1978年及现在版本起来!不愿做奴⾪的⼈们!中华⼈民共和国国歌把我们的⾎⾁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冒着敌⼈的炮⽕,前进!冒着敌⼈的炮⽕,前进!前进!前进、进!1978年⾄1982年版本前进!各民族英雄的⼈民!伟⼤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争。

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举⽑泽东旗帜,前进!⾼举⽑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俄国国歌:《爱国歌》(俄⽂: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Песня)是俄罗斯联邦⾃1991年⾄2000年的国歌。

此曲为⽶哈伊尔·格林卡所作,原为⼀段没有配词的钢琴旋律,并且被配上“Motif de chant national.”的法⽂标题。

中⽂名俄罗斯国歌《爱国歌》外⽂名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Песня爱国歌作者⽶哈伊尔·格林卡词谢尔盖·⽶哈尔科夫曲亚历⼭⼤·亚历⼭德罗夫现⾏版本《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曾⽤版本《爱国歌》美国国歌:美国国歌:《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译《星条旗之歌》)。

该曲由美国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作词,美国作曲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作曲。

苏联国歌及加盟共和国国歌

苏联国歌及加盟共和国国歌

以下是第一季,苏联欧洲部分的6个加盟共和国(苏俄除外)国歌及简介。

中文歌词及部分资料源自维基,均为70年代去斯大林版本。

苏联国歌(1977版)打头阵!段落俄语歌词中文歌词第一段СоюзнерушимыйреспубликсвободныхСплотиланавекиВеликаяРусь. ДаздравствуетсозданныйволейнародовЕдиный, могучий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

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统一而强大,万年万万年!第二段Сквозьгрозысиялонамсолнцесвободы, ИЛенинвеликийнампутьозарил: Направоеделоонподнялнароды, Натрудинаподвигинасвдохновил!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

因正义之故,他领导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

第三段ВпобедебессмертныхидейкоммунизмаМывидимгрядущеенашейстраны, ИКрасномузнамениславнойОтчизныМыбудёмвсегдабеззаветновёрны!在共产主义的不朽胜利中,我们看到亲爱祖国的未来。

为了她那飘扬的鲜红旗帜,我们永远忠诚无私地屹立。

副歌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нашесвободное, Дружбынародовнадёжныйоплот! ПартияЛенина- силанароднаяНаскторжествукоммунизмаведёт!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爱的坚固堡垒!列宁的党,人民的力量,把我们引向共产主义胜利。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爱沙尼亚文:Eesti Nõukogude Sotsialistliku Vabariigi hümn)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的国歌,作为官方国歌使用于1945年至1990年,由约翰内斯·森珀尔作词,古斯塔夫·埃尔内萨克斯作曲。

各国国歌的那些糟心事

各国国歌的那些糟心事

各国国歌的那些糟心事6月,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了修改英文版国歌《噢!加拿大》歌词的法案,以性别中立化为原则,将国歌中“你的儿女(以‘儿子’代表)皆忠诚爱国”(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thy sons command)改成“我们大家忠诚爱国”(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of us command)。

这次修改不涉及复杂的国家认同问题,因此在国会没有经历很多撕扯。

法案通过后,国会议员们站起身齐声唱了一遍修改后的国歌。

(法语版国歌歌词与英文版不同,本次未修改。

)说到选定和修改国歌,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如此轻松地解决。

有些国家需要删除国歌中一些“敏感”的语句,有些国家需要将几首不同的歌拼凑在一起,还有些国家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没有歌词。

2014年巴西世界杯A小组第2轮巴西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内马尔在唱国歌时落泪国歌在欧洲从18世纪开始变得流行,著名作曲家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分别被德国和奥地利选定为本国的国歌。

当时在这些最早拥有国歌的国家,其国歌在旋律和歌词上普遍比较简单,不过当制定国歌的做法传播到世界各国后,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现在,除了某些国家,一国的国歌一般只在大型体育赛事中或者在其他重要的国际场合下才会奏响。

各国的国歌存在一定的规律,有一些题材会很常见。

如很多国家的国歌跟选定国歌前的一场战争有关,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就属于这种,还有一个很典型的是法国的《马赛曲》。

《马赛曲》呼吁民众拿起武器,组成军队,奋勇前行,直到“肮脏的血液填满壕沟”。

另一些国歌,比如英国的《天佑吾皇》则是向国家元首致敬。

不过,各国国歌中最常见的题材还是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赞颂,常常聚焦于国家的山川地理。

像克罗地亚人会赞颂他们“美丽的祖国”,丹麦人赞颂“可爱的土地”,瑞士人更进一步,赞颂他们那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土地”。

一些地方层级的官方歌曲也是如此,像加拿大布雷顿角岛的官方歌曲也是对当地自然地理的赞美,它同时也将当地人民比作“激流中的岛屿与岩石”。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1)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1)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1)1.1812序曲(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启用真的大炮。

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

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

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

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

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

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满意,在他给他的资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曲子将会非常嘈杂而且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他没有想到这首乐曲后来却成为他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2.E调前奏曲(巴赫)一首曲子的调性由其首调或固定调决定,固定调为E大调的前奏曲即可命名为E调前奏曲,历史上以E调作曲的前奏曲不少,但最有名气的作品为老巴赫在1717–1720年间所作的六首小前奏曲中的,作品编号BWV 93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也译作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喀秋莎俄罗斯歌曲

喀秋莎俄罗斯歌曲

喀秋莎俄罗斯歌曲喀秋莎,是一首充满激情与节奏的俄罗斯民间歌曲,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俄罗斯国歌。

它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喀秋莎,她带着俄罗斯的民俗舞蹈和欢快的旋律,向世界展示着俄罗斯的美丽和优雅。

这首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的俄罗斯正在经历动荡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喀秋莎这个角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强大的俄罗斯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

而这首歌也因为它的表现力和美妙的旋律而被世人熟知和喜爱。

歌词中描述了喀秋莎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穿着俄罗斯传统的服饰,身姿矫健地跳着舞蹈。

她的美丽和欢快的舞姿吸引了周围的人们,他们都跟随着她的节奏一起舞动。

喀秋莎像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舞池。

喀秋莎的美丽和活力是如此动人,以至于许多年轻人都爱上了她。

他们为了能够和喀秋莎在一起,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

喀秋莎也被这些人们的热情所感动,她欢迎他们加入到她的舞蹈中。

在歌曲的高潮处,喀秋莎展示出她独有的舞技,她跳着高腿舞和俄罗斯庆祝舞蹈,她跳得如此娴熟、灵动,彰显出她的魅力和能量。

当她尽情地舞蹈着时,每一个人都为她欢呼喝彩,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沸腾。

这首歌本身就是一种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喀秋莎这个角色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代表,她带领着人们跳着快乐的舞蹈,象征着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

喀秋莎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俄罗斯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喀秋莎都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之一。

它的旋律激昂动人,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展现了俄罗斯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喀秋莎这首歌曲激发了人们对俄罗斯文化的兴趣和探索,也为俄罗斯的艺术和音乐传统打开了一扇窗口。

它成了俄罗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让更多的人对俄罗斯产生了兴趣和好奇。

总的来说,喀秋莎这首俄罗斯歌曲是一首经典之作,它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俄罗斯的文化魅力和艺术实力。

它的旋律动人,歌词优美,是俄罗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国际舞台上,喀秋莎都是一个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俄罗斯音乐史简介

俄罗斯音乐史简介
20世纪,歌曲在俄罗斯音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十月革命后,20年代,革命歌曲成为人们对社会生活 的一种迅速反映的手段,歌曲创作也走上了崭新的发 展道路。出现了许多关于新时代、新生活的歌曲,这 些歌曲讴歌伟大的十月革命,歌唱人们的斗争、劳动、 生活和爱情。创作这些歌曲的有作曲家,有无名氏, 有的是业余作者。如,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作词的 歌曲《卡秋莎》、杜纳耶夫斯基为电影《幸福的生活》 谱写的插曲《红莓花儿开》,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 曲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90年代以来,俄罗 斯文化发展的西文化倾向十分严重,西方的各种流派 的音乐涌入,使俄罗斯音乐发生了重大变化。歌曲也 是如此,模仿西文流行歌曲样式的俄罗斯流行歌曲的 创作量大大增加。
19世纪,俄罗斯音乐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歌剧、交响乐、交响音画、协奏曲、芭蕾舞音 乐,以及各种声乐作品等,呈现出音乐发展的 繁荣景象。 2、19世纪,音乐更加积极地走进了俄罗斯社 会广大阶层的日常生活。音乐的主要活动场所 在中学、寄宿学院和大学。当时,俄罗斯上层 社会的文化阶层很重视音乐,尤其是严肃音乐 逐渐成为他们的普遍爱好。19世纪起,钢琴、 竖琴等乐器走进了俄罗斯文化人的家庭,成为 俄罗斯家庭普遍的娱乐工具。
《三套车》
歌曲《三套车》是一首反映俄罗斯劳动人民艰 苦生活的民歌,它与我国一些“长工调”、 “脚夫调”类似。这首歌曲从20世纪50、60 年代就开始在我国广为流传。《三套车》采用 了分节歌形式,一共有三段歌词,前两段旋律 完全一样,忧郁的旋律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平。 第三段运用了变奏的手法,把旋律翻高演唱, 充分表现出赶车人胸中的悲愤和苦闷,形成了 全曲的高潮。最后,旋律又恢复到前面两段的 结束句,歌曲结束在无奈的叹息中。
二、18世纪俄罗斯的音乐:
18世纪,音乐在欧洲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18世纪,俄罗斯音乐 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尤其是与俄罗斯文学相 比,其发展比较缓慢。一直到18世纪初,俄罗 斯的音乐创作主要局限在教堂合唱和某些官方 礼仪迎宾音乐的范围内,而且创作方法程序化, 旋律单调。 赞美诗是此时的一种最大众的诗歌形式,也是 当时的一种音乐体裁。在音乐上是一种无伴奏 的三声部合唱,这种合唱有军事内容的,也有 抒情内容的。18世纪的赞美诗是音乐旋律与抒 情诗歌的结合,对后来的俄罗斯古典浪漫曲和 格林卡的民族歌剧创作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1812序曲

1812序曲

1812序曲简介1812年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首音乐作品。

这首作品于1880年首次公演,并成为了柴可夫斯基最受欢迎和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1812序曲是为了庆祝俄国击退拿破仑军队入侵的胜利而创作的,虽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历来都以其浪漫主义和激情著称,但这首作品更是超越了他以往的作品,展现了他作为作曲家的独特风格和才华。

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决定入侵俄罗斯。

这场战争被认为是拿破仑军队的崩溃的转折点,俄罗斯的坚固抵抗使得拿破仑迅速削弱,并最终导致了他被困边远小岛圣赫勒拿。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首序曲之前,收到了圣彼得堡人民委员会的邀请,他们计划在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宫举办一场庆祝活动,以纪念拿破仑战争胜利的100周年。

音乐结构1812序曲采用了大量军队进行曲和民族主义元素。

作品开始时,柴可夫斯基巧妙地交织了法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国歌。

然后,他通过使用管弦乐队和管弦乐队模拟炮声的方式,描绘了战争的场面和氛围。

在作品的高潮部分,柴可夫斯基引入了真实的军官和士兵合唱,并在旋律中融入了民间音乐和圣歌的元素。

整个作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序言 - 引入了法国和俄罗斯国歌的主题2.炮声和战争场面 - 使用管弦乐队和管弦乐队模拟炮声3.行军曲和合唱部分 - 运用了军官和士兵的合唱和行军曲的主题4.描绘胜利的场景 - 引入了民间音乐和圣歌元素,展现胜利的喜悦和庆祝的氛围演奏1812序曲在演奏上需要大型乐团和合唱团的配合,必要时还需要真实的军队乐队。

作品中有大量的乐器和声部,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

此外,还包括了大炮声音效和士兵和军官的合唱。

这首作品的演奏需要准确地表达出战争和胜利的激情和氛围,同时也需要传达出民族主义的情感。

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指挥家需要与乐团和合唱团紧密合作,以确保音乐的流畅转换和音响效果的协调。

影响和流行文化1812序曲至今仍然是柴可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广泛演奏和欣赏。

那些在战火中诞生的国歌

那些在战火中诞生的国歌

那些在战火中诞生的国歌作者:李汝晴来源:《畅谈》2017年第14期这些歌曲在诞生之初大多都是为了鼓舞士气。

《义勇军进行曲》这首鼓舞斗志的中国国歌,一开始是1935年爱国战争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国国歌,并于2004年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国歌诞生于战争之中的国家。

美国的爱国民谣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谈不上是一位作曲人。

这位律师在巴尔的摩的朋友甚至记得他五音不全,对音乐一窍不通。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1814年写出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歌曲《星条旗永不落》。

这位作者在目睹英国军舰轰炸家乡港口的堡垒时草草写下一首诗歌,而这首诗歌就是之后美国国歌的歌词。

当时,菲茨杰拉德与另一名马里兰律师约翰·斯图亚特·斯金纳(John StuartSkinner)一起乘船去往插有休战旗的英国军舰,交涉释放被扣美国平民。

这些人在一次海岸探险活动中被英国士兵扣留。

英国海军上将亚历山大·科克伦(Alexander Cochrane)同意释放囚犯,但是为了维护行动安全,他坚持认为上船的代表们必须在皇家海军完成该地区使命前一直待在船上。

9月13日夜,菲茨杰拉德独自站在英国皇家海军“雷鸣”号的甲板上,看着19艘英国军舰攻打巴尔的摩的麦克亨利要塞。

整晚要塞都被笼罩在炮火之中,攻击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即便炮弹不断落在被围困的城墙上,守军还是坚定地展开了以当时标准来看最大的一面旗帜。

康格里夫火箭不断在黑夜中爆炸,点亮了天空。

经过整整一夜,尽管英国闪电战凶残,但入侵者还是没能摧毁前哨,最终退出了切萨皮克湾。

菲茨杰拉德被此场景深深打动,他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了一首诗。

几年后,他印发了这首诗歌,将它命名为《麦克亨利要塞保卫战》(The Defense of Fort McHenry),搭配有英国饮酒曲调旋律的《致天堂的阿克那里翁》(To Anacreon In Heaven)进行哼唱。

各国国歌背后有故事

各国国歌背后有故事

各国国歌背后有故事每项世界性赛事召开之际,都会有国歌奏响的环节。

这些代表荣誉和爱国主义象征的国歌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法国国歌作者曾穷困潦倒凭借激昂的旋律、鼓舞人心的歌词,法国的《马赛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知名度的一首国歌。

这首歌诞生于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年轻上尉鲁热·德·利尔在满腔的爱国热情中,只用几个小时便完成了词曲的创作。

随后,这首曲子迅速传遍了各国,从希腊、苏联再到中国,革命者们都靠这首曲子激励过自己。

遗憾的是,在后来的44年生涯中,鲁热再也没有写过这样出色的作品。

他有一段时期过得极为穷困潦倒,甚至为混口饭吃,写了不少低俗歌曲。

众多国家国歌用同一首旋律英国国歌《天佑女王》诞生于1745年,作者至今不详。

它原本是歌颂英国国王的,当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和 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歌词里的 king(国王)便被Queen(女王)取代了。

由于英国广大的殖民范围,以及这首曲子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它曾先后被填上不同的词,当成许多国家的国歌。

在1788 年到1974年间,澳大利亚一直用的国歌都是《天佑女王》;1931年,在美国采用《星条旗之歌》之前,由塞缪尔·史密斯根据它的旋律填词的《我的祖国,为了你》曾是美国国歌;如今,它和《天佑新西兰》同为新西兰国歌;沙俄在1815年至 1833年的国歌用的是同样的旋律;瑞士也曾将它改成国歌《祖国请你召唤》,直到1981年换成列昂哈尔德·维德美尔写的《瑞士诗篇》;而在今天,列支敦士登的国歌仍然是一模一样的旋律,只是歌词改成了《在年轻的莱茵河上》,以至于它跟英国队比赛时,大家都搞不清奏的是哪边的国歌。

大多数国歌作者稿酬少得可怜写出一首能被无数人传唱多年的歌曲,拿的版税应该不少吧?事实上,大部分作者的酬劳都是少得可怜的。

拿乌干达国歌的作曲者乔治·卡库玛为例,这位音乐教师的作品是在1962年乌干达独立时,全国征曲比赛中脱颖而出的。

первый урок

первый урок

俄语的特点
• 发音相对易学 • 基础语法中词形变化多,语法主要通过词 形变化表示。 • 初学阶段需要同学们多读多练,课后复习复 习 • 每3学时一课
УРОК ПЕРВЫЙ第一课
• 俄语有33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10个,辅音字 母21个,不发音字母2个. • 俄语的发音中有6个元音,36个辅音 • 字母分印刷体和手写体,每种体分别有大小 写. • 每个字母有自己的名称发音,也有字母在单 词中的发音,二者基本相同. • 字母名称发音主要用于缩略语中.
• 地缘特征无法改变 • 战时要么是致命的对手,要么是强大的朋 友 • 和平时期各方面交往便利。俄罗斯的资源、 科技潜力与中国的人力、轻重工业互补。 • 我们必须了解它、研究它。
增加就业的砝码
• 目前俄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英语好。 • 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知识面越宽,越容 易就业 • 随着中俄贸易额的增加,社会对俄语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大。2010年中俄贸易额超过 550亿美元。
• дом ( ) стол (桌 ) стул( ) папа( ) • мама(妈妈 дата( ) луна( ) зубы ( 齿) лампа( )
5、读下列单词,注意元音的弱化
•он •оно •вода •много
она это слово мало
词новые слова
• дом房子 стол桌子 • стул椅子 папа 爸爸 • мама妈妈 дата日期 луна 月亮 зубы牙齿

• лампа灯 он他 • она 她 оно 它 • это 这,这是 вода水 слово词 много许多 мало少
3、对照读音节,注意清浊辅音的区别
• • • • • •

苏联国歌的产生在监狱的故事

苏联国歌的产生在监狱的故事

苏联国歌的产生在监狱的故事苏联国歌的产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一段充满战斗和坚韧精神的故事。

这首国歌的创作背后有着一个令人称奇的监狱故事。

故事始于1922年,也就是苏联成立两年后。

当时,苏维埃政府决定需要一个旗帜鲜明、激励人心的国歌作为国家象征。

于是,他们启动了一项开放式的国歌征集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音乐家、作曲家和诗人们来投稿。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苏联特别重要的一个监狱里,一个囚犯的创造力闪耀了起来。

那个囚犯名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戈尔卡,他是一名曾经在十月革命中表现出色的红军士兵,但后来由于一系列政治原因被判处监禁。

作为一个有着音乐天赋的人,监狱的阴暗环境无法扼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的冲动。

在监狱的日子里,戈尔卡不停地思考着如何为苏联创作一首国歌,一首能够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限热爱的歌曲。

虽然面临着风险和困境,但他坚信自己有责任为国家做出贡献。

戈尔卡利用监狱里难得的自由时间,钢琴伴随着他的脚步声,宣泄着他心中的情感。

他通过不断的创作和修改,最终诞生了一首令人激动的旋律,并写下了一段富有激情和爱国主义的歌词。

这首歌曲以其深沉和激昂的氛围迅速风靡苏联各地。

人们纷纷传唱这首携带着爱国热情的旋律,犹如火种般迅速传播开来。

很快,这首歌就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苏联的国歌。

苏联国歌的产生是一个关于坚持、奋斗和无畏的故事。

它不仅代表了苏联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也成为了苏联历史中的重要象征。

无论在官方场合还是个人生活中,苏联国歌都始终是激励着人们团结、奋斗和进取的旋律。

在历经数十年的演变后,苏联国歌于2001年正式停用。

然而,它的传奇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发着人们对坚韧和创造力的敬佩,同时也向我们提醒了音乐的力量和人类精神的伟大。

斯大林和苏联新国歌的产生经过

斯大林和苏联新国歌的产生经过

斯⼤林和苏联新国歌的产⽣经过2019-10-12编者按 1998年俄罗斯的“DSCH”和圣彼得堡“作曲家”两家出版社共同出版了波兰作曲家兼⾳乐学家、肖斯塔科维奇的朋友克施什托弗·梅叶尔的《肖斯塔科维奇――⽣活·创作·时代》⼀书,其中的“第16章(1942―1944)”谈到了斯⼤林和苏联新国歌产⽣的经过:……他(肖斯塔科维奇)必须参加全盟作曲家苏联新国歌的⽐赛。

在此之前,苏联国歌是来⾃法国的歌曲――《国际歌》。

⽽斯⼤林决定,新国歌应该出⾃苏联作曲家的笔下。

⽐赛接纳的参赛者有40位诗⼈和165位作曲家,克利门特·伏罗希洛夫被任命为评委会主席。

⼀些作曲家寄来了若⼲作品(例如,阿拉姆·哈恰图良提交了7⾸歌,肖斯塔科维奇是两⾸作品),⽽作品的总数达到将近500⾸。

每⼀⾸获准的作品都在⼤剧院贝多芬厅展⽰,有时在试听会上突然出现斯⼤林。

有⼀次他下达了出⼈意料的和奇怪的命令:肖斯塔科维奇与哈恰图良应当再共同创作⼀⾸国歌。

想要把如此不同创作⽓质的⼈结合,不仅很困难,⽽且在艺术⽅⾯也是毫⽆意义的。

那时他们商量,各⼈写⾃⼰的旋律,⽽在⾸次合适的机会他们再决定往后做什么,并尝试把两个旋律合成⼀个。

两位作曲家⼜会⾯了⼏次,就这样出现了⼀⾸独特的国歌草稿,其第⼀部分是哈恰图良所写,⽽第⼆部分出⾃肖斯塔科维奇之⼿。

下⾯是肖斯塔科维奇与哈恰图良共同创造的国歌的谱例:还剩下⼀个为共同创作的⾳乐配器的问题。

知道哈恰图良有病态性敏感的⽑病,根本⽆法忍受任何⼀点批评,肖斯塔科维奇不想⾃⼰承担这项⼯作,哈恰图良也不愿意为不完全属于⾃⼰的⾳乐配器。

当时肖斯塔科维奇拿了⼀根⽕柴,把它捏在⼀个拳头⾥,让哈恰图良猜⽕柴握在哪⽀⼿。

由于他猜中了,输者――即肖斯塔科维奇――应当负责配器。

斯⼤林决定,进⼊决赛的5⾸国歌是:亚历⼭⼤罗夫的,肖斯塔科维奇的,哈恰图良的,格鲁吉亚作曲家约纳·图斯克的,以及哈恰图良与肖斯塔科维奇合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当时总统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像俄罗斯那样频繁地更换国歌。

在2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六首。

第一首国歌是奥楚普·科兹洛夫斯基的波洛涅兹舞曲《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事情是这样的。

俄罗斯-土耳其战争接近胜利的尾声,为了庆祝胜利,1791年4月28日波将金在其寓所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席上的贵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椭圆形的大厅里聚集了五千名宾客。

两个乐队和一个合唱团由三百人组成。

女皇在号角声中缓缓人场。

接着奏起了套曲。

科兹洛夫斯基的波洛涅兹舞曲拉开了套曲的序幕,杰尔查文为这首曲子填写了歌词。

颂扬女皇的古老诗词与波洛涅兹舞曲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激情高昂,这首歌很快就流行起来,成了第一首国歌。

第二首国歌产生于18、19世纪更迭时,此时俄国的军事对手已是拿破仑法国。

前一首国歌歌词显然已经过时。

1814年3月19日俄国军队占领巴黎后,在莫斯科一次乐团演奏中,皇家歌剧独唱演员什米廖夫表演了《献给俄国沙皇之歌》——《请接受胜利的桂冠》。

这首歌是借用英国国歌《上帝啊,请保护国王》的曲子。

1815年茹可夫斯基翻译了这首歌的第一段词,并以《俄罗斯人的祈祷》为题发表。

1816年皇村学校学生普希金在茹可夫斯基译文的基础上又增译了两段。

在庆祝皇村建校大会上,皇村学校学生合唱团演唱了这首配有俄罗斯歌词的
英国歌曲。

同一年,康斯坦丁大公在华沙检阅部队时命令演奏这“英国”国歌。

亚历山大一世是如此地喜爱它,下令只要一见到国王就演奏它。

1818年,茹可夫斯基把最后两段换上普希金自己创作的歌词。

这样,国歌的最后歌词才算确定下来。

英国国歌不仅被俄国借用,还有许多欧洲国家——瑞典,挪威,普鲁士,巴伐利亚等也借用。

这一点触动了俄国沙皇的自尊。

1833年尼古拉一世授命宫廷无伴奏合唱团团长著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家利沃夫创作一首新国歌的曲子。

后来知道,当时受命创作的还有格林卡。

利沃夫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1833年I1月23日,尼古拉一世听取了新国歌的演奏。

茹可夫斯基应利沃夫的请求为此曲谱上了歌词。

12月II日新国歌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首场公开演奏,班特舍夫第一次演唱俄国国歌《上帝呵,请保护沙皇》,1833年12月31日米哈伊尔大公签署命令启用新国歌代替旧国歌。

新国歌一直唱到1917年。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人们试图以《马赛曲》作为俄罗斯国歌,而保皇党则继续演奏《上帝啊,请保护沙皇!》。

当时也尝试着创作自由的俄罗斯国歌,但都没有成功。

只是1918年1月,苏维埃第兰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苏维埃俄罗斯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成为苏联国歌。

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

当时参加创作新国歌竞赛的有40多位诗人和160多名作曲家。

评审委员会认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最优秀。

但斯大林是最后的决定人。

他特别钟爱亚力山德罗夫还在1939年谱写的《布尔什维克党颂歌》。

1943年12月配有上述老曲子的米哈尔科夫的新歌词被通过了。

1944年1月1日夜里,新国歌第一次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4年3月15日下令,在各地演奏新国歌,而《国际歌》成了党歌。

1944年至1945年各加盟共和国开始创作自己的国歌。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后,苏联多年演奏不带歌词的国歌。

还在苏联解体前就有人提出把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作为国歌的曲调。

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局正式采纳了这个意见。

格林卡的这首曲子是以手稿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尽管原稿上没有注明日期,但其作品的构思正好符合1833年创作新国歌的那个时代。

格林卡的这份手稿是1885年芬代森从作曲家的其它稿件中发现的,此后60年无人问津,只是在1944年巴格林诺夫斯基教授才为大型交响乐团配乐,以生动的乐曲再现格林卡的构思。

但它也只是电台和电视台播放的背景音乐。

1947年,庆祝莫斯科建市八百华诞时,它才首次被配上马什斯托夫赞美首都的歌词公开演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