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合集下载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摘要: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对电站地下厂房关键部位的施工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质量控制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an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underground workshop of power station key parts of 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Keywords: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Underground workshop;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1.引言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由主厂房、主变洞、母线洞、高压电缆平洞及电缆竖井等洞室组成。

主变洞:主变洞开挖尺寸193.16*11.7*22.0m(长*宽*高),拱顶岩体厚220~270m,主变室地面高程与安装场相同。

主变运输洞:主变运输洞布置在主厂房安装间侧,与主变洞相连,主变运输洞长65.15m。

采用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开挖尺寸为11.4*10.248(宽*高)。

母线洞:母线洞共6条,采用城门洞型断面,开挖尺寸为8.7*1.6m(宽*高),靠近主厂房10.0m范围母线洞的开挖尺寸为7.2*6.0m(宽*高)。

高压电缆竖井:高压电缆竖井深104.0m,顶部高程84.0m,底部高程-20.0m。

开挖断面为矩形,尺寸1.4*7.9m。

2.关键部位的施工措施2.1主厂房、主变洞顶拱层开挖施工1)在厂房及主变室各层开挖前,必须首先完成相应层的排水廊道及排水孔施工,完善排水系统,尽可能先期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2)厂房和主变洞的围岩条件较差,根据成熟的施工经验,两大洞室顶拱层的开挖均采用眼睛法施工,即两侧导洞领先,中间预留岩柱,岩柱的开挖滞后两侧导洞30m 的距离。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信息部提要:本文回顾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历程,对电站概况及枢纽布置做了较为详细水蓄能电站2005年获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和国家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金奖,工程蓄能电站勘测设计的许多关键技术,文中概述了这些成果。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竣工后,在电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关键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1 概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华东地区第一座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安装6台300MW机组,总容量建和在建的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电站综合效率达到80%以上的抽水蓄能电站。

#机组)已于1998年9月30日投产,2#、4#、5#和3#机组先后于1998年12月底、1999年8月旬及2000年3月上旬投运,最后一台机组于2000年12月发电。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八五~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1980年华东院在规划选点中发现天荒坪站址,1984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87年开始初步设施设计,1994年3月1日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至2003年分别通过了国家规定的防火、环境保护卫生、档案、枢纽、财务审计等六个专项竣工验收(水库移民免验)。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的项目,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外资主外采购及部分土建工程的国际招标。

主要机电设备如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主阀、计算机500kV GIS高压组合电器设备、500kV高压电缆等均采用国际招标采购。

工程的土建部分除上水为国际招标外,其余均采用国内招标。

电站的建设资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施行了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在设计阶段、世行评估阶段和施工期,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2005年在中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中获国家金质奖,同时亦在程勘察评选中获工程地质勘察国家金质奖。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1.实习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

它位于安吉县境内。

电站以及独特的山区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享誉海内外。

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于1992年6月启动,1994年3月1日正式动工,1998年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总工期八年,于2000年12月底全部竣工投产。

天荒坪电站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电站下库位于海拔350米的半山腰,是由大坝拦截太湖支流西苕溪而成。

有“两岸青山出平湖”之美称,当地人称“龙潭湖”。

主厂房是电站的心脏。

在天荒坪电站上下水库间的大山中凿有长达22公里的洞室群,大小洞室45个,构成电站主、副厂房区。

整个地下厂房全长200米,宽22米,高47米,6台30万千瓦机组一字排开,构成壮观的地下厂房景观。

电站上水库位于海拔908米的高山之巅,是利用天荒坪和搁天岭两座山峰间的千亩田洼地开挖填筑而成,并有主坝和四座副坝及库岸围筑,整个上水库呈梨形。

平均水深42.2米,库容量885万立方米,呈梨形状,也像一个巨大的运动场,蓄水之后,碧波荡漾,湖面面积达28公顷,是一个昼夜水位高低变幅达29米多的动态湖泊,形似“天池”,具有极大观赏性,成为了安吉生态旅游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由华东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调度。

电站自1998年投产以来,典型的运行方式是“一抽二发”,即每天早、晚二次发电顶峰,夜间抽水填谷,夏季有时采用“二抽三发”,即根据情况下午适时安排少量机组发电一次,傍晚抽水一次。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自2000年全部建成投产以来,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电站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年提高,针对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1.实习地点:浙江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厂2.实习时间: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5日3.实习人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级全体同学4.实习指导人员:电厂沈斌学校李东新、储荣二、实习内容及目的:1.参观天荒坪水电站上水库和下水库,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的实际操作方式以及上下水库大坝的监测情况。

2.参观地下发电厂房,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的概况、发电原理和机组工作情况等。

3.了解电厂生产的安全规则以及电厂为安全、经济、长期发供电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三、实习过程:2011年4月11日上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全体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南京出发,乘校车开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进行为期5天的实践体验活动。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午我们抵达了公司旁边的大洋酒店。

4月11日下午:我们到酒店安顿好后,就去公司的会议厅集中,听抽水蓄能电站基建管理的讲座并观看有关的视频介绍。

听完讲座我们对抽水蓄能电站有了大致的了解。

抽水蓄能电站,顾名思义既能抽水又能发电的水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具有几大特性:它既是发电厂,又是用户,它的填谷作用是其它任何类型发电厂所没有的;它启动迅速,运行灵活、可靠,除调峰填谷外,还适合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

目前,中国已建的抽水蓄能电站在各自的电网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电网总体燃料得以节省,降低了电网成本,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直线距离至杭州57 km,至上海175 km,至南京180 km 。

抽水蓄能电站装有可以兼做水泵和水轮机的抽蓄机组,在电力系统低谷负荷时利用系统多余电能由机组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储存,在电力系统尖峰负荷时将上水库的水放下由机组发电的。

以两回 500 kV 出线 34 km 输电线路接入华东电网 500 kV 瓶窑变电所,输电线路短、且接近华东电网的负荷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电站安装6台300 MW可逆式抽水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00 MW,年发电量30.14亿kw·h,抽水电量(填谷电量)41.04亿kw·h,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设计综合效率为0.74。

天荒坪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施工总结

天荒坪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施工总结

1
概况
下库钢筋砼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 EL350.2m,坝轴线上最大坝高 94.9m,
趾板基础以上坝高 87.2m,坝顶长 225.24m,顶宽 8.0m,坝体横断面最大底 宽 280m,上游坡 1:1.4,下游坡:EL299.86m 以上 1:1.2,以下 1:1.3。趾板 宽度 45m,厚 0.5m;面板厚度=0.30.5m; 坝体结构见图一。土石方开挖 190424 m3, 总填筑量约 151 万 m3,砼浇筑 13557 m3。 设计最高蓄水位 EL344.5m,
至 EL295 高程,并完成其以下的砂浆护面。九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下库左岸大 滑坡后,按防洪指挥部的要求,在六月十五日上游坝体填筑至 EL341 高程, 由于工期太紧, 上游面来不及进行砂浆护面, 致使上游面 EL313~EL341 高程 段垫层料连续遭受暴雨冲刷, 损失垫层料 1000 多 m3, 冲沟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对垫层料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面板分两期施工。坝体填筑至 EL343 后,停工四个月,让给Ⅰ期面板施 工。坝体全面上升至 EL348.5 后,开始Ⅱ期面板和防浪墙施工。 坝体平均填筑强度 4.2 万 m3/月,月高峰填筑强度 9.93 万 m3。
348.5
1
299.86(变坡点)
10 (3B 区) (3C 区)
1.3 1
0+123.0(‘X’线)
主次堆石分界线 300 500 小区料 2B
00.00
趾板(底高程 263.5)
坝轴线
图一 坝体结构剖面图(1:2000)
(注:图中尺寸单位:cm,高程、桩号:m)
1
0+147.34
库容量 877 万 m3。 坝址处河谷狭窄,呈"V"型,右岸陡峭,左岸相对较缓,原临青公路从左 坝肩中部穿过,坝基内河道走向呈”S“形。坝左岸布置有岸坡开敝式溢洪道, 溢洪道左边墙的一部分是坝体堆石的挡墙。 根据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坝基岩石种类较多,右岸主要分布石英斑岩 和流纹斑岩,较大断层有 F200、 F140 两条;河床为流纹斑岩、英安玢岩、石英 斑岩等,较大断层有 F134、 F105;左岸为石英斑岩、英安玢岩、花岗斑岩、含 砾流纹质熔凝灰岩,并有辉绿岩脉和多条断层出露,较大断层有 F105、F106 两 条。F105 是贯穿坝基上、下游的一条大断层。此外,坝基上还有较多的小型断 层和发育的节理裂隙。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 项目概况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浒溪上游一支流山河港的中游,其下水库坝址位于已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下游,两坝址相距2.2km。

上水库坝址位于山河港右岸横坑坞支沟,与天一上库隔溪相望。

上、下水库高差710m,水平距离约2200m,距高比为3.1。

电站距安吉县城约25km。

工程地理位置见下图。

本电站装机规模2100MW,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

工程建成后将作为华东电网主力调峰电源之一,为系统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电源等任务,从而缓解系统严重的调峰矛盾,改善系统火电、核电机组运行状况,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工程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

上水库正常蓄水位976.00m,相应库容1046万m3,坝高103m;下水库正常蓄水位243.00m,相应库容1400万m3,坝高100m。

输水系统中引水系统采用两洞六机布置,引水隧洞共两条,洞径6.8m,输水系统长2794.750~2906.909m。

厂房布置在输水洞线中部,安装6台350MW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100MW,年均发电量1050亿kW·h,年均抽水电量1400亿kW·h。

本工程建设征地不涉及搬迁人口,需生产安置人口312人,拟采用保障金制度和劳动力转移方式由政府进行统一安置。

工程建设共需征地3846亩,其中水库淹没土地665亩、永久占地2721亩、临时占地460亩。

工程弃渣约412.00万m3(松方)。

施工平均人数约2500人,高峰人数3000人,总工日787万工日。

工程总工期75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57个月,总投资约60.99亿元(预可阶段)。

2工程合理性根据分析,天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是协调的,与华东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湖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天荒坪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天荒坪镇城镇总体规划等均相符。

抽水蓄能电站进展工作总结

抽水蓄能电站进展工作总结

抽水蓄能电站进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
种高效的能源调峰技术备受关注。

在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就。

以下是对抽水蓄能电站进展工作的总结。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在多个地区建设了一批抽水蓄
能电站项目,其中包括了川藏抽水蓄能电站、湖北抽水蓄能电站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建设过程中,我国抽水蓄能电站
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了水泵储能技术、水轮发电技术等,不断提高了电站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还在储能设备、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发和改进,为电站的长期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再者,抽水蓄能电站的环保效益凸显。

相比传统的火电厂,抽水蓄能电站具有
零排放、低碳环保等优势,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同时,通过有效的能源调峰和储能,抽水蓄能电站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重要支撑。

最后,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运行管理、技术创新、政策支
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合作,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调峰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
成就。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简介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简介
上库廊道的裂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的开裂
2020/1/12
23
上库廊道的裂缝处理
上库整个环库盆底部设有城门洞型排水观测和 巡检廊道,廊道底板厚60cm,顶拱厚度也是 60cm,直墙厚70cm。
施工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廊道除直墙部分采 用现场浇筑以外,顶拱采用场外预制、现场安 装的办法 。
2020/1/12
56
下库的泄洪设施
下库坝体左右岸各埋有一直径1m的钢管,分别 称作左岸供水放空洞和右岸放空洞。
左岸供水放空洞中心高程为EL288.9,其主要 功能是夏季向下游供水,同时也可排放多余的 入库径流,即发生洪水时开启该放空洞进行洪 水预泄。
右岸放空洞的主要功能为放空下库之用,当水 位降至EL288.9时,开启该洞排水,右岸放空 洞进水口中心高程为EL284,下库施工期间, 右岸放空洞即为导流洞。
溢洪道侧堰长60m,堰顶高程344.5m,堰 面为WES曲线。
2020/1/12
55
下库区的水文和气象
下库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24.2Km2,流 域平均宽度3.23Km,河道长度7.83Km, 天然坡降5.5%,多年平均迳流量2450万 m3/年,即0.77 m3/s, 多年平均气温13.4℃, 多年平均降雨量1846.4mm,多年平均降 雨天数168.7天。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水工建筑物简介
2020/1/12
1
一、工程概况 二、主要水工建筑物及
投产后的运行情况 三、水工建筑物运行的特点 四、防洪度汛
2020/1/12
2
一、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装机容量 工程投资 建设过程
2020/1/12
3
地理位置
180公里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运营特点概要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运营特点概要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运营特点概要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天荒坪镇,是中国重点水电站之一。

该电站采用了先进的抽水蓄能技术,具有独特的运营特点,本文将对其进行概要介绍。

1. 电站介绍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一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400兆瓦。

该电站由上、下两座水电站组成,其中,下游电站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为混凝土重力坝式电站,装机容量为1200兆瓦;上游电站建于21世纪,为地下厂房式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也为1200兆瓦。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工艺流程是:上游电站在低电价时段利用电力驱动抽水机将水从下游电站的水库抽到上游水库,以储存电能;在高电价时段,上游电站将储存的水再次放回下游水库,通过水轮机发电,以实现调峰和储能。

2. 运营特点2.1 大规模储能采用抽水蓄能技术的天荒坪电站不仅可以发挥水电站的常规发电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大规模储能。

电站装有4个抽水水泵机组,每组机组的最大出力均为400兆瓦,总共可以储存6小时左右的电能。

这种大规模储能技术不仅能够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也可以应对电力峰谷差价,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多元化发电电站的另一项优势是可以实现多元化发电。

根据电力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电站可以灵活地调整发电策略,实现不同类别、不同功率级别的电力生产。

同时,电站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清洁能源发电厂商合作,实现能源互补和联合发电。

2.3 强大的调峰能力电网负荷波动时,电站可以快速响应并进行调峰。

抽水蓄能技术的快速启动和停止能力使得电站能够快速调整发电功率,实现平衡电网负荷的效果。

通过储存峰谷电能,电站还能够实现高负荷运行,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2.4 节能环保相比于传统燃煤火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具有更好的节能环保性。

抽水蓄能技术使得电站能够灵活地调整发电策略,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了环境。

电站的建设还充分保留了自然环境和风景,确保了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布置

浅谈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布置

后 续 抽 水 蓄 能 电站 如 宝 泉 、厦 门 、长 龙 山 等 工 程 ,
天 荒 坪 抽 水 蓄 能 电站 位 于 浙 江 省 安 吉 县 天 荒 坪 镇
境内 ,太湖西苕 溪支流大溪流 域上 ,距杭州 57km 、上 2 地下厂房布置设计
海 175km、南京 180km。电站安装 6
总 装 机 容 量 180万 kW ,年 发 电量 31.6亿 kW h,抽 水
三 大 洞 室 平 行 布 置 ,安 装 场 设 端部 ,主 变 压 器 洞 和 主 厂 些水
}水量 增 大 ,也 能及 时 排走 。因
房 之 间通 过 母 线 道 及 主 变 压 器 运 输 洞 相 连 ,布 置 合 理 , 此使 防范 水淹 厂 房 的安 全度 大为 增 加 。 同时 。施 工期 地 下
对厂 房 内部 尺寸 及 巡视 通道 的 布置 、集水 井布 置 位置 、下 距 离 33.5m ,主 变 压 器 洞 和 尾 闸洞 净 距 离 26.5m 。
部管道廊道及埋管廊道布置、主变运输洞功能演变 、厂房
500kV 开 关 站 位 于 在 下 水 库 进 /出水 口 上 部 的
油水 分 离设 计 、排 水廊 道 布置 、地 下 厂房 抗 振谢 寸等 进 行 350.2m 高 程 上 ,排 风 兼 安 全 出 口竖 井 和 500kV 电缆 兼
探 讨 ,其 中许 多经 典布 置具 有借 鉴 和参 考 价值 。
交 通 竖 井 为 地 下 厂 房 洞 室 群 与 地 面 500kV 开 关 站 之 间
l 概况
的 两 个 竖 向交 通 通 道 ,进 厂 交 通 洞 则 是 地 下 厂 房 洞 室 群 与 地 面 之 间 的 水 平 交 通 通 道 。

天荒坪电站设备十年改造综述

天荒坪电站设备十年改造综述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十年设备改造综述李浩良 吕 峰 林肖男(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本文总结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十年来设备改造的成果,对十年中设备运行发现的问题、改造的原因和方法以及改造的结果作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 天荒坪电站 设备改造天荒坪电站自1998年9月首台机组投产以来已过去十年多了,而这十年也正是我国抽水蓄能发展最快的十年。

天荒坪作为国内首批建设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其设备运行情况和设备改造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本文介绍天荒坪电站十年来设备运行的基本情况,对较为典型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运行设备改造的原因、方法和结果,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设备中尚存在的问题。

1 设备运行的基本情况1.1 电站运行的基本特点天荒坪电站自投产以来,其基本的运行方式是调峰填谷。

在一般情况下,电站每天早晚二次发电顶峰,夜间抽水填谷。

在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积极配合调度运行方式的安排,采用增加下午峰荷发电以及腰荷抽水等特殊手段,来缓解用电紧张的局面。

图1为天荒坪电站典型的日负荷曲线。

图1 天荒坪电站典型的日负荷曲线在天荒坪电站投产运行的十年间,尽管华东电网容量不断增大,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华东电网曾多次出现电能短缺现象,峰谷差也越来越大,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对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使天荒坪电站多年来的发电利用小时和发电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机组启动频繁。

从2000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电站已累计完成发电量191.99亿KWH,抽水电量239.05亿年KWH (图2);发电工况运行24662次,累计65591小时;抽水工况运行11547次,累计72999小时,其他工况运行11847次,累计3890小时(具体数据见表1)。

其中2001-2007年6台机组全部投产以来的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4.15亿KWH;每台机组平均年运行时间为3130小时,其中发电运行约1437小时,抽水运行约1606小时,抽水调相约87小时,机组年平均启动次数为5964次,每台机组平均每天运行约8.6小时,是目前国内已投产抽水蓄能电站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最多、发挥作用最充分的电站之一。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方法及案例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方法及案例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方法及案例分析
在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时,地下厂房的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施工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下厂房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地质勘察、场地平整、材料准备等。

地质勘察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而场地平整则为后续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施工工艺及流程
地下厂房开挖
地下厂房的开挖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确保开挖精准、高效。

要注意地下水的排水处理,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患。

基础浇筑
地下厂房的基础浇筑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基础的牢固稳定。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质量,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固性。

结构施工
地下厂房的结构施工包括墙体、柱子、梁的搭建等工序。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保证结构的坚固耐用。

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为例,通过严格执行施工流程,精心组织施工作业,最终取得了施工成功的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施工团队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后续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需要精心策划和严格执行。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可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在未来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清洁能源的发展贡献力量。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的关键在于严谨的工艺和丰富的经验,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落成。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500KV电缆竖井、排风兼安全出口竖井施工总结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500KV电缆竖井、排风兼安全出口竖井施工总结

3.2 排风兼安全出口竖井混凝土施工 3.2.1 施工布置 在井口 EL387.5 处设置钢结构安全防护平台封闭井口,并在平台上设起吊架和吊 点;在 EL354.87 施工支洞中布置拌合站、卷扬机,并在施工支洞端部设置进人、进料 兼安全保护悬挑钢平台,平台的一端用锚杆固定在支洞底板上。材料从施工支洞运至 EL354.87 平台,通过吊笼垂直运输至井下。其它布置与 500kV 电缆井相同。 3.2.2 施工方案选择 根据施工条件及结构特点,确定: EL256.07~355.5 高程段的竖向结构采用液压 滑升模板浇筑,EL262.47~354.87 段楼梯、板梁采用预制安装;其余结构均采用立模现 浇方式。预制结构仍由我方设计、设代会签,由于设代的要求,预制梁与墙体的连接 没有采用凿孔方式,而是预埋钢筋与预制梁端预留出的钢筋相连。 3.2.3 施工程序 ① EL387 安全防护平台及起吊架搭设→②EL354.87 悬挑平台搭设、 提升系统安 装→③竖井底板混凝土→④滑模及其附件组装→⑤混凝土拌合站就位及混凝土下料管 道安装→⑥滑模混凝土施工→⑦楼梯、板梁预制构件吊装→⑧EL262.47 以下现浇楼梯 混凝土→⑨EL355.5 以上结构混凝土及竖井至中控楼电缆交通道混凝土→⑩EL368.97 以上井筒衬砌混凝土、排风塔结构混凝土→ 11 ○ 电缆井中的楼板现浇。 3.1.4 主要施工方法 (1)竖井底板混凝土、电缆井中的小板混凝土、EL355.5 以上井内结构及井筒衬 砌混凝土:均为常规小钢模立模浇筑。 底板混凝土以 2#施工支洞为通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仓。 EL355.5 混凝土浇筑以 EL354.87 施工支洞和开关站为通道,在滑模停止并以其构 架作封闭平台后,混凝土施工前期与下部楼梯、板梁的吊装同步进行。EL355.5387.5 段混凝土用泵车泵送入仓,EL387.5 以上排风塔混凝土从 EL520 公路搭溜槽入仓。 电缆井设有两个,井内小板混凝土量少,楼板层数多达 32 层,且工作空间十分狭 小。施工时自下而上每 4 层作为一个浇筑段,混凝土用小拌合机拌制,φ 150mmPVC 管垂直输送入仓。 (2)滑模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滑模构件从 2#支洞运至井底组装。其 它施工方法与 500kV 电缆竖井基本相同。 (3)预制构件施工:滑模施工时,在预埋出梁端锚固钢筋,先加工成“L”形埋入 滑模内,出模后凿出扳直;在梁底预埋钢板,安装预制构件时在钢板上焊钢牛腿,作 6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抽水蓄能电站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调节电力负荷、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实现能量储存方面。

它的地下工程施工则往往蕴含了多种复杂的风险。

在分析与应对这些风险时,既要从技术层面出发,也需要结合实际操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地质条件的多样性成为了风险识别的第一步。

不同地区的土壤、岩石情况可能对施工进度和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

在典型情况下,地质勘探不足可能导致误判,进而引发塌方、涌水等次生灾害。

因此,提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采用精确的地质监测手段,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是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施工过程中,环境变化同样不可忽视。

自然灾害如暴雨、地震等,可能瞬间改变地下工程的施工环境。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在项目规划中纳入应急预案,从而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迅速应对。

例如,针对可能的洪水,可以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以降低积水对施工的影响。

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管理同样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

地下施工环境狭窄、通风不良,常常会给工人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施工单位需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加强对人员的安全培训,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能极大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

施工期间,进度与成本的控制亦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

在大型地下工程中,进度延误往往会使项目成本飞涨。

因此,合理的施工计划、完善的资源配置及灵活的应变机制,都是确保工程按期交付的重要保障。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可以实现对施工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高整体施工的效率。

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对于地下电站的工程质量也存在直接影响。

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地下施工的安全性下降,同时对施工后的机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为避免水文风险,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水文勘测,设置必要的监测装置,实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确保在关键阶段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合理的施工计划可以避免在雨季等水文条件恶劣时进行高风险作业。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简介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简介
3600元
2019/12/9
6
浙江 1/9
投资比例
安徽 1/18
国电华东 5/12
江苏 1/6
上海 1/4
2019/12/9
7
建设过程
1992年6月
电站前期准备工程
1993年4月
主要承建单位进点
1994年3月1日 工程施工正式开始
2019年9月30日 1号机组投入试生产
2000年12月25日 6号机组投入试生产
2019/12/9
26
上库蓄水后陆续发现廊道预制顶拱多处出 现细微的裂纹,为安全起见,电厂请中水 五局对其进行了钢结构支撑的加固,让钢 结构与廊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
2019年初,武汉大学又在原钢结构的基础 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加固,旨在增加 钢结构与砼顶拱的整体性,改善廊道的受 力条件,增加廊道的安全系数。加固以后, 通过对测缝计监测资料的分析,裂缝的开 度未出现继续增大的趋势,有些甚至有闭 合的迹象,这说明廊道补强加固方案是可 行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2019/12/9
27
2019/12/9
28
2019/12/9
29
2019/12/9
30
2019/12/9
31
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的开裂
上水库于2019年10月6日利用施工供水系统开 始充水,到2019年1月22日水位达861.0m。 2019年1月22日~2019年7月22日间上水库水位 保持在863.0m左右。
溢洪道侧堰长60m,堰顶高程344.5m,堰 面为WES曲线。
2019/12/9
55
下库区的水文和气象
下库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24.2Km2,流 域平均宽度3.23Km,河道长度7.83Km, 天然坡降5.5%,多年平均迳流量2450万 m3/年,即0.77 m3/s, 多年平均气温13.4℃, 多年平均降雨量1846.4mm,多年平均降 雨天数168.7天。

天荒坪电站下库区及地下厂房施工报告

天荒坪电站下库区及地下厂房施工报告
# 3.2.1 1 施工支洞 .................................... 66
பைடு நூலகம்
3.2.3 3 # 施工支洞 .................................... 68 3.2.4 4 # 施工支洞 .................................... 69 3.2.5 其它施工支洞 ................................. 71 3.3 主副厂房及安装场施工 ................................ 71 3.3.1 简述 ......................................... 71 3.3.2 开挖支护施工 ................................ 72 3.3.3 吊顶牛腿砼、岩壁吊车梁砼及安装场下部砼施工 .... 75 3.3.4 观测设施施工 ................................. 78 3.3.5 施工质量评定 ................................. 79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下库区及地下厂房土建工程 (合同编号:THP/C1)
施工报告
编写:杨保才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 1
1.1 施工依据 ............................................. 1 1.2 工程主要内容 ......................................... 1 1.2.1 合同内主要工程内容 ............................. 1 1.2.2 合同内增减工程内容 ............................. 2 1.3 施工概况 ............................................. 2 1.3.1 施工组织 ....................................... 2 1.3.2 施工总布置 .................................... 4 1.3.3 施工进度及工程量............................... 6 第二章 下库区工程施工 ........................................ 9 2.1.1 简述 .......................................... 9 2.1.2 施工概况 ...................................... 9 2.1.3 施工质量评定 ................................. 11 2.2 下库钢筋砼面板堆石坝施工 ............................ 13 2.2.1 简述 ......................................... 13 2.2.2 施工布置 ..................................... 14 2.2.3 坝基开挖及处理 ............................... 15 2.2.4 趾板施工 ..................................... 16 2.2.5 坝体填筑 ..................................... 16 2.2.6 面板及止水施工 ............................... 19 2.2.7 防浪墙、坝上公路及量水堰施工 .................. 20 2.2.8 基础灌浆 ..................................... 21 2.2.9 观测设施施工 ................................. 22 2.2.10 施工质量评定 ................................ 23 2.3 溢洪道施工 .......................................... 26 2.3.1 简述 ......................................... 26 2.3.2 施工概况 ..................................... 27 2.3.3 施工质量评定 ................................. 30 2.4 下库进/出水口施工 ................................... 33 2.1 导流工程施工 ......................................... 9

抽水蓄能电站下库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抽水蓄能电站下库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抽水蓄能电站下库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抽水蓄能电站因其高效的能量储存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主导的今天。

下库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施工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下库的施工包含多个步骤,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设计阶段到实际施工,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是每一项目成功的基石。

在设计阶段,需对地质条件进行详尽的勘察。

岩土工程测试、地形测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该阶段得到的数据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需特别注意排水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不受影响。

当设计方案定下后,开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机械的配置,以及相关材料的采购都是需要提前安排的内容。

施工单位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信誉,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下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是关键环节。

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必须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采取合适的振动措施以消除气泡,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作为下库底部的防渗层,同样需要高标准的施工技术。

防渗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温度变化及水位波动等因素。

确保防渗层的完好不仅关乎水库的正常运作,也关系到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实施有效的监测系统,如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便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每道工序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包括混凝土强度测试及接缝部位的防渗检验等。

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损检测技术,有效提高了质量控制的精确度。

管控施工质量,还需定期举办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技能。

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规范需要施工人员及时学习与适应,从而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另外,环保措施的落实也不容忽视。

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噪音和污染物是建设方的基本责任。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进行高噪音作业,可以减轻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对施工废弃物的管理应符合环保法规,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杨保才
一、工程概况
1、结构尺寸 厂房总长 200.7m,其中副厂房段长 17.7m(厂右 0+13.5~厂右 0+31.2) 、主厂 、安装场段长 46m;厂房宽 :岩 房段长 137m(1#机段 27m,2#~6#机段分别长 22m) 梁以上 22.4m,岩梁以下 21m;最大高度 47.73m(EL214.2~261.931) 。厂房开挖纵 横剖面见图 1 。主厂房安装六台可逆式水泵 / 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 180 万千 瓦,发电机层高程 EL239.3。
三、厂房开挖支护及岩壁梁施工
根据施工通道布置、机械设备(液压台车、潜孔钻)性能、以及厂房的结构特 点,厂房洞室自上而下分六层开挖,其开挖高度分别为: Ⅰ层:EL261.931~253.431,层 高 8.5m;Ⅱ层 :EL253.431 ~ 246.431 (岩梁层) ,层高 7.0m;Ⅲ层 :EL246.431 ~ 238.87 ( 交 通 洞末端底部高程) ,层高 7.561m ;Ⅳ层 :EL238.87 ~ 231 ,层高 7.87m ; Ⅴ 层 :EL231 ~ 221 ,层高 10m ;Ⅵ层 :EL221 ~ 214.2 ,层高 6.8m 。典型开挖横断面见图 1。 1、 Ⅰ 层(EL261.931~253.431)开挖支护及网架支承牛腿(小岩梁)施工 ( 1 )开挖支护 : 从 1# 支洞进入,采用中导洞先行掘进,两边扩挖跟进的施工顺 序。中导洞宽 7.0m,超前约 20m,两边岩层厚度分别为 7.7m,见图四。采用三臂液压 台车钻孔(φ53,深 4.5m;掏槽孔 φ110,先打小孔,再扩大) ,人工配合平台车装药,
框图 1 厂房 1 支洞对岸冲沟水池(前期)
#
4"管
1 支洞
#
4"管 4"管
EL387 业主供水池(后期) 4"管
4"管 4"管
Ⅰ层 Ⅱ Ⅲ Ⅳ Ⅴ
河边泵站
通风洞口上方水池
交通洞 4" 4"管 4"管
Ⅵ层 2"皮管 尾 水
4 支洞 3 支洞
#
#
施工支洞 通风兼尾水
4"管
4、施工用风 手风钻开挖及部分喷混凝土用风采用移动式电动压风机供给。压风机规格 有:12m3/min、17m3/min、20m3/min、21m3/min、25m3/min 几种。 5、施工排水及污水处理 施工排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潜水泵把施工废水抽至集水池中;第二步,再 由布置在集水池上的高扬程水泵抽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洞内集水池用钢板制作,施 工支洞开挖时扩挖洞室布置。施工支洞很长时可设置梯级泵站。从洞内排出的油污水 经布置在洞口附近的污水处理池沉淀,并通过设备进行油水分离后排放到大溪河。 6、通风与散烟
二、施工布置
1、施工通道 为满足厂房各层开挖和后期混凝土浇筑需要,除利用永久通道(进厂交通洞) 外,增设了 1# 、 2# 、 3# 、 4# 施工支洞,扩挖了交通电缆道(主变洞- - -副厂房) 及 2#、5#尾水洞进入厂房。 1#施工支洞为厂房Ⅰ、Ⅱ开挖及岩壁梁混凝土施工通道,2#支洞与降坡后的排风兼 交通道作为备用通道; 交通洞为厂房Ⅲ层施工通道,扩大和降低的交通电缆道是厂房Ⅳ层施工通道;
1996.1 1996.1 1996.8 1996.9.13 1996.9.18 1996.9.22 1996.9.10 1997.4
1997.4.5 1997.6.28 1997.12.9 1998.2.28 1998.7.30 1998.12.11 99.2.1 1999.12 以上游岩台超挖回填为开工 同上 同上 以污水处理池底部混凝土浇筑为开 工
由于Ⅱ层上游边墙穿过节理密集带,下游边墙也有一些不利结构面出现,上游 边墙开挖清理后岩梁及其以下部位超挖较大,岩台没有形成,下游边墙也发生局部 坍塌形成超挖。为安全起见,设计在岩梁下设置了“鸡腿” 混凝土,并在“鸡腿” 混凝土 EL247.25、EL246 两个高程上布置了预应力锚杆、在 EL246.25 高程布置一排灌浆锚 杆、并在 EL251.85、EL249.65、EL247.65 布置三排孔距 300cm,入岩 200cm 固结 灌浆孔。这些工作均在Ⅲ层开挖前施工完成。 Ⅲ层上游边墙、Ⅱ、Ⅲ层下游边墙因不利结构面影响造成超挖的部位也采取混
图1
2、地质条件 厂房深埋于地下约 200m,洞室围岩为含砾流纹质熔凝灰岩,岩性单一,岩石新 鲜坚硬。上游边墙 EL252.8~245.8 高程段穿越节理密集带,节理走向与厂房夹角很 小,产状大体有两种 :N10°E/SE∠60 ~ 68° (视倾角平均为 54° ) 、 N40°W/NE∠42° (视倾角为 9°) 。这两组密集节理的存在,对厂房边墙稳定和岩台的成型非常不利, 开挖过程中岩梁岩台超挖较大,不得不增加支护。其它部位的结构面以整体块状为 主,结构面不发育,虽在开挖过程中也有局部坍塌,但规模不大。施工期间,除下 游拱脚侧因高边墙变位和支护不足,部分喷混凝土及岩层产生裂缝并局部脱落外, 无其它大的变形出现。 3、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厂房洞室开挖支护、网架支座岩梁混凝土、岩壁吊车梁混凝土、超挖回填混凝 土、副厂房结构混凝土及建筑装修、主厂房机组混凝土及建筑装修、安装场下部混 凝土及通风机房建筑装修等。其中副厂房结构混凝土、主厂房机组混凝土、安装场 通风机房混凝土,以及建筑装修属 EM4 标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标) ,其余为 C1 标工 程(下库区及地下厂房土建工程标) 。主要工程量见表 1。 表1
2
表2 分部工程项目
主副厂房及安装场主要分部工程开、竣工时间 开工时间 (年.月.日) 完工时间 (年.月.日) 备 注
Ⅰ层:1994.3.1~8.24; Ⅱ层:1994.11~1995.1.21; Ⅲ层: 1995.3.31~1995.5.31; 厂房洞室开挖 1994.3.1 1995.12.31 Ⅳ层:1995.6.2~9.20; Ⅴ层:1995.9.11~1995.11.30; Ⅵ层:1995.12.1~1995.12.31 网架支座岩梁 岩壁吊车梁 副厂房结构混 凝土 主厂房 1#机混 凝土 2#机混凝土 3#机混凝土 4#机混凝土 5#机混凝土 6#机混凝土 主副厂房建筑 装修 1994.8.25 1995.1 1994.10 底 1995.3.27 1995.3.17 岩锚梁施工结束;岩梁混 凝土 1880m3,鸡腿混凝土 482m3; 树脂预应力锚杆 1995.4.7 结束。
序 号 1 2 3 4 5 6 7
主副厂房及安装场 C1 标工程量
工程项目 (C1 标) 石方洞挖 锚杆 岩梁、护壁混凝土 喷混凝土 钢筋制安 固结灌浆 金属结构 单 位 m3 根 m m t m t
3 3
数 量 (设计) 170728 13570 4575 2798 619 453 3
序 号期间,洞内烟雾主要来源于爆破和燃油设备尾气。其中施工机械(如装载 机、车辆、履带钻等)产生的烟雾所占比重较大,几乎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1)机械通风 :在通风井道未打能前,利用机械通风。本工程采用天津 88—1 型 通风,其轮径为 φ100cm,流量 1000m3,噪声 80 芬贝。根据其性能,布置间距不大于 500m。厂房施工中,分别在 1#支洞布置 1 台、交通洞布置 2 台、通风兼尾水施工支洞 布置 2 台,供厂房及其它洞室通风散烟。每排炮爆破后所需抽烟时间约 1 小时。排风 兼交通洞及排风竖井导井打通后,在排风兼交通道布置 1 台,从排风竖井抽新鲜空气 到厂房,由于效果不太好,后期改布到排风竖井导井上口抽排。安装场排烟竖井及平 洞打通至 PD15 探洞后,在 PD15 探洞一侧布置 1 台风机,向厂房输送新鲜空气。1#支 洞的通风管一直延伸至厂房上游边墙上。 所有通风管均采用 φ100 轻型管,用锚杆固定在洞壁或悬挂在洞顶上。通风机用钢 支架固定洞边。 (2)自然通风 :由于爆破产生的烟尘和施工机械尾气量较多,光靠上述机械通风 仍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制定通风方案时,考虑尽快打通排风兼交通洞和排风竖井 导井、安装场事故排烟竖井及平洞、PD15 探洞排风竖井、500kV 电缆竖井及平洞这些 通往地面的通道,以形成自然对流通风。由于 1#支洞、交通洞、通风兼尾水施工支洞 的洞口均高于厂房,它们本身也起到自然通风作用。 混凝土施工及机电安装期间为自然通风,各施工通道与排风竖井、500kV 竖井、 通风竖井、PD15 探洞排风竖井形成了地下厂房通风系统。在上游输水道封堵之前,其 斜井也是很好的排风道。
工程项目 (EM4 标) 混凝土 锚杆 钢筋 回填灌浆 金属结构
单位 m3 根 t m2 t


36000
4、施工进度 主厂房开工以 1994 年 3 月 3 日 1#支洞打到主厂房边为标志,至 1995 年 12 月开 挖全部结束,历时 22 个月。顶拱层全断面掘进最高月进尺 75m。混凝土施工及机电 安装于 1996 年 1 月开始,到目前为止,1#~3#机土建工作(包括建筑装修)已大部 分完成,4# 、5#、6# 机分别浇至 EL227.27、EL223.1、EL223.1。在此期间,于 1996 年 3 月 29 日大溪左岸滑坡,厂房被迫过水,主、副厂房停工两个月,恢复工作面 1 个月。1#机于 1998 年 5 月 31 日 19:00 启动试运行。主要分部工程开、竣工时间见表 2。
5
非电雷管引爆,周边光面爆破。台车难以施展的部位用手风钻造孔( φ42 )爆破。 3m3 侧卸装载机配 13.5t、20t 自卸车出渣。反向铲清底,并配合人工进行安全处理。 全断面掘进约 50m 后,喷锚支护开始跟进施工,由凿岩台车造孔、注浆机注浆、 平台车配合人工插杆。当全层基本开挖完成后,开始打小岩梁锚杆和顶拱挂网、喷混 凝土,从副厂房向安装场方向分段、分区进行。锚杆施工方法同上;喷混凝土施工由 人工搭设脚手架绑扎顶拱钢筋网、焊接接地网,完成后拆除架子;混凝土由拌合楼拌 制、6m3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现场、混凝土喷车逐层施喷至设计厚度 15cm。 (2)小岩梁施工:在顶喷锚支护结束后,分段进行,上、下游各分六段施工。梁内 锚杆验收合格后,测量放线,人工绑扎钢筋、小钢模立模,拌合楼拌制混凝土,6m3 搅 拌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混凝土入仓,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终凝后洒水养护。 2 、 Ⅱ 层( EL253.431 ~ 246.431 )开挖支护、岩壁吊车梁混凝土、预应力锚杆 及灌浆锚杆施工 (1)开挖支护:仍以 1#支洞为通道,从 1#支洞 0+480 开始,以 12%的坡度降坡进 入Ⅱ层底部,降至副厂房端部时的高程为 EL248.831。由于该层内布置有岩壁吊车梁, 边墙开挖成型要求高。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以下开挖方法: 中间先行开槽(槽宽 13m) ,两侧边墙预留 4m 保护层在后扩挖。挖槽前先在槽两 边打孔预裂,然后再钻爆槽挖部分。预裂采用潜孔钻钻爆。上游侧保护层分两步开 挖,以岩梁下拐点(EL248.05)为界,上部用多臂台车打水平孔进行预裂爆破,下部 用手风钻打垂直孔预裂爆破。下游侧用台车打水平孔一次性预裂成型。上游侧岩台预 裂爆破参数见下表 3: 表3 不偶合系 数 2 孔深 (m) 2.5~3 岩台开挖爆破参数 孔 距 (cm) 20(隔孔装药) 30(每孔装药) 线装药量 (g/m) 250~300 备注 经监理、设计、业主、 施工四方讨论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