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文之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群体互动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旨在探讨人们在集体行动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双盲、对照组的设计,共招募了100名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群体任务,而对照组参与者则被告知他们将进行个体任务。

实验中,参与者均被要求完成一项认知任务,同时记录他们的心理感受。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参与者填写了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的个人特征和心理状况。

然后,他们被带入一个实验室,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坐在一张长桌前。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被告知,他们需要独立完成同样的任务。

任务内容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参与者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与其他人讨论解题思路,并给出一个共同的答案。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在同样的时间内独立思考并给出答案。

实验结果:通过对参与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实验组的参与者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动性。

他们更倾向于与其他人讨论解题思路,并积极参与到集体决策中。

2. 实验组的参与者在任务完成后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和自豪感。

他们认为通过与团队合作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并且对自己的贡献感到满意。

3. 对照组的参与者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性。

他们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答案有较高的自信。

4. 对照组的参与者在任务完成后表现出更高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评价。

他们更关注个人的表现,并且对自己的答案有较高的自信。

讨论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群体互动对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

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合作、分享和感受团队的凝聚力,而独立完成任务的参与者则更注重个人表现和自我评价。

最新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最新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最新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本报告旨在概述最近完成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的结果和发现。

这些实验旨在探索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模式、群体动力学以及社会影响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实验一:群体决策与个体风险偏好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群体讨论如何影响个体的风险偏好。

参与者被分为小组,并要求在群体中讨论后作出一系列投资决策。

结果显示,群体讨论倾向于使个体采取更为保守的策略,与他们最初的个人选择相比,群体决策往往更为风险规避。

实验二:社会认同与合作行为第二个实验关注社会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通过让参与者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进行合作游戏,我们发现强烈的群体认同感促进了更高的合作水平。

此外,当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会为群体带来正面形象时,他们更愿意进行合作。

实验三:权威服从与道德判断第三个实验探讨了权威对个体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影响。

参与者被要求执行一系列任务,在任务中他们被告知需要遵循一个权威人物的指示。

结果表明,即使任务涉及道德困境,权威的存在显著提高了个体服从的可能性。

实验四:社会影响与态度改变最后一个实验研究了社会影响对个体态度的改变。

通过展示一系列社会广告和公共信息活动,我们观察到参与者对特定社会问题的态度在实验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表明社会影响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促进积极的社会变革。

总结:这些实验提供了对社会心理学中关键概念的深入见解,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同、权威服从和社会影响。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对教育、政策制定和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产生实际应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现象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促进更加和谐和有效的社会互动。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报告实验名称: 参照群体压力引导下的消费行为及态度1.实验目的: 检验参照群体压力引导下与自我一致性交互作用下产生(不、反)从众行为及态度改变实验假设:(1) a.有参照群体时:(2)当自我一致性高,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正,表现出从众行为。

(3)当自我一致性高,在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负,表现出反从众行为。

(4)当自我一致性低,在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正,表现出不从众行为。

(5)当自我一致性低,在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负,表现出从众行为。

并且当参照群体即假被试增加时, 作用会更明显。

b.无参照群体时:态度及行为基本不会改变(1)理论基础:(2)凯利(Kelly,1952):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对态度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 个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对群体的看法或评价。

(3)勒温有关证明群体规范在所属这一群体的成员上形成参照效应, 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的两项实验范例。

(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群体参照, 是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或行为方式上认同的自己所属或选择的群体。

其为人们提供社会同一性和自我评判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群体可在各个不同层次上影响人们态度形成:a.人们隶属或用以参照群体的规范、态度或特征, 会作为个人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 使个人依从于群体压力, 并作出相同选择;b.个人对于认同和选择的参照群体会自愿采纳群体态度;c.对于同一群体的隶属, 使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和社会视角, 从而使群体中的成员的态度渐趋一致。

(5)社会同一性理论(6)霍夫兰的劝导模型(7)莫斯科维奇探讨少数人探讨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研究(8)基斯勒: 从众行为的产生从个体角度看, 有四种需求和原因: 与大家保持一致, 以形成团体目标;为取得团体其他成员的好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愿意感受到群体不同意见的压力。

即从众的动机有行为参照: 人具有社会属性, 依照社会比较理论, 选择一定的参照系统, 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比较系统, 指引个体作出选择。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参与心理咨询活动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参与心理咨询活动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参与心理咨询活动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参与心理咨询活动摘要:本报告旨在总结与分析我参与的心理咨询活动的经验和心得。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深入了解了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实际应用。

本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介绍心理咨询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具体活动的描述以及我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对心理咨询活动的评价以及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规划。

一、背景和目的心理咨询活动作为社会心理学实践的一部分,旨在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并促进其心理健康。

本次心理咨询活动由社会心理学课程组织,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具体活动的描述2.1 咨询者介绍与需求分析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面对一位咨询者。

我所在的小组的咨询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她在工作中遇到了人际关系问题和职业发展困惑。

我们首先与咨询者进行了初步接触,并通过针对性的提问,了解她的背景、问题和期望。

这个过程被称为需求分析,它有助于我们建立与咨询者的关系,并准确把握她的需求。

2.2 建立咨询关系和目标设定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了咨询目标。

在与咨询者进行交流时,我们尽力营造放松和安全的环境,在倾听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她建立了密切的咨询关系。

同时,我们还与咨询者共同探讨并明确了具体的咨询目标,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工作。

2.3 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为了达到咨询目标,我们运用了多种心理咨询技术,包括情感导向、认知重构和问题解决等。

我们通过倾听、反馈、引导等方式与咨询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帮助她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通过情感导向的技术,我们帮助咨询者表达并理解她的情感体验,以促进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释放。

同时,通过认知重构的技术,我们帮助咨询者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并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此外,问题解决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以帮助咨询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社会压力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社会压力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以及个体在面临社会压力时的决策策略。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招募了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一份决策问卷,问卷中包含10个关于生活消费的决策题目,每个题目都提供两种选择,要求被试在两种选择中做出决策。

3. 实验程序实验分为三个阶段:(1)前测阶段:实验开始前,所有被试填写一份基本信息问卷,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等。

(2)实验阶段:实验分为两个实验组,每组15人。

实验组A在实验过程中接受社会压力,实验组B则不接受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的施加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实验组A的成员被告知,他们的决策结果将被公开展示,并接受其他被试的评判。

(3)后测阶段:实验结束后,所有被试再次填写一份决策问卷,以评估社会压力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A在面临社会压力时,其决策行为与实验组B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1)实验组A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谨慎性,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选项。

(2)实验组A在决策时更倾向于寻求他人的意见,以减少决策失误。

(3)实验组A在决策后的满意度较低,认为自己的决策结果可能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

2.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社会压力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1)社会压力会提高个体的风险规避意识,使其在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

(2)社会压力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使其在决策时倾向于寻求他人的意见。

(3)社会压力会对个体的决策结果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满意度。

四、结论与讨论本次实验验证了社会压力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在决策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策略,以降低社会压力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对人际互动的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的实验,我们发现,个体的自我概念对其社交行为和情感体验有明显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问卷调查以及心理测试等方式来收集数据,最终得出了重要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本文将对实验及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设计本实验共招募了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者。

实验采用了伪加入实验设计,即在实验过程中,对被试者的情况进行了所谓的“操纵”,让其产生被纳入实验之中的错觉。

我们先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试等方式了解每位被试者的个人信息和自我概念,然后将被试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被告知他们有机会成为一个特别聪明或者特别有创意的人,而对照组则没有得到这样的信息。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完成与一个“神童”或“天才”进行认知任务的任务,我们通过其行为和情感表现来评估自我概念对社交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进一步收集数据分析。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者在认知任务中表现更有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尽管任务难度相同。

此外,实验组被试者相对于对照组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且更可能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被试者的自我概念越强,越倾向于采取有利于自己的社交行为和情感体验。

同时,在认知任务难度较高时,自我概念强势的被试者会更积极解决问题。

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对人们的社交行为和情感体验有重要影响。

在认知任务中,被试者如果被认定为具有创造性或者聪明才智,并且相信自己足够具备这些特质,那么他们可能表现得更加积极自信,在任务中更有可能采取创新方式解决难题,同时也更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因此,我们建议个人在展示自己的时候应该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有助于提高自己在社交或创新任务中的表现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实习报告

社会心理学研究实习报告

社会心理学研究实习报告摘要:本次社会心理学研究实习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深入了解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本报告将介绍在实习期间所进行的研究项目、采集的数据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启示。

1. 研究背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它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的塑造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起着重要作用。

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和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以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研究方法本次实习采用了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观察来观察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问卷调查则用于采集大量数据以获得统计结果;访谈则通过深入与被试者的交流,获取个体心理层面的信息。

4. 实习过程在实习期间,参与了一个关于社群互动行为的研究项目。

首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实地调查,观察社群互动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变化。

随后设计了针对被调查者的问卷,并组织了一次访谈,对个别被调查者进行深入了解。

5. 研究结果与讨论数据收集和分析表明,社群互动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社会规范和群体的心理氛围等。

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个体的互动需求和沟通方式也会对社群互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分析这些数据和结果对于理解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6. 个人成长与感悟通过这次社会心理学研究实习,我不仅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践。

在与被试者交流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观察和访谈技巧,并意识到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多样且复杂的。

7. 职业发展启示本次实习使我深感对社会心理学的热爱和兴趣。

心理社会实验报告

心理社会实验报告

心理社会实验报告心理社会实验报告: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引言心理社会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验来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的行为变化,以期为心理学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成果。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共招募了50名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被告知他们将要进行一项任务,而第二组则被告知他们将要在一群人中进行同样的任务。

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项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

同时,实验者会在旁观察他们的行为。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了较高的自信和专注,而第二组的参与者则表现出了较大的焦虑和不安。

在实验者的观察中,第二组的参与者在任务进行中频繁地看向周围的人群,试图了解他人的表现。

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任务完成效率的下降。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群体中,个体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会影响个体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导致任务完成效率的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习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

结论本次实验为心理社会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变化,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经验的分享,希望能够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实践活动描述1. 实践活动背景本次实践活动是在一所中学进行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我们团队选择了这个实验场景,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特点丰富多样,并具有较高的社会交往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提供更恰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2. 实践活动过程我们首先进行了实际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学习压力、社交关系、家庭环境等方面的感受。

通过问卷的收集,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用以分析学生心理状态和需求。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讨论小组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学生们的互动方式、沟通技巧以及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对学生的社交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通过深入交谈,我们了解到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烦恼、期许和追求,得到了更多的心理数据,并为个别学生提供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三、实践活动结果与分析1. 结果概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整理了学生们的主要问题和需求。

其中,学习压力成为了他们最为关注和困扰的问题之一。

在社交关系方面,同伴间的冷漠和排斥现象在中学生群体中也较为常见。

2. 分析与解释学习压力方面,我们发现学生们普遍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业竞争,不少学生存在因此产生的焦虑和低自尊的问题。

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环境,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而在社交关系方面,冷漠和排斥现象的存在说明学生们在面对社交困扰时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互动方式。

我们认为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

参与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报告

参与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报告

参与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报告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报告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通过参与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我深入了解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应用,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篇报告将分享我在社会心理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并总结实践对我的成长与发展的影响。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过程。

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团队合作的实践项目,旨在探讨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沟通方式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

通过实践,我们希望能提高团队协作效果,促进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实践过程与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团队成员在团队合作中的态度和感受。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场团队讨论,在讨论中观察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并记录下重要的观察点。

最后,我们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部分团队成员进行深入的个别访谈,以了解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对团队合作的看法。

三、实践结果与讨论根据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对团队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积极、主动的互动能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任,进而提高团队绩效。

其次,有效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关键。

团队成员应该学会倾听、表达和解释自己的观点,避免偏见和误解。

另外,如何处理冲突也是团队合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团队成员应该学会妥善处理冲突,寻找共同利益,以达到良好的团队合作效果。

四、实践收获与反思通过参与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我不仅对团队合作的要素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和进行数据分析,这提升了我的研究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组织团队讨论和个别访谈,我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并学会了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关键观点。

最重要的是,我在实践中锻炼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发展了自己的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社会实验报告

心理社会实验报告

心理社会实验报告心理社会实验报告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而社会心理学则更加专注于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展示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反应。

实验一: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邀请了一群志愿者来参与一个记忆测试。

实验室内的其他人都是与被试者合谋的演员,他们被告知在测试中有意犯错,并观察被试者的反应。

我们想要观察的是,在群体压力下,被试者是否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在观察到其他人犯错后也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即使他们事先知道这是错误的。

这表明,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更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这种行为模式被称为“从众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实验二:权威性对服从行为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招募了一些志愿者扮演狱警和囚犯的角色。

狱警被告知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惩罚囚犯,而囚犯则需要服从狱警的指令。

我们想要观察的是,在权威性的压力下,个体是否会服从他人的命令,即使这些命令违背了他们的道德底线。

结果显示,大部分志愿者在被要求施加虐待行为时,都选择服从了狱警的指令。

即使他们内心感到不安和犹豫,但在权威性的压力下,他们仍然选择了服从。

这种行为模式被称为“权威性服从”,是心理学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引发了对个体道德判断和责任的讨论。

实验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一个慈善活动。

志愿者被告知他们的捐款将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

我们想要观察的是,亲社会行为是否会对个体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并促使他们更愿意参与慈善活动。

结果显示,参与慈善活动的志愿者在捐款后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他们的心理状态得到了积极的提升,同时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和满意。

这表明,亲社会行为不仅对受助者有益,也对行为者自身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结论: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

心理学的实践报告范文(2篇)

心理学的实践报告范文(2篇)

第1篇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心理学实践报告活动。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通过案例分析,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心理素质,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案例分析2. 心理知识讲解3. 心理调适方法4. 实践总结与反思四、案例分析案例一:工作压力导致的焦虑小李是一名职场新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导致他出现了焦虑情绪。

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甚至失眠。

通过心理咨询,小李了解到自己的焦虑情绪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

心理咨询师建议他调整工作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同时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

案例二:亲子关系紧张小张是一名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紧张。

他经常因为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导致家庭氛围紧张。

通过心理咨询,小张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在于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以及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心理咨询师建议小张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对成绩的期望。

五、心理知识讲解1. 压力与应对: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压力。

心理学的压力应对方法包括:合理规划时间、调整心态、寻求支持等。

2.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的情绪管理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宣泄、自我调节等。

3.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学的良好人际关系方法包括:有效沟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等。

六、心理调适方法1.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缓解身心紧张,减轻压力。

2. 心理咨询: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习应对策略。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群体行为和集体决策的实验,旨在探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包含十名参与者。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群体决策的任务,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份个人信息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的个人特征。

然后,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进入一个模拟的群体决策环境中,与其他九名参与者同时进行决策。

他们被告知,他们需要就一个特定问题做出选择,并且他们的选择将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决策结果。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被要求进行一项与个体决策相关的任务,与其他参与者无关。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更加倾向于跟随群体的选择。

他们更容易受到群体中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忽视自己的个人意见。

与此相比,对照组的参与者更加倾向于依据自己的个人意见做出决策,而不受到他人影响。

讨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在群体中的决策行为受到了社会影响的强烈影响。

个体更容易受到群体中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忽视自己的个人意见。

这可能是因为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认同感和避免冲突的心理需求所致。

此外,群体中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也会对个体的决策产生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群体行为和集体决策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局限性:虽然本实验提供了一些关于个体在群体中行为和决策方式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样本规模较小,仅包含了二十名参与者。

因此,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可能受到限制。

其次,实验环境是模拟的,与真实生活中的群体决策情境可能存在差异。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样本规模和使用更真实的群体决策环境。

结论: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现象的报告范文

社会心理现象的报告范文

社会心理现象的报告范文一、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既关注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也关注个体对集体的影响。

社会心理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对个体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包括群体思维、社会认知以及归因理论,并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二、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会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和行为。

这种现象常见于集体决策或社会活动中。

群体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群体内个体的行为趋向同质化,人们为了获得群体认同感往往会以群体为准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群体思维的原因主要包括从众心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社会压力。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方式。

其中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现象是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人们常常会倾向于与自己的同伴进行比较,以获得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感。

此外,人们还存在一种自我确认偏误,即更加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认知的信息,并对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予以忽略或排斥。

四、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会倾向于归因于某种原因。

人们常常会使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来解释他人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下,个体的解释倾向会发生改变。

例外效应是归因理论的典型表现之一,它指的是在解释他人负面行为时,个体更容易将其归因于内在因素,而在解释自己负面行为时,则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外在因素。

另外,归属偏误也是一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它指的是个体在解释成功时往往会将其归功于内在因素,而在解释失败时则会将其归因于外在因素。

五、原因和影响这些社会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影响主要源于个体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压力。

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认同感和社会联系,因此会倾向于从众和社会比较。

同时,社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社会压力也会增加个体的从众和归因倾向。

这些心理现象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影响,对决策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组织和秩序的影响。

最新心理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心理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心理社会实践报告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探讨最新的心理社会实践活动,分析其对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首先,我们对近期开展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进行了梳理。

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互动工作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线上心理健康平台的推广。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发现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并开始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其次,我们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中的实施情况。

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抗压能力。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在企业环境中,我们也看到了积极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健康日、压力管理工作坊和员工辅导计划等福利。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

我们还关注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优化。

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者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如亲子沟通课程、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等,为不同年龄层的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这些服务的普及,使得心理健康资源更加易于获取,有助于提升整个社区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报告指出了当前心理社会实践中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可及性仍面临诸多障碍,如资源分配不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误解和污名化等。

未来的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并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最新的心理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了解社会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影响。

本报告将围绕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实践活动的过程以及对参与者的影响进行讨论。

一、社会心理学概念及背景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们在群体和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认知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通过研究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一个社区中的社会互动为主题,旨在通过参与实际场景,观察和分析人们之间的社会心理互动。

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实地观察:在社区公园中,我们观察了人们在公园中的行为和互动,包括和陌生人的沟通、群体行为以及游戏等。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变化。

2. 参与互动:我们积极参与了一些群体活动,例如团队合作游戏和社区志愿者活动。

通过参与互动,我们感受到了合作与竞争的心理冲突,并深入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3.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社区居民社会互动的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人际关系满意度、群体认同感以及社区参与度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获取更加客观的数据,进一步分析社区居民的心理特点和互动模式。

三、实践活动的启示与影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几点启示:1. 高度社交性: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充分展现了人的社交本性。

人们倾向于与他人接触并参与到社会网络中,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高个人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响力:实践活动中的互动和合作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力。

他人的期望和评价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表明了社会心理学中互动和评价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概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的学科。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参与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我深入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并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现实中的问题。

背景:本实践项目旨在调查和分析社交网络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与社交媒体互动,这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项目旨在进一步探索社交媒体对个体自尊、社交关系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方法: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我们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参与者,并要求他们回答一系列关于社交媒体使用和心理健康的问题。

问卷的内容涵盖了个体的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自尊水平、社交关系满意度以及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体验。

结果:根据参与者的回答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个体自尊水平呈正相关。

那些高频使用社交媒体的个体更容易获取他人的认可和赞同,进而提高了自尊水平。

2.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社交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个体可能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社交,从而导致社交关系的疏远和满意度的降低。

3.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消极情绪体验呈正相关。

过度暴露于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和社交比较可能引发个体的嫉妒、焦虑等消极情绪。

讨论: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在个体心理健康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高频使用社交媒体的个体的自尊水平较高,然而他们的社交关系满意度较低,消极情绪体验较多。

这一现象说明个体应该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保持适度,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和建立深入的社交关系。

结论:通过本实践项目,我深入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并对社交媒体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并在个体中培养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

致谢: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指导教师对我在本实践项目中的悉心指导和支持。

探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

探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

探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实践报告摘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调查和实践,我们发现社会心理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引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探索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一种直接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以进一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原理。

本报告将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探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典型社区,共有40名居民参与了本次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和亲身体验三个阶段。

观察阶段,我们记录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行为,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调查阶段,我们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他们对社区环境的看法。

亲身体验阶段,我们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记录他们的互动过程。

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互动行为。

他们在街头巷尾会互相打招呼,询问彼此的近况。

在超市里,居民之间会互相帮助选购商品,并进行友好的对话。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些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者对社区环境持有积极的态度。

他们认为社区的安全性较高,与邻里关系密切。

同时,调查还发现,社区活动的参与度对个体的社会互动行为有正向影响。

参与了更多社区活动的居民更加愿意与他人进行互动,这表明社区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心理的积极发展。

在亲身体验阶段,参与者们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并与其他志愿者进行了互动。

他们获得了一种属于社区的归属感,并愿意为社区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者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心理对于个体和群体行为的重要性。

讨论: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心理作文之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

心理作文之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

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篇一:心理学研究报告】心理学研究报告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childhood trauma to the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学院:项目组成员:指导教师:专业:年级(班级):起止日期:制表日期:2012年6月2日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 ????????????????????????????Ⅱ第一部分前言1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11.1 童年创伤经历???????????????????????11.1.1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分类 ???????????????????11.1.2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征 ???????????????????21.2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 ????????????21.3 童年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的主要研究发现 ??????31.4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理论解释 ???????51.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5 2 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的假设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本研究的假设 ????????????????????????6 第二部分调查研究1 方法???????????????????????????71.1 被试??????????????????????????71.2 调查工具 ?????????????????????????71.3 调查程序?????????????????????????8 2 结果与分析 ??????????????????????????82.1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 ??????????9 2.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92.3 儿童期创伤、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10 第三部分总的讨论和结论 ?????????????????????11 第四部分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1 本研究的贡献 ?????????????????????????12 2 本研究的不足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调查材料 ?????????????????????????14 后记 ??????????????????????????????21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篇一: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书】助人行为实践报告书目录一、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在我们周围,应随处可见。

但是随所以,让心灵复苏,帮助今天的别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

二、研究目的:鉴于此,我们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先从大学校园入手,1. 让这些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准确的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警示大学生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而是热心的人2. 提示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伸出双手,点亮世界,社会不需要冷漠的人,不要被尘世蒙蔽心灵。

三.实践设计:实践地点: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前校道实践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一班第七小组成员情景设计:情景一:图书馆门口一女生/男生抱着大量的书跌倒,书跌了一地,看是否有被试帮忙拾起书本,如果没有,女生/男生开始发出求助信号,看被试是否愿意帮忙情景二:图书馆校道一女生/男生抱着大量的书跌倒,书跌了一地,看是否有被试帮忙拾起书本,如果没有,女生/男生开始发出求助信号,看被试是否愿意帮忙四.实践视屏(见文件夹内)五.实践分析:由视屏可见,女生或得帮助的可能性要比男生大助人者女生居多影响因素:一、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是指在生活中常见的、一般的、可以预见并且没有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的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

它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助人行为。

下面先说明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具体特征,再分析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发生的因素。

(一) 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特征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是与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根据助人行为情境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的,具体说来,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通事例;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施助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二) 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实施的因素即使是最简单的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对施助者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也不一定会有助人行为的发生。

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因素很多,具体说来,主要有施助者个人因素、情境特征、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

1、施助者个人因素施助者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人格特征、认知角色承担能力和情绪移情能力等,这些因素与助人行为的是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①年龄许多实验研究过年龄与其助人行为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

例如:1965年厄盖赖尔等人让四至十六岁儿童分核桃,核桃是单数,分别为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个。

实验中要被试和另一儿童分食核桃,并告诉他们有三种分法:丢掉一个成偶数后两人平分;给自己多分一个;给对方多分一个。

研究结果表明:自私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4---6岁儿童有百分之六十七是给自己多分一个,九岁左右只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儿童是自私的,十二岁以后没有一个儿童表现出自私行为。

这说明儿童的助人行为与年龄成正相关。

但是,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如斯陶布通过实验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随年龄而下降。

一般来说,儿童的助人行为与年龄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跟着提高,增加了和别人进行人际互动的次数。

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他们被告知帮助别人是一种为社会所赞许的行为,从而在观察模仿之中学会了助人行为。

另一方面,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移情能力也增强,自我中心倾向减弱,使得儿童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也会增加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虽然从整体上看,年龄的增加导致了助人行为的增多,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人们年龄越大,心理活动更加复杂,不象孩子那么单纯。

能否会帮助别人,还要看一些其它的影响因素。

②性别一般来说,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他人的场合表现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扶助行为中出力更多。

例如:在美国,因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陌生人而获得“卡内基英雄基金会”颁发的勋章的人员中,有91%是男性,而志愿帮助残疾人,照顾孤寡老人的,以女性居多。

不过,性别差异是不是影响助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此所做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矛盾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研究者对助人行为的操作化过程不同。

发现有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所要求的助人行为往往是通常被称为男性的工作,没有发现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所要求的助人行为不特别偏向哪一性别的工作。

③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指个人的人格、品质等,这些者是助人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个人因素。

显而易见,一个热情奔放、不计个人得失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他的助人行为也容易产生,而一个冷漠无情、斤斤计较的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他的助人行为就难以发生。

社会心理学家巴特森(c.d.batson)1987年研究发现,与低移情和自我有效性较低的人相比,高移情与自我有效性高的人帮助他人的可能性更大。

心理学家罗默尔(d.romer)等人1986年研究表明:个性特点直接影响着个人如何对特定情境作出反应。

怀特(m.j.white)等人1987年研究发现高自我监控的人会高度受别人期待的影响。

以一定方法使他们相信,帮助别人会得到社会奖励,他们会更倾向于发生助人行为,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倾向于内部引导,较少受别人如何理解助人行为的影响。

④个体的认知水平与移情能力个体认知水平较高,帮助别人也较为容易,在某些时候就会增加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发生,如一个工人操作一台很复杂的机器时遇到困难,这时请教其他工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请教的是一个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或专家,则可能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移情能力也影响个体的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

所谓移情能力是一种“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通过自己与他人融为一体而进行思考或产生情结的能力。

据巴特森等人的研究人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通常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个人悲伤的情感和移情情感。

移情的情感唤起助人行为动机;个人的悲伤诱发了利己行为的动机。

2、情境特征个人的助人行为的发生还与当时的情境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助人行为发生时的环境特点和施助者当时的心境。

①榜样模仿作用他人的助人行为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能够激发人们的助人行为。

如果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为人民服务,自己也会积极去做,这可能是一种从众行为,也可能是模仿或受暗示作用。

②情境发生的地理环境 1970年米尔格兰姆根据研究资料指出:助人行为在农村小城镇发生率比较高,而在大城市则比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大城市快节奏,超负荷的生活方式,过于强调自我的发展,对他人的困难缺少感情的投入,因而难于发生助人行为;相反,生活在小乡镇的人们彼此熟悉,容易产生移情,从而增强了其助人责任感。

③助人行为经验曾经的助人行为经验对下一次的助人行为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先前的助人行为中向外投射出利他形象,在助人行为完成后也实现了自我形象的一致,那么当第二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增加其产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反之,如果在完成第一次助人行为后没有实现自我形象的一致,则会对下一次的助人行为有消极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完成一次助人行为之后,他对社会责任感的规范性要求更加强烈,因此,较容易发动下一次的助人行为。

④心境心境是一种是弥散的、微弱、平静而持久主观的情绪状态。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最能影响他的助人行为。

当人们心情比较好时,产生助人行为的积极性高。

这是因为愉快的情绪状态使人们更能注意到人生积极的一面,更能注意到他人的优点,有着良好的心境,所以助人的动机更强;反过来,助人行为可以延长好心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愉悦的心境可以增加人的自我注意,使人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形象来表现自己。

消极心境对助人行为的影响比较复杂。

他能增加助人行为的可能性,也有可能减少助人行为,还可能对助人行为毫无影响。

1976年肯瑞克首先提出了“消极心境消除模型”这一模型认为,消极心境使很令人厌恶的,有这种心境的人想努力摆脱,因此寻求消除这种状态的最佳方法,但是助人行为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法。

只有当报酬较高而成本较低时人们才选择助人行为做为躲开消极心境的最佳【篇二:社会心理学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实验报告专业年级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教务处制2010年5月13日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页【篇三: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1名称: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了解商场中的顾客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在实践中的运用,熟练掌握观察法、访谈法。

具体在本实验中,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来了解商场中的顾客言行、表情、身体姿势和顾客真实的需要、想法、困难以及顾客对营销员和商场的建议等。

二、仪器与材料纸、笔、访谈提纲三、程序1.准备工作:(1)复习观察法、访谈法等有关知识,准备好仪器、材料1.访谈法a.访谈法及其分类访谈法是研究者以口头提问的方式亲自对被调查者进行访谈,记录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不仅可以获取详细、典型的个案资料,加深对问题的了解,获得研究假设,还可以为问卷设计提供必要的素材,补充定量分析研究的不足。

访谈法根据其性质和对象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是通过研究者把问题标准化,让所有被访者都回答同一结构的问题。

非结构式访谈则是事先不设计问题和程序,由访谈者根据具体情况提问,请被访者自由发表意见。

b.访谈法的步骤a.根据研究目的编写访谈提纲或访谈问卷(即严格结构化的访谈)。

编写时应按问卷设计的原则进行(第一,问题越简明、清晰、集中,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就越大。

第二,关于术语的运用。

第三,问题不应带有潜在的诱导性、威胁性和敏感性) ,如果访谈的内容相对复杂,则编写的访谈问题应事先进行小样本的预备性访问,目的是检查问题是否提得恰当。

b.抽取被访者。

c.培训访问员。

培训时应有一个访问手册作为培训依据,一方面了解调查目的、题目内容,另一方面指导访问员解决访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宣布对访问员管理、监督的条例。

d.访问的开始。

访问员与被访者初次见面首先要自我介绍来访目的(有必要时出示身份证明);告诉被访者为什么对他进行访问,如是按地址随机抽取的还是按电话号码随即抽取的都要说清楚;承诺对被访者的回答保密;访问者要以较好的亲和能力与应变能力来争取被访者的合作。

e.访问的进行。

在友好的实事求是的气氛中进行,任何情况下访问者不要影响被访者,如果是结构化程度很强的访谈则访问员在读题时不要随意改变题目顺序;如果是开放式问题,访问员记录下被访者的回答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与被访者核对一下,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