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方案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的开题报告

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的开题报告

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的开题报告【选题背景和意义】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高胰岛素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

在不同的类型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因其高发性、广泛性和威胁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难以预测、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等特点。

因此,加强对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研究,对于防控、治疗和管理糖尿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应用和实际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其在疾病诊断、预测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

【研究内容】1.回顾和分析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糖、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丙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等。

2.比较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与疾病发展和治疗的关系。

3.探究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在疾病诊断、预测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探索其在疾病防控、治疗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方法】1.收集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并探究其与疾病发展和治疗的关系;3.对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在疾病诊断、预测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进行探究,评价其在疾病防控、治疗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预期结果】1.揭示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疾病发展和治疗的关系。

2.说明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在疾病诊断、预测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

3.评价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在疾病防控、治疗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特点及其实验室检查指标在疾病防控、治疗和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手段。

1、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是指至少 8 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通常为 39 61mmol/L。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则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以确认诊断。

2、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餐后2 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一般<78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同样需要复查。

3、随机血糖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刻抽取的血糖值。

当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 2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正常范围一般在 4% 6%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此外,它还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空腹血糖或餐后 2 小时血糖处于临界值,或疑似糖尿病但血糖检测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试验过程中,患者需要空腹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分别在服糖后 30 分钟、1 小时、2 小时、3 小时测量血糖。

通过观察血糖的变化曲线,有助于明确诊断。

胰岛素和 C 肽检测胰岛素和 C 肽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

通过检测胰岛素和 C 肽水平,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1、胰岛素释放试验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

通过观察胰岛素分泌的曲线,可以判断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2、 C 肽释放试验C 肽与胰岛素等量释放,但 C 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

糖尿病病例分析

糖尿病病例分析

一、病例分析:张XX,女性,52岁主诉: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2年余。

病史:患者2年前出现全身无力,排尿增多,无明显心悸、多汗症状。

发病以来,食欲佳,睡眠尚可,体重减轻5千克。

既往无服用特殊药物史。

查体: T 36.8℃,P 76次/分,R 16次/分,BP 135/85mmHg,身高160cm,体重70kg。

神志清,营养中等,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 9.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3.8mmol/L 。

进一步问诊:此次发病的诱因:劳倦、伤食,外感、外伤、素体亏虚等诱因;加重及缓解因素;主证特点:消瘦及明显体重减轻,体重减轻多少;多尿的情况(是否伴有尿频尿急,小便的频次),是否伴有泡沫尿等;伴随症状:是否伴有口干多饮症状(程度,喜食热饮或冷饮);是否伴有双下肢麻痛(程度,疼痛的性质(酸、麻、刺、胀等感觉)),是否伴有视物模糊等,并结合十问,如是否伴有发热恶寒,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耳鸣耳聋,体节重痛等症;饮食、睡眠及二便情况。

既往史:既往就诊情况,及诊疗经过,具体用药,有无疗效及病情变化情况;做过哪些相关检查等;有无外伤史,有无伤科疾病史;有无其他内科疾病史等。

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等;进一步查体:甲状腺、全身浅表淋巴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输尿管点压痛,下肢浅感觉的检查(痛觉、触觉、温度觉);皮肤毛囊腺的发育情况等。

进一步辅助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OGTT、糖化白蛋白了解患者血糖情况、C肽、胰岛素、自身抗体(GAD、IAA、ICA)了解胰岛细胞功能;血管超声排除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尿MA、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科会诊排除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

二、完善病史:张XX,女性,52岁主诉: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2年余。

病史:患者2年前出现全身无力,排尿增多,无明显心悸、多汗症状。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方案分析(doc 10页)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方案分析(doc 10页)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方案分析(doc 10页)糖尿病实验室检查虽然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与否反映糖尿病病情的轻重,但不少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在出现急慢性并发症时就不能单纯用“三多一少”症状来衡量,故应经常监测血糖、尿糖、酮体、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血脂及肾功能等情况,通过这些指标的观察或检测,可及时把握病情的变化,判断病情的控制程度及评价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进而有效地防治急慢性并发症。

一.血液检查(一)血糖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3)邻甲苯胺法:也属铜还原法,此法利用氢氧化钡和硫酸锌使血浆蛋白沉淀,同时使血糖中绝大多数非糖物质及抗凝剂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结果较准确。

此法毒性较大,现已很少应用。

4.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1)空腹血糖①葡萄糖氧化酶法: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正常值为 3.6-5.3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②邻甲苯胺法:空腹全血血糖为 3.3-5.6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4mmol/L。

(2)餐后血糖许多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因此怀疑有糖尿病可能时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同时也要查餐后血糖,并且餐后血糖还有利于判断病情的控制情况。

餐后血糖主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葡萄糖氧化酶法为<7.2mmol/L,邻甲苯胺法为<7.8mmol/L。

5.查血糖注意点(1)查空腹血糖注意点血糖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检查时若不注意均可影响检验结果,影响对病情的正确判定,所以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清晨空腹:最好于6点至7点钟采血,最迟不得超过上午9点钟,否则起床活动后体内的抗胰岛素物质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肝糖原释放增加,可能使血糖升高,影响空腹血糖的数值。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升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本文将会介绍糖尿病的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一、血糖检测血糖是糖尿病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空腹血糖、血糖耐量试验和随机血糖检测。

1. 空腹血糖:患者需在至少8小时禁食后进行检测,一般高于6.1mmol/L(110mg/dL)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标准。

低于此值但高于正常范围(3.9-6.1mmol/L,或70-110mg/dL)则属于糖尿病前期。

2. 血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饮用75g葡萄糖溶液后2小时再次检测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140-199mg/dL)间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高于11.1mmol/L(200 mg/dL)则被诊断为糖尿病。

3. 随机血糖:无论患者是否进食,任意时间的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200 mg/dL)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测量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且无需空腹。

反映了红细胞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推荐HbA1c≥6.5%(48 mmol/mo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还可用于评估血糖控制的好坏。

三、尿糖和尿酮尿糖和尿酮的检测可用于初步筛查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出现糖和酮体,如果出现则可能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尿糖的检测方法包括尿糖试纸法和酶法测定尿糖。

四、C-肽C-肽是由胰岛素前体产生的物质,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

检测C-肽有助于判断胰岛功能的状况,特别对于 Type 2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非常有价值。

五、胰岛素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检测胰岛素水平有助于评估胰岛功能和血糖代谢的情况。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静脉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耐受试验。

六、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血脂异常。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尿糖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含己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尿糖试条可作半定量测定,但仍受肾糖阈值的影响。

糖尿病肾疾患时肾糖阈升高,血糖虽已轻度或中度升高,尿糖仍阴性;妊娠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尿糖可呈阳性。

在多数情况下24h尿糖总量与糖代谢紊乱程度一致,可作为判定血糖控制的参考指标。

(2)尿酮体测定尿酮体阳性,对新发病者提示为1型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或正在治疗中的患者,提示疗效不满意或出现重要的合并症。

采用硝基氢氰酸盐试验法,只有乙酰乙酸和丙酮可使本试验呈阳性反应,当酸中毒明显时,酮体组成中以β-羟丁酸为主,故尿酮体阴性不能排除酮症。

(3)血浆葡萄糖(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静脉全血、血浆和血清葡萄糖测定在医院进行,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测定可用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型血糖仪由病人自测。

一次血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或随机血糖等)仅代表瞬间血糖水平,称点值血糖;一日内多次血糖测定(三餐前、后及睡前,每周2日,如疑有夜间低血糖,加测3Am血糖)可更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静脉血浆或血清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约高1.1mmol/L(20mg/dl),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在空腹时与静脉全血血糖相同,餐后与静脉血浆或血清血糖相同。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和糖化血浆蛋白测定HbA1为血红蛋白两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化合而成,为不可逆反应,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其中以HbA1c为主。

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HbA1c 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取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与点值血糖相互补充,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

HbA1c测定常采用亲和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正常值为4%~6%,因检测方法和技术条件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各自正常参考值。

糖尿病病例

糖尿病病例

糖尿病病例分析及治疗建议一、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因“多饮、多尿、体重下降3个月”就诊。

患者自述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约4000ml,夜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约5kg。

无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症状。

患者平素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食物,缺乏运动。

无糖尿病家族史。

二、病例分析1.症状分析:患者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提示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3.并发症评估:患者血压150/90mmHg,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提示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4.病因分析:患者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食物,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从而诱发糖尿病。

三、治疗建议1.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建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肝肾功能、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虑。

3.血糖监测:建议患者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4.并发症防治:针对患者的高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建议使用降压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以降低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5.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四、总结本病例为中年男性患者,出现典型糖尿病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治疗上,应注重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选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防治并发症。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预后。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糖尿病的防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检查1、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

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来源分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又可分为空腹及餐后(葡萄糖负荷后)血。

无论空腹血和餐后血,在我国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

耳血、趾血或手指血是微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清晨空腹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数值基本上与静脉血的血糖相符,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值高1.03mmol/L甚至更高,因此尽可能采用静脉血。

静脉血又分为全血、血浆及血清,血浆和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全血含有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水比血浆少,而葡萄糖是溶于水的,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因此全血血糖比血浆血糖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

毛细血管末梢血测定值一般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这种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快速,较为准确,缺点是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一般毛细血管血糖值比静脉血浆血糖值低。

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血糖,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或血清)冷冻保存。

一般室温下血标本中的血糖以每小时0.4mmol/L的速度氧化降解,于4℃时每小时降解0.11mmol/L,在夏季气温很高时血糖降解更快,医生和患者在分析血糖结果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2)血糖测定方法从测定原理上讲血糖测定有两类化学反应法,包括3种方法:①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评估患者 的糖尿病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结果异常的处理与建议
对于血糖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血糖,改善生活 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措施。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实验 室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 和运动治疗等。
尿糖检测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糖尿病的 方法,但结果受肾糖阈的影响较大, 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尿糖检测结果阳性提示血糖值超过肾 糖阈,阴性则说明血糖值在正常范围 内。
03
CATALOGUE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10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为 3.9-6.1mmol/L。空腹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也是评估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
血糖检测可以反映即时的血糖 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和调整 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 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为4.0%-6.0%,对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具有 重要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受临时血糖波动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
04
CATALOGUE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的饮食和运动
饮食
在接受实验室检查前,应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或节食。同时,避免在检 查前一餐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以免影响血糖和血脂的检测结果。
运动
在接受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水平。如果需要进行运动,应在检查前 2-3天进行,并在检查当天早上保持安静状态。

糖尿病实验报告怎么写护理

糖尿病实验报告怎么写护理

糖尿病实验报告怎么写护理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措施,以及对病情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10名特定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用药情况以及对病情的认识程度。

同时,我们还对他们的血糖水平、体重以及生活质量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实验结果:通过对观察对象的调查和监测,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着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这些不良习惯导致了他们的血糖水平持续波动,体重逐渐增加,生活质量下降。

实验分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

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以及规范的用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重要性。

建议患者在平时要加强对自身病情的认识,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规范用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家庭成员和社会支持也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可以在饮食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促使患者坚持健康饮食的习惯;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代谢能力;并且定期帮助患者监督用药情况,确保按时按量服药。

同时,社会支持也能对糖尿病患者起到激励和帮助的作用,社区医生和志愿者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关的知识宣传、健康教育等支持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在此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患者存在对疾病认识不足的情况,对病情的轻视或者忽视。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加大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增强对病情的重视和控制意识。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筛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筛查
跃可产生大量的酮体,从尿中排出形成酮尿。

留取常规尿送检。

正常人尿液酮体阴性。
尿酮体定性

临床意义:
①尿中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
②因感染、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进食较 少,机体糖代谢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酮体在 体内积聚,而出现饥饿性酮尿。 ③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妊娠及分娩、应激状态等因素影响 下,易诱发酮症,应及时进行尿酮体的检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脑血管并发症
1、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 隙性脑梗。 2、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TIA):颈内动脉 型、椎基底动脉型。

脑血管并发症
筛查方法:头颅CT或磁共振、经颅多普
勒血流图、彩超查颈部动脉血管。
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 黄斑水肿 白内障 青光眼
六、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正常人一般也会有蛋白的漏出,所以正常人尿微量白 蛋白<30mg/24h;在30-300mg/24h时称为微量白蛋 白尿;>300mg/24h时称为大量白蛋白尿。
※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 证明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 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 时治疗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胰岛功能测定分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 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 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胰岛功能测定分型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 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 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 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 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 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 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糖耐量实验实验报告

糖耐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通过糖耐量实验(OGTT)来评估个体血糖调节功能,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糖耐量实验(OGTT)是一种常用的诊断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通过给予受试者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观察其血糖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

正常人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暂时性升高,但在一定时间内又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BMI)在18.5-24.9之间。

2. 仪器:血糖仪、胰岛素释放试验仪、C肽释放试验仪、电子天平、采血针、试管等。

3. 药品:葡萄糖粉、胰岛素、C肽试剂盒等。

四、实验方法1. 受试者空腹8-12小时,于早晨7:00-8:00进行实验。

2. 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BMI等基本资料。

3. 空腹时抽取受试者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

4. 受试者一次性口服75g葡萄糖粉,溶解于300ml水中,在5分钟内喝完。

5. 在口服葡萄糖后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分别抽取受试者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受试者的糖耐量指数(OGTTI)。

五、实验结果1. 空腹血糖水平:受试者空腹血糖水平在3.9-6.1mmol/L之间,符合正常范围。

2. 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受试者在口服葡萄糖后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血糖水平分别为:8.2mmol/L、11.0mmol/L、10.5mmol/L、7.8mmol/L、6.1mmol/L。

3. 空腹胰岛素水平:受试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在5-20mU/L之间,符合正常范围。

4. 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受试者在口服葡萄糖后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5mU/L、70mU/L、50mU/L、30mU/L、20mU/L。

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docx

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docx

胰岛素原受体放射分析法(RRA)测定胰岛素受体的测定我们采用受体放射分析法(RRA)测定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1)抽取空腹静脉血注入含有肝素抗凝的玻璃试管中,保证无凝血块、勿溶血。

离心分离血浆与血细胞,将血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保温液洗涤1次,计数血细胞个数,应不少于4.4×10 6/μL。

(2)将细胞混悬液与不同浓度胰岛素及1 25I-胰岛素共同反应24小时,分离结合(B)与游离(F),经r-计数器测定得出一条结合曲线:拐点上段为高亲和力低结合容量部分,下段为低亲和力高结合容量部分。

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出受体亲和常数k1、k2,进而计算出受体结合位点结合容量r1、r2。

(3)正常参考值高亲和力低结合容量胰岛素受体k1=(1.03~5.21)×10 9LMˉ1r1=40-80个/个细胞低亲和力高结合容量胰岛素受体k2=(1.24~4.86)×10 7LMˉ1r2=1500-3000个/个细胞。

胰岛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1)受体亲和性(K)的改变体外实验证明,当pH、离子强度、温度等条件或受体占有率[HP]改变时,受体分子可产生构象变化而影响它对激素的亲和性。

如pH=6.8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可减少一半,提示酸中毒的病人,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原因是由于受体亲和性的降低。

(2)受体浓度[R]的改变血循环中的胰岛素浓度与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量成反比,即:血中胰岛素浓度越高,则肝、脂肪、肌肉和血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目越少。

这对正常人、肥胖人及成年人发病的糖尿病均适用。

胰岛素浓度过高时可加速受体损失,在病理情况下,受体数目减少则不能维持原有代谢平衡,受体减少越多,代谢紊乱越严重。

高血糖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后者可降低受体密度,使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3)饮食调节对胰岛素受体的影响是研究受体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认识到血胰岛素水平和受体密度,能够以调节饮食方法来控制,在11个肥胖人的胰岛素结合试验中,胰岛素浓度高时单核细胞受体数目减少,而控制热量摄入可使胰岛素降低和受体增多,稍减体重便能恢复正常。

医学检验--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二)尿糖测定(三)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四)糖化蛋白测定(五)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六)葡萄糖-C肽释放试验(七)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

1.样本:血浆或血清。

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2%~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血糖测定除与标本的性质有关外,还受饮食、取血部位和测定方法影响。

餐后血糖升高,血糖测定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左右。

不能立即检测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氟化钠-草酸盐抗凝,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

要避免标本溶血。

2.方法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原理:POD:过氧化物酶;GOD:葡萄糖氧化酶。

505nm比色,其色泽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GOD催化的反应特异,只有葡萄糖反应,POD受干扰因素较多,如血中有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和谷胱甘肽等可使H202还原为H2O,可致结果偏低。

评价: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稳定性良好,是目前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

2)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法(GOD-OR法)葡萄糖氧化酶每氧化标本中的一分子葡萄糖便消耗一分子氧,用氧敏感电极测定氧消耗速率,便可知葡萄糖含量。

此法准确性和精密度都很好,但只能用于特殊的分析仪。

3)已糖激酶法(HK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原理:NADPH在340nm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该反应第二步特异,只有G-6-P才能反应。

评价:本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特异性高于葡萄糖氧化酶法。

干扰因素少,轻度溶血、脂血、黄疸、肝素、EDTA等不干扰测定。

试剂较贵。

3.参考值:3.9~6.11mmol/L。

4.临床意义(2)诊断低血糖症: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称为低血糖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近年来,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重大负担。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借助实验室检验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疾病控制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和其临床意义。

1. 血糖指标糖尿病的诊断和疾病控制主要依赖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早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一般判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7.8mmol/L以下。

随机血糖是指无论是否进食,随机抽取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的血糖指标,如果随机血糖≥11.1mmol/L,可能存在糖尿病风险。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指红细胞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HbA1c是糖尿病的重要评估指标,其水平越高,说明糖尿病的控制越差。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建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HbA1c降至≤7%,但对于某些个体,更严格的控制目标(如≤6.5%)可能更合适。

3. 尿常规检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尿路感染和肾脏疾病,因此尿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控制情况至关重要。

常规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和尿微量白蛋白,其中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将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趋势。

4. 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包括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等。

血脂检测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5. 肾功能检测指标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监测肾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和尿酸。

6. 炎症指标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而炎症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医院化验实验报告

医院化验实验报告

一、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 45岁就诊日期: 2023年4月15日就诊科室:内分泌科主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1个月二、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结果1. 血糖测定- 项目: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结果:空腹血糖8.5mmol/L(正常值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3mmol/L(正常值3.9-7.8mmol/L)- 结论:血糖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

2.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项目: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结果:HbA1c 8.2%(正常值4.0%-6.0%)- 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进一步证实患者存在糖尿病。

3. 尿常规检查- 项目:尿糖、尿酮体- 结果:尿糖(+)、尿酮体(+)- 结论:尿糖和尿酮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 血脂检查- 项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结果:甘油三酯2.5mmol/L(正常值0.4-1.7mmol/L),总胆固醇6.2mmol/L (正常值4.0-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mol/L(正常值2.6-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正常值1.0-1.55mmol/L)- 结论:血脂异常,建议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药物治疗。

5. 肝功能检查- 项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结果:丙氨酸转氨酶37U/L(正常值7-40U/L),天冬氨酸转氨酶28U/L(正常值10-35U/L),总胆红素13μmol/L(正常值1.7-17.1μmol/L),直接胆红素6μmol/L(正常值0-6μmol/L),碱性磷酸酶92U/L(正常值40-120U/L)- 结论:肝功能基本正常。

6. 肾功能检查- 项目:血肌酐、尿素氮、尿酸- 结果:血肌酐79μmol/L(正常值44-133μmol/L),尿素氮5.8mmol/L(正常值2.9-8.2mmol/L),尿酸426μmol/L(正常值268-488μmol/L)- 结论:肾功能基本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虽然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与否反映糖尿病病情的轻重,但不少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在出现急慢性并发症时就不能单纯用“三多一少”症状来衡量,故应经常监测血糖、尿糖、酮体、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血脂及肾功能等情况,通过这些指标的观察或检测,可及时把握病情的变化,判断病情的控制程度及评价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进而有效地防治急慢性并发症。

一.血液检查(一)血糖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来源分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又可分为空腹及餐后(葡萄糖负荷后)血。

无论空腹血和餐后血,在我国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

耳血、趾血或手指血是微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清晨空腹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数值基本上与静脉血的血糖相符,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值高1.03mmol/L甚至更高,因此尽可能采用静脉血。

静脉血又分为全血、血浆及血清,血浆和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全血含有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水比血浆少,而葡萄糖是溶于水的,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因此全血血糖比血浆血糖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

毛细血管末梢血测定值一般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这种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快速,较为准确,缺点是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一般毛细血管血糖值比静脉血浆血糖值低。

2.血糖测定宜早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血糖,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或血清)冷冻保存。

一般室温下血标本中的血糖以每小时0.4mmol/L的速度氧化降解,于4℃时每小时降解0.11mmol/L,在夏季气温很高时血糖降解更快,医生和患者在分析血糖结果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3.血糖测定方法从测定原理上讲血糖测定有两类化学反应法,包括3种方法:(1)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发明的血糖仪,其应用原理也是葡萄糖氧化酶法。

(2)硫酸铜或高铁氰化物还原法:即传统的福一呈法,葡萄糖的醛基使硫酸铜值中的铜被还原为氧化铜,形成不同的颜色和沉淀,可间断反映血糖的浓度。

此法因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已被淘汰。

(3)邻甲苯胺法:也属铜还原法,此法利用氢氧化钡和硫酸锌使血浆蛋白沉淀,同时使血糖中绝大多数非糖物质及抗凝剂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结果较准确。

此法毒性较大,现已很少应用。

4.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1)空腹血糖①葡萄糖氧化酶法: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正常值为3.6-5.3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②邻甲苯胺法:空腹全血血糖为3.3-5.6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4mmol/L。

(2)餐后血糖许多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因此怀疑有糖尿病可能时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同时也要查餐后血糖,并且餐后血糖还有利于判断病情的控制情况。

餐后血糖主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葡萄糖氧化酶法为<7.2mmol/L,邻甲苯胺法为<7.8mmol/L。

5.查血糖注意点(1)查空腹血糖注意点血糖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检查时若不注意均可影响检验结果,影响对病情的正确判定,所以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清晨空腹:最好于6点至7点钟采血,最迟不得超过上午9点钟,否则起床活动后体内的抗胰岛素物质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肝糖原释放增加,可能使血糖升高,影响空腹血糖的数值。

②抽血前不要做剧烈的体力活动,也不要情绪过于激动,否则也可造成体内抗胰岛素的物质分泌增加,从而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③因某些药物可使血糖升高,故而应在抽血检验前停用1周,这类药物有皮质激素、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女性避孕药等。

④1型糖尿病病人在门诊随访中发现由于医院门诊采血多在上午8时至9时,病人为了查空腹血糖清晨不接受胰岛素治疗,待采血回家后再注射胰岛素,往往会出现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尿酮体阳性。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此种病人应避免空腹采血,而应查餐后血糖。

(2)查餐后2小时血糖注意点①测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是为了确定是否有糖尿病,最好查午餐后2小时血糖,午餐必须食粮食100克(2两),在餐后2小时采血即可。

②若是为了观察降糖药物的疗效或胰岛素剂量是否恰当,则应在饮食量及用药量不变的条件下检查早餐或午餐后的血糖。

③应避免在同一天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以免改变食用量及进食规律。

若要在同一天检查,应查清晨空腹血糖和午餐后2小时血糖。

6.复查血糖的时间多长时间查一次血糖,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般讲病情比较稳定者,可根据尿糖结果大体上判定血糖情况,免去采血对人的不良影响,此时1-2个月复查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即可。

若病情近期不稳定,血糖波动显著,则需1-2周复查一次血糖。

如果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手术前后及妊娠期或酮症等应激状态,应每日或一日多次检查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正常人每餐的饭量多少不等,但饭后最高血糖总是稳定在10.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则恢复到7.8mmol/L以下。

人体全天血糖含量虽随进食、活动等情况时有波动,但一般血糖水平较为恒定,血糖变化总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随着机体的生理需要而自动调节的结果。

由此说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葡萄糖有着很强的耐受能力,称之为人体正常糖耐量。

临床采用空腹或静脉的方法,给一定量的葡萄糖以助检查病人的胰岛功能,称其谓葡萄糖耐量试验(GTT)。

GTT是糖尿病的诊断性检查方法,当空腹血糖浓度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而又怀疑有糖尿病时可进行这一试验,常用方法有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V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馒头试验。

当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细胞对葡萄糖处理的能力已显示出不如正常人那样迅速有效,血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糖增高,糖耐量曲线异常,这种状态谓之糖耐量减低。

目前国内多采用OGTT和馒头试验,二者的判断标准相同,一般常用OGTT,OGTT对诊断糖尿病有一定价值,它与肠道中的吸收、体内组织的利用及肾脏处理能力都有一定关系。

1.适应证(1)尿糖阳性者,临床上怀疑为糖尿病伴空腹或餐后血糖正常或稍高者。

(2)对原有糖耐量减低者的随访。

(3)对怀疑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随诊。

(4)其它原因引起的糖尿的鉴别,如肾性糖尿、应激后糖尿等,尤其是空腹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者。

(5)其它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正常但有症状体征者,伴或不伴并发症,尤其对50岁前的患者。

妊娠有自发性流产史、早产史、死胎史和巨婴者,或非妊娠成人提示低血糖的症状者。

但临床必须强调,如果已确诊为糖尿病者禁止做此试验,以免服糖后引起病情恶化。

2.OGTT具体做法既往有服100克或50克葡萄糖的方法,但因100克葡萄糖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而50克葡萄糖负荷量不足,第2小时血糖偏低,故目前我国已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妊娠成人服75克葡萄糖的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采用75克葡萄糖(儿童按1.75克/公斤体重,总量不超过75克),抽完空腹血糖后,把75克葡萄糖与250-350ml水相混合,5分钟内饮完,于饮糖水后0.5、1、2、3小时分别取静脉血测血糖,一般每次采血同时收集尿查尿糖。

儿童年龄很小时可用耳血或指血(全血),空腹耳血或指血血糖值与静脉全血血糖值相符。

3.OGTT结果正常人(15-50岁)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高峰浓度出现于0.5-1小时,一般应小于9.4mmol/L,也有人主张小于10mmol/L,2小时恢复正常范围或小于7.2mmol/L,3小时降至正常。

每次尿糖定性均为阴性。

4.OGTT注意事项(1)试验时间最好在上午7-9时进行,并应空腹10-16小时。

(2)试验前8小时禁止吸烟、饮酒和咖啡,但口干时可饮水。

(3)避免异常的体力活动、精神紧张及各种刺激,试验前休息半小时。

(4)许多药物可使葡萄糖耐量减低,故在试验前应停药,如烟酸、噻嗪类利尿剂、水杨酸钠、心得安、糖皮质激素等,应至少停用3-4天。

口服避孕药应停用1周,降血糖药物停用3天,并应在试验前排除其它引起血糖升高的继发因素,如内分泌疾病等。

(5)试验前不应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故试验前应摄入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为200-300克,至少3日,禁食刺激性食物,对严重营养不良者应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准备时间,为1-2周。

5.馒头试验即空腹100克标准粉馒头代替75克葡萄糖,其它方面如适应证、注意事项、结果判定同OGTT。

6.糖耐量异常的临床意义糖耐量异常并非都意味着患有糖尿病,不能轻易下“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结论,虽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曲线是减低的,但在急慢性肝病、胰腺肿瘤、席汉氏病、阿狭森氏病等患者也存在糖耐量异常,甚至有些正常人(如长期卧床不活动者)也可出现糖耐量异常。

因此出现糖耐量曲线异常并非都是糖尿病,但从中可以发现真正的糖尿病病人,糖耐量异常者要比正常人更易发生糖尿病,此类病人要提高警惕。

同时亦不能把糖耐量异常者诊断为隐性糖尿病,因为隐性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的一种,临床发现不少糖耐量异常者可转为正常或长期保持糖耐量异常状态。

但糖耐量异常者比正常人容易转为糖尿病,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者,因此有人主张按糖尿病处理,但不做糖尿病诊断。

另外有些糖耐量异常者可有很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糖耐量异常者比正常人更多有超重或肥胖现象,并且糖耐量异常者的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相似,国外有文献报告糖耐量异常者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率比正常人高。

北京协和医院曾对77例糖耐量异常者随访3年,发现44/77转为糖耐量正常,10/77转为糖尿病,其余保持在糖耐量异常状态,因此对糖耐量异常需要长期追访观察,在服糖后2小时血糖≥8.9mmol/L时应查血脂和定期查视网膜,有肥胖和超重者应设法减轻体重,并加强体育活动。

葡萄糖耐量试验具有很大的诊断参考价值,但是也有它的一定局限性,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最后才能得出正确可靠的诊断。

7.误诊、漏诊的原因分析葡萄糖耐量曲线时要避免对糖尿病的误诊和漏诊,引起误诊和漏诊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试验前3天没有进食足够的碳水化合物;②没有考虑到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可以使血糖升高,引起糖耐量异常;③对有急性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疾病病人,若要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需待病人恢复到有正常体力活动时进行才有诊断意义,若不注意到这一点就会引起误诊;④在试验前3天内未停用降血糖药物;⑤实验室检查的误差;⑥诊断标准本身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