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灭活验证模版
脊灰病毒的灭活制备及灭活安全性评价
脊灰病毒的灭活制备及灭活安全性评价脊灰病毒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能够引起人类严重的病症,包括肌肉无力、瘫痪等症状。
为了防止这种病毒的传播和感染,灭活疫苗的制备和使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脊灰病毒的灭活制备及灭活安全性评价。
一、脊灰病毒的灭活制备灭活疫苗是一种对病毒进行处理,使其失去传染性却仍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
脊灰病毒的灭活制备是通过化学方法或热处理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化学灭活法是将脊灰病毒暴露于化学剂中,如离子化的一氧化二砷或甲醛。
这些化学剂能够破坏病毒的RNA,使其丧失复制的能力,从而灭活病毒。
但同时也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需要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和辅料,以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和稳定性。
热灭活法是利用高温来灭活病毒。
此种方法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因为热处理只是破坏了病毒的结构,而没有影响其免疫原性。
然而,热灭活法需要保持一定时间和温度,防止过度灭活或未灭活。
同时,病毒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会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在灭活程序中,需要同时进行灭活功效检查,以确保病毒已被确定的方法有效地灭活。
通常,进行灭活前,需要先对病毒进行评估,了解其敏感性和繁殖情况,以确定最佳灭活方法和功效检查方法。
二、脊灰病毒的灭活安全性评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评价非常重要,这包括灭活病毒的功效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纯度和稳定性、免疫接种后的副反应等。
灭活病毒的功效检查是确保病毒已被有效灭活,且灭活后仍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环节。
为了评估这个过程,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细胞培养和动物感染测试等,根据病毒感染对细胞或动物的影响,以判断灭活程序的有效性。
在生产过程中,疫苗的纯度和稳定性也是评价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这包括从病毒中去除杂质和成分、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等。
最后,免疫接种后的副反应也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灭活疫苗免疫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发热、疼痛、局部肿胀等。
评价疫苗的安全性需要对这些反应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3: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是以同种来源组织为原料经加工或组成的产品。
我国目前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组织供体的病毒筛选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其中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还要求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核酸。
但是,尽管对供体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仍然存在漏检和未知病毒污染的风险,以及生产过程中带入外源病毒的风险。
因此,要求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病毒灭活工艺,并对病毒灭活工艺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
本指导原则是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一般要求,申请人/生产企业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采用的病毒灭活工艺及相关参数等,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生产企业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
三、基本要求(一)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多种方法可用于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此处仅对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进行简要叙述。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病毒灭活工艺。
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均应综合考虑以下问题,包括病毒灭活效果的验证;病毒灭活工艺对产品的影响;病毒灭活工艺本身的公认性、可靠性、重现性、易放大性及经济性。
1.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是湿热灭活法之一,是国外公认的病毒灭活方法,已在人血白蛋白制品中成功应用了数十年,灭活条件已很完善。
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
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前已知经血液制品传染的病毒主要有HBV、HCV、HIV-1、HIV-2、HTLV和细小病毒B19。
尚未发现经血液制品传染CJD。
但有少数研究报告发现有实验性传染现象,因此要密切关注CJD,特别是vCJD的发展动向。
为了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生产工艺要具有一定的去除/灭活部分病毒能力,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
本技术指导原则是对血液制品(指以人血浆为原料制备的制品)生产过程以及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包括指示病毒和病毒去除/灭活方法的选择、验证方案的设计、结果判定以及附录所列技术验证申报的程序。
一、去除/灭活病毒方法的选择由于不同类血液制品潜在的污染病毒的可能性不同,为此选择病毒去除/灭活方法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一)凝血因子类制品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能去除/灭活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的方法,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去除/灭活病毒。
(二)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对于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包括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灭活脂包膜病毒方法。
但从进一步提高这类制品安全性考虑,提倡生产过程中加入特定的针对非脂包膜病毒的去除/灭活方法。
(三)白蛋白采用低温乙醇生产工艺和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如巴斯德消毒法等。
二、常用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评价(一)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1.人血白蛋白制品几十年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白蛋白的巴氏消毒法对HIV和肝炎病毒是安全的。
其病毒灭活条件已很完善,可不要求进行病毒灭活验证。
但是必须对巴氏消毒法所用设施进行验证,使巴氏消毒各参数符合要求(包括制品内温度分布的均一性和灭活时间)。
2.其它血液制品(液体制剂)由于制品的组成、稳定剂(如:氨基酸、糖、枸橼酸盐等)及其浓度的不同,均会对灭活病毒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采用巴氏消毒灭活病毒方法时必须进行病毒灭活效果验证。
S/D法灭活血液制剂中脂包膜病毒效果验证的研究
等血液制剂 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该法对所有被处理 的血液制剂中的 P V及 V V灭活能力分别 为> . 8— .8 R S 13 3 5 8
和> .0— .5oT I 5 0 1 , 13 5 4 7 1 CD 0 .ml表明 S D法对两种 病毒核酸类型的脂 包膜病毒有 良好的灭活效果。 g / /
Ke r s ii-n eo e iue ;S D t a e t:Hama pe aain; m sia t ain ywo d :Lpde v lp d vrss / r t n em e l rp rt Vi n ci t o v o
临 床 上 用 于抢 救 及 治 疗 的 血 液 制 剂 属 于 “ 高 危 ” 品 , 其 使 用 过 程 中可 能传 播 许 多病 毒 性 疾 制 在 病 , 见 有 艾 滋 病 ( IS 、 常 AD ) 乙型 肝 炎 和丙 型 肝 炎 。 此三种 疾 病 分 别 由人 类 免疫 缺 陷病 毒 ( u a m H m ni.
m nd c nyv i H V) 乙肝 病毒 ( eai i u o e i c i ̄, I 、 i f e r H p ti B v t s - HB 及 丙 肝病 毒 ( eai i s HC 感 染 V) H p ti C v u , V) t s r
,
子 Ⅷ( V ) 纤 维蛋 白原 ( N 、 血 酶 ( B 、 注 FI 、 l I F G) 凝 T )静
关键词 : 脂包膜病毒 ;/ 有机溶 剂/ SD( 去污剂) ; 法 血液制剂 ; 病毒灭活
中图分 类号 : 3 3 0 334 R 7 。 9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557 【0 8 0 — 0 8 0 10 -6 3 2 0 )3 0 3 . 4
检定菌灭活记录范文
检定菌灭活记录范文菌灭活是指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成功地消灭细菌的过程。
检定菌灭活记录是指记录菌灭活的过程和结果,以确保菌灭活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检定菌灭活记录样本: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检定菌灭活操作的有效性,以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成功地灭活细菌。
实验材料:1.菌株: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对象。
2.配制好的菌液:使用LB培养基培养得到的大肠杆菌菌液。
3.菌灭活剂:使用酒精和紫外线作为菌灭活剂。
实验步骤:1.菌株培养:将大肠杆菌菌株接种到含有LB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使菌株生长至指定密度。
2.菌液配制:从琼脂平板上挑取菌落,转移到含有LB培养基的离心管中,经培养,使菌株生长至指定浓度。
在此过程中,严格控制培养条件,确保菌株的生长状态一致性。
3.菌液分装:将培养好的菌液分装到多个离心管中,使每个离心管中的菌液量保持一致。
4.菌灭活剂处理:a.酒精处理:将一部分分装好的菌液加入含有70%酒精的离心管中,轻轻摇匀。
b.紫外线处理:将另一部分分装好的菌液暴露于紫外线灯下,暴露时间为10分钟。
c.对照组:将剩余的菌液分装到离心管中,作为对照组。
5.菌液培养:将各组的菌液分别接种到含有LB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4小时。
6.菌落计数:计算各组菌落的数量,以评估菌灭活效果。
实验结果:在菌液培养后,对照组的琼脂平板上出现了大量的菌落,菌落数较多。
而经过酒精处理的菌液所培养的琼脂平板上,菌落数量明显减少。
经紫外线处理的菌液所培养的琼脂平板上,几乎没有菌落生长。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菌灭活操作,成功地使用酒精和紫外线灭活了大肠杆菌。
酒精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菌落的数量,但并不能完全灭活细菌。
而紫外线处理的菌液几乎没有出现菌落生长,表明紫外线对细菌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灭菌要求选择合适的菌灭活剂和操作方式,以确保菌液的安全性。
总结:菌灭活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步骤,能够有效地减少菌落的数量,确保实验或应用中的细菌的安全性。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指导原则(2020年修订版)
附件4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修订版)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是以同种来源组织为原料加工或组成的产品。
我国目前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组织供体的病毒筛选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其中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还要求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核酸。
但是,尽管对供体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仍然存在漏检和未知病毒存在的风险,以及生产过程中带入外源病毒的风险。
因此,要求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病毒灭活工艺,并对病毒灭活工艺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
本指导原则是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采用的病毒灭活工艺及相关参数等,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注册申请人和审评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1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本指导原则为2011年发布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修订版。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修改指导原则中部分语言描述,如常用病毒灭活方法、染毒方法、病毒灭活效果判定、其他需考虑的问题、病毒灭活工艺的再验证等;完善指示病毒类型选择及举例的相关描述;增加病毒灭活/去除有效性验证的原则。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
二、基本要求(一)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有多种方法,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病毒灭活工艺。
病毒灭活罐清洁验证方案
病毒灭活罐的清洁验证方案目录一、概述二、验证目的三、验证范围四、验证人员五、验证内容1 验证条件2 可接受标准3 清洁过程4 取样及样品处理5 偏差分析及处理六、验证结论及评价七、再验证周期八、验证进度计划一、概述病毒灭活罐是生产病毒灭活疫苗的重要设备,对设备进行彻底地清洁,保证设备的清洁卫生关系到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制品质量。
故需对病毒灭活罐的清洗效果进行验证,确认清洗后设备的清洁状况满足预定要求。
清洁验证共需进行3次,方可证明清洁规程能持续稳定达到要求。
二、验证目的验证本公司的病毒灭活罐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后的清洁效果能达到预定要求,符合制品生产的要求。
三、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主要适用于病毒灭活罐的清洁验证。
四、验证人员五、验证内容1 验证条件1.1 设备应为完好设备。
1.2 人员:包括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QA人员、QC人员及具体岗位操作人员。
1.2.1 在岗人员均经过GMP知识、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生物制品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
1.2.2 在岗人员均为经过岗位SOP、岗位安全操作法、工艺规程、卫生清洁规程等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持有上岗证的熟练工人。
1.3 清洁剂条件:中性或弱碱性,对设备无腐蚀;不含4A沸石等不溶性助剂,洗涤后无不溶性残留;对制品、人体无毒害。
2 可接受标准2.1目检法:设备表面应无可见的残留物,并无残留物的气味。
2.2浊度检查:取最终淋洗水50ml与纯化水50ml比色,目测应无可视差异。
2.3残留物限度:应无上批残留物。
2.4微生物限度:细菌数≤50CFU/ml。
3 清洁过程3.1 清洁操作:按《病毒灭活罐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至目测合格。
3.2 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
4取样及样品处理4.1取样部位:病毒灭活罐的出料口、排污口。
4.2目检法:目视检查设备内表面,目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取样检查。
4.3浊度检查4.3.1 取样工具:广口瓶。
4.3.2 取样步骤4.3.2.1 放流淋洗水3~5分钟。
流感灭活效果验证方法的研究
流感灭活效果验证方法的研究【摘要】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细菌等,但是不损害它们体内有用抗原的方法。
灭活病毒,会使病毒蛋白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但是常规的灭活不影响病毒蛋白的一级结构,意思就是病毒蛋白的序列没有变化。
流感灭活是通过科技研究的方法,把致病微生物的致病能力去除,而保留其抗原特性,就是灭活。
致病微生物没有活性,也就是没有致病性,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才能给人接种。
而其保留了抗原特性,在进入人体后,人的免疫系统才能识别反应,从而产生对改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体,使人不再患病。
【关键词】H7N9禽流感流感灭活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1]同样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大范围流行,不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禽流感可直接感染人并导致死亡,故对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的威胁。
我国为了有效的防控禽流感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对流感灭活效果进行研究。
1近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禽流[CM19-22]感灭活苗(H5N1,Re-1株)在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观察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
1.1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1.2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
动物病毒灭活验证报告
-------病毒灭活验证报告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目录1、目的:确认病毒灭活参数的有效性。
2、范围:------原料。
3、验证依据:《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4、验证项目:在工艺过程中病毒滴定验证结果:病毒检验5、验证结论:病毒灭活参数有效。
1.目的:所有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生物性原材料等都有受到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为验证“-------”的生物原材料----种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病毒的感染情况,特进行下述实验。
验证确保生物原材料的安全性。
验证依据:《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对病毒灭活验证的组织与实施。
3.2检测中心负责产品的验收及计量、检验器具的检定。
3.3生产部负责协助验证工作的实施。
3.4质量部负责验证档案的存档。
3. 5验证小组成员:3.5.1人员3.5.2时间安排2014年9月10日开始4.程序:4.1“------”生物原材料-----的病毒污染验证文献综述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猪的病毒包括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圆环病毒、口蹄疫、水泡、乙脑等病毒,其中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可感染人类。
以下按猪源性病毒的来源、种类及分布;理化特性;检测方法的次序对各病分述如下:附表1 猪源性病毒的特征病毒名称病毒的分类核酸类型囊膜病毒颗粒大小(nm)猪细小病毒B19 DNA 无20伪狂犬病毒HBV DNA 有45附表2 猪源性病毒的理化性质病毒名称温度耐受性化学物质敏感性猪细小病毒可耐70℃能抵抗脂溶剂、酸、甲醛蒸汽和紫外线,对漂白粉或氢氧化钠敏感,具有良好的血凝活性。
伪狂犬病毒在37℃下的半衰期为7h,8℃可存活46天,而在25℃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10~30天。
病毒在pH4~9之间保持稳定。
5%石炭酸经2min灭活,但0.5%石炭酸处理32天后仍具有感染性。
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以及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敏感。
艾滋病病毒灭活试验
艾滋病病毒灭活试验(1)目的测定消毒剂对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灭活所需的剂量,以验证对该病毒污染物消毒实用剂量。
(2)实验原理用细胞感染法测定消毒剂作用前后(或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中HIV 的量。
以细胞病变作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组病毒的感染滴度,计算消毒剂对 HIV 的灭活对数值。
(3)安全防护试验中要求采取严密防护措施。
我国规定所有接触 HIV 的试验均需在生物安全三级(biological safety level 3,BSL 3)实验室内进行,并制定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 HIV 灭活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定进行。
(4)试验分组1)试验组。
根据所测消毒剂对其他微生物的杀灭或灭活剂量估计,设立适宜的浓度与作用时间组(不少于1个浓度,3个作用时间),对作用时间的设计应不短于30s。
所设组应能测出使 HIV 全部灭活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
2)阳性对照组。
用去离子水代替消毒剂,按试验组规定步骤加入 HIV 悬液进行试验和培养,观察 HIV 生长是否良好。
3)阴性对照组。
用不含 HIV 的完全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观察所用培养基有无污染,细胞是否生长良好。
4)消毒剂对细胞毒性组。
取 100μl 待测消毒剂,加入含有100μl 用完全培养基制备的MT4 细胞悬液(含细胞400 000 个/ml)的 96 孔培养板内。
置二氧化碳温箱(37℃)中培养 7 d,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确定消毒剂对细胞无毒性的最高稀释度。
(5)HIV 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操作程序1)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 MT4 细胞,在37℃ 温水中迅速融化,并用细胞维持液洗涤两次后,转种于加有 10ml 完全培养基培养瓶中。
逐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细胞对数生长期时收获细胞用于消毒试验。
2)从液氮中取出冻存HIV-1毒种,接种于含10ml细胞悬液(含细胞700 000个/ml~800 000个/ml)培养瓶中。
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
关于印发《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防止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随血液制品的应用而传播,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我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并转发至辖区内各有关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二年五月九日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前已知经血液制品传染的病毒主要有HBV、HCV、HIV-1、HIV-2、HTLV 和细小病毒B19。
尚未发现经血液制品传染CJD。
但有少数研究报告发现有实验性传染现象,因此要密切关注CJD,特别是vCJD的发展动向。
为了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生产工艺要具有一定的去除/灭活部分病毒能力,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
本技术指导原则是对血液制品(指以人血浆为原料制备的制品)生产过程以及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包括指示病毒和病毒去除/灭活方法的选择、验证方案的设计、结果判定以及附录所列技术验证申报的程序。
一、去除/灭活病毒方法的选择由于不同类血液制品潜在的污染病毒的可能性不同,为此选择病毒去除/灭活方法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一)凝血因子类制品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能去除/灭活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的方法,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去除/灭活病毒。
(二)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对于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包括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灭活脂包膜病毒方法。
但从进一步提高这类制品安全性考虑,提倡生产过程中加入特定的针对非脂包膜病毒的去除/灭活方法。
(三)白蛋白采用低温乙醇生产工艺和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如巴斯德消毒法等。
二、常用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评价(一)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1.人血白蛋白制品几十年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白蛋白的巴氏消毒法对HIV和肝炎病毒是安全的。
其病毒灭活条件已很完善,可不要求进行病毒灭活验证。
灭活疫苗(Vero细胞)对照细胞外源因子检查记录
品名:批号:
代次:生产单位:
1.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本企业注册标准□
其它:□2.检验方法:细胞形态观察及红细胞吸附法
3.操作规程:SOP-04-13-3905《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对照细胞外源因子检查SOP》
4. 判定标准:阴性对照细胞形态正常,血吸附试验结果为阴性;阳性对照细胞出现病变,且血吸附试验结果为阳性;供试品细胞形态正常(至少有80%的对照细胞培养物存活),且血吸附试验结果为阴性,判供试品符合规定。
5. 检验操作:
5.1 材料和设备
5.1.1试剂
5.1.2 仪器
5.1.3 用具及耗材
品名:{ProductName} 批号:{BatchNo}
2 试验步骤
5.2.1.试验前清场
5.2.2 操作步骤
5.2.3试验后清场
品名:{ProductName} 批号:{BatchNo} 6.结论:
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
应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率
根据 文献 [ 4—6 及 G nbn ] eeak公 布 的 g1序 列 I ( i 3 0 3lb M13 1 1 S I P S V) 经 同源 比 g l 4 5 g l 7 2 . H G 2 H , 3 l 对筛 选 出一段 2 1b 8 p的序列 ,8 p序列 和猪 疱 疹 2 1b 病毒 I 、 型 伪狂 犬 病 毒糖 蛋 白基 因均 有 完 全 匹 配 相 似性 , 与其 余病 毒相 似性 较 低 (cr 20)是 设 计 soe< 0 , 特异 性 引物 的选择 区域 。
病 毒 的感 染 力 下降 包 括 两个 方 面 : 一是 病 毒 脂
膜 或蛋 白外 壳遭 到破 坏 导 致病 毒 丧 失 感 染 力 ; 于 属
灭 活 的范畴 , 二是病 毒 粒子彻 底被 清除 , 于去 除的 属 范畴 。 目前 , 验证 病毒 灭 活 效 率 主 要依 靠 指 示 病 毒 的感染力 实验 , 通过 测 定 病 培 养 的 感 染 剂量 ( CD) 算 病 毒 感 TI 估 染 滴 度 ¨ 也 可 通 过 蚀 斑 法 、 限 稀 释 法 进 行 测 , 极 定 , 而验 证 病 毒 去 除 效 率 的 方 法 和 研 究 相 对 较
活去 除的能 力及相 关检 测方法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 料
P V购 自农 业部 动 物卫 生 质 检 中心 , C R P R试 剂
购 自华 美 生 物 工 程 公 司 , B R re ehmeP R S Y gen ra i C m x购 自 T Y B 。 限制性 内切 酶及 P C 8质 粒购 i O OO U1 自 T K R 。B K 2 a a a H .1细 胞 购 自 C T C( 号 G C CC 编 D 0 0 , C ce R a Tm C 1 ) iy l el i eP R仪 为 美 国 BoR d公 r i a . 司 产 品。引 物 由北 京 三博远 志公 司合 成 。 12 靶序 列 的选择 .
动物病毒灭活验证报告
5.2得出病毒灭活速率和灭活曲线。
5.3确定预定去除/灭活病毒效果的参数及允许变化的幅度。
5.4确定指示病毒滴度。
5.5加入的病毒与待验证样品体积比不高于1∶9。
5.6验证过程中每步取出的样品直接进行病毒滴定。
6.工艺参数的确定
6.1对确定的参数进行试模。
6.2确认的工艺参数及相关文件由技术部汇总存档。
4.3.1细胞毒性测定,用 2 m o l / L 氢氧化钠溶液把酸性液态胶原 p H 调至中性 , 将 p H 3 . 0 的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进行倍比稀释后加 入到细胞中 , 用 M T T 染色法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 4.3.2酸性酶解溶液灭活病毒工艺 取定量的酸性液态胶原 , 按 9∶ 1 的比例分别加入 P R V 、 V S V 、P V 1和 P P V 指 示 病 毒 , 混 匀 后 立 即 取 部 分 样 品 用 2m o l / L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 和 , 根据细胞毒性测定结果选择样品稀释度作为病毒灭活的起始病毒 滴度 。其余样品分别于 0 . 5、 2、 6、 24、 48、 7 2 h 取样测病 毒残留滴度 , 计算病毒灭活对数值 ( L g T C I D 50 / m l ) 。 4.3.3 60C o - γ 射线辐照灭活病毒工艺 取定量的液态胶原蛋白 , 按 9: 1 的比例分别加入 P R V 、 V S V 、P V 1 和 P P V 指示 病毒 , 混匀后先取出部分样品作为液体对照 , 并测定起始病毒滴度 。 剩余样品分装成5 m l / 瓶进行冷冻干燥 , 取出 2 瓶冻干品作为 对照 。将冷冻干燥的瓶装胶原蛋白经 10-15 k G y 剂量 的电子束射 线辐照灭活病毒处理 ( 绍兴华能电子加速器有限公司) 。 辐照后的样 品溶解后测病毒残留滴度 , 对照样品则根据细胞毒性测定结果选择样 品稀释度作为病毒灭活的起始病毒滴度 , 计算病毒灭活对数值 。 4.3.4 存活病毒滴度测定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 。试验样品经 1 0倍系列稀释后加入已接种细胞的 96孔培养板中 , 每个稀释度做 8 孔 重复 。将培养板置37℃ 二氧化碳孵箱内培养 72 h ( 接种 P P V 的 P K-15 培 养 1 20 h ) , 在 光 镜 下 观 察 细 胞 病 变 效 应( C P E ) , 根据 K a r b e r 氏法计算病毒滴度。 4.3.5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 P P V 将 P P V 接种于P K- 15 细胞 中 , 培养 120 h 后 , 用抗 P P V 荧光抗体对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 抗体试验, 按照抗体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 4.3.6 细胞盲传 病毒灭活后的样品均以高浓度加入细胞中做细 胞盲传 3 代培养 , 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 。 在细胞盲传 3 代的全
病毒灭活试验
病毒灭活试验2.1.1.10.1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消毒产品鉴定或日常监测。
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活的病毒及其细胞感染技术,评价各种用途的消毒因子对测试病毒的杀灭效果。
按此方法进行的试验,只是对消毒因子的灭活病毒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验证。
2.1.1.10.2 试验器材(1)试验用病毒株: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oliovirus- I, PV-1) 疫苗株;艾滋病病毒 1 型( HIV-1 )美国株。
(2)宿主细胞:可采用VERO田胞系、BGM细胞、Hela细胞系或FL 细胞系,作为PV-1 的测试细胞。
用含有人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 型(humanT cell leukemiavirus 1,HTLV-1)基因的人淋巴细胞(MT4 株)作为HIV-1 的测试细胞。
( 3)细胞培养瓶与96 孔培养板。
( 4)恒温水浴箱。
( 5)二氧化碳培养箱。
( 6)层流超净工作台。
(7)低温冰箱(-20C, -80C)。
( 8)液氮罐。
( 9)倒置显微镜。
( 10)离心机。
11 )可调移液器及配套一次性塑料吸头。
(12)细胞维持培养基:见附录A。
( 13)细胞完全培养基:见附录A。
(14)去离子水。
2.1.1.10.3 病毒悬液的制备(1)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试验用宿主细胞,在37C温水中迅速融化,用毛细吸管移植于含有细胞维持液的细胞管内,吹吸数次,使混匀,立即离心(3000r/min , 3min),去上清液。
再参加适当的细胞维持液,吹吸数次,使混匀,同上离心后,转种于加有10ml 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逐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细胞长满单层时,用于消毒试验。
(2)取出低温冻存的试验病毒毒种,37C水浴融化,用细胞维持液作10倍稀释,然后接种于已经长满单层细胞的细胞瓶内,置37C温箱中,使与细胞吸附、生长。
逐日观察病变, 待3/4 细胞出现病变时, 收获病毒。
( 3)将含有病毒及宿主细胞的培养液, 在冰浴条件下, 用超声波(或反复冻融)破碎宿主细胞,释放病毒。
病毒灭活去除验证指南
1%TNBP和1%TritonX-100, 30℃孵育4小时处理血浆灭活病毒情况
病毒种类
VSV
灭活病毒(log 10) 灭活病毒时间(小
时)
≥7.5
0.25
Sindbis virus
≥6.9
0.25
Duck hepatitis B
≥7.3
2.5
virus
BVDV
≥6.1
0.25
HIV
≥7.2
0.25
6.4
2.UVC光照射
• UVC光照射直接作用核酸 • 含单股核酸的病毒更敏感 • HAV和细小病毒更敏感 • 有效灭活非脂包膜病毒和耐热、耐酸病
毒(脊髓灰质炎病毒II型、 T4噬菌体和 牛痘)
0.1 或 0.2J/cm2 UVC的照射-白蛋白 (0.8 或1.6mM芸香苷)
0.05 或 0.1J/cm2 UVC的照射-IVIG (0.5 或1.0mM芸香苷)
≥ 14.1 ≥ 14.1
Source: Aventis Behring, Virology – Data on file
HAV CPV
4.1 3.5 ≥ 6.8 1.2 ≥ 10.9 4.7– 46 –
IVIG用巴氏消毒法灭活伪狂犬病毒 (PRV)
Virus Titre [CCID50 log10]
NAT/PCR 缩短“窗口期”
病毒核酸
宿主对病毒的抗体
数量
感染的时间
血清学窗口期 NAT/PCR 窗口期
PCR 可检测 病毒
血清学试验可 检测抗体
PCR 检测可缩短窗口期
时间
HBV markers
HBV DNA (PCR)
Infe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液
病毒灭活工艺验证研究
1 “***注射液”生物原材料-**(动物)的病毒污染验证文献综述
2 用于生产“***注射液”的生物原材料-**(动物)的病毒感染的检测
3 模拟生产工艺条件下对指示病毒的灭活实验
1 “***注射液”生物原材料-**(动物)的病毒污染验证文献综述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动物)的病毒包括***、***、***、……*种,其中***、***……病毒可感染人类。
以下按***(动物)源性病毒的来源、种类及分布;人体的危害(是否人畜共患);理化特性;检测方法的次序对各病分述如下:
1、***症
……
2、……
附表1 ***(动物)源性病毒的特征
病毒名称病毒的分类核酸类型囊膜病毒颗粒大小(nm)***病毒***科***属RNA or DNA 有or 无***~***
……
附表2 ***(动物)源性病毒的理化性质
病毒名称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化学物质敏感性
***病毒可耐***℃可耐pH*** 能抵抗***,对***敏感
……
附表3 ***(动物)源性病毒的检测方法
病毒名称血清抗体
检测方法
病毒抗原检测
组织样品方法
***病毒**** 皮肤、肝、口腔分泌物、
粪便等
*** ……
参考文献
1、*****
2、
2 用于生产“***注射液”的生物原材料-**(动物)的病毒感染的检测
1、原理及目的
所有用于制药生产的生物性原材料等都有受到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为验证“***注射液”的生物原材料-**(动物)种***、***病毒的感染情况,特进行下述实验。
验证以保证生物原材料的安全性。
2、检测方法的选择
综前所述,目前已发现的**动物病毒性感染共有*种,其中***、***可感染人。
我们对其中较为重要***、***病毒作为评价***动物病毒感染的指标,进行现场的采样检测,涉及的项目主要是:***抗体检测和病毒抗原检测……
3、生物样品的种类及采样方法
3.1 血清抗体检测样品
在动物饲养场随即抽取生长健康、无疾患,体重在***—***的动物**只,从***采血***ml(无菌操作,置于*ml试管封口4℃保存备用)。
3.2 组织样品的病毒抗原检测:样品采集地点同上,动物采血处死后无菌取***样本分别置灭菌后的样品瓶中密封,4℃保存备用。
4、实验室样品处理及检测方法
4.1 样品处理
4.1.1 血清的分离按……方法,***转/分离心**分钟,分离血清,备用。
4.1.2 组织样品的处理……。
4.2 样品检测
4.2.1 血清抗体检测采用***试验。
详见附件1
4.2.2 组织样品检测采用***试验。
详见附件2
5、实验结果
见表**动物血清及组织样品中***病毒抗体及抗原检测结果
样品血清**组织**组织**组织
检测内容抗体抗原抗原抗原
结果————
6、结论
在所采集的**动物样品中未能检出***、***病毒的血凝活性,结合***动物的饲养和生长情况,本品所选用的***动物符合生物原材料无病毒污染的要求。
附件:***试验操作术式
1、材料***
2、操作方法***
3、结果判定***
4、病毒单位的计算***
3 模拟生产工艺条件下对指示病毒的灭活实验
1、指示病毒的选择
***动物源性病毒共有*种,涉及*属,其理化性质见下表
***(动物)源性病毒的理化性质
病毒名称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化学物质敏感性
***病毒可耐***℃可耐pH*** 能抵抗***,对***敏感
……
***动物骨是该产品的生物原材料,在***动物源性病毒中选择指示病毒有较好针对性。
上述病毒中可感染人类的病毒有***、***,***病毒人感染后,可造成***,(危害性评价)。
该病毒对环境适应性,(病毒活性评价),是否适宜作为指示病毒。
****
综上所因,故选取***、***病毒作为指示病毒。
2、模拟生产工艺的确定
在本品的制备工艺过程中,对病毒灭活有影响的工序为:
1)***
2)***
***
3、实验方法和原理
在模拟生产工艺过程中加入特定的生物标志(指示病毒),以验证生产工艺过程中对生物标志存在的影响。
指示病毒的检测采用***法。
4、实验器材
******
5、指示病毒及其他材料
***病毒由***提供;病毒编号:***,标定滴度:**
***由***提供
6、处理步骤
6.1 参照工艺规程,取***动物骨,*****,在上述提取物中分别加入***病毒***ml (相当于起始滴度***),充分混匀后置4℃浸泡72小时。
6.2 ***
***
7、病毒抗原检测
采用***试验。
详见附件
8、实验结果
经工艺处理后各样品中***病毒的血凝滴度
表经工艺处理后各样品中***病毒的血凝滴度
样品号
血凝滴度212223242526272829
1 ++++ ++++ ++++ ++++ ++++ +++ ++ ——
*** —————————
*** —————————
9、结论
在第1号样品所册**滴度与理论值相符合。
另经模拟工艺处理后,未检测出指示病毒,表面本工艺可以灭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