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5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8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六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类型第二节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常用的两种报道形式。
这两种报道形式可以确保深度报道节目的时间长度和涉及问题的广度,以及随时深入追踪重大事实的速度,能够有效突破栏目时间空间的限制。
一、连续报道连续报道是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这种报道形式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
(一)连续报道的特点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连续报道有如下特点:1.报道对象为已经发生、尤其是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连续报道对象通常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记者随着事件进程不断进行追踪报道。
如河北台的《“霸州‘六四’枪杀案”庭审现场报道》,从庭审当天早上7点35分发回第一篇现场报道开始,不断跟进,到晚上20:14分,共发回报道11篇。
从早上5点多对已经等在法庭外的人们采访,到经历了中午12点30分、下午3点30以及晚上8点三次休庭,再到判决结果揭晓,一气呵成,反映了事件全过程。
有的时候连续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及其引发的后续事件进行报道,这就不是单一事实,可能引发一连串后果。
如前所述《寻找“小良”》就是由记者帮助顺老汉寻找儿子,引发的一连串后续事件,以及人们的种种议论。
连续报道通常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内容较多,这就要求选题方面应该是具较高新闻价值;另一方面,如何能让受众主动选择收听(看)持续进行中的报道,当然需要报道有吸引力,因而选题的接近性和重要程度会直接影响受众能否伴随报道跟进。
2.时间上连续播出连续报道必须是多次进行式播出,根据题材特点不同,可以是一天之内播完,也可能持续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如北京台的报道《寻找迷失的家》。
5月16日北京台播出了两个走失7年的孩子要寻家的报道后,提供线索的电话不断,其中两个孩子家原房东提供了重要线索。
5月29日,孩子的亲戚收听广播后与电台取得联系,终于在6月1日儿童节那天孩子和父母见面。
经公安部门为他们做了亲缘鉴定后,6月27日,孩子们随父母返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7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六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类型本章介绍和分析常用的两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解释分折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第一节解释分析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一、解释分析性报道(一)解释分析性报道定义解释分析性报道是运用事实来解释分析事实的报道,是通过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说明、对比和分析,展现出新闻事实的原因、意义或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解释性报道中含有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立场和观点,但是记者并不直接给出判断,而是通过事实的比较,让受众自己得出答案。
目前广播电视中的解释性报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整篇报道只有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观点在事实的累积中自然得出。
如第五章的例稿《火烧湿地》,全篇几乎没有记者的直接评论,但由于记者在报道中层层展开事件背景、使得观众在看完报道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扎龙湿地着火是由于人为的盲目开发造成的。
二是,整篇报道以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为主,在结尾部分给出分析或评论。
报道的开头和主体部分完全按照时序结构组织材料,结尾部分有记者直接或间接的画龙点睛的议论。
三是,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加入背景材料和分析性材料,夹叙夹议。
这种报道形式,在叙述事实的同时,以事实材料、背景材料为主,言论材料为辅,完成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解释。
第一种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述评性节目。
(二)解释分析性报道的特点1.解释分析性报道的报道对象,通常是非事件新闻或比较复杂的重大事件新闻解释分析性报道的对象通常是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这类问题发生后,受众迫切需要媒介解疑释惑。
2.解释分析性报道着重分析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和影响解释性报道详述新闻事实发展始末,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细化事实,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出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或者给出新闻事实的意义和影响。
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公众不满足于媒介只提供“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1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一次课,首先介绍自己;其次作课程简介,该课程在所学专业课(让学生回顾所学课程,师生对话)中的地位、重要性,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材使用方法,考核方式;再次是课堂要求,包括课后作业、课堂纪律等;然后正式讲课。
第一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概论什么是深度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个科技高速发展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是一个观念更新加速度时代,代际冲突呈现新形态——文化反哺和后喻文化,成人世界面临新挑战;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城市的工业社会转型。
这是变革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人都充满困惑和疑问,需要传播媒介不仅回答“是什么”还要追问“为什么”,指出“怎么样”,发现被社会公众忽视或被人遮蔽的“危机”。
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所说:“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模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
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
”这样的时代需要深度报道,这是深度报道勃兴的时代。
本章从深度报道概念入手分析其渊源和特征,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形态演变和功能拓展。
播放节目,感性认识:1、央视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件”的报道,8月13日《新闻联播》、8月13日14日20日《焦点访谈》2、5月14日《24小时》“黑龙江男子徐纯合中枪身亡涉嫌暴力袭警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5月14日《焦点访谈》“安庆火车站枪击事件真相”,5月30日《新闻调查》“庆安枪击案调查”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概念解析一、各类深度报道定义目前国内外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文体说这类定义将深度报道归为:一种新闻体裁,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之间,以“深”见长。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深度报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深”见长的新闻体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5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2)三、华尔街日报体这是典型的叙事和论证相结合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因《华尔街日报》擅长使用这种结构,而命名为华尔街日报体。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把复杂、抽象、重大的问题与具体的个人或事件联系起来,给严肃的问题加入人情味儿要素,使报道内容更易于理解,还能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
华尔街日报体结构:开篇通常从一个人的遭遇(或某个具体场景)入手——引出报道的主题——就大的问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运用大量背景材料,间或插人开篇个案的经历或遭遇——最后得出结论或回归个人故事。
报道主体部分论述的问题往往离普通人生活较远,引入个人遭遇、个人情感可以大大增加报道吸引力;另一方面,开篇的个案在主体部分还能起到解释说明作用,告诉受众报道中要论述的问题对普通人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开篇的个案,一定要与报道主题直接相关、并很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这种结构方式虽然起源于报纸,但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很适用。
论述重大严肃问题,避免枯燥,使受众从具体事实过渡到抽象认知,是电子媒介深度报道的特点。
如果开篇的个案中饱含冲突和情感,则整个报道会更跌宕起伏。
当然华尔街日报体的核心不在个案,而在于真正要论述的问题。
因此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于个案的渲染上,这样会影响整篇报道的力度。
如中央电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助学贷款遭遇尴尬》部分:这组报道—经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有听众打来电话说“很为徐怀斌着急”;也有人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你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我们当兵的也一样,只讲经济利益谁还来当兵啊”;还有人说“贷款本身是政府设立推动的一项贷款,还不完全是个人消费性贷款、不完全是以银行正常营利为目的的贷款”;更有人认为该对不还贷的学生进行教育,等等。
记者没有满足于贫困大学生读书难的悲情故事,也不对有关各方作道德追问,而是着眼解决问题,即从长远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正如作家梁晓声的评论所说,报道“写得心平气和,不浮不躁,采访细致、深入,读起来像是‘人大’或‘政协’召开的专门问题研讨会,责任感跃然纸上,难能可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8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节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定义隐性采访又称暗访或私访,是记者不公开身份、不表明采访目的搜集信息的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
显性采访,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证明自己的身份、给出采访意图的采访。
隐性采访方式在中外新闻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在采访中的应用比较零散,没有成为一种主要的采访方式。
早在1923年,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就提到这个问题:“外交记者显示其资格与否,当视情形不同而临机决定。
由若干人不喜彼言者披露于报纸,亦有若干人唯恐报纸不采其所言,苟误用则两失之矣。
故探索新闻,问及附近之知其事者,有时直告以我乃某社社员,有时又只能作为私人询问,而勿令知我为新闻记者。
凡此亦临机应变之一端,求达探索新闻之目的而已。
”这段话谈到了隐性采访最重要的表现——被采访对象并不知道面对的是新闻记者。
西方新闻界早期以隐性采访扬名的女记者伊丽莎白·科克伦,曾经扮成精神病患者,潜入精神病院,揭露精神病院对患者的虐待。
近年来隐性采访大量出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上,尤其是深度报道类节目中。
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音响或画面,能够更好地起到证实性作用。
当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类、调查类报道时,采用隐性采访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它是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在电视中还是反驳抵赖的关键证据。
”当前社会心态对隐性采访还是宽容的。
但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是隐性采访容易侵犯隐私权等公民权利。
隐性采访过多采用,会助长记者偷懒和追求轰动效应的心理。
特别是隐性采访,如偷拍偷录等做法,还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削弱新闻媒介与社会的亲和力,降低新闻媒介的公信度,从长远效果来看是不利于新闻舆论监督的。
隐形采访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不干涉采访对象的生活原态,拿到第一手材料显性采访虽然也要求尽可能不干涉被采访对象,尽可能反映人物、事物原有的生活常态,但是只要是被采访对象感到自己是被观察、被记录,就会有自觉不自觉地改变。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课件15、16
例:青岛大虾、山西高尔夫球场、职工福利发放
(2)着眼未来,展示预告。
例:肃宁特大枪击案、朋友圈
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
2.现场面面(同期声)结尾 这种结尾通常更侧重事件本身,强化故事性。 (1)自然结尾。例:这辈子一定做夫妻 (2)情景对比,烘托主题。 (3)访谈结尾。例:准新娘失踪之谜
第二节
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
1.串联词常用的开头方式 (1)新闻性开头 新闻性开头是指报道开篇强调新闻事实的新闻性,通过新闻事 实自身蕴含的新闻价值,达到概述主题、吸引受众注意的目的。 ①概述性开头。例:青岛38元大虾调查、准新娘失踪之谜、肃
宁特大枪击案
②开门见山,直揭主题。例: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特 大网络诈骗案揭秘、朋友圈 ③从背景入手,烘托意义。例:职工福利发放缺的不仅是标准 ④由相关新闻事件入手,增强新闻性。例:山西高尔夫球场调
特大枪击案
(2)补充说明串联词内容。例:青岛38元大虾 (3)直接切入现场,将观众带入情景。例:山西高尔夫球场
调查、薄熙来案审理、假军人自投罗网
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
(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的结尾方式 1.演播室结尾 在演播室中用主持人的谈话结尾方式,这种结尾通常理性色彩 较浓,常见于对报道内容进行收束、点题升华式的结尾。 (1)收束全文,点题升华。
例:薄熙来案、假军人自投罗网
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
三、造型节奏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节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叙事节奏,事件 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形成的张弛与波澜;另一部分称为造型 节奏,是“通过各种造型手段表现出来的,能让人们感受到的节 奏”。 1.场面对比形成快节奏 平行蒙太奇中两个同时进行场面的交替出现,相对于长镜头,能加 快节目的节奏。 2.画面剪辑速度影响节目节奏 单位时间内镜头切换的快慢速率,会影响节奏。 3.摄像技巧会影响节奏 如摄像机运动速度会形成节奏,摄像机推、拉、摇、移的速度快慢 形成节奏;淡入、淡出代表“开始”和“结束”,相应地会减慢节 奏;划变,即画面从屏幕上迅速划出,相应地会加快速度。 4.音乐的衬入会影响节奏 舒缓的音乐和动感十足的音乐,对节目节奏也会有相关影响。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教案-2024鲜版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优 秀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作 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创作灵感。
6
02 广播电视新闻基 础知识
2024/2024/3/27
新闻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 、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 道。
新闻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 性、趣味性。
息和观点。
13
准确记录采访内容,及 时整理采访笔记和录音
,为写作提供素材。
新闻稿件写作规范
标题写作
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事件,吸引读者 注意。
导语写作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和核心内容,引导读者阅读全文。
2024/3/27
正文写作
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组织新闻事 件,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背景资料,确 保内容真实、客观、准确。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教案
2024/3/27
1
目 录
2024/3/27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 采访与写作技能培养 • 播音主持与编辑制作实践 •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与创新 • 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7
3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概述
2024/3/27
20
报道策划原则和方法
• 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报道实施的可行性,包括时间、人 力、物力等因素。
2024/3/27
21
报道策划原则和方法
选题策划
根据社会热点、时事政策等,选择具有新闻价值 的报道主题。
角度策划
从不同角度切入报道主题,展现新闻事件的多个 层面。
形式策划
运用多种报道形式,如消息、评论、专访等,丰 富报道内容。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6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三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方法(2)一、按记者参与新闻事件的程度分:旁观式、参与式、体验式二、按照采访策略分: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宏观与微观结合记者要深入了解某一事件或现象,应该有战赂、战术的考虑,如果我们把记者选择采访具体某一个人、某一方面问题采取哪种方法比作战术考虑的话,不妨把记者为了解事件的全部要素而制定的采访步骤、采访顺序比作战略考虑。
有时记者采取先对事件进行宏观了解再进行微观分析的采访策略,这有助于记者尽快把握全貌,找准方向;有时记者采取先对新闻事件的关键细节进行求证再追本溯源挖掘整个新闻事件的普遍意义的策略,这有助于记者尽快掌握易被掩盖的事件真相、获取关键证据。
1.从宏观到微观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自上而下,先从宏观情况入手,依次采访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把握事件整个脉络,再就若干关键细节进行了解求证。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实明确、层次清晰的报道题材。
2.从微观到宏观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先从具体某一关键细节入手,撕开口子,再自下而上层层反推,——引出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整体脉络逐步清晰。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件头绪纷繁,而一些关键细节又极易被掩盖的报道题材。
3.宏观与微观结合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先将最关键的某些具体细节了解清楚或者掌握到关键证据,再从宏观入手对事件的大概脉络进行把握,依次由宏观而微观层层推进报道进程。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实比较明确,但是必须首先了解关键细节才能对整个事件的性质进行评判的报道题材。
三、按照广播电视技术手段的使用分:脱机采访、带机采访根据报道中是否使用采录设备,分为带机采访和脱机采访。
这里的带机采访主要是指:记者的采访过程也被记录在录音磁带或录像带上的采访。
而脱机采访同纸质媒介记者采访相同。
带机采访是记者边观察、边思考、边采访、边调查的过程,对记者驾驭语言、驾驭现场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以下通过带机采访的经典案例《难圆绿色梦),分析带机采访的作用相应注意的问题。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7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四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实用采访技法(2)五、声东击西法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必须向事件的各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而针对一些负面性的事件,有关当事人往往拒绝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有的时候,记者为了了解情况不得不采取声乐击西的办法,以采访报道其他新闻事件的名义约见当事人,把真正要询问的问题隐含在—系列问话之中。
比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杨杰、尹永铸采制的报道《“改革”改出52个镇领导》,记者报道了这样的新闻事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吃财政饭的乡镇干部数量,山东省从2001年开始进行大规模乡镇合并,可是一年多之后,记者在山东菏泽市的一些乡镇采访发现,合并完成后农民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乡镇官员数量却有了大幅度增长。
这一报道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步伐缓慢,特别是在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因为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导致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们看到的现象是农民增产不增收,与此同时,需要农民养活的基层吃财政饭的乡镇干部却越来越多,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干部多了,位置有限,一个媳妇多个婆婆,办事效率低下,程序复杂,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
这一电视报道没有采用令人炫目的特别制作手法,只是运用了最简单最基本的电视画面和同期声的组合,但恰恰是几段同期声运用构成了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某镇镇长对着记者的摄像机介绍自己镇里的干部数量:“8个?12个副镇长?13个副镇长。
12个副书记。
副镇长、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总共52个。
”这个镇的一位工作人员也抱怨说:“这么多领导,谁分管哪一摊子,谁该找哪个办事,你别说老百姓不清楚,就是合并乡镇后,我们这些机关干部,哪个干部管我们、怎么管,现在还摘不清。
”而镇党委书记更是在话筒前解释着自己“丐帮帮主”绰号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说我得要饭吃,领着十多万人,光这些财政供养人员就1500多人,所以收入跟不上那就得要饭,所以就给我了个外号,叫丐帮帮主。
我们这是由马岭岗、二郎庙和解元集这三个乡镇合并的,合并后简称‘马二解’,‘马二解’听不明白就成了,‘马二姐’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采访活动是新闻业务活动的起点,相对其他类型报道而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揭示新闻事件更深刻的意义、更全面的细节、更广泛的联系,采访环节尤为重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线索筛选、选题确定、报道计划和报道策略都围绕着两个要求进行:一是怎样才能达到深度报道要求的“深度”,二是怎样才能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线索筛选和选题原则一、记者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新闻线索是指关于新闻信息的提示性的信号、讯息和征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新闻线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来源:受众举报、记者见闻、有关部门提供、上级指派、其他媒体报道、互联网上的论坛或帖子等等。
对于新闻线索记者要从可信度、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几个方面分析,决定新闻线索的取舍。
首先,要判断其真实程度,是否可信。
这需要记者具备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接触到新闻线索后,应该本着敬业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初步判断,注意推敲以下问题:1.线索中反映的事件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常理。
著名记者卢跃刚在谈新闻采访时说:“常识性经验是一名职业记者的第一素质。
常识性经验指的是生活常识、情感常识、人性常识。
”记者凭着社会生活经验能够对选题进行直觉筛选,有些线索明显夸大其词或前后矛盾,就可以考虑放弃,如果题材确实重大,一定要在采访中解除疑点。
2.谁是其中的受益者。
通常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调查性新闻事件出现后,总会有一些人从中得到好处,这些人是谁?是社会权力阶层吗?3.线索提供者在事件中处于什么位置。
他举报新闻线索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是为伸张正义,或者仅是为一已私利而利用媒体。
4.线索提供者离事件有多远,是当事人还是亲眼所见的旁观者抑或只是道听途说。
能否从其他渠道初步判断新闻线索的真实性等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纵横》曾经接到听众通过手机短信提供的新闻线索:反映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规定,以骑车影响交通安全为由严令禁止市民骑自行车出行,从而引起市民极大不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一、引言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新闻采编和报道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独立采访、编辑和报道的能力。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深度报道是一种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以广播和电视为载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向观众传递更多信息。
2.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1)主题突出:深度报道聚焦重大新闻事件,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使观众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
(2)内容详实:深度报道通过采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大量事实和数据,为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
(3)逻辑性强:深度报道在报道过程中,注重事物内在联系的揭示,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
(4)形式多样:深度报道可以采用纪录片、访谈、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1. 选题与策划:在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力求做到题材新颖、有深度。
在策划阶段,要明确报道角度、采访对象和报道形式等。
2. 采访技巧:采访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环节。
要注重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善于提问、捕捉关键信息。
要注重现场感受,丰富报道内容。
3. 写作与编辑: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编辑时要合理安排素材,注重音乐、音效和画面等的搭配,提高报道的观赏性。
4. 创新与突破: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要敢于创新,力求突破。
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拓宽报道渠道,提高报道的影响力。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本节课将分析一些经典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案例,使学生了解深度报道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5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前准备(2)一、背景资料准备二、初步确定采访对象三、确定采访方案记者在采访前确定了选题、采择了采访对象,还要制定详细的采访方案,也就是设置采访程序的设置。
尤其是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来说,因为涉及的新闻事件往往比较复杂、头绪纷繁,记者要采访的当事人也比较多,采访周期相对长,所以无论是从采访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是时效性的要求来说,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更加关键。
特别要说的是,记者在制定深度报道类题材的采访计划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思维,这不仅仅是说在计划中要把采访问题、预期达到的目的设计全面,更强调的是因为深度报道可能涉及一些负面选题,有关当事人在发觉新闻媒体关注后会不愿事件曝光而回避记者甚至互相串通说词、销毁证据,所以采访程序的设置极其重要:先采访谁后采访谁,先从什么渠道拿到什么证言证据再约见当事人,对哪方面问题的采访必须由几路记者同时进行?如此等等,记者在制订计划时应该心中有数。
下面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2004年采制的连续报道《假药流进北京城》为例,谈谈采访计划的制定。
2003年12月,记者接到听众电话举报: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河北省安国市的药材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现象十分猖撅;而当地药贩子竟然与北京一些正规中药饮片厂家勾结,将假药冒充正规厂家的产品大量卖进北京市各大医院。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级的选题,《新闻纵横》立即派出两名记者进行采访。
但是新闻线索非常不具体,而违法者早已形成利益关系网,有着常年稳定而隐秘的送货渠道,反侦查能力极强。
为避免当事人发觉导致报道失败,记者展开小心谨慎的暗中调查,利用4个月时间多次昼夜蹲守暗访,获得了这样一些片断信息:安国药材市场的确制售假中药饮片现象严重,已经拿到证据;北京著名的中医院——东方医院每周一凌晨有一辆河北牌照的车来送药,从药品的包装看来自于北京著名的制药厂——北京永安复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运送药品的车号,记者事后到路政部门检查记录,发现这辆车在前天夜里从河北出发,当天凌晨进入北京。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3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常用的说理方式(2)二、用形象说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篇幅较长,便于故事从容地展开叙述,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已经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范围,进入了审美教化的层次,要使受众在审美中提高认识、引发思考。
这就要求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善于捕捉能够更容易被人们感知的形象感材料,要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用形象的形式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
所谓形象,是指事物的形状和相貌。
形象不同于概念,概念是抽象的,而形象是具体的;概念是理性的,形象是感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另一方面概念和形象也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它们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任何事物都有概念和形象两个方面。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一般就包含在个别之中;概念不是以个别反映一般,而是从大量个别抽象出一般,然后以一般的形式存在着。
因而逻辑思维使用抽象的方法透视现象反映本质,让本质直接诉诸受众;而形象思维化本质为个别形象,体现本质的倾向、观点“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运用形象思维不但能满足受众对刚刚发生的事件的认知的需要,还能更好地起到感染受众作用,达到以情感人,进而完成报道目的。
着名记者范敬宜曾提到:“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如何能使受众感同身受,如何能够打动受众的情感,是用形象说话的核心。
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生动的信息“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其原因是:1、生动的信息更容易进入头脑,因此在编码时受到更完全的加工,因而记忆痕迹更强,因此能更快或更完全地回忆;2、生动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容易引起内部视觉表征。
视觉编码特别容易记忆,因此在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时,生动的信息容易获得”。
此外对受众来说,能够激发情感的信息更容易记忆,“一项研究发现,含有关于死亡和苦难等情感性画面的电视信息再认速度比没有这类画面的信息的再认速度快。
出于记忆牢固的项目比不牢固的项目再认速度快,由此可以推论情感画面记忆牢固。
”而形象思维的两大特征就是:情感、情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1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四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与选材要求深度报道的报道目的是“求是”,而“实事”是手段。
如何以客观报道手法准确传递出事理,是深度报道的基本报道要求和报道技巧。
有学者分析以调查性报道闻名的《60分钟》时,说:“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60分钟》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判断。
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面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60分钟》的这种报道风格就是中国新闻界一直强调的用事实说话报道原则。
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报道类作品是通过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的。
用事实说话原则应用于深度报道中,要特别注意事实和事理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从业人员深深感到,在深度报道中,“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互相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如何实现事实与事理的结合,尤其要关注以论断、结论、观点或公式、定律、定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与以具体形象和样貌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象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1)深度报道采写过程往往也是记者逐渐确定观点的过程,当记者提笔撰写新闻稿的时候,头脑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但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观点的给出强调缘事论理、水到渠成,这就要求:首先,记者使用的客观事实能够支撑起主观观点;其次,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夹叙夹议,但在用事实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以中立的面貌出现,避免主观色彩过浓;第三,语言表达层面,记者的爱憎情感通过客观抒情和客观议论给出,把握好客观表达和主观表达的分寸。
一、事实与事理间的因果关系判断,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新闻报道类作品以叙述事实来达到发表现点的目的,为了说明事理,首先要处理好叙述要素的逻辑层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4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1)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新闻性、故事性、评论性相结合的一种报道方式,既强调新闻事实的典型性和针对性,也讲求倩节、细节、矛盾的铺陈渲染,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遮蔽探真相。
因此从结构上讲,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往往要兼有叙事体结构和论证体结构的双重特点,叙事中有论证、论证中有叙事。
当然具体到每篇报道,在兼顾叙事和论证的同时,记者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也会选择倾向于叙事还是倾向于论证。
有的报道侧重于叙述事实,通过事实的累积达到说理的目的;有的报道侧重于用大量事实、数据进行论证,表明立场;有的报道既有故事性也有扎实的论证内容。
本文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根据文体倾向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叙事体结构、论证体结构以及叙事论证相结合的华尔街日报体。
一、叙事体结构叙事“即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即叙述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
相对的,所谓非叙事是指“一般来说,素描、绘画、照片……任何单幅的东西……都不是叙事,尽管它们可能是我们都知道和熟悉的叙事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叙事是在时间流程中记录事件过程,而事件过程中是否按照事件的自然时间顺序讲故事还是重新安排时序,是由作者决定的。
因此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说,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和时间进行的游戏。
叙事体结构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点的结构方式,因为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的,无论报道对象是有明晰时间线索的单一事件,还是时间纷杂、空间多维的复杂事件或问题,都必须进行历时性的叙述。
如果报道对象本身有可以梳理出的时间线索,就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或是插叙把事件有条不紊地讲述出来。
同时这种时序结构也很符合受众的认识规律,人们认识事物也是从前因到后果,循着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2)三、华尔街日报体这是典型的叙事和论证相结合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因《华尔街日报》擅长使用这种结构,而命名为华尔街日报体。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把复杂、抽象、重大的问题与具体的个人或事件联系起来,给严肃的问题加入人情味儿要素,使报道内容更易于理解,还能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
华尔街日报体结构:开篇通常从一个人的遭遇(或某个具体场景)入手——引出报道的主题——就大的问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运用大量背景材料,间或插人开篇个案的经历或遭遇——最后得出结论或回归个人故事。
报道主体部分论述的问题往往离普通人生活较远,引入个人遭遇、个人情感可以大大增加报道吸引力;另一方面,开篇的个案在主体部分还能起到解释说明作用,告诉受众报道中要论述的问题对普通人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开篇的个案,一定要与报道主题直接相关、并很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这种结构方式虽然起源于报纸,但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很适用。
论述重大严肃问题,避免枯燥,使受众从具体事实过渡到抽象认知,是电子媒介深度报道的特点。
如果开篇的个案中饱含冲突和情感,则整个报道会更跌宕起伏。
当然华尔街日报体的核心不在个案,而在于真正要论述的问题。
因此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于个案的渲染上,这样会影响整篇报道的力度。
如中央电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助学贷款遭遇尴尬》部分:这组报道—经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有听众打来电话说“很为徐怀斌着急”;也有人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你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我们当兵的也一样,只讲经济利益谁还来当兵啊”;还有人说“贷款本身是政府设立推动的一项贷款,还不完全是个人消费性贷款、不完全是以银行正常营利为目的的贷款”;更有人认为该对不还贷的学生进行教育,等等。
记者没有满足于贫困大学生读书难的悲情故事,也不对有关各方作道德追问,而是着眼解决问题,即从长远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正如作家梁晓声的评论所说,报道“写得心平气和,不浮不躁,采访细致、深入,读起来像是‘人大’或‘政协’召开的专门问题研讨会,责任感跃然纸上,难能可贵”。
这种风格正是华尔街日报体的精髓所在,强化情感、突出矛盾、交代人物命运,都是为了报道大主题服务的。
因为没有停留在一般情感、道德层面,落脚于社会运行机制中存在的漏洞,整篇报道大气而厚重。
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1)除报道的组织形式外,报道结构还包括几组要素:结构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头和结尾;结构衔接的手段——片花和音乐;结构变化的韵律——节奏。
本节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这些结构要素。
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开头与结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会对受众起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即开头部分的内容能够起到引人注意的作用,结尾部分的内容能够起到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
因此新闻报道通常会在开头部分强化新闻事实中的刺激性信息,在结尾部分注重收束全文、点明主题,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开头和结尾亦如此。
(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的开头方式与报纸深度报道相比,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开头在形式上有其特殊性。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开头部分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记者或主持人在报道前的串联词,一部分是由现场画面(音响)+解说词组成。
这两部分在报道开头承把的任务不同,串联词侧重介绍,现场画面(音响)+解说词部分侧重引导受众进入报道。
现分别介绍之。
1.串联词常用的开头方式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集新闻性、故事性和评论性为一体的,具体到每一篇报道中,或侧重新闻件或侧重故事性或侧重分析论证,体现在开头部分的处理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新闻性开头和故事性开头。
(1)新闻性开头新闻性开头是指报道开篇强调新闻事实的新闻性,通过新闻事实自身蕴含的新闻价值,达到概述主题、吸引受众注意的目的。
由于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和接近性,这种开头方式比较常见。
如以下几种:①概述性开头。
说明论述的范围和对象或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略②开门见山,直揭主题。
开篇即给出基本观点,使观众了解记者的观点和态度。
略③从背景入手,烘托意义。
开头部分加入背景材料,一是,使受众对新闻事实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一是,可以通过背景材料的衬托,提高新闻价值。
略④由相关新闻事件入手,增强新闻性。
略(2)故事性开头故事性开头强化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最基本的叙事体结构开头,无非是顺序开篇、倒叙开篇、危机开篇三种。
①顺序开头。
从新闻事件产生发展说起。
略②倒叙。
从新闻事件结尾说起。
当新闻事件的结果具有重要性或异常性时,将结果提前给出勾起受众更大兴趣。
略③悬念或高潮入手。
2.正文常用的开头方式正文开头部分内容通常是对主持人播报的串联词内容进行补充、深化或直接展开事件、讲述故事。
从报道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有现场画面或现场录音的开头,或由解说词讲述的开头。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为了发挥媒介优势,选择开头部分内容应遵循“画面(音响)优先”的原则。
即寻找开头时,应结合已经采集到的画面或音响,如果有很精彩的现场素材或同期声,可以考虑是否将这部分放在开头。
很多资深记者都告诫初学者:“一条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句话,是由第一镜头画面决定的,而第一个镜头画面则是由最佳画面决定的。
我能用100种方式写一则新闻报道,但我会找最佳的画面,并用最好的导语来配这一画面。
”以下所用例子,其串联词部分内容全部都可以在“串联词开头常用方式”中找到。
(1)直接进入事件,顺序开头。
串联词部分概述新闻要点或评析新闻事实之后,主体部分蛮接进入事件,从头说起。
略(2)补充说明串联词内容。
这种开头方式承接串联词中的内容,进行细化,使受众对报道核心内容有所了解。
略(3)直接切入现场,将观众带入情景。
这种开头方式比较符合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用现场画面或音响引起受众注意。
略(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的结尾方式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结尾可分为用现场画面或音响结尾,还是用演播室主持人叙述语言结尾,两种类型。
1.演播室结尾在演播室中用主持人的谈话结尾方式,这种结尾通常理性色彩较浓,常见于对报道内容进行收束、点题升华式的结尾。
可以按其内容,分为以下几种:(1)收束全文,点题升华。
略(2)着眼未来,展示预告。
结尾部分延展信息,使受众对事件未来发展有更多了解,甚至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略2.现场面面(同期声)结尾这种结尾通常更侧重事件本身,强化故事性。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自然结尾。
故事讲述完毕,自然结尾,事件结局就是报道结尾。
略(2)情景对比,烘托主题。
这种结尾通过事实(情景)对比,更好地说明主题,于叙事中完成议论或抒情。
略(3)访谈结尾。
借用被采访对象的谈话,强调报道主题。
这种结尾方式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借口”说话方式。
略(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结尾应注意的问题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观倾向较通常的客观报道明显,但要尽量做到倾向引导立足于客观事实,通过事实的叙述自然得出结论。
近年来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越来越成熟,已经很少在报道中“声嘶力竭”地“批评”和“揭露”,总是于不动声色之间完成任务,给受众留下思索和想像的空间,或者就事件本质给出更高屋建瓴的分析和议论。
对比十几年来的节目,这种进步是很明显的。
以下是《焦点访谈》和《新闻纵横》在90年代到2004年部分报道的结尾,请比较他们的变化。
略这几篇报道结尾前子篇的共同特点是,比较空洞、套话,将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变换一下,这样的话就可以用在很多类似题材中,没能突出报道对象的个性特点。
第四篇报道结尾虽然指明了收赞助的问题,但这种评析明显深度不够,过于抽象简单,说得不痛不痒。
请看2000年以后部分报道的结尾:略对比这几组随机抽选的报道,可以明显感到:后期的报道相对而言内容更具体,分析也更深入,语言看似缓和却直指问题核心。
这种变化反映了记者报道观念的变化;早期的报道比较重视事件的指导意义,总想在结尾部分点明主题,并对问题的分析上升到普遍意义,试图以点带面。
但长此以往难免造成主题的重复,甚至对同一类性质相似事件的评价都可以用同样的话。
后期的节目努力寻找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强调“这一个”的特点,对问题的分析但求一针见血,不包医百病。
事实上,如果能够讲清每一个”这一个”,对这一类问题的认识自然会更深入。
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越来越讲求服务性和实用性的时代,深度报道结尾部分结合媒介定位,更好地立足于解决问题,是更有价值的。
前文中提到的《追沙溯源北行记》,稍有遗憾的是,结尾部分有些空,请看报道:略参考报道的开头和主体,再来看这个结尾可以感觉到,最后一个大段落存在拖沓、空洞的问题。
看完报道主体部分后,多数观众心里很着急,既为北京环境质量也为在沙地上生活的牧民担心。
这时要求记者在结尾部分回应观众的心情:或指明问题解决的思路;或邀请专家分析沙地治理的投入和相关前景;或号召北京社会各界为浑善达克沙地做些什么。
可是报道结尾部分的采访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信息,而最终记者点题从具体的浑善达克沙地问题落脚到“西部大开发”这个更宏观的问题上,给观众一种处理得过于简单化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