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整章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轴对称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意图(优秀8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意图(优秀8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意图(优秀8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作者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意图【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资料,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基础上学习的一个新的资料,因此在本单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平移和旋转》是让学生从运动变化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搞笑的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动脑的潜力。

[设计理念]1、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搞笑的故事情节,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简单愉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氛围。

2、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进行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本节课的教学,透过直观感受、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并且采用演示、电教辅助、知识迁移,使学生从感性理念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

4、在课堂上努力营造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用心参与学习的过程,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在喜悦中获取新知,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1、透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决定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透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第一章节:平移1.1 学习目标:了解平移的定义和特点,学会用平移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1.2 教学内容:1.2.1 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1.2.2 平移的特点: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运动,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现象。

1.3.2 讲解:讲解平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

1.3.3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图形的平移操作,巩固对平移的理解。

1.3.4 总结:通过实例总结平移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方法,设计一个图形变换的图案。

第二章节:旋转2.1 学习目标:了解旋转的定义和特点,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2.2 教学内容:2.2.1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2.2.2 旋转的特点: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运动,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现象。

2.3.2 讲解:讲解旋转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

2.3.3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图形的旋转操作,巩固对旋转的理解。

2.3.4 总结:通过实例总结旋转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旋转的理解。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旋转的方法,设计一个图形变换的图案。

第三章节:轴对称3.1 学习目标:了解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学会用轴对称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3.2 教学内容:3.2.1 轴对称的定义: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2.2 轴对称的特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的部分完全相同。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概念。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3.1 生活中的平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式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猜想的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情感目标:①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化未知为已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变化现象,自己加以数学上的分析,进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及审美意识的发展;③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图案,把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重点:探究平移变换的基本要素,画简单图形的平移图。

教学难点:决定平移的两个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并确定目标展示与平移有关的图片,借助实物演示平移,用几何画板演示两个图形的平移。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看到的现象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二、探究新知分析平移定义,探讨“沿某一方向”的意义,其实质是沿直线运动。

学生讨论“沿某一方向”的意义。

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中的运动各在那种情况下是平移,图中还有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学生分组讨论:(1)能否通过平移得到。

(2)能平移得到的其基本图形是什么?有哪些方法?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平移实例,对理解有偏差的加以纠正。

展示静态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线段,归纳猜想所能得到的结论;利用几何画板实验验证猜想。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课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课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然后,我会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平移与旋转的重要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会强调平移与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会给出一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五、作业布置
在布置作业时,我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题。这些题目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他们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巡回各个小组,观察他们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我会提供额外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平移与旋转的知识。
针对学情分析,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本章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旋转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理解旋转的本质,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会详细讲解平移与旋转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我会将平移比喻为在平面上的“滑行”,旋转比喻为“转动”。
在讲解平移时,我会强调平移的三个要素:方向、距离和角度。我会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如何计算平移后的位置。在讲解旋转时,我会强调旋转的中心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同样,我会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如何计算旋转后的位置。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第一章:图形的平移1.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能否通过平移得到其他图形?1.2 概念讲解1.2.1 平移的定义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2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的方向由平移向量决定,平移向量是一个有方向的线段,其长度表示平移的距离。

1.3 实例演示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过程,并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

1.4 练习与思考1.4.1 判断题(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

(√)(2)平移后的图形位置发生改变,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3)平移的方向由平移向量决定,平移向量的长度表示平移的距离。

(√)1.4.2 填空题(1)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就是将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平移)(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______。

(不变)(3)平移的方向由______决定,其长度表示______。

(平移向量,平移的距离)第二章:图形的旋转2.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能否通过旋转得到其他图形?2.2 概念讲解2.2.1 旋转的定义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中心)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2.2 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旋转中心是图形旋转的轴心,旋转角度是图形旋转的大小,通常用度数或弧度表示。

2.3 实例演示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将一个图形进行旋转。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并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

2.4 练习与思考2.4.1 判断题(1)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

(√)(2)旋转后的图形位置发生改变,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备课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备课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1、学习的必要性平移、旋转如同轴对称一样,都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形式之一。

学习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也是密切数学与现实之间必然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

2、教材设计的突出特色生活性直观性强调作图和应用强调图案设计二、教材设计思路在整章内容的编排中,注意体现"现实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三者的统一。

整个设计的意图,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变化现象并自觉地加以数学上的分析,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而且在于通过"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思路结构特点1本章的每节内容都力图提供生动有趣的现实情景,并通过深入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移、旋转等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形成有关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比较全面的认识。

定位于生活中的图形平移、旋转既不同于"变换几何"中的平移、旋转变换,也不是简单的平移、旋转现象欣赏。

先通过观察平移、旋转现象,分析、归纳并概括为平移、旋转的整体规律;而后从特例出发研究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最后在平移、旋转的图案设计、欣赏和简单的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总体目标1、经历对平面图形进行观察、操作和欣赏、设计的过程;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了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3、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4、能够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第一章:平移的定义与性质1.1 平移的定义解释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前后的变化。

1.2 平移的性质探讨平移的不变性,即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位置,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第二章:图形的平移2.1 图形平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的规律,发现平移是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图形平移的过程。

2.2 图形平移的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计算方法,即通过改变图形坐标来计算平移后的位置。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计算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第三章:旋转变换的定义与性质3.1 旋转变换的定义解释旋转变换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旋转是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变换。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

3.2 旋转变换的性质探讨旋转变换的不变性,即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变换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中心点保持不变。

第四章:图形的旋转4.1 图形旋转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规律,发现旋转是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变换。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4.2 图形旋转的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计算方法,即通过改变图形坐标和中心点来计算旋转后的位置。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计算图形旋转后的位置。

第五章:平移与旋转的应用5.1 实际问题解答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来解答。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5.2 创意图形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设计出创意的图形。

通过创意图形设计,让学生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章:平移与旋转的组合6.1 组合变换的概念解释平移与旋转组合变换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移与旋转可以作用于一个图形。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平移与旋转组合变换前后的变化。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识别和描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学会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会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设计图案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识别和描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学会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平移和旋转的数学表达和计算。

(2)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准备平移和旋转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记录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提问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和认识。

2. 新课导入:(1)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

(2)引导学生讨论和解答练习题中的问题。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设计图案和解决问题。

(2)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否达成?(2)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如何?(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2. 学生反思:(1)我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是否理解清楚?(2)我能否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3)我在课堂学习和练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章节一: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

2. 学会用平移的方式对图形进行变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图形的平移。

2.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平移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用数字表示平移的距离。

教学步骤:1. 引入平移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平移。

2. 讲解平移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 教授平移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表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4. 进行平移变换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平移变换。

章节二: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学会用旋转的方式对图形进行变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作图形的旋转。

2. 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旋转的表示方法:用圆点表示旋转的中心,用数字表示旋转的角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旋转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旋转。

2. 讲解旋转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 教授旋转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表示旋转的中心和角度。

4. 进行旋转变换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旋转变换。

章节三: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掌握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操作。

2. 能够区分平移与旋转,并能够正确运用平移与旋转对图形进行变换。

教学内容:1. 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比较:平移是沿直线运动,旋转是绕某一点运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方向,旋转改变图形的方向。

2. 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操作:平移的基本操作是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旋转的基本操作是绕着某个点旋转相同的角度。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案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案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 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3. 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教学重点:1. 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2.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 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

2. 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复杂图形。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图形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1 引入平移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平移的实例,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的特点。

1.2 学习平移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3 练习平移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操作,体会平移的方法。

第二章:旋转的概念和性质2.1 引入旋转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旋转的实例,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特点。

2.2 学习旋转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2.3 练习旋转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旋转操作,体会旋转的方法。

第三章:平移和旋转的判定3.1 学习平移的判定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

3.2 学习旋转的判定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旋转。

3.3 练习判断学生独立完成判断题目,巩固平移和旋转的判定方法。

第四章:平移和旋转的应用4.1 学习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4.2 练习变换学生独立完成变换题目,巩固平移和旋转的变换方法。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5.2 拓展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学生分组合作,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创作有趣的图形图案。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性质的掌握程度。

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

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

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精选13篇)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二)内容分析:《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

2、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会动的图片,引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再通过“说一说、动一动、找一找、移一移“填一填” 等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通过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孩子们可真乖,老师想送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孩子跟着唱。

孩子们的歌声真美,让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吱吱转地大风车,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就拍到一些物体运动的录像,你想看看吗?请你仔细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比划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优秀9篇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优秀9篇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优秀9篇《平移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区分。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卡纸、方格纸及小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请同学们向左移一步,在向右移一步,然后向左转个圈,在向右转个圈。

刚才同学们在做运动,其实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

不光人能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是可以运动的,但是他们的运动方式不同,即运动的样子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平移和旋转1、观察下面我们来看几种运动的物体。

(课件)观察谁在动,拿出你的小手跟着这个动的物体一块动一动。

比划比划它是怎么运动的。

2、分类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想想刚才你用手比划的样子,两个人互相讨论,给它们分分类,并说明理由。

好,谁来给它们分分类?小结:同学们分得真不错,像推拉窗从右往左移动、升降机从上往下这样直直地运动(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移。

板书:平移像风车摩天轮这样转着的运动(用手势做出旋转的动作),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旋转。

板书:旋转3、进一步感知大家认识它吗,是喜羊羊啊。

喜羊羊也想跟大家一样学习新知识。

谁有办法让喜羊羊在黑板上做一个平移运动?口令:向上平移,回原位;向右平移,回原位;向左上方平移,向右下方平移。

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发现原来在平移过程中,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卡通人物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喜羊羊头朝下了,想办法让它把头摆正了。

指名上台做动作,其他学生观察:他做了什么动作?他做了什么动作?(旋转)旋转的过程中喜羊羊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喜洋洋的头从朝下变成了朝上(方向发生了变化)旋转会使物体本身的方向发生变化。

4、找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5、判断找到了那么多平移和旋转现象,下面咱们来做一个题。

平移与旋转备课教案

平移与旋转备课教案

平移与旋转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熟练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进行几何图形的变换;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平移和旋转应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计算器;2. 教材:教材《几何与推理》第三册,第四章“平移与旋转”;3. 学生教具:几何图形卡片、直尺、铅笔、橡皮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带有平移和旋转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与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黑板演示,向学生解释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讲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说明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而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旋转是指以某一点为中心,按照一定的角度将图形旋转。

3. 平移的方法及应用(1)明确平移的基本要求,即保持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不变。

(2)通过示范和实践演练,向学生介绍平移的方法。

要求学生先用直尺在图形上选择一个基准线,然后移动直尺,保持直尺与基准线平行,将图形平移到新的位置,最后用铅笔将图形重新画出。

(3)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平移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图形,并给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要求学生在纸上进行实际操作,将图形按要求平移。

(4)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平移的应用。

例如,如何将一张纸上的图案完整地贴在一个狭长的盒子上。

4. 旋转的方法及应用(1)明确旋转的基本要求,即保持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不变。

(2)通过示范和实践演练,向学生介绍旋转的方法。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旋转中心,然后通过规定的角度将图形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到新位置。

(3)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旋转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图形,并给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要求学生在纸上进行实际操作,将图形按要求旋转。

(4)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旋转的应用。

例如,如何将一个标志牌调整到正确的方向。

《平移和旋转》教案五篇(教案)

《平移和旋转》教案五篇(教案)
首先,加强直观演示。在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时,我应更多地利用实物、教具或多媒体动画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这些几何变换。通过观察和操作,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和应用。
其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较快,而有的学生则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我应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给予理解较慢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纸张进行平移和旋转,这个操作将演示平移和旋转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突破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的技巧。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在将平移和旋转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入手。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策略。
-创新设计:学生在利用平移和旋转进行创新设计时可能缺乏想象力。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变换,激发创造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真正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5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5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本文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范文将不胜荣幸。

《平移与旋转》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的方向和距离平移。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准确地画出在方格纸上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方格练习纸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了智慧星,想得到吗?注意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表现好的同学才能得到,老师希望内为同学都能得到一、欣赏图片,引入课题。

1、导入新课。

(1)激趣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老师今天带来些游乐园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课件,演示缆车、滑梯、小火车、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的图片。

学生看着图片表演,[设计意图:通过游乐场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2、组织讨论。

师:它们的运动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类吗?先同桌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分?指名说。

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转圈,(相机奖励智慧星)4、揭示课题。

师:像缆车、滑梯、小火车等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师:而像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等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做一做:要求学生做一个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识别和描述平移和旋转的图形变换。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概念和特点2. 旋转的概念和特点3. 平移和旋转的性质4. 平移和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平移和旋转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3. 教学场地准备完毕,保证学生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移和旋转现象。

2. 探究平移:引导学生观察平移的图形变化,探讨平移的特点,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过程。

3. 探究旋转:引导学生观察旋转的图形变化,探讨旋转的特点,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过程。

5. 应用拓展: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判断题:(1)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旋转是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3)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选择题:A. 图形上的每个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B. 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C. 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八、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正方形,将其进行平移和旋转,观察图形变化,并描述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列举出来并与同学分享。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第一章:图形的平移1.1 什么是平移解释平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图形在平移过程中的变化。

1.2 平移的规律探讨平移的规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图形的影响。

引导学生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1.3 图形平移的计算教授图形平移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图形的平移。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平移。

第二章:图形的旋转2.1 什么是旋转解释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

2.2 旋转的规律探讨旋转的规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角度和中心对图形的影响。

引导学生发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3 图形旋转的计算教授图形旋转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图形的旋转。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计算简单图形的旋转。

第三章:平移与旋转的性质3.1 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平移与旋转的共同性质,如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让学生理解平移与旋转是两种不同的变换方式。

3.2 平移与旋转的逆运算解释平移与旋转的逆运算,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逆向操作。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进行平移与旋转的逆运算。

第四章:平移与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4.1 坐标系的平移与旋转解释坐标系中平移与旋转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在坐标系中进行变换的原理。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坐标系中进行平移与旋转。

4.2 实际物体的平移与旋转以实际物体为例,让学生理解平移与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实际物体进行平移与旋转。

第五章:平移与旋转的综合应用5.1 平移与旋转的组合解释平移与旋转的组合应用,让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可能存在平移与旋转。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平移与旋转组合的问题。

5.2 复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授如何对复杂图形进行平移与旋转,让学生学会处理更复杂的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对复杂图形进行平移与旋转。

第六章:平移与旋转的视觉艺术应用6.1 平面艺术的平移与旋转探讨平面艺术中平移与旋转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变换的效果。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教案标题: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目标:1. 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掌握图形在平面上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和规律。

3. 能够应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时长:2个课时教学资源:1. 平面上的图形模型。

2. 平移和旋转的示意图。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习的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线段、角、三角形等。

2. 引入平移(15分钟)a. 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平移的概念和定义,解释平移的特点和规律。

b. 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平移的应用场景。

3. 平移的方法和规律(20分钟)a. 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平移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包括平移的方向、距离和效果。

b.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进行平移操作并观察结果。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提供一些平移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解答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回顾前一节课所学的平移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入旋转(15分钟)a. 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旋转的概念和定义,解释旋转的特点和规律。

b. 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旋转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应用场景。

3. 旋转的方法和规律(20分钟)a. 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旋转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包括旋转的中心、角度和效果。

b.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进行旋转操作并观察结果。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提供一些旋转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解答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问题解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设计一些平移和旋转的挑战题,让其他同学尝试解答。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图形的对称性,与平移和旋转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应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位置标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ABCDEFX Ya、AB∥EF AB=EF,BC∥FG,BC=FG。

并且:CD∥GH,CD=GH,DA∥HE,DA=HE。

b、AE∥BF∥CG∥DH。

因为AB∥EF,AB=EF,所以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E∥BF,同理可得AE∥BF∥CG∥DH。

c、相等的线段还有:AE=BF=CG=DH。

为什么呢?∠A=∠E, ∠B=∠F, ∠C=∠G, ∠D=∠H.d、图形经过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而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即: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并且相等。

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且相等。

由平移的性质可得,相等的线段有两种,一是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二是对应线段相等平行且相等。

4、平移的特征及性质的应用:如图:将△ABC沿着射线XY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成为△DE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全等三角形。

解析:有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可知△ABC与△DEF是全等的,有平移的性质可知相等的线段有两种,一是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二是对应相等平行且相等。

(三)应用迁移,巩固新知:例1.如图所示,如果吊箱一共移动了300米,则ABCDEF(四)课堂练习:P70 随堂练习1,2.1.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2.下列B组中的图形能否由A组中的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3. 观察下面两幅图案,并回答下列问题:a.这个图有什么特点?b.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c.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BACO4.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可以由线段AA1平移而得到的线段有哪些?5. 将图中的小船向左平移四格.(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认识了平移,理解了平移的特征和性质。

2.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出示投影,放图片:课本的图;也可另外找一些平移图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平移组成的,那么怎样平移基本图形就能得到美丽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些图案中的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二、讲授新课1.现在大家来看图案1(幻灯片1);观察图案,并回答.(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3)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很好,大家看屏幕(用电脑动画再次演示平移过程).从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说明了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了解了平移的特征后,大家分组来动手做一做. (幻灯片2)在下图中,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自己动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图的图案吗?(学生分组后,教师把预先剪好的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分发下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拼摆,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答:我把一个正六边形经过连续平移,就可以得到右图的图案.教师点评:同学们通过拼摆,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接下来大家想一想,与同伴议一议下面的两个图案(1)在图(课本图3—10)中,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的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2)图(课本图3—11)可以看做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解答:(1)先把左图沿上下方向平移,再沿左右方向平移便可得到右图.也可先把左图沿左右方向平移,再沿上下方向平移得到右图.(2)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可以把“一只天鹅”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如果把相邻的两只不同色的天鹅看做一个组合,那么“基本图案”可以是一个组合,两个组合……,直到所有的天鹅.如果不考虑颜色时,可以把同一行的天鹅看做是“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平移就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如果不考虑颜色时,也可以把同一列的三只天鹅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左右平移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教师点评:很好,这是一个通过平移得到的复合图案,图案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三、课堂练习(一)课本随堂练习1.分析奥运五环旗图案形成的过程(不考虑图案的颜色)解:在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五个环之间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2.如图,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解:可以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如下图.(二)看课本,然后小结.四、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索了图案中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了解了每个图案由于“基本图案”选取的不一样,则平移关系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复合图案,它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五、课后作业:习题3.3 1,2,3。

教学反思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旋转角彼此相等,所以根据已知:要把这面小旗绕O点按顺时针旋转90°.我在方格中找到点A、B、C的对应点A′、B′、C′,然后连接,就得到了所求作的图形.同学们在作图过程中,基本掌握了作图的一个要点:找图形的关键点。

这面小旗子是结构简单的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大家能画出它绕点旋转后的图形,那么在没有方格纸或旋转角不是特殊角的情况下,能否也画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旋转作图.二.讲授新课我们通过一例题来说明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例1]如图,△ABC绕O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C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分析:一般作图题,在分析如何求作时,都要先假设已经把所求作的图形作出来,然后再根据性质,确定如何操作.假设顶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点F,则∠BOE、∠COF、∠AOD都是旋转角. △DEF就是△ABC绕点O旋转后的三角形.根据旋转的性质知道: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即旋转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则∠BOE=∠COF=∠AOD,OE=OB,OF=OC,这样即可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通过分析知道如何作出△DEF,现在大家拿出直尺和圆规,我们共同来把这一旋转后的图形作出来,要注意把痕迹保留下来.(教师一边叙述,板书作法,一边强调正确使用直尺、圆规,同时作图;学生作图) 解:(1)连接OA、OD、OB、OC.(2)如下图,分别以OB、OC为一边作∠BOE、∠COF,使得∠BOE=∠COF=∠AOD.(3)分别在射线OE、OF上截取OE=OB、OF=OC.(4)连接EF、ED、FD.△DEF,就是△ABC绕O点旋转后的图形.本题还有没有其他作法,可以作出△ABC绕O点旋转后的图形△DEF吗?(同学们讨论、归纳)答:1.可以先作出点B的对应点E,连结DE,然后以点D、E为圆心,分别以AC、B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连结DF、EF,则△DEF就是△ABC绕点O旋转后的图形.2.也可以先作出点C的对应点F,然后连结DF.因为△ABC与△DEF全等,所以既可以用两边夹角,也可以用两角夹边,找到点B的对应点E,即△DEF..接下来,大家来看课本71页想一想:答:还需要知道绕哪个点旋转,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就是要知道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的条件为:(1)三角形原来的位置 .(2)旋转中心 .(3)旋转角.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一个三角形绕点旋转后的位置,进而作出它旋转后的图形.下面我们来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三.课堂练习课本P71随堂练习.解:如下图,先确定字母N的四个端点绕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然后连线.四.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旋转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三角形原来的位置.②旋转中心.③旋转角等三个条件.在作图时,要正确运用直尺和圆规,进而准确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要注意语言的表达.五.课后作业:课本P71习题3.5 1、2.教学反思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课题§3.5 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准备教师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2.经历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过程,发展图形分析能力、化归意识和综合运用变换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审美观念.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教学难点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学时1课时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补充一、游戏及图片欣赏活动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方块游戏及一些反映图形变化的图片。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内容: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课前收集整理的图片(可以是照片、资料、也可以是亲自仿制),并解说其中包含的图形变换。

这些图形变换可能是单纯的轴对称或平移或旋转。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内容:1.出示课本“想一想”,提出问题:(1)左图是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右图的?(2)是利用一种变换还是多种变换?2.出示课本例1及“议一议”,提出问题:(1)甲图案是怎样变成乙图案的?(2)是利用一种变换还是多种变换?(3)若是多种变换,是否有先后顺序?3.出示图3-19,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充分认识图形的组合部分,提出问题:(1)图3-19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变换得到其他三部分吗?是什么变换?(学生找出轴对称、平移、旋转后,继续提问)(2)还有其他方式吗?变换方法:①整个图形既可以看作是由一个“十字”通过连续七次平移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②还可以看作是一组浅色部分图形通过三次旋转形成的(旋转中心是整个图形的中心,旋转角度分别是90°,180°,270°)。

③还可以看作是一组浅色部分图形先通过一次平移,形成图形下面的部分,然后,上下连在一起绕图形的中心旋转90°前后共同形成的图形。

④还可以相邻两个图案作为一组绕中心旋转180°得到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