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导学案(参赛)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

(板书:青山不老)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

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

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

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

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色欲流、郁郁葱葱……(4)朗读指导: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齐读(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6)揭题: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交流: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小结: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

16Microsoft Word 文档

16Microsoft Word 文档

《青山不老》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难懂的句子可要多读几遍。

知识宫阅读闯关探新知青山不老》取材于全国劳模马永顺的真实事迹。

老人叫代喜增.是真的,不过他已经死了劳动模范。

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

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

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

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

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五十年代曾创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在全国各林区推广应用。

先后十一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

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闯关一:初读,扫清字词障碍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领悟不紧不慢闯关二:再读,知大意、理脉络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和生活条件的(),义无反顾地()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赞扬了(),()的精神和()的情怀。

闯关三:三读,细品味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走进青山,欣赏风光美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青山的总体印象:空气()、天空()、草原()。

1、我发现作者是通过这些景物依次描写出了青山的美丽风光:等。

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2、作者是为什么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3、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闯关四:四读,有提升(默读全文)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青山是不会老的”的意思?通关卡:(检测)同学们,让我们来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吧!(达标,时间为5分钟)听写词语知识宫闯关须知:1、自学闯四关,闯过一关,画一个笑脸。

16.青山不老导学案

16.青山不老导学案

16*青山不老导学案16《《青山不老》》学生学习活动单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土炕肆虐盘踞淤泥归宿奇迹价值治理荡漾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学习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学习准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

一、【课前自主预习】我读文后的疑问一:疑问二:1、我通过预习课文会认这几个词并给划线的字标音:•奇迹()荡漾()领悟()归宿()•土炕()淤泥()治理()肆虐()()2、我能正确抄写下列词语,争取会听写。

土炕肆虐盘踞淤泥归宿价值治理荡漾风雨同舟不紧不慢3、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学法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独立完成以下内容,把触动自己心灵的词句画下来,做做批注。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肆虐:盘踞:归宿:荡漾: 风雨同舟:自主评价:A()B()C()同桌评价:A()B()C()三、合作探究精读品味学法提示:(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

深入读课文,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讨论,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也可以用最简洁明了的话来概括出来。

还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做批注。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联系老人的精神价值想一想)自主评价:A()B()C()组内评价:A()B()C()四、拓展延伸检测评价1、你想对老人说:还想对别人说:2、请写两条教育人们要保护森林植被,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标语。

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6 青山不老》 赛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6 青山不老》 赛课导学案_0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阅读法和讨论法。

【教学准备】1、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2、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背景,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场面。

(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谈话: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青山不老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青山不老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青山不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青山不老》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情节。

3.分析《青山不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青山不老》是由中国作家王蒙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评论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二、背景介绍该小说主要围绕着一个故事展开,背景设定在中国农村社会变革时期,描写了一位乡村村官与一位农村妇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他们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心路历程。

三、主要内容故事主要围绕村官白青山和妇女李不干展开,白青山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希望改变乡村的现状,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而李不干则是一个坚强的农村妇女,她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两人在相处中逐渐产生了情感纠葛,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考验。

最终他们如何面对现实,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该小说的重要情节。

四、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青山不老》的语言简练、富有诗意,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导学要求:1.阅读完整版《青山不老》的同学可就其中涉及的主题、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对《青山不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进行详细解读,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展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4.根据导学内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读后感,谈谈你对《青山不老》的理解和感想。

导学延伸:1.了解更多关于王蒙和他的文学作品,探索他的思想观点和创作风格。

2.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农村社会变革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思考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和解决现实问题。

3.通过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拓展视野,加深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本导学案由老师编写,供学生参考使用,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青山不老》,深入理解其中的人性、生活、理想等主题,为自己的成长和文化素养提供启示。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梁衡,掌握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理解《青山不老》的主题和内涵,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探讨《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梁衡,原名梁宇,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曾在中国青年报、中国作家、散文诗杂志等杂志上发表过大量作品,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

梁衡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读者喜爱。

二、作品解读《青山不老》是梁衡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

主人公小白因为一场车祸不幸去世,但他的灵魂却在青山间流连,不愿离去。

在青山上,小白遇到了一个叫做老黄的人,他告诉小白青山不老,只要有人记得,就永远不会老去。

最终,小白选择了离开青山,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三、思考问题1. 你觉得《青山不老》中的青山象征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象征意义?2. 为什么小白选择了离开青山,接受自己的死亡?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什么关系?3. 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面对死亡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四、拓展思考1. 《青山不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如何体现了梁衡的写作风格?2. 你认为《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和意义?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和反思?3. 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于小白的经历?你是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的?导学案总结:通过对《青山不老》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梁衡这位作家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每一个生命。

愿我们都能像小白一样,勇敢地面对生命和死亡,坚定自己的信念,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梁衡》的作者、背景和作品内容。

2.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青山不老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青山不老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青山不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意义;4. 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青山不老》的作者、代表作品和文学风格;2. 小说背景:描述《青山不老》的故事背景和主题;3.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4. 情节发展: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和结构安排;5. 文学特点:探讨小说的语言风格、描写手法和意义;6. 阅读感悟:总结阅读《青山不老》的体会和感悟。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用一句《青山不老》中的经典语句或情节,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2.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青山不老》的作者及其文学成就;3. 小说背景:介绍《青山不老》的故事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4.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入了解角色性格;5. 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掌握故事线索;6. 文学特点:探讨《青山不老》的文学特点,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7. 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分享阅读《青山不老》的感悟和体会,增进思想交流。

四、导学示范1. 导入:引用《青山不老》中的一句名言:“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好奇心;2. 作者简介:介绍《青山不老》的作者是闻名作家张三,他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和人性;3. 小说背景:讲述《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主题是家庭干系和人生价值;4.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张三和他的家人,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5. 情节发展:解析小说的情节发展,探讨张三家庭的变化和发展;6. 文学特点:探讨小说的语言风格和描写手法,分析其意义和价值;7. 阅读感悟:分享阅读《青山不老》的感悟和体会,思考家庭和生活的意义。

五、导学作业1. 阅读《青山不老》全文,做好读书笔记;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思考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写一篇读后感;4.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青山不老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青山不老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青山不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 理解《青山不老》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青山不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4. 探讨《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二、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青山不老》的作者是谁,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2. 内容梗概:概括《青山不老》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3. 主题探讨:分析《青山不老》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4. 人物分析:分析《青山不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5. 社会启迪:探讨《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三、导学步骤1. 课前预习:学生阅读《青山不老》的简介和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梗概;2. 导入讨论:教师向学生介绍《青山不老》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深层内涵;3. 阅读分析:学生阅读《青山不老》的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分享各自的见解和观点;5. 总结评判: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青山不老》进行全面评判和思考。

四、导学反馈1. 学生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青山不老》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表现,鼓励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3. 进修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进修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为今后的进修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青山不老》这部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进修中不息成长,不息进步,成为有思想、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一、导言《青山不老》是一部由梁衡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将深入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目标1. 了解小说《青山不老》的作者梁衡以及其创作背景;2.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并分析其内涵;3. 探讨小说中涉及的家庭、友情和爱情主题。

三、活动安排1. 导入:通过引入小说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2. 进修:阅读小说的部分章节,了解情节和人物;3. 分析:讨论小说中涉及的主题和意义;4. 总结:总结本次进修的重点内容,并展开讨论。

四、具体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青山不老》是梁衡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描写家庭、友情和爱情的小说。

梁衡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心里世界,深受读者喜爱。

2. 主要情节和人物小说讲述了一其中年男子在面对家庭和友情的考验时,如何坚守初心,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主要人物包括男主角杨青山、他的妻子小雪、老友李对等。

3. 主题分析小说中涉及的家庭、友情和爱情主题,反映了摩登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的选择和坚持。

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依靠,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家当,而爱情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

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对《青山不老》这部小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理解了情节和人物,还深入探讨了其中涉及的主题和意义。

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感悟人生的真谛,珍惜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愿我们都能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英勇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坚守初心,追求自我价值。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16青山不老8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16青山不老8_人教新课标

《青山不老》导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字词,如 :暴虐、占据、日月同辉等词语及意思。

(要点)2.认识课文主要内容,认识老人创建的奇观,理解老人坚韧不拔植树造林的意义,加强环保意识。

(要点)3.理解老人植树造林的意义,感悟老人坚韧不拔造林的精神。

(难点)【课文学习】准备 :依据意思填词语。

1.随意残杀或伤害;起损坏作用。

文中指西伯利亚狂风常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损坏和损失。

()2.非法占有;侵占(地方)。

()3.在暴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同与风雨格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舟:船。

()4.想象不到的不平庸的事情。

()5.人或事物最后的下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6.坚毅有力地矗立着。

文中指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矗立着,生命力旺盛。

()一、梳理内容,定位“老”。

1.再读课文,谈谈文章的主题?2.课文哪些词句中感觉到老人的确年纪大了、老了?比如:伙伴离世二、再读课文,感觉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老人创建了什么奇观?他是在如何的状况下创建奇观的?(沟通)三、追究课文,意会“青山不老”。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独一的女儿接二连三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感觉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你有什么感觉?2.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变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实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自读第六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觉、领会。

①.如何理解这句话:②.“另一种东西”指什么?3.如何理解这句话:“这位一般老人让我意会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我的理解是 :【训练查收】1.本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谈谈它的利处。

2.本文的要旨句 :在文中的作用:◎我的收获◎知识链接晋西北在山西,与内蒙古、陕寒风沙去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

山西地处荒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库车县第三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6*青山不老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二)过程与方法:1.播放相关资料,引导畅谈感受。

2.把我阅读要求,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文字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造林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二、自学内容及检测: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肆虐(nüè lüè)参天(cānshēn)险恶(wùè)盘踞(jū jù)三、合作学习与探究:1、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4.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四、当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一、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所处环境(chǔ chù)情不自禁(jīn jìn)参天杨柳(cēn cān)创造奇迹(jī jì)生命归宿(sù shù)波光粼粼(pō bō)二、辨字组词。

炕()稍()肆()载()坑()梢()律()栽()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2.非法占据、霸占。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一再,多次。

()5.对人谦恭有礼貌。

()6.以财物帮助。

()四、字斟句酌。

1.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16青山不老10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16青山不老10人教新课标

《青山不老》导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概括文章导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思考:谁,做了什么事,创造了奇迹?3.指导概括文章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合文章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

4.引入课题。

二、设问导读1.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种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先自学完成,然后小组交流)三、互动释疑1.探讨导读一预设交流点:(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老师范读加重“全”的语气,并从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指学生仿照(1)的读法来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从数字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2.探讨导读二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青山不老》导学案

《青山不老》导学案

16 《青山不老》(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土炕肆虐盘踞淤泥归宿奇迹价值治理荡漾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4、领悟本文在写法上的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土炕肆虐盘踞淤泥归宿奇迹价值治理荡漾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2、根据意思填词语。

(1)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2)非法占据;霸占(地方)。

()(3)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舟:船。

()(4)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5)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6)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文中指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旺盛。

()3、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2、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仔细读书,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

)3、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你有什么感受?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自读第六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体会。

①.如何理解这句话:②“另一种东西”指什么?5、怎样理解这句话:“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我的理解是: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真情表达:以“是啊,敬爱的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为开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青山不老》导学案

《青山不老》导学案

《青山不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艰难过程。

(2)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2、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老人的精神。

三、知识链接本文作者梁衡,通过对一位山野老农的描写,展现了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绿化家园的奉献情怀。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给下列生字注音:粼()虐()踞()锹()拄()眷()(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荡漾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课堂探究1、默读课文,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从文中找出描写环境恶劣的语句,体会老人面临的困难。

3、老人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奇迹?结合文中老人的语言和行动,体会他的内心想法。

4、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联系全文,思考“青山不老”不仅仅是指青山的自然状态,还包含着哪些更深层次的意思?5、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拓展延伸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老人一样默默奉献、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人?2、假如你见到这位老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老人精神的敬佩之情。

八、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向老人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围绕老人创造的奇迹、创造奇迹的艰难以及“青山不老”的深层含义展开探讨。

老人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肆虐的风沙、干旱的气候、贫瘠的土地,然而他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坚持植树造林。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6青山不老》优质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6青山不老》优质课导学案_0

16、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演讲1、学生按照规定内容进行演讲。

2、点评二、导入明标(一)、谈话导入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三、新授课出示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会读写重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7分钟)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土炕、肆虐、盘踞、风雨同舟、归宿、恭敬、劲挺、如臂如股淤泥、林网、霜冻、防风林带、参天、拐杖、荡漾、三番五次2.检查自学效果完成导学案基础达标题出示自学指导二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远安县旧县镇安鹿小学
语文
齐家兰
【导学案设计大赛】
16*.《青山不老》导学案
设计人:齐家兰教研组长:王莉学生姓名:
使用班级:六年级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
一、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重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和艰辛。

(难点)
二、学法指导: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勾画、诵读、欣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好词佳句,并注意和同学合作,在交流中深化认识。

三、知识链接:
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四、学习时数
二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