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扔垃圾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乱丢垃圾的情况调查
我们经常看见有人乱丢垃圾,不注意保护环境,很多草坪、树林都可以看到垃圾。因此,我决定调查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喜欢乱丢垃圾,并通过访问看看大家对乱丢垃圾的行为有什么。。我选择了西苑小区旁边的三个地点:菜场门口、狮子山大道、学院路,时间是2009年8月23日,每个地点记录一小时。记录了路过的总人数、把垃圾丢进垃圾桶的人数、随地丢垃圾的人数和随地吐痰的人数。随机访问了10人,问的内容是“您是否经常看见有人乱丢垃圾”和“您怎样看待乱丢垃圾的行为”两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本次调查,三个地点共记录370人,有51人丢了垃圾,占总人数的13.78%。其中有35人是丢进垃圾桶的,占丢垃圾人数的68.63%;10人是随地丢的,占丢垃圾人数的19.61%,6人是随地吐痰的,占11.76%。说明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会自觉地把垃圾丢进垃圾桶,但值得注意的是,随地丢垃圾的人占大约20%,加上随地吐痰的人,就已经超过了30%。比较三个调查地点的结果,我发现:菜场门口丢垃圾的人数和比例(29,19.46%)比狮子山大道(12,9.09%)和学院路(10,10.75%)多得多,而且随地吐痰的人数和随地丢垃圾的人数也远远多于狮子山大道和学院路。菜场是产生垃圾较多的地方,通常也脏,越脏的地方,可能大多数人都想:反正脏了,再丢也没关系。所以,很多人在那里乱丢垃圾。而本身干净的地方即使有人想丢垃圾,可能一看地上很干净,也就不好意思丢了。因此造成脏的地方越来越脏,而干净的地方总是干净的。同时,我访问了10个人,有3个人(30%)说经常看见有人乱丢垃圾,6个人(60%)说偶尔看见,只有1个人(10%)说从没有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可见,平时乱丢垃圾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对于乱丢垃圾这种行为,所有的受访者(100%)都认为这是一种低素质、不文明的表现,会破坏环境、影响绿化,应该得到制止和规范。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所有的受访者都说乱丢垃圾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可是还有将近30%的人随地丢垃圾,他们明知不好还做,有些言行不一。同时还发现越脏的地方乱丢垃圾的人越多,越干净的地方乱丢垃圾的人越少。对于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想,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多教育大家,让大家言行一致,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多贴一些告示,并添加一些垃圾桶,来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样,我们的环境会不会更干净呢?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