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合集下载

2.7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7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7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表读、写多位数的能力,培养数感。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2. 数位表的应用3.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表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技巧,数位表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复习旧知b. 引入新课2. 新课讲解a. 讲解多位数的读写方法b. 讲解数位表的应用3. 案例分析a. 分析多位数的读写案例b. 分析数位表的应用案例4. 练习巩固a. 个人练习b. 小组讨论5. 课堂小结a. 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b. 总结数位表的应用6. 作业布置a. 布置多位数的读写作业b. 布置数位表的应用作业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位表读写多位数。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与数位表的应用”。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与数位表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多位数读写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这两个方面,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练习巩固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熟练运用数位表。

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1)读法多位数的读法可以概括为“先分级,再读数”。

具体操作如下:a. 从个位数开始,每四位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等。

b.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沙市区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二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

沙市区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二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

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

(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顺序表意义:数位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读数、写数大小比较——改写近似数(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4)近似数。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作业练习题一、填空。

1. 万级的包括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2. 10 个一千万是(),一百万包括有()个万。

3. 一个数从右侧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4. 78010060 是由()个千万、 8 个()、()个万、()个十构成的。

5. 3003003 的最高位是()位,左侧的 3 表示(),中间的 3 表示(),右侧的3表示()。

6.比49999多1的数是(),比49999多1万的数是()。

7. 把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8.一个数由 3 个千万、 4 个十万、 9 个千、 2 个一构成,这个数写作()。

9. 一亿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它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位后边的尾数是() 10. 用 0,1,5,6,8 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11. 比最小的 8 位数少 1 的数是(),比最大的 5 位数多 1 的数是()。

12.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位数,此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13.在数位次序表中,百万位的右侧是()位 , 亿位的左侧是()位,十万位右侧一位的计数单位是()。

14.用四舍五入法6□7890000≈6 亿,□里能够填(),最大能够填()。

15.一个数的近似值是 6 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6.小丽家住在幸福小区八栋 5 门 3 层 1 号,她家门牌号为XF0805031,贝贝家也住幸福小区,门牌号为XF1110111,她家住在()栋()门()层()号。

17.王叔叔的身份证号码是×× 1×,则王叔叔生于()年()月()日。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总结。

教材通过多位数的认识和乘法计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以及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位数读写方法,对乘法计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多位数的认识不够清晰,对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帮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乘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乘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多位数的认识和乘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多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例如,展示一个四位数,让学生读出它的读法,并写出它的写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法则。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法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和乘法计算练习。

练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主要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题主要训练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法则。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能够灵活运用数位表进行多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3.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2. 多位数的组成3. 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多位数的组成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多位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a. 引导学生观察多位数的特征,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b. 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并强调读写时的注意事项。

c.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组成a. 通过数位表,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学会拆分和组合多位数。

b. 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数位表进行多位数的拆分和组合,加深对多位数组成的理解。

c.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组成知识。

(3)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a.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 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及应用。

4.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及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例和练习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及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认识多位数|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认识多位数|苏教版()(含答案)

《认识多位数》分层练习◆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基础达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填空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宜宾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6

宜宾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6

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

(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顺序表意义:数位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读数、写数大小比较——改写近似数(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4)近似数。

(word)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

(word)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作业练习题一、填空。

1.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2.10个一千万是〔〕,一百万包含有〔〕个万。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4.78010060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

5. 3003003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右边的3表示〔〕。

6. 比49999多1的数是〔〕,比49999多1万的数是〔〕。

7. 把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9.一亿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它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10.用0,1,5,6,8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11.比最小的8位数少1的数是〔〕,比最大的5位数多1的数是〔〕。

112.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13.在数位顺序表中,百万位的右边是( )位,亿位的左边是〔〕位,十万位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

14.用四舍五入法6□7890000≈6亿,□里可以填〔〕,最大可以填〔〕。

15.一个数的近似值是 6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6.小丽家住在幸福小区八栋5门3层1号,她家门牌号为XF0805031,贝贝家也住幸福小区,门牌号为XF1110111,她家住在〔〕栋〔〕门〔〕层〔〕号。

17.王叔叔的身份证号码是××1×,那么王叔叔生于〔〕年〔〕月〔〕日。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2.最接近324万的数是〔〕。

3. 在8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八千五百万。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多位数练习题汇编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多位数练习题汇编

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作业练习题
一、填空。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3、47080008里面有()个千万、()个百万()个万和()
个一。

4、28475495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8在()
位上,十万位上是()。

5、和十万位相邻的数位是()位和()位。

6、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八位数是()。

7、76001843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6在()
位上,万位上是()。

8、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

9.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10. 78010060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

11. 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12. 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它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13. 比最小的8位数少1的数是(),比最大的5位数多1的数是()。

二、读数或写数
8440100 读作:( ) 40500702 读作:( )
九十万零七百写作:( )
三千五百万九千三百二十写作:(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认识多位数练习题研究必备欢迎下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作业练题一、填空。

1.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2.10个一千万是(),一百万包含有()个万。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4.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

5.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右边的3表示()。

6.比多1的数是(),比多1万的数是()。

7.把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8.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9.一亿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它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10.用,1,5,6,8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11.比最小的8位数少1的数是(),比最大的5位数多1的数是()。

研究必备欢迎下载12.最高位是万万位的数是一个()位数,个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13.在数位按次表中,百万位的右侧是()位,亿位的左侧是()位,十万位右侧一名的计数单位是()。

14.用四舍五入法6□≈6亿,□里可以填(),最大可以填()。

15.一个数的近似值是6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6.XXX家住在幸运小区八栋5门3层1号,她家门牌号为XF,XXX家也住幸运小区,门牌号为XF,她家住在()栋()门()层()号。

17.XXX的身份证号码是××1×,则XXX生于()年()月()日。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2.最接近324万的数是()。

A.B.C.3.在85背面添()个,这个数是八千五百万。

A.4B.5C.64.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

衢江区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6

衢江区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6

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

(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顺序表意义:数位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读数、写数大小比较——改写近似数(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4)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习题课件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习题课件苏教版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整理与练习
1.做一做。 (1) 盛开在钱塘江边的“莲花碗”是杭州亚运会 的主体育场。它由 55片“ 花 瓣” 组成, 占 地面积约286667 万平方米。横线上的数是由 ( 28 )个万和( 6667 )个一组成的。读作 (二十八万六千六百六十七 )。
(2)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 和百万位上都是 6,万位上是 1,其余各数位上都 是 0。这个数是( 966010000 ),省略“亿” 位后 面的尾数,约是( 10 亿 )。
据了解,10 棵树 1 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 180 千克。 我国塞罕坝 112 万亩的人工林海共有 5 亿棵树,请你 推算一下,这些树 1 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吨?
5 亿 =500000000 500000000÷10×180÷1000=9000000(吨) 答: 这些树 1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 9000000吨。
( A )个。
①这个数包含三个数级。
②这个数可以改写成 403530 万。
③这似
数是 404 亿。
A. 2
B. 3
C. 4
3.【新考法】 连一连。
4.【新情境】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提出了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二氧化碳排 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 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其中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是减缓大气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最为经济可行的途径。
(3) 一个六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8 万,这个数最大是 ( 384999 ),最小是 ( 375000 )。
2.选一选。
(1) 由三个 7 和五个 0 组成的数中,最多能读出
( A )个“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教材内容:课本第25-26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探索与实践”第7-8题、思考题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

(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顺序表
意义: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读数、写数
大小比较——改写
近似数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4)近似数。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综合运用提升
完成教材第25~26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练习与应用”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7、8题及“思考题”。

板书设计: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顺序表
意义: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读数、写数
大小比较——改写
近似数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