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正方体的性质及计算体积的方法,以大班数学为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认识正方体的概念;2.掌握计算正方体体积的方法;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2.计算正方体体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辨认正方体的特征;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板书:正方体定义、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正方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师生对话:T: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方体是什么吗?有哪些特点?S1:正方体是一个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

S2: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S3:正方体的边都是相等的。

...T:很好,你们已经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探索正方体的性质以及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2.引入新概念:T:请看这个正方体模型,大家观察一下,你们能说出来这个模型的特点吗?S4:长宽高都相等。

S5: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T:对,这个模型是一个正方体。

正方体的边长是指每个边的长度相等。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Step 2:学习正方体的性质1.正方体的定义:T:正方体是指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读正方体的定义。

Ss:正方体是指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

T:很好。

正方体有哪些性质呢?谁能说出来?S6:正方体的六个面是相等的。

S7:正方体的相对面平行。

S8:正方体的每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T:正方体有一个重要的性质,那就是每个面都是相等的。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来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计算方法。

T:首先,我们来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S9:表面积=6×(边长)×(边长)。

T:对,表面积等于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边长的平方是正方形的面积,所以直接乘以6就可以得到正方体的表面积。

通过动手制作认识正方体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通过动手制作认识正方体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正方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之一,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来说,正方体的认识和了解是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通过简单的讲解往往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和特点。

因此,通过动手制作正方体的方式来教授幼儿园大班学生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在游戏的体验中,让他们深入理解正方体的特性。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正方体的形状和基本特点;2.能够感知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及拼凑能力;3.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在开始正方体教学前,要先了解孩子对正方体的一些基本认知和熟悉程度。

可以通过发问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方体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通过手势、脑筋急转弯等方式发问“什么是正方体?我的手能握住正方体吗?正方体和立方体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鼓励孩子们思考、回答。

2.制作正方体模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正方体的形状和特点,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制作正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好纸板等材料,让孩子们用剪刀剪下正方体的六个面,并用胶水将六个面拼接在一起制成正方体。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要详细讲解正方体的特点,如其所具有的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等。

3.游戏体验在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将制作好的正方体模型放在桌上,要求孩子们根据模型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找出相似或相同的正方体。

还可以通过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完成拼图、拼装等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正方体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结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刚刚的学习过程,巩固学生对正方体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周围的事物,主动积累与正方体有关的知识,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结语通过动手制作正方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同时,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探索对正方体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正方体的形状特征,知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激发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形状特征,能制作出正方体。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形纸片、剪刀、胶水、彩笔等。

2.学具准备:正方形纸片、剪刀、胶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正方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正方体的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正方体有什么特点?2.探索正方体的特征(1)教师将正方体模型放在桌面上,引导幼儿观察正方体的六个面。

(2)教师提问: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发现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制作正方体(1)教师发放正方形纸片、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正方体。

(2)教师示范制作正方体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制作正方体,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5.活动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用正方体进行拼搭,创作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正方体接力比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认识了正方体的形状特征,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师在制作正方体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教师组织了丰富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发展。

5.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深刻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并能够独立制作出正方体。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立方体的形状特点。

2.帮助幼儿认识立方体的几何特征。

3.引导幼儿运用立方体进行简单的组合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纸质立方体模型•彩色纸•剪刀•胶水•讲义三、教学内容1. 立方体的认识•讲解立方体的定义:具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八个顶点,12条边。

•展示纸质立方体模型,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触摸。

•与幼儿互动,帮助他们描述立方体的形状特征。

2. 立方体的组合•让幼儿用彩色纸剪出若干个小正方形,然后组装成一个小立方体。

•引导幼儿利用多个小立方体组合成不同形状的立方体,如长方体、立方体墙等。

•鼓励幼儿探索立方体的不同组合方式,培养其空间想象力。

3. 游戏与学习•设计有趣的立方体拼图游戏,让幼儿在组合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引导幼儿讨论立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盒子、骰子等。

•鼓励幼儿用立方体搭建简单的模型,如房屋、桌子等,培养其动手能力。

四、课堂实施1.导入活动:展示大立方体模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核心教学:结合实物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立方体的特点。

3.拓展活动:引导幼儿探索立方体的更多可能性,鼓励他们展示作品并分享经验。

4.总结反思:帮助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发表感想和看法。

五、评估方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收集幼儿完成的拼图作品和搭建模型,评价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延伸活动•组织立方体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立方体相关作品。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与立方体形状相关的事物,并进行探究。

七、家园联系•发放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在家中利用废纸盒等材料创作立方体作品。

•组织家长参观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在学校学到的立方体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对立方体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立方体的几何特征和应用价值,培养其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正方体组成的模型制作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正方体组成的模型制作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利用正方体组成的模型制作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立体空间,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制作模型,让幼儿能够:1.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和基本属性;2.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基本计量单位,如边长、表面积、体积等;3.意识到正方体、长方体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4.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纸板、剪刀、胶水、颜料、直尺、铅笔、橡皮、计算器等;2.制作模型准备:将6个正方体等比例剖成24个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物体的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不同的立体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并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2.授课,通过制作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让幼儿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计量单位,如边长、表面积、体积等,并学习如何计算它们,如用公式V=l×w×h计算体积;3.练习,在幼儿的帮助下,将一些小正方体拼接成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4.应用,通过一些实际应用例子,如房子、书柜等,让幼儿了解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际应用,并让他们自己构思和设计自己的模型;5.总结,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并解答幼儿的疑惑。

四、教学评估通过幼儿在制作模型过程中的表现、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以及其他综合因素,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教学延伸1.继续制作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2.设计一些实践性更强的课堂活动,如让幼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3.与其他学科整合: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立体形状,了解它们在数学以外的领域的应用。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相信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立体空间,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自如。

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

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

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
教学目标
•让孩子认识立方体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
•提高孩子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准备
•一些玩具立方体
•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可选)
教学内容
1.认识立方体
–让孩子看一些立方体的图片或玩具,帮助他们认识立方体的形状。

–和孩子一起讨论:立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立方体的特点是什么?
2.制作立方体
–分发给每个孩子一些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立方体。

–引导孩子按照指导完成立方体的制作过程,并检查每个孩子的成品。

3.探究立方体
–给孩子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观察立方体的不同面:哪些面是相邻的?哪些面平行?哪些面垂直?
–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然后让他们尝试用立方体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和拼凑。

活动设计
•观察比较让孩子们看一些立方体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拼凑立方体给孩子们一些立方体模型或拼图,让他们自由组合和拼凑,观察不同的组合会得到怎样的立方体。

•游戏互动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快速组装立方体比赛或者猜猜立方体的特点游戏,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立方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探索、发现和学习。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每位老师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正方体》活动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正方体》活动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正方体》活动设计与反思1.活动背景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的数学学习中,通过实践来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帮助儿童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正方体》,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儿童感受正方体的形状、结构和特征,提升儿童的形状空间意识和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儿童的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活动内容2.1 活动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摸索、探究等方式感受正方体的形状特征和结构。

•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

•能够通过活动表现和语言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能够在游戏中提高自身的形状空间意识和手眼协调能力。

2.2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较多的彩纸、剪刀、胶水、彩笔、分发学生名字卡、配合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身体及心理上做好准备,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要求。

2.3 活动步骤步骤一: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教师用图示和比较说明正方体与长方体、正方形、长方形的形状差异。

教师用手和儿童一起感受正方体的六个面。

步骤二:手工制作正方体学生手工制作正方体。

教师用纸片手工演示正方体的制作方法,然后要求学生依此制作一个正方体。

步骤三:小游戏教师组织儿童游戏,如找一种物品,滚在正方体上,看它会从哪边滚落?用对应图形粘贴在正方体的对应面,或是在正方体内部,收集五角星、球等物品,故意让学生弄乱,要求他们分类或再放回原来的位置。

步骤四:表现与反思让学生表现他们学到的知识,可以使用语言描述、图像展示或是游戏演示等方式。

同时,老师也应该和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收获和提升。

3.活动反思这个活动紧紧围绕着正方体这一主题,从手工制作、游戏活动到表现演示,以多种方式让儿童感受正方体的形状、结构和特征,增强儿童的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的准备和实施都比较充分,儿童的参与也比较积极,整个活动效果较好。

但是,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会变的正方体》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会变的正方体》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会变的正方体》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这个几何图形。

2. 提高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红、黄、蓝三个色块各六个。

(也可以用纸板,剪成正方体)2. 依次将这六个色块组成一个正方体。

3. 准备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置一个向导教材。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1.1师生互动老师在进班后,与孩子们互动:老师说:早上好,大家过得怎么样啊?昨晚玩得开心吗?我们今天要开始数学的学习,请大家听好了。

1.2复习今天我们要按照序号来做数学游戏,序号1,让我们手拍1声加油!……2. 创造环节2.1 学习新知识2.1.1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正方体,并给孩子们展示六个色块组成的正方体。

2.1.2老师解释正方体的几何要素,并介绍它的特点: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都长得一样2.2动手操作2.2.1 分组活动老师组织孩子们自由组成一个正方体,鼓励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自由发挥,由每组分别唱一下组成的正方体是谁组成的,通过比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2.2认识正方体老师让孩子们认真观察正方体的性质,然后给孩子们一个活动上的任务,根据要求拼出对应的正方体结构图,让孩子们熟悉正方体的特点。

2.2.3动手拼图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帮助孩子们加强拼图能力。

3. 总结环节3.1. 团队合作总结参与活动的每个人,老师请出两个代表来,让他们围绕这个活动的主题对活动进行感性总结。

3.2. 思考老师问孩子们:今天的活动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要点你们还没有掌握?你们将如何巩固和学习本次活动所掌握的内容?四、安全注意事项1. 考虑到活动会涉及到一些小物品,为了防止孩子误食和其他伤害,必须在活动开始前,向孩子家长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2. 活动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教室,并清点小物品是否有遗落在教室中。

3.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情况,及时处理任何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情况。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体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正方体模型。

2.教师准备白板和黑板、教学材料。

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正方体的概念:1.引导学生回忆人造物品或自然物体中有哪些形状是正方体,并让学生一起说出来。

2.介绍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例如:六个面相等且正方形、相邻面互相垂直等等。

2. 认识正方体表面积教师介绍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步骤如下:1.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指出正方体的特点和表面。

2.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六个面,说出每个面的面积。

3.提醒学生,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面积的和,即S=6a2(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4.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下正方体的表面积。

3. 认识正方体体积教师介绍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步骤如下:1.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指出正方体的特点和体积。

2.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六个面,说出任意两个相邻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正方体的宽、长、高)。

3.提醒学生,正方体的体积等于三个相邻面之间的乘积,即V=abc(其中a、b、c分别为正方体的三条相邻边)。

4.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下正方体的体积。

4.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拓展正方体的应用:1.将正方体进行切割,让学生观察切割后的形状和面积,并进行计算。

2.准备一些正方体拼图,让学生进行拼装,让学生体验正方体的形态。

3.给学生提出一些正方体的问题,例如:正方体的一个角被削平后,这个形状会变成什么?等等。

教学总结教师对该课进行总结,强调正方体的概念和特点、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以及拓展应用等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

同时,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今后多多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一、教案背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旨在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建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数学活动以制作正方体为主题,通过亲手动手制作正方体,让幼儿亲身体验正方体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正方体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通过手工制作正方体;3.培养幼儿对于空间的观察和想象能力;4.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纸板材料、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2.幼儿园数学教具,如立方体模型等;3.课堂展示台;4.参考资料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描述正方体的形状和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八个顶点等,引导幼儿思考和回忆已经学过的几何形状。

通过让幼儿观察并触摸立方体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纸板展示给幼儿,并向幼儿展示制作正方体的步骤。

首先,将纸板剪成12个正方形,然后折叠并粘合成正方体的六个面。

教师通过手势和示意图,向幼儿演示制作的过程,并引导幼儿一起操作。

3.实践制作(30分钟)教师发放纸板、剪刀和胶水等工具,指导幼儿按照刚才呈现的步骤制作正方体。

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正方体,并鼓励他们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经验。

5.发散与拓展(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点和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

通过提问,拓展幼儿对于正方体的认识和理解。

6.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制作正方体的过程,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观察幼儿对于正方体特点和性质的理解和表达;3.观察幼儿在展示与分享环节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1.通过正方体制作的过程,引导幼儿对于其他几何形状的制作,如长方体、圆柱体等;2.设计其他与正方体相关的活动,如通过比较正方体和立方体的特点,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几何形状。

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正方体》带反思泰班课《正方体》包含对大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的思考,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立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突出的特征,复习并巩固正方形,使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感受两者之间的区别平面和三维,培养手工大脑的能力,体验并帮助他人的幸福,来看看幼儿园的《正方体》班,对课程计划有一些思考。

活动目标1.检查并巩固正方形,并使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感受平面和实体之间的差异。

2.初步了解多维数据集,了解其名称和最突出的特征。

3.培养使用手动大脑的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增强参与环境安排和体验广场幸福的兴趣和能力。

5.愿意探索,交流和分享。

教学重点,难度1.专注于立方体并了解其独特功能。

2.学习困难根据身体的明显特征,提高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活动准备包装盒,方卡,方体展开图,剪刀,彩色笔,胶棒(一只手),各种装饰材料活动程序一,导入部分:故事《喜羊羊的礼物》报价,老师讲故事,引起孩子的兴趣。

让我们看一下喜羊羊的礼物。

方框中将显示什么(显示方框)?一起探索盒子里的秘密吗?第二,基本部分1.自由探索:盒子和其他盒子与周围的孩子相比有何不同?2.浏览秘密盒(方形纸板)中的物品,并查看方形的特征。

3.正方形和盒子之间有什么异同?让孩子们自由讨论,让老师参与讨论。

老师和孩子共同得出以下结论:正方形是平坦的,盒子是有角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盒子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孩子自由地找到一种方法,看看盒子的六个面是否大小相同。

5,老师总结,告诉孩子们他们手中的盒子是一个立方体,巩固了立方体的特征。

6,制作魔方魔方:老师和孩子共同观察魔方的膨胀,看是否有几个正方形?讨论生产方法,儿童操作老师要及时观察并给予指导。

7,游戏:投掷数字立方体(当老师投掷魔术方块停止时,魔术是几个数字,孩子会花几只手或几只脚)8,展示各种盒子,问孩子说哪个是正方形,哪个不是,为什么?9.要求孩子谈论生活中哪些对象是立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正方体的定义以及相关性质,并能够通过制作正方体的方式深刻理解正方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合作、动手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喜欢探索、勇于尝试、锻炼动手能力的态度。

教学重点:1.正方体的概念与特点。

2.制作正方体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制作正方体,并深入理解正方体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准备:1.具体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尺子等。

2.数学资源:PPT、投影仪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包装盒、骰子等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询问并讨论正方体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正方体。

步骤二:引入正方体的概念(10分钟)通过PPT展示正方体的图形、定义以及相关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的各个面、棱、角,并解释正方体的特点。

步骤三:讲解制作正方体的方法与步骤(10分钟)1.告诉学生可以使用彩纸制作正方体,每个面用同一颜色的彩纸,并且面的边长相等。

2.讲解制作步骤:首先剪下6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再将它们折叠成长方体的6个面,最后按照正方体的形状粘贴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正方体。

步骤四:分小组制作正方体(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人左右。

2.发放彩纸、剪刀、尺子、胶水等材料给每个小组,让学生按照步骤三的方法制作正方体。

3.注意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合作,并通过反复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每个小组制作成功。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经验,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评选出最好的作品。

步骤六:拓展与应用(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正方体,让他们找出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并写下相关的几何名词。

2.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将正方体剪开,会得到怎样的图形?每个图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步骤七:总结与归纳(5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总结,再次强调正方体的特点与定义,巩固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正方体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让幼儿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能够想象出正方体的立体形状。

教学准备:1.正方体教具若干个。

2.纸质正方体模型若干个。

3.正方体拼图游戏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邀请幼儿上台摸一摸、滚一滚正方体,感受其特征。

二、基本特征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正方体的六个面,让幼儿发现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3.教师出示纸质正方体模型,让幼儿亲手操作,验证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动手操作1.教师将正方体拼图游戏材料分发给幼儿,引导他们拼出正方体。

2.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拼图中的问题。

3.拼图完成后,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拼图心得。

四、空间想象力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让幼儿想象它展开后的形状。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方体的展开形状,引导其他幼儿观察、讨论。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想象正方体的内部结构。

五、游戏巩固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正方体接力”游戏,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2.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

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正方体相关的游戏。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正方体展示区,让幼儿随时观察、操作正方体。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独立拼出正方体,并能够想象出正方体的展开形状。

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

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

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
教学目标
1.认识正方体的外形特征;
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多个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模型;
2.PowerPoint或幻灯片,展示正方体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展示一个小正方体,引导幼儿讨论正方体的特征,如有几个面、形状等。

2. 学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幼儿观察正方体的六个面,并指导他们观察正方体的边和顶点的数量。

•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动手拼凑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

3. 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实物模型,讲解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让幼儿自己尝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4. 认识正方体的体积
•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用小正方体拼凑成正方体模型,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结合实际情境,让幼儿探究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影响容纳物品的能力的。

教学活动设计
•分组合作讨论,让幼儿在团队中思考问题、分享观点;
•利用游戏形式的小灯泡提问,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总结
在这堂数学课中,我们通过认识正方体的外形特征、计算表面积和体积,提高
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希望幼儿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为《正方体》的优秀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带给幼儿认知数学的乐趣和发展。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名称: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辨别和命名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学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画笔,画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让幼儿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加深对它们特征的理解。

4. 比较:让幼儿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不同之处,并用语言描述。

5. 练习:让幼儿进行一些辨别和命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这次活动的效果,看看幼儿是否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是否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如果发现有幼儿还没有掌握,我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让幼儿观察和操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让幼儿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会让幼儿进行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绘画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活动名称:制作正方体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让幼儿了解正方体的特征和结构。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1. 图纸或大纸板2. 彩色纸、剪刀、胶水3. 彩笔或彩色粉笔活动过程:1. 引入(5分钟):和幼儿简单地聊一聊正方体的特征和用途,如长方形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可以用来储存物品或建造房屋等。

2. 制作(15分钟):a) 给每位幼儿发放图纸或大纸板,并告诉他们我们要一起制作一个正方体。

b) 引导幼儿根据图纸或纸板上的线条,剪下相应形状的纸板。

c) 鼓励幼儿用彩色纸将纸板粘贴在一起,组成一个正方体的形状,并用胶水固定。

d) 让幼儿用彩笔或彩色粉笔给正方体的每个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增加立体感。

3. 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每位幼儿把自己的正方体拿出来展示给其他幼儿观看,同时分享自己制作的过程和体会。

4. 游戏(10分钟):a) 将所有正方体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圈。

b) 老师或一位幼儿将一个正方体拿走,其他幼儿闭上眼睛。

c) 然后,那个幼儿将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手上,其他幼儿睁开眼睛,猜猜谁拿了正方体。

d) 猜对的幼儿可以继续游戏,拿走一个正方体。

5. 结束(5分钟):与幼儿们一起总结制作正方体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正方体作品,夸奖他们的创造力和努力。

活动延伸:1. 让幼儿将制作的正方体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立体形状,让他们观察立体形状的特点。

2. 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的正方体,如盒子、书等,让他们感受到正方体的实际应用。

教学提示:1. 适当调整活动的难易度,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尺寸和材料。

2.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创造力,不拘泥于完美的外观。

3.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含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正方体的特点。

2.学生能够运用正方体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在观察正方体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教学难点:运用正方体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个真实的正方体,向学生介绍正方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讲解
1.讲解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介绍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3.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
1.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2.老师巡视教室,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问题。

4. 拓展
1.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2.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物体,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5. 反思
本课一开始,我只是单纯的介绍了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讲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时,有些学生并不是很理解。

同时,在练习题上,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只是在套公式,而并没有进行思考。

下次我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正方体的知识。

同时,在练习时,我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给学生更多的思维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及教学反思[共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制作正方体》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泡沫垫若干、骰子(正方体)、餐巾纸盒(长方体)、杯子(圆柱体)。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辨认正方体出示实物(骰子、餐巾纸盒、杯子),请幼儿从中找出正方体的物品。

二、通过个别制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1、出示泡沫垫,请幼儿每人做一个正方体。

2、分享:用了几块垫子。

3、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是正方形。

三、制作大正方体,过程中深入了解正方体的属性特征1、请幼儿两人合作拼正方体,要求:把正方体变得更大一点。

2、根据幼儿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未能成功),教师可出示完整的小正方体,边提问边演示:---正方体有几个面?六个面大小怎样?都是什么形状?小结:正方体是有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

---观察幼儿的正方体,说说为什么不像?六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吗?怎么办?---请幼儿继续将正方体完成。

第二种情况(基本成功),教师出示完整的正方体,提问:----和原先的正方体比较,是否变大了?怎么把它变大的?用几块垫子拼成一个正方形?----每一面都一样大吗?看不见的下面用了几块垫子?活动延伸:1、如果给你更多的垫子,能不能做一个更大的正方体?你会怎么做?2、一个面,可能需要用几块垫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依靠感知过程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联合活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的。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能促进儿童建构起关于形体更准确的认知。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正方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正方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正方形》教案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

2.学具准备:“正方体”:“几何立体组”:制作正方体的其他图样纸(见附图);彩笔。

3.《操作册》第5册第47--48页。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

教师幼儿互相问候。

走线,进行线上游戏:积木房。

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和动作说明附后)。

2.集体活动。

①游戏“T形纸变魔术”。

创设情境:小朋友前面学过了,三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是你们知道吗?几个平面图形还可以拼成一个立体图形,很奇妙吧,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做一做。

教师从学具中取出“正方体”卡片,提问:“这张卡片上一共有几个正方形?你们知道它们还可以变成什么有趣的物品吗?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动手将卡片粘贴成一个正方体。

②互相欣赏各自制作的正方体,看看谁粘贴的好,仔细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③请幼儿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正方体,找一找“几何立体组"中的正方体。

教师幼儿共同小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像这样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就是正方体。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给集体活动中制作的正方体的每个面涂上不同的颜色。

第二组:操作学具“几何立体组”,找出正方体和是正方体的物品。

第三组:提供其他几种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见附图),请幼儿动脑筋,看谁最快粘出正方体。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正方体》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

"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

()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

(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活动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泡沫垫若干、骰子、餐巾纸盒、杯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辨认正方体
出示实物,请幼儿从中找出正方体的物品。

二、通过个别制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泡沫垫,请幼儿每人做一个正方体。

2、分享:用了几块垫子。

3、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是正方形。

三、制作大正方体,过程中深入了解正方体的属性特征
1、请幼儿两人合作拼正方体,要求:把正方体变得更大一点。

2、根据幼儿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教师可出示完整的小正方体,边提问边演示:
---正方体有几个面?六个面大小怎样?都是什么形状?
小结:正方体是有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

---观察幼儿的正方体,说说为什么不像?六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吗?怎么办?
---请幼儿继续将正方体完成。

第二种情况,教师出示完整的正方体,提问:
----和原先的正方体比较,是否变大了?怎么把它变大的?用几块垫子拼成一个正方形?
----每一面都一样大吗?看不见的下面用了几块垫子?
活动延伸:
1、如果给你更多的垫子,能不能做一个更大的正方体?你会怎么做?
2、一个面,可能需要用几块垫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依靠感知过程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联合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的。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能促进儿童建构起关于形体更准确的认知。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也提供了幼儿熟悉的材料在进行活动,那么,老师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参考一下抛问一起来交流哦!
抛问:
1、你是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几何形体学习的?
2、在合作游戏中,如何兼顾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