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素养教育及其应用路径探析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视觉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视觉素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对视觉信息的感知、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过程。
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本文将从视觉素养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1.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事物的特点、关系、规律等。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视频等视觉材料来引导学生观察,并鼓励他们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不仅仅是看,还需要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并不只是让学生看懂图片、理解图表等,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视觉表达的任务,如拍摄照片、绘画、制作海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培养他们运用视觉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3.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构思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视觉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形式。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视觉材料,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名画、摄影作品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视觉图表来辅助教学,如制作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视觉素养教育的理念进行作文创作,通过图画故事、漫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视觉素养教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视觉素养是指个体在视觉感知、表达、理解和创造方面的能力与水平,是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中运用视觉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支持。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实施途径以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1.增强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细节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并理解视觉意义,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和欣赏美的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水平。
同时,视觉素养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加强交流与表达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视觉的观察和感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果。
4.促进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学习。
视觉素养教育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学习。
学生通过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在语言、数学、科学等不同学科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应用,提高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视觉素养教育的途径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观察实践活动,例如户外考察、文物鉴赏和艺术品鉴赏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丰富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和设计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教材内容,例如精美插图、生动图表、音视频素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验、体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感知、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例如教学软件、教学仪器等。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视觉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视觉素养,也就是视觉认知能力,是人们在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获得知识和成果的基础。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本文将从几方面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的相关问题。
一、视觉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而视觉素养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的视觉素养不能忽视。
中小学生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在阅读、写作、表演、欣赏等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小学生接触的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历史资料、艺术品等都是视觉素养教育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视觉素养。
二、应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视觉素养教育1.在教材和课堂上加强视觉教育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图案,图片和插图等,这些图片模拟了物质世界。
这些图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对学生的视觉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教材和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图像说明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
2.加强文化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涉及到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多个领域。
这些都是与视觉素养密切相关的领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化艺术教育非常必要。
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语言文字的教育,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文化艺术知识来提高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3.推广数字化教育数字化教育具有很强的视觉暗示作用,这样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可以考虑推广数字化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现代化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教师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展示知识,也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视觉素养教育问题1.教材视觉设计不够合理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部分图案和插图设计过于单调和简单,无法吸引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视觉素养教育研究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视觉素养作为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重要补充,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视觉素养教育展开讨论,从教育意义、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等方面深入探讨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一、教育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而视觉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视觉素养是通过视觉媒体去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思考视觉作品,进而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字的表现形式。
视觉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同时,视觉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策略1. 结合语文课文进行视觉素养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视觉意象的经典课文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课文中的视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和联想。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可以将课文中的荷叶、莲花和月光等元素展示给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课文中描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运用视觉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标志、海报等视觉材料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动画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实践案例1. 视觉创意短文比赛学校可以组织视觉创意短文比赛,鼓励学生用视觉元素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运用图片、图表、标志等手段,结合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故事和理念。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2. 文学作品的视觉阅读在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视觉元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觉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视觉素养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观察、感知、理解、分析和表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包括对视觉元素的感知和运用、对美感的敏感和鉴赏以及对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视觉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等方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也日益受到注重和重视。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目的视觉素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表达视觉信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更强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视觉艺术、视觉设计和视觉传播。
视觉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美术史等方面,视觉设计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方面,视觉传播包括广告、宣传、媒体设计等方面。
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是多样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学科知识来设计和实施。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视觉素养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视觉素养教育:(一)阅读教育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感知和理解文本中的视觉元素,比如描写人物的容貌、描绘景象的色彩、形状、质地等。
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视觉经验,提高自己的美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写作教育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文字的选择、排版、配色等方面,要考虑到视觉效果和美感。
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美术创作方式,如插画、手绘图、拼贴画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视觉元素,创造更加出色的作品。
(三)儿童图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图书阅读也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儿童图书通常包含图画和文字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视觉元素和文本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发展视觉素养,促进阅读教学
发展视觉素养,促进阅读教学视觉素养是指个体在视觉感知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是指在观察、感知、认知、表达等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能力。
发展视觉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对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什么是视觉素养、发展视觉素养对阅读教学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视觉素养与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什么是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对事物的观察、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加以表达。
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包括对事物的整体和细节把握、对色彩、形状、结构的敏感度、对空间的感知和利用能力等。
视觉素养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逐渐得到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视觉素养表现为学生对图画故事的理解能力、对阅读材料中图像信息的观察能力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对图像信息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促进学生的视觉素养有助于提高其阅读能力、加深对书面材料的理解,并使其更好地表达和交流。
二、发展视觉素养对阅读教学的作用1. 提高学生对图画故事的理解能力图画故事是儿童阅读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图像来传达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发展视觉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画故事,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情感体验。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画,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背景,培养对故事细节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对书面故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图像信息的观察能力在阅读材料中,图像信息常常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观察和理解图像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发展视觉素养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阅读材料,进而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深度。
3.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图像信息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阅读不仅是对文字的理解,还包括对文字所描述的场景、人物、情感等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发展视觉素养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和氛围,更加融入故事情节之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视觉素养已成为人们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天然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生的视觉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二、视觉素养概念及内涵视觉素养是指个体通过观看、解析、评价、创造和交流视觉信息的能力。
这种能力涵盖了观察、想象、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对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创造力培养和沟通技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程背景小学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体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童话、寓言、故事、科普知识等,为开展视觉素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也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四、视觉素养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视觉素养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解析图表等形式多样的视觉信息,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有助于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挖掘视觉信息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视觉信息的处理和交流。
五、实施策略与方法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视觉素养水平,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1.开展专门活动:组织开展以视觉素养为主题的语文活动,如看图作答、图表解析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视觉思维能力。
2.增加实践环节: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制作手抄报、编排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视觉表达能力。
3.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等,以激发学生对视觉信息的兴趣和敏感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视觉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视觉素养教育是指通过对视觉的认知、表达、理解和应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对视觉信息的有效分析、辨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视觉素质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语文课程中有着广泛的视觉元素,如图表、图片、插图、漫画等等。
这些元素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含义视觉素养教育是指通过对视觉的认知、表达、理解和应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对视觉信息的有效分析、辨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视觉素质的要求。
视觉素养是人们对视觉信息的敏感程度,它是基于感性的视觉表达方式和基于理性的视觉信息分析方式的结合,它包括视觉感知、视觉认知、视觉表达、视觉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小学教育中,视觉素养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视觉认知、视觉表达与视觉理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分析视觉信息,判断其真伪、正确性和价值,同时人们通过视觉信息的表达和分享,通过视觉信息的创新来展现个人的风采。
二、视觉素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1. 增加对学习的兴趣视觉素养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语文教学中,被视为著名的篇幅为《世说新语》的阅读是时常出现的。
这时需要注意的是不断地从图像中获得信息,然后和文字相结合,从而理解文章的含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3. 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视觉素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图表、图片、插图等视觉元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得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思考,最终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引言作为一门国家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语文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语文教学的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对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创作上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视觉素养进行浅析。
视觉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视觉素养是指个体对视觉信息的理解、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主要体现在对文本、图表、画面等视觉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视觉素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视觉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中的隐含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视觉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视觉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视觉辅助教学工具来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
例如,可以使用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来辅助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以动画、影片等形式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视觉创作训练的开展视觉创作是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摄影、设计等视觉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和表达视觉信息。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阅读与理解的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在阅读与理解中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游戏、视觉解读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视觉领悟能力。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更快地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同时,在学生阅读课文或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插图等视觉元素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视觉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缺乏专业教师和教材目前,一些中小学在视觉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着专业教师和教材的不足。
为了加强视觉素养教育,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视觉素养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素养教育逐渐受到关注。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情趣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视觉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视觉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等方面展开浅析。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视觉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视觉素养是一种通过对视觉信息的感知、理解、解读和创造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式的增长,视觉信息无处不在,对学生的注视力、观察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视觉素养教育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视觉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专注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创新时代,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
而视觉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
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事物,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视觉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视觉认知、图像识别和创造性表达等方面。
视觉认知是指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和理解来认识世界。
视觉认知的培养可以通过观察和感知事物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细节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视觉分析,让学生在观察材料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并通过思考、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像识别是指学生通过图像来识别事物。
图像识别的培养可以通过展示各种形式的图像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辨认,培养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图书、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来理解和识别其中的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速推进,视觉信息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重要。
视觉素养教育就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感知、理解、判断、创造和表现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视觉素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视觉素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化教育学科,语言和文字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而视觉信息作为一种独立的表述方式,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通过视觉信息,可以更好地展现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加强沟通的效果,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同时,视觉素养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于美的认知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优秀的语言艺术。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视觉判断能力、视觉创造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
视觉感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包括学生对于色彩、形状、结构、比例等视觉要素的感知和辨识能力。
视觉理解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包括学生对于图像、图表、地图等视觉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
视觉判断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包括学生对于作品的好坏、美丑等视觉评价的能力。
视觉创造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包括学生在绘画、摄影、设计等方面的创造能力。
视觉表现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展示和表达能力,包括学生的表达方式、技巧和风格等。
视觉素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和审美教育。
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于视觉材料的辨识和理解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物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视觉信息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视觉素养是指人们对视觉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识字、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视觉素养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视觉素养的内涵视觉素养主要包括视觉感知、视觉认知、视觉表达以及视觉评价四个方面。
1. 视觉感知:指人们感知外界信息所需的基本视觉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视觉感知,正确辨别汉字的结构、笔画以及字形特点,从而进行识字和拼音的学习。
2. 视觉认知:是指通过对视觉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视觉认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思,分辨词语的义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3. 视觉表达:是指通过视觉符号和图像等方式,将个体内心思想和感受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进行直观的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视觉表达,用图画、插图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创意,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4. 视觉评价:是对视觉作品等进行价值判断和鉴赏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视觉评价,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 教材笔画划分不清晰:一些教材在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的笔画划分不清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影响了学生的认字能力。
2. 学校视觉创作活动较少:学生的视觉表达和创作能力在小学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书写和背诵等活动,缺少与视觉创作相关的任务,导致学生视觉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
3. 视频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繁: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导致他们对于纸质书籍的阅读兴趣下降,视觉的注意力也因此分散。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视觉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视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理解能力。
在当今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视觉素养对于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本文将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和策略。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写作、欣赏文学作品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视觉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影像、艺术作品等多样的视觉信息,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视觉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欣赏美的内容,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视觉素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感知图像、影像等视觉信息,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激发创造的灵感。
同时,良好的视觉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视觉素养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视觉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等,了解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培养跨学科的视野和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信息给学生。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影像、艺术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和思考。
2.注重课堂活动设计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可以利用图片、图表等资料进行说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视觉素养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视觉素养教育的定义、目标、方法和实施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视觉素养教育进行浅析。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定义视觉素养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对图像能力的训练,使其具备辨别、理解和运用图像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对视觉符号的辨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是学生对视觉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目标视觉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具体来说,视觉素养教育应使学生能够辨别和理解各种视觉符号,如图画、照片、图表等,进而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符号进行交流和表达。
此外,视觉素养教育还应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能力。
三、视觉素养教育的方法视觉素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分析、比较和创作等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应通过观察和辨别不同的视觉符号来培养对图像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学生可以观察图画、照片、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图像,通过辨别和比较不同的图像,逐渐提高对视觉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次,学生应通过分析和解读图像来培养对图像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图像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理解图像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
再次,学生应通过比较和归纳不同的图像来培养对图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图像的异同之处,进而归纳出图像的共性和规律。
最后,学生应通过创作图像来培养对图像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图像,通过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青少年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探究
青少年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探究视觉素养是指个体通过视觉感知和视觉表达,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究青少年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现行的教育模式以理性思维和语言表达为主导,忽略了感性认知和视觉表达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视觉艺术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来感知艺术作品的内涵。
青少年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需要在学校和社会实践中相结合。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提供进行视觉创作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可以设立艺术实验室、摄影俱乐部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设备和指导。
学校还应该与社会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视觉素养相关的活动,如画展、摄影比赛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欣赏艺术作品,鼓励孩子多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可以在家里设置绘画区域,为孩子提供绘画材料和艺术书籍,鼓励他们进行创作。
家长还可以参与社区活动或组织家庭外出游览,让孩子接触更广泛的视觉刺激和艺术体验。
现代技术的应用也为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学校可以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设虚拟艺术展览和实践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观察、创作和表达。
学校还可以开设与视觉素养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摄影、绘画等,让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青少年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学校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家庭教育的引导,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途径来实现。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视觉素养上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青少年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探究
青少年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青少年学生的视觉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
视觉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图像的理解、分类、分析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
良好的视觉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加强沟通和表达能力,提升学术和职业竞争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探究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视觉素养。
一、培养学生对图像的理解和分类能力图像由诸多元素组成,包括颜色、形状、纹理、尺寸等,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图像理解和分类能力:1. 观察和分析图像: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图像,如自然景观、建筑物、艺术品等。
让学生尝试解读图像中的信息,提问判断图像的特征、或者运用所学的知识体系分类图像。
2. 制作自己的图像:通过课程或者其他途径,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图像,可以使用手绘、拼贴、电脑软件等多种方式。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构图、颜色搭配、材料等,从而提升对图像的理解和分类能力。
图像的分析和比较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图像的分析和比较,提炼出相关的信息,进而深化对图像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1. 设计视觉比较项目:教师设计一些视觉比较项目,让学生对比同一物体或不同物体的图像,如食物、服装、道具等。
并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材料、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分析和比较能力。
2. 培养图像思维:图像思维是指学生能够从图像中查找相关信息,运用推理和归纳等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图像为主导的思维启发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如拼图、谜题、图像推理等。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图像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设计、绘制等活动,创造出新的图像。
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 提供有趣多彩的绘图素材:让学生使用不同的素材,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如卡通人物、动物、植物、食品等。
视觉素养教育及其应用路径探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视觉素养教育及其应用路径探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以口、文字为媒介的交往模式中出现了以符号为特点的新的趋势,而且这种符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即由语言符号、文本符号和视觉符号共同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媒介。
其中经由视觉符号而进行的交流于传统的交流方式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人类理解和沟通的方式。
一、视觉素养概念的内涵最早提出视觉素养概念的是国际视觉素养协会创始人约翰 ? 蒂贝兹。
他把视觉素养定义为:“一个人通过看所获得的一系列视觉能力,并同时将看与其它感觉经验相整合。
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
创造性的运用这些能力,他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
”〔 1〕但是,由于在教育、艺术史批判、修辞学、符号学、哲学、信息设计、图形设计等多个学科都涉及到视觉素养,因此很难对视觉素养做一个普适的定义。
威尔曼强调视觉素养中的理解因素,霍顿指出图画在视觉素养中的地位,雷扎拜克则在与传统相对照的基础上着重于信息在其中的重要性。
由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对视觉素养的理解也极为不同,但是综观来看,他们都认同了视觉素养的一些基本特征:〔1〕视觉素养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2〕视觉素养能力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创造”图像;〔3〕重视“图像”与“文字”的区别。
总之,视觉素养是一种与其他感官经验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觉能力过程。
约翰?蒂贝兹认为视觉素养包括感知、理解和运用这三种能力。
具体来说,感知是通过视觉接触信息的能力;理解是通过与其他感觉的结合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运用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
对于视觉信息的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形成了视觉素养。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科技进步拓展了图像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力,视觉图像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千姿百态、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也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如何正确理解图形、图像、和视频等视觉现象背后的涵义,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视觉工具来表达思想,需要培养对视觉现象的解读、批判和表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即进行视觉素养教育。
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视觉素养是指人们具有正确的视觉认知能力和相应的视觉表达能力,以及对视觉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视觉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实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视觉素养是一种视觉语言的实践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视觉语言,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全面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视觉语言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字形态、字形和笔画,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初步认知和语文表达能力。
2. 提升学习效果视觉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视觉表达上更加自由,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黄鹤楼时,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黄鹤楼的美景,从而更有感触地领会诗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培养综合素质视觉素养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视觉素养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图形和色彩知识,这无疑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实现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视觉语言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莲花的图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莲”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视角和情感认知。
2. 教学形式创新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形象化、互动化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视觉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直观、生动,从而更好地掌握视觉语言的应用技巧。
3. 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观察角度和视线。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名家作品,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和积极思考,将所观察到的事物形象提炼到文字传达的明显程度。
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
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教育技术专业属于一门高新科技学科,从事该领域的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
然而,很多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视觉素养不足的情况。
因此,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视觉素养,成为当前领域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视觉素养现状教育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信息技术、数字多媒体、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视觉表达方式来解决问题和传达信息。
因此,一个良好的视觉素养对于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视觉设计方面的素养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创新性不足、审美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学生个人兴趣偏向于其他方面导致。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性的改变。
二、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视觉素养的路径1.加强视觉设计课程的教学第一条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视觉素养的路径就是加强视觉设计课程的教学。
视觉设计作为教育技术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涵盖了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影视设计等多个领域。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塑造他们优秀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设计竞赛和项目实践,实现对课程中所学内容的系统性理解和巩固。
2.拓展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领域视野第二条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视觉素养的路径就是拓展学生领域视野。
视觉设计来源于较广泛的艺术领域,学生应当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的视野,不同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可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丰富其审美理念,为详细的画面和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
拓展学生的领域视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视觉设计问题。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条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视觉素养的路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育技术专业凸显实践性,因此,实践环节在提高视觉素养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素养教育及其应用路径探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际沟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视觉素养教育便是适应新科技时代的一种以视觉符号为媒介的新的教育方式。
通过对视觉素养概念的内涵以及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的分析,探讨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研究概况以及欧美国家视觉教育实践,以期对我国视觉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标签: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教育;研究进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以口、文字为媒介的交往模式中出现了以符号为特点的新的趋势,而且这种符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即由语言符号、文本符号和视觉符号共同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媒介。
其中经由视觉符号而进行的交流于传统的交流方式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人类理解和沟通的方式。
一、视觉素养概念的内涵最早提出视觉素养概念的是国际视觉素养协会创始人约翰·蒂贝兹。
他把视觉素养定义为:“一个人通过看所获得的一系列视觉能力,并同时将看与其它感觉经验相整合。
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
创造性的运用这些能力,他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
”〔1〕但是,由于在教育、艺术史批判、修辞学、符号学、哲学、信息设计、图形设计等多个学科都涉及到视觉素养,因此很难对视觉素养做一个普适的定义。
威尔曼强调视觉素养中的理解因素,霍顿指出图画在视觉素养中的地位,雷扎拜克则在与传统相对照的基础上着重于信息在其中的重要性。
由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对视觉素养的理解也极为不同,但是综观来看,他们都认同了视觉素养的一些基本特征:〔1〕视觉素养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2〕视觉素养能力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创造”图像;〔3〕重视“图像”与“文字”的区别。
总之,视觉素养是一种与其他感官经验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觉能力过程。
约翰?蒂贝兹认为视觉素养包括感知、理解和运用这三种能力。
具体来说,感知是通过视觉接触信息的能力;理解是通过与其他感觉的结合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运用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
对于视觉信息的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形成了视觉素养。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科技进步拓展了图像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力,视觉图像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千姿百态、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也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如何正确理解图形、图像、和视频等视觉现象背后的涵义,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视觉工具来表达思想,需要培养对视觉现象的解读、批判和表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即进行视觉素养教育。
由于视觉素养教育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坚持和贯彻教育的基本理念。
下面将就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1.尽早开展视觉素养教育依据儿童的视觉生理特征,1岁大的孩子能精确地看懂一些图像,他们能将书上的图片以及电视中出现的某个具体事物和现实中物品联系起来。
3岁的孩子大多喜欢用积木来搭建一些东西,并用其表示较简单的一些事物,如房子、汽车等。
因此,在儿童发育早期阶段让其接触图像作品,尽可能早地开展视觉素养教育。
在儿童发育早期阶段开始视觉素养教育,效果就越明显。
2.重视横向与纵向相结合视觉素养的定义很难统一,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能力不仅仅适用于一门学科,传媒、美学、艺术、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中都可涉及视觉素养,其内涵中本身也内在地包含着运用多种感官予以综合的能力。
因此,视觉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它的发展历史,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它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而且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运用。
3.加强培养批判思维能力视觉素养能力涉及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信息的繁复与庞杂有很大关系。
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的大量涌入,哪个才是真实的事物的体现,事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以批判性的思维,辩证地去看待这些信息。
只有以批判的思维能力为基础,才能很好地运用视觉素养能力,真正地解决问题。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教育的途径相契合,视觉素养教育也主要有学校的、专业的视觉素养教育和社会性的视觉素养学习等两种方式。
学校视觉素养教育可以与具体的课程相结合,授课过程中需要依赖图像符号的传媒专业、艺术专业、计算机专业等本身即是一种视觉素养教育。
而其他课程中由于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也可以借助于声图并茂的形式来强化教学效果,同时也是视觉素养教育的开展。
还可以将视觉素养教育整合到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如与地理课程、语言课程的整合等。
除了学校视觉素养教育外,很多社会性实践也加强了视觉素养教育效果。
例如加入摄影、制图、电影等一些社团使学生更多地将视觉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他们对视觉素养的理解与自觉运用。
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直接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中,在具体工作中运用视觉素养来完成任务,这是对视觉素养的灵活应用,也体现了视觉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视觉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对视觉素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从对其重要性的思考到视觉素养内容的探讨进而发展到如何评判学生的视觉素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获得认可,视觉素养教育的培训内容也逐渐发展和完善。
然而迄今为止,如何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评价标准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这势必影响视觉素养教育的开展。
“美地区教育工作者从创作的主体是否明确,构图简洁;能否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创造性活动;视觉文本是否友好,方便阅读;以及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视觉文本表达自己的思想等4个方面评价中小学生视觉文本创作。
”〔2〕“澳大利亚在视觉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视觉素养与美术教学整合为依托,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提出了评价视觉素养教育的“Show Me”框架。
”〔3〕三、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我国对视觉素养教育的关注起始于卜卫发表的《论媒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文中的“媒介教育”即今天的“视觉素养教育”。
文中作者追溯了“媒介素养”概念在西方发展演变的历史,由对媒介教育的关注生发出对视觉素养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们国家对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提升到教育过程中,学龄前儿童参加的画画、手工制作等辅导班,义务教育阶段中开设的美术、计算机课程都是对视觉素养能力的培养。
尤其高校由于其课程的广博性和专业性特点,更是出现了以视觉素养本身为对象的相关课程,“如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必修课和“视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以提高大学生视觉素养。
”〔4〕虽然视觉素养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贯彻到了教育的各个阶段,实现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有机结合,但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的起步较晚,一些落后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缺乏开展素养教育的硬件设施,对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
另外,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批判标准也是众说纷纭。
西方发达国家在视觉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我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加强政策引导政策是教育发展的向导。
目前,我国视觉素养教育刚刚起步,许多教育工作者目前还没有形成视觉素养教育的意识,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视觉素养教育的经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视觉素养教育政策,尽快形成教育技术标准。
为此,有关方面要通力配合,制定出利于视觉素养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
只有正确的政策引导,视觉素养教育的理论才能在一定框架内加以完善,具体的实践才真正有据可循,也才能促进视觉素养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强化理论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由于我国视觉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对其理论探讨尚不完善,而对视觉素养教育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视觉素养教育的实践,因此要加强视觉素养教育理论的完善、深化和创新。
具体来说,要加强在理论方面对于视觉素养教育概念的辨析,强化视觉素养教育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视觉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开展多种视觉素养教育途径。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于实践中切实加强视觉素养教育。
(三)开展师资力量培训视觉素养教育的主体是人,要充分重视主体的能动性。
而教师在视觉素养教育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其对视觉素养教育理解的程度,形成的视觉素养教育能力直接决定着视觉素养教育的成效。
因此,重视教师视觉素养教育的培训是实现较高层次视觉素养教育的关键。
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有效的视觉素养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四)制定评价标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究竟什么样的视觉素养教育体现着教育的本质,有利于视觉素养教育的贯彻实施,这些都依赖于视觉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如何,有效的评价标准有助于视觉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
应该根据课程与学习者的具体需求,明确视觉素养内容是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
只有制定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具体的实践才能有据可循,才能更好地评估视觉素养效果。
西方国家在视觉素养教育方面发展较好,我们要借鉴其有益的成果。
但是,由于欧美发达国家视觉素养教育与我国在教育形式、教学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借鉴西方视觉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视觉素养教育的路径。
〔参考文献〕〔1〕周宪.崎岖的山路——文化批判论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吴兵,王清,韩仁瑞.北美地区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特色与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0).〔3〕申灵灵.澳大利亚的“Show Me”视觉素养评价框架述评〔J〕.上海教育研究,2012,(01).〔4〕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