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基本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即:“真”、“快”、“新”、“短”。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必须是完全真实的事实,这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一名小记者、当然也包括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遵守的原则。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可以虚构、渲染、夸张、添枝加叶,抒发个人的思想情感,而这些对于新闻报道却是不允许的,新闻报道是给人们提供客观事实情况和信息的,更注重的是事实本身。
我们衡量一篇新闻稿件写得好不好,不完全看它是不是用词漂亮、结构精巧,重要的是看他写的是不是事实。
如一些简明新闻,可能只写了一句话,却准确、清楚地把事实告诉人们。
新闻就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界老前辈艾丰曾说过:“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内容是事实,新闻写作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新闻写作成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
”事实,是指客观已经发生的“事实的真实情况”。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因为我们欢迎它发生它就发生,不欢迎它发生它就不发生。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人们为什么要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新闻媒体?就是想通过媒体知道一些新闻事实,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
而媒体出现失实的报道,必然会给媒体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不堪设想的后果。
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一张报纸、一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刊播的新闻不真实,很多报道是假新闻,人们还会去读这张报纸、去听这家广播、去看这家电视台的节目吗?肯定不会了。
大家可能从小就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在山上放羊的孩子,本来没有狼,他却扯着嗓子对山下的村民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村民听到了喊声,立即放下手中的农活跑上山来,可没有看到狼,只见羊儿还在那里悠闲地吃草,才知道小孩儿在说谎。
过了几天,这个孩子又“故技重演”,村民又一次被欺骗,都非常生气。
有一天,狼真的来了。
可尽管这孩子拼命似的喊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都不肯上山来。
这下,惨重的后果可想而知。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来联想一下,如果一个新闻媒体失去真实,谁也不再相信它就会像这个说谎的孩子一样,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我们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新闻的基本要素要真实准确。
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构成新闻事实的主要因素,小记者初学写稿,最好要写全这些基本要素。
同时,要真实无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如写时间,要写明×月×日,重要的新闻还要写明×时×分×秒,切忌用“日前”、“最近”、“前些日子”、“不久前”等不确定的时间用词;写地点,要尽可能写得详细具体,不能写成“某县”、“某乡”、“某小学”,也不能只写“朝阳中学”、“育苗小学”,而不写明何省何市何区;新闻报道中涉及的人物,要写清楚真实姓名,不能写成“一名小学生”、“一位中年男子”、“张先生”、“李同志”、“王同学”等等,这种含含糊糊的人名,让人无法相信是否确有其人。
同时,还要
特别注意千万别写错了人的名字。
比如,把王冬写成王东,刘丽丽写成刘立立;再如张冠李戴,把张三写成李四,王五写成赵六。
对于事件、原因、结果等,必须深入采访,仔细核实,不能急于求成,草率报道,更不能道听途说,以假当真。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高考发榜的日子,有一位小记者到农村去采访一位家庭很贫困的高考生,问他是否考上了大学,这位同学本来落榜了,但怕丢面子,就撒谎说考上了,这位小记者信以为真,没有看看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没有到他的学校进行核实,就匆匆忙忙地报道出去了。
结果报道失实,成了一篇假新闻。
给这位高考的同学和刊发此稿的媒体以及小记者本人,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第二,新闻报道的细节要确切无误。
一篇新闻报道,为了有助于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揭示新闻内含的深刻意义,有时要表述事实的细节,引用一些与事实有关的数字、史实、典故等资料。
对此,一定要做到确切无误。
邓颖超生前曾批评几名记者说:“你们写的《中秋佳节话友谊》,报上登了,我看过了。
那篇文章有两个地方不符合实际。
第一,文章说,‘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秋菊盛开’。
你们看,这里摆放的‘秋菊’、是绢制的,怎么能写成‘秋菊盛开’?第二,那天日本朋友唱了《北京的金山上》和《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两支歌,你们的文章里却写成只唱了《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一支歌。
”接着,她严肃地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确切。
”这种细节上的失真会影响整篇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有的报道虽然是真实的,但由于忽略交待真实的细节,往往会让人误认为是假新闻。
例如,发表在1982年6月25日《陕西日报》上的一条消息,虽然事情是真实的,但却让人难以置信。
消息报道的是一位67岁的老太太,在山上采药时遇见一只豹子,这只凶猛的豹子没有吃了她,她却把豹子打死了。
由于没有交待真实的细节,人们看到这条消息后,都认为是一条假新闻。
后来,这条消息引起美国一家报纸的关注,他们拟转发此稿,就委托一个来中国考察的叫胡开文的美藉华人核对此事,下面是胡开文与写这条消息的记者的一段谈话:
胡: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她是不能打死豹子的。
事实是打死了。
请将这一事实的必然性、特别是他的偶然性作以介绍。
记者:必然性是这一老妇确实勇敢。
倘若她临危怯懦,多半会被豹子咬死。
偶然性是,当时,这个老妇人正在山上挖药,同她在一起的有她的一个50多岁的侄媳,两个十三四岁的孙女。
还有一个12岁、一个17岁的孙子。
当豹子从灌木丛中冲出扑向孙子时,老妇人为了保护孙子即大声呐喊,这时豹子便冲将过来扑倒老妇人,并咬住她的左臂。
这位勇敢的山里人翻身抱住了豹子,在殊死搏斗中,抱在一起的人和豹子一起滚坡坠崖。
当老妇人和豹子落地时,凑巧人在上、豹在下,而且地面有锐石。
这样,人同豹子合计100多公斤的重量,加上落地的速度,造成了豹子的致命伤。
而老妇人未受大伤。
她当时还抓着豹子的两只耳朵,豹子却无力弹跳。
神智清醒的老妇人此时大喊:“快来呀,我抓住豹子啦,别叫它跑了!”媳孙赶来,只见豹子两只前爪撑地、后身失灵,便一顿乱棍将它打死……
请看,如果消息中详细交待这段老妇打死豹子的细节,人们就不会质疑这条消息是假新闻了。
另外,新闻报道中的数字也往往容易出现失误。
有这样一篇稿子,是小记者写自己所在的学校240名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活动的,他写道:“4月21日,北京市丰台区五爱小学240名同学,到南苑路东侧荒坡上参加春季植树活动。
今天刮着4~5级的春风,风沙扑面,让人睁不开眼睛,但同学们个个干劲十足。
从上午9点到11点30分,仅两个半小时就植树12000株。
”稿件发表了,很多人对“仅两个半小时,就植树12000株”提了质疑。
是的,让我们来仔细算算,240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植树12000株,平均每人植树50株,有这种可能吗?结果一核实,是小记者写稿时失误,多写了一个“0”,这样,1200株就变成了12000株。
瞧,多写一个“0”或少写一个“0”,就相差“十万八千里”,造成了报道失实。
所以,我们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还有这种情况,有的小记者采访时,没有记住准确的数字,就大概估计一个数字随便填上,或者采用一些模糊性的数字用语,如“数百”、“几千”、“好几十万”等,这是新闻报道绝对不允许的。
第三,绝对不能“合理想象”。
新闻报道中,涉及人物的言谈举止,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等,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合理想象”,无根据地推测,否则,就会使报道失实。
早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发起一场批判“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是前苏联作家科尔内楚克在剧本《前线》中塑造的一位军事特派记者,他不到前线采访,坐在指挥部里编造了很多“新闻”,后来,人们就把凭空想象、胡编乱造的新闻现象称作“客里空”。
50年代,中国新闻界又开展了一场批驳新闻“合理想象”的讨论。
讨论是由一篇题目为《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的报道引起的。
报道中叙述志愿军英雄黄继光持爆破筒冲向敌人碉堡时,有这样一段:
一阵阵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子上。
敌人的机枪仍然在嘶叫。
他从极度疼痛中醒来了。
他每一次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剧烈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枪声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后面坑道里参谋长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动在鼓舞着他……
然后描写黄继光一跃而起用身体堵敌人的枪眼的情景。
这是典型的“合理想象”。
当时只有黄继光一个人在前面,他扑上敌人的枪眼后就壮烈牺牲了。
记者从哪里知道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再比如,有这样一篇报道,写的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在锄地时捡到一枚手榴弹,回到家后她把手榴弹放在火里烧,结果,手榴弹爆炸了,老太太当场被炸死了。
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位老太太贪图小便宜,心想,把手榴弹的木把烧掉,剩下的铁头还可以卖掉赚点零花钱。
”我们来想一想,在写这篇报道时,老太太已经被炸死了,她当时的思想活动是无形的,她没有说出来,谁会知道呢?
二、尽力缩短时间差
缩短时间差,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后从采写到编发的过程越短越好,时间越快越好。
有一位叫安德列·盖德的法国作家曾经说过:“任何事情,到明天,都会比今天更少使人感兴趣。
”这句话用于说明新闻报道非常贴切。
一篇稿件,从新闻事实发生、记者采写到媒体发布新闻,时间的间隔(即时间差)越短,它的影响就越大,否则,影响就小,甚至没有什么影响。
作为一名小记者,必须懂得新闻报道时间的重要性,要增强时间观念,一件新闻事实一旦发生,要做到快采、快写、快发。
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例子,事件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下午,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被暗杀。
当时,合众国际社记者梅里曼·史密斯,美联社记者贝尔以及另两位记者正在现场新闻采访车上。
当听到暗杀的枪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史密斯第一个抓起车内唯一的一部电话机。
与此同时,坐在他后面座位上的贝尔和另两名记者,发疯一般扑向史密斯,与他撕打起来。
为什么要打他呀?不用说,聪明的小记者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是为了抢夺电话机。
史密斯尽管被后座的3名同行打得鼻青脸肿,可他就是不肯丢掉电话机。
他紧紧地握着话筒不停地向本部报道事件的经过。
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布肯尼迪被暗杀消息的记者。
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厮杀”,“厮杀”的目的是争夺新闻的时效性。
一条新闻谁采访、写作、刊播的速度快,捷足先登,谁就能首先争取到读者,听众或观众,时效是媒体竞争胜负的一个关键。
小记者采访、写稿,也必须要有这种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
要知道,再好的新闻耽搁了时间采写,耽搁了时间发稿,就会变成“明日黄花”,就可能不被采用了。
例如,北京有一位小记者叫李挺,他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3月5日上午,他参加了学校大队部组织的一次学雷锋活动。
他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立即与报社联系投稿的事。
报社一位编辑老师告诉他,编辑部正需要这方面内容的稿子,让他马上稿件发过去。
可李挺一直拖到第二天晚上才写,第三天上午才发出去。
编辑老师接到稿件后,非常遗憾地告诉他因为时间晚了,这篇稿子不能刊登了。
李挺白忙了一场。
“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的消息是银子,前天的消息是垃圾”,这是新闻界常说的一句话。
在香港的报摊上,上午的报纸原价出售,下午的报纸要降价或者两份报纸搭配着卖,到了傍晚,还没有卖掉的报纸,就要一堆一堆的大甩卖了。
这就像我们到市场上去买菜一样,水凌凌的新鲜菜我们愿意买,蔫巴拉唧的菜我们就不屑一顾,要是已经腐烂了的菜,白给也不要。
在我们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今天的新闻”已不再是“金子”了,而“金子”是“刚刚收到的”和“正在进行中”的新闻。
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广播、电视的现场报道,是和新闻事件同步的。
三、新闻姓“新”
新闻、新闻、顾名思义,即新鲜的见闻。
“新鲜”首先体现在新闻的时效性上。
即新闻事实从发生到采写、刊播的时间要迅速、及时、越快越好。
“新”与“快”是紧密相连的,新闻要新,必须要快。
这个问题我们在上一节“尽力缩短时间差”中,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再z赘述了。
“新鲜”还体现在报道的内容上。
即事实本身新鲜并有新的意义。
例如:《中国儿童报》上刊登的一篇新闻稿,一见标题就会一下把你吸引住,这篇新闻稿的标题是《小哑巴说话了》。
哑巴怎么能会说话呢?这是不可能的事呀!可仔细看看内容,天津市7位小哑巴经过治疗真的开口说话了。
这个新闻事件内容很新鲜,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回事,肯定都有兴趣读下去。
新闻不是历史,不是陈年旧事,它报道的是令人感兴趣的没有听说过的情况。
如我
们的学校发生了什么新变化,教学研究取得了什么新成果、新经验,学校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有什么新思路新观点等等,这样内容的报道大家肯定都很关注,而重复旧的内容,没有新意的报道,人们是不会欢迎的。
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两则报道。
报道一
学校门前架起过街天桥
本报9月2日讯(记者姚芳芳)从今天开始,红雨学校门前有了过街天桥,同学们再也不用为每天上学、放学穿越马列路而犯愁了。
红雨学校门前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过去,同学们每天进出校门都要穿越车流,很危险,曾经有的同学还遇到过车祸。
如今一座高架过街天桥建成了。
杜美琴校长兴奋地说:“这回好了,学生上学安全了,家长和学校老师也放心了。
”据悉,区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今年已经拨出300多万元,在3所中小学门前修建了过街天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报道二
课间操
本报讯(记者曹××)红玉学校的同学都非常重视做广播体操。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到操场上去,在音乐中开始做操。
做操对于缓解同学们的疲劳、增加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个同学,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做操”。
从以上两则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报道一,向人们报告了一个新的情况红雨学校门前架起过街天桥。
过去,由于没有过街天桥,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要穿越车流,很危险,学生犯愁,家长担心。
毫无疑问,修过街天桥的新闻肯定会引起人们兴趣。
而报道二,只是一般地报道同学们做广播体操的事,没有体现出红玉学校同学们做课间操的新特点,事实内容比较陈旧。
大家都知道,多少年来,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做课间操,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谁愿意看这没有新意的报道呢?
小记者常听到一些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说“新闻姓新”,有点不解其意,通过这一讲,你明白了吧?“新闻姓新”,就是告诉我们采写新闻永远不要忘记一个“新”字。
四、短些,再短些
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是新闻报道明显的特征。
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非常欢迎短新闻。
为什么欢迎短新闻呢?就因为短新闻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短新闻可以提高新闻时效。
新闻的“快”与“短”是分不开的,写得短才能写得快,写得快才能保证及时刊播。
二是短新闻可以加大媒体的信息量。
报纸一天的版面是有限的,电台、电视台一天播发新闻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在报纸有限的版面内和广播、电视有限的时间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听众或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只有写短新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报纸的版面由于短新闻多还可以编排得更活泼美观。
三是短新闻便于人们阅读或收听、收看。
比如平时我们看报纸,对于较短的几百字的新闻我们就能从头读到尾,对于一篇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长篇文章,人们往往很难集中精力读完。
由此不难看出,短篇幅的新闻更容易被人接受,更能入耳入目,传播效果更好。
写短新闻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应该说,用很少的文字写出很重要的事实,在有限的文字中报道丰富的信息,这确实有一定难度,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
小记者要把新闻写短,就更需下一番功夫。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短新闻呢?我们应把握以下3点:
1.抓住重点,一事一报。
写短新闻,抓住重点,凸现重要事实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采访,会占有大量材料。
其中,凡是与报道重点无关的材料,必须舍弃,要选择“以一当十”的材料。
一条短新闻,通常只报道一件事实,即“一事一报”。
一篇报道只写一件事,比起面面俱到、贪大求全的报道,写起来当然就容易写得短。
2.直叙事实,不说空话。
写短新闻就必须注意节省文字,切忌拐弯抹角、拖泥带水。
想告诉人们什么事,应当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叙事实。
不能说空话、废话、套话,避免不必要的形容和议论。
并力求语言准确精练,能用短句说明的不用长句,能用简单句说明的不用复合句。
3.认真删改,挤掉“水分”。
“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一篇新闻稿写完了,还必须仔细进行修改,要善于压缩,把无用的、多余的字、词、句、段,毫不留情地删去,求简去繁,挤掉“水分”。
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报道:
好悬,车上甩下10吨大米
本报讯(记者翁佩佩)5月15日是个星期六,早上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正好休息,可以带你去动物园玩,喜欢吗?”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连说:“好啊好啊”。
我们收拾了一下,和妈妈告别,就上路了。
今天的天气真好,蓝天白云,小鸟在枝头唱歌,小区里行人不断,大家都很悠闲。
出了小区,街上的车辆明显比平时多,用“车水马龙”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我牵着爸爸的手,走在街上,心里很高兴。
大约9点29分,一辆加长型大卡车轰隆隆地从远处开过来,到了清风路拐弯的地方也不减速,结果发生了不幸,由于惯性的原因,一整车装有大米的麻包从车上甩下来,足有上百袋啊。
幸亏路边上没有行人,不然准要出人命。
发现出事了,司机叔叔慌忙停下车来,一看这情景,放声大哭起来。
我从来没见过大人这样哭过,出了这样的事我也为他难过啊。
立刻有警察叔叔开着警车过来,组织指挥过往车辆。
许多司机都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警察叔叔说:“车上甩下的大米至少有10吨重”。
中午12点,我和爸爸从动物园回来的路上,看到甩到地上装大米的麻包已经被运走了,不过地上还有许多散落的大米粒。
你瞧,这篇消息报道的事实其实比较简单,可文中与新闻事实无关的内容——如第一、二自然段,与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的事实——如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中的第二句等,却占了一多半篇幅。
是可以大刀阔斧地删改的。
好悬,车上甩下10吨大米
本报讯(记者翁佩佩)5月15日上午9点29分,清风路上一辆快速行驶的加长型大卡车由于拐弯过猛,将10吨装有大米的麻包甩到路上,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警察叔叔很快赶到现场,到中午12点,路上恢复了交通秩序,甩到地上的麻包也已被拖走。
一篇470多字的稿子,删改后只剩下不到120字,文章短了,重要事实却更加凸现出来了,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一桶涮锅水,不抵半碗肥鸡汤。
”让我们把新闻写得短些、再短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