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基本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即:“真”、“快”、“新”、“短”。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必须是完全真实的事实,这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一名小记者、当然也包括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遵守的原则。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可以虚构、渲染、夸张、添枝加叶,抒发个人的思想情感,而这些对于新闻报道却是不允许的,新闻报道是给人们提供客观事实情况和信息的,更注重的是事实本身。我们衡量一篇新闻稿件写得好不好,不完全看它是不是用词漂亮、结构精巧,重要的是看他写的是不是事实。如一些简明新闻,可能只写了一句话,却准确、清楚地把事实告诉人们。新闻就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界老前辈艾丰曾说过:“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内容是事实,新闻写作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新闻写作成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事实,是指客观已经发生的“事实的真实情况”。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因为我们欢迎它发生它就发生,不欢迎它发生它就不发生。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人们为什么要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新闻媒体?就是想通过媒体知道一些新闻事实,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媒体出现失实的报道,必然会给媒体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不堪设想的后果。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一张报纸、一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刊播的新闻不真实,很多报道是假新闻,人们还会去读这张报纸、去听这家广播、去看这家电视台的节目吗?肯定不会了。
大家可能从小就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在山上放羊的孩子,本来没有狼,他却扯着嗓子对山下的村民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村民听到了喊声,立即放下手中的农活跑上山来,可没有看到狼,只见羊儿还在那里悠闲地吃草,才知道小孩儿在说谎。过了几天,这个孩子又“故技重演”,村民又一次被欺骗,都非常生气。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可尽管这孩子拼命似的喊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都不肯上山来。这下,惨重的后果可想而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来联想一下,如果一个新闻媒体失去真实,谁也不再相信它就会像这个说谎的孩子一样,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我们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新闻的基本要素要真实准确。
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构成新闻事实的主要因素,小记者初学写稿,最好要写全这些基本要素。同时,要真实无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如写时间,要写明×月×日,重要的新闻还要写明×时×分×秒,切忌用“日前”、“最近”、“前些日子”、“不久前”等不确定的时间用词;写地点,要尽可能写得详细具体,不能写成“某县”、“某乡”、“某小学”,也不能只写“朝阳中学”、“育苗小学”,而不写明何省何市何区;新闻报道中涉及的人物,要写清楚真实姓名,不能写成“一名小学生”、“一位中年男子”、“张先生”、“李同志”、“王同学”等等,这种含含糊糊的人名,让人无法相信是否确有其人。同时,还要
特别注意千万别写错了人的名字。比如,把王冬写成王东,刘丽丽写成刘立立;再如张冠李戴,把张三写成李四,王五写成赵六。对于事件、原因、结果等,必须深入采访,仔细核实,不能急于求成,草率报道,更不能道听途说,以假当真。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高考发榜的日子,有一位小记者到农村去采访一位家庭很贫困的高考生,问他是否考上了大学,这位同学本来落榜了,但怕丢面子,就撒谎说考上了,这位小记者信以为真,没有看看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没有到他的学校进行核实,就匆匆忙忙地报道出去了。结果报道失实,成了一篇假新闻。给这位高考的同学和刊发此稿的媒体以及小记者本人,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第二,新闻报道的细节要确切无误。
一篇新闻报道,为了有助于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揭示新闻内含的深刻意义,有时要表述事实的细节,引用一些与事实有关的数字、史实、典故等资料。对此,一定要做到确切无误。
邓颖超生前曾批评几名记者说:“你们写的《中秋佳节话友谊》,报上登了,我看过了。那篇文章有两个地方不符合实际。第一,文章说,‘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秋菊盛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秋菊’、是绢制的,怎么能写成‘秋菊盛开’?第二,那天日本朋友唱了《北京的金山上》和《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两支歌,你们的文章里却写成只唱了《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一支歌。”接着,她严肃地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确切。”这种细节上的失真会影响整篇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有的报道虽然是真实的,但由于忽略交待真实的细节,往往会让人误认为是假新闻。例如,发表在1982年6月25日《陕西日报》上的一条消息,虽然事情是真实的,但却让人难以置信。消息报道的是一位67岁的老太太,在山上采药时遇见一只豹子,这只凶猛的豹子没有吃了她,她却把豹子打死了。由于没有交待真实的细节,人们看到这条消息后,都认为是一条假新闻。后来,这条消息引起美国一家报纸的关注,他们拟转发此稿,就委托一个来中国考察的叫胡开文的美藉华人核对此事,下面是胡开文与写这条消息的记者的一段谈话:
胡: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她是不能打死豹子的。事实是打死了。请将这一事实的必然性、特别是他的偶然性作以介绍。
记者:必然性是这一老妇确实勇敢。倘若她临危怯懦,多半会被豹子咬死。偶然性是,当时,这个老妇人正在山上挖药,同她在一起的有她的一个50多岁的侄媳,两个十三四岁的孙女。还有一个12岁、一个17岁的孙子。当豹子从灌木丛中冲出扑向孙子时,老妇人为了保护孙子即大声呐喊,这时豹子便冲将过来扑倒老妇人,并咬住她的左臂。这位勇敢的山里人翻身抱住了豹子,在殊死搏斗中,抱在一起的人和豹子一起滚坡坠崖。当老妇人和豹子落地时,凑巧人在上、豹在下,而且地面有锐石。这样,人同豹子合计100多公斤的重量,加上落地的速度,造成了豹子的致命伤。而老妇人未受大伤。她当时还抓着豹子的两只耳朵,豹子却无力弹跳。神智清醒的老妇人此时大喊:“快来呀,我抓住豹子啦,别叫它跑了!”媳孙赶来,只见豹子两只前爪撑地、后身失灵,便一顿乱棍将它打死……
请看,如果消息中详细交待这段老妇打死豹子的细节,人们就不会质疑这条消息是假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