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土壤分类和命名(原11章)

合集下载

土的分类与定名

土的分类与定名

⼟的分类与定名⼟的分类与定名(⼀)⼟分类的⽬的与意义⼟分类的⽬的在于通过分类来认识和识别⼟的种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进⾏研究和评价,以便更好地利⽤和改造⼟体,使其适应和满⾜⼯程建设需要。

⼟分类是⼯程地质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也是⼟⼒学的重要内容之⼀。

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程实际应⽤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按⼀定原则进⾏分门别类,以便更合理地选择研究内容和⽅法,针对不同⼯程建筑要求,对不同的⼟给予正确的评价,为合理利⽤和改造各类⼟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

因此,在各类⼯程勘察中,都应该把研究区域内的各种⼟进⾏分类,并反映在⼯程地质平⾯图和剖⾯图上,作为⼯程设计与施⼯的依据。

2.⼟分类也是国内外科技交流的需要。

前⾯已经讲过的,在有全国统⼀的⼟分类标准以前,国内各部门的⼟分类标准差异较⼤,其不利于学术交流,也不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

只有形成统⼀的⼟分类标准后,⼟⼯技术才有了⼴泛的技术交流与发展。

(⼆)⼟的分类⽅法1.⼟分类的基本类型按具体内容和适⽤范,⼟分类可以概括为⼀般性分类、局部性分类和专门性分类三种基本类型。

(1)⼀般性分类,是对包括⼯程建筑中常遇到的各类⼟,考虑⼟的主要⼯程地质特征⽽进⾏的划分。

这是⼀种⽐较全⾯的综合性分类,其有着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常见的⼟分类就是这种分类,也称通⽤分类。

(2)局部性分类。

仅根据⼀个或较少的⼏个专门指标,或者是仅对部分⼟进⾏分类,例如按粒度成分的分类,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按压缩性指标的分类等。

这种分类应⽤范较窄,但划分明确具体,是⼀般性分类的补充和发展。

(3)专门性分类。

根据某些⼯程部分的具体需要⽽进⾏的分类。

它密切结合⼯程建筑类型,直接为⼯程设计与施⼯服务。

如⽔利⽔电、地质、⼯业与民⽤建筑、交通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分类标准,并以规范形式颁布,在本部门统⼀执⾏。

专门性分类是⼀般性分类在实际应⽤中的补充和发展。

2.⼟分类的序次(1)第⼀序次分类⼟体是⼀定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同时代的⼟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将⼟按地质年代进⾏的分类称为⼟的地质年代分类,这种分类是第⼀序次的分类。

《土壤的种类》PPT

《土壤的种类》PPT

按照土壤肥力分类
高肥力土壤
养分含量高,有机质丰富,适合种植需肥量大的作物。
中肥力土壤
养分含量中等,有机质适中,适合种植一般作物。
低肥力土壤
养分含量低,有机质贫乏,需要改良或采取节约用肥措施。
03
常见的土壤类型
黄土
总结词
黄土是一种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土壤,富含钙质和粘土矿物。
详细描述
黄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中国的黄土高 原。其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养分保持 能力。黄土富含钙质,通常呈碱性,适合种植耐旱、适应性 强的植物。
02
土壤的分类标准
按照形成因素分类
自然土壤
由自然力量形成的土壤,如风化、侵 蚀、火山活动等。
人为土壤
由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壤,如耕作、采 矿、建筑等。
按照土壤质地分类
1 2
3
砂质土
砂粒含量较高,土壤松散,保水能力差。
黏质土
黏粒含量较高,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强。
壤质土
砂粒和黏粒含量适中,土壤松软,保水能力中等。
红壤
总结词
红壤是一种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酸性土壤,富含铁氧化物。
详细描述
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国的南方地区。红壤呈酸性至强酸性, 质地较轻,养分含量中等。由于其良好的排水性和通气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柑橘等需水较多的植物。
砂壤
总结词
砂壤是一种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土壤。
详细描述
砂壤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其特点是砂粒含量高、粘土 矿物少。砂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好,但养分含量较低。适合种植对水分需求较高 的植物,如水稻、芦苇等。
《土壤的种类》
$number {01}

土壤的分类与命名:掌握土壤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土壤的分类与命名:掌握土壤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矿物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 分和元素 • 有机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 分、水分和空气 • 生物残体:改善土壤结构、保持 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的分类有助于更好 地了解土壤的肥力、结
构、稳定性等性质
• 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 供依据 • 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土地规 划提供支持
土壤的分类意义与应用
土壤分类在全球土壤多样性研究中的角色
土壤分类在全球土壤多样性研究中的作用
• 有利于揭示土壤的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和演变机制 • 有利于评估土壤的功能、稳定性和生态价值 • 有利于指导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全球土壤多样性研究是土壤科学的重要领域
• 土壤多样性包括土壤的类型、性质、功能和演变等方面的多样性 • 土壤分类是研究土壤多样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美国土壤分类体系(USDA)
USDA体系的特点和优点
• 充分考虑了土壤的肥力、结构和稳定性等性质 • 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的概念有助于评估土壤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 适用于不同尺度的土壤分类和制图
美国土壤分类体系(USDA)是美国广泛采用的土壤分类体系
• 1938年提出,包括12个土壤纲、36个土壤亚纲和130多个土壤族 • 以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为基础进行分类
土壤分类为农 业措施提供指

02
• 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施肥 和灌溉等农业措施 •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 可持续性
土壤分类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土壤分类为土 壤污染修复提
供依据
01
• 有利于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 和修复潜力 • 为土壤污染修复方案制定和 实施提供科学支持
土壤分类为生 态系统保护提
供支持
土壤分类的历史与发展

土壤(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碱化度分级:
ESP 5%~10% 10%~15%
>15%
轻度碱化土 中度碱化土 强碱化土
盐土——土壤表层可溶性盐(以NaCl、Na2SO4等 中性盐为主)超过一定含量(6~20g/kg)。
我国碱土定义:碱化层碱化度>30%, 表层含盐量<5g/kg,pH>9.0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生物因素 Na、K 、Ca、Mg等盐基的生物积累。 一些植物适应在较干旱条件下生长,而且有
富集碱性物质的作用:海蓬子含Na2CO3 3.75%, 碱蒿含2.76%。盐蒿含2.14%。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母质 碱性物质的基本来源。基性岩、超基性岩富含
碱性物质。含盐基物质多,形成的土壤为碱性。 (4)施肥和灌溉
碱性土还原pH下降,主要由于在嫌气条件 下有机酸和CO2的积累过程及其综合作用。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三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土壤中同一物质可区分为氧化态(剂)和还原态 (剂),构成相应的氧化还原体系 。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土壤空气中O2是主要氧化剂 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氧体系控制氧化还原反应,使 多种物质呈氧化态,如NO3-、Fe3+、Mn4+、SO42-等。 2.土壤有机质特别是新鲜有机物是主要还原剂,在 土壤缺O2条件下,将氧化物转化为还原态。 3.土壤中氧化还原体系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6.土壤氧化还原状况随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灌水、 排水而变化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氧化还原指标
1. 强度指标 (1)氧化还原电位(Eh)

新人必看!如何进行土的分类与定名

新人必看!如何进行土的分类与定名

新人必看!如何进行土的分类与定名(一)土分类的目的与意义土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分类来认识和识别土的种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土进行研究和评价,以便更好地利用和改造土体,使其适应和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土分类是工程地质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也是土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实际应用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土,按一定原则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更合理地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建筑要求,对不同的土给予正确的评价,为合理利用和改造各类土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

因此,在各类工程勘察中,都应该把研究区域内的各种土进行分类,并反映在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依据。

2.土分类也是国内外科技交流的需要。

前面已经讲过的,在有全国统一的土分类标准以前,国内各部门的土分类标准差异较大,其不利于学术交流,也不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

只有形成统一的土分类标准后,土工技术才有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发展。

(二)土的分类方法1.土分类的基本类型按具体内容和适用范Χ,土分类可以概括为一般性分类、局部性分类和专门性分类三种基本类型。

(1)一般性分类,是对包括工程建筑中常遇到的各类土,考虑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而进行的划分。

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分类,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常见的土分类就是这种分类,也称通用分类。

(2)局部性分类。

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或者是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例如按粒度成分的分类,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按压缩性指标的分类等。

这种分类应用范Χ较窄,但划分明确具体,是一般性分类的补充和发展。

(3)专门性分类。

根据某些工程部分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

它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类型,直接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

如水利水电、地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土分类标准,并以规范形式颁布,在本部门统一执行。

专门性分类是一般性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补充和发展。

2.土分类的序次(1)第一序次分类土体是一定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同时代的土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将土按地质年代进行的分类称为土的地质年代分类,这种分类是第一序次的分类。

2021年《土壤的种类》土壤PPT课件3文档

2021年《土壤的种类》土壤PPT课件3文档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 能保水,保肥,耕种
2.壤土类土壤各成分比例
3.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和理由
褐土
达标练习
1.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 沙土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 做 黏土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 壤土。 2.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 C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3.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B )。 A.褐土 B.黑土 C.黄土 D.冰沼土 4.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是( C )。 A.褐土 B.冰沼土 C.荒漠土 D.红壤 5.为什么说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6.看图中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的 什么地方?
壤土类土壤 25%
45%~49%
50%
25%
1%~5%
砂土类土壤
空气比 例显著 大于水 的比例
水比例 显著大
于空气 的比例
黏土类土壤
如何判断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
思考:
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_壤_土_类_土壤,因为这种土壤 _通_气_、_透水_,_保_水_、_保_肥_。
黏土类 土壤
壤土类 土壤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 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 易流失。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 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 能差。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 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 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 (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 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 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 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 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空气和有机质。
你认为哪种土壤更适 合于植物的生长?

土壤地理学第4讲土壤分类.

土壤地理学第4讲土壤分类.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 时:理论 40,2.5个学分;
选用教材:张凤荣 主编
(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土壤地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07第3次印刷)


法:用CAI课件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容:了解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
握中国各个自然地理地带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
布规律。
土壤地理学
Soil Geography
电子教案
主讲教师:寇太记
E-mail: tjkou@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是为了方便学生使用面向21世 纪课程教材《土壤地理学》(第一版,张凤 荣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而制作 的。 电子教案按照教材的章节而设计,多加 以图表的形式,力图以形象、生动、简洁的 方式传达各章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可 以选择的教学活动。
目录与授课安排
序号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第 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内 容 绪论 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 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 棕壤与褐土 黄棕壤与黄褐土 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 黑土、黑钙土、栗钙土 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 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 盐碱土 初育土壤 山地土壤 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 土地评价 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土壤资源保持技术措施 世界土壤地理简介 学时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 2 2 2 2
土壤分类的意义
1、土壤分类的成果,可反映出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 特别是反映出土壤地理学和土壤发生学的研究水平; 2、土壤分类的成果,在理论上能反映土壤科学的发 展水平,在实践上能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服务。

土壤学分类——精选推荐

土壤学分类——精选推荐

⼟壤学分类全⽂电⼦教材⼟壤与⼟壤资源学(下篇:⼟壤资源)林学专业第1章⼟壤分类〔本章提要〕⼟壤分类是⼟壤资源科学的基础。

本章对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壤分类进⾏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世界近代和现代主要⼟壤分类学派可⼤致分为发⽣分类和诊断分类两⼤体系,前者以前苏联的⼟壤地理发⽣学分类为主要代表,后者以现代美国⼟壤系统分类为代表,⽽定量诊断分类已成为当前世界⼟壤分类发展的主流。

⽬前,我国有中国⼟壤分类系统(发⽣分类)和中国⼟壤系统分类(诊断分类)两⼤系统并存。

本章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壤系统分类”、“中国⼟壤分类系统”(发⽣分类)和“中国⼟壤系统分类”(诊断分类),并给出了各主要分类系统间的参⽐。

⼟壤是各种成⼟因素长期综合作⽤下的产物,母质、⽓候、地形、时间等⾃然因素以及⼈类活动都对⼟壤的形成和性质产⽣影响。

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成⼟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的变异,使地球表⾯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壤,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

⼟壤类型分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壤资源的多样性。

科学的⼟壤分类既是认识⼟壤的基础,也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利⽤⼟壤资源的依据。

1.1⼟壤分类的概念1.1.1⼟壤分类与⼟壤分类学通俗地讲,⼟壤分类就是按照⼀定的标准划分⼟壤类型,亦即对⾃然界形形⾊⾊的⼟壤分门别类。

古今中外有着各种⽬的、多种⽅式的⼟壤分类。

然⽽,科学的⼟壤分类应该是具完整体系的多级制分类。

换⾔之,严格意义上的⼟壤分类就是选取⼀系列分类标准,通过构建分类单元与分类等级的逻辑关系,形成树枝状的分类系统,以便⼈们在不同的概括⽔平上认识⼟壤,区分各种⼟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研究、农林业⽣产和⽣态环境建设等实践活动中,⼟壤分类是⼀项⼗分重要的基础⼯作。

⼟壤学中有专门研究⼟壤分类的分⽀学科,即⼟壤分类学。

具体些讲,⼟壤分类学是研究和描述⼟壤和它们之间的差别,探讨这种差别的因果关系,并运⽤所掌握的资料去建⽴某个⼟壤分类系统的科学。

另外,对世界⼟壤分类历史和各种⼟壤分类体系的研究也是⼟壤分类学的重要内容。

《土壤的种类》课件

《土壤的种类》课件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 活动和土壤理化性质等都有重要影响 。
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一些农药和肥料 的分解和有效性。
土壤的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相对含量, 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砂土的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干旱 ;黏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性差,容易积 水;壤土则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综 合性能。
04
土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植物对土壤的需求
01
02
03
04
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 要因素,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
分。
养分
土壤中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矿 物质和营养素,促进植物的生
长。
空气
土壤中的空气为植物根系提供 氧气,有利于植物呼吸。
土壤质地
适宜的土壤质地为植物根系提 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火山灰土
总结词
富含火山灰、养分丰富、良好的通透 性
详细描述
火山灰土是一种富含火山灰的土壤, 养分丰富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这种 土壤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 ,适合种植多种作物。
03
土壤的特性
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 ,通常用pH值来表示。
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一些微量元素的 有效性,例如酸性土壤中铁、锰、锌 等元素易被植物吸收,而碱性土壤中 这些元素的有效性降低。
要的作用。
土壤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
础。
土壤的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矿物质
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 占土壤体积的95%以上 ,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
化作用。
有机质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土壤学3.学时/学分:32/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课程目标:土壤学是论述土壤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及其环境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土壤基本物质构成及其理化属性、土壤形成的条件、过程、性质和土壤类型特征、我省主要土壤的质量特点及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通过实验和课程实习,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认知土壤、分析和研究土壤、保护和利用土壤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具体教学内容1.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1.1土壤的概念1.2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1.3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2.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2.1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2.2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3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三)学生掌握要点土壤的概念、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四)思考题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第一篇土壤组成和性质第一章土壤矿物质(一)具体教学内容1.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1.1土壤矿物质的主要组成1.2土壤的矿物组成2.粘土矿物2.1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2.2非硅酸盐粘土矿物3.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3.1风化和成土作用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3.2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二)教学重点难点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三)学生掌握要点土壤的矿物组成(四)思考题1.何谓土壤矿物质?2.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分类系统课件

土壤分类系统课件
31
二、前苏联的土壤分类及其动向
lB.B.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分类思想在十月 革命以后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50年代达 到了鼎盛时期。这一学派内部又逐渐形成 了三个分支派系,即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 成土过程发生学分类和土壤历史发生学分 类
32
l 在三个分支派系中以E.H.伊万诺瓦和H.H.罗佑夫 建立的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体系(1976)具有较 大影响,实际上它也是作为原苏联同意的土壤分 类系统在国家土壤调查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10个 地带生态组;在生态组内根据土壤受地下水影响 特征划分为自成型、半水成型、水成型、冲积型4 个系列,第三级为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特征 系列,根据有机质的分解特点、吸收性复合体的 饱和度和阳离子组成及可溶性盐分来划分,共分 出5个系列。
l亚纲:反映控制现代成土过程的成土因素, 一般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划分。
28
l土类:综合反映在成土条件(包括古成土 条件)作用下,成土过程的组合作用结果, 根据诊断层的种类、排列和发育程度以及 其它诊断特征划分。
l亚类:以上土纲、亚纲、土类主要用以反 映主导成土过程或控制成土过程的因素, 而亚类则反映次要的或附加的成土过程。
10
真正的自然土壤分类产生于19世纪末。俄国 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 19世纪末在广阔 的俄罗斯大平原上进行土壤调查工作,他发 现了土壤类型随成土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 律,创立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并根据这一 观点提出了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和黑钙土、栗 钙土等一系列土类名称。
11
用发生学的思想研究认识土壤,并以发生学的 思想划分土壤,成为现代土壤学的明显特征, 即使美国的诊断土壤分类体系也是如此.
尽管在建立诊断层和诊断特征时,考虑到了它们的 发生意义,但在实际鉴别诊断和诊断特征,以及 用它们划分土壤分类单元时,则不以发生理论为 依据,而以土壤性状本身为依据。

土的分类与定名

土的分类与定名

土的分类与定名文/卢毅赵文廷一、概述(一)土分类的目的与意义土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分类来认识和识别土的种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土进行研究和评价,以便更好地利用和改造土体,使其适应和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土分类是工程地质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也是土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实际应用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土,按一定原则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更合理地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建筑要求,对不同的土给予正确的评价,为合理利用和改造各类土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

因此,在各类工程勘察中,都应该把研究区域内的各种土进行分类,并反映在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依据。

2.土分类也是国内外科技交流的需要。

前面已经讲过的,在没有全国统一的土分类标准以前,国内各部门的土分类标准差异较大,其不利于学术交流,也不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

只有形成统一的土分类标准后,土工技术才有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发展。

(二)土的分类方法1.土分类的基本类型按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土分类可以概括为一般性分类、局部性分类和专门性分类三种基本类型。

(1)一般性分类,是对包括工程建筑中常遇到的各类土,考虑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而进行的划分。

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分类,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常见的土分类就是这种分类,也称通用分类。

(2)局部性分类。

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或者是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例如按粒度成分的分类,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按压缩性指标的分类等。

这种分类应用范围较窄,但划分明确具体,是一般性分类的补充和发展。

(3)专门性分类。

根据某些工程部分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

它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类型,直接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

如水利水电、地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土分类标准,并以规范形式颁布,在本部门统一执行。

专门性分类是一般性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补充和发展。

2.土分类的序次(1)第一序次分类土体是一定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同时代的土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将土按地质年代进行的分类称为土的地质年代分类,这种分类是第一序次的分类。

第九章:土壤分类和命名(原11章)

第九章:土壤分类和命名(原11章)

按土体厚度划分3级:即<30㎝为薄 层;30-60㎝中层;>60㎝厚层; 按砾石含量(粒径>3㎜为砾石)30 -50%的为轻砾石土,50-70%的为 中砾石土,>70%的为重砾石土。
7、变种 是土种范围内的细分,划分依据 是以典型土种为标准,在质地、 耕性、肥瘦等性状上产生的微小 变异。 群众常用乌、油、枯、死、冷、 僵等来形容。如白散土土种分油 白散、冷白散等变种。
2、亚纲(38个) 主要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 和土壤属性的重大差异性(盐碱土纲 的盐土和碱土)划分。 如铁铝土纲,根据气候条件分湿热铁 铝土和湿暖铁铝土2个亚纲(热量差 别)。 又如半水成土纲,根据土壤有机质的 丰缺和土色,分淡半水成土和暗半水 成土2个亚纲;
3、土类 是高级分类单元,它是一定的综合自然条件或人 为因素作用下,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 属性的统一和综合。同一土类具有独特的成土过 程,具有一定相似的发生层次(土体构型),均 有相对稳定的性态特征可资鉴别,不同土类间在 性质上有质的差异。 划分土类依据 1)土壤的发生类型与当地生物气候条件相吻合。 在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地带性土壤, 即所谓地带性。如湿热铁铝土亚纲分砖红壤、赤 红壤、红壤等土类。
第9章 土壤分类和调查 章
9
土壤分类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工具;也是 土壤科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土壤 分类还是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土壤生产 潜力,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 依据;同时土壤分类也是国内外土壤科学研 究、进行土壤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
9
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
土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 切土壤性状的获得,各种不同土壤 性状的差别,都与土壤的形成演化 有关,因此,土壤分类以土壤发生 学为基础,以土壤特性进行划分, 根据成土条件的差别和推断的成土 过程来划分。

第章土壤分类与分布

第章土壤分类与分布
地带性土壤(zonal soil)
9
棕色针叶林土
暗棕壤
棕壤和褐土
黄棕壤和黄褐土 红壤和黄壤 赤红壤
10
砖红壤
灰棕漠土
灰漠土 灰钙土 棕钙土
黑土 黑钙土
栗钙土
11
北 灰棕
灰漠土
漠土
棕 钙 土
棕漠土
灰钙土
青藏高原高山土壤系列
红黄壤
栗 钙黑
棕色针叶林土
土钙

黑土
暗棕壤
黑垆土
褐土
棕壤
黄褐土
黄棕壤
黄壤
红壤
13
14
பைடு நூலகம்
15
二、土壤垂直地带性(vertical zonality)
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称为 垂直地带性
垂直带谱会因山体高度和基带土壤的不同而不同。
我省土壤的垂直带谱很明显,基带土壤为红壤,则 垂直带谱为:
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暗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
有上垂直带谱和下垂直带谱
16
采用连续命名和分段命名相结合的方法。
3
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一)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二)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2、以发生学理论为指导 3、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4、充分体现我国特色
诊断层(33个,Diagnostic horizons) 凡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如:粘化层、钙积层、肥熟表层、水耕表层等。
1
我国土壤分类的发展
明代:中山公园社稷坛 中央铺垫的五色土
20世纪50年代: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土壤的类型 课件PPT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土壤的类型 课件PPT
土壤的类型
土壤的类型ຫໍສະໝຸດ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的发 现。
放大镜下的土壤 颗粒会有大小的不同。有的 颗粒 不 能 用 手指捻碎,如沙粒;有的颗粒 可以用手指捻碎成更细小的颗粒,这就是粉 粒或黏粒。
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 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 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 沙粒含量较多的叫 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 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 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土壤的类型
仙人球适合生长在沙质土 中水 稻适合生长在黏质土 中。
谢谢
加点水搓一搓,比较哪一种能够搓成条。加水 搓,黏质土容易搓成条,而且弯折不断;壤土也 能搓成条但是容易折断;沙质土不容易搓成条。
倒进同样多的水,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有什 么不同。
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
土壤的类型
黏质土渗水最慢,说明渗水性差 沙质土渗水最快,说明渗水性 好 ;壤土渗水速度中等,说明渗 水性适中。
土壤的类型
用多种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 不同。
土壤的类型
用手捻一捻,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用手捻,沙质土比较粗糙黏质土比较细腻,壤土粗糙程度适中。 和点水握一握,比较哪一种能够握成团。和水握,黏质土很容易握成团,且不容易散;壤土也能握成团但容 易散;沙质土不易成团,松手即散。
土壤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如耕作、种植、 施肥、灌排等)影响下,具有一定特征的 成土过程。如富铝化过程、粘化过程等; 3)每一个土类具有独特的剖面形态及相应的 土壤属性,特别是具有作为鉴定该土壤类 型特征的诊断层。如红壤的富铝化层,潜 育性土壤的潜育层等。 4)由于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综合影响,在 同一个土壤类型内必有相类似的肥力特征 和改良利用方向与途径。如红壤的酸性, 盐土的盐分,褐土的干旱问题。
9
9.2.1 中国土壤分类的原则
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基 本原则为: (1)土壤分类发生学原则:土壤是客观存在 的历史自然体,按发生学原则,把成土因 素、过程和土壤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即 土壤属性)结合起来考虑,并以属性作为 土壤分类的依据; (2)土壤分类的统一性原则:土壤是一个整 体,既是历史自然体,又是人类劳动的产 物。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 根据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 根据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在系 统地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对土壤所作 的科学区分。 的科学区分。
(二)土壤分类的目的
概括讲:根据对大量具体材料的分析对比,将外部形 态和内在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土壤,并入相当的分 类单位,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以正确地反映土 壤之间以及土壤与环境之间在发生上的联系,反 映它们的肥力水平和利用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壤、 改造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9
目前国际上主要土壤分类体系有:美国 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 单元(FAO/Unesco)、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 (IRB)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以 俄罗斯为代表的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等。形成 了多种土壤分类并存的局面。
9
9.2 中国土壤分类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历 史悠久,拥有种类繁多的土壤,在公元前二、 三世纪的《禹贡》中按土色、质地和水文等, 将九州土壤分为白壤、黑坟、赤埴、涂泥、 青黎、黄壤和海滨广斥等,且将土壤分类同 地形、植被和土壤利用联系起来,是世界上 土壤分类的最早尝试。
9
中国近代土壤分类受美国早期土壤分类 影响较深,宋达泉(1950) 在《中国土壤分类 标准的商榷》中列举的中国土壤分类仍属美 国马伯特土壤分类。以土类为基本单元,以 土系为基层单元,分为显域、隐域和泛域土 3个土纲、7个亚纲、18个土类。
9
自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苏联土壤 发生分类,特别地理发生学分类,对中国土 壤分类的影响较深,时间也较长。从1978年 始,中国开始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并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国际交往的增加,美国土壤 分类系统和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逐渐 进入中国,对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产生了 一定程度的影响。
6、土种 是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它是发 育在相同母质的基础上,具有类似的 土体构型、理化性质和熟化程度等一 群比较稳定的土壤。 土属内土种的划分主要按表土质地和 土体构型。 具体划分进是采取“相同母质看表层 质地,相同表层质地看土体构型”的 步骤来判别。
例如水稻土按耕层质地分砂田(砂 土),砂泥田(轻壤)、泥砂田 (中壤)、泥田(粘土)4个土种, 相同耕层质地按白塥(漂白层)或 白底,青塥(潜育层)或青底,黄 塥(黄斑层)或黄底等土体构型再 划分为多个土种。如中位青塥砂泥 田、白底泥沙田土种。 此外,土体厚度、砾石含量等也是 划分土种的依据。
9
图9-1 土壤圈及其组成的解析示意图
9
土壤圈中土壤类型的多样性,是在不 同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处于不同发育 阶段的土壤所构成的。土壤性状特征是成 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在土壤野外 调查、实验室分析过程中能够直接定量化 测量的土壤特征。故土壤发生学是土壤分 类的理论基础。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目的、意义 土壤分类的概念、目的、
9
土壤发生分类的不足表现在: ① 主观性与理论推理性强; ② 过分强调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 ③ 强调中心概念,但土类界限较模糊; ④ 发生分类缺乏定量化指标。
9
9.2.5 中国土壤的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diagnostic horizons)和诊断特性(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土壤分类。中国土 壤系统分类为多级分类制,即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
土壤分类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工具;也是 土壤科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土壤 分类还是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土壤生产 潜力,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 依据;同时土壤分类也是国内外土壤科学研 究、进行土壤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
9
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
土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 切土壤性状的获得,各种不同土壤 性状的差别,都与土壤的形成演化 有关,因此,土壤分类以土壤发生 学为基础,以土壤特性进行划分, 根据成土条件的差别和推断的成土 过程来划分。
9.2.4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级别和依据
1、土纲 是根据土类间发生和性状的共性归纳来划 分。它反映了在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 壤物质迁移、转化与累积过程所引起的土 壤属性的重大差异。如铁铝土反映湿热条 件下脱硅富铝化过程。 如前表所示,全国现共分为铁铝土、淋溶 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 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 为土、高山土等12个土纲。
按土体厚度划分3级:即<30㎝为薄 层;30-60㎝中层;>60㎝厚层; 按砾石含量(粒径>3㎜为砾石)30 -50%的为轻砾石土,50-70%的为 中砾石土,>70%的为重砾石土。
7、变种 是土种范围内的细分,划分依据 是以典型土种为标准,在质地、 耕性、肥瘦等性状上产生的微小 变异。 群众常用乌、油、枯、死、冷、 僵等来形容。如白散土土种分油 白散、冷白散等变种。
2、亚纲(38个) 主要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 和土壤属性的重大差异性(盐碱土纲 的盐土和碱土)划分。 如铁铝土纲,根据气候条件分湿热铁 铝土和湿暖铁铝土2个亚纲(热量差 别)。 又如半水成土纲,根据土壤有机质的 丰缺和土色,分淡半水成土和暗半水 成土2个亚纲;
3、土类 是高级分类单元,它是一定的综合自然条件或人 为因素作用下,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 属性的统一和综合。同一土类具有独特的成土过 程,具有一定相似的发生层次(土体构型),均 有相对稳定的性态特征可资鉴别,不同土类间在 性质上有质的差异。 划分土类依据 1)土壤的发生类型与当地生物气候条件相吻合。 在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地带性土壤, 即所谓地带性。如湿热铁铝土亚纲分砖红壤、赤 红壤、红壤等土类。
9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六级制:即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 和土系。 土纲( 一、土纲(Order):最高分类级别,根据主要成土过程产生的性 ) 质或影响主要成土过程的性质划分。 二、亚纲(Suborder):土纲的辅助级别,主要根据影响现代成土 亚纲( ) 过程的控制因素所反映的性质(水分、温度、岩性)划分。 三、土类(Group):根据反映主要成土过程强度或次要成土过程 土类( ) 或次要控制因素的表现性质划分。 四、亚类(Subgroup):根据是否偏离中心概念,是否具有附加 亚类( ) 过程的特性和是否有母质残留的特性划分。 五、土族(Families):主要反映与土壤利用管理有关的土壤理化 土族( ) 性质发生明显分异的续分单元。 六、土系(Series):由单个土体的聚合体特征反映。 土系( )
9
土壤分类的发展阶段
土壤分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需求和发 展、土壤知识的积累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土壤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从古迄今,土壤分类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 重要阶段:①古代朴素的土壤分类阶段; ②近代土壤发生学分类发展阶段; ③定量 化的土壤系统分类(或诊断分类)阶段。
9
19世纪末俄国道库恰耶夫创立了土壤地 理发生分类,奠定了现代土壤分类的科学基 础,到20世纪中叶已形成了地理发生、形态 发生、历史发生三大学派;定量化土壤分类 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中期,以1975年发表的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soil taxonomy) 》为代 表,在国际土壤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土壤分类 的重大变革。
1. 2. 3. 4. 5.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构建土壤个体的剖面 构型与特性; 简化土壤数据的处理过程; 揭示土壤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土壤分类单元可设计为土壤制图单元,为 土壤调查制图服务; 土壤分类单元最终将作为特殊目的,如土 地评价的单元。
(三)土壤分类的意义
1、土壤分类是认识土壤的基础,是进 行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因地制 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也是研究土 壤的一种基本方法。 2、土壤分类学的研究于发展水平,不 仅显示了土壤地理学和土壤发生学的 水平,也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
9
土壤分类的依据
土壤外部形态(土体构型)和内部性质是土 土壤外部形态(土体构型) 壤分类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概括为三点: 壤分类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概括为三点: 分析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和作用 五大自然成土因素); (五大自然成土因素); 研究成土过程的特性特征(十一种成土过 研究成土过程的特性特征( 程); 研究土壤属性的差别, 研究土壤属性的差别,土壤属性是土壤分 类的最终依据。 类的最终依据。
9
9.1 土壤分类概述
土壤分类是在深入研究聚合土体发生 发育、土壤系统发育与演替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土壤不同发育阶段所形成的性状和特 征,对土壤圈中各异的聚合土体所做的科 学区分。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连续存在的 自然体即土壤圈,如图9-1所示。
9
土壤分类的对象是土壤个体。 因此,土壤分类是在认识土壤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 基础上,从土壤个体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入手,在 分析自然环境中相互联系的多个土壤个体之间的相似 性、差异性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归并与区分。 Simonson 先 后 提 出 了 单 个 土 体 (pedon) 与 聚 合 土 体 (polypedon)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土壤多级系统,按 聚合土体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首先,将相似的聚合 土体归并为土纲;其次,据土纲的差异性,将土纲细 分为亚纲,再按亚纲内次级土壤性状的差异性,将亚 纲细分为土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