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中医学常用美容方法
中医美容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美容的原理和方法中医美容作为传统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在现代美容领域崭露头角。
它与现代医学美容有着一定的差异,注重内外兼治,强调整体平衡,追求自然美。
本文将探讨中医美容的原理和方法,以期为广大爱美人士带来新的启示。
一、中医美容的原理1. 五行学说中医美容理论基于五行学说,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的物质相互影响和制约,通过调整和平衡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美容的效果。
例如,针对皮肤问题,中医美容师会根据五行学说的相克相生关系,使用相应的草药或穴位按摩来改善皮肤状况。
2. 气血调理中医美容注重气血调理,认为人体气血流通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皮肤的健康与美丽。
通过调整体内气血的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才能使皮肤光泽、细腻。
中医美容常采用针灸、拔罐等方式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和代谢。
3. 脏腑调理中医美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在表面,而是注重整个身体的调理。
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肌肤问题,因此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
例如,便秘常导致人体毒素堆积,中医美容会通过调理肠胃功能来改善皮肤状况。
二、中医美容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美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中药调理。
由于中药具有独特的药性和作用机制,可以从内到外调理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中医美容师会根据个体情况,使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比如黄连清热、当归补血等,以改善皮肤问题。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美容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流通,以达到美容的效果。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面部针灸、眼部针灸等,这些疗法既可以改善皮肤质量,又可以消除面部皱纹、黑眼圈等问题。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美容中的另一常见方法。
通过按摩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松弛、暗淡等问题。
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包括拍打、揉捏、推拿等,能够有效提升皮肤紧致度和弹性。
4. 中医美容饮食中医美容还注重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皮肤问题。
中医美容保健(1)
3,读书怡情 读书既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疏导心理,甚至能疗疾健体,这都有利 维护和改善容姿美貌.现代的美国心理学勒纳倡导了"诗歌疗法",意大利 则由医学家,古文学家合作成立了"诗药有限公司",进一步表明读书习诗 对于祛病健体和驻容润姿方面的积极作用. 乐而忘忧,就是指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乐观精神,要提得起放得 下.一个常年忧心重重,多愁善感,闷闷不乐的人,易于衰老和面部色斑与 皱纹的产生.因此我们认为,乐而忘忧是养生美容的一个重要内容.笑不仅 可以忘却忧愁,而且还是一种无价的良药和美容剂.笑还是一种全硇缘脑硕 PΦ恼庵至趁婢植和全身性运动均有益于松弛肌肉和精神紧张状态,促进气 血运行,有利于人的青春常驻. 音乐,歌舞对人来说,也是修性养身的一种方式.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 过神经系统调节大脑皮层,促进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和美姿的有益物质 和激素酶,如乙酰胆碱,内啡肽等,它们均起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的 作用.有心理医生还用音乐治病.适当的参与歌舞活动对维护人体健康和增 进容姿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三节 养生美容保健
中医学十分重视养生.养生的主要目 的是强身,健体,疗疾与美颜驻容.中 医养生起源悠久,内容丰富.概而言之, 有顺从四时,适应寒暑,劳逸适度,节 制欲念,稳定情志,抒展胸怀,调剂膳 食,勤于锻炼.
一,顺从四时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人体容貌的维护与增进, 与四时气候有密切关系.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 勃,人体新陈代谢也相对旺盛,所以要保养体内的阳 气,防止阳气发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 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 以要注意保养体内阴气,防止阴精耗损,影响人体阴 气内守的生理功能.如下按四季节变化去改变自己生 活方式,则可导致疾病,损害人体自然美. 二,适应寒暑 寒与暑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中两个强 度最大的气候.故寒与暑是阴阳升降盛衰的明显征象. 因此,中医从健康和美容需要出发,要求人们必须在 生活上采取顺从四时,适应寒暑的各项措施,做好季 节性的自我防病保健工作.
中医美容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美容学试题题库及答案以下是关于中医美容学的试题题库及答案:题目一:中医美容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中医美容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药和中医技术进行美容护肤的一门学科。
中医美容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达到改善肌肤质量和促进美容效果的目的。
中医美容理论以“内调外治”为主要方法,注重整体调理,以达到长期改善和维持肌肤健康的效果。
题目二:中医美容的常用技术和方法1. 针灸美容:针灸美容是运用针灸技术对面部和身体的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平衡气血,调理脏腑,改善肌肤问题,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2. 中药美容:中药美容是将中药材制成面膜、爽肤水等护肤品,通过外用中药的有效成分渗透皮肤,改善肤色不均、痤疮等问题,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3. 推拿美容:推拿美容是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刺激面部和身体特定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达到提升肌肤弹性、延缓衰老的效果。
4. 中医草药美容:中医草药美容是利用中医草药的药材制成面膜、浴液等护理产品,通过草药的有效成分滋养肌肤,修复受损肌肤,改善肤质,延缓皮肤衰老。
题目三:中医美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 肤色暗黄、无光泽- 痤疮、痘痘- 皱纹、松弛- 肤色不均匀- 毛孔粗大2. 禁忌症:- 皮肤有炎症、感染或创伤- 严重过敏体质-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题目四:中医美容的注意事项1. 寻找专业的中医美容机构或医生进行治疗,确保安全和效果。
2. 在接受中医美容治疗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肤质。
3.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不可盲目使用中药或进行针灸等技术。
4.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起居,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食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5. 在治疗后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阳光暴晒和使用过多化妆品,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通过以上试题题库及答案,了解了中医美容学的基本理论、常用技术和方法,以及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美容知识,提升个人美容护肤的效果。
中医美容方剂大全
中医美容方剂大全不同于西医,我们的中医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美容养颜。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美容方剂大全,希望对你有用!中医美容方剂1.去皱膏用蜂蜜、白糖和牛奶各适量调为膏,每日早晨或晚上涂于面部,保留10~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去。
经常使用可以减少或消除面部皱纹,并有润肤增白的作用。
中医美容方剂2.嫩肤去皱橘皮内含多种维生素及有机酸,可用以营养滋润皮肤,有明显的抗皱作用。
常用橘子皮浸水洗脸,美容效果很好。
中医美容方剂3.添容丸清初名医陈士锋应用古验方治疗粉刺效果很好。
此方为轻粉、黄芩、白芷、白附子、防风各等量,共研为细末,用蜂蜜调好,做成丸子。
每日洗脸后,用以擦面。
本方也能治疗各种皮肤病,使容颜美好。
中医美容方剂4.菟丝子治面疮粉刺方菟丝子苗绞汁涂于患处,每日3~5次,连续涂抹至粉刺消失止。
中医美容方剂5.除粉刺苦瓜洗净挤汁加冰糖适量饮用。
外用苦瓜汁擦患处。
连用数日后,即可去除粉刺。
中医美容方剂6. 悦泽面容取冬瓜仁250克,桃花200克,白杨树皮(去外面粗皮)100克,阴干研为细末,每日饭后服1克,日服3次。
要想使脸面白一些可增加冬瓜仁剂量;要红一些则增加桃花剂量。
据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介绍,服用30天后颜面变白,50天后手足均白。
另有一方,不用白杨树皮而用橘皮。
中医美容方剂7.天门冬美容方天门冬是常用中药,《本草纲目》云:“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
”还记载了诸多服食方法,其中有一方云:“用天门冬十斤,杏仁一斤,捣末,蜜渍。
每服方寸匕。
”用天门冬外敷,可起到“面黑令白”的作用。
用天门冬晒干捣为未,同蜜捣作丸,每日用之洗面,使用不到1月后。
皮肤就可变得洁白、细嫩。
中医美容方剂8.鸡蛋清面膜用3牧鸡蛋放白酒中浸泡28天后,每晚取蛋清敷面,可使颜面变白如雪。
中医美容方剂9. 牛奶护肤牛奶是世界性营养保健饮料。
在中国更有悠久的食用历史。
牛奶内服、外用均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民间传说一用牛奶洗澡可使皮肤细嫩,富有弹性。
中药美容法
3.散(粉)剂 将药物碾研成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剂型。分内服和 外用两种。 特点:制作简便,便于携带服用,节约药物,吸收 亦较快。
内服:末细量小者,可直接服用;末粗者于临用时 加水煮沸取汁服或冲泡代茶饮。
外用:在美容保健中,常将粉剂用液体调成糊状作 面膜;
撒入水中,用以洗浴手、面等部位; 直接扑于肌体以香身、爽身。
一、内治法 内治法,是通过内服中药,来达到调理脏腑、 气血、经络的功能,起到美容的效果。
•
分类:
美容保健方剂:主要通过滋养脏腑、补益气血、疏 通经络等方法,来达到润肤增白、除皱驻颜的目的; 美容治病方剂:主要通过活血祛斑、祛风散寒、清 热解毒、消肿散结等方法,以治疗各种损美性疾病。
•
1.祛风法 即运用发散风邪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 以驱散外风、平息内风的治法。
9.超声波导入 利用超声波的弥散和组织渗透作用,使药物 经皮肤或黏膜渗入体内,而增强治疗或养护 作用。
清洁皮肤 含药物的耦合剂涂布于受治局部 超声头置于受治部位,均匀移动 注:可将中药制成浸液和煎剂作为耦合剂
每次治疗5-10min,每日或隔日1次。
三、美容中药方剂剂型 1.汤(水)剂 将药物用水浸透,再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 渣取汁的一种液体剂型。 特点: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 用。 汤剂一般作内服用,但在美容中医学临床亦 常外用于熏洗、湿敷、浸浴体表病变部位, 或洗擦、浸浴健康肌体。
5.褪黑祛斑法 用具有增白祛斑作用的药物,制成软膏、面膜 等外用剂型用于局部,以褪黑祛斑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用于黧黑斑、雀斑、粉刺等损美性疾病或 皮肤粗黑不润等美容缺陷。
常用药物:当归、防风、丹皮、天花粉、白菊花、 白僵蚕、白茯苓、白芷、白附子、白芍、珍珠粉、 丹参、川芎等。
热在表而养皮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在表而养皮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热在表而养皮,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美容方法,通过热敷和特定的养皮药物来改善皮肤质地、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这种方法结合了热敷和中药养颜的理念,能够在表面温热的作用下,促进皮肤表层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皮肤更加光滑、紧致和有弹性。
本文将从热在表、养皮的概念及作用机制入手,探讨热在表而养皮的原理,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传统养颜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热在表而养皮的原理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推动中医美容养生理念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热在表而养皮的原理,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热在表和养皮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原理。
- 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热在表而养皮的应用领域,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热在表而养皮的原理,通过分析热在表的概念和养皮的作用机制,阐释为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皮肤健康和美容。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皮肤与热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们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皮肤护理方法。
同时,文章也旨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护肤观念,帮助读者在保持皮肤健康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美丽追求。
2.正文2.1 热在表热在表是中医养生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热传导到人体表面,达到调节身体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阳气和阴气之间的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而热在表的方法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使阳气得以升发,阴气得以下降,从而达到微妙的平衡状态。
热在表的常用方法包括艾灸、刮痧、拔罐等。
其中,艾灸是利用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促使气血循行,温暖经络,增强体质的方法。
刮痧则是通过刮破皮肤表面的方式,促使热量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起到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40个中医美容外用经典处方(各种中药自制面膜、洗面奶……不仅省钱,更健康!)
做法:先将五滴薰衣草精华油放入100毫升的洁面奶中,再把洁面奶摇匀。使用时,倒出约5分硬币大小分量的洁面奶于掌心,然后加入鲜牛奶,在面上按摩两分钟后,再以纸巾把洁面奶抹去即可。
作用:祛风解毒,润肤白面,可治局部黑斑。
捣研膏类处方举例:面黑令白方
方法;取瓜蒌瓤90g,杏仁30g,猪肚洗净煮熟1具。同研如膏,每夜涂之。
作用:面黑令白,令人光润,冬月不皴。
蜜膏类处方举例:浮萍膏
方法:取浮萍150g,白蜜适量。浮萍洗净晒干,研为极细末,用蜜调为软膏,入瓷盒中贮存备用。每夜睡前涂面,次晨温水洗去。
酸奶草莓敷面防老化
酸奶100毫升,草莓6颗,捣烂如泥,二者混合调成糊状,涂擦面部,保留20分钟后洗去。此法可防止皮肤干燥、老化,使皮肤光泽、湿润、细腻。
酸奶杏仁粉治粉刺
将酸奶五份加杏仁粉二份调成糊状,敷面,15分钟后洗净,可治疗面部粉刺或小疙瘩。
增白祛斑酸奶面膜
作用:祛风解毒,润肤白面,可治局部黑斑。
捣研膏类处方举例:面黑令白方
方法;取瓜蒌瓤90g,杏仁30g,猪肚洗净煮熟1具。同研如膏,每夜涂之。
作用:面黑令白,令人光润,冬月不皴。
蜜膏类处方举例:浮萍膏
方法:取浮萍150g,白蜜适量。浮萍洗净晒干,研为极细末,用蜜调为软膏,入瓷盒中贮存备用。每夜睡前涂面,次晨温水洗去。
处方举例:金国宫女人白散
方法:取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及各90g,白芷60g,白附子、白茯苓15g,皂角450g,绿豆少许。皂角去皮弦,与他药共为细末,和匀。常用洗面。
作用:润泽肌肤,去垢腻,润肤止痒,治生痤、痱之类。日用面如玉矣。
以治疗碍容性疾病为主要目的的粉剂有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减轻外界对皮肤摩擦的作用,适用于无渗液的急性或亚急性皮炎,如痱子、面疮等。常用制剂有青黛散、六一散、止痒扑粉等。
中国古代美容术
中国古代美容术别以为古人没有护肤品化妆品就没有美容整形术了哦,那么中国古代美容术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整形美容术,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古代整形美容术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
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
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而手术疗法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这门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概莫能外。
当人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或者想要更完美时,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
翻阅史料可以发现,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整形美容术的记载。
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体的整形美容术最初都是从耳环、鼻环、文身和人造图案等形体装饰开始的。
古人也用鲜鸡蛋清做面膜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就有了穿孔吊环术,即民间盛行以审美为目的的穿耳、戴耳环的习俗。
但最初的样式并非像现代这样的耳环,而是腰鼓形的,其戴法也与后世不同,它是从耳垂孔直接横插进去,露其两端在耳外,以显其美。
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各种式样的现代吊环。
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的整形美容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东晋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与中医治疗学专著。
该书共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
在这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以治疗面部瘢痕的方法。
之后还有以猪蹄熬成胶体状物做面膜等多种方剂和方法的记载。
唐代就有人工“酒窝”酒窝,亦称笑窝或笑大靥(yè,嘴两旁的小圆窝儿),可以在面部的许多地方出现,多数人出现在颊部,其次是在嘴角旁。
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常把酒窝作为女性容貌美的象征。
颊部的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被西方人看作是女性魅力的标记。
如今,随着整形美容业的发展,人造酒窝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浅析中医美容常用方法及应用
【 中圈分 类 号1 R2 7 7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3 ) 0 6 —4 1 -0 2
中 医美容 近年 来应 用广 泛 , 中医美容 是 中 医学 和美 容 学 的完美 疗 效 。治疗结 果 : 总有 效 率 8 8 . 7 O 。其 次 选 取针 刺 加 耳 穴 法 治疗 结合 , 它 保 留了 中医治疗 的原则 , 同时 又注重 外部 用药 。 中医美 容在 寻 常痤疮 3 8例 。取 印堂 , 太 阳穴 , 承浆 以及 风 池 等穴 位 。每 I E I 针刺 0日,3 E l 再 进 行下一 个疗 程 。治疗 结 果 : 治疗 总有 各个 领 域都有 显 著效果 , 如 黄褐斑 , 痤疮 等 。中 医美 容 的常用 方 法很 1次 ,1个疗 程 1 多, 包括 中药 美容 , 针灸 美容 , 埋线 美容 法等 , 以下 我们对 这 几种 方法 效 率 为 9 4 . 7 4 。 的治疗 过程 和治疗 效果 进行 分 析 , 并 以黄 褐 斑 、 痤 疮举 例 , 分 析 中 医 美 容对 其症 状 的作用 , 进而 说 明中医美 容在 皮肤 治疗 方 面的功效 。 2 . 2 刺 血拔罐 疗法 :选 取 黄 褐斑 患 者 9 5例 , 采取 刺 络 放 血综
思路。 参 考 文 献
r 6 ]B o s c h A, B e r t r a n S P, L u Y, Ga r c i a A, J o n e s AM , Da ws o n MI ,
Fa r i a s EF. Re v e r s a l by RA Rd a g o n i s t Am5 80 of c— M y c— i n du c e d
中医美容学的常用手法
中医美容学的常用手法
中医美容学是指通过中医理论和技术来进行美容和保养。
其中,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1. 推拿: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
2. 刮痧:用特制的刮痧板在皮肤上刮动,刺激经络,促进局部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皮肤更加健康。
3. 灸法:利用艾草等中药材,点燃后烧在穴位上,利用药性渗透皮肤,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和修护能力。
4. 针灸:通过针刺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和保养的目的。
5. 拔罐:用特制的罐子在皮肤上吸附,形成局部的负压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消除毒素和浮肿,使皮肤更加健康。
以上是中医美容学常用的手法,每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和使用。
- 1 -。
中医美容方法
补益法
➢ 食膳举例:益气类如淮药芝麻糊;养血类如 仙人粥;滋阴类如首乌鸡蛋;补阳类如麻辣 羊肉葱头。
➢ 常用食物及配膳中药:补血类如桑椹、荔枝、 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猪蹄、 猪肝、羊肉、牛肝、羊肝、甲鱼、平鱼、海 参、荔枝、乌贼鱼、带鱼、龟肉、牡蛎肉、 鸡蛋黄、黑芝麻;滋阴类如银耳、黑木耳、 大白菜、梨、葡萄、桑椹、牛奶、鸭蛋、甲 鱼、猪皮、鹌鹑、鸽肉、海哲、蟹、龟肉、 干贝、牡蛎肉。
药物疗法
止痒法
止痒法用具有祛邪止痒作用的方药
于体表局部,达到止痒目的的方法。
➢ 代表方剂:止痒药粉、三妙散、三黄洗剂、 土槿皮百部酊、红油膏等。
➢ 常用药物:薄荷、樟脑、冰片、铜绿、香 附、威灵仙、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 川椒、皂刺、西月石、山奈、艾叶等。
➢ 适应证:用于漆疮、痱子、湿疮、顽癣、 摄领疮等有局部瘙痒的病证。
收湿法
收湿法 用化湿、淡渗的药物制成粉、散、 软膏等外用剂型,用于局部达到祛湿除邪的目 的。 ➢ 代表方剂:祛湿散等。 ➢ 常用药物:熟石膏、五倍子、炉甘石、滑石、
枯矾、海螵蛸、儿茶、苍术、赤石脂、煅龙 骨、煅牡蛎、蛤粉、白螺壳、花蕊石、钟乳 石。 ➢ 适应证:用于湿疮、日晒疮、漆疮、脚湿气 等局部有渗液的病证。
退黑祛斑法
退黑祛斑法用具有增白祛斑作用的药物,
制成软膏、面膜等外用剂型,用于局部以退
黑祛斑的一种治疗方法。
➢ 代表方剂:玉容散,八白散等。 ➢ 常用药物:柿叶,紫草根、桂枝、黄柏、连翘、
柴胡、生姜、大黄、当归、防风、菟丝子、薄荷、 黄连、半夏、牡丹皮、枸杞子、花粉、白菊花、 白僵蚕、白茯苓、白芷、白附子、白芍、白丁香、 女贞子、珍珠末、田七、丹参、川芎、冬瓜仁、 桃花。
老中医:推荐几种古代宫廷美容美颜秘方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还记得:荣宁二府的公子、小姐乃至丫环都有搽香的习惯,他们自己制作香脂,涂于脸上、手上等地方,有保护皮肤,增加美容等作用。
这些香脂多用花粉精制而成,不仅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甚至还可以食用——贾宝玉就常趁人不备偷吃胭脂。
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就已有药物化妆品和中药美容剂。
那时,人们十分注重仪容,贵族阶层盛行使用面脂、手膏,口脂等药物化妆品。
面脂:主要由珍珠、麝香、丁香等中药和动物脂肪(白鹅脂、白羊脂等)制作而成,其脂洁白如雪,香气袭人。
手膏:主要由挑仁、杏仁、橘仁等中药和动物脑(牛脑、羊脑等)制作而成。
常涂于手面,以保护皮肤,并可治疗一些皮肤病。
口脂:主要用朱砂、紫草、丁香等药物制成。
其中又有紫口脂、朱色口脂、肉色口脂等不同颜色的口脂供选用,主要用于化妆。
一种玉容粉:它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粉刺、雀斑及面部色素沉着,还可以减少面部皱纹,使面部皮肤光滑柔软,细嫩润泽而富有弹性。
其组成是:白芷、白附子、滑石,密陀僧、冰片,荷花瓣(晒干),绿豆,共研细末。
早晚洗面后搽用。
由于密陀僧等药有毒性,所以这个美容配方不能象宝玉那样随便拿来吃。
现在使用的化妆品大都是化学制剂,它们不具备治疗作用姑且不论,不少化妆品还刺激皮肤、粘膜,引起过敏,往往弊大于利。
若能开发、利用中医的这部分宝藏,研制更多的花粉胭脂、中药化妆品,那么,“东方美容剂”一定能以它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功效跻身于当太真红玉膏此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所用的美容秘方,使用后颜面红润悦泽,娇美异常。
方中取杏仁浸泡去皮后研为细末,与轻粉、滑石粉各等份合在一起,蒸过后加入少许冰片(又名龙脑)、麝香,用鸡蛋清调为膏状,每日早晨洗面后敷之。
唐玄宗时,后宫中有众多绝色佳人,独有杨贵妃一人受皇帝李隆基专宠,这除了因她天生丽质外,此方也起了很大作用。
“太真红玉膏”传出禁宫后,对后世影响很大,民间也纷纷应用。
据说慈禧太后天天都要用,以至70多岁脸面仍然柔嫩、红润,未见皱纹和老人斑。
古代美容
1、皮肤粗黑:靠化妆品增白皮肤,只能一时掩饰,治表不治本。
现向您介绍一种治表治本能使皮肤增白而真白的妙方,即简单又有特效:用白醋与甘油,按2:1混合,常搽皮肤,一日二至三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性黑皮肤均有疗效). 2、除面部皱纹:鲜黄瓜汁半两,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以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3、除雀斑:杏仁*5钱,磨成细粉,用鸡蛋清调成糊,每晚睡前涂面部,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一日一次,10~15日显效,以后不发。
4、黄褐斑、蝴蝶斑:冬瓜汁、白醋等量,调匀搽面部,一日2~3次,搽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5、除面部色素斑:鲜西红柿汁与蜂蜜按2比1混合,涂面部,过10分钟后洗净,连用10~15日,能将黑色素分解,皮肤变白红润。
6、除粉刺(酒刺、青春豆、痤疮):鲜黄瓜汁、白醋等量调匀,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搽脸,一日三次,搽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连用半月可愈。
以后不发。
7.面下粉刺:(验方).蔓菁子研沫。
加入雪花膏每天晚上涂抹数日即愈。
8.脸上黑痣点去掉法:洛阳:赵建林.生石灰、白碱各一半,用酒精调成糊状,点在黑痣上半天即掉。
9.面上黑星:(验方).芫荽(又名香菜)煎汤天天洗,数日去掉。
10.除黑痣:花生米烧焦捣碎,用酒精调匀,涂痣上,每晚睡前涂上并包好,次日晨洗去,连用半月可除(大痣需涂一月)。
11.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加陈醋2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头发。
12.鬼剃头(斑秃、秃顶):按54条使用,并用老姜片每日擦头皮3~5次,与54条同用半月,以后不出一月便重新长出一头浓发。
13.头发增亮:啤酒与陈醋按2比1混合,每日用毛巾吸湿再涂发一次,连用半月。
中医美容常用方法及应用
浅析中医美容常用方法及应用【摘要】中医源远流长,而现今中医美容的应用更加广泛,这其中包括中药美容法,针灸美容法,埋线美容法以及按摩美容法,本文阐述了这四种中医美容方案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并详细叙述了中医美容在治疗黄褐斑、痤疮方面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中医美容有很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美容;黄褐斑;痤疮;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41-02中医美容近年来应用广泛,中医美容是中医学和美容学的完美结合,它保留了中医治疗的原则,同时又注重外部用药。
中医美容在各个领域都有显著效果,如黄褐斑,痤疮等。
中医美容的常用方法很多,包括中药美容,针灸美容,埋线美容法等,以下我们对这几种方法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以黄褐斑、痤疮举例,分析中医美容对其症状的作用,进而说明中医美容在皮肤治疗方面的功效。
1 中药美容法中药美容法分为外服法和内服法两种,外服法通常指中药面膜的敷用,内服法主要是依据皮损特点和其他症状进行内调。
1.1 外服法:如果皮损不严重,并且无其他明显症状时选择此方法,本文选取黄褐斑患者23例,采取中药面膜治疗法,所用药物为川芎,当归,红花,桃仁以及防风各10克,细辛4克。
制作成霜剂并用作面部按摩。
每周按摩两次,每个疗程6次。
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30%。
也可将白芍、当归、珍珠、白芨、茯苓等药物研磨成粉,加蜂蜜调成糊状物,敷于面部。
每周三至四次。
每个疗程16次,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00%。
1.2 内服法:本文选取黄褐斑患者50例,采用服用祛斑汤治疗法,所用药物白芍药,鲜皮,香附,柴胡,白芷各12克,当归及合欢皮各10克等,治疗结果:治疗后有效率为86%。
2 针灸美容法针灸美容法是指利用传统的针刺放血,拔罐以及刮痧等方法治疗损容性皮肤病,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包括针刺疗法,刺血拔罐疗法,耳针疗法以及刮痧疗法。
【中医】中医食疗学,美容
中医食疗学,美容1️⃣ 中医食疗学基础概览中医食疗学,作为中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药食同源”的理念,即通过日常饮食调养身体,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及美容养颜的目的。
它依据中医理论,将食物按照其性味归经进行分类,利用食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实现内外兼修的美容效果。
2️⃣ 中医食疗与美容的内在联系2.1 气血调和:中医认为,皮肤的光泽、弹性与气血的充盈程度密切相关。
食疗通过补充益气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枸杞等,能有效改善面色苍白、皮肤松弛等问题,使肌肤焕发自然光彩。
2.2 排毒养颜:体内毒素的积累是导致皮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食疗中推荐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黑木耳)及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材(如绿豆、菊花),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净化肌肤环境。
2.3 调节内分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维持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食疗通过调理肝肾、调和气血,如食用黑豆、黑芝麻、核桃等滋养肝肾的食物,以及玫瑰花茶、月季花茶等调节内分泌的茶饮,有效缓解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色斑、痘痘等问题。
3️⃣ 中医食疗美容实践指南3.1 美白淡斑食疗方:针对肤色暗沉、色斑问题,可尝试服用含有维生素C 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疗方,如柠檬蜂蜜水、猕猴桃汁,以及用白芷、白茯苓等中药制成的面膜,内外兼修,促进黑色素代谢,提亮肤色。
3.2 抗皱紧致食疗法:为抵抗皮肤老化,增加皮肤弹性,推荐食用富含胶原蛋白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蹄、鱼皮、燕窝等,同时搭配具有滋养肝肾、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疗方,如桃红四物汤,从内而外滋养肌肤,减少皱纹产生。
3.3 祛痘控油食疗策略:针对油性皮肤及痘痘问题,应注重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的食疗原则,多食用绿豆、冬瓜、黄瓜等寒凉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可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以调节油脂分泌,改善皮肤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食疗学在美容领域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智慧,也为现代人追求自然、健康的美容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
第四章美容中药临床运用法
①功效及作用原理:超声药物透入是通过超声波 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来达到美容目的的。 a.超声波的作用:超声波的生物物理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机械作用:这是超声最基本的原发性效应。超声 的机械振动作用施于细胞时,相当于对细胞内物 质及微小的细胞结构进行“微细按摩”,可以改 变细胞内部结构,引起细胞功能的变化。在治疗 剂量内,可增强半透膜的弥散作用,提高细胞的 代谢功能,增强细胞的活力,改善血液和淋巴液 的循环,对损伤组织有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提 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临床证明,超声波能使坚硬 的结缔组织变软。
历代医籍中有大量沐浴方、洗头方、洗 面方、洗手方,用于防治损容性疾病或美 肤美发。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 代科技的发展,药浴治疗法的应用日益广 泛,研究更深入。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为药 浴的配方选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日本研 究证明,用含川芎和当归的生药是一种有 效方法受到美容界的关注。
①功效及作用原理:药浴是通过水浴和药效的双重作用来进行美 容的。 a.水浴的作用: 洁净作用:水具有洗涤作用,可洗掉堵在皮表和毛孔的污物,使 皮肤亮丽。使用含有磨料的浴剂时,通过适度摩擦,还可除去皮 肤表面粗糙的老化角质层,使皮肤光滑洁白。污垢的祛除可使毛 孔通畅,利于皮肤的排泄和吸收功能,增强皮肤的代谢能力。 温热作用:“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水浴能温经通络,行 气活血。现代研究认为,温热的水能扩张局部或全身皮肤的血管, 促进肌肤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强皮肤的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 的功能。此外,一般热水浴对身体有轻微刺激作用,可略微减轻 体重。但对血热性质的一些皮肤病如粉刺(痤疮)、过敏性皮炎等, 应采用凉水浴。
c.热水全身浸浴一般是在浴室的浴盆中进行, 浴室的湿度相对较大,而氧气的含量相对较少, 易使人心胸憋闷,呼吸急促、气短,故严重肺功 能不全或低下者不宜采用。此外,热水浴可使全 身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回心血量增加, 心室搏出量增加,故将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再加之浴室中缺氧,故严重心力衰竭、冠心病、 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重症高血压、有出血倾向 的患者禁用39℃以上的热水全身浸浴。 d.皮肤有伤口者、对药浴液过敏者及正处月经 期的妇女,禁用药浴法。
中医学中的皮肤美容与调理
中医学中的皮肤美容与调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被广泛应用于诊治各类疾病和保健调理。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著称,对待皮肤美容和调理也不例外。
中医学认为,皮肤问题往往是内部失衡和身体状况的外在反映,因此采用中医学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皮肤状况,达到美容和调理的效果。
一、中医学对皮肤美容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皮肤与脏腑及经络系统密切相关。
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皮肤的健康与美丽。
比如,肝主疏泄,如果肝气郁结,就容易导致面部出现痘痘、斑点等问题;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暗淡无光等问题。
因此,中医学在皮肤美容及调理中注重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正常运作,以达到改善皮肤问题的目的。
二、中医学中常用的皮肤美容方法1. 中药熏蒸:中医学常用的皮肤美容方法之一是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可以通过药材挥发的有效成分渗透至皮肤,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地。
常用的熏蒸方法包括中药面膜、中药蒸汽浴等。
2. 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经络以调整脏腑功能的中医疗法。
在皮肤美容中,针灸可以通过调整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量。
比如,使用细针刺激面部特定穴位,可以提升皮肤弹性,减少皱纹。
3. 中药内服:中医学认为,通过内服中药可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内脏功能,从而通过内而外地达到皮肤美容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内服包括清热解毒、补血养颜等方剂。
三、中医学中的皮肤调理方法除了对皮肤美容有所帮助外,中医学也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调理皮肤问题,比如痤疮、湿疹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调理方法:1. 食疗:中医学认为,调整饮食可以改善身体内部的阴阳 balance,从而减少皮肤问题。
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调理肠胃功效的食物等。
2. 中草药药浴:通过草药浸泡水中浸泡患有皮肤问题的部位,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状况。
常用的中药药浴方法包括草本熏浴、草药足浴等。
3. 推拿按摩:中医学中的推拿按摩有利于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从而改善皮肤问题。
国医养颜理容
国医养颜理容妇女欲养颜,先调内分泌宋代著名中医方书《圣济总录》中曰:“驻颜理容……当以益血气为先。
倘不如此,徒区区于膏面染髭之术,去道远矣。
”意思为,面部的美化、荣润,当以调补气血为其根本,外部的粉饰无法起到真正美颜作用。
和一般美容不同,国医养颜理容是从中医妇科调治内分泌功能的经验出发,结合中医常用养生方法,并融合现代营养学、心理学知识,来防治一些损美性疾病,从而养颜驻颜、维护人体的健康美丽。
2002年,作者汪慧敏教授去香港大学讲学一年,回杭后,开设了针对黄褐斑、痤疮和肥胖的养颜膏方门诊,其中针对痤疮的去痘膏方,由于服用方便,效果明显,深受患者的欢迎;黄褐斑膏方及月经量少导致肥胖的调经膏方由于切合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病机,同样也受到了女性朋友的推崇。
《国医养颜理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汪慧敏教授研究中医养颜理容的心得,汪慧敏教授原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诊治研究,她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症、妇科炎症、月经量少或闭经等一些妇科病患者的脸上会出现痤疮、黄褐斑,或肥胖体重增加等病症,上述妇科疾病或女性内分泌失调造成许多损美性疾病,单纯了皮肤科或美容院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外部治疗虽可一时减轻斑和痘,但由于没有从内部调理,不久斑、痘又重复出现,而且越来越重。
但通过治疗妇科原发病,调整内分泌功能,不但脸上的黄褐斑、痤疮会逐渐消退;而且月经也归于正常,体重也会缓慢下降。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调理内分泌有养颜驻颜作用。
故汪教授提出“妇女欲养颜,先调内分泌”的观点。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医、针灸养颜驻颜理容的方法,其中减肥部分尤为详细,并附有全身各部针灸选穴操作的照片,可帮助专业人士提高针灸减肥技巧。
书中详细列出了各种损美性疾病的饮食宜忌,罗列的菜肴水果结合了现代医学营养学和中医中药性味知识,如卵巢早衰、黄褐斑和维生素E缺乏有关,所推荐的菜单中大多是现代营养学认为富含维生素E的、而且性味又不太过于寒凉的菜肴和水果,因为过寒会影响血液运行,不利于色斑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