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阅读参考文献
如何阅读参考文献
。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掌握文献、对
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
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
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古人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
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作者所作
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向,论文所
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如此类。
之六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
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
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
时找到。
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
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
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之三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
文献阅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标明确:在阅读文献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研究问题,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相关文献。
2. 综合阅读:不仅要阅读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还要关注研究的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细节,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多视角思考:不仅仅阅读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献,还要包括不同观点和相反结果的文献,以便能够形成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4. 批判性阅读:对文献中的论点、证据和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估其可靠性、合理性和逻辑性,不盲目接受。
5. 记录总结: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信息、观点和参考文献,以便于后续的整理和引用。
6. 学术诚信:在引用文献时,应遵守学术诚信的原则,准确标注引用来源,避免剽窃和抄袭行为。
7. 及时更新:文献是不断更新的,要经常查找和阅读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保持与前沿研究的接轨。
8. 交流讨论:阅读文献后,应适时与同行、导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
以上原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文献阅读中更加系统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估研究成果,并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阅读教学参考文献
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除了传统的文本阅读,还可以引入图 画书、多媒体资源等多样化的阅读材 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关 注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体验和阅读 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阅读 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和优势领域。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01
个性化阅读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个性化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阅读
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定制化的教学方案,实现
阅读测评工具
阅读测评工具包括阅读理解试题、阅读速度测试等,可以对学生的阅 读能力进行客观评估,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06
阅读教学挑战与对策
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挑战
阅读能力差异
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存在显 著差异,给教师阅读教学带来挑战。
阅读兴趣差异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态度不同,有些学生缺乏阅 读动力,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
阅读教学的课外活动
阅读俱乐部
01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俱乐部,定期推荐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分享
阅读心得和感悟。
阅读挑战赛
02
举办阅读挑战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和准确性。
校园读书节
03
举办校园读书节,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读书、读
好书。
阅读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01
阅读理解测试
通过阅读理解测试,评价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发现学生的不足 之处。
如何阅读文献
1、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 和method(结合图表)。
2、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3、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4、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一、先看综述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
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
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看不懂这3个方法帮你搞定
1)专业术语看不懂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如果遇到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可以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我们可以先把这些词汇标记下来,在通篇阅读完成之后,再去网络上搜索关键词,看看网络词库中给出的解释,再代入到文献中,看看是否可以解释得通,或者也可以直接求助导师;另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暂时忽略看不懂这个问题,而是顺着术语再往下阅读,因为文章是有逻辑的,所以这这个术语的前后文其实可以联系起来,把前后文联系起来之后,一般我们就会明白这个专业术语的意思了。
另外,对于这些专业术语可以记录下来多读多背,在答辩的时候用上,也可以显示出我们的专业度~2)图表信息看不懂在很多文献中,我们都会遇到图表信息,尤其是涉及数据或内容分析的时候,大堆的表格和关联图其实都是文献中比较常见的呈现形式,对于这些资料如果我们看不懂,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图表中的信息数据在什么地方会用到,信息数据的来源依据是什么,是仪器测量、实地调研还是模拟分析?弄明白了这些数据的来源,我们还要看仔细图表信息的表头和横纵坐标的备注,先看明白坐标轴,才能更好地去看对应数据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再结合文字部分的解释来帮助我们看懂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
3)抓住文献重点除去以上两种我们可能看不懂的地方之外,其实要想看懂一篇文献,最主要的还是要抓得住文献重点。
包括弄清楚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献的创新点在哪里;分析作者研究的思路;文献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者思路的结论。
这些方面也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因为文章主体内容可以在我们写作的时候拿来借鉴,但是这些方面才是一篇论文的骨架,看明白了更利于我们搭建自己的论文大纲。
以上三个部分的工作如果我们可以做好的话,其实对于一篇文献的拆解就基本上完成了,对于文献的内容应该也不会存在大量的存疑之处,不仅看明白了,而且可以自如地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论文中。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参考文献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参考文献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适当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是一些参考文献,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参考文献1:《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南》这本指南由李明教授撰写,系统地介绍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该指南包含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型,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建议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指南提倡采用先导阅读、深度阅读和扩展阅读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起整本书的完整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参考文献2:《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策略和技巧》这篇论文由王红教授撰写,主要探讨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技巧。
例如,论文提出了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采取分层次指导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整本书的内容。
此外,论文还介绍了一些有效的阅读激励技巧,如阅读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和问题引导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参考文献3:《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评估方法研究》这篇研究报告由杨华教授团队完成,主要研究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评估方法。
报告提出了利用开放式问题、综合性评价和多种形式的作文来评估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研究团队还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价标准,以便教师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成果。
四、参考文献4:《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误区与应对策略》这篇期刊论文由赵明教授撰写,主要讨论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误区和应对策略。
论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误区,如追求速读而忽视深度阅读、单一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规划整本书的教学过程等。
五、参考文献5:《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策略》这篇研究报告由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研究团队完成,研究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课堂策略。
报告提出了通过使用多媒体资源、情境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如在线讨论、虚拟实验和电子阅读等,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的用法
参考文献的用法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指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所有来源信息的集合,其用途在于使读者可以对研究领域进行追溯和更深入的了解群体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正确使用参考文献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技能,本文将在分步骤阐述该技能的用法。
第一步:识别参考文献来源在写论文之前需要先阅读文献,了解已有研究进展并积累相关知识。
当阅读完成后,需要确定参考文献的来源,如学术期刊、学位论文、英文书籍等,然后在文末列出引用信息的格式。
第二步:确定引用的文献在文中引用的文献种类较多,可能有直接引用的句子,也可能只是对某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转述。
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在论文里对文献进行正确的引用。
如果是引用文献的句子,需要在该句话结尾的括号内附上引用文献的编号,如果是标注作者的思想,那么应该在主题的段落里通过引用文献号码注明来源。
第三步:规范文献格式文献格式是参考文献编写的关键,因为任何一步操作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格式的失败。
所以遵循相关的书写规则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论文规范包括MLA、APA和Chicago格式,每种格式的参考文献标注都具有不同的规则,因此自己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格式的规则,以确保正确地完成参考文献的书写。
第四步:分类方法简化参考文献的标注是一种有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快地编写参考文献。
使用分类器来整理文献是一种流行的方法,这种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在与多个文献有关时出现混淆。
无论是以括号风格还是数字风格进行分类,都要保持一致性和完整性。
总结参考文献用法是每个学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掌握和应用的技能,这是帮助他们确保自己研究成品的关键手段之一。
在正确地学习了引用文献之后,需要识别文献来源,确定引用的文献,规范书写格式,并使用分类器整理文献。
对使用正确的引用方法并正确编写参考文献的人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将更为可靠和专业。
怎样查阅参考文献
怎样查阅参考文献怎样查阅参考文献查找途径1.作者途径利用作者的姓名、学术团体或机构进行查找的途径。
该索引按作者姓的字母顺序排列,查找比较方便有效。
2.主题途径通过表达文献内容的主题词进行检索的途径。
主题词是表达文献主要概念并经过规范化了的医学术语,一般每篇文献选择3-4个主题词,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会查到该文献。
3.分类途径根据文献内容所属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检索的途径。
其检索的入口是分类号。
不同的检索工具有不同的分类体系,使用前应先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分类体系。
4.关键词途径关键词是组车从文献题目中选出的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按字顺序排列起来组成关键词索引。
1 、怎样查寻文献资料教育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分布极为广泛,而且形式多样,从哪里去查寻有用的文献资料呢?⑴从有关的书籍中去查寻书籍包括名著、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通俗读物等。
书是知识的宝库,有些书本身就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资料,而且能够提供研究的方法,诱导思考,加深对自己课题的理解。
⑵从教育杂志中去查寻教育杂志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大都能及时反映教育研究进展的新动向、新成就,特别是一些理论性、学术性较强的刊物,如《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
⑶从有关报纸上去查寻报纸出版迅速,传递信息快,不仅刊登新闻消息,而且还常常刊登有关的专业性文章,特别是教育专业的报纸,常刊登一些教育理论、学术性较强的文章,这些都是教育科研很好的参考资料。
⑷从内部刊物上去查寻教育界的一些学术团体,不少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刊物。
这些刊物往往登一些教育教学论文,实验总结报告等,从中可以找到许多有用的材料。
⑸从教育档案中去查寻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
⑹从书报广告中去查寻报纸杂志常刊登一些有关介绍教育书籍、期刊内容的广告,有时可以从这些广告中找到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线索,再根据这些线索跟踪寻找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资料。
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技巧分享
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技巧分享在学术领域,阅读和写作是极为重要的技能。
然而,专业文献阅读和写作又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技巧和方法,以帮助您更有效地阅读、写作和分析专业文献。
阅读技巧阅读专业文献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阅读的技巧:1. 速读:如果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速读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速读不是要求您完全理解每个单词和每个段落,而是让您找到关键信息。
甚至可以使用一些速读软件,如Spritz、Spreeder等,这些软件可以降低眼睛的移动,减少视觉干扰而增加速度。
2. 标记和笔记:根据您的研究目的和过程,可以在页面上使用标记符号和笔记来标识关键信息。
在写作时可以更方便地引用和整理信息。
3. 集中注意力:为了让你的阅读更具有效性,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并尽量避免分心。
如果您发现自己无法专注,可以尝试采用集中时间的技巧,如“番茄工作法”。
4. 浏览参考文献和书目:不要仅仅局限于您正在研究的特定文章或书籍。
研究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您了解更加深入的背景信息,扩展您的知识领域和理解范围。
5. 控制阅读量:不要努力阅读太多的文献。
通过选择关键、有代表性的文献,判断文献的重要程度,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来控制您的阅读量。
写作技巧撰写论文或其他文献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1. 了解论文结构: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先学习它的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即便在写作过程中会改变,也要有一个明确的框架。
2. 编写提纲:在撰写论文之前,先列一个提纲,包括每个区块的主题和子主题。
在写作过程中,随时修改提纲以反映论文的变化。
3. 使用引用和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使用管理软件和插件(如Mendeley、EndNote等)可以更容易地管理您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并更快地在文中插入引用。
4. 保持简洁和有条理:使用简单和清晰的语言,尽可能地使用简短的词语和句子,并使用标题和子标题以组织文本。
阅读方法如何有效利用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
阅读方法如何有效利用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阅读方法:如何有效利用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引言: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是我们深入了解和理解作者观点的关键。
然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引用和参考文献,就无法充分发挥阅读的价值。
本文将探讨有效利用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方法。
一、审视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源头在阅读时,我们应该仔细审视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源头,这将帮助我们评估作者所借鉴的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通常包括书籍、期刊文章、报纸报道等。
我们可以查阅这些文献,了解其中的内容、作者背景、研究方法等,以判断其可信度。
仅有高质量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才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对比引用和参考文献与作者观点的关系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通常与作者的观点相关联。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仔细对比这些引用和参考文献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引用和参考文献是否支持作者的观点?它们的观点是否一致或相似?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评估其论证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三、挖掘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深层含义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往往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和思想。
我们不仅要理解引用和参考文献本身,还要挖掘其中的思想,看到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观。
例如,引用某位权威学者的观点可能意味着作者借用了该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作者,了解他们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以更好地理解书中所引用的观点。
四、将引用和参考文献与个人思考结合阅读一本书并不仅仅是理解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还需要将其与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
我们应该思考这些引用和参考文献如何适用于当前的社会背景,是否符合个人的观点。
我们可以对书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与书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进行对话。
通过将引用和参考文献与个人的思考结合,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文献阅读技巧
•
(4)因为精力有限加之文献增长速度惊人, 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本领域相关的全 部文献的全文全部看完。
• .文献阅读:(重点) 笔记 形成word 文档 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几部分: (例如,锂离子电池领域可考虑分为:正 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研究方 法等部分。其中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层状 氧化物、橄榄石型磷酸盐、新材料、纳米 材料等)
• 因为精力有限加之文献增长速度惊人,所 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本领域相关的全部文 献的全文全部看完。所以,根据参考文献 与自己研究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分 类,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就 显得比较重要了。
•
(1)阅读与思考,指导的参考书要有精读、 泛读之分:基本理论著作、权威专业著作、 原始资料文献要精读,其他一般参考书可 以泛读。读书总要以我为主,边读边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带着问题查材料的 习惯。
3、勤做笔记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做读书笔记,对一 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 下来。对读书笔记要做定期总结。在平时 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会有点滴的发现, 闪烁思想的火花,这些都应该及时地记录 下来。随时记下思考论点和学习心得,往 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无论是写 在纸上,还是打在电脑里,都应该经常进 行整理。
• 对于刚刚开始接手一个课题方向什么也不 知道的情况下,所查到的头几篇文献都是 作为精读的,如果能查到一到两篇跟自己 所做方向相关的综述文章,肯定要进行精 读,力求完全吸收,弄懂这个领域内所涉 及到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和日后的研 究方向。
文献阅读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文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大批的文献必须要仔细研读其 摘要,经过人为的筛选, 选取比较经典及更具价值的文献来进 行精读, 因为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
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1、文献检索方法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2、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3、顺查法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4、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5、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6、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7、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
8、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9、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10、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11、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12、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
13、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阅读文献的方法和经验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
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
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
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
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 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
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
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
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
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一、先看综述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
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
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
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
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
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
古人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
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
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
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
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
积累。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
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论坛的利用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1、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
2、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
3、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
4、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
5、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
6、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的领域。
文献阅读经验之一
1、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
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
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
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
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
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
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
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
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
文献天天有。
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下载的目的是学习。
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
只要坚持
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
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文献阅读经验之二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
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
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
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
否则等于没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
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