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

合集下载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 倍数3、"速度×时间=行程÷速度=时间行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 ) ÷2=大数 (和-差 ) ÷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 1)=小数×倍数=大数 (也许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差÷(倍数- 1)=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状况:⑴、若是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 1=全长÷株距- 1 全长=株距×(株数- 1)株距=全长÷(株数-1)⑵、若是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 ,另一端不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若是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 1=全长÷株距- 1 全长=株距×(株数+ 1)株距=全长÷(株数+ 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以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 =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 6S表=a× a× 6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a×a×a3、长方形周长 =(长+宽) × 2C=2(a+b)面积 =长×宽 S=ab4、长方体(1)、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 2 S=2(ab+ah+bh)(2)、体积 =长×宽×高 V=abh5、三角形面积 =底×高÷ 2s=ah ÷ 2三角形高 =面积×2÷底 h=s×2÷a三角形底 =面积×2÷高 a=s×2÷h6、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ab7、梯形面积 =(上底 +下底 ) ×高÷ 2 s=ahs=(a+b) × h÷2 相遇问题 :相遇行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行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行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 ÷2水流速度=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 ÷2棱长总和: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和 =(长 +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 =棱长×12 单位换算:xx单位:一公里 =1 千米 =1000 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1 厘米 =10 毫米面积单位: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 =100 公亩 1 公亩 =1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1000 平方米 1 公顷 =100 平方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体积单位:1 立方千米 =100000立方米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 =1000 立方毫米1 立方分米 =1 升 1 立方厘米 =1 毫升 1 升=1000 毫升重量单位:1 吨=1000 千 xx1 千 xx=1000xx时间单位:一世纪 =100 年一年 =四时度一年 =12 月一年 =365 天(平年)一年 =366 天(闰年)一季度 =3 个月一个月 =3 旬(上、中、下)一个月 =30 天(小月)一个月 =31 天(大月)一星期 =7 天;一天 =24 小时 ;一小时 =60 分;一分 =60 秒;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特别分数值:=0."5=50%=0."25 =25%=0."75 =75%=0."2=20%=0."4 =40%=0."6=60%=0."8=80%=0."125=12."5%=0."375=37."5%=0."625=62."5%=0."875=87."5%算术:1、加法交换律:a +b = b + a2、加法结合律:a +b +c = ( a + b) + c3、乘法交换律:a ×b = b× a4、乘法结合律:a × b× c = a× (b× c)5、乘法分配律:a ×b + a×(cb=a+ c)×6、连除的简算:a ÷ b÷ c = a÷ (b× c)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__20171021_183913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__20171021_183913
新闻网页问答视频图片良医地图百科英文音乐软件 搜索答案我要提问去答题赚金币加入乐帮团 360问答 搜索答案我要提问 首页 问题库 乐帮团 管理团 知识商城 论坛 入学 登录|注册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 360U190292386811级分类:中小学作业被浏览1477次2013.04.22 360U1901702933 采纳率:53%11级2013.04.23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p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知道就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0 5 4 0 0 1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35、身份证码:18位1 3 0 52 1 1 9 7 8 03 0 1 0 0 1 9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出生日期顺序码校验码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汇总目录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2)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6)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概念及公式 (16)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6)第二单元:数对 (18)第三单元:小数的除法 (18)第四单元:可能性 (20)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20)第七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4)二、植树间隔问题 (27)三、第一部分:概念 (28)四、第二部分:单位换算 (34)五、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36)六、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36)五年级数学错题集及答案 (39)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46)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或者S=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三角形的周长=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0四边形内角和=3600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二、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减数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公里=1千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亩≈666.667平方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米= 1方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时间单位: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星期=7天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4个季度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四、定义、定理、性质(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兴义市七舍镇七舍小学:陈兴艳因数和倍数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也不能说小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

4、a÷b=c(a、b、c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例10÷2=5,可以说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

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单数)偶数:是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双数)6、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判断质数和合数的依据是:根据因数的个数。

一个质数只有两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一个自然数除了质数还有合数,还有1。

8、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一位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5。

9、100以内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奇数中最小的合数是9,所有的偶数中只有一个质数是2,其它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12、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所学内容是《简易方程》,这单元学习了很多的数学公式,同学们不仅要识记还需要理解。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
3、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末尾对齐,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如果整数因数末尾有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一个数(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积的近似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在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相同。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125×8=1000.加法的交换律是a+b=b+a,加法的结合律是(a+b)+c=a+(b+c)。

乘法的交换律是a×b=b×a,乘法的结合律是(a×b)×c=a×(b×c),乘法的分配律是(a+b)×c=a×c+b×c或(a-b)×c=a×c-b×c。

减法的性质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即a-b-c=a-(b+c),a-b-c=a-c-b。

除法的性质是,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即a÷b÷c=a÷(b×c),a÷b÷c=a÷c÷b。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公式和概念。

这些公式和概念的掌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的汇总。

1.加法和减法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零元素:a+0=a-减法定义:a-b=c,表示b加c等于a-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2.乘法和除法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除法定义:a÷b=c,表示b乘c等于a-除法与乘法的关系:a÷b=a×(1÷b)3.分数公式:-分数定义: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分子除以分母的结果-分数的约分: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互质-分数的比较:分数a/b和c/d比较大小时,可以转换为a×d和b×c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按照公式进行计算4.小数公式:-小数定义:小数是非整数的数字,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大小比较时,可将小数转换为相同位数的分数进行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按照公式进行计算5.长度单位换算:-厘米、米、千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厘米和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6.时长单位换算:-秒、分钟、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分钟和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秒和分钟的换算:1分钟=60秒7.推理和解决问题概念:-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和规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得到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检验答案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的汇总。

数学五年级上定义和公式

数学五年级上定义和公式

数学五年级上定义和公式
以下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中一些定义和公式:
1.定义:
•面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范围大小。

•周长: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除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公式:
•长方形面积= 长× 宽
•长方形周长= (长+ 宽)× 2
•正方形面积= 边长× 边长
•正方形周长= 边长× 4
•除法公式: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分数乘法公式: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用乘号连接起来。

•分数除法公式: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分数的加法公式: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分母不同,先通分再相加。

•分数的减法公式: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分母不同,先通分再相减。

以上定义和公式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五年级数学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五年级数学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五年级数学的面积和周长计算一、面积的计算1.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平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 边长。

4.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 × 高 ÷ 2。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 × 高。

6.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7.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π × 半径²。

二、周长的计算1.周长的概念: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叫做周长。

2.周长的单位:米、分米、厘米。

3.平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4 × 边长。

4.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3 × 边长。

5.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邻边1 + 邻边2) × 2。

6.梯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上底 + 下底 + 邻边1 + 邻边2)。

7.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

三、面积和周长的实际应用1.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和周长,如教室的地面面积、操场的周长等。

2.利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材料的用量等。

3.了解面积和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土地测量、建筑物的设计等。

四、面积和周长的换算1.面积的换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2.周长的换算:1米 = 10分米,1米 = 100厘米。

五、面积和周长的扩展知识1.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

2.π的数值和近似值。

3.面积和周长的相关公式和定理。

4.面积和周长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5.计算以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6.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操场的周长等。

7.进行面积和周长的换算练习。

8.探索面积和周长的扩展知识,如平方根、立方根、π的数值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一、旋转、平移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二、因数与倍数1、如果a×b = 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比如:2×6 = 12 。

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15,49都是合数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 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3. 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 棱长×124.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5.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 3),立方分米(dm 3),立方米(m 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大约一个指尖的体积)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大约一个粉笔盒的体积)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 m 3=1m ×1m ×1m 1 dm 3=1dm ×1dm ×1dm =10dm ×10dm ×10dm =10cm ×10cm ×10cm =1000dm 3 =1000cm 3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一、图形公式二、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 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表=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1)面积=底×高÷2 s=ah÷2(2)三角形高=面积×2÷底 h=s×2÷a(3)三角形底=面积×2÷高 a=s×2÷h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二、计算题公式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1 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2 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13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14 植树问题:A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仅一端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B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15 盈亏问题:(1)(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3)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16 相遇问题:(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7 追及问题:(1)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2)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3)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18 流水问题:(1)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4)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9 浓度问题:(1)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2)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3)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4)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20 利润与折扣问题:(1)利润=售出价-成本(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3)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4)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5)利息=本金×利率×时间(6)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1.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乘法公式:a×(b+c)=a×b+a×c
2.几何图形:
-点、直线、线段、射线
-平行线和垂直线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矩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圆:半径、直径、圆心、弧、弦
3.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分数的化简:求最大公约数
-分数的比较: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转换为分数、分数转换为小数-小数的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统计:调查、收集数据
-数据的表示:表格、柱状图、折线图-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概念及公式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概念及公式

第三单元:乘法运算概念:乘法是指在第一个数(被乘数)的基础上,根据第二个数(乘数)的个数来进行连加运算得到结果的运算方式。

常见公式:1.乘法交换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例如:3×4=4×3=122.乘法分配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a×c例如:4×(3+2)=4×3+4×2=203.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例如:(2×3)×4=2×(3×4)=244.数的相反数相乘等于相反数的绝对值:对于任意的实数a,a×(-1)=-a例如:5×(-1)=-55.乘法的零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a×0=0例如:7×0=06.乘法的幂运算:对于任意的实数a,aⁿ表示将a连乘n个a,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

例如:2²=2×2=47.乘法的倒数(除法):对于任意的实数a,若a≠0,则1/a表示a的倒数,也可以表示为a 的幂指数为-1的结果。

例如:1/3=3⁻¹=0.333...8.乘方的运算法则:aⁿ×aᵐ=aⁿ⁺ᵐ(aⁿ)ᵐ=aⁿᵐ例如:2³×2²=2⁵=329.零的乘方: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等于0,0的0次幂没有意义。

例如:0⁵=0;0⁰无意义10.正数的乘方:正数的奇次幂大于0,正数的偶次幂大于0。

例如:4³=64;3²=9。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2024)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2024)

引言概述:数学公式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的内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正文:一、面积和体积公式1.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A=lw,其中A表示面积,l表示长,w表示宽。

2.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A=a^2,其中A表示面积,a 表示边长。

3.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即A=(bh)/2,其中A表示面积,b表示底边长,h表示高。

4.梯形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的一半,即A=((a+b)h)/2,其中A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长,b表示下底长,h 表示高。

5.立方体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即V=a^3,其中V表示体积,a 表示边长。

二、比例和百分数公式1.比例关系公式: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a:b=c:d,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量。

2.比例分配公式:当已知一个比例关系,并且其中一个量的值已知,可以用比例关系公式来计算另一个量的值。

例如,如果a:b=c:d,且已知a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b的值。

3.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表示比例的方式。

例如,50%表示50除以100,即0.5。

4.百分数转换公式:将一个数转换为百分数,可以将其乘以100。

例如,0.5可以转换为50%。

5.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或者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值。

三、多边形相关公式1.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用公式(n2)180°来计算,其中n表示多边形的边数。

2.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即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加起来等于90°,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

小学4、5、6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4、5、6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四年级:第一单元:四则会和运算1.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读数:1.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万级的数按个级的数来读,并在后面加上“万”字。

5.个级上全是零,这些零不读。

6.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7.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写数:1.写数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2.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比大小:1.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用“万”或“亿”作单位:1.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用计算器算:1.电子计算机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组成。

加减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除数=被减数-差加法运算律: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分配律:a-b-c=a-(b+c)第四单元:角1.黑板的一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有两个顶点。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很多条线,其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3.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直线,直线没有顶点。

4.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后是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顶点。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顶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的总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的总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总复习资料一: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2÷2=6,所以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与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2、3、5的倍数特征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一个数每一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15、49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绿色圃中学资源网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100以内的质数:红色的也是二十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 2931 37 41 43 4753 59 61 67 7173 79 83 89 97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互 1和任何自然数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1、2、4是8和12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24、36是4和6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有6个面 (2)长方体有12条棱(3)长方体有8个顶点 (4)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5)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形相对的面(6)哪些棱的长度相等?相对的棱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吴青芝五年级四班目录一、单元学习内容 (1)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第二单元:数对 (2)第三单元:小数的除法 (3)第四单元:可能性 (5)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5)第七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9)二、植树间隔问题 (11)三、第一部分:概念 (13)四、第二部分:单位换算 (19)五、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20)六、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2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概念及公式——人教版一、单元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 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但是如果乘得的积小数末尾是零,零就可以省略不写,例如:3.65× 6.72=24.528)。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 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 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 c+b× c 或者a×(b+c)=a× b +a× c(注意:除法没有分配律)(6)乘法分配律应用:(a—b)×c=a× c—b× c(7)减法性质:a-b-c=a-(b+c)(8)除法性质:a÷b÷c= a÷c÷b= a÷(b× c)(9)牢记:25× 4=100 125× 8=1000第二单元:数对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的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有限小数小数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0、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

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1、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可能性1、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

数量多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可能性小。

2、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不能确定)可能性 不可能一定2、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大 数量多小 数量少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 ”,也可以省略不写。

(1)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要将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字母与字母相乘,直接省略乘号。

(3)括号与数字相乘,要将数字写在括号的前面,再省略乘号。

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确定)5、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依然相等。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依然相等。

6、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根据是天平平和的道理,还可以根据方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8、三个或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或5倍。

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10、(1)功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功效= 时间工作总量÷时间= 功效例如:王师傅一小时加工8个零件,他工作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解:设王师傅工作一天加工x 个零件功效×时间=工作总量X=24× 8X=192答:王师傅工作一天加工192个零件。

(2)路程=时间×速度用字母表示为:s=vt例如:小明和小红家相距560米,学校在两家的中央,小明和小红在校门口分手,七分钟后他们同时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米,问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解:设小红平均每分钟走x米.路程=时间×速度560=(x+45)× 7560÷ 7=x+45X=35答:小红平均每分钟走35米。

等式不变的规律: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1、10个方程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 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 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七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2、公式推导过程(1)长方形:周长=(长+宽)× 2C长=2(a+b)面积=长×宽 S长=a 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正=4a面积=边长×边长 S正=a(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三角形有三条高。

梯形有无数条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乘以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

如果用S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a、h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平=ah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a平=S÷h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h平=S÷a(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三=ah÷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a三=S×2÷h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h三=S×2÷a(5)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梯=(a+b)h÷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h梯=S×2÷(a+b)上底+下底=面积×2÷高 a+b=S×2÷h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a梯=S×2÷h-b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b梯=S×2÷h-a 3、多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ah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a的平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ab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用字母表示为:s=(a×h) ÷ 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2用字母表示为:s=(a+b)h÷ 2一个长方形木条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