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国共合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报告抗战中的国共合作

目录

一、前言 (3)

二、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4)

三、历史时期的西安事变 (5)

四、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 (6)

五、后国共合作时期 (8)

六、结语 (9)

七、附件:调查问卷分析 (10)

一、前言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中国东北;1932年1月,日军进犯上海;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史称“华北事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地侵犯与破坏。举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热潮:东北人民抗日,“一二九运动”……国民党,共产党,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政党,虽然信仰、政治主张、阶级属性大不相同,但联合抗日、拯救民族已成历史必然,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国共合作,感受中国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二、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首先,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华北事变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作为其独霸亚洲、征服世界战略基地的野心。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此时此刻任何的问题包括两党矛盾都应该搁置一边,共同抗日已是历史必然。

其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的转变,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

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

民族革命战线”,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瓦窑堡会议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最后,日军华北事变后势力范围深入中国内地,严重威胁英美在华利益,形成了英美联合同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的局面。西安事变后,英美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张支持国共合作。苏联和共产国际也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赞同态度,为国共合作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图为瓦窑堡会议现场

二、历史时期的西安事变

面对日寇,蒋介石政府虽然暗地里积极备战,但一直以来采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公愤,,也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的意见分歧,再加上剿共屡屡受挫,国民党面临内忧

外患,一场政变渐渐酝酿成熟。

在多番劝说蒋介

石未果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进行兵

谏,西安事变爆发,震惊世界,中国局势发生巨大变化。

虽然当时社会各界对张杨二人褒贬不一,但是西安事变客观上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休整,力量大大恢复。

1937年2月9日至9月下旬,国共两党代表先后举行6次谈判,中国共产党同意结束分离主义、暂缓阶级斗争运动,国民政府则同意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设总指挥部,由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并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9月2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宣布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图为当时报刊

三、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分由国民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为主力,位于敌我冲突对面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在敌人占领区作战并建立根据地的敌后战场,两者都起到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防御阶段,日军计划三个月到半年占领中

国,但是中国政府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

策略,决不投降并主动选择在上海投入

与日军交战,迫使日军从速胜战转为消耗战。为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四大会战后,日军深陷战争泥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1943年12月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而在物资匮乏、日军诱降、组建汪伪、敌后战场壮大的情况下,国军在坚持不投降的前提下,坚持有限抵抗但无大规模反攻,保存实力,拖住并消耗日军是正面战场最大的贡献。共产党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百团大战则打出了敌后抗日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

图为台儿庄战役

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8日,美国队日宣战;9日,中国对日宣战。在此阶段,国民政府派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保卫了西南后方。

1944年1月—1945年8月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国民

党军队豫湘桂会战迎战日军。豫湘桂溃

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

发动了滇细缅北大反攻。滇西反攻,成为日本在中国战败

的转折点。1945年9月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向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为抗日战争、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为日本投降

四、后国共合作时期

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正式打响。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退居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至今。但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不久的将来必将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